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 Upload
    cclm-tw

  • View
    220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漢語基督教經典文庫集成」系列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Page 2: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黑暗與光明*

這里所收集的是我近七年來所寫的短篇文章的大部分,多

數是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間寫的。我在一九四二年至一

九四五年間還寫了好幾篇「基督講話」,這是闡發基督

義的論文,將來寫完了還要另出專集。附錄的幾篇,是抗戰初期

寫的,因內容與其他各篇略有不同,所以沒有放在正文里面。1

這些文章寫作的時期,是中國歷史轉捩的偉大時期;在這

個時期中,中國的人民經歷了許多重要的事變:從抗戰的團結

到內戰的分裂;從勝利的期望到戰後的幻滅;從暴虐的統治到

民主的專政;從外力的依賴到自力的更生。這都是從一九三七

年到一九四九年間所發生的事。在這短短的十二年中,中國人

民打倒了頑強腐惡的封建力量,打倒了狠毒陰險的帝國主義,

* 本書根據上海青年協會書局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版之版本進行重編。

1 《基督教講話》一書於一九五○年由上海青年協會書局出版,收錄了吳耀

宗自一九四五至四七年間在《天風》發表的十一篇文章。另有一篇是一九

四三年在《協進》發表。換言之,《基督教講話》涵蓋的時段應為一九四

三至一九四七年,而非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

文中所謂之「附錄」應為「補篇」,共六篇文章,是吳氏一九三九至四二

年間撰寫的;「附錄」則是幾段資料的翻印。有關本書各部分的內容特點,

參編者〈導讀〉。

1

Page 3: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從半殖民地的地位中掙脫出來,變成一個獨立自由的人民民主

國家。這是中國歷史一件空前的事,也是世界歷史一件具有異

常重要意義的事。在這一個時期中,中國從黑暗走到光明。2

黑暗與光明──這是一個多麼[麼]鮮明而強烈的對照,

然而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從黑暗方面說,這十二年是

一大串的恐怖與屠殺,是官僚政治極度的腐敗,是人民生活的

困苦連。在這陰森的子夜中,無數的人都發出一個問號:什

麼時候才會天亮?然而也正在這陰森的子夜中,無數的人都站

立起來,理與正義,作英勇的鬥。李公樸,聞一多,陶

行知就是他們的代表人物。3 在另一方面,人民解放的力量,又|

黑暗與光明

2 在一九四六至四八年間,吳耀宗在文章中多次以「黑暗」來形容當下中國

的局勢,但他仍相信「光明」最終一定會把「黑暗」驅散。參吳耀宗:〈一

九四六年聖誕節的展望〉,《消息》,復刊第 期( 年 月):頁

;〈黑暗後的黎明──紀念一九四七年四月六日復活節〉,《天風》,第

期( 年 月 日):頁 ;〈學生運動與目前政局〉,《求是周

報》, 年 月 日,頁 ;〈「我已經勝了世界」──展望一九四八

年〉,《國訊》,第 期( 年 月 日):頁 。上述各文亦皆收

入於本書內。

3 李公樸( ),上海《讀書生活》創辦人,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

動。一九三六年參與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同年十一月,國民黨當局

以「危害民國」罪名,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李公樸、章乃器、鄒

韜奮、史良、王造時、沙千里等七人,史稱「七君子事件」。李氏於抗戰

爆發後獲釋。一九四四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後當選中央執委。一九四六

年七月十一日在昆明大興街學院坡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聞一多( ),著名詩人。抗戰期間任教西南聯大,一九四三年後

對國民黨腐敗深表不滿,積極參與反獨裁、爭取民主運動,後參加中國民

主同盟。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在悼念被暗殺的李公樸的大會上,發表了

著名的《最後一次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軍官槍殺。

陶行知( ),金陵大學畢業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積極

從事平民教育,是中國著名教育家。救國會及中國民主同盟主要領導人之

一。一九四六年因腦溢血離世。

Page 4: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黑暗的力量進攻。因它代表了中國廣大

人民的要求,所以它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得到廣大人民的擁

護,因而勝利地完全它的任務。

這本書裏面所搜集的文章,一大部份是討論一般政治,社

會和國際問題的;也有不少的成分是討論宗問題的。但不管

是一般問題,或宗問題,討論的重點,都在民主與反民主,

和與戰,光明與黑暗,理智與迷信。尤其是討論宗問題

的文章,它們都是帶挑戰性與刺激性的。〈耶穌有沒有恨?〉

這一篇文章曾經引起基督同道廣泛的討論;〈基督的時代

悲劇〉和〈基督的改造〉這兩篇文章都受到國內外讀者極大

的注意。前一篇有一個英譯本,後一篇則至少有五個英譯本。

這是我所意想不到的。4

關於討論一般問題的文章,因時間的不同,政治環境的

不同,讀者對象的不同,和作者自己思想的演變,它們的觀點

和主張,當然不會完全一致。有些文章,本來應當加以修改,

但除了極少數的幾篇以外,我並沒有這樣做,因修改某一地

方,會影響到一篇文章的完整性,不若保存原來的面目,讓它

成一面歷史的鏡子,反映了時代,也反映了作者在某一時期

思想的相。5 好在每一篇文章的後面,都附記著作的年月,

讀者對於各篇背景的了解,不致茫無頭緒。

我對于[於]中國的前途,當然是樂觀的。我並不否認:

在我們面前,還存在許多需要應付的困難,許多應當克服的

著者序

4 〈基督教的時代悲劇〉的英譯本暫未見,〈基督教的改造〉的五個英譯本,

其中之一為“ "刊於ChinaWeekly Revie

,其餘四個英譯本出處暫未見。

5 吳氏修改幅度較大的文章計有:〈美兵事件與學生運動〉、〈從馬歇爾報

告說到中國的現狀〉、〈我們的憤怒〉及〈從基督教的觀點看現實〉等。

詳參本書各篇相關注釋的修改說明。

2

Page 5: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弱點;但我相信:中國已經走上一條康莊大路,從今以後,中

國人不再受到封建力量的統治,不再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

正做了自己的主人。許多基督的學者,強調人性中惡的因素,

強調人類進步的|相對性,因而對社會革命表示懷疑和冷淡的態度,甚至把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相提並論。這種見解,不但

是錯誤的,並且充滿了麻醉性。6 我們堅決[決]地反對這種思

想;我們要用我們全副的力量,去取每一個可能的進步;我

們相信:在任何的時代中,人類都具有充分的力量去驅逐黑暗,

迎接光明。

在新中國的遠景中,蘇聯應當是我們的鼓勵與安慰。三十

二年以來,她遭受敵人無數的攻擊,侮蔑,咒詛,然而她還是

急速地生長,勇猛地前進。7 時間和事實證明了她[並]沒有

失敗;相反的,詆毀她的人們卻弄得焦頭爛額,啼笑皆非。

這本書的付印,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的前夕;

這本書的出版,是在這個會議輝煌地完成了它的任務以後。我

幸運地參加了這個歷史性的會議;我親眼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誕生。8 黑暗是過去了,光明是開始了;我們應當此而歡忻

[欣]鼓舞,預祝這個新生國家無可限量的遠大前程。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上海

黑暗與光明

6 這裡指的基督教學者應是美國新正統派( )神學家尼布爾

( )。有關他對尼氏神學的批評,參本書〈三

十年來基督教思潮〉一文內新正統派神學一節。

7 一九一七年俄國的十月革命後,列寧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經歷數年

內戰後,一九二二年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

),簡稱蘇聯。一九四九年即俄國革命三十二周年。

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日期是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至三十日。吳耀

宗以宗教界民主人士身分出席了該次會議。

3

Page 6: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目錄

著者序 7

中國的前途 14

論世界安全機構 21

統治者的悲哀 28

基督 的使命 32

黑暗與光明 38

基督 與今日的中國 41

愛的福音──紀念一九四六年聖誕節 44

一九四六年聖誕節的展望 48

耶穌失敗了 50

美兵事件與學生運動 56

從馬歇爾報告說到中國的現狀 60

和平的途徑| 66

我們的憤怒 71

黑暗後的黎明 76

迎接新的時代 81

世界往那裏去 85

目錄

1

2

Page 7: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學生運動與目前政局 96

基督 與唯物論 102

歐遊觀感 119

從基督 的觀點看現實 149

世界和平的展望 164

「我已經勝了世界」 167

《天風》往那裏吹 171

中國基督 學生運動的回顧與前瞻 176

耶穌有沒有恨 188

甘地不朽 193

理可以調和嗎| 196

基督 的時代悲劇 218

鑑別民主.檢討科學 227

三十年來基督 思潮 230

「我要向 年說的」 268

新政協的意義 271

北行感想 273

從「七一」到「七七」 276

基督 的改造 279

黑暗與光明

3

Page 8: 《黑暗與光明》之吳耀宗原序

陶行知先生是屬於人民的 288

世界和平大會印象 289

人民民主專政下的基督 314

我們參加人民政協會議的經過 329

對於人民政協會議三大文件的擁護 333

新中國的誕生| 336

補篇

印度領袖訪問記 347

談基督 認識運動 362

烈火洗禮中之基督徒 367

在苦難中前進 的中華民族 388

我們需要更大的進步 393

基督 與新中國 397

附錄

從黑暗到光明 405

夜禱 406

斯大林七十壽辰的慶祝 408

道成肉身 410

目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