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鲍勃 · 迪伦文化沙龙:一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17 年 8 月 12 日,北京暴雨,一场诗歌的“暴雨”也如期而至。于坚、西川、汪峰、 周云蓬、郝舫等诗人、作家、音乐人与鲍勃 · 迪伦的粉丝相约北京77剧场,参加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主办,新民说、飞地、新世相承办的名为“来,我们一起鲍勃 · 迪伦!”的文化沙龙,联袂呈现了一场诗与歌的跨 界盛宴。 此次沙龙横跨下午与晚间两场,重量嘉宾轮流上场,被戏称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在沙龙现场,嘉 宾们现场撕开用薯片袋包装的《鲍勃 · 迪伦诗歌集(1961~2012)》,朗诵多首迪伦名作,诗人兼资深译者西川, 陈黎诵读了自己译笔下的迪伦,陈黎还为大家播放了他珍藏的迪伦影像,汪峰更是称鲍勃 · 迪伦为温暖的长者。 2016 年,鲍勃 · 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引起了很大争议,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鲍勃 · 迪伦可以说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鲍勃 · 迪伦诗与歌的魅力,广西师大社推出了薯片装的中英文对照 《鲍勃 · 迪伦诗歌集》,诗歌集共 8 册,收录了鲍勃 · 迪伦 50 多年间创作的 31 张经典专辑,共 369 首作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助理、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新在接受采访时说, “《鲍勃 · 迪伦诗歌集》中文版于 2017 年 6 月出版,一个月内仅在新世相、一条、十点读书等平台就全价销售 8 万多册,可以说创造了一个诗歌销售的奇迹。但是,作为诗集中文版的出版方,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卖多少 —当然,卖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迪伦,走近迪伦。” (允) 继儿童文学、绘本的 黄金十年后,少儿科普书 也进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 代。由于少儿科普阅读是 硬需求,且科普书原创难 度大、耗时久,长期以来中 国童书市场上更多的是引 进 版 图 书 。 在 2017 年 4 月 结束的第53届博洛尼亚童 书展上,少儿科普书成为 书展上最热门的版权竞争 品种之一。这些优秀的少 儿科普书的共同特点是画 面精美、构图精细、想象力 十 足 、趣 味 性 高 。 2017 年 少儿科普书集中突出了以 下几个特点。 一,不少艺术型少儿科 普书的涌现,使得少儿科普 书的艺术性大大提高,许多 少儿科普书图画的精美性、 复杂度令人惊叹。比如工 艺十分复杂的 ANATOMIE (《解剖》),利用镂空工艺层 层深入展现身体各个结构, 体现了人体的立体性、空间感,更简单生 动地把知识准确传递给了读者。无论手 绘还是立体工艺,都是当今少儿科普书愈 发精细制作、凸显艺术性生动性的表现。 读者购买图书,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能得 到很高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 二,延续了这两年地图趣味少儿科普 书的热点,出现了大量地图式、大场景型 的科普百科图书。这类科普百科图书的 知识信息虽然还是文字,但整体设计已经 融入了整幅画面设计中。读者经常会一 面惊叹于绘者大场景复杂的绘画,一面则 被碎片化的百科知识大串联而震撼。目 前,国内引入的地图类、墙书类少儿科普 童书,如《地图》“墙书系列”等已获得了一 定的市场认可和读者的喜爱。 三,不仅兼具人文,而且融入了人物、 故事线索。当前最受欢迎的少儿科普童 书大都兼具科普性和人文性。同时尽管 讲故事并不是少儿科普书的重点,但有人 物和线索的穿插,还是使得科普书变得富 有诗意和温度。比如获法国教育部推荐 的《去旅行》一书,就是一部科普百科与人 文完美融合的作品。书中涵盖了地理、历 史、政治、文化、体育、美食等各方面知识 和信息。书中每一个国家都设计了一个 本国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为人物线索,全书 用第一人称视角带领读者游历各国,了解 各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知识。该书一经推 出即大获成功,占据2017年当当网新书榜 及童书新书榜榜首 2 个多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市场部副主任丁丽 洁坦言,《地球小孩的天气书》真的是一 本“边学边做”的书。作者黄卫找到丁丽 洁时说了几点:第一,目前国内关于气象 的儿童绘本有,但原创的几乎没有。第 二,她想做带点水彩水墨感觉的。第三, 要好玩,凡是跟气象有关的,无论天文地 理,还是花鸟鱼虫都可以放进书里来做 点探讨,最好还有小实验可以做。第四, 要带着这套书全国走一走,城市的孩子 接触科普的机会相对比较多,但是乡村 的孩子机会就很少了,要亲历亲为地去 做一点事。丁丽洁策划《地球小孩的天 气书》就是因为“天气”和人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这套书不但能令读者了解气象 领域的知识,关键是可以教会孩子一定 的防灾减灾的常识。科普不但要正确, 还得有用、有趣。 为了这套书,上海译文社的策划会开 了不下 50 次。“首先它得有用,其次还得考 虑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要对170多个气象 科普知识点进行反复讨论筛选”,丁丽洁 说,有时开完会,晚上七八点钟了,黄卫开 始写作,并跟绘者沈利通话沟通想法。半 夜一两点钟,沈利还会发来手绘的草图或 修改图。“由于要保证准确性,画错一根线 都不行,反复修改是家常便饭。” 策划的时候,项目组的设想是,这套 书必须是多元的,能够给孩子带来发散 性思考。所以,在这套书里小读者会邂 逅世界名画、名曲,莫奈画笔下的雾都、 电闪雷鸣波尔卡、好莱坞名片雨中曲…… 他们会发现气象现象原来还是艺术家们 的“缪斯女神”。它还得是有中国智慧 的,从汉字演变到诗词农谚,小读者会了 解到中国人对气象的了解和探知竟是这 么源远流长。 《地球小孩的天气书》里加入了一些 在家就能做的气象实验,让孩子和爸爸 妈妈在家里就能通过实验探讨些问题, 甚至可以有点自己的创意。最后这套书 里 收 入 了 11 个 实 验(10 个 可 以 在 家 里 做,1个要去实验场所做)以及1个观测 记录作业。“当我建议所有的实验只要拍 成视频就好,扫码可看,非常方便。细心 的黄卫提醒说,别忘了,山区的孩子可能 没有手机和网络,所以我们还是请摄影 师把重要的步骤拍下来排在书页上。” 正在做少儿原创科普课题的长江文 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编辑部主任肖东 雁称,目前没有把原创科普图书作为一个 大类去做,因为从决定做这个课题到课题 研究结束,不可控因素太多,选题开发的 机遇性和偶然性过大,实操耗时又太长。 所以该社结合自身内容开发优势,选择把 它作为一个小类,像一个盆景,放在通识 教育这个大花园里,并把成长性、普及性 和人文性作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去发现 合适的内容。 长江文艺社北京图书中心目前的重 点是今年第二季度刚上的《太空日记》,尽 管不属于爆款产品,但动销情况很好,快 速加印已能证明其市场潜力。当然,在肖 东雁的判断里,最有潜力的是正在做的 “大自然主题系列”,“它会更新掉一批同 类型的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3位作者用 了整整15年的时间,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素 材。它的宝贵不仅在于留下一些物种最 后的记录,还在于人类对它们的第一次发 现、第一次交流。这个系列不仅是有趣味 的,而且是有感情的。” 原创科普板块一直是新蕾出版社的 重点板块,该社也进行过多种出版形式 和内容的尝试,包括具有一定文学性的 套系“我的七彩大自然”“奇妙生命 · 动物 成长笔记”,卡通漫画形式的“漫画万物 起源”,以及科学绘本“果壳阅读 · 生活习 惯简史”等产品,近年来更在人文科普方 面,出版了“博物馆里的中国”“写给孩子 的传统文化 · 博悟之旅”等项目,积累了 一支专家和中青年学者相结合的作者队 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2017 年年初,新蕾社还与央视“脑洞 大开”栏目组合作,出版了《不做不知道, 科学真奇妙》一书,将科学知识、动手实 验等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 中,“博物馆里的中国”“果壳阅读 · 生活 习惯简史”等项目已经成为新蕾社的品 牌图书,屡获国家级奖项。“写给孩子的 传统文化 · 博悟之旅”项目则融入北京名 校的历史文化特色课程教学理念,具有 较为明显的市场潜力。 科普读物是蒲公英童书馆的一个主 力板块,“神奇校车”系列、《地图(人文 版)》《地下水下》《太空》《妙想科学》《植物 图鉴》等等都位居科普畅销排行榜。而蒲 公英童书馆 2017 年和 2018 年的选题重点 就是做原创科普书,品类有科普绘本、科 普桥梁书等,但是数量不会太大。因为一 本好的科普读物,从参与到作者创作到最 后呈现出来,都需要反复沟通打磨,摸索 前行。 颜小鹂认为,从国际少儿科普出版 的趋势来看,对图书内容多元的呈现形 式是必然的,但这些呈现形式根源上还 是图像文化,不管未来怎样发展,原创类 少儿科普图书的重心还是图像,只是图 像的表现方式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 让内容的呈现更加立体,甚至在接下来 几年,它的变化目标应该是把读者装进 科普场景,体验会直接逼近现实。从这 个方向来看,中外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直到领先,对于这个层面的开发,中国会 做得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 最庞大的供养技术成长的数据,这里正 在成为顶尖技术开发的新阵地。有越来 越多的高知群体正投身原创科普这一事 业,无论是编辑队伍,还是创作者队伍, 都在快速成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林 致 3 2017 年 5 月下旬,中信出版社集团出 版了一本神奇的科普书《点亮自然》,在上 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引爆了线上线下 的全面销售,定价 128 元,销量已接近 15 万 册,成为少儿科普门类的一个爆款。在推 广这本书时,我们并没有简单地将其看成 是一本书,而是作为一个超级IP运营。 用户立场与体验是策划原点 从选品 标准来说,小中信童书始终坚持的价值主 张是:有趣、有识、有品。这“三有”虽然是 策划人的理念,但其底层逻辑是有用户立 场的。《点亮自然》这本书是小中信童书主 编张昭在 2016 年春天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 上发现的。这本封面色彩斑斓的科普书在 我们眼中很特别,我们认为它对于目标用 户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成为一个 少儿科普的超级IP,它具备了可以打开通 向青少年儿童产品矩阵的底层基因。丰富 详实的科普知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 形式,加上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让我们觉 得这本书将颠覆国内读者对于科普图书的 固有印象,具有很强的革新性和稀缺性。 从设计要素来说,一本书的所有设计 要素都应该回到应用场景中去,我们始终 把有益于优化用户体验作为设计的重要标 尺。《点亮自然》的版式并不算复杂,却让我 们反反复复设计修改了 12 稿。原因是科普 类图书要体现严谨性,很多童书中的常用 字体不能使用,而过于正式的字体,又会使 得整本书显得沉闷晦涩。经过反复尝试, 最后才确定现在层次清晰、格局疏朗、规范 而不失活泼的版式。 文本打磨是提升阅读体验之本 翻译 质量是所有引进版图书良好阅读体验的根 本,如果没有好的翻译文本,所有的文案和 形式上的优化都是空中楼阁,大部分的稿 件编辑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校译,但是译 者仍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其他门类的少 儿图书,科普图书的翻译更需要严谨,也更 需要中文表达水准符合要求的译者。 经过数次试译比照之后,我们选定了青 年翻译家陈宇飞作为《点亮自然》的译者。 陈宇飞是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和 中文的功底都非常深厚,有充沛的相关知识 储备且擅长考据,全译本的《麦克阿瑟回忆 录》就出自他之手。他的试译稿不仅逻辑清 晰、表述流畅,而且有种《动物世界》纪录片 解说词的画面感。在此基础上他查阅了大 量的资料,凡有疑问之处就会提出自己的意 见和资料来源。译稿中标注多达几十处,为 编辑的审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为了 进一步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无误,我们邀请了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高 级工程师张劲硕担任审读。张劲硕老师非 常认真地审读全书,从专业的角度修正了很 多表述不够准确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沟通, 在处理审读意见时,我们格外注重传递给读 者准确、专业的科普知识,避免停留在一种 认知“舒适区”中。 场景化推广带动口碑营销 有人认为 营销就是炒作、找话题、蹭热点……这种认 知是对底层价值的忽视。在我们看来,好 的营销就是通过创意把产品的价值和设计 匠心向用户高效地表达出来,《点亮自然》 这种体验式的产品需要让消费者在一个舒 服而合理的环境下去阅读,才能产生共 鸣。最后“足不出户,畅游世界十大自然生 态地”被我们确定为核心营销场景。接下 来,我们通过优化日本世界生态地图、拍摄 图片及宣传视频等,不断挖掘产品的深层 价值,来激发读者的阅读意愿。 我们在社会化媒体端做好了精准的流 量投放方案,在数十家自媒体上发起了团 购,使得《点亮自然》在半个月之内纷纷流 转到各大电商平台,像书单、十点读书、粥 悦悦、暖暖妈爱分享这样大流量的平台分 别在短时间内做了密集式的推广。产品上 市时恰逢六一,也是各大电商平台为儿童 节推荐礼物的最佳时间段,我们的营销人 员顺势将《点亮自然》与六一结合打造话 题,例如以“六一,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为话题包装产品,利用节日场景化带动口 碑营销。 实现线下实体店三重覆盖 好的线下 营销需要一个完整的视觉意义覆盖,所以 我们联合线下书店,展开了三个层次的视 觉意义覆盖策略。第一个层次是和西西弗 全国80家门店的营销合作,第二个层次是 和中信书店(城市店+机场店共 72 家)以及 大众书局(28 家),第三个层次是全国一线 城市的重点新华门店(17 家)。 6 月 20 日,为期 42 天的“书店里的自然 博物馆”活动开始,活动期间我们完成了超 过 20 场的《点亮自然》落地主题活动,覆盖 全国 30 家重点门店。西西弗杭州国大旗舰 店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小型的书展,将三色 滤镜艺术效果与科普世界完美结合。 中信书店、大众书局和一线城市的新 华门店也分别以《点亮自然》为主视觉打造 了店面陈设,并利用各自书店的优势和客 群的定位开展了多样化、深度化、互动体验 化的营销活动。至此,一场带有实验性的 IP运营之旅,已经走上一个稳健的征程。 《点亮自然》的 IP 运营之旅 ■于 姝 王 澜 王馨可 (中信出版社集团童书编辑) 2017 IBF IBF 专刊 2017 8 22 星期二 23582359 期合刊 27 本版编辑:李丽萍 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胡斌 出版报道/科普专题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第2358 2359期合刊 · 鲍勃·迪伦文化沙龙:一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17年8月12日,北京暴雨,一场诗歌的“暴雨”也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鲍勃·迪伦文化沙龙:一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2017年8月12日,北京暴雨,一场诗歌的“暴雨”也如期而至。于坚、西川、汪峰、

周云蓬、郝舫等诗人、作家、音乐人与鲍勃·迪伦的粉丝相约北京77剧场,参加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主办,新民说、飞地、新世相承办的名为“来,我们一起鲍勃·迪伦!”的文化沙龙,联袂呈现了一场诗与歌的跨

界盛宴。

此次沙龙横跨下午与晚间两场,重量嘉宾轮流上场,被戏称为“最像音乐节的读诗会”。在沙龙现场,嘉

宾们现场撕开用薯片袋包装的《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朗诵多首迪伦名作,诗人兼资深译者西川,

陈黎诵读了自己译笔下的迪伦,陈黎还为大家播放了他珍藏的迪伦影像,汪峰更是称鲍勃·迪伦为温暖的长者。

201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引起了很大争议,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鲍勃·迪伦可以说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鲍勃·迪伦诗与歌的魅力,广西师大社推出了薯片装的中英文对照

《鲍勃·迪伦诗歌集》,诗歌集共8册,收录了鲍勃·迪伦50多年间创作的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助理、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新在接受采访时说,

“《鲍勃·迪伦诗歌集》中文版于2017年6月出版,一个月内仅在新世相、一条、十点读书等平台就全价销售8

万多册,可以说创造了一个诗歌销售的奇迹。但是,作为诗集中文版的出版方,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卖多少

书——当然,卖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迪伦,走近迪伦。” (允)

继儿童文学、绘本的

黄金十年后,少儿科普书

也进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

代。由于少儿科普阅读是

硬需求,且科普书原创难

度大、耗时久,长期以来中

国童书市场上更多的是引

进版图书。在 2017 年 4 月

结束的第 53 届博洛尼亚童

书展上,少儿科普书成为

书展上最热门的版权竞争

品种之一。这些优秀的少

儿科普书的共同特点是画

面精美、构图精细、想象力

十足、趣味性高。2017 年

少儿科普书集中突出了以

下几个特点。

一,不少艺术型少儿科

普书的涌现,使得少儿科普

书的艺术性大大提高,许多

少儿科普书图画的精美性、

复杂度令人惊叹。比如工

艺十分复杂的ANATOMIE

(《解剖》),利用镂空工艺层

层深入展现身体各个结构,

体现了人体的立体性、空间感,更简单生

动地把知识准确传递给了读者。无论手

绘还是立体工艺,都是当今少儿科普书愈

发精细制作、凸显艺术性生动性的表现。

读者购买图书,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能得

到很高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

二,延续了这两年地图趣味少儿科普

书的热点,出现了大量地图式、大场景型

的科普百科图书。这类科普百科图书的

知识信息虽然还是文字,但整体设计已经

融入了整幅画面设计中。读者经常会一

面惊叹于绘者大场景复杂的绘画,一面则

被碎片化的百科知识大串联而震撼。目

前,国内引入的地图类、墙书类少儿科普

童书,如《地图》“墙书系列”等已获得了一

定的市场认可和读者的喜爱。

三,不仅兼具人文,而且融入了人物、

故事线索。当前最受欢迎的少儿科普童

书大都兼具科普性和人文性。同时尽管

讲故事并不是少儿科普书的重点,但有人

物和线索的穿插,还是使得科普书变得富

有诗意和温度。比如获法国教育部推荐

的《去旅行》一书,就是一部科普百科与人

文完美融合的作品。书中涵盖了地理、历

史、政治、文化、体育、美食等各方面知识

和信息。书中每一个国家都设计了一个

本国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为人物线索,全书

用第一人称视角带领读者游历各国,了解

各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知识。该书一经推

出即大获成功,占据2017年当当网新书榜

及童书新书榜榜首2个多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市场部副主任丁丽

洁坦言,《地球小孩的天气书》真的是一

本“边学边做”的书。作者黄卫找到丁丽

洁时说了几点:第一,目前国内关于气象

的儿童绘本有,但原创的几乎没有。第

二,她想做带点水彩水墨感觉的。第三,

要好玩,凡是跟气象有关的,无论天文地

理,还是花鸟鱼虫都可以放进书里来做

点探讨,最好还有小实验可以做。第四,

要带着这套书全国走一走,城市的孩子

接触科普的机会相对比较多,但是乡村

的孩子机会就很少了,要亲历亲为地去

做一点事。丁丽洁策划《地球小孩的天

气书》就是因为“天气”和人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这套书不但能令读者了解气象

领域的知识,关键是可以教会孩子一定

的防灾减灾的常识。科普不但要正确,

还得有用、有趣。

为了这套书,上海译文社的策划会开

了不下50次。“首先它得有用,其次还得考

虑孩子们的接受程度,要对170多个气象

科普知识点进行反复讨论筛选”,丁丽洁

说,有时开完会,晚上七八点钟了,黄卫开

始写作,并跟绘者沈利通话沟通想法。半

夜一两点钟,沈利还会发来手绘的草图或

修改图。“由于要保证准确性,画错一根线

都不行,反复修改是家常便饭。”

策划的时候,项目组的设想是,这套

书必须是多元的,能够给孩子带来发散

性思考。所以,在这套书里小读者会邂

逅世界名画、名曲,莫奈画笔下的雾都、

电闪雷鸣波尔卡、好莱坞名片雨中曲……

他们会发现气象现象原来还是艺术家们

的“缪斯女神”。它还得是有中国智慧

的,从汉字演变到诗词农谚,小读者会了

解到中国人对气象的了解和探知竟是这

么源远流长。

《地球小孩的天气书》里加入了一些

在家就能做的气象实验,让孩子和爸爸

妈妈在家里就能通过实验探讨些问题,

甚至可以有点自己的创意。最后这套书

里收入了 11 个实验(10 个可以在家里

做,1 个要去实验场所做)以及 1 个观测

记录作业。“当我建议所有的实验只要拍

成视频就好,扫码可看,非常方便。细心

的黄卫提醒说,别忘了,山区的孩子可能

没有手机和网络,所以我们还是请摄影

师把重要的步骤拍下来排在书页上。”

正在做少儿原创科普课题的长江文

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编辑部主任肖东

雁称,目前没有把原创科普图书作为一个

大类去做,因为从决定做这个课题到课题

研究结束,不可控因素太多,选题开发的

机遇性和偶然性过大,实操耗时又太长。

所以该社结合自身内容开发优势,选择把

它作为一个小类,像一个盆景,放在通识

教育这个大花园里,并把成长性、普及性

和人文性作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去发现

合适的内容。

长江文艺社北京图书中心目前的重

点是今年第二季度刚上的《太空日记》,尽

管不属于爆款产品,但动销情况很好,快

速加印已能证明其市场潜力。当然,在肖

东雁的判断里,最有潜力的是正在做的

“大自然主题系列”,“它会更新掉一批同

类型的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3 位作者用

了整整15年的时间,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素

材。它的宝贵不仅在于留下一些物种最

后的记录,还在于人类对它们的第一次发

现、第一次交流。这个系列不仅是有趣味

的,而且是有感情的。”

原创科普板块一直是新蕾出版社的

重点板块,该社也进行过多种出版形式

和内容的尝试,包括具有一定文学性的

套系“我的七彩大自然”“奇妙生命·动物

成长笔记”,卡通漫画形式的“漫画万物

起源”,以及科学绘本“果壳阅读·生活习

惯简史”等产品,近年来更在人文科普方

面,出版了“博物馆里的中国”“写给孩子

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等项目,积累了

一支专家和中青年学者相结合的作者队

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2017 年年初,新蕾社还与央视“脑洞

大开”栏目组合作,出版了《不做不知道,

科学真奇妙》一书,将科学知识、动手实

验等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

中,“博物馆里的中国”“果壳阅读·生活

习惯简史”等项目已经成为新蕾社的品

牌图书,屡获国家级奖项。“写给孩子的

传统文化·博悟之旅”项目则融入北京名

校的历史文化特色课程教学理念,具有

较为明显的市场潜力。

科普读物是蒲公英童书馆的一个主

力板块,“神奇校车”系列、《地图(人文

版)》《地下水下》《太空》《妙想科学》《植物

图鉴》等等都位居科普畅销排行榜。而蒲

公英童书馆2017年和2018年的选题重点

就是做原创科普书,品类有科普绘本、科

普桥梁书等,但是数量不会太大。因为一

本好的科普读物,从参与到作者创作到最

后呈现出来,都需要反复沟通打磨,摸索

前行。

颜小鹂认为,从国际少儿科普出版

的趋势来看,对图书内容多元的呈现形

式是必然的,但这些呈现形式根源上还

是图像文化,不管未来怎样发展,原创类

少儿科普图书的重心还是图像,只是图

像的表现方式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

让内容的呈现更加立体,甚至在接下来

几年,它的变化目标应该是把读者装进

科普场景,体验会直接逼近现实。从这

个方向来看,中外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直到领先,对于这个层面的开发,中国会

做得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

最庞大的供养技术成长的数据,这里正

在成为顶尖技术开发的新阵地。有越来

越多的高知群体正投身原创科普这一事

业,无论是编辑队伍,还是创作者队伍,

都在快速成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林致

少儿科普书的3

大国际出版潮流

蒋伟(北京阳光秀美图书公司少儿事业部主任)

向出版观

说策划人

2017年5月下旬,中信出版社集团出

版了一本神奇的科普书《点亮自然》,在上

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引爆了线上线下

的全面销售,定价128元,销量已接近15万

册,成为少儿科普门类的一个爆款。在推

广这本书时,我们并没有简单地将其看成

是一本书,而是作为一个超级IP运营。

用户立场与体验是策划原点 从选品

标准来说,小中信童书始终坚持的价值主

张是:有趣、有识、有品。这“三有”虽然是

策划人的理念,但其底层逻辑是有用户立

场的。《点亮自然》这本书是小中信童书主

编张昭在2016年春天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

上发现的。这本封面色彩斑斓的科普书在

我们眼中很特别,我们认为它对于目标用

户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成为一个

少儿科普的超级IP,它具备了可以打开通

向青少年儿童产品矩阵的底层基因。丰富

详实的科普知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

形式,加上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让我们觉

得这本书将颠覆国内读者对于科普图书的

固有印象,具有很强的革新性和稀缺性。

从设计要素来说,一本书的所有设计

要素都应该回到应用场景中去,我们始终

把有益于优化用户体验作为设计的重要标

尺。《点亮自然》的版式并不算复杂,却让我

们反反复复设计修改了12稿。原因是科普

类图书要体现严谨性,很多童书中的常用

字体不能使用,而过于正式的字体,又会使

得整本书显得沉闷晦涩。经过反复尝试,

最后才确定现在层次清晰、格局疏朗、规范

而不失活泼的版式。

文本打磨是提升阅读体验之本 翻译

质量是所有引进版图书良好阅读体验的根

本,如果没有好的翻译文本,所有的文案和

形式上的优化都是空中楼阁,大部分的稿

件编辑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校译,但是译

者仍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其他门类的少

儿图书,科普图书的翻译更需要严谨,也更

需要中文表达水准符合要求的译者。

经过数次试译比照之后,我们选定了青

年翻译家陈宇飞作为《点亮自然》的译者。

陈宇飞是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和

中文的功底都非常深厚,有充沛的相关知识

储备且擅长考据,全译本的《麦克阿瑟回忆

录》就出自他之手。他的试译稿不仅逻辑清

晰、表述流畅,而且有种《动物世界》纪录片

解说词的画面感。在此基础上他查阅了大

量的资料,凡有疑问之处就会提出自己的意

见和资料来源。译稿中标注多达几十处,为

编辑的审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为了

进一步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无误,我们邀请了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高

级工程师张劲硕担任审读。张劲硕老师非

常认真地审读全书,从专业的角度修正了很

多表述不够准确的地方。有了这样的沟通,

在处理审读意见时,我们格外注重传递给读

者准确、专业的科普知识,避免停留在一种

认知“舒适区”中。

场景化推广带动口碑营销 有人认为

营销就是炒作、找话题、蹭热点……这种认

知是对底层价值的忽视。在我们看来,好

的营销就是通过创意把产品的价值和设计

匠心向用户高效地表达出来,《点亮自然》

这种体验式的产品需要让消费者在一个舒

服而合理的环境下去阅读,才能产生共

鸣。最后“足不出户,畅游世界十大自然生

态地”被我们确定为核心营销场景。接下

来,我们通过优化日本世界生态地图、拍摄

图片及宣传视频等,不断挖掘产品的深层

价值,来激发读者的阅读意愿。

我们在社会化媒体端做好了精准的流

量投放方案,在数十家自媒体上发起了团

购,使得《点亮自然》在半个月之内纷纷流

转到各大电商平台,像书单、十点读书、粥

悦悦、暖暖妈爱分享这样大流量的平台分

别在短时间内做了密集式的推广。产品上

市时恰逢六一,也是各大电商平台为儿童

节推荐礼物的最佳时间段,我们的营销人

员顺势将《点亮自然》与六一结合打造话

题,例如以“六一,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为话题包装产品,利用节日场景化带动口

碑营销。

实现线下实体店三重覆盖 好的线下

营销需要一个完整的视觉意义覆盖,所以

我们联合线下书店,展开了三个层次的视

觉意义覆盖策略。第一个层次是和西西弗

全国80家门店的营销合作,第二个层次是

和中信书店(城市店+机场店共72家)以及

大众书局(28家),第三个层次是全国一线

城市的重点新华门店(17家)。

6月20日,为期42天的“书店里的自然

博物馆”活动开始,活动期间我们完成了超

过20场的《点亮自然》落地主题活动,覆盖

全国30家重点门店。西西弗杭州国大旗舰

店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小型的书展,将三色

滤镜艺术效果与科普世界完美结合。

中信书店、大众书局和一线城市的新

华门店也分别以《点亮自然》为主视觉打造

了店面陈设,并利用各自书店的优势和客

群的定位开展了多样化、深度化、互动体验

化的营销活动。至此,一场带有实验性的

IP运营之旅,已经走上一个稳健的征程。

《点亮自然》的IP运营之旅■于姝 王澜 王馨可(中信出版社集团童书编辑)

2017

IBFIBF科普专题

专刊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第2358、2359期合刊 27本版编辑:李丽萍E-mail:[email protected]

排版:胡斌出版报道/科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