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闻 要闻 4 4 2020 9 15 日 星期二 本报成都 9 14 日电 (记 者 )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 委于 9 14 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 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 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 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 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出席 会议。 尤权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 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 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普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 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 国梦”的良好局面。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 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宣传、统战、民族工作部门有关 负责同志参会。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召开 尤权出席并讲话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保护人 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价”是 我们党铿锵有力的承诺、坚定不移的 行动。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 么都可以豁得出来!”在全国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生命至上,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 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 追求”。回顾抗疫斗争,“生命重于泰 山”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放在第一位” “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 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 当”……一句句激荡人心的话语,彰显 着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映照着百年 大党的赤子之心。 挽救生命,可以不计成本。为了让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快速提高收治 能力,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筹措昂 贵而稀缺的医疗设备,做到能买尽买,能 调尽调;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 疗费用无需个人承担,实行财政兜底、国 家买单。为全力以赴战疫,武汉这座千 万级人口城市史无前例按下“暂停键”, 全国范围内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与聚集, 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 摆”。党中央一声令下,一场全方位的人 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 源运动战在全国打响;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抗疫一线, 400 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 7955.9 万名党员自愿捐款, 14 亿 多人民顾全大局,凝聚起护佑生命的中国力量。 抗击疫情,人人赴汤蹈火。 “这回我把胆留在武汉了,与 武汉人民肝胆相照了”,这是张伯礼院士做完胆囊摘除术后 的动人感言;“我跟他们说再不休息要出人命,他们坚决不 走”,这是火神山医院建设者的真实故事;“人民需要什么, 我们就造什么”,这是一家汽车企业转产口罩的勇敢跨界。 为救助同胞,各行各业的战疫者放弃休息、连续奋战,甚至 “豁出了生命”。刘智明、夏思思、尹祖川、李增运……他们 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堡垒,把生命定格在抗疫战场。一位 位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一名名战士轻伤不下火线,千千万万 人献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一 个国家人民至上的价值坚守,一个执政党视民如伤的深挚 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 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 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 不渝、毫不动摇。正因如此,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悉心呵护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把造福人民的 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庄严承诺,也是 中国抗击疫情的鲜明底色。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从 湖北 3000 多名 80 岁以上老人治愈出院、武汉 10 多天完成 全民核酸检测,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由 负转正,这一切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我国雄厚的物质基 础、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丰富的医疗资源。 抗疫斗争有力证明,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改革开放 40 年来积累的坚实国力,是我们“豁得出来”的深厚底气。广 大战疫者所展现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舍生 忘死的不屈意志,则是我们“豁得出来”的精神动力,必将深 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疫情无情人有情。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 念,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我们将传递更多温暖、收获更多感 动,为创造美好生活汇聚更多正能量。 疫情肆虐,来势汹汹。广大医务人员 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以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 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 较量!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 去不会再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 大医务人员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 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承受着身体和心理 的极限压力,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 献出了生命,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 出突出贡献,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 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疫情无情人有情。一场抗疫斗争,就是 敬佑生命的生动实践。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放弃一个生命,不放弃 一线希望,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 到悉心呵护。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 众生,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书写了可 歌可泣的生命篇章,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 丰碑上! 医者仁心,人民景仰。希望全社会大力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 雄、争做先锋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敬佑生命的生动实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永恒的信 念,守护健康、守护生命是我们终生的职责。” 9 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 彰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刘正印如是说。在武汉抗疫前线,他这样鼓 励患者:“我们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 队,你一定要相信我们,相信自己,好好地活 下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北京医院、北 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 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6 家医院迅速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白衣 为甲、逆行出征,成为援鄂抗疫的重要力量, 承担着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危重症患者救 治任务。 国有难,召必至。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第一批到达、最后一批撤离,慎终如始,用坚 守传递必胜的信心,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 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国家队来了” 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 24 小时后,武汉同 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正式启 用。当病区大门打开时,患者们蜂拥而入。 “国家队来了!”很多患者拉着医护人员的手 激动不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李冉医生记 忆犹新:“每一名患者都渴望尽快得到救治。 我们特别理解,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 ……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恨不得自己 长出三头六臂。” 2 3 日,作为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 领导组组长的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联合北大 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以及来自河南的医 护团队,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 重症病房。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他们仅 仅用了 30 多个小时。病区仅开放 6 小时便收 24 名重症患者,并迅速满负荷运行,收治 人数达到 51 名。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主任 医师葛庆岗在微信工作群中写道:“一个值得 铭刻于心的日子,门外声声的叩门声撞痛着 我们的灵魂。” 北京协和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 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C 9 层西区重症病房, 心脏、肾脏和重症专业的“特种兵”不断增援 武汉。 北大人民医院王振洲医生穿上隔离服, 就开始感觉到心悸气短,本想工作几个小时 后脱下隔离服缓一缓。结果,电话不停地响 起:“120 送来患者,准备接收!”王振洲继续 坚持:“我能撑得住!”他强忍住头痛胸闷,再 次走向病房接诊患者。 “在我们绝望之时,你们逆行奔波、舍生 忘死、科学施治,拯救了患者垂危的生命,增 强了我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你们的到来,让 处在疫情中心的我们,看到了阳光划破乌云 的那道光芒!”这是一名患者写给医疗队的 感谢信,北大人民医院高伟波医生珍藏 至今。 “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 重症救治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家援 鄂抗疫医疗队的 6 家医院分别由党委书记、 院长亲自挂帅,带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精 锐团队,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 刚到武汉,一向胸有成竹的北京协和医 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有点“怵”。在武 汉市金银潭医院查房时,他发现一名患者的 血气检测“二氧化碳”一栏测不出数字,他马 上站在床边一点一点地调呼吸机……无论大 事小事,他都亲力亲为。他提出的早期气管 插管、俯卧位通气等重症救治经验,被写入国 家诊疗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采用协和 ICU 组制管理模式。每组统筹匹配各个专业医 生,充分发挥各专业综合诊治优势。北京协 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表示:“把能用的方法 都用上,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离不开“硬核武 器”。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呼吸机、 有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监护仪等一到武 汉,立刻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投入使 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在派出最精锐力量 的同时,还支援了价值 1500 万元的生命支持 设备和医用防护物资,使医疗队作战能力得 到整体跃升。 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呼吸心跳骤停, 北京医院外科 ICU 副主任常志刚带领多学 科团队立即进入病房进行 ECMO 装机抢 救。随着机器的运转,患者的氧饱和等指标 逐步好转,病情开始稳定。当氧饱和达到 100%的那一刻,在场所有的医护人员不约而 同地鼓起了掌! 中西医携手抗疫,救治全程引入中医 药,封住了轻症滑向重症的大门。作为全国 中西医结合诊治示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主 管病区中西医结合诊治率接近 100% 92 的患者祁奶奶突然发热,体温 37.9,血常 规异常。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 主任段军决定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名 中医大夫立即进入病房查看患者,并视频连 线后方中医肺病专家张洪春和杨道文。他 们与国医大师晁恩祥深入讨论,对原方药进 行调整补充。祁奶奶喝上新调整的中药后, 次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改善, 5 天后 顺利出院。 4 15 日,最后一批撤离的国家援鄂抗 疫医疗队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启程返 京。被称为抗疫“压舱石”的 20 人专家团继 续留守武汉,直至攻克最后的“重症堡垒”。 “我不知道你是谁, 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在重症病房里,患者的生活起居都依赖 护士的精心照顾。北医三院医疗团队首名治 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小丰出院,护理团队提前 制作了特色小礼物—“毕业证书”和手折小 星星,希望小丰能够分享她的康复经验,帮助 更多的患者。 老李是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还是位 截瘫、膀胱造瘘患者,伴有严重的失禁性皮炎 并发压疮,损伤程度已达 期,一旦继发感 染,引起多器官衰竭,后果不堪设想。北大人 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泠毫不犹豫带着队员为 患者清创换药,由于护目镜起雾视线不清,她 弓着腰凑近创面,一点点地将坏死组织去 除。当贴好伤口敷料、换上干净的纸尿裤时, 老李泪流满面地说:“谢谢,真不好意思,给你 们添麻烦了……” 2 28 日是患者王阿姨的 67 岁生日。 常志刚带领轮班上岗的医生、护士端着蛋糕 走进病房,蛋糕上面写着“新冠无情,人间有 爱”。原来,医生查房时问起王阿姨的年龄, 王阿姨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我就不填 66 了,明天就 67 岁了。”于是,医疗队精心准备, 让王阿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在重症隔离病房,有一幕让北大人民医 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聂艳久久难忘: 81 岁的段 爷爷痊愈出院的那天,执意从轮椅上下来,来 到每位医护人员面前,深深地鞠上一躬。段 爷爷还趴在床头,眯着近乎失明的眼睛,一笔 一画写下感谢信:“感谢北京医疗队,不远千 里来武汉抢救病人,夜以继日,不知劳累。我 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生命无价,大爱无疆。国家援鄂抗疫 医疗队和千百万医务工作者一起,用血肉 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 又一个垂危的生命,成为抗疫主战场的生命 守护者! 逆行出征的生命守护者 记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王君平 ■一线抗疫群英谱 R ■短评 R 4 6 日,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后平安返回北京。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 . / 01234/56 789:;<=78'()129:;<=> ?@ABCDE#FGHI JKLMNOPQRSTUV !"# WXYMNGZ[\]^HOP_`-ab $%&'( cd?@BCDE#FGHI )*+,-./012345 Jefghijkl]mn>)opq1rstuv )*67819:;!)<5 wBDxyz{ |}D~!"# = < $i%&!'()*e+,DBCT- >?@ ./}012t34%D5678 9:;<t34=?7>?q ABC !"#$%;$0@AD!BCD DEF EFGHDIPGJ 3 K 6 ILMNOPQIPGJ\P $%GH IJK LMN RSTUVIP $%GH OPQ RST WXYQZ[Y $%GH UVV A W \a]^Y_`UL<a $%GH XYZ [\] ^_` bcdehIP $%GH Oab c d \fgCha DIP*i $%GH efg h i j<klmnNGop j42klm nop qC$irstu!"T- j4%qrm s t mn>)opevwx9 yz{>|l}~!"#C3-$%\"mn&'() 6 +,uvw \#]"*+a ,-./01 \MN23a "45678,-.9:;<9]=<>? jNxyzm 9 13 日,河北唐山遵化市东旧寨镇石桥头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场院剥 青皮核桃。近年来,东旧寨镇依托地处山区的资源优势,采取“专业合作社+ 基地+ 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种植,现已种植各品种山地核桃约 1.6 万亩,带 动全镇 3000 多户农民增收。 刘满仓摄(影 像 中 国) 剥核桃 享收获

2020 年9月15 日 星期二 逆行出征的生命守护者 我们什么都可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9/15/04/rmrb2020091504.… · 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24 小时后,武汉同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20 年9月15 日 星期二 逆行出征的生命守护者 我们什么都可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9/15/04/rmrb2020091504.… · 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24 小时后,武汉同

要闻要闻 44 2020年 9月 15日 星期二

本报成都 9 月 14 日电 (记 者江

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

委于 9 月 14 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

国 民 族 团 结 进 步 创 建 经 验 交 流 现 场

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

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

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出席

会议。

尤权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

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

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普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

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

国梦”的良好局面。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

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宣传、统战、民族工作部门有关

负责同志参会。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召开尤权出席并讲话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保护人

民生命安全面前,“不惜一切代价”是

我们党铿锵有力的承诺、坚定不移的

行动。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

么都可以豁得出来!”在全国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生命至上,

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

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

追求”。回顾抗疫斗争,“生命重于泰

山”“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放在第一位”“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

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

当”……一句句激荡人心的话语,彰显

着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映照着百年

大党的赤子之心。

挽救生命,可以不计成本。为了让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快速提高收治

能力,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筹措昂

贵而稀缺的医疗设备,做到能买尽买,能

调尽调;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患者的治

疗费用无需个人承担,实行财政兜底、国

家买单。为全力以赴战疫,武汉这座千

万级人口城市史无前例按下“暂停键”,

全国范围内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与聚集,

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

摆”。党中央一声令下,一场全方位的人

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

源运动战在全国打响;数百万名医务人员战斗在抗疫一线,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7955.9万名党员自愿捐款,14亿

多人民顾全大局,凝聚起护佑生命的中国力量。

抗击疫情,人人赴汤蹈火。“这回我把胆留在武汉了,与

武汉人民肝胆相照了”,这是张伯礼院士做完胆囊摘除术后

的动人感言;“我跟他们说再不休息要出人命,他们坚决不

走”,这是火神山医院建设者的真实故事;“人民需要什么,

我们就造什么”,这是一家汽车企业转产口罩的勇敢跨界。

为救助同胞,各行各业的战疫者放弃休息、连续奋战,甚至

“豁出了生命”。刘智明、夏思思、尹祖川、李增运……他们

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堡垒,把生命定格在抗疫战场。一位

位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一名名战士轻伤不下火线,千千万万

人献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一

个国家人民至上的价值坚守,一个执政党视民如伤的深挚

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

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

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

不渝、毫不动摇。正因如此,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悉心呵护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把造福人民的

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庄严承诺,也是

中国抗击疫情的鲜明底色。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从

湖北 3000 多名 80 岁以上老人治愈出院、武汉 10 多天完成

全民核酸检测,到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由

负转正,这一切成果来之不易,得益于我国雄厚的物质基

础、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丰富的医疗资源。

抗疫斗争有力证明,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改革开放 40 多

年来积累的坚实国力,是我们“豁得出来”的深厚底气。广

大战疫者所展现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舍生

忘死的不屈意志,则是我们“豁得出来”的精神动力,必将深

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疫情无情人有情。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

念,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我们将传递更多温暖、收获更多感

动,为创造美好生活汇聚更多正能量。

﹃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疫 情 肆 虐 ,来 势 汹 汹 。 广 大 医 务 人 员

白 衣 为 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以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

人 员 毅 然 奔 赴 前 线 ,同 时 间 赛 跑 、与 病 魔

较量!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

去不会再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广

大医务人员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

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承受着身体和心理

的极限压力,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

献出了生命,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

出突出贡献,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

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疫情无情人有情。一场抗疫斗争,就是

敬佑生命的生动实践。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放弃一个生命,不放弃

一线希望,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

到悉心呵护。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

众生,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书写了可

歌可泣的生命篇章,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

丰碑上!

医者仁心,人民景仰。希望全社会大力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

雄、争做先锋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敬佑生命的生动实践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永恒的信

念,守护健康、守护生命是我们终生的职责。”

9 月 8 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

彰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刘正印如是说。在武汉抗疫前线,他这样鼓

励患者:“我们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疗

队,你一定要相信我们,相信自己,好好地活

下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北京医院、北

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

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6家医院迅速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白衣

为甲、逆行出征,成为援鄂抗疫的重要力量,

承担着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危重症患者救

治任务。

国有难,召必至。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第一批到达、最后一批撤离,慎终如始,用坚

守传递必胜的信心,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

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国家队来了”

国家医疗队抵达武汉 24 小时后,武汉同

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正式启

用。当病区大门打开时,患者们蜂拥而入。

“国家队来了!”很多患者拉着医护人员的手

激动不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李冉医生记

忆犹新:“每一名患者都渴望尽快得到救治。

我们特别理解,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

……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恨不得自己

长出三头六臂。”

2 月 3 日,作为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

领导组组长的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联合北大

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以及来自河南的医

护团队,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建危

重症病房。从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他们仅

仅用了 30 多个小时。病区仅开放 6 小时便收

治 24 名重症患者,并迅速满负荷运行,收治

人数达到 51 名。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主任

医师葛庆岗在微信工作群中写道:“一个值得

铭刻于心的日子,门外声声的叩门声撞痛着

我们的灵魂。”

北京协和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

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C 栋 9 层西区重症病房,

心脏、肾脏和重症专业的“特种兵”不断增援

武汉。

北大人民医院王振洲医生穿上隔离服,

就开始感觉到心悸气短,本想工作几个小时

后脱下隔离服缓一缓。结果,电话不停地响

起:“120 送来患者,准备接收!”王振洲继续

坚持:“我能撑得住!”他强忍住头痛胸闷,再

次走向病房接诊患者。

“在我们绝望之时,你们逆行奔波、舍生

忘死、科学施治,拯救了患者垂危的生命,增

强了我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你们的到来,让

处在疫情中心的我们,看到了阳光划破乌云

的那道光芒!”这是一名患者写给医疗队的

感 谢 信 ,北 大 人 民 医 院 高 伟 波 医 生 珍 藏

至今。

“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

重症救治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家援

鄂抗疫医疗队的 6 家医院分别由党委书记、

院长亲自挂帅,带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精

锐团队,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

刚到武汉,一向胸有成竹的北京协和医

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有点“怵”。在武

汉市金银潭医院查房时,他发现一名患者的

血气检测“二氧化碳”一栏测不出数字,他马

上站在床边一点一点地调呼吸机……无论大

事小事,他都亲力亲为。他提出的早期气管

插管、俯卧位通气等重症救治经验,被写入国

家诊疗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采用协和 ICU 小

组制管理模式。每组统筹匹配各个专业医

生,充分发挥各专业综合诊治优势。北京协

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表示:“把能用的方法

都用上,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离不开“硬核武

器”。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呼吸机、

有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监护仪等一到武

汉 ,立 刻 在 同 济 医 院 中 法 新 城 院 区 投 入 使

用。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在派出最精锐力量

的同时,还支援了价值 1500 万元的生命支持

设备和医用防护物资,使医疗队作战能力得

到整体跃升。

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呼吸心跳骤停,

北京医院外科 ICU 副主任常志刚带领多学

科 团 队 立 即 进 入 病 房 进 行 ECMO 装 机 抢

救。随着机器的运转,患者的氧饱和等指标

逐 步 好 转 ,病 情 开 始 稳 定 。 当 氧 饱 和 达 到

100%的那一刻,在场所有的医护人员不约而

同地鼓起了掌!

中 西 医 携 手 抗 疫 ,救 治 全 程 引 入 中 医

药,封住了轻症滑向重症的大门。作为全国

中西医结合诊治示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主

管病区中西医结合诊治率接近 100%。92 岁

的患者祁奶奶突然发热,体温 37.9℃ ,血常

规异常。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

主任段军决定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名

中医大夫立即进入病房查看患者,并视频连

线后方中医肺病专家张洪春和杨道文。他

们与国医大师晁恩祥深入讨论,对原方药进

行调整补充。祁奶奶喝上新调整的中药后,

次日体温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改善,5 天后

顺利出院。

4 月 15 日,最后一批撤离的国家援鄂抗

疫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启程返

京。被称为抗疫“压舱石”的 20 人专家团继

续留守武汉,直至攻克最后的“重症堡垒”。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在重症病房里,患者的生活起居都依赖

护士的精心照顾。北医三院医疗团队首名治

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小丰出院,护理团队提前

制作了特色小礼物——“毕业证书”和手折小

星星,希望小丰能够分享她的康复经验,帮助

更多的患者。

老李是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还是位

截瘫、膀胱造瘘患者,伴有严重的失禁性皮炎

并发压疮,损伤程度已达Ⅳ期,一旦继发感

染,引起多器官衰竭,后果不堪设想。北大人

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泠毫不犹豫带着队员为

患者清创换药,由于护目镜起雾视线不清,她

弓 着 腰 凑 近 创 面 ,一 点 点 地 将 坏 死 组 织 去

除。当贴好伤口敷料、换上干净的纸尿裤时,

老李泪流满面地说:“谢谢,真不好意思,给你

们添麻烦了……”

2 月 28 日 是 患 者 王 阿 姨 的 67 岁 生 日 。

常志刚带领轮班上岗的医生、护士端着蛋糕

走进病房,蛋糕上面写着“新冠无情,人间有

爱”。原来,医生查房时问起王阿姨的年龄,

王阿姨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我就不填 66 岁

了,明天就 67 岁了。”于是,医疗队精心准备,

让王阿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在重症隔离病房,有一幕让北大人民医

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聂艳久久难忘:81 岁的段

爷爷痊愈出院的那天,执意从轮椅上下来,来

到每位医护人员面前,深深地鞠上一躬。段

爷爷还趴在床头,眯着近乎失明的眼睛,一笔

一画写下感谢信:“感谢北京医疗队,不远千

里来武汉抢救病人,夜以继日,不知劳累。我

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生 命 无 价 ,大 爱 无 疆 。 国 家 援 鄂 抗 疫

医 疗 队 和 千 百 万 医 务 工 作 者 一 起 ,用 血 肉

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

又一个垂危的生命,成为抗疫主战场的生命

守护者!

逆行出征的生命守护者—记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王君平

■一线抗疫群英谱R

■短评R

4 月 6 日,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后平安返回北京。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

!"#$%"!"#$#$%

,-!!".

#/$%01234/56789:;<=78'() 129:;<=>

?@ABCDE#FGHIJKLMNOPQRSTUV !"#

WXYMNGZ[\]^HOP_`-ab $%&'(cd?@BCDE#FGHI

)*+,-./012345Jefghijkl]mn>)opq1rstuv

)*67819:;!)<5wBDxyz{ |}D~!"# = <$i%&!'()*e+,DBCT- >?@./}012t34%D5678

9:;<t34=?7>?q ABC!"#$%;$0@AD!BCD DEFEFGHDIPGJ3K6

ILMNOPQIPGJ\P $%GH IJK LMN

RSTUVIP $%GH OPQ RSTWXYQZ[Y $%GH UVV A W

\a]^Y_`UL<a

$%GH XYZ [\] ^_`bcdehIP $%GH Oab c d

\fgChaDIP*i $%GH efg h ij<klmnNGopj42klm nopqC$irstu!"T-j4%qrm s tmn>)opevwx9

yz{>|l}~!"#C3-$%\"mn&'()6

+,uvw\#]"*+a,-./01

\MN23a"45678,-.9:;<9]=<>?

jNxyzm

9 月 13 日,河北唐山遵化市东旧寨镇石桥头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场院剥

青皮核桃。近年来,东旧寨镇依托地处山区的资源优势,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

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种植,现已种植各品种山地核桃约 1.6 万亩,带

动全镇 3000 多户农民增收。 刘满仓摄(影像中国)

剥核桃 享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