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人人 人人人 Unnatural Selection: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 Mara Hvistendahl

人擇:重男輕女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人擇:重男輕女. 《 Unnatural Selection: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 》 Mara Hvistendahl. 世界人口速覽. 馬爾薩斯的預言.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 UNFPA 統計, 2013 年的全球人口約為 71.6 億 人口逾億的國家和地區超過 12 個,領先的為中國 (13.9 億 ) ,印度 (12.5 億 ) 和美國 (3.2 億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人擇:重男輕女

人擇:重男輕女《Unnatural Selection: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Mara Hvistendahl

Page 2: 人擇:重男輕女

世界人口速覽馬爾薩斯的預言

Page 3: 人擇:重男輕女

70 億人從哪裡來?

• 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 UNFPA統計, 2013年的全球人口約為 71.6億

• 人口逾億的國家和地區超過 12個,領先的為中國(13.9億 ),印度 (12.5億 )和美國 (3.2億 )

• 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為非洲 (撒哈拉以南 ),年增長率為 2.6%,當中以西非的尼日爾 (Niger)最快,年增長率達 3.9%,婦女平均生育 7.6次

• 人口逾億的國家中,只有日本和俄羅斯的人口呈負增長 (-0.1%及 -0.2%),而印度則增長最快(1.2%)

Page 4: 人擇:重男輕女

性別比例意料之外的重男輕女

Page 5: 人擇:重男輕女

女人撐起半邊天?

• 根據人口統計,出生人口的性別比例長期維持在105:100,被稱為「自然比例 natural ratio」。有趣的是戰後男性出生比例較高

• 按 CIA World Book的數據,估計 2013年全球人口性別比例約為 101:100,即每 100名女性便有 101名男性

• 同年出生的性別比例為 107:100。當中中國為111,印度為 112,阿塞拜彊為 112,阿美尼亞為 114,越南為 112,香港為 113,此比例與0-14歲組別一致

Page 6: 人擇:重男輕女

消失了的女性

• 在 80年代,南韓台灣和新加坡的部分地區的性別比超過 109,印度達 112,而中國更高至 120

• 法國人口學家 Guilmoto提出這種“人口雄性化”的現象將會在將來引起極大問題。此說法在2012年由 UNFPA得到引證:全國有 49個國家擁有 10%從未結婚的男性,在 1975的時候此數據僅為 31;而同期未婚女性卻只由 33升至 41

• Guilmoto在 07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如果出生性別比例維持在 105,則由 1950至 2005年間,全球女性將比現時多 1.65億名

Page 7: 人擇:重男輕女

專家的解釋各種言之成理的說法

Page 8: 人擇:重男輕女

人口學家的解釋

• 人口學家認為出生性別失衡是地方在經歷重大經濟發展時出現的過渡性現象

• 農業社會需要大量勞動力,令男性享有較高地位。社會陷入馬爾薩斯式困局:女性地位越窮越見鬼

• 發展過程中,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增加。社會提供工作崗位,令她們的地位得到提升

• 避孕手段的普及,令女性可花較多時間在工作上面。此等變化可令社會偏向生育男性的想法慢慢改變,傾斜現象自然消失於無形

• 印裔諾貝爾得獎經濟學家 Amartya Sen在 1990年發表文章《 More Than 100 Million Women Are Missing》批評過渡性現象理論是錯誤的,亞洲眾國經歷大幅經濟發展後性別失衡並未改善,甚至更為嚴重

Page 9: 人擇:重男輕女

文化的影響?

• 由於性別失衡的地區並無文化上相似性:中國無國教但推行儒家;印度信奉印度教;而高加索地區則各有不同

• 學者將不同的地區以個別文化中的特點作解釋:如印度以嫁妝的沉重負擔,中國的一孩政策等

• 地區學說固然有解釋力,適用性卻不足。何幾乎全世界都偏向生育男性,但卻只有在部分地區出現?

Page 10: 人擇:重男輕女

生育率的錯?

• 假若某對父母生育了四個孩子,按自然比率他們有93%機會擁有最少一個兒子;如果生育三個,則有88%機會擁有兒子;如果只生育兩個,則有接近四分之一的父母將沒有兒子

• 亞洲女性由 1960年代晚期平均生育 5.7個孩子,跌至 2006年的 2.3個。南韓、日本、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的。越南和中國分別是 1.9和 1.5,格魯吉亞為 1.4,而阿美尼亞更低至 1.3

• 出生率的下降便會強化他們性別選擇的動機

Page 11: 人擇:重男輕女

例子:中國

• 中國大陸在 1980年訂立“一孩政策”作為控制人口的手段,而婦科用的超聲波掃描則約在 1982大規模生產

• 超聲波掃描出現,便成為高效率和安全的性別選擇手段

• 在 90年代,超生的罰款約為 1萬人民幣,而賄賂超聲波技術員則只需 1,000元。在這個極容易的選擇下,造成一個相當驚人的現象:男性出生比率隨著胎兒排序急速上升

• 舉例:在 90年代,南韓第一胎的男性比例為104,第二胎為 113,第三胎 185,而第 4胎則為 209。中國和印度都出現相當類似的情況

Page 12: 人擇:重男輕女

你所不知道的家庭計劃“魔鬼並不存在:他只是喝醉了的神。” Tom Waits

Page 13: 人擇:重男輕女

哪來的家庭計劃?

• 50年代,美國人口學家表示對亞洲急速上升的出生率表示擔憂,同時加上醫藥的發展,令人口上升

• 當時歐美籠罩在共產主義的陰影下,認為人口急速澎漲會導致貧窮並讓共產主義有機可乘

• 權貴如 Rockefeller、 H.Moore和原子能組織主席等為此合謀對策,並在他們和福特基金推動下成立了 IPPF

• IPPF(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 )於 1952創立,其創會成員包括香港、新加坡和印度;日本、澳洲與南非於次年加入。組織目的為向世界各國推廣計劃生育

Page 14: 人擇:重男輕女

一切都是外交

• IPPF聯同 USAID及 UNFPA兩個資助組織,要求各國以推廣計劃生育為條件接受美國的外交資助

• 美國總統詹森於 1966年簽署 Food for Peace Act正式以接受人口控制為食物資助的條件

• Moore成立的 Population Council於 1968年出版名為《 The Population Bomb》一書,風行一時,令美國本土人民深信在發展中地區實行計劃生育事在必行

Page 15: 人擇:重男輕女

例子:印度

• 早在 50年代,世界銀行和美國眾“民間機構”便插手印度的衛生機構,其中計劃生育部便由美國間接掌控。當時福特基金在德里的員工便比美國大使館多

• 胚胎學家 Sheldon Segal被安插在印度最有名的醫學院AIIMS作為顧問,並全面資助 AIIMS

• Segal全面引進各種避孕技術和胎兒性別辨識技術• 於 1975年首次施行羊膜刺穿術• 在 3大機構支持下,羊膜刺穿術得以在公立醫院施行,而且醫生會主動告知母親胎兒的性別

• 官方會鼓勵懷有女嬰的母親打掉胎兒,而此舉的確是雙贏局面:官方得以控制人口,而家庭也能省掉資源

• 及後從調查得知,從 1978至 1983期間,約有 7.8萬女性胎兒被打掉

Page 16: 人擇:重男輕女

例子:印度(續)

• 除了暗中支持墮胎,美方甚至為男性結紮手術提供技術和資金,豈料會發生悲劇

• 1975年印度首相 Indira Gandhi運用緊急法令權力奪權。衛生機構趁此以極端手段爭取“業績”:強行將一些貧窮的男性結紮,並順便搶掠

• 直到政權穩定後,從 Rushdie的小說中提及期間約有6.2百萬男性被強行結紮,而接近 2千人在手術途中死亡。世界銀行代表 McNamara在得知此事後,以“有效率地進行”來報告

• 從 50年代直至 80年代,西方社會投入印度的金錢從未間斷,即使在緊急法令的黑暗時代也未曾中止

• 印度出生率從 60年代中期的 5.7個小孩下跌至 2010年的 2.7個,但其代價難以想像

Page 17: 人擇:重男輕女

Mara Hvistendahl《 Unnatural Selection: Choosing Boys Over Girl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a World Full of Men》

• Finalist for the Pulitzer Prize• Finalist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 A Wall Street Journal Best Book of 2011• A Slate Best Book of 2011• A Discover Magazine Best Book of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