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可可可可可

可持续发展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倡. 可持续发展. 1 、什么是绿色食品?. 现 场 调 查. A 、种植期间无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B 、有较高叶绿素含量的产品 C 、必须经过专门认定并授予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D 、只要是无污染的食品就行. 2 、同等价位的产品中是否首先考虑选择绿色食品?. 3 、如绿色食品售价高于同类产品,是否考虑购买绿色食品?.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环境 决定一切. 人类对环境 既恐惧又依赖. 采猎 文明时期. 地理环境 决定论. 忽视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 点 突 破. 改造自然. 农业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倡

Page 2: 可持续发展

A 、种植期间无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B 、有较高叶绿素含量的产品C 、必须经过专门认定并授予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D 、只要是无污染的食品就行

2、同等价位的产品中是否首先考虑选择绿色食品?

1、什么是绿色食品?

3、如绿色食品售价高于同类产品,是否考虑购买绿色食品?

现场调查

Page 3: 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

时期 思想 核心思想 局限性(意义) 人地关系

地理环境 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

环境决定一切

人决定一切

环境与人相互作用,应建立伙伴关系

忽视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果: 人地关系对立倡导人们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推动可持续发展

后工业文明时期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工业

文明时期

人类对环境既恐惧又依赖

人地矛盾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

改造自然开始出现不协调

征服自然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Page 4: 可持续发展

下列三个观点分别反映的是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

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Page 5: 可持续发展

要点梳理 公众参与

可持续发展

1 、概念:既满足 的需要,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 力构成 的发展

当代人 后代人危害

2 、组成:由 、 、 三大子系统组成经济 社会 生态3 、内涵:包括 可持续发展(条件)、 可持续发展(目的) 可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 社会生态

4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阶段性原则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6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 问题、 问题、 问题 .人口 资源 环境7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 经济, 即在工业经济结构中,推行 ; 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推行 .

循环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Page 6: 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

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基础)

(目的)

(条件)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Page 7: 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

可持续发展原则1 、强调享有的平等2 、强调发展的协调3 、强调保护的必然4 、强调责任与义务的区别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

1 、 1979年环境日主题“为了儿童—没有破坏的发展”2 、中国目前以发展经济为中心3 、 1974年环境日主题“只有一个地球” 4 、人类的发展不危及生物的生存5 、发达国家将有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6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思考:下列做法符合或违背了哪一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Page 8: 可持续发展

考点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考点突破

人类社会

环 境

(获取) (排放)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乡村)(城市)

当获取物质和能量太快超过资源再生速度时,

当排放废弃物太快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

生物多样性减少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城市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交通污染

① ②

Page 9: 可持续发展

中国总人口达 13.397亿人, 10年增加 739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 0.57%。其中 0-14岁人口占 16.60%,比 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

城乡人口比例 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严重、乡村人口比例大、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较低

结论:

考点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Page 10: 可持续发展

陆地面积

已有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总量排名

3 3 4 6 6

占世界人均比

例1/41/51/3< 1/2< 1/3

结论: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少人均资源正逐年减少

Page 11: 可持续发展

  每炼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 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 23到 56公斤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 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到 200公斤。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 1987年度,同样创造 1 美元的工业产值,中国能源消耗是法国的 4.97倍,日本的 4.43倍,巴西的 3.8倍,印度的 1.64倍,不仅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结论: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考点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Page 12: 可持续发展

互动探究

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下列三种观点。说明我国应走哪条道路?为什么?

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模式。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Page 13: 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

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原因 表现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 1 )人口众多( 2 )人口素质较低( 3 )人口结构不合理( 1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 )资源不合理利用, 利用率低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1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2 )依靠科技挖掘潜力,使其增值( 3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环保体制

“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Page 14: 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

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现循环经济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1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2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Page 15: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点

三个“零增长”一是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二是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三是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

Page 16: 可持续发展

总结: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2 、调整个人行为,公众积极参与3 、控制人口规模4 、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5 、加强国际合作

Page 17: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资源、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Page 18: 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取得社会就经济效益的一种模式。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 、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 的综合利用C 、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 、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