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我我我我我我我 我我我我我 我我 我我

我们依然在路上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我们依然在路上. 《 中国青年报 》 记者 刘畅. 梦开始的地方. 20 年前,一个 20 出头的年轻人,刚刚走上了新闻岗位,可能比在座的许多同学大不了多少,他第一次领到记者证的时候,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他的家乡哈尔滨的小路上狂奔,那个时候觉得天特别蓝,连身边夏日的风都那么温柔,感觉一个美好的人生之路向他展开,那个年轻人就是刘畅。. 刘畅简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我们依然在路上

我们依然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畅

Page 2: 我们依然在路上

梦开始的地方

20 年前,一个 20 出头的年轻人,刚刚走上了新闻岗位,可能比在座的许多同学大不了多少,他第一次领到记者证的时候,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他的家乡哈尔滨的小路上狂奔,那个时候觉得天特别蓝,连身边夏日的风都那么温柔,感觉一个美好的人生之路向他展开,那个年轻人就是刘畅。

Page 3: 我们依然在路上

刘畅简介• 中国青年报首席记者。曾揭露震惊全国的

山西繁峙县矿难黑幕而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独家报道了华北首例非典患者的个人经历,发现并报道了后来成为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主人公原型的事迹,曾在珠穆朗玛峰韩国登山队遇险的采访中经历过生死。

Page 4: 我们依然在路上

代表作及荣誉

主要作品《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乌金泪》《来自中国禁毒一线的特别报告》《网吧纵火少年的家庭悲剧》《让我们带着教训,更好地活着——华北第一例非典患者首次公开个人经历》。

34岁时获得范长江新闻奖

Page 5: 我们依然在路上

到 第 一 现 场

到第一现场去是中国青年报一贯的理念,更是刘畅的追求。从大漠边关,到雪域高原,从边远海岛,到都市村庄,他的足迹遍布了除台港澳以外的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 1999 年 11 月份韩国登山队在珠峰遇险,请求中国登山队支援,刘畅是唯一一个去现场采访的记者。当时时间紧迫,容不得做“充分准备”,刘畅匆匆忙忙在王府井买了一件羽绒服,穿着脚上的单皮鞋,便搭乘飞机飞往拉萨了。因为种种原因,当地相关部门不能提供任何援助,刘畅只能独自一人赶往珠峰大本营。高原反应、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刘畅,但这些还是没能挡住他的脚步。为了能有机会深入采访韩国等山队员,在座位有限的情况下,他毅然爬上了敞棚行李车。因为寒冷、空气稀薄,他昏迷了过去……在雪域高原的生死线上,他发回了《雪域大救援》等独家报道。

Page 6: 我们依然在路上

还原事实真相——揭露山西繁峙矿难

惨剧真相扑朔迷离 --聚焦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明媚的阳光下,乡村大道旁边的一处大院显得空空荡荡。 10 多名家属和幸存者仍然执著地坚守在这里。 6

月 22 日,一场金矿爆炸事故夺走了他们的亲人。 6 月 28 日,许多死者家属都在 "私了 "协议上签了字,带着 2.5至 6万元不等的 "赔偿费 "离去了。而这 10 多名家属流着眼泪依旧不肯离去,坚持要 "最后看死者一眼 " 。

6 月 22 日 15 时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松金沟矿井发生一起爆炸事件。 6 月 23 日,繁峙县人民政府报告称 " 死亡两人,伤 4 人 " ,而幸存者坚持说 " 远不只这个数 " 。当记者赶到繁峙县时,有人一直在驻地 "盯梢 " ,外出采访时,服务人员、死者家属都不停地叮嘱记者: " 有人跟踪,注意安全。 " ……

摘自《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刘畅 刘继军

Page 7: 我们依然在路上

2002 年 6 月 22 日,山西繁峙发生金矿爆炸事故,当地政府上报“死两人,伤四人”。 6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接到遇难者家属电话举报,即赶往矿难现场。当时,当地金矿黑恶势力控制着遇难者家属,并对记者刘畅等进行了跟踪,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但为了揭开真相,记者冒险刘畅走近孤立无援、以泪洗面的遇难者家属,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在极为危险的情况下,向北京发回电稿。首篇调查《惨剧真相扑朔迷离 --聚焦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一经见报,举国震惊,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

Page 8: 我们依然在路上

坚守真相 好评如潮

这组系列报道共 15篇,既有深度调查特稿,也有消息、现场特写,体裁多样,报道被国内外数十家媒体转载。 2002 年 1

1 月 26 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节目《讲述 -- 揭开矿难真相》,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不畏艰险、勇于揭露繁峙矿难真相的事迹进行了专题介绍。 2002 年 12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举办的“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上,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对此进行了专题介绍,受到国内外新闻学者的重视、好评。

Page 9: 我们依然在路上

做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有很多人认为记者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总是以一腔的热血去报道新闻,去揭露事实,寄希望于自己的报道可以感化社会,可以改变社会。但是刘畅认为记者是理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拥有的对新闻事业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每一个新闻人必不可少的。

• 当问及到“你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危险吗?”时,刘畅说“完全不危险”。但是谁都知道他在珠穆朗玛峰报道时经历了生死的考验 , 他在山西煤矿事件中经历了利益的考验。

Page 10: 我们依然在路上

拨开迷雾看真实

• 刘畅说过:“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所有中国的记者都有‘扒粪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勇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还人民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我记者的职责,但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当利益与情操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时,人们往往会迷茫。如何把握好分寸仿佛是所有记者的疑问。”

Page 11: 我们依然在路上

什么是记者?• 我们奔波路上,以持续的激情逼近真相,以勇敢的精神破解内幕,只为让缺失的公正变得充实,让公开的阳光照亮世界。而在这拷问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疲惫于利益与交易纠缠的时刻,眉头不觉变得紧锁。因为不忘真相,我们是记者。  我们观察社会,以进步的渴望逼近问题,以悲悯的情怀表达同情,只为让人际的冷漠变得温暖,让温暖的情感充溢心间。而在这寻求关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犹豫于歧视与悲愤交织的时候,心情不觉变得凝重。因为不忘关怀,我们是记者。

Page 12: 我们依然在路上

• 这是刘畅在《我们是记者》一文中阐释着他对这个职业的理解。

• 一次参加《艺术人生》节目,他对优秀记者作出了定义——公共信息的传播者,重大事件的记录者,历史时刻的见证者,社会问题的发现者,时代进步的观察者。这些都是记者的职业责任,而它们所赋予记者的特殊精神气质则是诗人的激情、作家的叙事能力、哲人的思辨能力、法家的公平正义以及婴儿一样的心灵。

Page 13: 我们依然在路上

• 当记者思考“我们是谁”的问题时,正如刘畅所说,回答可以是“诗人”,是“作家”,是“哲人”,是“法家”,但是,“因为不忘真相,不忘关怀,所以我们是记者。”

Page 14: 我们依然在路上

我 们 依 然 在 路 上

• “ 仗剑天涯国是家。”这是刘畅的座右铭,是他给所有有着新闻理想的大学生的记者节礼物。

• 正是那一把把的利剑陪伴着刘畅行侠仗义、闯荡江湖, 走在属于他的记者之路上!

Page 15: 我们依然在路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