1
文明包头 06 编辑 武巧英 美编 王婷 审校 张秉胜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2529232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吕嘉禾 他是班里的班长,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他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知心伙伴;他活泼开朗,是妈妈眼中的好孩 子。2017年,吕嘉禾检查出腿部腘窝处长了肿瘤,需要去北京做手术。住院期间,吕嘉禾躺在病床上坚持自 学落下的课程,认真完成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当有不会做的题,他都会打电话问老师。遇到学习上的 困难,他让妈妈扶着向隔壁因腿部骨折住院的一位退休老师请教。回到学校后,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 班里同学生病请假,他把作业带给同学并讲解老师教授的课程内容,同学遇到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小嘉禾还会 耐心地把自己的解法讲解给同学,直到同学弄懂为止。他说:感谢命运让他学会了坚强自立。 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李泽 爸爸是一名边防军人,妈妈是一名人民教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李泽逐渐成为了一名有爱心、有担当 的好少年!父亲工作特殊,常年回不了家,他早早学会了自立,洗衣服、做家务、帮妈妈倒水捶背。他热爱集 体、富有爱心,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最脏最累的活他总是抢在前头。李泽的压岁钱从来舍不得 花,他知道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困难念不起书,把这些钱都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先后为重度烧伤的一 名小哥哥资助1000元,为达茂旗蒙古族学校一名学生资助6000余元,长期资助家庭比较困难的本班一位同 学。李泽小小年纪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相信他会把助人为乐当成自己美好的精神财富一直保持下去。 固阳县新城小学张梦达 父亲因病没有工作能力,母亲在其两岁时远走他乡,张梦达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十分懂 事,深知年近70的爷爷患有脑梗不能干重活,奶奶因腿疼行动不方便,从不乱花钱,生活很节俭。 他自强自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住校读书,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洗衣服、整理宿舍、合理作息,多 次被评为“优秀住校生”。他有责任担当,只要放假回家,他就主动做家务,提水、做饭、扫院、喂鸡、 喂猪、锄草、秋收样样都行。他孝敬老人,经常为爷爷奶奶洗脚、洗衣服、捶背。他勤奋好学,学习成 绩名列前茅,多次被学校评为“读书小明星” “守纪律之星”,多次获得固阳县教育局及学校举办的书 法大赛奖项。他不是个性格张扬的孩子,但是他总是用行动来证明他是怎样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白云矿区蒙古族学校张越红 因出生时长时间缺氧,张越红右侧身体行动不便,右手拿不了东西。身体的残疾没有打倒她, 在成长中她逐渐学会坦然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张越红用实际行动证明 了她可以,而且能做得更好!在妈妈手把手的指导下,她从握笔开始练起,学会了用左手写字,手上 厚厚的老茧换来了一行行清秀字体、一个个醒目的“优秀”。她从二年级开始自己步行上学,别人走 10分钟的路程,她需要20多分钟,但她从不曾迟到。她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学习成绩在班级 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在作文、美术、演讲等比赛中更是多次获奖。张越红的愿 望是想成为一名老师,因为她想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和美德少年是少年儿童的“精神标杆”,是鲜活的价值观。2012年起,我市先后推树全国最美孝心少年6人、自治 区美德少年 21 人、包头市美德少年 265 人。涌现出赵文龙、梁蓉、高梓渊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先进典型。这些少年儿童,在大 人的眼里,还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们却是父母的支撑、亲人的依靠,弱小的肩膀早早地承担起了责任和道义。文明友 善、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孝老爱亲,他们就像阳光下的花朵,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适应时代要求,今年“六一”儿 童节前夕,我市隆重表彰“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和美德少年,对于全面展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硕成果,彰显新时代少年儿童蓬勃向 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全市广大少年儿童接力奋斗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非凡。本版选取他们中的代表,旨在号召全 体少年儿童努力传好历史的接力棒,把榜样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一机一中新月公益社团 青春年华本就灿烂美好,而他们的青春却更加熠熠生辉。自 2013 年成立至今六年间,一 机一中新月公益社团秉承“弘扬正气,奉献爱心,做最好的自己”的社团宗旨,他们牵手远 在千里之外的贫困山区小学,校内举办爱心募捐、校外义卖报纸,为贫困山区小学筹款购买 书籍、衣物、学习用品;他们开展“绿色离校,绿色感恩”活动,引导同学循环利用旧课 本、旧文具,分享精心整理的笔记和资料、传承追梦的经验和感恩的心情;他们走进养老院、福 利院,用青春热血关注弱势群体;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走到黄河岸边,传播生态环保理 念,践行青春之责任、青春之担当。“因为生活不只有我,还有家国!” 土右旗美岱召中心学校菅向东 乌鸦有反哺情,羊羔有跪乳恩。家的变故让他从困难少年成为孝心少年。童稚的年岁, 他与患有脑瘫的奶奶、太奶奶相依为命,为两位耄耋至亲撑起一片天。洗衣、扫地、买菜、 做饭、清理屎尿……看似平平淡淡,却把传统孝道完美注解,成为新时代少年乃至成人的标 杆;在艰辛中自强,14岁的他扛起了勇敢坚强,笑对人生、努力学习,告诉世界—我能 行!“全年级第二”是他对自己最好的奖赏,更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 东河区沙尔沁中学贺新宇 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三十三届包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东河区沙尔沁中学初三学生贺新宇,从小家境贫寒,没有玩具陪伴的他见到电子、电器类东西就 全部拆卸,因为“好玩”,竟然“玩”出了些名堂。“我其实初衷就是想玩,做完之后发现,可以给大 家带来便利。”从此,周末、寒暑假,贺新宇开始给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维修各式家用电器。只 要对大家、对社会有意义,不管事情大小,他都愿意搭把手、出份力。乡亲们看着这困苦的一家, 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着他们共渡难关。这些年,贺新宇走遍了田间地头、村村落落,成了远近 闻名的“小发明家”“小公益家”。发明创造的成就感和奇妙感,让贺新宇越来越痴迷于科技创新 的魅力,而他也正用这些材料,搭建着更宏大的科学梦想。 一机一中新 月公益社团爱心 义卖助力固阳县 贫困小学 菅向东给年迈的奶奶梳头 贺新宇课余时 间进行科技创新 张梦达假期 帮父母做农活 石磊参加东 河义工走进敬老 院活动 祁宇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 张越红 练习书法 吕嘉禾做 吕嘉禾做我的家风 我的家风手抄报 手抄报 少先队日,杨小奋 为同学佩戴红领巾 李泽课间校广播室诵读经典 李泽课间校广播室诵读经典 包头市二十八中石磊 他是一名资深“小公益达人”。七岁开始,他成为邻居王奶奶的“小帮手”,平时放学、节假日, 只要一有空,他就跑到王奶奶家陪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老院、社区“家园清洁”、援藏助 学、与贫困山区儿童手拉手……只要有志愿者出现的地方,总能看到石磊小小的身影。上学后,他在 班里成立了学习互助组,班级各项工作,他都冲锋在前,主题班会、手抄报、展板布置……这个品学 兼优的“小公益达人”用一颗真诚善良心感染带动着周围的人。 昆区包钢四小祁宇轩 三岁时,祁宇轩的妈妈身患尿毒症,爸爸离他们而去,从此杳无音信。懂事的祁宇轩从此像个小 大人一样开始照顾妈妈。扫地,擦地,刷碗……够不着水池子,踩着小板凳;生病发烧,自己去打针 输液;妈妈上班,自己在家等妈妈;妈妈肾衰竭做手术,他给妈妈打水、买饭、喂饭喂水、端尿盆、 擦洗身体、洗衣裤、做按摩。为了了解妈妈的病情,祁宇轩每天追着主治医师问这问那,从电视、医 学书籍了解肾病患者饮食禁忌。好心人送来的牛奶,他和妈妈送给隔壁病房的老奶奶。妈妈去透析室 透析四个小时,他就趴在门口看着。他的唯一愿望就是快点长大,当医生亲自给妈妈治病。 土右旗大东街小学杨小奋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小奋出生在萨拉齐九峰山附近的一个小村里,母亲残疾,瘫痪在床,生活 完全不能自理。父亲靠小电动三轮车拉运货物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6岁的时候,杨小奋就学会了做饭、 做家务,帮父亲搬运东西。星期天,爸爸出去拉货,她在家做饭,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杨小奋知道,知识 改变命运。学校图书室,她第一个去,最后一个离开。唱歌、绘画、体育,她样样在行。节假日,她经常组 织同学走进小区、公园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每次学校组织为贫困山区孩子爱心捐款,她总是把平时节省下 来的零花钱拿出来。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像妈妈一样卧病在床不能走路的人。

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customupload.baotounews.com/nepaper/btrb/page/1/... · 透析四个小时,他就趴在门口看着。他的唯一愿望就是快点长大,当医生亲自给妈妈治病。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customupload.baotounews.com/nepaper/btrb/page/1/... · 透析四个小时,他就趴在门口看着。他的唯一愿望就是快点长大,当医生亲自给妈妈治病。

文明包头06编辑 武巧英 美编 王婷 审校 张秉胜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2529232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稀土高新区万水泉中心小学吕嘉禾他是班里的班长,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他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知心伙伴;他活泼开朗,是妈妈眼中的好孩

子。2017年,吕嘉禾检查出腿部腘窝处长了肿瘤,需要去北京做手术。住院期间,吕嘉禾躺在病床上坚持自学落下的课程,认真完成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当有不会做的题,他都会打电话问老师。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他让妈妈扶着向隔壁因腿部骨折住院的一位退休老师请教。回到学校后,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班里同学生病请假,他把作业带给同学并讲解老师教授的课程内容,同学遇到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小嘉禾还会耐心地把自己的解法讲解给同学,直到同学弄懂为止。他说:感谢命运让他学会了坚强自立。

◆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李泽爸爸是一名边防军人,妈妈是一名人民教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李泽逐渐成为了一名有爱心、有担当

的好少年!父亲工作特殊,常年回不了家,他早早学会了自立,洗衣服、做家务、帮妈妈倒水捶背。他热爱集体、富有爱心,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最脏最累的活他总是抢在前头。李泽的压岁钱从来舍不得花,他知道还有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困难念不起书,把这些钱都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先后为重度烧伤的一名小哥哥资助1000元,为达茂旗蒙古族学校一名学生资助6000余元,长期资助家庭比较困难的本班一位同学。李泽小小年纪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相信他会把助人为乐当成自己美好的精神财富一直保持下去。

◆固阳县新城小学张梦达父亲因病没有工作能力,母亲在其两岁时远走他乡,张梦达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十分懂

事,深知年近70的爷爷患有脑梗不能干重活,奶奶因腿疼行动不方便,从不乱花钱,生活很节俭。他自强自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住校读书,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洗衣服、整理宿舍、合理作息,多次被评为“优秀住校生”。他有责任担当,只要放假回家,他就主动做家务,提水、做饭、扫院、喂鸡、喂猪、锄草、秋收样样都行。他孝敬老人,经常为爷爷奶奶洗脚、洗衣服、捶背。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学校评为“读书小明星”“守纪律之星”,多次获得固阳县教育局及学校举办的书法大赛奖项。他不是个性格张扬的孩子,但是他总是用行动来证明他是怎样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白云矿区蒙古族学校张越红因出生时长时间缺氧,张越红右侧身体行动不便,右手拿不了东西。身体的残疾没有打倒她,

在成长中她逐渐学会坦然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张越红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可以,而且能做得更好! 在妈妈手把手的指导下,她从握笔开始练起,学会了用左手写字,手上厚厚的老茧换来了一行行清秀字体、一个个醒目的“优秀”。她从二年级开始自己步行上学,别人走10分钟的路程,她需要20多分钟,但她从不曾迟到。她学习刻苦勤奋,善思好问,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在作文、美术、演讲等比赛中更是多次获奖。张越红的愿望是想成为一名老师,因为她想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和美德少年是少年儿童的“精神标杆”,是鲜活的价值观。2012年起,我市先后推树全国最美孝心少年6人、自治区美德少年21人、包头市美德少年265人。涌现出赵文龙、梁蓉、高梓渊等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先进典型。这些少年儿童,在大人的眼里,还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们却是父母的支撑、亲人的依靠,弱小的肩膀早早地承担起了责任和道义。文明友善、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孝老爱亲,他们就像阳光下的花朵,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适应时代要求,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市隆重表彰“十佳新时代好少年”和美德少年,对于全面展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硕成果,彰显新时代少年儿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全市广大少年儿童接力奋斗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非凡。本版选取他们中的代表,旨在号召全体少年儿童努力传好历史的接力棒,把榜样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一机一中新月公益社团青春年华本就灿烂美好,而他们的青春却更加熠熠生辉。自2013年成立至今六年间,一

机一中新月公益社团秉承“弘扬正气,奉献爱心,做最好的自己”的社团宗旨,他们牵手远在千里之外的贫困山区小学,校内举办爱心募捐、校外义卖报纸,为贫困山区小学筹款购买书籍、衣物、学习用品;他们开展“绿色离校,绿色感恩”活动,引导同学循环利用旧课本、旧文具,分享精心整理的笔记和资料、传承追梦的经验和感恩的心情;他们走进养老院、福利院,用青春热血关注弱势群体;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走到黄河岸边,传播生态环保理念,践行青春之责任、青春之担当。“因为生活不只有我,还有家国!”

◆土右旗美岱召中心学校菅向东乌鸦有反哺情,羊羔有跪乳恩。家的变故让他从困难少年成为孝心少年。童稚的年岁,

他与患有脑瘫的奶奶、太奶奶相依为命,为两位耄耋至亲撑起一片天。洗衣、扫地、买菜、做饭、清理屎尿……看似平平淡淡,却把传统孝道完美注解,成为新时代少年乃至成人的标杆;在艰辛中自强,14岁的他扛起了勇敢坚强,笑对人生、努力学习,告诉世界——我能行!“全年级第二”是他对自己最好的奖赏,更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

◆东河区沙尔沁中学贺新宇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三十三届包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东河区沙尔沁中学初三学生贺新宇,从小家境贫寒,没有玩具陪伴的他见到电子、电器类东西就全部拆卸,因为“好玩”,竟然“玩”出了些名堂。“我其实初衷就是想玩,做完之后发现,可以给大家带来便利。”从此,周末、寒暑假,贺新宇开始给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维修各式家用电器。只要对大家、对社会有意义,不管事情大小,他都愿意搭把手、出份力。乡亲们看着这困苦的一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着他们共渡难关。这些年,贺新宇走遍了田间地头、村村落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小公益家”。发明创造的成就感和奇妙感,让贺新宇越来越痴迷于科技创新的魅力,而他也正用这些材料,搭建着更宏大的科学梦想。

一机一中新月公益社团爱心义卖助力固阳县贫困小学

菅向东给年迈的奶奶梳头

贺新宇课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

张梦达假期帮父母做农活

石磊参加东河义工走进敬老院活动

祁宇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

张越红练习书法

吕嘉禾做吕嘉禾做““我的家风我的家风””手抄报手抄报

少先队日,杨小奋为同学佩戴红领巾

李泽课间校广播室诵读经典李泽课间校广播室诵读经典

◆包头市二十八中石磊他是一名资深“小公益达人”。七岁开始,他成为邻居王奶奶的“小帮手”,平时放学、节假日,

只要一有空,他就跑到王奶奶家陪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老院、社区“家园清洁”、援藏助学、与贫困山区儿童手拉手……只要有志愿者出现的地方,总能看到石磊小小的身影。上学后,他在班里成立了学习互助组,班级各项工作,他都冲锋在前,主题班会、手抄报、展板布置……这个品学兼优的“小公益达人”用一颗真诚善良心感染带动着周围的人。

◆昆区包钢四小祁宇轩三岁时,祁宇轩的妈妈身患尿毒症,爸爸离他们而去,从此杳无音信。懂事的祁宇轩从此像个小

大人一样开始照顾妈妈。扫地,擦地,刷碗……够不着水池子,踩着小板凳;生病发烧,自己去打针输液;妈妈上班,自己在家等妈妈;妈妈肾衰竭做手术,他给妈妈打水、买饭、喂饭喂水、端尿盆、擦洗身体、洗衣裤、做按摩。为了了解妈妈的病情,祁宇轩每天追着主治医师问这问那,从电视、医学书籍了解肾病患者饮食禁忌。好心人送来的牛奶,他和妈妈送给隔壁病房的老奶奶。妈妈去透析室透析四个小时,他就趴在门口看着。他的唯一愿望就是快点长大,当医生亲自给妈妈治病。

◆土右旗大东街小学杨小奋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小奋出生在萨拉齐九峰山附近的一个小村里,母亲残疾,瘫痪在床,生活

完全不能自理。父亲靠小电动三轮车拉运货物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6岁的时候,杨小奋就学会了做饭、做家务,帮父亲搬运东西。星期天,爸爸出去拉货,她在家做饭,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杨小奋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学校图书室,她第一个去,最后一个离开。唱歌、绘画、体育,她样样在行。节假日,她经常组织同学走进小区、公园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每次学校组织为贫困山区孩子爱心捐款,她总是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拿出来。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像妈妈一样卧病在床不能走路的人。

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