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1112 月號 語象通訊雙月刊 41 《藝術特區》 北京上海以畫會友記 側寫陳其寬八十回顧展/羅青哲 《教學線上》 兩岸新詞之比較與分析(下)/許斐絢 《教學問答》 華語教材中的語法用語/張莉萍 漢語拼音華語和教學/張莉萍 《中心動態》 校外教學 派代表參加國父紀念館演講比賽 新年師生聯誼餐暨才藝表演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11/12 月號語象通訊雙月刊41 期《藝術特區》 北京

  • Upload
    haquynh

  • View
    319

  • Download
    16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 11/12月號 語象通訊雙月刊 41期 《藝術特區》 北京上海以畫會友記 側寫陳其寬八十回顧展/羅青哲 《教學線上》 兩岸新詞之比較與分析(下)/許斐絢 《教學問答》 華語教材中的語法用語/張莉萍 漢語拼音華語和教學/張莉萍 《中心動態》 校外教學 派代表參加國父紀念館演講比賽 新年師生聯誼餐會暨才藝表演晚會

北京上海以畫會友記 側寫陳其寬八十回顧展 羅青 近日重讀楊逸著《海上墨林》。其中詳記由乾嘉以來活動於上海地區的書畫家近

七百人。其中書畫俱佳著,往往不求聞達,日以筆墨自適,遂能坐享高年。以此

求之當代畫家,陳其寬先生可謂當之無愧。 其寬先生是名建築師,早年書畫二名為建築之名所掩。然而陳先生並不在意,仍

然努力硯池,勤調丹青。因為繪畫之於其寬先生,早已超過業餘肖遺,進入抒青

明志,推陳出新的境界。他不但要通過繪畫,表達一個廿世紀中國人的所感所思;

同時還要一新繪畫窠臼,洗除筆墨陳腔,為工業時代的中國繪畫,開拓出一片新

大地出來。 陳其老這份心意,在過去廿年間,漸漸為談藝者深刻認識,進而鼓掌喝采,廣為

推薦。近年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頗繁。其老的畫各,亦不脛而走,傳入

彼岸大陸,引起許多美術名家的注意。然一般大眾卻仍然不甚了了,不知「其」

名不識「其」畫。 為陳其老在大陸舉辦「八十回顧展」,並希望藉由這次展覽,讓所有水墨畫的愛

好者能對廿世紀中國繪畫的發展,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 因為陳先生的藝術正代表了廿世紀中國藝術家在海外發展,綜合中西,吸收創造

的成果之一。而中國藝術家廣泛的到本土以外的地區,從事各式各樣的藝術活

動,也正是廿世紀中國藝術的最大特點之一。忽略此一特點,廿世紀的中國藝術

必定要大大的減色。 展覽安排的地點,為了考慮其老的身體狀況,只選定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及上海

的上海美術館二處,每個地方的展期為一週,從今年的九月十九日開始至十月二

日為止,加上佈展與撤展的時間,全部的行程是一十七天。 台北方面為慎重從事,特別組織了陣容堅強的「回顧展代表團」,由名為藝評家

前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漢寶德教授領軍,擔任團長,陳其寬夫人林美英,女士

漢校長的新婚夫人孫寧瑜教授,東海大學董事會秘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鄧益裕

教授,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黃靜女士,秘書長應曉薇女士,副秘書長陳春霖先

生,企劃組長張國珍小姐等為團員。一時名流俊彥,全部到齊,浩浩蕩蕩,整隊

出發。筆者不敏,無處安插,只好追隨團長之後,做一名小小的副團長,隨軍報

導,以盡記錄之責。 一、北京 九月十七日清晨,代表團在台北鴻禧美術館前集合,同赴桃園國際機場,飛香港,

轉北京。當晚由北京中華文化聯誼會副秘書長李建民及副會長任秉欣,出面做東

席設「仿膳」宴請與會人上。陳其寬的門生故舊五六人,亦由游明國建築師領軍,

專程由台北趕來,為老師助陣。另有其老夫婦在香港的好友四五人,由何玉珠姊

妹組團,亦飛來北京熱情捧場。由此亦可見陳先生人氣之盛,人脈之豐。無巧不

巧,當晚正好是陳其老的八十壽誕,主辦人在席前壁上,掛出巨幅壽屏,加上壽

桃壽麵,主人衷心祝賀,客人滿懷欣喜,桌席之間充盈著歡樂慶生的氣氛。 代表團下榻在北京市中心區的松鶴酒店,旁邊就是王府井大街行人徒步區,距中

國美術館亦只有數街之遙,十分方便。次日佈展記者會,也都順利完成。陳先生

的作品,全是中國式的卷軸,佈置在中國美術館的左右兩大廳的玻璃櫃中,十分

合適。櫃中平台展出手卷、橫披,亦甚恰當。整會場安排長短適中,疏密得宜,

燈光配備雖不盡完善,但照明空間還算差強人意。整個會場佈置,顯得雍容閒靜,

與陳其寬的氣質十分相配。 開幕當天,眾賓雲集,典禮由館長楊力舟主持,名畫家及藝評家黃苗子,郁風夫

婦,中國畫研究院劉勃舒院長,前文化部部長英名誠,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務司

副司長田丹,中華文化聯誼會副會長任秉欣等以及許多書畫界名流如李可染夫人

及其公子李小少等,都到場觀禮致詞,我方代表團團長漢寶德校長亦發表簡短演

話闡明陳先生在水墨藝術上的成就,要言不繁,字字珠璣。只可惜來賓過多,無

法句句聽了真切。此外,中外藝術史名家亦有多人到場。例如普林斯頓大學藝術

史博士大都會美術館策展人姜斐德女士及其友人便專程前來,參加盛會,賞畫之

餘讚不絕口。會場上,由東海文教基金會出資印刷的回顧展目錄精美大方,人見

人愛,大家爭閱供不應求,不到半日,便索取一空。真可為盛況空前(大陸美術

館制度畫冊只送不賣)。 據參觀人士反應,陳先生的畫構思奇妙,構圖奇絕,筆法推陳,墨色出新,與過

去三四十年來大陸的水墨畫風,抬開了距離,有十分明顯的差異,使得觀者不得

不細細品味,靜靜賞析,留連忘返,不斷稱奇。 電視台聞訊亦來採訪,不但對陳其老的藝術多所著墨,同時亦不忘詢問有關「統

一大業」的前景。陳老一一從容回答,京味十足。關於「統一」,陳老則閒閒著

墨,以「和平」為最高原則,以「交流」為實際工作,不亢不卑,充分的展現了

老北京的圓融與智慧。 說起北京,陳先生從十二歲離京入蜀,後又轉赴上海,二十四歲在黃浦江畔,由

弟弟相送出國赴美,前後六十七年,未再返回北京。此次上京畫展,不但是以藝

會友之行,同時也是懷鄉尋根之旅,回憶胡同生活,追蹤兒時舊居,一償思鄉之

苦。畫展之日,老同學老朋友,紛紛從各地趕來,只求一會「其中有清華大學汪

坦、吳良鏞、胡允敬、李均、張守儀及雷達電腦太斗黃王珩,社會學專家吳傅啟,

前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陳琳教授及「英語世界」雜誌社長陳與綸」場面溫馨,氣

氛感人。開幕當天下午,大家同遊恭王府入「塞玉堂」品茶。我十二歲入「塞玉

堂」,在台北隨溥心畬學畫,匆匆也已四十年矣。當晚至老舍茶館觀京劇、聽相

聲,座間遇到不少熟人,真是他鄉遇故知,親切寸心知。 除了舊雨,還有新知。北京收藏家梅子先生熱心助人,他仰慕陳先生人品畫藝,

在京數日,晝夜相隨,迎送之禮,酬酢之宴,皆一一費心安排,十分賣力。尤其

是在交通方面,他亦頗有神通可顯,借來軍方總參賓士一輛,出入市區,可開「雙

爆」車燈,外加警笛鳴道,可以任意逆向行駛,免除塞車之苦。吾等坐在車上,

大有古代皇親顯要出巡的架勢。這種待遇,在台北是要貴為正副總統、行政院長,

方能享受得到。不料,在北京卻有此番奇遇,不可不記。 梅子為人,豪爽任俠,好客多禮,不但私下安排陳先生夫人會見政要名流,如華

國鋒等老幹部,同時也安排代表團一行會見當朝新貴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使得

此次畫展的接觸面,擴大不少。 除了官式拜會,我們一行還拜訪了中國畫研究院,蒙院長劉勃舒熱情招待,與漢

團長在藝評及畫院制度等議題上有了意見上的深度交流。事後,又蒙梅子安排夜

訪劉氏住處,得以暢談盡興。 出了中國畫研究院,大家來到故宮。我因下午四時之後,在故宮後門與友人有約,

不免一路飛奔,看完繪畫館余輝兄所等展之「清代宮廷繪畫」後,便直達後花園。

故宮我曾遊過多次,以此回最為匆忙。不過急切間,竟被我偷閒發現了故宮古柏

之美。以前也曾多次面對這一群百年老樹,揣摩良久,不得要領。這次匆匆一瞥,

反而有如見天人之感。於是立刻舉起相機,猛拍幻燈,沖洗出來後,可謂張張精

彩,幅幅傳神。入夜回到旅館,立刻依記憶做寫生七八頁,亦能妙得如神,不亦

快哉。 當日依晚,英業達總裁李詩欽先生,以東海校友的身分,在崑崙飯店設宴為其老

洗塵。李先生雖非建築系學生,但卻對陳老執弟子禮甚恭。可見東海老校友對母

校向心力之強,感情之真,令人為之動容。 此後數天,全團同遊天壇,共上長城,入琉璃廠、潘家園,大搜古董字畫及刺繡

玉器;進能仁居、九花山、大啖涮羊肉及北京烤鴨;飽食美味之餘,又曲曲折析,

走入舊日的「王大人胡同」,尋找陳老兒時故居。大家手捧甜如蜜的北京大柿子,

懷插五元一把的北京小摺扇;鼻聞二鍋頭的濃烈香氣,身在大雜院的老槐樹下。

但見一群老街坊、老鄰居、老太太、老先生,有一句沒一何的問答起六七十年前

的往事。而往事如胡同外的小販叫賣聲,耳朵聽得真切,眼睛卻看之不見。一行

人快步出得門來,但見長街無人,落葉滿地,樹影斜陽,光影迷離之間,廿一世

紀的燈火,已隱隱約約在遠處的摩天大樓上亮起。 二、上海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陳春霖先生與張國珍小姐,有著豐富的辦理畫展的經驗,工

作效率高超,行事設想週到,是此行不可缺少的主力。星期日下午開始撤展。他

們動作迅速,行車準確,下班時間一到,畫作全部都已打包裝箱完成,分秒不差,

乾淨俐落,令大陸館方人員大開眼界。 九月廿五日,我們一團人浩浩蕩蕩飛往上海。團長漢寶德校長夫婦,因臨時另有

要公,先返台北。空出團長一職,不得不由我出面暫代。一行人在我的「帶領」

之下,順利進住上海市中心的老牌國際賓館。 上海方面,由上海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郭開榮出面設宴歡迎,由副秘書長應明達

出面負責總接待,上海美術館方面則由李向陽執行館長安排一切,由副館長陳龍

負責展出及記者招待會,分層負責,效率極高。 上海市新成立的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梁曉庄及劉建,交流交往處副處長常

志康,對此次畫展十分重視,紛紛出面多次宴請全團,暢談文化文流心得,賓主

相處群融洽。 國際賓館面對人民公園及上海美術館新彼,距離舊彼也只有兩個街區,步行五分

鐘可達,十分方便。房間住定後,大家一起前往察看場地,會場雖在舊館三樓,

但空間完整,玻璃櫃成排,照明亦恰到好處,十分適合展出其寬的作品。其老並

建議,會場如能播放五六十年代美國輕音樂或爵士樂,則更有助於觀眾賞畫,館

方聞言,也立刻答應照辦,結果收效良好,深獲來賓稱許。 當天傍晚,全團隨著我這個古董字畫狂,直奔廣東路文物商廠,可惜並無所獲。

之後又轉往字畫文具店,買回大把空白的摺扇,準備一展畫扇絕技,可惜找不出

時間。 次日在舊美館舉辦記者會,報社記者發問踴躍,興趣十足。我在旁適時為大家指

出陳老為人謙和,畫亦含蓄,然他所從事的卻是一項最劇烈的中國繪畫革命運

動,一場不流血的革命,靜靜的在他的筆下完成。徹底的擺脫了芥子園文言文式

的繪畫語言之糾纏,海關天空的朝廿世紀的太空飛去。 九月廿七日,開幕典禮在舊館二樓大廳舉行,禮台莊嚴,來賓肅穆。李館長開場

致辭後,立刻把我這個「代」團長推向了麥克風,我一陣錯愕,不知如何是好。

大陸人士,參加開會及典禮的機會多,次數高,大半都練成了一套「萬用致詞」,

先是「熱烈祝賀」後是「取得成就」,術語連珠,節奏鏗鏘,長短合度,聲音宏

亮,一場五分鐘的詞,流水快板般,致了下來,雖不中亦不遠矣。 此種致詞法,我曾私下揣摹多次,可惜天資愚魯,學之不成,故爾做罷。現在人

已在台上,麥克風也已在嘴下,正要結結巴巴,不知如何是好。回頭一看,但見

布幕上掛著斗大的『須彌芥子──陳其寬八十回顧展』十二個大字,頓時心生靈

感,話至口邊。於是我一手抓下麥克風,一手指著須彌芥子四個大字,順勢介紹

起來。先說佛家須彌山至大,芥子至小,然「大中可以含小」、「小中可以見大」,

此正是陳老畫中之精神。看到畫展中大家可以小畫大裱,大畫小裱,而每一幅畫

都可遠觀亦可細看。細看之下,便會察覺,會場展出的畫,正好是八十幅。此一

瞥不但配合了陳先生的八十壽辰,同時也應合了《紅樓夢》中的「八十回」目。

我們知道,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最為精

彩。陳老此次選的八十幅畫,也正是他畢生最精彩的傑作。其中有許多畫與江南

庭園有關,構圖層層交錯穿插,其複雜的程度,亦不下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 陳老的盡可以正看,也可以倒觀三百六十度,正是面面可觀、面面看。因此陳先

生的畫展題目,要是倒著說,也應該說得通,所謂「展顧回十八寬其陳」的意思

是:這個展覽只要一看,便讓觀者回到了十八歲。因為陳先生人雖高壽已八十,

然其繪畫思想及心靈狀態卻是十分年輕,充滿了歡樂及幽默,常常讓觀眾誤認為

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所畫。至於畫的內容與筆墨,無不推陳出新,戛戛獨造,

拓「寬」了「其」他人所走窄了的「陳」舊道路。為中國廿世紀的水墨畫開闢了

全新的境界。最後,我立下斷語,說:「等一下,請諸位貴賓上三樓一看,便可

證明我所言不虛。」 靠著把畫展題目正正反反的解說一通,我這個開幕典禮致詞也就順利完成,下台

一鞠躬,圓滿達成任務。如此這般的致詞,上海人也是聞所未聞,立刻奔相走告,

傳為「怪」談。此後數日,我所到之處,都有人引用「展顧回十八」這句話來與

我開玩笑,杯盞之間,賓主盡歡。 當天下午,恰巧我與遠金塔、劉國松等應上海「海上山」畫廊之邀,提供作品,

與大陸的田黎明、徐累、王天德等,參加畫廊的「開幕首展」。台灣畫家只有我

到場,大陸則有徐、王二人出席。於是陳先生便欣然應邀,為畫展開幕致詞。旅

居上海的外籍人士日漸增多,其中不乏愛畫之士。當晚到場的歐美藏家,亦有多

人,我的致詞應畫廊主持人關女士之請,臨時改用英文,講了十幾分鐘,台下居

然也能溝通無礙反應良好。可見上海又恢復其國際性大都會的面貌了。 除了陳先生與我的畫展外,我們在國際賓館的早餐自助餐廳內,還同時遇見了朱

德群與吳冠中二位先生。一時大家相見甚歡,不免多次合照留念。原來朱先生應

「上海博物館」之邀,舉辦畫展,吳先也恰好到了上海,住在國際賓館,大家活

動的地點都圍繞著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真是有緣。台北近兩年,因誤了

時機,成為亞洲藝術之都的希望,已成泡影。上海正在急起直追,十一月則要舉

辦大型的國際藝術節。許多人都認為要不了幾年,上海便會成為界藝術活動的重

鎮,可以超越比較「封閉」的東京,而與紐約、巴黎相抗衡。這次遊上海的整體

感覺是:這是一個廿四小時都在進步的城市,有些建設已超越台北。而台北似乎

敗象已露,雞怪大家不約而同都在上海現了身。陳、朱、吳三位大師,不期而在

上海相遇,豈是偶然。 此後數天在上海的活動,包括拜會八十高齡的程十髮先生,參觀上海的豫園及中

山先生故居,蘇州的虎丘,拙政園及寒山寺。在豫園時,還蒙園區主任親自引至

內園雅室,品清茶觀古畫,之後還出示筆硯請陳先生及在下題詞,備棚風雅之趣。

我們一行人在遊「虎丘」時,陳老還應眾人之請,坐上花轎,一路上「丘」,返

老還童,天真一回。在訪寒山寺時,陳老獨賞寺後「楓橋」河畔的一排民居,白

牆黑瓦,倒映水天;綠柳迴廊,曲盡人意,認為是絕妙美景,畢生難忘。我因為

貪戀古董字畫,早早往「蘇州文物商店」去了,錯失此景,暗暗後悔不已。歸來

索閱照片風景,果然神妙。平常蘇州民居景緻,一經名家慧眼品題,便顯得不同

凡響。我數度遊寺,均未來得及轉到寺後一觀,心中不免恨恨。 在拙政園賞花時,恰巧遇到園中舉辦金魚大展,只見花缸數十盆,散落花叢中,

其中所飼之金魚千奇百怪,美不勝收。有些如濃墨滴水,欲透未透,欲化末化;

有些如胭脂汗水,鮮艷有如美人香唇,各色奇種異品,令人驚嘆叫絕,大開眼抖。 回上海後,應建築師鄧琨艷之邀參觀他位於蘇州河畔的工作室。此處舊屬青世幫

老大杜月笙的糧倉,屋高三層,佔地廣大。經過鄧兄細心整建,成了一座氣勢開

闊雄偉無比的美術館建築,樸實無華中有一種簡淨渾厚之美,難怪其地國內外爭

相報導,連月來高朋滿座。鄧兄是漢寶德團長之高足。學生愛師心誠,特別在頂

樓右側留出一大間五六十坪的工作室,以備老師隨時進駐使用。在師道淪喪的今

天,空谷還有是音傳出,實在令人感動不已。 此次京滬之行,處處都巧遇台灣藝文名士,例如在北京四川飯店前與李昂碰個正

著。在上海又與鄧兄意外重逢。至於其他相關人士,在所多有不及細載。此中消

息聞者可思之過半矣。 陳先生此次畫展「雙城記」,到此也就接近尾聲。美中不足之處是兩次展覽,都

沒有時間安排與當地的藝術界如畫家、評論家、藝術史家正式座談、交流。一般

行程安排的多是禮貌性的拜訪。見面既屬拜會,談話只好應酬。好在此次大家只

是初識,彼此相互陌生,不能深論也無法論深。希望下一次陳其寬先生舉辦九十

回顧展之時,兩岸諸君子能找一個清幽之處好好坐下來,閉門討論一整天,大家

暢所欲言,方能達到深度交流的目的。

兩岸新詞之比較與分析(下) 許斐絢 就數詞縮略而言,大陸長期以來就喜用之,八十年代以前的政治術語,此類滿天

飛舞(姚榮松,1996)。柳多利(1998)整理收錄大陸方面的數詞縮略仍相當多,例如「雙情」(國情和民情)、「三區」(禁區、盲區、難區)、「兩全」(全面貫徹

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兩重」(重點大學、重點學科)、「三知」(親知、

真知、深知)、「三陪」(陪唱、陪酒、陪舞)、「三幣」(人民幣、台幣、港幣)、「兩

基」(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輕壯年文盲)、「三過」(過分照料、過

分嬌寵、生活標準過高)、「三字一話」(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普通話)、「三

個有利於」(有利於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等等,這樣的數字縮略確實少見於台灣社會。 兩岸的縮略語仍以 AA式最常見,柳多利(1998)整理的九十年代大陸新詞中以AA式最多,台灣一般縮略語亦是如此。另外,大陸有相當多的略語,如「慢肝」(慢性肝炎)、「商廣」(商業廣告)、「開評」(開始評審)、「提效」(提高效益)、

「農負」(農民負擔)、「掃打」(掃黃打非)、「教質」(教學質量)、「農話」(農村

用電話)、「中味」(中國風味)12等等,台灣皆未將之簡縮;就幾個略語而言,如「水管」(水利管理)、「微軟」(微機軟件)很容易造成溝通上的誤解,如將「水

管」誤為「水流運的管子」、將「微軟」視為「Microsoft電腦公司」,因此,雖然縮略為方便、省時省力,但也應考量溝通及表意上的效果,因為,縮略語必須

受到漢語同音字太多和避免混淆的限制。 刁晏斌(1995)對於縮略語的局限性提出了他的看法:「就局限性及使用情況而言,新生簡縮詞話與新生仿造詞有很大的一致性,但簡縮詞語表意的不明瞭性比

仿造詞更甚。……所以上兩類詞語大都無甚強生命力:來得快也去得快,來得多

也去得多,……最終真正能存留下來,為人們經常用的,僅僅是很小一部分。13」因此,這些依仿擬法及縮略沽出現的新詞會經由時間來進行篩選。 伍、複合詞 漢語的複合詞是由兩個詞幹組成的,並依其內部句法結構分為「偏正式」、「述賓

式」、「述補式」、「並列式」、「重疊式」、「主謂式」等六種。這是漢語構詞法的核

心機制,也是新詞創造的依據,湯廷池(1987)分析了一百多個當時的台灣新詞,獲得的結論是:「遇有新奇的事物、概念、事態或現象而需要加以描述或強調時,

漢語常以偏正式複合詞(偶而也以主謂式複合詞)來新造名詞;遇有新奇的動作

或行為要表達或強調時,漢語就以述賓複合詞來創造新詞。漢語的新造詞似乎以

偏正式複合名詞與述賓式複合動詞佔絕大多數。14」 湯先生的觀察也運用大陸當代新詞,柳多利(1998)分析大陸九十年代新詞指出偏正式複合詞(由前面的修飾語素修飾後面的中心語素而成)是新詞中滋生利最

旺盛的複合詞,如有:「港妻」、「陪女」、「輕齡」、「社交煙」、「委屈獎」、「假企

業」、「人情車」、「鑑定專家」、「留守女士」、「飛天計畫」、「情感日記」、「綠色股

票」等等;而述賓式(由動詞術語語素與名詞賓語語素合成)在新詞中其滋生力

僅次於偏正式複合詞,如有:「竊券」、「捐智」、「吃票」、「打非」、「認洋」、「防

偽」、「追風」、「弄股」等,其他的複合詞滋生力並不強。 而姚榮松(1992)觀察 240個大陸新詞後提出的結論是:「並列複合詞在大陸的新詞中仍佔相當大的比例,而且以動詞為大宗。……它並且出現在『縮略詞』方

面,例如績效(成績與效果)、集納(收集歸納)、開拍(開始拍攝)、開排(開

始排演)、開印(開始列印),控購(控制購買)……等。15」常敬宇(1995)統計了 300多個新詞,偏正式最多,為 174個,述賓式有 44個,並列式(兩個詞素以平行關係組合而成,兩個語素是相等的,誰也不附屬於誰 16)有 37個。就此顯示,在大陸新詞中並列式複合詞也不少,就柳多利整理的略詞中,就有一些

並列複合詞,如:「推評」(推薦評比)。「留察」(留用察看)、「勒退」(勒令退學)

等。 台灣的複合詞基本上符合湯廷池的結論,但因沒有新詞詞典作為統計之用,無法

提出客觀的統計數字,但以教育部的《新詞語料彙編Ⅰ》而言,大部分的新詞是

偏正式複合詞,如有:「八卦雜誌」、「伴遊女郎」、「本土文學」、「避孕貼片」、「芳

香療法」、「明星產品」、「迷你雞」、「複製猴」、「電子手套」、「輻射屋」等,其次

為述賓式複合詞,如:「罷教」、「霸機」、「霸船」、「飆龍舟」、「飆舞」等數量不

多,其他的複合詞就更少了,尤其台灣在並列式的縮略語的產量不大,詞法沒有

大陸方面較全面的發展。 陸、外來詞 台灣的外來詞音譯的拉力較強,也為了簡潔,所以音譯的存真度不如大陸高。在

譯音詞方面竺家寧先生(1999)作了精闢的分析:大陸譯詞的音節數大多多於台灣的音節數,一般來說,大陸的譯音詞傾向於全譯,輔音也對應譯出,台灣的譯

音詞則捨繁就簡,同時,大都就美式音標來對譯其音;用字上大陸音譯趨向於通

俗化,台灣用字則趨向典雅化,另外,外國人姓氏的譯法,台灣往往把首字譯成

如中國人的姓氏,如「科林頓(Clinton)」、「雷根(Reagan)」,大陸方面則無此做法;而譯義詞兩岸各自選用其熟悉意象,大陸用詞傾向明白,台灣則較靈活,

例如:「半邊家庭/單親家庭」、「電傳機/傳真機」、「首腦會議/高峰會議」、「程

式群/衛星城市」等等。 就目前大量出現的科技新詞而言,兩岸除了轉借詞,大部分使用的是義譯,如

17:「access:接入/存取」、「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人工智慧」、「authentication:鑒別/認證」、「bandwidth:帶寬/頻寬」、「broadband:寬帶/寬頻」、「data base:數據庫/資料庫」、「digitization:數字化/數位化」、「file:文件/檔案」、「CD ROM:只讀貯存密集型光碟/唯讀記憶光碟」、「cursor:光標/游標」、「LAN:局域網/區域網路」、「WAN:廣域網/廣域網路」、「client-server:客戶機-服務器體系結構/主從結構」等。同一詞有不同的譯法,水無可厚非,但有些譯名是配套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例如:「digital cash:數字現金/數位貨幣」、「digital compression:數字壓縮/數位壓縮」、「digital image:數字圖像(影像)/數位(化)影像」、「digital signature:數字簽名/數位(化)

簽名」等;另外,由於大陸將「data」譯為「數據」,而台灣將之譯為「資料」,「modern」在台灣的譯名為「數據機」,事實上該儀器的功能在於調變電話不能處理的脈衝轉換成聲調,使電話能傳送數位資訊 18,因此主要功能在於調變解調(大陸譯為「調變解調器」),而非在「data」,由此可知,兩岸義譯的不同可能造成一些誤解。 以上的例詞基本上符合竺家寧先生(1999)的分析,大陸的譯詞偏於通俗口語化,在一些譯詞上,台灣較傾向於簡潔、文言,如「唯讀記憶光碟」和「主從結構」

就比大陸的譯詞簡潔得多。其他的譯詞方面,兩岸音譯與義譯各有之,如:

「hacker:黑客/駭客」、「catche:高速緩存/快取」、「Internet:因特網/互聯網/網際網路」、「WWW:萬維網/全球資訊網」等:某些譯音詞如「快取」、「因特網」比譯義詞來得簡便,而譯義詞中的「互聯網」比「網際網路」更能表義,

「萬維網」的義中帶音就相當有特色。 至於來自日語的外來詞,在台灣相當多見,尤其隨著日本文化的大量引進,很多

生活上的用語也跟著進入台灣社會,這方面,未見於大陸學者的新詞研究中。 柒、方言詞 台灣因社會環境的關係,吸收了相當多的新詞,也因母語運動的推動與觀念的改

變,出現相當多的國台夾雜語,這些夾雜語雖未進入新詞中,但也是台灣社會的

一個現象。 刁晏斌(1995)統計大陸《現代漢語新詞詞典》中方言詞的情況,方言詞約佔總數的百分之五,這個比例不算高也不算太低。姚漢銘(1998)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粵方言詞大量進入普通話的詞彙當中成為大陸地區的新詞,如:「的士」、「爆柵」、

「消腫」、「髮廊」、「皮包商」、「碰碰車」、「發燒友」等,台灣雖也受到香港方面

粵語的影響,但數量上是不能與閩南語相提並論的。當然,大陸普通話也吸收了

其他方言詞,如「侃」原是北京方言口語詞,意為閒聊或漫無目的的談話,經由

此字便衍生不少新詞,如「侃大山」、「侃爺」、「侃談會」等,還有受上海方言影

響指承擔家務之男性的「馬大嫂」等等(于夏龍,1992)。 第三節 兩岸詞語的交流與互動 大陸詞語的引進,正如姚榮松先生(1996)提到兩岸三地的詞語。 近年來一方面是透過探親、旅運、商業、文化交流等活動而流通,例如臺灣民眾

現在對於大陸旅遊安排的「景點」和「全陪」、「地陪」的導遊、還有自稱配偶的

一方為「愛人」等詞語相當熟悉;另一方面則是書籍的傳播,因為大量的大陸圖

書開放進口,「全方位」、「鬆綁」(解除束縛)、「搞小動作」等等詞語,已逐漸滲

透到台灣來。傅錫壬(1999)也提及大陸一些習慣用語,如「水平」、「優質」、「重點大學」、「搞」等源源進入臺灣。 一般如「盲流」(農村勞動力盲目外流)、「白條」(非正式用白紙黑字的便條式借

據)等的大陸社會特有情況而言,這樣的詞語雖進入臺灣,但一般是報章媒體報

導大陸消息時使用;還有一些大陸針對台灣提出的特定詞語,如「台胞」(台灣

同胞)、「台商」(台籍到大陸投資的商人)、「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等

詞語,台灣直接沿用之。至於一些台灣已有對等詞彙的常用詞語,筆者搜尋「慧

眼資料庫檢索系統」中得到的資料,如「愛人」的使用上仍偏重「情人」的詞義,

使用「愛人」一詞為配偶之意多半是在報導大陸藝人方面的消息,例如:「王菲

傳孕事,愛人竇唯不置可否。(中國時報,1996/09/21;22)」;然而雖然台灣原有的「水準」、「養老院」等詞語仍存在,但「水平」、「托老中心」等詞話已滲入台

灣的詞語之中,偶而會在報刊上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職棒洋將,賭客新寵。

教育、經濟水平不高,收買容易。(中國時報,1999/04/27;31)」、「宜蘭厝,居民評選,高水平對話。(聯合報 1999/02/27;35)」、「候選人政見,另有一招,發老人年金不如改設托老中心。(聯合報,1994/01/15;16)」。 其他一般大陸用語,除了前文提到的「全方位」、「鬆綁」、「搞小活動」、「質量」、

「塑料」等詞在當代已逐漸進入台灣詞語中。另外,可能自一些藝人標榜著「優

質藝人」的名號,「優質」一詞便開始興起,廣泛地形容品質優良的人事物,例

如:「二千位優質保姆,家扶中心的驕傲。(中國時報,2000/01/05;44)」、「和泰汽車悄悄告訴你,優質海水浴場在哪兒,(經濟日報,1999/06/05;12)」傅錫壬(1999)提出該詞語是大陸語彙:「台灣習慣質優,表示品質優良。」,但此詞語存於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與漢音輸入法的詞庫中,它也可能是台

灣經由「劣質」一詞經仿擬而來,因此該詞是否由大陸引進,筆者尚存疑。至於

台灣現用的「路霸」指的是「佔門前巷道公地做私用」,而已非大陸原義「公路

上的土霸」了,報章上可見:「新好巷道,永和里新風貌。清除路霸,防火巷淨

空見成效。(中國時報:2000/01/11;49)」、「又見路霸佔車位。(聯合報,2000/03/4;18)」「路霸」的詞義已改變,難怪南方朔(1997)稱之為「引喻失義的詞」了。 而台灣的詞語也漸趨流入大陸,刁晏斌(1995)提到:「進入新時期後,封閉相對打開,交流日漸增多,海內外漢語的交流也成為現實,並且日益廣泛漢迅速,

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大陸漢語對海外漢語(最主要是香港、台灣)詞語的大

量吸收。19」例如:「層面」、「床戲」、「色狼」、「轉型」、「周邊」、「遲滯」、「整合」、「策劃」、「休閒」、「大牌」、「當紅」等詞的輸入便是例證。 此外,大陸也存有吸收台灣用語而形成原調和台灣用語並存的現象,例如「計算

機」與「電腦」、「收銀台」與「收款處」、「芭樂」與「番石榴」、「雷射」與「激

光」、「空中小姐」與「飛機乘務員」等(李明,1992)。 兩岸詞語雖各有新詞的出現與發展,但因兩岸的交流與互動漸趨出現合流的景

象,個自從對方引進自己能接受的詞語,也產生兩地詞語並存的現象,隨著交往

的密切,兩岸詞語的互動也會跟著更加頻繁。 12例見:柳多利,1998,《90年代中國大陸新詞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 13刁晏斌,1995,《新時期大陸漢語的發展與變革》,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26 14湯廷池,1989,〈新詞創造與漢語語法〉,《漢語詞法句法續集》,台北:台灣

學生書局。頁 101,原載於大陸雜誌 1987年,頁 134 15姚榮松,1992,〈海峽兩岸新詞比較〉,於《師大國文 學報》,21期 16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頁 54 17以下例詞皆將大陸置前,台灣置後 18郭重興,1997,《網路辭典》,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刁晏拭,1995,《新時期大陸漢語的發展與變革》,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 44

華語教材中的語法用語 張莉萍 摘要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教材中的語法縮略語一覽表(Abbreviations)中看出一個教材所使用的縮略語代表的意義以及對照的英文含意。這個表隱含的意義不只是

教師或編輯者對語法的分類概念,也是學習者習得漢語語法的一個基礎。然而,

我們觀察不同的教材對這些縮略語可能有不同的說明,或對同一語法概念有不同

的用語,例如:CV(輔動詞)/Prep(介詞)。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檢視並企圖修正華語教學界的語法用語(不包括中國大陸的用語),讓學習者不管拿到哪一個

教材都能沒有障礙地理解這些語法用語及概念,不致混淆。本文的另一個目標則

是拉近華語教學界和語言學界的語法用語,期望兩者的用語不要有太大的差距。

因為語法教學的基礎來自於語言分析,如果兩者指稱的事物南轅北轍,這樣不僅

使得華語教師畏懼接觸語言學者的分析,語言學者專家也無法和語言教學者有共

同的語言來溝通而從旁協助分析研究華語教學上的難點。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先檢視日前華語教材中的語法用語(縮略語),選取材料將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的《國語會話》、《中文初級閱讀》、《實用視

聽華語》(正中書局 1999年出版)以及美國 1997年印第安那大學出版的《Interaction Ⅰ》教材為主,分析其間語法點及語法用語的異同。第二步是指出教學界和語言學界對某些用語的差異,並在語言分析的基礎上討論華語教學上特

有的一些用語的合適性,例如:MA(Movable Adverb可移動副詞)、PV(Post Verb後置動語)。本文也將華語教材中的縮略語表和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中的詞類

用語標記做一對照,期盼華語教學者能多利用實際的語料庫輔助教學。最後,我

們但會在以上所討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語法用語的架構,並且給每一個名稱一個

簡單清楚的中文定義,讓華語教師及教材編輯者有所依循。更希望這樣的一個架

構可以做為專家學者們在討論教學語法時共通的語言。

中心動態 ●校外教學 為調劑身心,增進教學效能,本中心於十一月二日舉行校外教學,前往木柵動物

園參訪遊覽。本次校外教學活動原訂於十月二十日前往朱銘美術館,因颱風之

故,往朱銘美術館道路坍方受阻,故改至動物園。 校外教學當天約早上 8:45出發,9:30抵達動物園,雖然飄著細雨,但見到可愛的企鵝搖搖晃晃的走來走去,老師同學們仍忍不住高興的尖叫起來。活動於下

午二時結束。在依依不捨中,師生們跟動物園裡可愛的動物互道珍重再見。 ●派代表參加國父紀念館演講比賽 本中心學生參加第二十八屆國際友人中國話演講比賽,表現優異。美國學生何恩

勇奪第一名,戴傑克榮獲第二名,艾思榮獲優勝。 ●新年師生聯誼餐會暨才藝表演晚會 預定於十二月二十二日舉辦新年晚會,此活動預計分二部份進行。第一部份是新

年師生聯誼餐會;第二部份是師生才藝表演晚會,會中有各項才藝表演,節目內

容由師生共同策劃、表演。

漢語拼音和華語教學 張莉萍 中心在九月底規劃這學期的研討會時,將漢語拼音的主題納入,主要是因為我們

聽到學員還有老師的一些反映,學員曾來反映教師不懂漢語拼音或教師不願意回

答漢語拼音的問題,某些教師則是希望有人能給他們上上課,例如:如何教授漢

語拼言。沒想到十月份出現了台灣中文譯音的決策問題,到底採用漢語拼音還是

通用拼音,在社會上引起了非常廣泛的爭論,教育部終於在十月三十日宣布,將

建議行政院採用漢語拼音。當然這些新聞不可能是我們「炒」出來的。 我們要聲明今天的研討並不是為了趕流行,今天大概不討論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

的優劣,也不討論兩者的相容度,今天的研討主題是漢語拼音和華語教學,主要

是談做為一個華語教師到底需要知道漢語拼音多少?我想我們老師應該都注意

到目前中心大部分的教材除了用注音符號標音外,也加註了漢語拼音在旁,為什

麼用漢語拼音,原因很單純,因為學員在海外學中文幾乎都是用漢語拼音。大部

分在海外學習過中文的學員來到台灣繼續學習,為免浪費他們的時間,中心並不

強道他們重新學習注音符號,但是教師應該鼓勵他們在台灣的學習環境中,注音

符號的應用廣泛,如果他們認識注音符號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教師亦可以提供

他們注音符號和漢語拼音的對照表,幫助他們認識,至於這個對照表就在視聽華

語(一)的最前頭。曾經有學員特地跑來辦公室要對照表,我們的老師應該要知

道這個表就在教材中。 雖然中心教注音符號,不教漢語拼音的政策不變,但並不表示教師不需要知道什

麼是漢語拼音。就如同以前的教材用耶魯拼音或威妥碼拼音,無論是哪一套拼

音,拼音是學員學習語言的一種工具,教師手邊應該隨時可以找到這幾套拼音和

注音符號的參照資料。再說,如果評量中高級學生的發音部分,注音與拼音方式

應該都可以接受,那麼,教師能不知道漢語拼音嗎?既然要知道,要知道到什麼

程度?我想除了它和注音符號的對照外,大致的拼寫原則是需要知道的。為什麼

說是大致呢?因為這裡的拼寫原則包括兩部分,一是拼音符號拼寫的一般規則和

變化:如:「i」的前面沒有聲母時,寫成「yi」:「iou」前面加聲母時寫成「iu」。一是牽涉到書寫原則,詞分寫還是連寫的問題,如「快快樂樂」應該拼成

kuaikuai-lele,kuaiduailele,還是 kuaikuai lele? 拼昔符號拼為的規則我想華語老師是一定要知道的,這一部份由中心的吳彰英老

師為大家說明。關於詞的分寫還是連寫的原則,大陸在一九八八年公布了《漢語

拼音正詞法基本原則》,其中規範了哪些要合寫,哪些要分寫。但是個人覺得這

個規則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有些目前還有爭議,再加上就我所知,在大陸還有

一套《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分詞規範》(梁 1990),規範了機器處理中文的切分標準。雖然後者是機器處理中符文的切分標準,但我認為機器處理中文的切分標

準和漢語拼音的分詞規則應該是平行的,不過目前看起來仍有矛盾之處。例如:

「買了書」按《漢語拼音正詞法》的規定應該寫為「maile shu」,而《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分詞規範》中則規定要分寫為「maishu」。基本上,中央研究院也已

經在 1996年研擬出一套《資訊處理用中文分詞標準草案》(詞庫小組 1996),在資訊所詞庫小組技術報告中更對詞的分合原則提出全面性的討論和許多學理的

根據。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教師,可以參考該技術報告。 既然分詞規範還有討論的空間,我想這個正詞法老師擺在手邊參考就可以了。如

果學生問起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讓他們知道有這麼個正詞法即可。(記於民國 89年 11月 6日師大國語中心教學研討會)。 後記:當大華研所鄧守信所長也參與了這個研討會,為老師們補充我和吳老師說

明不足之處,也提出了他對於分詞的看法,給全體教師參考,使得整個研討會更

加充實、氣氛熱烈,在此代表全體教師再次感謝鄧所長的熱情支持。 參考書目: 李樂毅 1999 你了解漢語拼音嗎?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梁南元 1990 信息處理現代漢語分詞規範草案及其切分標準原則問題。語文建

設通訊 28期,45-53頁。 詞庫小組 1996 「搜」文解字──中文詞界研究與資訊用分詞標準。中文詞知

識庫小組技術報告#96-01。南港,中央研究院。

漢語拼音小檔案 1958年正式公布《漢語拼音方案》 拼法:音位(phonetic)制、羅馬字母,25個字母。 (做為拼音方案,是與標音符號(例如:國際音標等)不同的,它並不要求把語

音分析得越細越好,而是往往把立結構中不具辨義作用的音素概括成一個音位,

用一個或兩個字母表示。例如漢語拼音中的 a在 a,ai,an,ian等韻母裡實際讀音是有細微區別的,按國際音標應分別寫成[A][a][α][ε]。) 1977年 9月,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決議,採用《漢語拼音方案》做為用羅馬字母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 1982年 8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決議,採用《漢語拼音方案》做為在文獻工作中拼寫有關中國的專門名詞和詞語的國際標準。 1988年 7月大陸發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1996年頒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為國家標準。 (《漢語拼音正詞法》又稱拼寫法,是用漢語拼音方案來拼寫現代漢語的規範。

包括 1.分詞連寫法 2.同音詞拼寫法 3.文言成分(成語等)拼寫法 4.外來詞言拼寫法 5.人名地名拼寫法 6.略語和縮寫拼寫法 7.標調法 8.標點符號使用法 9.移行規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