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2011 中 7 中 18 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 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中華經濟研究院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

2011 年 7 月 18日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商機與挑戰

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

Page 2: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中華經濟研究院 2

題 綱壹、十二五規劃內容與意涵貳、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的商機與挑戰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台灣的機會與風險肆、十二五規劃商機,台商如何切入並掌握商機伍、十二五規劃下,兩岸如何分工合作,創造雙贏

Page 3: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3中華經濟研究院資料來源:日盛金控轉引自中國發改委、中國十七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

圖 1  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在調結構圖 1  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在調結構

保增長保增長

控通膨控通膨

調結構調結構

經濟結構 -增消費調投資、包容式增長經濟結構 -增消費調投資、包容式增長

產業結構 -戰略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結構 -戰略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

十一五計畫 十二五規劃十二五規劃

區域結構 -中西部、城鎮化區域結構 -中西部、城鎮化

1.內需高於外需、消費高於投資、民間優於政府2.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民眾所得與經濟成長同步

節能環保、信息科技、生技醫療、新能源、新材料、電動車、高端設備製造

CPI 3%CPI 3%

GDP GDP 7.5%7.5%

1.開發大西部,提高中西部的經濟發展2.提高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 ( 農民、農業、農村 )

壹、十二五規劃之內容與意涵一、規劃重點

Page 4: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4中華經濟研究院

Ⅱ.七大戰略(一)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和調整投資結構為重點的擴大內需戰

略(二)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培養戰略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產業轉

型升級戰略(三)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發展人力資源為重點的創新驅

動戰略(四)以促進農民工市民化和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的推

進城鎮化戰略(五)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為重點的區

域發展戰略(六)以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為重點推進和諧

社會建設(七)以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Page 5: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5中華經濟研究院

資料來源:同圖 1 。

圖 2  拉動消費是十二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軸圖 2  拉動消費是十二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軸

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驅動

可持續發展 和諧社會

區域發展

城鎮化

擴大內需

12-57 大戰略

民間消費 > 政府消費

消費需求 > 投資需求

內部需求 > 外部需求

城市消費

信用消費

節慶消費換代消費

農村消費

城鎮化對消費的帶動1.城鎮人均收入是農村的 2.7倍2.城鎮人均支出是農村的 3.1倍3.城鎮化每增加 1%,零售銷售可以增加 1.1個百分點

城鎮化對消費的帶動1.城鎮人均收入是農村的 2.7倍2.城鎮人均支出是農村的 3.1倍3.城鎮化每增加 1%,零售銷售可以增加 1.1個百分點

Page 6: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6中華經濟研究院

資料來源:同圖 1 。

圖 3  提升服務業政策的重心在生產性服務業圖 3  提升服務業政策的重心在生產性服務業

服務業

消費型服務業 生產型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

食品、服飾住宅、交通消費性電子消費通路

金融保險金融保險 科技服務 信息服務 商務服務 自主創意自主創意

製造業

主要集中在研發、設計、標準、物流、營銷、品牌、供應鍊管理的發展

Page 7: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7中華經濟研究院

一、意涵與商機( 一 )生產因素、能源價格、服務業價格的合理化:沿海台商壓力加大,或移至內陸、或外移,但大陸的群聚,使台商外移可能性降低。

( 二 )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效率,健全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保障體系,重視價格機能:台灣的醫療觀光、教育、生技有相當商機。

( 三 )中國大陸將由世界工廠逐步蛻變為世界市場:人口供給將下降,人口紅利可能在 2015年左右消失。

( 四 )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進入中國大陸投資將面對更多的障礙:台灣的石化、塑膠、鋼鐵等行業,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將會有較好機會,但到中國大陸投資則阻力增大。

( 五 )台灣的服務業及最終消費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機會看好:中國大陸即將推動的十二五規劃,仍將繼續推動經濟成長模式的轉型,台灣的服務業及最終消費品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機會看好。

貳、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的商機與挑戰

Page 8: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8中華經濟研究院

( 六 ) 由 Made in China轉變至Made for China

• 過度經濟依附:過度的依賴中國經濟,當中國發生不可意料之變化時,所需承受的風險也較高。

• 中國產業競爭潛能:運用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中國政府採購優先購買本國產品,可能形成不公平競爭。

• 台灣人才流失:進來公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 )》透露爭取海外高階人才的企圖,我國需注意高階技術與管理人才流失的風險。

• 面臨夾縫在中美經貿糾紛的壓力:中美是我國重要經貿夥伴,未來期間兩國經貿糾紛依然嚴峻,台灣可能面臨夾縫的壓力。

• 過度經濟依附:過度的依賴中國經濟,當中國發生不可意料之變化時,所需承受的風險也較高。

• 中國產業競爭潛能:運用政府採購自主創新產品目錄,中國政府採購優先購買本國產品,可能形成不公平競爭。

• 台灣人才流失:進來公布《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 )》透露爭取海外高階人才的企圖,我國需注意高階技術與管理人才流失的風險。

• 面臨夾縫在中美經貿糾紛的壓力:中美是我國重要經貿夥伴,未來期間兩國經貿糾紛依然嚴峻,台灣可能面臨夾縫的壓力。

• 擴大內需的機會:掌握中國龐大內需商機,我國產業轉型突破代工模式,建立國際品牌契機。

• 我國服務業國際化:文字、語言相通的優勢,使我國服務業與他國相比具競爭優勢,若能提前布局中國,有利擴大我國服務業規模。

• 新興產業合作:著眼於未來可觀產業效益,可善用個別優勢,共同創造合作利益,或可突破先進國家原物料與技術的壟斷。

• 海西區的試驗機會:海西區的先行先試,提供兩岸深化產業合作試點場域。

• 擴大內需的機會:掌握中國龐大內需商機,我國產業轉型突破代工模式,建立國際品牌契機。

• 我國服務業國際化:文字、語言相通的優勢,使我國服務業與他國相比具競爭優勢,若能提前布局中國,有利擴大我國服務業規模。

• 新興產業合作:著眼於未來可觀產業效益,可善用個別優勢,共同創造合作利益,或可突破先進國家原物料與技術的壟斷。

• 海西區的試驗機會:海西區的先行先試,提供兩岸深化產業合作試點場域。

可能的機會可能的機會 台灣面臨的挑戰台灣面臨的挑戰

資料來源:劉孟俊( 2010)。

Page 9: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9中華經濟研究院

圖 4  各主要國家占全球消費份額的預測圖 4  各主要國家占全球消費份額的預測

百億美元 2008 2009 2010F 2013F 2015F 2018F 2020F 2023F 2025F

美國 30.5 30.3 29.7 27.3 26.4 24.4 22.9 21.2 20.5

日本 8.6 8.3 8.1 7.4 7.1 6.6 6.2 5.7 5.6

德國 6.2 6.0 5.8 5.2 5.0 4.6 4.3 4.0 3.8

中國大陸 4.7 5.2 5.8 8.5 11.1 16.5 23.1 26.4 28.8

英國 5.1 5.0 4.9 4.5 4.4 4.2 4.0 3.8 3.7

法國 4.9 4.9 4.8 4.3 4.2 3.9 3.6 3.4 3.3

義大利 4.1 4.0 3.8 3.4 3.3 3.0 2.8 2.5 2.4

西班牙 2.7 2.7 2.6 2.3 2.2 2.0 1.9 1.7 1.7

加拿大 2.5 2.5 2.5 2.3 2.3 2.1 2.0 1.9 1.9

印度 2.0 2.2 2.3 2.7 3.2 4.1 5.0 5.7 6.3

四小龍 2.9 2.9 2.9 3.1 3.3 3.7 4.0 4.1 4.3

東協四國 2.1 2.1 2.2 2.3 2.6 3.0 3.3 3.6 3.8

不含日本之亞洲 11.7 12.4 13.2 16.6 20.3 27.4 35.4 39.8 43.2

Page 10: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0中華經濟研究院

圖 5 14個破萬城市圖 5 14個破萬城市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2009年人均 GDP 超過一萬美元的成是已達 14 個,總人口 1 億。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鄂爾多斯

蘇州

深圳

廣州

包頭

大慶

無錫

佛山

上海

寧波

大連

威海

珠海

北京

單位:美元2009年人均 GDP超過一萬美元城市

Page 11: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1中華經濟研究院

圖 6 30兆元新台幣市場圖 6 30兆元新台幣市場資料來源:同圖 6 。

47 個「超級城市」零售總額超過 30 兆台幣,是台灣去年GDP 的 2.3 倍。

單位:億人民幣Top 10 零售市場超過 13兆台幣,高於台灣

GDP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十大城市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重慶

天津

武漢

南京

成都

蘇州

Page 12: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2中華經濟研究院

二、商機兌現的挑戰1.中央協調 地方 企業

加強和地方政府、國企的溝通、協調、平台建構2.大企業 中小企業3.善用兩會、 ECFA 談判來突破重點議題

工協會蒐集資訊( CEPA:香港定期蒐集意見)公共採購(創新產品目錄)

Page 13: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3中華經濟研究院

4.善用國際化、投資效益、機會來協助年輕人搭上國際化列車年輕人有國際化、高薪機會、突破無感復甦

5.產業外移、國際化如何和台灣建立聯繫,創造就業機會人才培訓基地、營運總部、人才國際移動、回台上市 / 櫃

6.善用陸客、海外觀光客來台的規模經濟商機,加速升級轉型

7.服務業必須大型化、科技化、連鎖加盟化,才有實力逐鹿中原協助企業上市 / 櫃

Page 14: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4中華經濟研究院

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台灣之效益與挑戰一、內涵(一)七大戰略性產業內涵

表 1  「十二五」戰略新興能源產業發展一覽表表 1  「十二五」戰略新興能源產業發展一覽表

編號 產業別 發展方針01 節能環保產業 實施節能環保重大工程,推進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化。

02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

建設新一代移動通訊網、下一代互聯網和數位廣播電視網,建設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建設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體和資訊服務產業基地。

03 生物產業 建醫藥、動植物、工業微生物菌種基因資源資訊庫,生醫研發與產業化基地,生物育種研發及良種繁育基地。

04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見新型國產飛機、直升機產業化平台,建導航、遙控、通信等衛星組成空間基礎設施框架,發展智慧控制系統、高速列車及城軌。

05 新能源產業 建新一代核電裝備、大型風力發電機、高效太陽能發電和熱利用新組件、生物質能轉換利用技術和智慧電網等產業基地,並實施示範工程。

06 新材料產業推進航空航天、能源資源、交通運輸、重大裝備等領域急需之碳纖維、半導體材料、高溫合金材料、超導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奈米材料等研發及產業化。

07 新能源汽車產業 開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研發及大規模商業化示範工程,推廣產業化應用。

資料來源: 11 屆 4 次全國人大會議。

Page 15: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5中華經濟研究院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鋼鐵、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資訊及物流業

十二五計畫-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兩岸競合

• 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製造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鋼鐵、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資訊及物流業

十二五計畫-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兩岸競合

• 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製造

中國大陸六大新興• 生物科技、文化創意、綠色能源、觀光產業、醫療照護、精緻農業

四大智慧型產業• 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發明專利化、智慧綠建築

十大重點服務業• 國際醫療、國際物流、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美食國際化、都市更新、 WiMAX、華文電子商務、教育、金融服務

台灣

生物科技相關產業:中國大陸有豐富中草藥資源,我國應用 ICT 於生技醫療器材上,兩岸生技產業可透過交流合作,形成完善產業供應鏈,以達優勢互補效果。

新興資訊相關產業:中國物聯網發展尚未成熟,資訊科技為台灣最具優勢產業,台商應把握既有優勢,兩岸在 IC

晶片、 RFID 、 感測器及系統等方面有合作機會,有利打開台灣品牌與知名度。節能環保相關產業:台灣具備節能環保技術優勢及新能源汽車零組件技術實力,搭配中國大陸產能資源可提高品質並降低生產成本,於研發、標準制定、開拓市場及示範可進行合作。

服務業:中國服務業占 GDP 比重四成,我服務業發展經驗,更是提供台商極大之市場空間,創造投資與產業合作之機會。

兩岸可能合作商機模式

二、效益與產業接軌

Page 16: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6中華經濟研究院

(一)搭橋、試點創造先行優勢( LED、電動車、無線通訊等)

(二)相關產業之代工商機與零組件出口

(三)合作發展品牌、標準、平台賺全世界的錢

(四)公共採購可以透過 ECFA爭取商機

(五)日本東北震災後供應鏈斷裂之啟示:共同發展通訊、汽車、半導體之關鍵零組件

Page 17: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7中華經濟研究院

三、挑戰(一)機制:缺乏有效機制(基金、科研機構、國企)來

兌現產業合作效益(搭橋、試點、公共採購、服務業准入等)

(二)產業外移:新商機吸引台灣產業外移科技產業( LED 、 LCD、晶圓代工)中型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

(三)反饋機制:資金、人才、產業外移後,回流、回饋機制亟待強化

(四)技術面:自主創新,對台灣技術領先產生衝擊研發國際化(以市場換技術), by pass台灣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產業鏈往內移,和台灣鏈結降低以市場換技術,技術趕上台灣,談判籌碼降低

Page 18: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8中華經濟研究院

(五)人才面:人才流失(磁吸效應)(六)資金面:產業外移>陸資來台(七)品牌、 IP、平台賺全世界人的錢

缺乏機制落實IP、品牌←→ value chain的歧異

(八)台灣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進入中國大陸投資,將面臨更多障礙

(九)生產因素、能源價格、服務業工資合理化,沿海台商壓力大,移至內陸

(十)兩岸體制差異,使合作困難

Page 19: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19中華經濟研究院

兩岸重點

中國大陸 台灣

優勢 1.基礎研發紮根深2.系統整合能力強3.人才多、企圖心強4.行銷、品牌投入高5.市場大,中產階級興起

1.應用研究、商品化能力佳2.ICT基礎雄厚3.設計、創意佳4.國際接軌佳 (IP、商業信用等 )5.服務業發展早,客製化服務,商業模式佳

缺點 1.商品化、工業設計能力稍差2.人才流動性高3.對 IP保護差4.消費者保護待加強

1.基礎研究、材料研發弱2.系統整合、應用服務差3.市場小,行銷、通路、品牌差4.消費者意識高漲

產業結構 /政府的運作

1.國有企業、集團企業以垂直整合為主,擅長垂直整合,私有企業能量不足

2.政府中央集權,上令能下達

1.以中小企業為主,以垂直分工為主要型態2.台灣的企業、中小企業和大陸國有、集團企業合作機會少

3.跨部會協調不佳,中央 /地方協調不佳資料來源:參酌陳添枝 (2010)<後 ECFA時代的兩岸產業政策 > 、劉震濤 (2010)<深化產業合作,擴大共同利基> , 2010.9.24.兩岸經濟產業合作大趨勢論壇。

表 2  兩岸經濟的優劣勢

Page 20: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0中華經濟研究院

肆、十二五規劃商機,台商如何切入並掌握商機一、代工、製造、生產基地調整為市場導向、品牌

消費者行為了解 需求導向(鳳梨酥、 Coke) 製造  服務心態 和當地合作

二、中型服務業登陸升級轉型 大型化、連鎖加盟 上市 / 櫃 科技化、專業化、本土化、在地化 人才的支援

Page 21: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1中華經濟研究院

三、國內 大陸所得提高,來台觀光客增加 加速投資、創新、升級轉型 體驗、創新園區,創造口碑,有利對大陸出口

四、政府角色 人才、資金、技術的雙面流通 營運總部、人才培訓基地、回台上市 / 櫃 跨部會 服務業的基礎建設(通路資訊、人才流動、法規鬆綁、兩會談判、市場准入協助)

Page 22: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2中華經濟研究院

伍、十二五規劃下,兩岸如何分工合作,創造雙贏一、台灣對中國大陸經濟意涵

1. 縮短學習曲線 /技術突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主力產業

2. 軟實力加值文化、美學、設計、製造結合服務

3. 互惠互利(一定市占率)4.共同發展品牌、標準、應用服務平台賺全世界的錢5.加強年輕一代彼此的認同(文化創意合作、相互觀光旅遊)

二、合作機制的強化1.共同研發2.參股3.V.C4.私募基金等

Page 23: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3中華經濟研究院

三、台灣心態的調整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陸資來台、陸客來台自由行)

試點 / 專區降低衝擊競爭 升級轉型(基礎建設、心態和國際接軌)

透過兩會、經和會談判解決爭議、取得突破四、自由行由商業利益擴及全民利益,才能爭

取民眾對 ECFA、兩岸合作的全力支持

Page 24: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對台灣經濟之商機與挑戰

24中華經濟研究院 24

簡報結束簡報結束敬請指教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