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人對環境保護愈加重視,我國環保法規管制亦 日趨嚴格,近年來與產業相關的環保規定及標準要求,已逐漸影響產業 之發展方向。此外,近年縣市環保主管機關為符合地方特性提升當地 環境品質,依據環保法令之母法授權,陸續訂定地方加嚴之排放標準, 產業往往因資訊不足或掌握法規動態不全,錯失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 下簡稱環保署)或地方環保局之溝通時機,導致環保法規公告後,造成 產業窒礙難行之衝擊。 因此,為協助產業了解法規權益,適時掌握環保法規管制動態,並 能及早因應與調適,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綠色技術提升計畫」(以下簡稱 本計畫)彙整環保署本(102)年度委辦計畫招標文件資料、相關環保新 聞及近年(99~101 年度)制(修)訂法規委辦計畫成果,包括空氣污染 防制、水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噪音污染管制及毒化物管 理等法規領域,進行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人對環境保護愈加重視我國環保法規管制亦

日趨嚴格近年來與產業相關的環保規定及標準要求已逐漸影響產業

之發展方向此外近年縣市環保主管機關為符合地方特性提升當地

環境品質依據環保法令之母法授權陸續訂定地方加嚴之排放標準

產業往往因資訊不足或掌握法規動態不全錯失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

下簡稱環保署)或地方環保局之溝通時機導致環保法規公告後造成

產業窒礙難行之衝擊

因此為協助產業了解法規權益適時掌握環保法規管制動態並

能及早因應與調適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綠色技術提升計畫」(以下簡稱

本計畫)彙整環保署本(102)年度委辦計畫招標文件資料相關環保新

聞及近年(99~101 年度)制(修)訂法規委辦計畫成果包括空氣污染

防制水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噪音污染管制及毒化物管

理等法規領域進行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2-

二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21 空氣污染防制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以下簡稱空污法)方向

主要朝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以下簡稱 CEMS)管制總量管制推動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 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研修之法規有「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固定污染源空氣污

染物排放標準」「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玻璃業氮氧

化物排放標準」「揮發性有機物計量方式」等預定今年將針對各

法規草案內容召開研商或公聽會議另「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

物排放標準」「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鉛

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量管制計畫書」為第 2 階段

修訂重點此外「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廢

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

準」為第 3 階段修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1茲就

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3-

表 1 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29 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

理辦法 全產業

1增列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 2增訂因故大量排放空氣污染物者應申

報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規定 3增列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

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另增訂採密閉集

氣系統者經核定後得採監測資料或檢

測結果計算排放量 4增訂主管機關執行審查作業時可重新

或修正計算方式之時機 5增訂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

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

存期限規定

1020327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

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

規範參考原則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1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 2提供環保機關使用狀況 3增訂偵測下限濃度 4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端 5修正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增訂校正氣體導入端為監測儀器近端

7增訂監測儀器全幅值

1020121預告修正

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

放標準修正草案

具汽力機組及汽電

共生設備鍋爐氣

渦輪機組及複循環

機組柴油引擎機

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工廠

1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

鍋爐總熱效率緊急或備用發電機組

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整併汽力機組及各行業工廠汽電共生

設備鍋爐適用相同標準 3修改粒狀污染物含氧百分率參考基準

4針對汽電共生及再生能源等項目另訂

適用之排放標準 5國內現行粒狀污染物濃度(mgNm3)為

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

算公式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6另訂定汞標準

1020103 修正發布

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第44條附表2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施行

日期由102年1月1日修正為103年1月1日

1011224 預告修正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

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

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

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

設備元件)排放係數

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

定修正草案

1 石 油 化 工 製 造

業化學材料製

造業與倉儲業 2具環評揮發性有

機物核定量之工

廠及園區

1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

修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2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石化製程之冷卻水塔排放量之計量

方式 3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各行業儲槽清洗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1010913 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 電弧爐煉鋼業(23 1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

-4-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預告修正 標準修正草案 家)鑄造業(158

家) 期操作時間之應遵行事項

2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

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3修正加料期出鋼期僅適用於電弧爐

4新增採樣方法之規定 5加嚴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

灰洩料設施等3部分之排放標準限值

1020424修正發布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

排放標準(附表 2-1) 修正草案

具鍋爐之產業

1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

值並調整修正施行日期 2定義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排氣體

積認定方式適用對象

1010626 研商會

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

標準修正草案

平板玻璃玻璃纖

維影像管光學

色版燈罩電器

用玻璃水玻璃

玻璃釉料及其他玻

璃製造用熔融爐

1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及硫

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2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

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燃燒技術以及

既存與新設污染源區分

研擬中 已有修正

建議方向

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

全國陶瓷業(約 49 家)

1修正標準名稱將該標準名稱修改為

「陶瓷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增列管制範圍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

範圍 3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

於或等於3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小於或等於30ppm 4刪除測定方法

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

正草案

全國磚瓦窯業(約

55 家)

1增列管制範圍 2修正排放濃度 3刪除測定方法

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鉛二次冶煉業(約

6 家)

1修正粒狀污染物鉛化合物排放濃度

刪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刪除周界標準 3刪除測定方法

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

積體電路晶圓製造

程序相關之半導體

製造業

1增列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1條與第22條第1項等規定之法源依據

2擴大列管該標準管制對象之半導體製

造業並配合修正相關專用名詞及符號

定義 3修正該標準管制門檻之認定方式 4改採單一排放管道之排放情形進行排

放管制 5配合排放管制方式之修正新增訂排放

標準適用性規定 6將原法規第5條及第6條分類修正列於

-5-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其他條文及新增附表「污染防制設備操

作運轉紀錄項目」並刪除原條文第5條規定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一般廢棄物焚化

爐事業廢棄物焚

化爐

修正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氯化氫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

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

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全國瀝青業(約 130 家)

1修正標準名稱 2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 3新增異味管制規定 4刪除測定方法

研擬中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周界濃度標準

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燒結爐及汽電共生鍋爐汞物種流布機制及排放減量策

略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管理與危害影響評估作業系統架構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影響評估程序空氣污防制計畫指引與涵容總量減量監測設施安裝標準程序輔導

手冊CEMS 現場查核手冊CEMS 法制文件審查程序PM25 質量濃度手動檢測與自動監測

間之濃度換算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101年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檢討修正計畫本計

畫彙整

(一)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理辦法

有關排放量估算方式雖已訂定公私場所自行選用符合實際排放情

況之估算方法然環保署考量公私場所依實際排放相關數據建置之自廠

係數更符合各廠實際排放狀況因此有必要明定排放量推估方式選擇順

序與相關之申報審查作業方式另鑑於空氣污染防制費於 99 年度開

徵 13 項個別物種為有效掌握公私場所個別物種排放資訊有必要將

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個別物種納入排放量申報物種以完備落實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制度修正重點如下

1 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 13 項個別物

種為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包括甲苯二甲苯苯乙

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

甲烷(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

2 新增質量平衡計量申報方式規定增訂各物種揮發性有機物

(以下簡稱 VOCS)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與燃料含硫量重量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

二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21 空氣污染防制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以下簡稱空污法)方向

主要朝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以下簡稱 CEMS)管制總量管制推動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 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研修之法規有「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固定污染源空氣污

染物排放標準」「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玻璃業氮氧

化物排放標準」「揮發性有機物計量方式」等預定今年將針對各

法規草案內容召開研商或公聽會議另「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

物排放標準」「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鉛

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總量管制計畫書」為第 2 階段

修訂重點此外「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廢

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

準」為第 3 階段修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1茲就

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3-

表 1 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29 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

理辦法 全產業

1增列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 2增訂因故大量排放空氣污染物者應申

報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規定 3增列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

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另增訂採密閉集

氣系統者經核定後得採監測資料或檢

測結果計算排放量 4增訂主管機關執行審查作業時可重新

或修正計算方式之時機 5增訂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

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

存期限規定

1020327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

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

規範參考原則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1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 2提供環保機關使用狀況 3增訂偵測下限濃度 4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端 5修正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增訂校正氣體導入端為監測儀器近端

7增訂監測儀器全幅值

1020121預告修正

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

放標準修正草案

具汽力機組及汽電

共生設備鍋爐氣

渦輪機組及複循環

機組柴油引擎機

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工廠

1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

鍋爐總熱效率緊急或備用發電機組

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整併汽力機組及各行業工廠汽電共生

設備鍋爐適用相同標準 3修改粒狀污染物含氧百分率參考基準

4針對汽電共生及再生能源等項目另訂

適用之排放標準 5國內現行粒狀污染物濃度(mgNm3)為

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

算公式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6另訂定汞標準

1020103 修正發布

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第44條附表2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施行

日期由102年1月1日修正為103年1月1日

1011224 預告修正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

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

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

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

設備元件)排放係數

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

定修正草案

1 石 油 化 工 製 造

業化學材料製

造業與倉儲業 2具環評揮發性有

機物核定量之工

廠及園區

1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

修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2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石化製程之冷卻水塔排放量之計量

方式 3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各行業儲槽清洗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1010913 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 電弧爐煉鋼業(23 1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

-4-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預告修正 標準修正草案 家)鑄造業(158

家) 期操作時間之應遵行事項

2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

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3修正加料期出鋼期僅適用於電弧爐

4新增採樣方法之規定 5加嚴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

灰洩料設施等3部分之排放標準限值

1020424修正發布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

排放標準(附表 2-1) 修正草案

具鍋爐之產業

1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

值並調整修正施行日期 2定義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排氣體

積認定方式適用對象

1010626 研商會

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

標準修正草案

平板玻璃玻璃纖

維影像管光學

色版燈罩電器

用玻璃水玻璃

玻璃釉料及其他玻

璃製造用熔融爐

1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及硫

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2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

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燃燒技術以及

既存與新設污染源區分

研擬中 已有修正

建議方向

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

全國陶瓷業(約 49 家)

1修正標準名稱將該標準名稱修改為

「陶瓷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增列管制範圍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

範圍 3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

於或等於3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小於或等於30ppm 4刪除測定方法

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

正草案

全國磚瓦窯業(約

55 家)

1增列管制範圍 2修正排放濃度 3刪除測定方法

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鉛二次冶煉業(約

6 家)

1修正粒狀污染物鉛化合物排放濃度

刪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刪除周界標準 3刪除測定方法

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

積體電路晶圓製造

程序相關之半導體

製造業

1增列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1條與第22條第1項等規定之法源依據

2擴大列管該標準管制對象之半導體製

造業並配合修正相關專用名詞及符號

定義 3修正該標準管制門檻之認定方式 4改採單一排放管道之排放情形進行排

放管制 5配合排放管制方式之修正新增訂排放

標準適用性規定 6將原法規第5條及第6條分類修正列於

-5-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其他條文及新增附表「污染防制設備操

作運轉紀錄項目」並刪除原條文第5條規定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一般廢棄物焚化

爐事業廢棄物焚

化爐

修正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氯化氫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

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

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全國瀝青業(約 130 家)

1修正標準名稱 2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 3新增異味管制規定 4刪除測定方法

研擬中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周界濃度標準

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燒結爐及汽電共生鍋爐汞物種流布機制及排放減量策

略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管理與危害影響評估作業系統架構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影響評估程序空氣污防制計畫指引與涵容總量減量監測設施安裝標準程序輔導

手冊CEMS 現場查核手冊CEMS 法制文件審查程序PM25 質量濃度手動檢測與自動監測

間之濃度換算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101年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檢討修正計畫本計

畫彙整

(一)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理辦法

有關排放量估算方式雖已訂定公私場所自行選用符合實際排放情

況之估算方法然環保署考量公私場所依實際排放相關數據建置之自廠

係數更符合各廠實際排放狀況因此有必要明定排放量推估方式選擇順

序與相關之申報審查作業方式另鑑於空氣污染防制費於 99 年度開

徵 13 項個別物種為有效掌握公私場所個別物種排放資訊有必要將

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個別物種納入排放量申報物種以完備落實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制度修正重點如下

1 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 13 項個別物

種為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包括甲苯二甲苯苯乙

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

甲烷(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

2 新增質量平衡計量申報方式規定增訂各物種揮發性有機物

(以下簡稱 VOCS)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與燃料含硫量重量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

表 1 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29 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

理辦法 全產業

1增列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 2增訂因故大量排放空氣污染物者應申

報空氣污染物排放量規定 3增列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

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另增訂採密閉集

氣系統者經核定後得採監測資料或檢

測結果計算排放量 4增訂主管機關執行審查作業時可重新

或修正計算方式之時機 5增訂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

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

存期限規定

1020327修正發布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

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

規範參考原則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1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 2提供環保機關使用狀況 3增訂偵測下限濃度 4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端 5修正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增訂校正氣體導入端為監測儀器近端

7增訂監測儀器全幅值

1020121預告修正

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

放標準修正草案

具汽力機組及汽電

共生設備鍋爐氣

渦輪機組及複循環

機組柴油引擎機

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工廠

1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

鍋爐總熱效率緊急或備用發電機組

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整併汽力機組及各行業工廠汽電共生

設備鍋爐適用相同標準 3修改粒狀污染物含氧百分率參考基準

4針對汽電共生及再生能源等項目另訂

適用之排放標準 5國內現行粒狀污染物濃度(mgNm3)為

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

算公式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6另訂定汞標準

1020103 修正發布

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 石化製程之廢氣燃

燒塔 第44條附表2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施行

日期由102年1月1日修正為103年1月1日

1011224 預告修正

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

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

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

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

設備元件)排放係數

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

定修正草案

1 石 油 化 工 製 造

業化學材料製

造業與倉儲業 2具環評揮發性有

機物核定量之工

廠及園區

1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

修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2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石化製程之冷卻水塔排放量之計量

方式 3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

增各行業儲槽清洗排放量之計量方式

1010913 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 電弧爐煉鋼業(23 1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

-4-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預告修正 標準修正草案 家)鑄造業(158

家) 期操作時間之應遵行事項

2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

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3修正加料期出鋼期僅適用於電弧爐

4新增採樣方法之規定 5加嚴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

灰洩料設施等3部分之排放標準限值

1020424修正發布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

排放標準(附表 2-1) 修正草案

具鍋爐之產業

1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

值並調整修正施行日期 2定義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排氣體

積認定方式適用對象

1010626 研商會

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

標準修正草案

平板玻璃玻璃纖

維影像管光學

色版燈罩電器

用玻璃水玻璃

玻璃釉料及其他玻

璃製造用熔融爐

1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及硫

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2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

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燃燒技術以及

既存與新設污染源區分

研擬中 已有修正

建議方向

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

全國陶瓷業(約 49 家)

1修正標準名稱將該標準名稱修改為

「陶瓷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增列管制範圍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

範圍 3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

於或等於3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小於或等於30ppm 4刪除測定方法

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

正草案

全國磚瓦窯業(約

55 家)

1增列管制範圍 2修正排放濃度 3刪除測定方法

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鉛二次冶煉業(約

6 家)

1修正粒狀污染物鉛化合物排放濃度

刪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刪除周界標準 3刪除測定方法

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

積體電路晶圓製造

程序相關之半導體

製造業

1增列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1條與第22條第1項等規定之法源依據

2擴大列管該標準管制對象之半導體製

造業並配合修正相關專用名詞及符號

定義 3修正該標準管制門檻之認定方式 4改採單一排放管道之排放情形進行排

放管制 5配合排放管制方式之修正新增訂排放

標準適用性規定 6將原法規第5條及第6條分類修正列於

-5-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其他條文及新增附表「污染防制設備操

作運轉紀錄項目」並刪除原條文第5條規定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一般廢棄物焚化

爐事業廢棄物焚

化爐

修正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氯化氫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

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

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全國瀝青業(約 130 家)

1修正標準名稱 2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 3新增異味管制規定 4刪除測定方法

研擬中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周界濃度標準

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燒結爐及汽電共生鍋爐汞物種流布機制及排放減量策

略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管理與危害影響評估作業系統架構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影響評估程序空氣污防制計畫指引與涵容總量減量監測設施安裝標準程序輔導

手冊CEMS 現場查核手冊CEMS 法制文件審查程序PM25 質量濃度手動檢測與自動監測

間之濃度換算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101年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檢討修正計畫本計

畫彙整

(一)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理辦法

有關排放量估算方式雖已訂定公私場所自行選用符合實際排放情

況之估算方法然環保署考量公私場所依實際排放相關數據建置之自廠

係數更符合各廠實際排放狀況因此有必要明定排放量推估方式選擇順

序與相關之申報審查作業方式另鑑於空氣污染防制費於 99 年度開

徵 13 項個別物種為有效掌握公私場所個別物種排放資訊有必要將

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個別物種納入排放量申報物種以完備落實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制度修正重點如下

1 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 13 項個別物

種為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包括甲苯二甲苯苯乙

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

甲烷(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

2 新增質量平衡計量申報方式規定增訂各物種揮發性有機物

(以下簡稱 VOCS)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與燃料含硫量重量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預告修正 標準修正草案 家)鑄造業(158

家) 期操作時間之應遵行事項

2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

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3修正加料期出鋼期僅適用於電弧爐

4新增採樣方法之規定 5加嚴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

灰洩料設施等3部分之排放標準限值

1020424修正發布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

排放標準(附表 2-1) 修正草案

具鍋爐之產業

1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

值並調整修正施行日期 2定義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排氣體

積認定方式適用對象

1010626 研商會

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

標準修正草案

平板玻璃玻璃纖

維影像管光學

色版燈罩電器

用玻璃水玻璃

玻璃釉料及其他玻

璃製造用熔融爐

1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及硫

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2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

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燃燒技術以及

既存與新設污染源區分

研擬中 已有修正

建議方向

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

全國陶瓷業(約 49 家)

1修正標準名稱將該標準名稱修改為

「陶瓷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增列管制範圍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

範圍 3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

於或等於30mgm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小於或等於30ppm 4刪除測定方法

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

正草案

全國磚瓦窯業(約

55 家)

1增列管制範圍 2修正排放濃度 3刪除測定方法

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鉛二次冶煉業(約

6 家)

1修正粒狀污染物鉛化合物排放濃度

刪除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刪除周界標準 3刪除測定方法

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

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

積體電路晶圓製造

程序相關之半導體

製造業

1增列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1條與第22條第1項等規定之法源依據

2擴大列管該標準管制對象之半導體製

造業並配合修正相關專用名詞及符號

定義 3修正該標準管制門檻之認定方式 4改採單一排放管道之排放情形進行排

放管制 5配合排放管制方式之修正新增訂排放

標準適用性規定 6將原法規第5條及第6條分類修正列於

-5-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其他條文及新增附表「污染防制設備操

作運轉紀錄項目」並刪除原條文第5條規定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一般廢棄物焚化

爐事業廢棄物焚

化爐

修正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氯化氫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

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

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全國瀝青業(約 130 家)

1修正標準名稱 2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 3新增異味管制規定 4刪除測定方法

研擬中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周界濃度標準

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燒結爐及汽電共生鍋爐汞物種流布機制及排放減量策

略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管理與危害影響評估作業系統架構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影響評估程序空氣污防制計畫指引與涵容總量減量監測設施安裝標準程序輔導

手冊CEMS 現場查核手冊CEMS 法制文件審查程序PM25 質量濃度手動檢測與自動監測

間之濃度換算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101年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檢討修正計畫本計

畫彙整

(一)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理辦法

有關排放量估算方式雖已訂定公私場所自行選用符合實際排放情

況之估算方法然環保署考量公私場所依實際排放相關數據建置之自廠

係數更符合各廠實際排放狀況因此有必要明定排放量推估方式選擇順

序與相關之申報審查作業方式另鑑於空氣污染防制費於 99 年度開

徵 13 項個別物種為有效掌握公私場所個別物種排放資訊有必要將

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個別物種納入排放量申報物種以完備落實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制度修正重點如下

1 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 13 項個別物

種為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包括甲苯二甲苯苯乙

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

甲烷(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

2 新增質量平衡計量申報方式規定增訂各物種揮發性有機物

(以下簡稱 VOCS)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與燃料含硫量重量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5: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5-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其他條文及新增附表「污染防制設備操

作運轉紀錄項目」並刪除原條文第5條規定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一般廢棄物焚化

爐事業廢棄物焚

化爐

修正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氯化氫及一氧化碳排放濃度

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

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全國瀝青業(約 130 家)

1修正標準名稱 2修正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 3新增異味管制規定 4刪除測定方法

研擬中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周界濃度標準

有機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檢測方法燒結爐及汽電共生鍋爐汞物種流布機制及排放減量策

略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管理與危害影響評估作業系統架構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影響評估程序空氣污防制計畫指引與涵容總量減量監測設施安裝標準程序輔導

手冊CEMS 現場查核手冊CEMS 法制文件審查程序PM25 質量濃度手動檢測與自動監測

間之濃度換算式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101年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相關標準檢討修正計畫本計

畫彙整

(一)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管理辦法

有關排放量估算方式雖已訂定公私場所自行選用符合實際排放情

況之估算方法然環保署考量公私場所依實際排放相關數據建置之自廠

係數更符合各廠實際排放狀況因此有必要明定排放量推估方式選擇順

序與相關之申報審查作業方式另鑑於空氣污染防制費於 99 年度開

徵 13 項個別物種為有效掌握公私場所個別物種排放資訊有必要將

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個別物種納入排放量申報物種以完備落實空

氣污染物排放量申報制度修正重點如下

1 增列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應徵收空氣污染防制費之 13 項個別物

種為法定申報空氣污染物種類包括甲苯二甲苯苯乙

苯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

甲烷(氯仿)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

乙烯

2 新增質量平衡計量申報方式規定增訂各物種揮發性有機物

(以下簡稱 VOCS)成分含量重量百分比與燃料含硫量重量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6: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6-

(體積)百分比之內容

3 自廠係數公告係數計量方式及排放量計算依據之順序新

增第 3 順位為自廠係數第 4 順位為公告之排放係數控制

效率質量平衡計量方式

4 增訂登錄之季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 2 倍以上及

75 公噸以上時次季起以質量平衡計量方式計量

5 增訂公私場所應每日計量及記錄項目規定另增列公私場所

得申請改變記錄項目及頻率規定

6 修正公私場所排放量申報資料紀錄保存期限規定為 6 年

未來產業在進行排放量申報須注意第 2 期程新增之 13 項 VOCs 收

費物種須一併申報此外排放量申報應儘量符合排放量查核規定以

免遭主管機關要求均以質量平衡計量結果進行申報

(二)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性能規範參考原則

環保署為規範廢氣燃燒塔應裝設監測設備之監測項目及數據傳輸格

式等規範爰訂定性能規範參考原則供地方環保機關管制及公私場所

設置廢氣燃燒塔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參考俾使廢氣燃燒塔管制工作順

利推動

1 訂定監測設施設置門檻濃度各高反應性揮發性有機物物種

監測門檻濃度為 1000ppm

2 提供廢氣燃燒塔水封前排放管道壓力及水封液位計(液位差

壓)監測值以利環保機關掌握廢氣燃燒塔使用情形

3 增 訂 高 反 應 性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標 準 氣 體 之 下 限 濃 度 為

5000ppm

4 修訂校正程序之標準氣體導入處為監測儀器近端使校正程

序能有效執行

5 修正多點校正檢查標準氣體配置方法

6 增訂校正氣體由監測儀器近端導入之相關規定

7 增訂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以低中高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7: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7-

校正氣體濃度製作其檢量線說明如下

(1) 低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15~35

(2) 高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70~90

(3) 中間濃度校正氣體之濃度範圍為監測儀器全幅值之 40~60

該原則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於今年完成修正作業建議受管

制之業者依據本原則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之設置相關作

業以符合法規規範

(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空氣污染防制技術進步及國際管制趨勢加嚴且各縣市

加嚴標準值(台中市高雄市桃園縣及新北市)不一致以致有合理

性及一致性疑義爰參考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控制技術

及成本效益分析期藉由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達成空氣污

染減量成效修正重點如下

1 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1) 整合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標準

(2) 刪除原依燃料別及排氣量進行管制均簡化為單一標準管制

值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20 mgNm3新增使用生質

燃料者為 100 mgNm3硫氧化物修正為 60ppm氮氧化物排

放標準修正為 70ppm新增汞標準為 5Nm3min適用固體燃

(3) 修改起火期間定義新增汽電共生設備鍋爐總熱效率緊急

或備用發電機組防制設備維修期間及生質燃料定義

2 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10

mgNm3及 30 mgNm3含氧基準修正為 15硫氧化物使用

氣 體 燃 料 修 正 為 20ppm 使 用 液 體 燃 料 且 排 氣 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

(含)以上者為 250ppm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8: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8-

正為 40ppm 及 100ppm

(2) 刪除氣渦輪機組及複循環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3 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引擎機組

(1) 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為 70 mgNm3適用所有燃料別

含氧基準修正為 13硫氧化物使用氣體燃料修正為

20ppm使用液體燃料且排氣量 2500Nm3min 以上者為

60ppm排氣量大於 2500Nm3min(含)以上者為 250ppm

氮氧化物依氣體燃料及液體燃料修正為 40ppm 及 200ppm

(2) 刪除台灣本島以外地區模式模擬規定及柴油引擎機組與燃油

引擎機組無使用固體燃料者

環保署已於 102 年 4 月 17 日召開草案研商會管制對象計有石化業

鋼鐵業造紙業及汽電業經與會各單位代表討論結果顯示在加嚴之

標準值改善技術之可達成性及實質效益等仍有疑慮爰建議針對產業

所關切之問題進一步與環保署溝通俾爭取合理之權益

(四)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環保署於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

排放標準」針對石化製程之廢氣燃燒塔製程設施與設備元件揮發性

有機液體儲槽揮發性有機液體裝載操作設施及收受處理石化製程之廢

水處理設施等項加嚴管制標準其中規範石化業廢氣燃燒塔應設置監

測設施自 102 年 1 月 1 日施行

然石化業者設置廢氣燃燒塔監測設施 須包括採購設備運輸安

裝及測試等繁瑣程序並須向環保局申請監測項目核可之程序環保署

經考量實際進度及合理性修正施行日期為 103 年 1 月 1 日

該標準自 100 年 2 月 1 日修正發布後經產業多次與環保署溝通

始將施行日期延長 1 年建議受管制之業者持續積極進行廢氣燃燒塔監

測設施設置工作俾於 103 年符合該標準要求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9: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9-

(五)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

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控制效

率及其他計量規定修正草案

環保署為因應新修正發布之「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

準」針對公私場所應強化石化製程歲修維護作業石化製程之冷卻水

塔及儲槽清洗作業之管制增訂前述作業之 VOCs 排放係數以供計算

及申報 VOCs 排放量及空污費以利於確實掌握 VOCs 排放量另修正

依「其他行業」進行申報之廠區內非常態性操作(如工廠管絡煙囪

設備現場塗裝作業維護保養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等相關文

字使為明確以利遵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之「其他行業」為「各行業」並將

所屬之「其他未分類製造程序」修正為「各程序」以及修

正備註說明文字使用含揮發性有機物原物料皆需納入申報

範圍包含製程之非常態性操作如設施維護保養(管絡

煙囪設備現場塗裝作業)機台清洗等有機溶劑之使用

2 行業製程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歲修排放量及其計算方

3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石化製程之冷卻

水塔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4 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排放係數中新增各行業儲槽清洗

排放量及其計算方式

本計量方式之修訂主要將非常態性操作(管絡煙囪設備現場

塗裝作業)歲修之 VOCs 排放列為製程排放冷卻水塔儲槽清洗之

VOCs 排放量列為操作單元排放業者除將新增 VOCs 空污費之申報及

繳費外對於具環評總量管制之業者可能因增加排放項目而佔去核可

總量之排放額度(多數產業於環評時未無法估算此類排放量)建議產

業後續應注意前項污染物於總量管制中之排放額度認定並積極爭取不

列入排放額度以免權益受損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0: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0-

(六)煉鋼業電爐粒狀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煉鋼業電爐排放之粒狀污染物含有害重金屬及戴奧辛

且現有防制技術成熟為因應管制必要性遂進行本次修正修正重點

如下

1 修正增訂電弧爐集塵設備於加料期及出鋼期操作時間之遵行事

項規範電弧爐煉鋼期間除加料期及出鋼期(最長不超過 6 分

鐘爐蓋均不得打開)

2 將電爐包含對象電弧爐感應爐及電阻爐之名詞定義全數列明

並增加新設與既存污染源之名詞定義與加料期及出鋼期之容許

最長時間並訂定適用對象

3 明定袋式集塵設備後未設置排放管道將空氣污染物收集導引至

大氣排放者之採樣方法

4 排放標準依據排放來源分為廠房逸散集塵設備排放口集塵灰

洩料設施等 3 部分依據各類電爐操作特性明定廠房逸散之加

料期及出鋼期標準僅適用於電弧爐內容如下

(1) 加嚴廠房逸散之排放標準限值廠房加料期及出鋼期之粒狀

污染物不透光率由 20及 40加嚴至均需小於 6

(2) 集塵設備排放口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濃度限值由 50 mgNm3

加嚴為新設污染源 12mgNm3既存污染源 15mgNm3

(3) 集塵灰洩料設施之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不透光率由

10加嚴至 6

本排放標準之加嚴內容在不透光率部分尚無法適用現行標準檢

測方法(目測判煙 6 個級距依序為 020406080100

6無法判定)產業後續應關注不透光率之標準檢測方法公告另對於

鋼及灰鐵鑄造業者需加強粒狀管末處理如透過新增污染防制設施(水

洗設備或袋濾集塵設備)符合加嚴之粒狀物標準值鋼及灰鐵鑄造業

者應關注本標準之修訂情形並積極爭取自身之權益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1-

(七)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附表2-1) 修正

環保署鑒於國外針對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已趨嚴格且國內空

氣污染物管末處理技術日漸成熟原標準所列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有檢討修正必要爰參採國外管制標準國內排放現況可行

控制技術及成本效益分析修正該標準之「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

標準值修正重點如下

1 針對排放管道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管制方式將現行粒狀污染物

濃度(mgNm3)為排氣量(Nm3min)指數函數之複雜計算公式

簡化單一標準管制

2 粒狀污染物排放管道排放標準值區分燃燒過程及燃燒以外過

程屬燃燒過程者新污染源排放管道適用標準為 50mgNm3

既存污染源及燃燒以外過程適用標準為 100mgNm3並調整修

正施行日期

3 補充說明使用加熱爐裂解爐及鍋爐之排放管道排氣中含氧比率

及排氣體積認定方式及適用對象為新污染源或既存污染源之名

詞解釋

環保署於研商公聽會表示產業欲符合本排放標準之加嚴較無經濟

及技術上之困難(維持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正常操作即可符合)然對

業者而言壓力主要在污染防制設備必須維持較有效之處理效能建議

業者應加強現有污染防制設備之操作及維護並依操作規定勤加保養

(八)玻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鑒於國際間排放管制趨於嚴格環保署參考比較美國歐盟等國外

管制規定並調查研究國外相關製程排放標準規範及技術可行性評估

國內業者運轉實際排放現況該標準有加嚴空間為進一步改善空氣品

質修訂該標準其修正要點如下

1 新增標準適用對象條文適用對象為平板玻璃玻璃纖維

影像管光學色版燈罩電器用玻璃水玻璃玻璃釉

料及其他玻璃製造用熔融爐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2: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2-

2 增列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值 50mgNm3 及硫氧化物排放

濃度標準值 100ppm

3 加嚴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標準排放標準修正為以熔融爐之不同

燃燒技術區分純氧助燃熔融爐生產每噸玻璃產品之氮氧化

物排放量限值為 3 公斤空氣助燃熔融爐既存污染源排放濃

度標準值 108 年 1 月 1 日前為 300ppm108 年 1 月 1 日起為

180ppm新污染源或冷修後排放濃度標準值為 180ppm並增列

冷修規定

本案經多次協商環保署考量產業改善時程之需要給予 5 年之

改善緩衝期建議具玻璃熔融爐製程之產業持續進行改善技術之蒐

集以評估技術導入之可行性及所需時間並研提相關建議意見再

與環保署進行溝通

(九)陶瓷業噴霧乾燥機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陶瓷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將燒成窯製程納入管制範圍提高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並訂

立氮氧化物管制值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參考歐盟最佳可行技術(以下簡稱 BAT)值將現行標準加嚴

至 30mgm3並將燒成窯納入管制範圍

2 氮氧化物

在現行標準中增列氮氧化物管制項目標準值參考國際趨勢及我

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以下簡稱 BACT)管制值訂為至 30ppm

含氧率基準 18管制範圍與粒狀物相同以單一標準值管制陶

瓷業噴霧乾燥塔及燒成窯的氮氧化物排放

環保署初步規劃針對本案之粒狀物標準由 100mgm3 加嚴至

30mgm3產業應先掌握自廠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

同時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最佳效能

若產業無法達成草案值建議先進行廠內製程檢討改善必要時再新增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3: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3-

管末污染防制設備(如增設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防制設備)其

中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加嚴至 30ppm評估既有污染源恐不易達成技

術因應上建議採低氮燃燒器著手進行製程改善或朝增設管末設備處

理本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並注意法規制

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待未來有足夠

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窯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原標準僅管制開放式隧道燒成窯乾燥窯則無特別管制規範然而

部分業者製程中抽取回收燒成窯廢熱氣引入乾燥窯再利用使燒成窯廢

氣由乾燥窯排放管道排出不易管制再者國際趨勢亦傾向將隧道式乾

燥窯一併納入管制範圍因此磚瓦窯業開放式隧道乾燥窯亦考量納入

該標準管制

為有效管理磚瓦窯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

參採國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將隧道式乾燥窯納入管

制範圍建議修正方案如下

1 增列管制範圍將乾燥窯納入管制

2 參考德國標準將現行標準粒狀物排放管制值加嚴至 40mgm3

並將乾燥窯單元納入管制範圍

本草案欲將乾燥窯納入排放標準管制建議乾燥窯業者應先掌握排

放現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標準值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我國磚瓦

窯業粒狀物排放(燒成窯)濃度約介於1~88mgm3 之間大部分粒狀物

排放濃度皆可符合現行標準及BACT 標準的要求然本草案將加嚴至

40mgm3建議產業應先掌握燒成窯之排放狀況確認自廠排放之草案

達成率若無法達成在技術方面建議可新增靜電集塵或袋式集塵等高效

防制設備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各業者排放現況資料

並注意法規制定訊息及時程積極參與環保署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

待未來有足夠資訊及時間爭取合理排放限值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4: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4-

(十一)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鉛二次冶煉廠空氣污染物排放防制及維護國民健康本

草案加嚴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因其

亦屬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為避免後續固定污染源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造成該標準亦須修訂之困擾因此該標準刪除硫

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管制標準另該標準亦訂有周界標準但與固定污

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周界標準規範比較該標準周界排放標準值

更為寬鬆似無加強管制效用建議刪除該標準之周界規範回歸固定

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管制該標準修正內容如下

1 粒狀物

現行標準值50 mgm3已多年未曾檢討且考量金屬鉛會隨著粒狀

污染物排放鉛屬有害重金屬排放標準應嚴格管制因此參考韓

國標準並考量有害重金屬排放問題將現行標準加嚴至20mgm3

2 硫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500 ppm已多年未曾檢討與國際管制趨勢相比 我

國現行標準明顯寬鬆目前國際管制標準要求約在220~270 ppm考

量我國固定源標準為因應國內燃料含硫量限值05計畫修訂至250

ppm並建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硫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

制標準值

3 氮氧化物

現行標準值250ppm 已多年未檢討韓國標準150ppm 及日該標

準180 ppm 皆較我國嚴格考量固定源標準計畫修訂至180 ppm建

議於現行標準中刪除氮氧化物管制值直接適用固定源管制標準值

4 鉛化合物

現行標準值10 mgm3 與韓國標準有相同的管制值仍為徵求意

見稿的中國標準則訂立4~6 mgm3 的標準考量我國鉛二次冶煉業

鉛化合物的排放濃度約在2 mgm3 以下建議參照中國標準將現行

標準下修至4mgm3

5 周界標準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5: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5-

現行標準的周界標準值較固定源標準寬鬆在管制上似無實質效

用爰建議從現行標準中刪除周界標準

本草案有關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加嚴幅度頗大(50

以上)建議相關產業應重新檢視廠內各粒狀污染物及鉛化合物符合標準

情形並評估改善技術之可行性鉛二次冶煉業者空污防制設備以濾袋

集塵器搭配水洗塔為主另行業之原料主要為回收廢料其中以廢鉛蓄

電池為大宗建議可從源頭進行分類控管增加原料之純化性以維持

管末防制設備之處理穩定度洗滌塔之循環水應定期更換以維持良

好之去除效率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周界標準將回歸固定污染源空

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管制相對而言屬於排放標準之加嚴其中硫氧

化物較具技術可行性管末採用水洗脫硫設備較易處理然氮氧化物

建議產業應先掌握污染物之排放狀況確認是否能符合加嚴之標準值

本草案尚在研議階段業者應及早蒐集排放現況資料積極參與環保署

召開之相關研商會議以爭取合理之排放限值

(十二)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考量半導體製造業等高科技產業之生產技術不斷精進且該

標準發布至今除隨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法而修正該標準訂定之法源依據

外並未進行其他管制項目之修訂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之產業發展

與執行現況下重新檢討該標準管制之適切性藉由有效之排放管制

達到空氣品質改善之目標該標準修正重點說明如下

1 原標準係以同一廠場周界內所有排放管道之空氣污染物總排放

量進行排放管制但污染總量管制方式於實地稽查管制上具困難

度且不易依現況界定各廠範圍故依循原排放標準規範加強許

可核定原則部分另亦配合國內監測設施標準的修訂一併檢討

該標準的合理性

2 配合環保署已針對低濃度無機酸檢測公告訂定「排放管道中鹵化

氫及鹵素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NIEA A45072C)」及「排

放管道氫氟酸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檢測方法-等速吸引法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6: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6-

(NIEA A45270B)」等二種檢測方法無機酸廢氣之氫氟酸

鹽酸硝酸磷酸及硫酸濃度已可被檢測分析證明刪除以濕式

洗滌設備處理無機酸廢氣之控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

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其它如管制對象的檢討(納

入太陽能電池製程)以及配套 CEMS 管理辦法修訂監測設施

有效監測時數達 95等規定

本草案主要修正包括加強許可核定原則刪除以濕式洗滌設備之控

制條件規範回歸以實際處理效率或管道排放量之排放標準進行管制

等業言應注意現行污染防制之相關規範並掌握排放現況另關於管

制對象的檢討CEMS 監測設施等規定建議業者可於環保署修法時

提出意見進行討論使前述規定能更符合實際現況

(十三)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環保署參酌國外管制標準及既有排放現況發現目前標準值寬鬆有

檢討修正空間爰擬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提出修正標

準建議草案對於管制規模部分參照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及重金屬管

制規模以處理量4公噸小時為區分點以利於標準值整併該標準修

正重點說明如下

1 粒狀污染物

焚化爐粒狀污染物控制技術已相當成熟國內業者所安裝防制設

備已符合歐盟BAT 基準爰建議參酌國外排放管制標準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mgNm3

2 硫氧化物(SOx)

廢棄物焚化爐均具備有除酸設備一般排放廢氣中有含硫份主要

都在於二次燃燒室中使用重油或柴油所造成無論硫氧化物或氯化

氫極容易被除酸塔去除故目前排放濃度都相當低建議廢棄物焚

化爐排放標準值修訂為20 ppm

3 氮氧化物(NOx)

廢棄物焚化爐燃燒溫度不若電力設施機組所以在設計上為對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7: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7-

NOx 有特殊控制考量一般大型焚化爐主要於二次燃燒室上方噴入

尿素使用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方式減少NOx 排放濃度建議排放標

準修訂為120ppm

4 氯化氫(HCl)

廢棄物焚化爐目前已具備相當完善除酸系統對氯化氫有相當好

去除效果建議參採歐盟排放管制標準排放標準修訂為30ppm

5 一氧化碳(CO)

配合現行「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及「中小型廢

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實施為求有良好燃燒狀況

對一氧化碳有嚴格要求建議參採相關規範排放標準修訂為

100ppm

依環保署評估廢棄物焚化爐之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氯化氫

一氧化碳等污染控制方式排放現況均能符合加嚴標準故具廢棄物焚

化爐之業者應強化相關防制設施操作維護及保養維持各防污設備之效

能使排放能穩定符合加嚴標準惟有關氮氧化物排放之相關評估僅

述明大型廢棄物焚化爐之情形未論及小型廢棄物焚化爐建議具小型

廢棄物焚化爐之業者應向環保署釐清如未能達到草案標準值則應

積極向環保署爭取合理管制值

(十四)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

為有效管理瀝青拌合業污染物排放及維護國民健康該標準參採國

際趨勢提高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用含標線成分之刨

除料該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1 修正標準名稱因應異味問題處理將標準名稱改為「瀝青拌合

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2 修正排放濃度粒狀污染物排放濃度小於或等於50mgm3

3 新增異味管制規定禁止廠商使用含標線成分之道路刨除回收

本草案主要加嚴瀝青拌合業粒狀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並限制業者使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8: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8-

用含標線成分之刨除料在正常狀態下瀝青拌合業者如有設置粒狀物

防制設備多能符合加嚴標準建議業者應強化平日相關防制設施操作

維護及保養維持防污設備最佳處理效能有關禁止使用含標線成分之

道路刨除回收料期藉由源頭改善達到VOCs異味降低管制屬合理

可行建議業者應配合落實執行在異味控制技術方面建議業者可加

強集氣收集效率減少廢氣逸散至作業區外或使用吸收法(水洗塔並

加入強氧化劑如次氯酸鈉等)吸附法(活性碳)焚化法生物

法等管末防制技術達到有效控制異味問題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19: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19-

22 水污染防治法規

近年環保署修(訂)水污法方向主要為水措及申報管理事業放

流水標準行業別廢水管理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水污染防治費徵收

制度等其中「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02)

年 3 月 8 日公告修正現階段正積極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管制策略」「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廢水氨氮管制」「事業廢水管理指引」「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

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

步驟與執行方法」預期將會針對前述草案內容進行修訂而「水污

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

總量管制方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

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等法案評估為下階段之修

訂重點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2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

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0: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0-

表 2 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603 諮商會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草案

基本化學原料肥

料人造纖維合成

樹脂塑膠及橡

膠其他化學材料

塗料染料及顏

料清潔用品化

妝品其他化學製

品石灰煤製品

電池等 12 子項業

一般管制項目水溫pH硝酸鹽氮氨

氮正磷酸鹽(以三價磷酸根計算)生化需

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真色色度及

硫化物 重金屬及兩性元素管制項目溶解性鐵溶

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

總汞銅鋅銀鎳硒砷硼鈷

鋇 有機物管制項目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

劑油脂(正己烷抽出物)甲醛戴奧辛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乙苯12-二氯

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DBP)鄰苯二甲酸丁基苯甲酯(B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硝基苯三氯乙

1020308修正發布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

具水污染防治措施

之所有產業工業

局所轄之工業區

科管局所轄之科學

園區

1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收集處理逕流廢

水之功能及申報 2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

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因應作為 3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

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象設置位置監

測項目及連線規定 4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

象功能測試報告應由技師簽證 5增訂放流水含標準以外之項目屬敏感

或有爭議者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6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

申報方式頻率 7修正設置專責單位或甲級專責人員之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 8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水量及水質

特性採樣檢測水質 1011012修正發布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

放流水標準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共計管制33種項目

1011012修正發布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

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工業園區污水

下水道系統

新增氨氮管制方式及限值餘33項水質項

目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相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1-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

管制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且其空

氣污染防制設備採

濕式或半乾式洗滌

設施處理並產生廢

水進入廢水處理設

施之事業

新增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

等特定事業製程之戴奧辛管制項目及限

1011012修正發布

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

管制

工業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或屬晶圓

製造及半導體製造

業光電材料及元

件製造業印刷電

路板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化工業

造紙業之事業許

可廢(污)水排放

量達每日2萬立方

公尺以上

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

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理

研擬中 已有建議

修正方向

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

標準管制限值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化工業石化業

紙漿製造業從事

氯乙烯製造之化工

業其他具廢棄物

焚化設施

1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訂定「化工業

放流水標準」並新增16種管制項目

2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聯苯醚 (以下簡稱PBDEs) 列為

毒性化學物質

廢水氨氮管制 化工業製革業

1優先檢討石油化學以外之工業區專用

污水下水道系統化工業和製革業之放

流水標準氨氮管制 2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排放總量較低之

事業建議依據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

申報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

流水氨氮檢測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各行業 內容有事業製程介紹廢水特性廠內管

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

研擬中 製革業與印染整理業之廢水管理指引放流水生物急毒性鑑定評估和減量評估之建議步驟

與執行方法水污染防治費徵收制度水體污染總量管制大漢溪流域水污染總量管制方

式草案我國水體水質標準適宜性飲用水列管項目篩選作業原則機制及相關法制作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 101 事業廢水特性調查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1

推動飲用水列管項目之篩選作業計畫102 水體污染總量管制方式規劃專案工作計畫102事業廢水水質特性分析及污染管制措施研議計畫102 流域水質管理策略及成效考評計畫

本計畫彙整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2: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2-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環保署考量廢水特性複雜且排放水量大之事業應納入水質連續自

動監測管理另於事業廢水管理實務上仍有逕流廢水及高污染潛勢對

象之管理措施應予檢討及強化之必要且對於重大違規或廢(污)水(前)

處理設施功能不足之事業亦應加強其管理措施爰修正本辦法以強化

水污染源管理修正重點如下

1 修正繞流排放定義以包括廢(污)水未經許可登記處理程

序排放之情況

2 非屬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應採取逕流廢水污染削減措

施未符合放流水標準且認定有污染水體之虞時應依許可

核准量收集處理逕流廢水另增列廢水處理設施應具備其收

集處理逕流廢水之功能及其應申報規定

3 增訂事業運作物質為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所定之有機物污染

物者貯存與輸送設施應防止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體之措施

4 增列事業及污水下水道系統因情況急迫採繞流排放者應提

出繞流排放期間因應作為報告

5 增列應設置水量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及攝錄影監視設施之對

象訂定前述各設施之設置位置監測項目及連線傳輸規定

另主管機關得指定應監測水質項目

6 增列繞流排放應進行功能測試之對象及其功能測試報告應

由技師簽證

7 增訂放流水含放流水標準管制以外之項目經認定屬敏感或

有爭議者應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

8 增列應申報生物急毒性之對象及檢測申報方式頻率等規定

9 應設置廢(污)水處理專責單位或甲級廢(污)水處理專責

人員之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申報頻率修正為每 3 個月 1

10 增列污水下水道系統應依納管用戶水量及水質特性分項採樣

檢測納管用戶水質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3: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3-

11 增訂污水下水道系統應定期辦理自評

12 本案修正條文施行之緩衝期規定

「水措管理辦法」修正重點主要包括新增逕流廢水收集處理及申

報繞流排放規定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規定生物急毒性

之檢測及申報規定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申報頻率等對於前述之

相關新增檢測及申報規定產業必須特別注意與自身有關之管制內容

並加以了解因應另自動監測(視)設施設置及連線對特定對象(105

條)須於發布後(10239)1 年內新增相關投資爰有關設施之設置必

須及早因應

(二)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

光電業因製程特性導致放流水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

體爰將氨氮納入管制考量光電業製程特性及廢水性質複雜將光

電業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定

「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放流水標準」管制該業別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3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總汞銅鋅

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

真色色度銦鎵鉬和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項為新增管制方式

及限值外餘 32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業之限值

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有事業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事業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既有事業則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

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執行者自 104 年 1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4: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4-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自 106 年 1 月 1 日

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事業進行具體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

餘項目自發布日生效

本標準主要影響為光電產業於放流水標準中主要新增氨氮一項指

標該產業水質處理若未新增脫硝單元恐不易達成放流水之氨氮限值

一般脫硝技術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

提回收等技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產業欲改善

則須進行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5: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5-

(三)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

科學園區之區內事業因製程特性導致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

流水之氨氮濃度偏高進而影響承受水體有必要將氨氮納入管制

考量科學園區內進駐事業製程特性複雜廢水水質特性差異大將科

學園區管制方式自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移出101 年 10 月 12 日公告訂

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以管制廢水排放

該標準共計管制 34 種項目包括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

硝酸鹽氮氨氮正磷酸鹽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化物油

脂溶解性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

銅鋅銀鎳硒砷硼硫化物生化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

平均值)化學需氧量(最大值和 7 日平均值)懸浮固體(最大值

和 7 日平均值)真色色度銦鎵鉬總毒性有機物除氨氮一

項係新增管制項目外餘 33 項水質項目之限值與現行放流水標準中石

油化學專業區以外之工業區之限值相同

氨氮管制方式依其廢(污)水排放是否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以下簡稱保護區)分別訂定限值說明如下

1 排放於保護區內新設或既設事業均適用 10 毫克公升之限值

2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新設科學園區限值為 20 毫克公升

3 排放於保護區外之既設科學園區採 2 階段管制第 1 階段限值為

75 毫克公升自 102 年 7 月 1 日施行如需進行工程等改善措

施者得提出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經核定並依計畫內容

執行者自 104 年 1 月 1 日施行第 2 階段限值為 30 毫克公升

自 106 年 1 月 1 日施行給予較長時間供既設科學園區進行具體

廢水處理設施改善其餘項目自發布日施行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科學工業園區污水廠於放流水標準中新增

氨氮一項指標由於園區納管之事業廢水特性成分複雜且水量大污水

廠放流水質之氨氮雖未必超標然區內有較多之光電廠為氨氮之主要

貢獻來源爰建議園區污水廠應先進行放流水之氨氮項目檢測瞭解自

身水質狀況再評估廢(污)水處理新增脫硝單元與否一般脫硝技術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6: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6-

有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術

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之場地進行設施設置園區污水廠欲改善則須進行

經濟及設備空間評估等工作

(四)事業放流水標準戴奧辛管制

環保署針對飲用水水質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廢氣排

放訂定戴奧辛管制標準衛生署則針對不同食品訂定戴奧辛限值前述

規範之戴奥辛類化合物僅包括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多氯二聯苯喃未

包括多氯聯苯飲用水水質和食品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所訂戴奧辛毒性當

量因子(以下簡稱WHO-TEF)其餘土壤有害事業廢棄物與特定製程

廢氣則採用國際毒性當量因子(以下簡稱I-TEF)

針對原廢水具高濃度戴奧辛排放之特定事業製程(包含紙漿製造

業從事氯乙烯製造之化工業及其他具廢棄物焚化設施且其空氣污

染防制設備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之事業等)納入放流水標準管制控管其排放風險既設和新設特定

事業製程放流水戴奧辛管制標準分別為10 和5 pg I-TEQL管制對象包

含一般及事業廢棄物焚化和紙漿製造等(原廢水戴奧辛濃度達數百pg

I-TEQL以上者)考量國內廢氣土壤採用毒性當量因子為I-TEF且

96 年調查結果亦採用該因子擬以此作為管制限值濃度計算基準管制

之目標物種為17 種2378-氯取代戴奧辛呋喃(包括7種戴奧辛和10種呋

喃)不包含多氯聯苯(現行放流水標準最大限值為「不得檢出」)

本標準主要影響對象為紙漿製造業氯乙烯製造業及廢棄物焚化設

施且其污染防制採濕式或半乾式洗滌設施處理並產生廢水之事業於

放流水標準中新增戴奧辛一項指標由於戴奧辛等同分異構物質皆不溶

於水相關物質主要伴隨吸附於水中懸浮微粒(以下簡稱SS)根據環

保署相關研商會議中提供之研究資料顯示若水中SS處理至一定程度

(30mgL)以下戴奧辛將遠低於標準值爰前述特定行業廢水建議改

善方法為加強廢水物化處理(混凝)效能使放流水SS排放低於30mgL

以間接降低戴奧辛值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7: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7-

(五)事業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管制

環保署 99 年考量傳統放流水管制項目無法反應排放水對水生生物

之影響基於保護環境水體水生生物之安全於放流水標準中光電材料

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增加生物急毒性管制生

物急毒性以水蚤米蝦鯉魚和羅漢魚測定之主管機關稽查時得選

定鯉魚及羅漢魚擇一水蚤及米蝦擇一進行生物檢測確定水質具有生

物急毒性則依水污染防治法處分並通知限期改善

然考量生物急毒性宜透過定期監測與管理並藉由毒性鑑定與毒性

減等方式促使業者改善水質特性環保署於 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

之「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放流水標準」

將生物急毒性自放流水標準移除改以「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

理辦法」(以下簡稱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進行管理

有關「水措管理辦法」第 84 條相關生物急毒性管制規定工業區專

用污水下水道系統或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

業印刷電路板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造紙業之事業廢(污)

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應檢測申報放流水水質之生物急毒性

故前述相關業者及單位廢(污)水許可量達 2 萬 CMD 以上者需依「水

措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申報規定

(六)高污染潛勢事業放流水標準管制限值

環保署針對子項業別繁多之化工業持續進行水質調查分析並提出

放流水標準或管制策略建議另該署認為事業廢水生物急毒性調查仍未

普及有必要依其廢水特性提出管制作法改善策略環保署針對戴奧

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壬基酚和有機錫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

析放流水標準及管制策略研擬重點內容如下

1 化工業放流水標準管制

現行放流水標準化工業管制項目部分包含BODCODSS 與

真色色度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農藥

戴奧辛等44 項共通適用管制項目合計為48 項管制項目篩選原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8: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8-

則說明如下

(1) 保留管制項目(33 項)保留 BODCODSS 與真色色度

以及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氟鹽硝酸鹽氮氨氮正磷

酸鹽 (以三價磷酸根計算)酚類陰離子介面活性劑氰

化物油脂 (正己烷抽出物)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溶解性

鐵溶解性錳鎘鉛總鉻六價鉻甲基汞總汞銅

鋅銀鎳硒砷硼等 15 項)硫化物甲醛五氯酚

及其鹽類和戴奧辛等 29 項合計為 33 項

(2) 刪除不適用管制項目(15 項)考量化工業製程和廢水特性

刪除多氯聯苯總有機磷劑 (如巴拉松大利松達馬松

亞素靈一品松等)總氨基甲酸鹽 (如滅必蝨加保扶

納乃得安丹丁基滅必蝨等)除草劑 (如丁基拉草巴

拉刈二四-地拉草滅草嘉磷塞等)安殺番安特

靈 靈丹飛佈達及其衍生物滴滴涕及其衍生物阿特靈

地特靈毒殺芬五氯硝苯福爾培四氯丹蓋普丹等 15

項有機化合物或農藥管制項目依據化工業環境管理系統許

可登載之原物料和產品清單顯示其中有 1 家有運作五氯

酚因此放流水標準之化工業管制項目「五氯酚及其鹽類」

不予以刪除

(3) 新增管制項目(重金屬與兩性元素 2 項有機化合物 14 項

計 16 項)考量事業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

化合物毒理特性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因子據以篩選化工

業放流水標準新增管制項目區分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和有機

化合物生物急毒性部分則納入水措管理辦法予以規範

A 重金屬與兩性元素建議增加鋇和鈷兩項管制項目為環

境管理系統化工業事業許可申報之原物料和產品資料中

含有鋇和鈷之化合物運作情形及水質監測結果

B 有機化合物建議新增有機化合物之管制項目包含石油化

學業放流水標準之苯乙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29: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29-

二氯乙烷氯乙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丁

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

丁基苯甲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以及硝

基苯和三氯乙烯計 14 項

擬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

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

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項目

環保署未來將針對化工業個別訂定「化工業放流水標準」依據

國內製程原物料使用情形國內外管制項目化合物毒理特性和歷

年水質監測結果等評估因子擴大管制範疇並新增前述16種管制

項目預期下一步將訂定排放標準值爰建議化工業者除應掌握放

流水是否含前述管制物種外未來環保署在訂定排放標準值應積

極關切了解掌握以爭取產業自身之權益

2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

國內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多已禁用多年因其不易分解之特

性環保署自91 年起逐批進行環境介質(如環境水體底泥生物

體等)之流布調查並整合以往各單位之相關研究成果逐步建立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流布基本資料依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理與

事業廢水水質檢測結果顯示除已禁用之農藥部分其他持久性有

機污染物僅餘商用八溴二苯醚和商用五溴二苯醚等溴化阻燃劑尚未

進行相關事業廢水背景水質調查

環保署毒管處已將8 種多溴二苯醚(PBDEs)列為毒性化學物質

(包含十溴二苯醚八溴二苯醚五溴二苯醚2244-四溴二苯醚

224455-六溴二苯醚224456-六溴二苯醚2233456-七

溴二苯醚和2234456-七溴二苯醚等)除十溴二苯醚屬第4類毒

性化學物質其餘7種化合物均屬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

國內多數事業放流水PBDEs污染風險低且衡諸國外放流水標準

均未訂定PBDEs之管制建議該項目不納入放流水標準但有運作

PBDEs事業所屬之環保主管機關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84 條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0: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0-

要求事業進行PBDEs之定檢申報控管其排放情形若經認定有危

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或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

者可依「水措管理辦法」第60 條之1 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計

畫之內容應包括基本資料廢(污)水排放特性評估「製程端減

污減廢回收再利用」管理措施強化廢(污)水排放管理和處理效

能之具體措施等

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第

一項略以「helliphellip主管機關得依實際需要增加申報項目」進行

管制或採同辦法第60 條之1略以「helliphellip放流水含有放流水標準

管制以外之項目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危害生態或人體健康之虞者或

承受水體經主管機關認定屬敏感或有爭議者應依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規定期限提報污染預防管理計畫helliphellip」進行管制

爰有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管制原則上不單獨管制惟建議業者仍應

掌握事業廢水之特性並廢水中是否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避免遭

主管機關認定加以管制

(七)事業廢水氨氮管制

環保署目前對於一般事業放流水已訂定硝酸鹽氮(50mgL)為共通

性管制標準又於 100 年 12 月 1 日發布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石油

化學業和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準101 年 10 月 12

日發布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和科學工業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放流水標

準增加氨氮管制項目前述事業放流水標準均區分新設和既設予以管

制新設管制限值為 20mgL考量前述行業及相關污水下水道系統之氨

氮污染改善需要較長時間採兩階段管制方式併提削減計畫配套措施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75mgL 和 30mgL石油化學業既

設按製程區分高含氮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非高含氮製程標準 20mgL

高含氮製程係指含丙烯腈等 9 類含氮製程且作業廢水水量達排放水量

40以上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為 150mgL 和 60mgL

既設石油化學專業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1-

為 150mgL 和 60mgL

1 化工業

化工業放流水氨氮建議比照石油化學業放流水標準管制方式

區分高含氮製程和非高含氮製程既設高含氮製程訂定兩階段管

制並於第一階段訂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

針對部分排放濃度較高之廠商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既設高含氮

製程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以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業

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非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建

議為20 mgL高含氮製程包含氨化學硫酸銨等18 種含氮製造程

序且其作業廢水量達放流口許可核准排放水量40以上者涉及

之子項業別包含(1)基本化學原料製造業(2)肥料製造業(3)

人造纖維製造業(4)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製造業(5)其他

化學材料製造業和(9)其他化學製品製造業

2 製革業

製革業「生皮製成成品皮者」「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和「非

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3類型工廠放流水氨氮濃度

差異甚大建議區分既設和新設(新設管制限值為20mgL)進行氨

氮管制既設事業建議再依製程特性區分採兩階段管制方式「生

皮製成成品皮者」者放流水氨氮檢出濃度最高既設第一階段和第

二階段管制限值建議分別以150和60mgL為協商基準(參考石油化學

業放流水標準既設高含氮製程管制限值)「濕藍皮製成成品皮者」

和「非屬生皮製成成品皮濕藍皮製成成品皮」之既設事業建議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管制限值分別以75和30mgL為協商基準並訂

定「放流水污染物削減管理計畫」之配套機制針對部分排放濃度

較高之事業給予較長污染改善時間

3 其他行業

其他具氨氮污染潛勢但氨氮排放總量較低之事業建議可先依

據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要求事業申報放流水氨氮檢測結果俾利

未來可就其檢出濃度進行管制限值之評估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2: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2-

環保署在管制光電業廢水氨氮排放後預期下一步將針對高含氮

製程化工業及製革業廢水氨氮排放進行管制由於相關脫硝技術有

厭氧-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厭氧-好氧-厭氧-好氧氣提回收等技

術前述各技術恐需一定大小之場地設置且前述事業並未如光電

業般之獲利對前述2產業將造成極大之衝擊建議產業應積極關

切了解掌握環保署訂定氨氮排放標準之內容以爭取產業自身

之權益其他行業則將採「水措管理辦法」第84條進行管制建議

業者仍應掌握本身事業廢水之氨氮值避免遭主管機關認定並加以

管制

(八)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國內現行許可管理主要以水質符合「放流水標準」予以管制並未

因應事業污染特性之差異於許可中對應要求最適污染防治設施逕流

廢水和桶槽管理等作為為有效提升許可管理成效提供許可審查與稽

查之充分資訊環保署於 100 年優先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

料及元件製造業之「廢水管理指引」內容主要包括事業製程介紹廢

水特性廠內管理方式建議污染削減技術或防治措施指引目的乃希

冀藉由指引能充分提供主管機關針對許可審查和廠商違規情事(「功

能不足」或「操作不當」)能有詳盡判斷準則核發許可時透過指引

資訊評估其所提設備是否適當等

1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優先序

水污染管制事業別繁多業別製程與特性差異大逐一建立廢水

管理指引所需時間較長建議應配合放流水標準檢討或社會大眾關

切之議題且污染特性較顯著者優先建立相關事業之廢水管理指

引至於其他污染潛勢相對較低廢水水質特性亦較單純之業別

可就廢水特性來源與處理方式予以歸納分析建立事業廢水水質

特性

依據事業廢水污染潛勢高低區分事業類型為工業 (包含高科

技事業有機化合物事業重金屬事業食品相關事業傳統事業)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3: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3-

飼養動物產業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建議優

先針對製程較複雜使用之化學品種類較多且廢水污染物較多元

之「工業」逐步建立個別廢水管理指引至於「飼養動物產業

服務產業高濃度懸浮固體產業和其他」等污染潛勢較低之事業

逐步建立廢水特性說明文件(包含廢水產生情形與來源處理方式

和廢水水質特性等)供環保主管機關作為污染管理參考

2 事業廢水管理指引架構調整

環保署於100年已完成石油化學業化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

造業三個管制業別「廢水管理指引」惟章節架構編排上較適宜供

事業參考以作為縣市環保局許可核發之參考後續再依「水污染

防治許可證(文件)」登記事項之順序進行架構調整包含「1行業

別分類判斷」「2製程種類說明」「3不同製程所產生不同股之

廢水量水質說明」「4申請水量與功能測試水量說明」「5

廢水處理設施是否選擇最適污染防治設施(BACT)判斷」「6廢

水處理單元操作參數範圍驗證方式說明」「7放流水水質限值」

「8檢測申報項目及頻率說明」「9逕流廢水管理機制判斷」及「10

其他應注意事項」等10大項

有關「事業廢水管理指引」對產業而言可作為廢水管理之重要

參考技術手冊未來若環保署針對行業別編修「事業廢水管理指引」

時建議業者可積極參與並提供相關實務內容藉以健全指引之

完整性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4: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4-

23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

本年度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土污法修

正相關子法訂定及各法規依循方法或準則之訂定環保署目前已

研擬訂定之相關法令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

險評估辦法」「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污染土地

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針對前述草案內容已召

開研商或公聽會而後續法規修正重點仍在於因應 99 年土污法修

正同步修正相關子法及完備法規命令之配套措施有關上述法規

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3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5: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5-

表 3 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306 預告修正

「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

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

準則」第 6 條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場址之污染土

地關係人將土地作

為農林漁牧使

用者

1刪除但書規定 2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

予免責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監測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4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調整

1020221預告修正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

準」草案 全產業

1說明專用名詞定義 2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

值及有效位數 3檢測項目評估與選定

101119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監測標準」

第 4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修訂重金屬鋅監測標準值

1011029預告修正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

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

評估辦法」草案

適用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整治場址之整

治計畫提出者 本草案為新增公告

1011025預告修正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 5 條修正草案 全產業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增訂17項管制項目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頁本計畫彙整

(一)「污染土地關係人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認定準則」第 6 條草

本準則第 6 條第 2 款但書規定排除合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易造

成民眾因不熟悉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相關規定使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

如爐碴等進入相關不合於再利用規範途徑之土地致生食品安全衛生

疑慮爰刪除但書規定並明列未使用事業廢棄物及再利用者始予免責

本第 6 條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之污染土地關係人將土

地作為農林漁牧使用者爰對於運作中的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

(二)「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草案

環保署為配合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之研修針對地下水污染監測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6: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6-

標準進行修訂以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修正重點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

主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監測項目監測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將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區分成兩類包含「背景水質項目」

「列管項目」

(2) 「背景水質項目」需持續監測但若水質趨勢穩定者可調

整監測頻率

(3) 「列管項目」與研修後之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項目一致以

達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地下水污染惡化之目的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應定期監測並可視水質變化趨勢調

整背景水質項目監測頻率

本草案主要配合管制標準修訂研訂對應項目之監測標準目的為

地下水污染預防及防止污染惡化本草案已與「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修正草案一併舉辦公聽會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未來環保

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進行檢測掌握目前背景

狀況並擬定因應對策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可能產生之影響

(三)「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草案

環保署考量國內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之一且國內尚有部分地區

未接裝自來水而直接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生活用水若使用受

污染之地下水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爰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

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

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訂定管制標

準期望能更加符合法令實務執行與推動並強化地下水污染預警及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7: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7-

管理制度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增訂若地下水具作為公共飲用水設備水源之用途經中央主

管機關認定後得適用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之地

下水

2 修正地下水中污染物管制項目管制標準限值及有效位數

(1) 針對國內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水質標準及土壤污染

管制標準中尚未納入地下水污染管制而過去地下水曾檢出

可能影響或影響健康之物質增列銦鉬111-三氯乙烷

甲基第三丁基醚12-二氯苯五氯酚33-二氯聯苯胺

及氟鹽為地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2) 原管制項目「總酚」無法區分自然物質或危害性人為化學

品爰予刪除並以五氯酚245-三氯酚及 246-三氯酚為地

下水污染管制項目

(3) 為加強柴油以外油品污染管制修訂「柴油總碳氫化合物」

管制項目改以「石油總碳氫化合物」進行總濃度管制

(4) 參考國內外地下水及飲用水水質標準加嚴「鉛」之管制值

3 新增訂定各級主管機關可依區域特性調查目的運作化學

品種類等評估選擇適用之檢測項目

4 考慮地下水砷受區域環境背景因素影響新增附件「地下水

背景砷濃度潛勢範圍及來源判定流程」

本草案針對重金屬鉛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銦鉬甲基第

三丁基醚等多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將影響電子科技產業

石化業以及其他具有相關製程之產業本草案已舉辦公聽會進行討

論未來環保署將依程序進行修正後公告建議產業可先針對放流水

地下水等進行新增管制項目檢測掌握產業目前背景狀況釐清可能

來源及來源阻絕等因應對策事前降低後續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8: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8-

(四)「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4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

漸完備經研議並廣集各方意見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

四條重金屬鋅之食用作物農地監測標準值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監測標準值修訂使法規

趨於嚴格本草案已與「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一併舉

辦公聽會後續環保署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

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

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辦法」草案

依據土污法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規定若整治計畫提出者因地

質條件污染物特性或污染整治技術等因素無法整治至管制標準以

下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執行時視財務及環境狀況得經中

央主管機關核准後提出環境影響及健康風險評估依評估結果擬定整

治目標環保署為因應該規定因此擬定本評估辦法重點內容如下

1 評估辦法內容定義與適用性

(1) 說明本執行辦法之法源依據

(2) 針對關切污染物評估受體等用詞進行定義

(3) 本辦法於土污法相關法條規定之適用性

2 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及相關辦法

(1) 說明健康風險評估執行要件

(2) 訂定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方法與規範

(3) 規定因訂定整治目標而執行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方式

3 健康風險評估辦法審查規定與民眾參與機制

(1) 推動小組設置方式與成員以及應負責審查相關事務

(2) 規定風險評估報告審查之程序

(3) 規定整治目標核定之考量原理

(4) 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執行期間民眾參與風險溝通規定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39: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39-

本草案適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場址之整治計畫提出者草案內

容為制定之評估方式以供執行單位辦理相關作業時有所依循因此

對於產業無直接衝擊與影響

(六)「土壤污染管制標準」第 5 條修正草案

環保署鑒於近年國內產業環境改變產生之污染物質趨於多元且

國內外風險評估與參考資訊逐漸完備爰擬修正「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第五條以掌控土壤品質修正重點如下

1 修訂重金屬鋅管制標準值

2 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分別為有機化合物 9 項(氯苯二氯

甲烷氯甲烷14-二氯苯11-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第三丁基醚)及其它

有機化合物(火炸藥類)8 項(246-三硝基甲苯135-三硝

基苯環三亞甲基三硝胺環四亞甲基四硝胺硝基苯間-

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

本草案針對食用作物農地之重金屬鋅進行管制標準值修訂並增訂

17 項管制項目使法規趨於嚴格公聽會中與會單位對於三價鉻與六

價鉻(高毒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差異甚大提出相關建議後續環保署

將辦理修正及公告事宜建議相關產業針對有疑慮之土地可於公告

執行前主動進行採樣檢測釐清土壤品質狀況並依檢測結果事先擬

定因應方案降低公告執行後可能產生之影響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0: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0-

24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研擬制修重點為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

相關子法修正化學物質管理機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

POPs)管理溴化甲烷及氟氯烴消費量修正等「列管毒性化學物

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於今年 1 月 24 日修正發布「毒性化學物質

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中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

容彙整如表 4茲就法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4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20124修正發布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

運作管理事項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1調整公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為第13類毒性化學物質增列五氧化二砷鉬

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

酯為毒性化學物質 2修正公告石綿自102年2月1日起禁止用

於石綿瓦之製造 立法院審

議中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

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具毒性化學物質之

運作行為之產業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加強第四類毒性

化學物質之管制 研擬中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評估標準作業程序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與本署篩選認

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新化學物質實施登錄制度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研提「斯

德哥爾摩公約」列管 22 種 POPs 之國內管制建議「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溴

化甲烷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資料來源環保署環保法規網頁環保署99年「因應歐盟REACH加強化學品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

「建立我國化學品清冊及新化學物質管理計畫」環保署100年「毒性化學物質公告列管及

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資料及建置毒化物釋放量計算指引計畫」

環保署101年「我國新化學物質與既有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能量建置計畫」環保署101年「毒

性化學物質之管理管制評估計畫」環保署101年「蒙特婁議定書管制物質削減與含氟溴物

質庫排放管控方案研擬與宣導專案工作計畫」環保署102年「建置毒性化學物質管制濃度

評估機制計畫」以及環保署102年「化學物質登錄及管理策略推動專案計畫」本計畫彙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1: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1-

(一) 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部分公告修正 為因應歐盟 REACH(化學品登記評估及授權之機制)法規於

101 年 2 月 14 日公告第二批授權清單環保署經依「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篩選認定毒性化學物質作業原則」辦理修正公告本次修正

重點如下

1 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因具生物濃縮性及慢毒性由原第 4 類

調整為第 12 類毒性化學物質

2 五氧化二砷具慢毒性及哺乳動物急毒性符合第 23 類毒

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五氧化二砷為第 23 類毒性化

學物質

3 鉬鉻紅硫鉻酸鉛與三 2-(氯乙基)磷酸酯具慢毒性符

合第 2 類毒性化學物質特性新增公告為第 2 類毒性化學物

4 修正公告石綿自 102 年 2 月 1 日起禁止用於石綿瓦之製造

但 101 年 2 月 2 日修正公告前已取得石綿使用於石綿瓦製造

之使用登記文件得使用至該登記文件有效期限屆期為止

5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之得使用用途

6 增列五氧化二砷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鉬鉻紅硫鉻酸鉛

及三 2-(氯乙基)磷酸酯既有運作人或運作業者改善期限

運作上述毒性化學物質之產業依規定於改善期限內完成禁

用限用許可申請及申報等相關管理改善作業

(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環保署鑑於現行我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係依各項目的用途由各相

關主管機關依權責管理尚未建立既有化學物質清冊無從進一步管

理新化學物質依本法篩選公告而列管之毒性化學物質多以國外優先

列管物質為範圍無法建立國內本土化學物質運作及毒理危害評估之

資料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2: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2-

參採歐盟 REACH 化學物質管理新制以掌握化學物質製造輸

入情形作為本法篩選評估並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之基礎為加強

掌握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情形爰擬具「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重點修正內容如下

1 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增訂既有化學物質及新化學物質之

定義且要求於國內製造或輸入達一定量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種類之化學物質應由製造或輸入者向中央主管機關登錄

其製造輸入情形物理化學毒理暴露及危害評估等

資料並授權訂定相關管理辦法及定明罰責

2 加強第 4 類毒性化學物質之管制增訂運作前應申報毒理相

關資料並經該主管機關核可與應標示毒性與污染防制有關

事項及備具安全資料表等管理措施並增訂販賣或轉讓之對

象以取得核可者為限

3 增訂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時得命業者提供進貨生

產銷貨存貨憑證帳冊相關報表及其他產銷營運或輸

出入等有關資料之規定

4 明定本次修正新增建立化學物質登錄機制及加強第 4類毒性

化學物質管制之規定自公布後 1 年施行

我國對於化學物質之管制正逐步朝向整合及擴大登錄範圍產業

對於運作之化學物質應及早依據該法之規定進行相關毒理資料及

管理措施之整備並密切注意該法於立法院最終通過之版本及後續

相關子法修正之法規要求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3: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3-

25 噪音管制法規

噪音管制法規修訂重點為噪音管制標準易發生噪音設施管

制以及低頻噪音管制等目前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已於 102 年

1 月 22 日召開公聽會有關上述法規草案內容彙整如表 5茲就法

規修訂之內容與受影響之產業說明如下

表 5 環保署噪音管制法規修訂現況 現況 法規名稱 管制對象 主要修訂內容

101613 預告修正 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全產業

1第1到第3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各時段低

頻噪音噪音管制標準值3分貝第3類管

制區各時段全頻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3分貝

2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研擬中 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 第一批第二批易發生噪音設施第一批易發生噪音設施設置及

操作許可申報及審核技術手冊及相關申請範例公私場所設施聲

功率標準檢測方法

研擬中 低頻噪音管制 研析噪音量測進行A加權與不加權之情形下低頻噪音量測值之差

異評估分析低頻噪音加權與否對實際噪音值之影響分析建物

外及室內(關窗狀態)低頻噪音量測結果 資料來源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修正草案102年1月22日公聽會版環保署99~101年「使用中車輛噪音

及易發生噪音設施管制推動計畫」環保署100~101年「噪音陳情案件研析鑑定處理輔導

計畫」環保署102年「近鄰噪音管制暨多次陳情案輔導改善計畫」本計畫彙整

(一)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草案

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持續增加但其中約有 9 成以上合乎噪音

管制標準或無法量測稽查處分率僅約 8顯示噪音管制標準與

民眾感受有落差實有必要針對時段區分評定方式及管制標準值

檢討修正此外執行稽查初測及複查作業時因噪音發生源之操

作條件不同所形成之爭議亦須訂定相關規定以利稽查人員執行並

解決爭端

冷卻水塔發電機抽(排)風機抽水馬達等開放性設施此類

噪音源對長期居住於其周邊民眾的干擾至為明顯故為有效管制此類

型之開放性設施噪音源以及新興綠能產業風力發電機組所產生噪音

之稽查處理乃研訂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修正要點如下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4: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4-

1 修正各管制區時段區分以符合民眾生活作息時間增列週

期性變動間歇性變動百分率音壓位準工廠(場)娛

樂場所營業場所營建工程擴音設施開放性設施及整

體音量之定義

2 增列初測時應將噪音發生源操作條件或背景音量予以紀

錄以作為複查時之依據及改善之參考

3 修訂週期性變動噪音間歇性變動噪音營建工程及風力發

電機組噪音評定方法之條列方式以茲明確

4 第 1 到第 3 類管制區加嚴工廠(場)娛樂場所營業場所

營建工程各時段低頻噪音(20Hz 至 200Hz)噪音管制標準

值 3 分貝而全頻部分(20 Hz 至 20 kHz)則針對第 3 類管

制區各時段噪音管制標準值加嚴 3 分貝

5 增列開放性設施噪音管制標準

6 考量各類場所工程及設施之改善需緩衝期限訂定於 103

年 7 月 1 日施行

因噪音防制有技術及空間上之限制與困難而部分產業因鄰

近廠房土地後續劃為住宅區所衍生之居民陳情問題建議產

業於廠區製程擴建及變更時應同時考量對周遭居民可能產生

之噪音問題及早因應並向環保單位反應相關意見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

Page 45: 102 年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 - proj.ftis.org.tw · 細懸浮微粒(以下簡稱pm2.5)管制、空污費徵收制度檢討、許可/定 檢/裁罰、排放量申報制度及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等。現階段正積極

-45-

三 結論 經濟部工業局於今(102)年度蒐集相關環保法規文獻資訊彙整

分析擬修訂之環保法規趨勢包括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及噪音污染等領域並分析受衝擊之產業類

別完成「環保法規研訂趨勢分析報告」期協助產業及早掌握法規資

工業局為積極協助產業掌握環保法規管制趨勢仍將持續蒐集相關

法規增(修)訂動態並藉由產業公(協)會平台透過即時訊息之

傳遞傳送環保法規制修訂相關訊息並彙整產業面臨之困難及意見

此外更提供法規機動因應機制討論會議檢討會議及現場訪視等

具體作法與資源邀集專家公(協)會及產業進行研析討論以建

立探討與溝通之平台使相關環保法規之增(修)訂能更具合理性

技術可行性並期能降低法規管制對產業之衝擊目前已召開之法規

因應會議包含 1 月 30 日因應「煉鋼電爐粒狀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

修正」討論會議2 月 22 日因應「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

草案」討論會議3 月 22 日因應「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申報空氣污染

防制費之揮發性有機物之行業製程排放係數操作單元(含設備元件)

排放係數控制效率及其他計量規定」討論會議4 月 26 日因應「玻

璃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討論會議以及 5 月 6 日因應「電力

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草案」法規檢討會議等會後並視需要

安排現場訪視彙整專家及產業意見提供環保署法規增(修)訂參

採協助產業爭取合理之法規管制內容

產業除應積極關心環保法規增(修)訂訊息及時程外更應積極參

與環保署召開之研商及相關會議隨時掌握自身污染排放現況同時

善加利用本局提供之資源與平台以確保本身權益本局期望透過前

述各項作法使產業在面臨法規最小衝擊之情況下達到兼顧環境品

質改善與經濟持續發展之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