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 军事体育 20 16 9 25 星期日 责任编辑 仇建辉 实习编辑 朱瑞 E - mail : jbtycool@163 . com 老话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当一个好兵需要什么素质呢 强军先强体 虽然随着时代变化 好兵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我想 练就一副响当当的铁身板 肯定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前提条件 诚如苏格拉底所言 :“保持身体健康 随时准备为祖国服务 是公民 职责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百姓这样 军人更应如此 2015 我军出台了 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 (20152020 )》,对军人体能设立了硬性标准 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打赢能力 想要更好地落实目标 自然需要连接的 桥梁 ”。 而在军营中 就有这 么一批 体能达人 ”,他们盘马弯弓矢志军营以自己的体育专长军营掀起了一股不同于 跑跳投 的别样运动风 带动一茬茬士兵在 强军兴军的大路上铿锵前行军事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离不开榜样的力量 这也是 这一期 军事体育 专版的初衷所在 未来 我们期待更多的 体能达人 活跃在军营中 千名官兵 注视下 韩钰铭登 上观礼台既紧张 又兴奋他听着自 己咚咚的心跳声 不停做着深呼吸 仿佛下一刻心便 会跳出来新疆军区某 师举行的士兵健 身操会演接下来 就该韩钰铭率队 出场了弓右腿 蹬左 右弓步 一套 右野马分鬃式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别看韩钰铭年纪轻轻头衔 却不低他是师里的健身操总教 个头不高 皮肤黝黑 一脸 腼腆的笑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韩钰铭生与体操有缘11 从他第一眼在电视上看到啦啦操表 演时就为之着迷喊着长大后也要练这个”。 大学时代他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情况 坚定地选择了啦啦操专业摔了比别人多 拒绝 40 万年薪的 足坛新秀 本报记者 李开强 高立英 40 万的年薪足球小将党寒川 却毫不犹豫地说不不是不喜欢高薪也不是不 想登上更大的舞台但面对新加坡幼师足 球俱乐部的入籍备战北京奥运会的邀请他还是没有心动他渴望走向世界但一 定要穿着绣有五星红旗的队服党寒川从小酷爱足球 7 岁到 18 他从少年队一直踢到专业队可惜天不遂人愿2007 因为严重 的腰伤党寒川遗憾退役退役后的党寒 选择了他热爱的足球专业继续深造4 年后他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深思熟虑 他选择了参军来到原成空某团每天的运动时间这个足球小将身边 就会聚集一群爱踢球的官兵足球运动带 给党寒川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球技还有团 体意识协作精神这些宝贵的财富帮助 他从优秀士兵 班长 逐步成长为空降兵 某部排长2015 5 全军足球骨干培训班开 党寒川作为空降兵唯一一名骨干前去 参训站在八一体工大队的操场上他仿 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培训期间党寒川对足球运动在部队 的推广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说在部队推 广足球运动不仅能提高官兵身体素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还能培育官兵的团队 意识荣誉意识和协作精神学成回来后的党寒川将自己的心得 体会以及对部队足球发展的看法建议写成 数万字的汇报材料相关领导对党寒川大力 推行部队足球运动的建议十分重视给予了 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不久,“天兵雷神足球队成立了。“有个想法 定期举办裁判员培训 培养发 展足球文化的人才以浓厚的足球文化氛 围推动空降兵部队足球运动的开展。” 寒川说带球时要注意抬头观察不要老盯着 脚下啊! ”“接球之前要注意身后的防守队 !”站在绿茵场边党寒川大声吆喝着世界冠军的 小师妹 █本报特约记者 尹威华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她的名 字响当当明眸皓齿浅浅微笑小鹅 蛋脸1 72 的高挑身材宛如清新脱 俗的邻家萌妹子周六 军体馆 推开门就听到阵阵 加油呐喊声闻声追源只见一群人围 在乒乓球台前一个身手矫健的背影似 曾相识果然是她—— 魏来隔网相对的是地方高校慕名而来 的一位男运动员突然魏来改变战术不再一味猛攻逮着机会打落点 球的 线路一个比一个刁让对手防不胜防漂亮又是一板反手弧圈球……彩声再次响起魏来完胜赛后对手与 她握手时伸出大拇指 魏来羞涩地微 全无打球时的霸气每到周末 军体馆异常火爆 总少 不了魏来的身影不少人专门来看魏来 打球他们说与魏来打球 看魏来打 都是一种享受魏来是东北人 曾是世界冠军王 郭跃的 小师妹 ”, 乒乓 球国家一级运动员取得过 辽宁省乒乓球比赛第一名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赛季军发长球急如电发短 小三角 出台球 敢上 勤跑动多侧 胆要大心要 有杀气 成霸气 乒乓球三字 魏来背 得滚瓜烂熟她说8 岁开始打球天上课晚上训练 童年从来没有周末 和寒暑假一直梦想着像师姐一样站在 世界冠军的领奖台然而2009 魏来突然作出一个 决定—— 报名参军改变命运的决定缘 于一个偶然观看国庆 60 周年阅兵后她被三军女兵方队的英姿深深吸引乒乓球是部队官兵最喜欢的运动 项目之一穿上军装的魏来依旧热爱 乒乓球在驻地部队乒乓球联赛中一举 夺得第一名2014 年报考军校时 她的志愿是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她说国庆大 阅兵的女兵方队均由该学校抽组一定 要考进这所军校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纪念 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学校受 命组建白求恩医疗方队消息传来来一夜未眠写下一份长达 7 页的申请 最终如愿以偿盛夏的阅兵村 骄阳似火 地表温 度高达 50 摄氏度魏来从小打球习惯 性弯腰防守进攻右肩无意识后耸腿合拢缝隙较大为了纠正痼癖动作她白天背型架让腰杆挺起来 上则用背包绳紧紧捆住双腿曾经的运 动员经历亦让魏来别具优势 平板支 5 公里体能训练她都感觉是小菜 一碟摆头要像击球的感觉一样……什么事都要打一仗进一步。”魏来在训 练日记中写道胜利日大阅兵 白求恩医疗方队 268 名女兵肩背单兵急救箱乘坐新型 运输车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于魏来的报道一度铺天盖地席卷新闻 媒体阅兵归来魏来对医者使命有了别 样的理解—— 人生处处皆战场乒乓球 战场输了还可再战卫勤保障的战 输了就意味着死亡投身卫勤训练 魏来一次又一次穿越 硝烟 ”, 宛如 一只战地白鸽广 广 广 只有 2 分的差距 ,‘ 小李 广又要绝杀了!” 循声望去只见一 小个球员在三分线外 持球倚立忽然右脚虚 晃一步趁着防守球员 后撤半个身位的空当果断出手……” 裁判员 一声长哨示意比赛结 与此同时 皮球划 着一道完美的抛 物线应声入筐真是神 !” 仔细端详 这个身高 只有 1 62 的球 皮肤 黝黑身材瘦削 双手青筋暴起遒劲有 运动起来身形灵活步伐飘逸 果然 像极了大家心目中的射手“‘小李广可是我们中队的宝贝!” 陆军某陆航旅机务六中队指导员王奕 超自豪地说篮球小李广 叫程业 中队的直升机航电员不仅在球场上有 图片摄影 王伟 尹威华 胡天峰 吴飞 周广跃 版式设计 苏鹏 武艺高强的 超级战士 生增溪 章以添 戳劈舞花声声呼啸冲拳勾摆侧击拳拳生风……闽江 北岸一片开阔地上一群官兵 正在认真地进行武术教习最前面的那位嘴里不停地讲着动 作要领手上熟练地做着示范动作光犀利地盯着不到位动作 …… 瞧那认 真的模样还真有几分教练范儿 他就 是驻闽某舟桥团上士班长王继荣初见王继荣黑黝黝国字脸说话 一口河南腔丝毫不起眼可是 刚到新兵连 王继荣便一鸣 惊人当时进行 3 公里考核 他腿绑俩 沙袋仍领先第二名大半圈。“10 27 !”刷新了团里尘封了近十年的纪录4 米徒手攀登 3 攀登固定组合练 34 500 米收放线 3 45 …… 这位来自嵩山脚下武术之乡登封 的河南小伙瞬间成为团里的 功夫小 ”,引得战友啧啧称奇这个新兵咋这么生猛?” 原来王继荣有一身过人的真功夫入伍前河南省上百家武校联合举 校园风武术交流赛 年仅 18 岁的 王继荣硬是击败一众高手45 公斤 级散打冠军稳稳揽入怀中当时他就读的少林寺释小龙武院 决定推荐其从特训二队转往特训一队开始参加全国洲际大赛职业生涯的前 景露出了一抹亮色可一直向往军旅生 涯的王继荣却毅然选择了参军令教练 不断地摇头遗憾但王继荣却相信,“有舍才有得”。 收徒授艺铸铁拳凭借武术功底王继荣体能 成绩非常拔 令人十分 羡慕身边有几个 战友便跟他练习 了起来一向乐于助人心地淳朴的王继荣倾心传授战友的体能素质专业水平也 突飞猛进时任连长卢普斌喜上心 遂委任王继荣为连队武教头 传授 全连战友拳术棍术格斗散打等技艺王教头不单是兵师傅就连副团 长林世斌都向他请教功夫消息一经传 立刻引发轰动一时王继荣名声大噪拜师学艺的 人更是络绎不绝既然是人才就给他舞台。” 2009 年恰逢团里筹建武术队赵团 长亲自点将让王继荣担任团武术队的 总教头面对重任王继荣比以往更加用心 钻研力如何使拳怎么攥角度如何把 体能如何训练王继荣研究了一套 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入繁 的教 学方法战友们都受益匪浅便 加刚淬火练硬功 竞技生成战斗 去年团里参加砺兵实战演习官兵 们出色的体能得到广泛好评367 名体能健将27 名班长2 名提干 对象……带兵习武授艺王继荣坦言严相济教学相长成就徒弟也成就自己十年磨剑今朝始出鞘在全军强 化能打仗打胜仗的当下 王继荣觉得 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坚信,“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 心怀梦想 砥砺前行 梦想终会照 进现实两倍的跟头”。 4 年里,“不被看好的韩钰铭参 加了数十项国际级全国级啦啦操比 拿冠军夺奖牌还成功考取了国家 二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然而走出曾诞生近百位世界冠 军的南京体育学院大门他却作出了一 个大胆的选择—— 不做职业运动员参军2014 全国征兵时间从冬季调 整至夏秋季的第二年韩钰铭顺利由 大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士兵他的心里有着深厚的军人情结爷爷曾在朝鲜战场战斗负伤亲当过侦察兵军人世家出身的他上流着英雄血心中怀着军旅情从紫金山到昆仑山命运的齿轮 悄然转动2014 年底全军第一套士兵健身 操在部队试点机缘巧合刚刚入伍不 4 个月的韩钰铭来了个无缝对接”。 他没想到一名列兵就这样成了总教 头最合适的人选之后的近十个月里他得以重操 旧业”,一直高频率地出现在官兵视 线里讲起自己的专业韩钰铭有板有 背面侧面加快放慢……为确保 战友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背向转身扩胸一个示范动作就做了不下 2000 转身时手臂要紧伸背面同时要 1-2-3 的节奏完成挺胸收胸眼睛还得像个探照灯把动作点 。”他双手合拢呈喇叭状喊话尽可能 让每个人听到战友逐渐找着了窍门总教头的 肩胛腰际也慢慢贴上了一剂剂膏药每次换药韩钰铭总是咧着嘴上下两 排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打架声火辣辣地疼”。 战友只要靠近他经常能嗅到很 浓的膏药味儿时间久了只要韩钰 铭在哪儿出现总是未见其人先闻 其味”。 眼下除了担纲总教头他还琢磨 着把体育专长融入训练提高战友身体 机能有效助推军事训练这项工作没人给他派任务”,没人给他下指标”。 韩钰铭悄悄地摸索 研究并且初有成效这不连队里 4 名百米跑 困难 ”,经他帮带指导脱了贫”。 韩钰铭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第 二春来了…… 一手三分绝活在训练场上也是官兵 公认的标兵教头刚入伍那阵子他的体能还排在 我后面呢!”说起程业和他同批入伍 的战友伍云华最有发言权8 年前业在新兵营可是出了名的 老末”,头小体能差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数 花哨的街头篮球动作了哪知上了球 场还被无情封盖根本没有机会得分不服气咱们现在比划比划!”战友揭伤疤程业丝毫没有生气反而 笑嘻嘻地挑衅起来程业坦言他苦 练篮球的初衷只是想提高球场得分能 而体能水平的飞涨纯属意外收获原来 由于核心力量不足 程业 刚开始练习投篮时始终找不到手感为了提高命中率 他狠下心来 在连 队集中组织体能训练的基础上每天 加练 200 个俯卧撑 仰卧起坐和深 常常练得两臂发胀双腿发飘筷子都举不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训结束时业成功打造了他的个人名片—— 定点 三分球命中率达到 55%同时他还收 获了体能考核多项第一老末身标兵行列新兵下连后成功转型为射手的 程业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全旅篮球联 哪知对手早把他的球风摸得一清 二楚面对严密的贴身防守程业根本 找不到机会出手偶尔几次仓促投篮也与篮筐擦边而过个子太矮确实是天生的短板。” 这次吃瘪让程业认识到赛场如战 对手不会给你任何准备的时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射手必须要补齐 短板做到随时能出手出手必得分赛场失利也让程业找准了新坐 他一边强化持续变向突破能力一边提高运动中投篮命中率在身体 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投篮更快更稳更准又一届全旅篮球联赛决赛程业 运球刚过中场防守队员就紧紧贴了 上来只见他一个跨步加速紧接着三 分跳投对方刚反应过来篮球早已朝 着篮筐呼啸飞去。“进了三分!”在接 下来的比赛中程业像游侠般在三分 线外不停游走一有空当就果断出手 得分让防守队员苦不堪言比赛结束程业共命中 10 记三 砍下全场最高的 36 他所在球 队也以领先对手 22 分的压倒性优势 夺冠自那以后篮球小李广的名声 在该旅不胫而走编者按 编者按

生增溪 章以添 尹威华 - 81.cn不停做着深呼吸, 仿佛下一刻心便 会跳出来。 新疆军区某 师举行的士兵健 身操会演,接下来 就该韩钰铭率队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生增溪 章以添 尹威华 - 81.cn不停做着深呼吸, 仿佛下一刻心便 会跳出来。 新疆军区某 师举行的士兵健 身操会演,接下来 就该韩钰铭率队

4军事体育2 0 1 6 年 9 月 2 5 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 /仇建辉 实习编辑 朱瑞E-mail : [email protected]

●●●●● ● ●●●●●●● ● ●●

老话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那么,当一个好兵需要什么素质呢?

强军先强体。虽然随着时代变化,好兵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我想,练就一副响当当的铁身板,肯定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前提条件。诚如苏格拉底所言:“保持身体健康,随时准备为祖国服务,是公民职责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百姓这样,军人更应如此。

2015 年,我军出台了《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对军人体能设立了硬性标准,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打赢能力。想要更好地落实目标,自然需要连接的“桥梁”。而在军营中,就有这么一批“体能达人”,他们盘马弯弓,矢志军营,以自己的体育专长,在军营掀起了一股不同于“跑跳投”的别样运动风,带动一茬茬士兵在强军兴军的大路上铿锵前行。

军事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榜样的力量,这也是这一期《军事体育》专版的初衷所在。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体能达人”活跃在军营中。

有着英雄血脉的总教头

体体体操操操“““““小小小王王王子子子”””””

█王雪振

本报特约记者

成子龙

近千名官兵注视下 ,韩钰铭登

上观礼台,既紧张又兴奋。 他听着自己咚咚的心跳声,不停做着深呼吸,仿佛下一刻心便会跳出来。

新疆军区某师举行的士兵健身操会演,接下来就该韩钰铭率队出场了。

弓右腿,蹬左腿 ,右弓步 ,一套“右野马分鬃式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别看韩钰铭年纪轻轻,头衔却不低,他是师里的健身操总教头。

个头不高 ,皮肤黝黑 ,一脸腼腆的笑。 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韩钰铭,天生与体操有缘。

11 岁,从他第一眼在电视上看到啦啦操表演时,就为之着迷,喊着“长大后也要练这个”。

大学时代, 他在大多数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坚定地选择了啦啦操专业,摔了“比别人多 拒绝 40万年薪的“足坛新秀”

足足足球球球小小小将将将■本报记者 李开强 高立英

面对 40 万的年薪,足球小将党寒川却毫不犹豫地说不。

不是不喜欢高薪, 也不是不想登上更大的舞台,但面对新加坡幼师足球俱乐部的入籍备战北京奥运会的邀请,他还是没有心动。 他渴望走向世界,但一定要穿着绣有五星红旗的队服。

党寒川从小酷爱足球, 从 7 岁到 18岁,他从少年队一直踢到专业队。

可惜,天不遂人愿。 2007 年,因为严重的腰伤,党寒川遗憾退役。 退役后的党寒川,选择了他热爱的足球专业继续深造。 4年后,他从成都体育学院毕业。 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参军,来到原成空某团。

每天的运动时间,这个足球小将身边就会聚集一群爱踢球的官兵。 足球运动带给党寒川的不仅仅是高超的球技,还有团体意识、协作精神。 这些宝贵的财富,帮助他从优秀士兵、班长,逐步成长为空降兵某部排长。

2015 年 5 月,全军足球骨干培训班开

训,党寒川作为空降兵唯一一名骨干前去参训。 站在八一体工大队的操场上,他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培训期间,党寒川对足球运动在部队的推广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说,在部队推广足球运动, 不仅能提高官兵身体素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还能培育官兵的团队意识、荣誉意识和协作精神。

学成回来后的党寒川, 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对部队足球发展的看法建议,写成数万字的汇报材料。相关领导对党寒川大力推行部队足球运动的建议十分重视,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不久,“天兵雷神”足球队成立了。 “我有个想法,定期举办裁判员培训,培养发展足球文化的人才,以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推动空降兵部队足球运动的开展。 ”党寒川说。

“带球时要注意抬头观察, 不要老盯着脚下啊! ”“接球之前,要注意身后的防守队员! ”站在绿茵场边,党寒川大声吆喝着。

世界冠军的“小师妹”

乒乒乒乓乓乓小小小花花花█本报特约记者 尹威华

在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她的名字响当当。

明眸皓齿,浅浅微笑,小鹅蛋脸,1 米 72 的高挑身材, 宛如清新脱俗的邻家萌妹子。

周六,军体馆,推开门就听到阵阵加油呐喊声。 闻声追源,只见一群人围在乒乓球台前,一个身手矫健的背影似曾相识,果然是她———魏来。

隔网相对的是地方高校慕名而来的一位男运动员。 突然,魏来改变战术,不再一味猛攻,逮着机会打落点,球的线路一个比一个刁,让对手防不胜防。

漂亮,又是一板反手弧圈球……喝

彩声再次响起,魏来完胜。 赛后对手与她握手时,伸出大拇指,魏来羞涩地微笑,全无打球时的霸气。

每到周末,军体馆异常火爆,总少不了魏来的身影。 不少人专门来看魏来打球。 他们说,与魏来打球,看魏来打球,都是一种享受。

魏来是东北人, 曾是世界冠军王楠、郭跃的“小师妹”,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取得过辽宁省乒乓球比赛第一名、全国青少年乒乓球赛季军。

“发长球,急如电,发短球 ,小三角 ,出台球 ,敢上

手, 勤跑动, 多侧身, 胆要大, 心要

细,有杀气,成霸气 ”的乒乓球三字经, 魏来背

得滚瓜烂熟。 她说,从 8 岁开始打球,白天上课,晚上训练,童年从来没有周末和寒暑假,一直梦想着像师姐一样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然而,2009 年, 魏来突然作出一个决定———报名参军! 改变命运的决定缘于一个偶然,观看国庆 60 周年阅兵后,她被三军女兵方队的英姿深深吸引。

乒乓球,是部队官兵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 穿上军装的魏来,依旧热爱乒乓球,在驻地部队乒乓球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名。

2014 年报考军校时, 她的志愿是“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她说,国庆大阅兵的女兵方队均由该学校抽组,一定要考进这所军校。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 学校受命组建白求恩医疗方队。 消息传来,魏来一夜未眠,写下一份长达 7 页的申请书,最终如愿以偿。

盛夏的阅兵村,骄阳似火,地表温度高达 50 摄氏度。魏来从小打球,习惯性弯腰防守进攻, 右肩无意识后耸,双腿合拢缝隙较大。 为了纠正痼癖动作,她白天背“工”型架,让腰杆挺起来,晚上则用背包绳紧紧捆住双腿。曾经的运动员经历,亦让魏来别具优势,平板支撑、5 公里体能训练, 她都感觉是小菜一碟。

“摆头要像击球的感觉一样……干什么事,都要打一仗进一步。 ”魏来在训练日记中写道。

胜利日大阅兵, 白求恩医疗方队268 名女兵肩背单兵急救箱, 乘坐新型运输车,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关于魏来的报道,一度铺天盖地席卷新闻媒体。

阅兵归来,魏来对医者使命有了别样的理解———人生处处皆战场,乒乓球“战场” 输了还可再战; 卫勤保障的战场,输了就意味着死亡。 投身卫勤训练场,魏来一次又一次穿越“硝烟”,宛如一只战地白鸽。

三分精准的神射手

篮篮篮球球球“““““小小小李李李广广广”””””

■尹

““快看 , 只有 2分 的 差 距了 , ‘ 小 李

广’又要绝杀了! ”循声望去,只见一

小个球员在三分线外持球倚立,忽然右脚虚晃一步,趁着防守球员后撤半个身位的空当,果断出手。

“滴……” 裁判员一声长哨示意比赛结束 ,与此同时 ,皮球划

着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应声入筐。

“ 真 是 神了! ”仔细端详

这个身高只有 1 米62 的 球员 , 皮肤

黝黑,身材瘦削,双手青筋暴起遒劲有力,运动起来身形灵活步伐飘逸,果然像极了大家心目中的射手。

“‘小李广’可是我们中队的宝贝! ”陆军某陆航旅机务六中队指导员王奕超自豪地说,篮球“小李广”叫程业,是中队的直升机航电员,不仅在球场上有

图片摄影:王 伟、尹威华、胡天峰、吴 飞、周广跃

版式设计:苏 鹏

武艺高强的“超级战士”

功功功夫夫夫小小小子子子■生增溪 章以添

挑点、戳劈、舞花,声声呼啸;冲拳、勾摆、侧击,拳拳生风……闽江北岸, 一片开阔地上一群官兵

正在认真地进行武术教习。最前面的那位,嘴里不停地讲着动

作要领, 手上熟练地做着示范动作,目光犀利地盯着不到位动作……瞧那认真的模样,还真有几分教练范儿,他就是驻闽某舟桥团上士班长王继荣。

初见王继荣,黑黝黝、国字脸,说话一口河南腔,丝毫不起眼。

可是,刚到新兵连,王继荣便一鸣惊人,当时进行 3 公里考核,他腿绑俩沙袋,仍领先第二名大半圈。 “10 分 27秒! ”刷新了团里尘封了近十年的纪录。

4米徒手攀登 3秒,攀登固定组合练习 34秒,500米收放线 3分 45秒……

这位来自嵩山脚下、武术之乡登封的河南小伙,瞬间成为团里的“功夫小子”,引得战友啧啧称奇。

“这个新兵咋这么生猛? ”原来,王继荣有一身过人的真功夫!入伍前,河南省上百家武校联合举

办“校园风”武术交流赛,年仅 18 岁的王继荣硬是击败一众高手, 将 45 公斤级散打冠军稳稳揽入怀中。

当时, 他就读的少林寺释小龙武院决定,推荐其从特训二队转往特训一队,开始参加全国、洲际大赛。 职业生涯的前景露出了一抹亮色, 可一直向往军旅生涯的王继荣却毅然选择了参军, 令教练不断地摇头遗憾, 但王继荣却相信,“只有舍,才有得”。

收徒授艺铸铁拳。 凭借武术功底,王继荣体能成绩非常拔尖,令人十分羡慕,身边有几个战友便跟他练习了起来。 一向乐于助人、心地淳朴的王继荣倾心传授,战友的体能素质、专业水平也突飞猛进。 时任连长卢普斌喜上心头,遂委任王继荣为连队武教头,传授全连战友拳术、棍术、格斗、散打等技艺。

“王教头”不单是兵师傅,就连副团长林世斌都向他请教功夫,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轰动。

一时王继荣名声大噪,拜师学艺的

人更是络绎不绝。“既然是人才,就给他舞台。 ”2009 年恰逢团里筹建武术队,赵团

长亲自点将,让王继荣担任团武术队的总教头。

面对重任,王继荣比以往更加用心钻研。 力如何使、拳怎么攥、角度如何把握、体能如何训练? 王继荣研究了一套“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方法,战友们都受益匪浅。

记得有次,,一式““封枪锁口””,,下士崔兆袁硬是学不会。。只见王继荣提棍、、跨步、、发力…………繁杂的武术动作在王继荣的拆解下变得通俗易懂,,生动传神。。几经点

拨,,崔兆袁的招式很快便有所起色,,一套少林棍法,,打得虎虎生风,,有模有样。。

加刚淬火练硬功, 竞技生成战斗力。 去年,团里参加砺兵实战演习,官兵们出色的体能得到广泛好评。

367名体能健将,27名班长,2名提干对象……带兵、习武、授艺,王继荣坦言,宽严相济,教学相长,成就徒弟,也成就自己。

十年磨剑,今朝始出鞘。 在全军强化能打仗、打胜仗的当下,王继荣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坚信,“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 ”

心怀梦想,砥砺前行,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两倍的跟头”。4 年里,“不被看好” 的韩钰铭参

加了数十项国际级、 全国级啦啦操比赛,拿冠军夺奖牌,还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

然而, 走出曾诞生近百位世界冠军的南京体育学院大门,他却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不做职业运动员,去参军。

2014 年,全国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至夏秋季的第二年, 韩钰铭顺利由大学生变成了大学生士兵。

他的心里,有着深厚的军人情结。爷爷曾在朝鲜战场战斗负伤,父

亲当过侦察兵。军人世家出身的他,身上流着英雄血,心中怀着军旅情。

从紫金山到昆仑山,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2014年底, 全军第一套士兵健身操在部队试点。 机缘巧合,刚刚入伍不到 4个月的韩钰铭来了个“无缝对接”。他没想到,一名列兵,就这样成了总教头最合适的人选。

之后的近十个月里,他得以“重操旧业”,一直“高频率”地出现在官兵视线里。

讲起自己的专业, 韩钰铭有板有眼。背面、侧面、加快、放慢……为确保

战友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光“背向转身扩胸”一个示范动作,他就做了不下 2000 次。

“转身时手臂要紧伸背面,同时要以 1-2-3 的节奏完成挺胸、 收胸、转体, 眼睛还得像个探照灯, 把动作点亮。”他双手合拢呈喇叭状喊话,尽可能让每个人听到。

战友逐渐找着了窍门, 总教头的肩胛、腰际也慢慢贴上了一剂剂膏药。每次换药,韩钰铭总是咧着嘴,上下两排牙齿发出“咯吱咯吱”的打架声,觉得“火辣辣地疼”。

战友只要靠近他,经常能嗅到很浓的膏药味儿。 时间久了,只要韩钰铭在哪儿出现,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味”。

眼下,除了担纲总教头,他还琢磨着把体育专长融入训练,提高战友身体机能,有效助推军事训练。

这项工作,没人给他派“任务”,也没人给他下“指标”。韩钰铭悄悄地摸索研究,并且初有成效。

这不, 连队里 4 名百米跑 “困难户”,经他帮带指导,都“脱了贫”。

韩钰铭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春”来了……

一手三分绝活, 在训练场上也是官兵公认的标兵教头。

“刚入伍那阵子,他的体能还排在我后面呢! ”说起程业,和他同批入伍的战友伍云华最有发言权。 8 年前,程业在新兵营可是出了名的 “老末”,个头小,体能差,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数花哨的街头篮球动作了, 哪知上了球场还被无情封盖,根本没有机会得分。

“不服气咱们现在比划比划! ”被战友揭伤疤,程业丝毫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地“挑衅”起来。 程业坦言,他苦练篮球的初衷只是想提高球场得分能力,而体能水平的飞涨纯属意外收获。

原来 ,由于核心力量不足 ,程业刚开始练习投篮时始终找不到手感。为了提高命中率,他狠下心来,在连队集中组织体能训练的基础上,每天加练 200 个俯卧撑 、 仰卧起坐和深蹲,常常练得两臂发胀、双腿发飘,连筷子都举不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训结束时,程业成功打造了他的个人名片———定点三分球命中率达到 55%,同时,他还收获了体能考核多项第一,从“老末”跻身标兵行列。

新兵下连后, 成功转型为射手的程业作为主力队员参加全旅篮球联

赛, 哪知对手早把他的球风摸得一清二楚,面对严密的贴身防守,程业根本找不到机会出手,偶尔几次仓促投篮,也与篮筐擦边而过。

“个子太矮确实是天生的短板。 ”这次“吃瘪”让程业认识到,赛场如战场,对手不会给你任何准备的时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射手, 必须要补齐短板,做到随时能出手,出手必得分。

赛场失利也让程业找准了新坐标, 他一边强化持续变向突破能力,一边提高运动中投篮命中率,在身体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让投篮更快、更稳、更准。

又一届全旅篮球联赛决赛。 程业运球刚过中场, 防守队员就紧紧贴了上来,只见他一个跨步加速,紧接着三分跳投,对方刚反应过来,篮球早已朝着篮筐呼啸飞去。 “进了,三分!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 程业像游侠般在三分线外不停游走, 一有空当就果断出手得分,让防守队员苦不堪言。

比赛结束, 程业共命中 10 记三分,砍下全场最高的 36 分,他所在球队也以领先对手 22 分的压倒性优势夺冠。自那以后,篮球“小李广”的名声在该旅不胫而走。

王继荣

党寒川

韩钰铭

编者按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