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旅旅旅旅旅

旅游文化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概念. 一. 1 、交集说 旅游文化 = 旅游 + 文化 “旅游文化是指与人类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 1990 ) “旅游文化就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围绕旅游活动整个过程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姚昆遗, 2010 ). 旅游文化概念. 一. 2 、交流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

Page 2: 旅游文化学

1 、交集说 旅游文化 =旅游 +文化

“旅游文化是指与人类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 1990 )

“旅游文化就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围绕旅游活动整个过程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姚昆遗, 2010 )

一一 旅游文化概念

Page 3: 旅游文化学

一一 旅游文化概念

2 、交流说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

(《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 1984 )

“旅游文化是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章海荣, 2004 )

Page 4: 旅游文化学

一一 旅游文化概念

3 、客体说资源说

“旅游文化是指与自然风光、古迹遗址有关的历史掌故、民俗文化、文学艺术、传说故事及百科知识等。”

(周谦, 1990 )

产品说

“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品。”

(桓占伟, 2007 )

Page 5: 旅游文化学

一一 旅游文化概念

4 、主体说 “旅游文化是以广义的旅游主体为中心,以跨文化交际为媒介,在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中迸发出来的、形式复杂广泛的各种文化行为表征的总和。”

(肖洪根, 1994 )

“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马波, 2001 )

Page 6: 旅游文化学

本课对旅游文化的基本认识

1 、概念说明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事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

说明:“事象”强调物(客体),指资源与产品;“关系”强调人(主体),指文化的遭遇、碰撞与融合等。

Page 7: 旅游文化学

本课对旅游文化的基本认识

2 、要点说明

从要素角度看:三体互动 主 体:文化交流与碰撞

客 体:文化资源与产品

中介体:文化叙述与引导

Page 8: 旅游文化学

本课对旅游文化的基本认识

2 、要点说明

从结构角度看:三层表里 物质实体层

行为方式层

精神观念层

Page 9: 旅游文化学

本课对旅游文化的基本认识

2 、要点说明

从系统角度看:二对关系 核心是人地关系对文化的影响

人:旅游者 - 当地人

地:出发地 - 目的地

Page 10: 旅游文化学

二二 旅游文化结构

1、物质实体层 指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实体,包括旅游设施、旅游商品、旅游吸引物等。

Page 11: 旅游文化学

二二 旅游文化结构

1、物质实体层

2、行为方式层 指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包括政策、法规、民俗等。

折柳赠别

苗家迎客酒

Page 12: 旅游文化学

二二 旅游文化结构

1 、物质实体层

2、行为方式层

3、精神观念层

指旅游活动中,表现于主体或中介体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例如

⑴ 中国古代“出门遇凶”的观念:

因此出门之前要祭道神、查黄

历,占卜吉凶等。

⑵ 中国传统的“恋乡情结”:

“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 “穷家难舍,熟土难离”、“却愿在 家相对贫,不愿天涯金绕身”、“孝子不登高不临深”、“父母在不远游”等。

Page 13: 旅游文化学

三三 旅游文化特征

传移性

多元二重性 大众性

文化的一般特性文化的一般特性

Page 14: 旅游文化学

文化的一般特性

民族性 · 地域性 · 时代性 · 阶层性

不同时代的香车美人

Page 15: 旅游文化学

民族旅游性格的不同

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失败的文化因素

Page 16: 旅游文化学

阶层差异旅游性格、方式不同审美观念、趣味不同旅游设施、服务不同

审美趣味的围城现象:城里人心目中的乡村民居

Page 17: 旅游文化学

三三 旅游文化特征

传移性

多元二重性 大众性

文化的一般特性 传移性

Page 18: 旅游文化学

传移性

⑴ 移动性: 旅游文化因为旅游主体的旅行而呈现出移动性。因主体的移动,出发地、客体、中介体和目的地的文化而联为一体。⑵ 传播性: 出发地文化和目的地文化,经由主体的媒介作用而互相传递、双向扩散。

穿越文化空间的丝绸之路

Page 19: 旅游文化学

三三 旅游文化特征

传移性

多元二重性 大众性

文化的一般特性

多元二重性

Page 20: 旅游文化学

多元二重性

⑴旅游文化是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的对立统一。⑵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的统一。⑶旅游文化是暂时性与延续性的统一。

Page 21: 旅游文化学

三三 旅游文化特征

传移性

多元二重性 大众性

文化的一般特性

大众性

Page 22: 旅游文化学

大众性

雅文化(精英文化): 属于上层知识阶层,具有明显的人文理性精神

俗文化(大众文化): 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直观性、商品性、娱乐性、意义消解等特征。 旅游文化虽然离不开雅文化的引导和支持,但总体上是一种大众文化。

大观园

放生桥下看放生

Page 23: 旅游文化学

课程内容

Page 24: 旅游文化学

如果课程或教材名为“旅游文化”,通常是介绍跟旅游相关的文化知识。

Page 25: 旅游文化学

如果课程或教材名称为“旅游文化学”,通常从纵横两条线展开。纵向的线索梳理旅游文化的源流;横向的线索沿着旅游的主体、客体、中介体、客源地与目的地社会环境等方面展开。

Page 26: 旅游文化学

本课的纲要与结构

上编 旅游文化理论 中编 旅游文化源流 下编 旅游文化实务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旅游者文化第三章 旅游地文化第四章 旅游的跨文化交流第五章 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Page 27: 旅游文化学

本课的纲要与结构

中编 旅游文化源流 下编 旅游文化实务

第六章 先秦至南北朝第七章 隋唐五代 宋元 明清第八章 近现代

上编 旅游文化理论

Page 28: 旅游文化学

上编 旅游文化理论 中编 旅游文化源流 下编 旅游文化实务

第九章 文学艺术第十章 建筑文化第十一章 园林文化第十二章 民俗文化第十三章 饮食文化第十四章 风物特产

本课的纲要与结构

中编 旅游文化源流

本课的纲要与结构

Page 29: 旅游文化学

参考书目

1 、谢贵安 华国梁《旅游文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马 波《现代旅游文化学》 青岛出版社 2001

3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 、朱路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5 、彭兆荣 《旅游人类学》 民族出版社 2004

6 、沈祖祥《旅游文化学导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7 、姚昆遗《旅游文化学》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

8 、 [美 ]V · L · 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9 、 [加 ] Bob Mckercher [澳 ] Hilary du Cros

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Page 30: 旅游文化学

10 、 Can-Seng Ooi, Cultural Tourism and Tourism Culture,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 Denmark2002

11 、 Greg Richards, 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 CAB INTERNATIONAL, Oxon UK · New York USA1996

12 、 Chris Rojek and John Urry ,

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1997

13 、 Mike Robinson, Philip Long,etc

Expressions of Culture,Identity and Meaning in Tourism Business Education Publishers Ltd,Sunderland ,Uk 2000

14 、 Howard Hughes, Arts, Entertainment and Tourism Butterworth-Heinemann, Burlington 2000

15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a social science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