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19 責任編輯:吳漢傑、李逸燊/袁偉榮、李暢熹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香港新聞 / 王安順就交流提3建議 王安順在致辭中指出,第二屆京澳洽談會的舉辦標誌㠥京 澳兩地合作步入了新階段,京澳兩地要在更高層次、更大範 圍、更廣闊的領域開展合作,在新的起點上共贏發展。王安 順就京澳兩地如何進一步深化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 作提出3點建議:首先兩地要服務大局深化合作,發揮各自優 勢,重點在服務貿易、文化創意、科技創新、中小企業和旅 遊等領域展開合作,逐步形成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 其次,京澳兩地要進一步完善機制、暢通渠道,積極探索 有效合作的方式和途徑,建立健全兩地合作的常態機制,進 一步完善政府之間高層會晤、工作協調和日常聯絡機制,發 揮商會、協會、媒體和各社會團體的作用,促進兩地全方位 對接。 第三,京澳兩地的合作最終是要實現共贏發展,澳門正在 建設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將為中國和葡語國家合作發展 搭建重要橋樑。北京歡迎澳門和來自葡語國家的境外投資者 到北京投資興業,同時,北京亦大力支持本地各類企業到澳 門和葡語國家投資發展,推動京澳兩地的企業聯合對外投 資,更加有效地實現走出去,不斷擴大發展新空間。 崔世安:符兩地發展需要 崔世安在致辭中表示,本屆京澳洽談會的主題為「深化交 流合作,促進共贏發展」,並重點深化京澳兩地在衛生、體育 和文化創意3個領域的合作,加強民間在旅遊、經貿、科普和 中小企業服務等合作,符合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提 高兩地合作交流的效果與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崔世安稱,澳門將加大力度構建休閒城市,推動發展綜合 旅遊項目,帶動關聯產業升級,扶持中小企業轉型,致力引 導經濟走向適度多元的道路。他說,借助京澳會,經過兩地 的共同努力,增強各自優勢,將促進兩地的發展,不斷提升 居民整體生活素質。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主任白志健, 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胡正躍、北京市副市長程紅等。 開幕式後,京澳兩地政府部門、企業、商協會等簽訂了合 作協議,並進行了項目推介。北京市貿促會提供數據顯示, 據不完全統計,第二屆京澳洽談會共達成和簽署57項合作意 向或協議,涉及金額約合62.12億元人民幣。 何厚鏵崔世安王安順出席開幕式 深化衛生體育文創合作 京澳洽談會 簽約逾62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茜婷、任一龍、王禹 澳門報道)第二屆「北京.澳門合作交流洽談會」 (簡稱京澳洽談會)昨日在澳門開幕。全國政協副主 席何厚鏵出席了開幕式,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 安,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參加開幕式並致 辭。崔世安表示,是次洽談會重點深化京澳兩地在 衛生、體育和文化創意3個領域的合作,而王安順就 京澳合作提出3點建議,希望京澳兩地在更高層次、 更大範圍、更廣闊的領域開展合作。開幕式後,京 澳兩地共簽署57項合作意向或協議,涉及金額約合 62.12億元人民幣。 京澳兩地政府簽約項目 1.澳門衛生局與北京市衛生局簽署關於 建立京澳衛生領域合作機制的諒解備 忘錄 2.澳門文化局與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 督管理辦公室簽署文化創意產業交流 與合作協議 3.澳門體發局與北京市體育局簽署京澳 體育交流與合作協議書 京澳兩地商協會簽約項目 1.澳門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與北京 市貿促會簽署業務合作框架協議 2.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與北京市科學技 術協會簽署長期科技交流與合作關係 的協議 3.澳門中小企業協會與北京市中小企業 服務中心簽署有關擴大兩地行業協會 交流合作、促進中小企業市場開拓國 際市場協議書 4.澳門旅行社協會與北京市旅遊行業協 會簽署加強兩地旅遊業界在服務、支 持、溝通及諮詢方面的聯繫,促進兩 地旅遊業的合作與交流意向書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茜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茜婷 北京報道)作為第二屆 「京澳洽談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 辦舉辦的「魅力北京」圖片展昨日亮相澳門旅遊塔。北 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惠對本報表示,通過圖片展的方 式,可以更直接、更生動地向澳門觀眾介紹北京。 據悉,此次圖片展展出了世界各國知名攝影師拍攝的 精美圖片72幅,分為北京風景、北京風尚、北京風情、 京澳友好4個部分,直觀、生動地反映了北京的悠久歷 史、燦爛文化,特別是北京這些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 就。「魅力北京」圖片展創辦於2001年,絕大部分照片 選自「外國攝影師拍北京」的10餘萬張作品,已成功在 美國、加拿大、法國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展出。圖片展 現場,亦有被稱作國寶「京」粹的景泰藍作品亮相,觀 眾還可親自向景泰藍製作大師學藝,感受「京味」傳統 文化的精粹。 另外,據了解,此次京澳洽談會的舉辦得到了澳門特 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來自20餘家的澳門媒體共40餘名記 者參與了報道。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王安順就京澳合作提 出3點建議。 李茜婷 攝 崔世安指深化 合作符兩地發展 需要。李茜婷 攝 王惠在「魅力北京」圖片展現場向景泰藍製作大師了 解工藝製作。 李茜婷 攝 開幕式後,京澳兩地簽署合作協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茜婷 攝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67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 更生人士若要為日後重投社會作好 準備,可在獄中接受建造業手藝訓 練,並考取技工資格。懲教署與建 造業議會首次舉辦為期95日的木模 板工藝全日制課程,昨日舉行畢業 禮,全體13名參加課程的囚犯考獲 中工資格畢業。據悉,畢業生日後 入行,平均日薪可達670元,1年後 日薪可升至1,100元,做足3年更可 考取大工牌,進一步為本港建造業 增添新血。 懲署建造業辦95日課程 更生人士入獄後,不但未有自暴 自棄,而且為了日後重投社會做個 有用的人,參加由懲教署與建造業 議會舉辦的建造業訓練課程,取得 優異成績。其中,首次舉辦為期95 日的木模板工藝全日制課程,昨日 舉行畢業禮,13名囚犯順利畢業, 考獲木工中工牌照,刑滿後可從事 俗稱「釘板」的木工工作。 其中一名畢業學員明仔(化名) 表示,學習初時因要日灑雨淋,曾 感到辛苦,但適應過後「很快上 手」,坦言數月後刑滿出獄,希望 繼續從事木工工作,並已獲家人支 持,相信能為社會出一分力。 設36項職訓 名額1,400個 建造業議會高級經理朱延年表 示,透過與懲教署合辦多項建造業 技能訓練課程,相信可為業界培訓 不少新血,以解決現時人手短缺的 問題,希望日後可繼續培訓更多有 能力人士。懲教事務監督高斌豪亦 指,署方於2013/2014年度,為成 年囚犯提供36項職業訓練,名額多 達1,400個,日後會因應市場需 要,開辦更多適時課程,期望進一 步為本港建造業添加新血。 建議清單諮詢4個月 477項含方言技藝節慶 菠蘿包詠春或申遺 醫護極缺人手 學會講座吸新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現時本港醫療 及護理人員嚴重不足,為了讓更多人投身醫護行 業,香港醫護學會定期舉辦開放日及講座,向公 眾講解醫護界前景、入行方法等資訊。學會發言 人表示,本港除了缺乏醫生及護士外,為長者服 務的護理員、物理治療師等多個職位,人手均非 常短缺,新入行人士前景非常好。 暑假臨近,眾多應屆畢業生正處於升學及就業 轉捩點,香港醫護學會邀請中學生及有意投身醫 護界的人士參加醫護行業開放日,讓參加者親身 體驗醫護人員日常工作。另學會設有免費講座, 講解醫護行業不同職位工作範圍及性質,在職醫 護人員即場分享經驗。 青年頻報讀 機構常招聘 香港醫護學會開設多種不同類別的醫護人員課 程,學會發言人表示,以往大部分報讀課程學員 均為在職人士,故會以兼讀制形式報讀。但近一 兩年,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醫護人員「搶手」情 況,有更多年輕人以全日制形式報讀。發言人又 指,醫療機構會主動前來學會,為課程畢業生安 排面試招聘,「有院舍甚至要求面試當日不要安 排其他醫療機構同日招聘,希望可聘得更多人 手」。 考獲木工中工牌照的更生人士,刑滿後可從事 俗稱「釘板」的木工工作,預料初入行日薪已可 達670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兆東 攝 非遺建議清單部分項目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客家話、圍頭話、粵語、漁民話、海陸豐 /鶴佬話、閩南話、謎語、廣東吟誦、宗 族口述傳說(屏山鄧氏、屯門陶氏、粉嶺 彭氏等) 表演藝術 舞獅、舞龍、舞麒麟、粵劇、閩劇、潮州 音樂、南音、客家山歌、儀仗音樂、哭喪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車公誕、洪聖誕、驚蟄祭白虎、天后誕、 端午節、龍舟競渡、盂蘭勝會、太平清 醮、少數族裔如印度教亮光節及尼泊爾提 吉節、大聖劈掛門、太極拳、詠春拳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踐 傳統中醫藥文化(涼茶、跌打)、漁民有關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傳統玉石知識、傳 統曆法 傳統手工藝 豆豉、豆腐、海鮮醬、豉油、麻油、蝦膏 醬、臘味、月餅、瓜子、茶樓點心、奶 茶、鴛鴦、菠蘿包、雲吞、紮作(孔明 燈、燈籠)、墓碑雕刻、麻雀牌、捕魚技 藝(拖網、蝦艇) 資料來源:康文署 製表:文森 香港醫護學會定期舉辦開放日及講座,向公眾講解醫護界前景、 入行方法等資訊。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維寶 攝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 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 約》,各締約國應在社區、群體和相關 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下,確認和確定境內 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編制非物 質文化遺產清單。康文署於2009年8月 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 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普查工作小組就700多個本地非物質 文化遺產個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地 考察,並根據普查的調查結果,和參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專業意 見,擬備了一份建議清單,共包括5大 類477個項目,供當局參考。 太極點心到印度教亮光節 5大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 傳統和表現形式,有21項,主要包括各 地方言及宗族口述傳說等 等;表演藝術有33項,包括民 間表演項目如舞獅、舞龍等;社 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數量最 多,共有291項,包括港人熟悉的傳統 節日如車公誕、太平清醮 /打醮等,甚 至有少數族裔如印度教的亮光節及尼泊 爾的提吉節,以及中國傳統武術如太極 及詠春等;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 踐亦有6項。清單上最特別是傳統手工 藝,共有126項,包括各式醬料如豆 豉、豉油等製作技藝,陪伴港人長大的 茶樓點心、奶茶當然包括在內,鮮為人 知的技藝如墓碑雕刻、麻雀牌,甚至拖 網捕魚等亦在清單上。 草擬資料將上網徵集意見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除了公眾諮詢, 署方並會派員出席多個地區組織,包括 18區區議會和鄉議局的會議及簡介會, 亦會印發單張,和把草擬清單上載到康 文署轄下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網站,並提 供意見表,方便社區人士對建議清單發 表意見,一同參與編製清單的工作。發 言人指,公眾諮詢結束後,當局會整理 收集到的公眾意見,並就此再次徵詢非 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預計 有關的諮詢工作將於2014年年初完成, 隨後將可公布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港人「至愛」的鴛鴦、菠蘿 包,甚至豆豉、蝦醬、麻雀牌的製作技藝;中國傳統武術如 太極及詠春;客家話、圍頭話等方言,均有機會列入本港首 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由昨日起,就香港非 物質文化遺產擬備的建議清單,諮詢公眾4個月。市民可就 清單上5大類別的477個項目發表意見,康文署預計有關的 諮詢工作將於明年初完成。 菠蘿包

A 19 新聞 京澳洽談會簽約逾62億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3/07/11/a19-0711.pdf · a 19 香港新聞 新聞/ 新聞 責任編輯:吳漢傑、李逸燊/袁偉榮、李暢熹

  • Upload
    others

  • View
    1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A 19 新聞 京澳洽談會簽約逾62億 - Wen Wei Popdf.wenweipo.com/2013/07/11/a19-0711.pdf · a 19 香港新聞 新聞/ 新聞 責任編輯:吳漢傑、李逸燊/袁偉榮、李暢熹

A 19 ■責任編輯:吳漢傑、李逸燊/袁偉榮、李暢熹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聞新香 港 新 聞 聞新/

王安順就交流提3建議

王安順在致辭中指出,第二屆京澳洽談會的舉辦標誌 京澳兩地合作步入了新階段,京澳兩地要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更廣闊的領域開展合作,在新的起點上共贏發展。王安順就京澳兩地如何進一步深化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提出3點建議:首先兩地要服務大局深化合作,發揮各自優勢,重點在服務貿易、文化創意、科技創新、中小企業和旅遊等領域展開合作,逐步形成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

其次,京澳兩地要進一步完善機制、暢通渠道,積極探索有效合作的方式和途徑,建立健全兩地合作的常態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之間高層會晤、工作協調和日常聯絡機制,發揮商會、協會、媒體和各社會團體的作用,促進兩地全方位對接。

第三,京澳兩地的合作最終是要實現共贏發展,澳門正在建設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將為中國和葡語國家合作發展搭建重要橋樑。北京歡迎澳門和來自葡語國家的境外投資者到北京投資興業,同時,北京亦大力支持本地各類企業到澳門和葡語國家投資發展,推動京澳兩地的企業聯合對外投資,更加有效地實現走出去,不斷擴大發展新空間。

崔世安:符兩地發展需要

崔世安在致辭中表示,本屆京澳洽談會的主題為「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贏發展」,並重點深化京澳兩地在衛生、體育和文化創意3個領域的合作,加強民間在旅遊、經貿、科普和中小企業服務等合作,符合兩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提高兩地合作交流的效果與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崔世安稱,澳門將加大力度構建休閒城市,推動發展綜合旅遊項目,帶動關聯產業升級,扶持中小企業轉型,致力引導經濟走向適度多元的道路。他說,借助京澳會,經過兩地的共同努力,增強各自優勢,將促進兩地的發展,不斷提升居民整體生活素質。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主任白志健,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胡正躍、北京市副市長程紅等。

開幕式後,京澳兩地政府部門、企業、商協會等簽訂了合作協議,並進行了項目推介。北京市貿促會提供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第二屆京澳洽談會共達成和簽署57項合作意向或協議,涉及金額約合62.12億元人民幣。

何厚鏵崔世安王安順出席開幕式 深化衛生體育文創合作

京澳洽談會 簽約逾62億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茜婷、任一龍、王禹

澳門報道)第二屆「北京.澳門合作交流洽談會」

(簡稱京澳洽談會)昨日在澳門開幕。全國政協副主

席何厚鏵出席了開幕式,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

安,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參加開幕式並致

辭。崔世安表示,是次洽談會重點深化京澳兩地在

衛生、體育和文化創意3個領域的合作,而王安順就

京澳合作提出3點建議,希望京澳兩地在更高層次、

更大範圍、更廣闊的領域開展合作。開幕式後,京

澳兩地共簽署57項合作意向或協議,涉及金額約合

62.12億元人民幣。

京澳兩地政府簽約項目1.澳門衛生局與北京市衛生局簽署關於

建立京澳衛生領域合作機制的諒解備

忘錄

2.澳門文化局與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

督管理辦公室簽署文化創意產業交流

與合作協議

3.澳門體發局與北京市體育局簽署京澳

體育交流與合作協議書

京澳兩地商協會簽約項目1.澳門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與北京

市貿促會簽署業務合作框架協議

2.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與北京市科學技

術協會簽署長期科技交流與合作關係

的協議

3.澳門中小企業協會與北京市中小企業

服務中心簽署有關擴大兩地行業協會

交流合作、促進中小企業市場開拓國

際市場協議書

4.澳門旅行社協會與北京市旅遊行業協

會簽署加強兩地旅遊業界在服務、支

持、溝通及諮詢方面的聯繫,促進兩

地旅遊業的合作與交流意向書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茜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茜婷 北京報道)作為第二屆「京澳洽談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辦的「魅力北京」圖片展昨日亮相澳門旅遊塔。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惠對本報表示,通過圖片展的方式,可以更直接、更生動地向澳門觀眾介紹北京。

據悉,此次圖片展展出了世界各國知名攝影師拍攝的精美圖片72幅,分為北京風景、北京風尚、北京風情、京澳友好4個部分,直觀、生動地反映了北京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特別是北京這些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魅力北京」圖片展創辦於2001年,絕大部分照片選自「外國攝影師拍北京」的10餘萬張作品,已成功在美國、加拿大、法國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展出。圖片展現場,亦有被稱作國寶「京」粹的景泰藍作品亮相,觀眾還可親自向景泰藍製作大師學藝,感受「京味」傳統

文化的精粹。另外,據了解,此次京澳洽談會的舉辦得到了澳門特

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來自20餘家的澳門媒體共40餘名記者參與了報道。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王安順就京澳合作提

出3點建議。

李茜婷 攝

■崔世安指深化

合作符兩地發展

需要。李茜婷 攝

■王惠在「魅力北京」圖片展現場向景泰藍製作大師了

解工藝製作。 李茜婷 攝

■開幕式後,京澳兩地簽署合作協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茜婷 攝

圖片展顯「魅力北京」

更生人士學木工

畢業日薪670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

更生人士若要為日後重投社會作好準備,可在獄中接受建造業手藝訓練,並考取技工資格。懲教署與建造業議會首次舉辦為期95日的木模板工藝全日制課程,昨日舉行畢業禮,全體13名參加課程的囚犯考獲中工資格畢業。據悉,畢業生日後入行,平均日薪可達670元,1年後日薪可升至1,100元,做足3年更可考取大工牌,進一步為本港建造業增添新血。

懲署建造業辦95日課程

更生人士入獄後,不但未有自暴自棄,而且為了日後重投社會做個有用的人,參加由懲教署與建造業議會舉辦的建造業訓練課程,取得優異成績。其中,首次舉辦為期95日的木模板工藝全日制課程,昨日舉行畢業禮,13名囚犯順利畢業,考獲木工中工牌照,刑滿後可從事俗稱「釘板」的木工工作。

其中一名畢業學員明仔(化名)表示,學習初時因要日灑雨淋,曾感到辛苦,但適應過後「很快上手」,坦言數月後刑滿出獄,希望繼續從事木工工作,並已獲家人支持,相信能為社會出一分力。

設36項職訓 名額1,400個

建造業議會高級經理朱延年表示,透過與懲教署合辦多項建造業技能訓練課程,相信可為業界培訓不少新血,以解決現時人手短缺的問題,希望日後可繼續培訓更多有能力人士。懲教事務監督高斌豪亦指,署方於2013/2014年度,為成年囚犯提供36項職業訓練,名額多達1,400個,日後會因應市場需要,開辦更多適時課程,期望進一步為本港建造業添加新血。

建議清單諮詢4個月 477項含方言技藝節慶

菠蘿包詠春或申遺

醫護極缺人手 學會講座吸新血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維寶)現時本港醫療

及護理人員嚴重不足,為了讓更多人投身醫護行業,香港醫護學會定期舉辦開放日及講座,向公眾講解醫護界前景、入行方法等資訊。學會發言人表示,本港除了缺乏醫生及護士外,為長者服務的護理員、物理治療師等多個職位,人手均非常短缺,新入行人士前景非常好。

暑假臨近,眾多應屆畢業生正處於升學及就業轉捩點,香港醫護學會邀請中學生及有意投身醫護界的人士參加醫護行業開放日,讓參加者親身體驗醫護人員日常工作。另學會設有免費講座,講解醫護行業不同職位工作範圍及性質,在職醫

護人員即場分享經驗。

青年頻報讀 機構常招聘

香港醫護學會開設多種不同類別的醫護人員課程,學會發言人表示,以往大部分報讀課程學員均為在職人士,故會以兼讀制形式報讀。但近一兩年,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醫護人員「搶手」情況,有更多年輕人以全日制形式報讀。發言人又指,醫療機構會主動前來學會,為課程畢業生安排面試招聘,「有院舍甚至要求面試當日不要安排其他醫療機構同日招聘,希望可聘得更多人手」。

■考獲木工中工牌照的更生人士,刑滿後可從事

俗稱「釘板」的木工工作,預料初入行日薪已可

達670元。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兆東 攝非遺建議清單部分項目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客家話、圍頭話、粵語、漁民話、海陸豐

/鶴佬話、閩南話、謎語、廣東吟誦、宗

族口述傳說(屏山鄧氏、屯門陶氏、粉嶺

彭氏等)

表演藝術

舞獅、舞龍、舞麒麟、粵劇、閩劇、潮州

音樂、南音、客家山歌、儀仗音樂、哭喪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車公誕、洪聖誕、驚蟄祭白虎、天后誕、

端午節、龍舟競渡、盂蘭勝會、太平清

醮、少數族裔如印度教亮光節及尼泊爾提

吉節、大聖劈掛門、太極拳、詠春拳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踐

傳統中醫藥文化(涼茶、跌打)、漁民有關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傳統玉石知識、傳

統曆法

傳統手工藝

豆豉、豆腐、海鮮醬、豉油、麻油、蝦膏

醬、臘味、月餅、瓜子、茶樓點心、奶

茶、鴛鴦、菠蘿包、雲吞、紮作(孔明

燈、燈籠)、墓碑雕刻、麻雀牌、捕魚技

藝(拖網、蝦艇)

資料來源:康文署 製表:文森

■香港醫護學會定期舉辦開放日及講座,向公眾講解醫護界前景、

入行方法等資訊。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維寶 攝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各締約國應在社區、群體和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下,確認和確定境內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編制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康文署於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

普查工作小組就700多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地考察,並根據普查的調查結果,和參考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專業意見,擬備了一份建議清單,共包括5大類477個項目,供當局參考。

太極點心到印度教亮光節

5大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有21項,主要包括各

地方言及宗族口述傳說等等;表演藝術有33項,包括民間表演項目如舞獅、舞龍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的數量最多,共有291項,包括港人熟悉的傳統節日如車公誕、太平清醮 /打醮等,甚至有少數族裔如印度教的亮光節及尼泊爾的提吉節,以及中國傳統武術如太極及詠春等;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實踐亦有6項。清單上最特別是傳統手工藝,共有126項,包括各式醬料如豆豉、豉油等製作技藝,陪伴港人長大的茶樓點心、奶茶當然包括在內,鮮為人知的技藝如墓碑雕刻、麻雀牌,甚至拖網捕魚等亦在清單上。

草擬資料將上網徵集意見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除了公眾諮詢,

署方並會派員出席多個地區組織,包括18區區議會和鄉議局的會議及簡介會,亦會印發單張,和把草擬清單上載到康文署轄下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網站,並提供意見表,方便社區人士對建議清單發表意見,一同參與編製清單的工作。發言人指,公眾諮詢結束後,當局會整理收集到的公眾意見,並就此再次徵詢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的意見。預計有關的諮詢工作將於2014年年初完成,隨後將可公布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港人「至愛」的鴛鴦、菠蘿

包,甚至豆豉、蝦醬、麻雀牌的製作技藝;中國傳統武術如

太極及詠春;客家話、圍頭話等方言,均有機會列入本港首

份非物質文化遺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由昨日起,就香港非

物質文化遺產擬備的建議清單,諮詢公眾4個月。市民可就

清單上5大類別的477個項目發表意見,康文署預計有關的

諮詢工作將於明年初完成。

■菠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