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健身我健美 小草 我是一名进 入中年的女性, 虽然一直以来注 意控制饮食,保 持体重,但近一 年来体重还是有所增加,小腹上的赘肉多了。为了改善 型体,我开始了健身,方法是跟随网上的健身视频自主训 练。几个月坚持锻炼下来,朋友们说我变化好大。 我从最简单的项目练起。最初由于长期不运动的原 因,肌肉感觉像被撕拉一般疼痛,动作也做不到位,但是 坚持了一个月之后,体重减了一公斤,腿部也变细了。 欣喜之余,我购买了整套的健身服,结果穿上之后 又发觉小腹的赘肉还是没有减掉,于是我又开始了针 对腹部的训练,每天练将近两个小时。同样,在坚持了 一个月后,效果也渐渐地显现出来,腰部变细了,小腹 上的赘肉也基本上消失了,当然这期间 我也进行了饮食管理,采取少吃油脂食 物,多补充蛋白质等措施。有了变化就 更有了动力,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训 练内容,运动量也逐渐增加,健身已经 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很多健身爱好者 所说, “痛并快乐着”。 每次开始新的训练项目时都会经历肌肉疼痛、体 力不支、动作不到位等状况,每当体能濒临极限要坚持 不住时,我就会想自己的目标,咬紧牙关。事实证明,只 要坚持做,总会渐渐适应并且体能会逐渐有所提高。就 这样,我每天坚持各种训练,针对自己想要改善的部位 制定几项必修课程,再结合其他运动项目,经过近 ! 月的努力,我的体重比健身前减少了 ! 公斤,肌肉紧致 了,型体也变得苗条了,更大的变化是体力有了改进, 以前多爬一层楼梯都会很喘,而现在却感觉很轻松,精 神状态也更好了,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 在与健身爱好者之间的互动中,我也得到了很多 支持与鼓励,小小的进步也会得到很暖心的祝福。这不 但鼓舞了我,更使我充满了信心,变得更自信了。虽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会逐渐老化,但通过自身体 验,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至少通过健身我们可以 让自己更健康,更自信。 越活越孤独的心境, 是否向你袭来?对孤独的 一般理解,是缺少相知的 朋友。而更深的孤独,是 遇不到高贵的对手。 “以外表选朋友 以智 慧选对手。”这是意大利 电影《天堂电影院》的一句 台词。 "# 年前,该片 甫一公映,就横扫 奥斯卡、戛纳和金 球奖等诸多奖项,也 成为文艺片膜拜之 作。和影片格调一 样,主题曲清新隽 永,感伤婉转,挥之 不去。 初观影时,对 这句台词印象较 深,也有点费解。直 到一次偶然间,欣赏 到了该片主题曲一 次美妙演奏,对这句 话霎时了然于心。这 $%#& ' 月,在 波士顿交响乐大厅举行的 音乐会现场,两位顶级音 乐家在此相遇,呈现了一 次完美合奏。著名小号演 奏家克里斯·波提( ()*+, -.//+ )和著名华裔大提琴 家马友友演绎的《天堂电影 院》主题曲,另有一番韵味, 令人柔肠寸断。 按某种习惯的语境表 达,偌大舞台,高手相遇, 总是一场暗战,不免“斗 戏”或“斗琴”。而在这里, 当大提琴遇到小号,全然 迥异,各自张扬,彼此独 立,又相互成全,呈现一曲 动人阙歌。聆听中更清晰 了那句台词的含义:以言 行来选择朋友,以智慧来 判断对手。通常说的“判 断一个人的品质,看他的 朋友;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看他的对手”,大抵也有些 这意思吧。当然,强大的 对手,其品质的高低不同, 其结局是云泥之别。 这一如聚光下的马友 友和克里斯·波提。他们 是相知的朋友,是高贵的 对手,因为不为名利输赢 高低,只为生命赞颂;亦如 影片中的小镇少年多多和 放映师艾费多,亦师亦友, 记忆中有欢乐时光,也不 乏斗智斗勇,老人常常成 为“败将”,他们却成了情 谊深厚的忘年交。 《天堂电影院》 主题曲,由配乐大 师埃里奥·莫利康 内作曲,堪称是电 影音乐灵魂之作。 当马友友遇到克里 斯·波提,以完美的 音乐之声,让听者 为之动容。马友友 是全球顶级古典音 乐演奏家之一。他 的琴声被赞叹为有 催人泪下的力量。 克里斯·波提是俊 美的音乐家,才华 成就斐然。“以外表 选朋友以智慧选对手”, 是影片里老人对多多的教 导。银幕内外,台上台下, 我们分明看到了,无 论是快意挑战,还是 完美合作,对手同样 高贵迷人,有情有义。 “这么多年过 去了,我应当更加坚强放 得开,结果只是回到了原 点,仿佛从来没离开过。”影 片中曾经的小镇少年多多, 离家 "% 年后,听闻忘年交 的影院放映师离世,他一朝 归来,昔日像老胶片一样历 历在目…… 《天堂电影院》镜头描 述的是上世纪 0% 年代,生 活在意大利南部偏僻小镇 的多多活泼聪明,爱看电 影的他,总缠着放映师艾 费多。善良的老人往往不 是对手,一次次让他得逞。 多多孤单贫穷的童年,因胶 片上的人生才有梦想斑斓。 放映师的个人生活并 不如意,他以一个“失败 者”角色却一直影响着多 多的成长,在他怯懦时给 予鼓励,失恋时给予安慰。 面对真纯初恋的无疾 而终,小镇的生活庸庸碌 碌,多多一蹶不振。老人理 解他,相信他可以遇到更 好的朋友和机会,拥有更 好的未来。一天,老人说出 了一生最重要的 “台词”,是憋了很 久的心里话:“离 开这被诅咒的地 方”。他劝多多, “每天在这里,会把这当成 全世界,会相信所有的事情 一成不变。你得出去闯一 闯。不要回来,忘记我们。” 对孤独的一般理解, 是缺少相知的朋友。更深 的孤独,是遇不到高贵的 对手。多多是幸运的,他遇 到了艾费多。影片最后,人 到中年的多多看到艾费多 生前留给自己的一份特殊 礼物。那是当年被要求剪 掉的各种爱情片吻戏串起 的一盒胶片,瞬间勾起了 无尽往事…… 最好的相伴,是彼此 成就了最好的自己;最好 的成长,是即使出走半生, 归来后仍是少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王瑢 四季之 中,春天最短 暂。倏地来了 又去,管你注 没注意。看到 父亲书房案头上的两株梅 花,让我想念北京的玉兰。 不觉已阑珊。观赏的时候 更多沉浸于回忆。好在它 们年年要开一趟,算是心 理慰藉。 这天一早,快递送来 一只巨型箱。啥东西?是朋 友自己包好后急冻,用保 鲜箱快递而来的包子。立 春早已过了,我还穿着棉 衣,上海前几天连日风大 雨急,春天在哪里?包子回 笼三分钟,迫不及待咬一 口,新鲜的荠菜虾仁儿馅, 清香扑鼻,忽觉春天真要 来了。 三月三,换春衣。众人 耳熟能详的一句,“暮春 者,春衣既成”,究其真正 的意义,据专家们考证后 得出结论—— 成年 (亦包 括未成年)人三五成群出 外踏青,实则是探讨商议 “究竟该如何治理,以使吾 国之兴荣昌盛,更上一层 楼”之头等大事。于春风 暖阳中进行,真应了那 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 古语。 说到春衣,早前应该 是专指两层的那种夹衣。 现在仍把两层的衣服叫夹 衣者,寥寥无几。我有个朋 友,一年四季只穿西服,春 夏秋冬,颜色各异,西服肯 定属于夹衣,两层,但西服 叫不叫夹衣? 一年四季都刮风,但 风风各不同。 夏之熏风,秋之金风, 冬之朔风,唯有春天的风, 刮一次暖一次,越刮才越 暖。春风和煦,春光明媚。 春风与秋风的本意,恰好 相反。虽说一天比一天暖 和起来,但气温忽上忽下, 阴晴难定,身上的棉衣脱 脱穿穿,注意别感冒。 我父亲最喜欢夏天。 简简单单,只着一层夏布, 北方叫“单衫”。陆游吟“过 尽梅花把酒稀,熏笼香冷 换春衣。”可见衣食之于人 生,绝非小事。陈子高在 《九日瑞香盛开有诗》 云,“宣和殿里春风早, 红锦薰笼二月时……” 撒一点沉香,罩一个 很大很大竹编的笼,美人 半倚半躺,发呆浅吟想心 事,或干脆什么也不做,本 就是一幅春日美图矣。 七夕会 时尚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9 2018年 4月16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郭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胜日寻芳莫伤花 江曾培 最是一年春好处,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改善,绿化的推进, 遍地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公园和风景 区,经常是游人如织,节假日往往会呈 “爆栅”状。 踏青,春游,人们争着看花去,观看 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抚摸,大大 增加了生活的幸福度,同时,大自然也因 人的眷恋与欣赏而倍增生意,构成一种 人与花的叠加风 景。卞之琳有诗: “你站在桥上看 风景,看风景的 人在楼上看你。” 讲的就是观风景的游人,也是风景中的 风景。 “出门俱是看花人”,人有花可看,是 因为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努力种 花、育花;花有人来看,是因人们审美情 感提高了,重视爱花、赏花。当今观花胜 景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既是人的 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也是人的文明修 养程度的提高。 然而,在观花赏风景中,也出现了不 和谐的现象。这就是一些游人,随意摘花 折柳,践踏绿化,把赏风景变成了“煞风 景”。武汉大学的樱花是有名的,游人如 织,清明前,却有一名男子在校园内疯狂 摇动樱花树干,使绽放中的樱花纷纷落 下,下起一场人造的“樱花雨”。这种不文 明行为既伤害了花木,也践踏了文明,受 到舆论的谴责。 这并非个案,类似情况在春游大潮 中时有发生。由于现在人人都带有手机, 可随时拍照,为了使自己的形象能出现 在落英缤纷的景象之中,像制造“樱花 雨”的那个武汉男子一样,也有游客任意 摇动花木,或樱或梅或李或兰,使花瓣脱 落,形成各种“花雨”,作为照片的背景。 还有带着孩子来拍照的游客,任由孩子 攀爬上树,踩踏树枝,打落花瓣,既“煞风 景”,也把不文明的种子 落到孩子的心里。 “煞风景”的事,应 当说古已有之。写下“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灰泪始干”名句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指 12 种“煞风景”的事: “花间喝道,看花 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 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妓筵说俗 事,果园种菜,背 山起楼,花架下 养鸡。” 时间过了一 千多年,随着社 会生活的变化,有些形态已经减少;有些 则变换了形态,如“石笋系马”变成了乱 停轿车;有些则是新增的花样,如上述的 “花雨拍照”; “斫却垂杨”等大部分的煞 风景现象仍在上演;还有李商隐未提出 的种种,如喧哗吵闹,乱丢杂物,乱涂乱 刻,以及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应当 说,随着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情况正明 显好转,但还远未绝迹。需要继续努力, 让自然美与文明美交相辉映在人们的 “胜日寻芳”之中。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现在仍有游人 会将风景区的一些好看的花木攀折带 回,美其名为将“春”带回。实际上,带回 的不是明媚的“春”,而是阴冷的“私”。它既 破坏了大自然的风景,也损坏了游春人的 风景,可谓双重的“煞风景”。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结句 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 花赏景的人,也应如是,不带走一片风 景,让大自然美景不受一点损害。如果 说需要带走的,应该是你在那里制造的 杂物垃圾,不要留下任何一点对自然环 境的污染。 看花而不伤花,赏风景而不“煞风 景”,应是增强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 盈如 去年有一部电影《喜欢你》, 男主角是金城武,女主角是周冬 雨,当时我没看剧情介绍就去看 了,因为这部电影是在上海拍摄 的,里面有我熟悉的那些最具文 艺性的马路和颇具特色的石库 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 一个镜头:男主入住一幢由石库 门建筑改造后的精品酒店,在餐 桌前,一边喃喃地描述甜品在他 味蕾上的口感,一边闭着双眼沉 浸在甜品带给他的愉悦中;他的 陶醉表情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这款 甜品的样貌。遗憾的是我当时不 知道在哪里可以吃得到它。 前不久跟两位闺蜜小聚,吃 完中饭,想找一处特别的咖啡馆 坐坐,不知不觉逛到了建国西 路。我太熟悉这里了。建国西路 原名福履理路,这里的法式建筑 和石库门呈现了一种中西合璧 的独特文化 和建筑艺术 味道。沿马路两侧的法国梧桐 树,近 &% 年的上海石库门老洋 房、弄堂,都让我感受到它的一 种历经岁月沧桑后的低调、文静 和清新。上小学时,我们家搬到 马当路和顺 昌路之间, 离建国西路 很近。那会 儿每天走路 上学都会经过这里,所以建国西 路、马当路、黄陂南路、复兴中 路、思南路、淡水路、南昌路、淮 海路都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 最有文化情调的马路。 如今,原来的住户都已经搬 走,这一带干净、安静了很多;两 侧是精致的酒店、咖啡馆,和各 式设计品牌店铺,这里已成为继 艺术商业街田子坊、新天地、思 南公馆后,具有上海味道的又一 处文化商业地标。 我们在建国西路上忍不住 每一家店铺都要进去看一看,实 在太精致了。突然,马路对面有 一家咖啡馆特别吸引我们,它被 绿色植物包围,有着小桥流水长 廊格局和屹立在室外花园颇具 历史的老 树。兴冲冲 穿过马路, 走进咖啡 馆,却被告 知还没有正式对外营业时,不禁 有点失落。就在我环顾四周时, 电影《喜欢你》里的那款甜品落 入了我的视线。就是这款,让我 想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里偶遇 到了它。记下开张时间,准备择 日再来。 上周日,天气晴好,我约了 闺蜜一同前往这家咖啡馆,算是 我们今年一次集体踏春,也一起 踏上了我向往已久的这道甜品 美食之旅。我们各自挑选了喜欢 的不同甜品,果不其然,它的味 道,感 觉 跟电影 里男主流露出的一样,令人陶 醉!后来我在网上搜索,才知道 这款甜品是店里的招牌,咖啡馆 的创办人学设计出身,后来去国 外跟一位甜品大师学做甜品。甜 品上的花糖栩栩如生,如同新鲜 盛开的花儿那般灵动可人,让人 一时间不忍动口。 我们在那里惬意和满足了 一个下午。夕阳西下,准备离开 时,室内室外都坐满了人,尤其 年轻人居多。走出咖啡馆,来到 马路上,望着建国西路两侧的石 库门建筑群被此刻的夕阳余晖 沐浴着,忍不住一起在石库门前 合影一张。情不自禁流连,因为 这里是我们最熟悉、居住和生活 过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所有儿 时生活、学习的印迹;这里有我 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特别亲切的 回忆。 西 我常去的理发 店前阵子新来了一 位洗头发的助理,大 家叫他小胖。他一下 子就让我记住了,你 看他天真的样子以 为是新手,洗头发 却特别地道,而且 待人接物十分得体 周到。 现在理发店普遍缺人 手,按摩的步骤大家都省 略了。所以他第一次替我 洗头发按摩得十分用心, 我都不好意思,觉得让他 受累了。刚才又轮到他洗 头发,我说我赶时间,他说 “我会尽快的”,明显 加快了手脚。擦干头 发前他又说:“真对 不起了,今天您赶时 间,那我下次给您按 摩哦。”按摩本来就 是额外的好意,他不 欠我。 回到座位我就 对发型师说:“你们 这个小胖子太好了,现在 这么懂规矩的小孩少见 的。”发型师说,我们从来不 用给他灌输正能量,他自带 的,都是家里教的。 原来这个洗头发的小 胖家里是某地首富。小胖 的姑妈是这里的熟客,介 绍来体验生活。每天穿着 数万元的行头来认认真真 洗头发,洗了好几个月了。 “行头是家里的事,工作是 自己的事。”我觉得,这个 孩子踏实低调,没有骄娇 二气,将来能成大器。 天鹅戏水 摄影蔷薇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郭 影 编辑邮 …xmwb.xinmin.cn/resfile/2018-04-16/A19/A19.pdf · 同样,在坚持了 一个月后,效果也渐渐地显现出来,腰部变细了,小腹

  • Upload
    others

  • View
    2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郭 影 编辑邮 …xmwb.xinmin.cn/resfile/2018-04-16/A19/A19.pdf · 同样,在坚持了 一个月后,效果也渐渐地显现出来,腰部变细了,小腹

我健身!我健美小 草

! ! ! !我是一名进入中年的女性,虽然一直以来注意控制饮食,保持体重,但近一

年来体重还是有所增加,小腹上的赘肉多了。为了改善型体,我开始了健身,方法是跟随网上的健身视频自主训练。几个月坚持锻炼下来,朋友们说我变化好大。我从最简单的项目练起。最初由于长期不运动的原

因,肌肉感觉像被撕拉一般疼痛,动作也做不到位,但是坚持了一个月之后,体重减了一公斤,腿部也变细了。欣喜之余,我购买了整套的健身服,结果穿上之后

又发觉小腹的赘肉还是没有减掉,于是我又开始了针对腹部的训练,每天练将近两个小时。同样,在坚持了一个月后,效果也渐渐地显现出来,腰部变细了,小腹上的赘肉也基本上消失了,当然这期间我也进行了饮食管理,采取少吃油脂食物,多补充蛋白质等措施。有了变化就更有了动力,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训练内容,运动量也逐渐增加,健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很多健身爱好者所说,“痛并快乐着”。

每次开始新的训练项目时都会经历肌肉疼痛、体力不支、动作不到位等状况,每当体能濒临极限要坚持不住时,我就会想自己的目标,咬紧牙关。事实证明,只要坚持做,总会渐渐适应并且体能会逐渐有所提高。就这样,我每天坚持各种训练,针对自己想要改善的部位制定几项必修课程,再结合其他运动项目,经过近 !个月的努力,我的体重比健身前减少了 !公斤,肌肉紧致了,型体也变得苗条了,更大的变化是体力有了改进,以前多爬一层楼梯都会很喘,而现在却感觉很轻松,精神状态也更好了,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在与健身爱好者之间的互动中,我也得到了很多

支持与鼓励,小小的进步也会得到很暖心的祝福。这不但鼓舞了我,更使我充满了信心,变得更自信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会逐渐老化,但通过自身体验,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至少通过健身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健康,更自信。

! ! ! !越活越孤独的心境,是否向你袭来?对孤独的一般理解,是缺少相知的朋友。而更深的孤独,是遇不到高贵的对手。“以外表选朋友 以智

慧选对手。”这是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的一句台词。"#年前,该片甫一公映,就横扫奥斯卡、戛纳和金球奖等诸多奖项,也成为文艺片膜拜之作。和影片格调一样,主题曲清新隽永,感伤婉转,挥之不去。

初观影时,对这句台词印象较深,也有点费解。直到一次偶然间,欣赏到了该片主题曲一次美妙演奏,对这句话霎时了然于心。这是 $%#&年 '月,在波士顿交响乐大厅举行的音乐会现场,两位顶级音乐家在此相遇,呈现了一次完美合奏。著名小号演奏家克里斯·波提(()*+,-.//+)和著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演绎的《天堂电影院》主题曲,另有一番韵味,令人柔肠寸断。按某种习惯的语境表

达,偌大舞台,高手相遇,总是一场暗战,不免“斗戏”或“斗琴”。而在这里,当大提琴遇到小号,全然迥异,各自张扬,彼此独立,又相互成全,呈现一曲动人阙歌。聆听中更清晰了那句台词的含义:以言行来选择朋友,以智慧来判断对手。通常说的“判断一个人的品质,看他的朋友;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大抵也有些这意思吧。当然,强大的对手,其品质的高低不同,其结局是云泥之别。这一如聚光下的马友

友和克里斯·波提。他们

是相知的朋友,是高贵的对手,因为不为名利输赢高低,只为生命赞颂;亦如影片中的小镇少年多多和放映师艾费多,亦师亦友,记忆中有欢乐时光,也不乏斗智斗勇,老人常常成为“败将”,他们却成了情

谊深厚的忘年交。《天堂电影院》

主题曲,由配乐大师埃里奥·莫利康内作曲,堪称是电影音乐灵魂之作。当马友友遇到克里斯·波提,以完美的音乐之声,让听者为之动容。马友友是全球顶级古典音乐演奏家之一。他的琴声被赞叹为有催人泪下的力量。克里斯·波提是俊美的音乐家,才华成就斐然。“以外表

选朋友 以智慧选对手”,是影片里老人对多多的教导。银幕内外,台上台下,我们分明看到了,无论是快意挑战,还是完美合作,对手同样高贵迷人,有情有义。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应当更加坚强放得开,结果只是回到了原点,仿佛从来没离开过。”影片中曾经的小镇少年多多,离家 "%年后,听闻忘年交的影院放映师离世,他一朝归来,昔日像老胶片一样历历在目……《天堂电影院》镜头描

述的是上世纪 0%年代,生活在意大利南部偏僻小镇的多多活泼聪明,爱看电影的他,总缠着放映师艾费多。善良的老人往往不是对手,一次次让他得逞。多多孤单贫穷的童年,因胶片上的人生才有梦想斑斓。放映师的个人生活并

不如意,他以一个“失败者”角色却一直影响着多

多的成长,在他怯懦时给予鼓励,失恋时给予安慰。面对真纯初恋的无疾

而终,小镇的生活庸庸碌碌,多多一蹶不振。老人理解他,相信他可以遇到更好的朋友和机会,拥有更好的未来。一天,老人说出

了一生最重要的“台词”,是憋了很久的心里话:“离开这被诅咒的地方”。他劝多多,

“每天在这里,会把这当成全世界,会相信所有的事情一成不变。你得出去闯一

闯。不要回来,忘记我们。”对孤独的一般理解,

是缺少相知的朋友。更深的孤独,是遇不到高贵的对手。多多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艾费多。影片最后,人到中年的多多看到艾费多生前留给自己的一份特殊礼物。那是当年被要求剪掉的各种爱情片吻戏串起的一盒胶片,瞬间勾起了无尽往事……最好的相伴,是彼此

成就了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成长,是即使出走半生,归来后仍是少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王 瑢

! ! ! ! 四 季 之中,春天最短暂。倏地来了又去,管你注没注意。看到父亲书房案头上的两株梅花,让我想念北京的玉兰。不觉已阑珊。观赏的时候更多沉浸于回忆。好在它们年年要开一趟,算是心理慰藉。这天一早,快递送来

一只巨型箱。啥东西?是朋友自己包好后急冻,用保鲜箱快递而来的包子。立春早已过了,我还穿着棉衣,上海前几天连日风大雨急,春天在哪里?包子回笼三分钟,迫不及待咬一口,新鲜的荠菜虾仁儿馅,清香扑鼻,忽觉春天真要来了。三月三,换春衣。众人

耳熟能详的一句,“暮春

者,春衣既成”,究其真正的意义,据专家们考证后得出结论———成年(亦包括未成年)人三五成群出外踏青,实则是探讨商议“究竟该如何治理,以使吾国之兴荣昌盛,更上一层楼”之头等大事。于春风暖阳中进行,真应了那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古语。说到春衣,早前应该

是专指两层的那种夹衣。现在仍把两层的衣服叫夹衣者,寥寥无几。我有个朋友,一年四季只穿西服,春夏秋冬,颜色各异,西服肯定属于夹衣,两层,但西服叫不叫夹衣?

一年四季都刮风,但风风各不同。夏之熏风,秋之金风,

冬之朔风,唯有春天的风,刮一次暖一次,越刮才越暖。春风和煦,春光明媚。春风与秋风的本意,恰好相反。虽说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但气温忽上忽下,阴晴难定,身上的棉衣脱脱穿穿,注意别感冒。

我父亲最喜欢夏天。简简单单,只着一层夏布,北方叫“单衫”。陆游吟“过尽梅花把酒稀,熏笼香冷换春衣。”可见衣食之于人生,绝非小事。陈子高在《九日瑞香盛开有诗》云,“宣和殿里春风早,红锦薰笼二月时……”撒一点沉香,罩一个

很大很大竹编的笼,美人半倚半躺,发呆浅吟想心事,或干脆什么也不做,本就是一幅春日美图矣。

七夕会

时 尚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19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郭 影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胜日寻芳莫伤花江曾培

! ! ! !最是一年春好处,出门俱是看花人。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改善,绿化的推进,遍地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公园和风景区,经常是游人如织,节假日往往会呈“爆栅”状。

踏青,春游,人们争着看花去,观看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大自然的抚摸,大大增加了生活的幸福度,同时,大自然也因人的眷恋与欣赏而倍增生意,构成一种人与花的叠加风景。卞之琳有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讲的就是观风景的游人,也是风景中的风景。“出门俱是看花人”,人有花可看,是

因为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努力种花、育花;花有人来看,是因人们审美情感提高了,重视爱花、赏花。当今观花胜景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既是人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也是人的文明修养程度的提高。然而,在观花赏风景中,也出现了不

和谐的现象。这就是一些游人,随意摘花折柳,践踏绿化,把赏风景变成了“煞风景”。武汉大学的樱花是有名的,游人如织,清明前,却有一名男子在校园内疯狂摇动樱花树干,使绽放中的樱花纷纷落下,下起一场人造的“樱花雨”。这种不文明行为既伤害了花木,也践踏了文明,受到舆论的谴责。这并非个案,类似情况在春游大潮

中时有发生。由于现在人人都带有手机,可随时拍照,为了使自己的形象能出现在落英缤纷的景象之中,像制造“樱花雨”的那个武汉男子一样,也有游客任意摇动花木,或樱或梅或李或兰,使花瓣脱落,形成各种“花雨”,作为照片的背景。还有带着孩子来拍照的游客,任由孩子攀爬上树,踩踏树枝,打落花瓣,既“煞风

景”,也把不文明的种子落到孩子的心里。“煞风景”的事,应

当说古已有之。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名句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指出 12种“煞风景”的事:“花间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妓筵说俗

事,果园种菜,背山起楼,花架下养鸡。”时间过了一

千多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些形态已经减少;有些则变换了形态,如“石笋系马”变成了乱停轿车;有些则是新增的花样,如上述的“花雨拍照”;“斫却垂杨”等大部分的煞风景现象仍在上演;还有李商隐未提出的种种,如喧哗吵闹,乱丢杂物,乱涂乱刻,以及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应当说,随着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情况正明显好转,但还远未绝迹。需要继续努力,让自然美与文明美交相辉映在人们的“胜日寻芳”之中。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现在仍有游人会将风景区的一些好看的花木攀折带回,美其名为将“春”带回。实际上,带回的不是明媚的“春”,而是阴冷的“私”。它既破坏了大自然的风景,也损坏了游春人的风景,可谓双重的“煞风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结句

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花赏景的人,也应如是,不带走一片风景,让大自然美景不受一点损害。如果说需要带走的,应该是你在那里制造的杂物垃圾,不要留下任何一点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看花而不伤花,赏风景而不“煞风景”,应是增强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

盈 如

! ! ! !去年有一部电影《喜欢你》,男主角是金城武,女主角是周冬雨,当时我没看剧情介绍就去看了,因为这部电影是在上海拍摄的,里面有我熟悉的那些最具文艺性的马路和颇具特色的石库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镜头:男主入住一幢由石库门建筑改造后的精品酒店,在餐桌前,一边喃喃地描述甜品在他味蕾上的口感,一边闭着双眼沉浸在甜品带给他的愉悦中;他的陶醉表情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这款甜品的样貌。遗憾的是我当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吃得到它。

前不久跟两位闺蜜小聚,吃完中饭,想找一处特别的咖啡馆坐坐,不知不觉逛到了建国西路。我太熟悉这里了。建国西路原名福履理路,这里的法式建筑和石库门呈现了一种中西合璧

的独特文化和建筑艺术

味道。沿马路两侧的法国梧桐树,近 &%年的上海石库门老洋房、弄堂,都让我感受到它的一种历经岁月沧桑后的低调、文静和清新。上小学时,我们家搬到马当路和顺昌路之间,离建国西路很近。那会儿每天走路上学都会经过这里,所以建国西路、马当路、黄陂南路、复兴中路、思南路、淡水路、南昌路、淮海路都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最有文化情调的马路。

如今,原来的住户都已经搬走,这一带干净、安静了很多;两侧是精致的酒店、咖啡馆,和各式设计品牌店铺,这里已成为继艺术商业街田子坊、新天地、思南公馆后,具有上海味道的又一处文化商业地标。

我们在建国西路上忍不住

每一家店铺都要进去看一看,实在太精致了。突然,马路对面有一家咖啡馆特别吸引我们,它被绿色植物包围,有着小桥流水长廊格局和屹立在室外花园颇具

历 史 的 老树。兴冲冲穿过马路,走 进 咖 啡馆,却被告

知还没有正式对外营业时,不禁有点失落。就在我环顾四周时,电影《喜欢你》里的那款甜品落入了我的视线。就是这款,让我想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里偶遇到了它。记下开张时间,准备择日再来。

上周日,天气晴好,我约了闺蜜一同前往这家咖啡馆,算是我们今年一次集体踏春,也一起踏上了我向往已久的这道甜品美食之旅。我们各自挑选了喜欢的不同甜品,果不其然,它的味

道,感觉跟 电 影里男主流露出的一样,令人陶醉!后来我在网上搜索,才知道这款甜品是店里的招牌,咖啡馆的创办人学设计出身,后来去国外跟一位甜品大师学做甜品。甜品上的花糖栩栩如生,如同新鲜盛开的花儿那般灵动可人,让人一时间不忍动口。

我们在那里惬意和满足了一个下午。夕阳西下,准备离开时,室内室外都坐满了人,尤其年轻人居多。走出咖啡馆,来到马路上,望着建国西路两侧的石库门建筑群被此刻的夕阳余晖沐浴着,忍不住一起在石库门前合影一张。情不自禁流连,因为这里是我们最熟悉、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所有儿时生活、学习的印迹;这里有我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特别亲切的回忆。

自带正能量

西

! ! ! !我常去的理发店前阵子新来了一位洗头发的助理,大家叫他小胖。他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你看他天真的样子以为是新手,洗头发却特别地道,而且待人接物十分得体周到。现在理发店普遍缺人

手,按摩的步骤大家都省略了。所以他第一次替我洗头发按摩得十分用心,我都不好意思,觉得让他受累了。刚才又轮到他洗头发,我说我赶时间,他说

“我会尽快的”,明显加快了手脚。擦干头发前他又说:“真对不起了,今天您赶时间,那我下次给您按摩哦。”按摩本来就是额外的好意,他不欠我。

回到座位我就对发型师说:“你们

这个小胖子太好了,现在这么懂规矩的小孩少见的。”发型师说,我们从来不用给他灌输正能量,他自带的,都是家里教的。原来这个洗头发的小

胖家里是某地首富。小胖的姑妈是这里的熟客,介绍来体验生活。每天穿着数万元的行头来认认真真洗头发,洗了好几个月了。“行头是家里的事,工作是自己的事。”我觉得,这个孩子踏实低调,没有骄娇二气,将来能成大器。

天鹅戏水 (摄影) 蔷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