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 附件四、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計畫書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 一、學程目的 為了建立台灣登山教育的內涵,發展國家公園登山學校獨特性、連貫性且革 新登山教育理念的課程。主要傳遞登山倫理的觀念和態度,學習以自身安全與維 護環境為第一的登山技術。不僅是登山安全技能(Hard skill)的培訓,還有啟發對 環境永續的重視與保護,並提升登山者人文素養,培養教育領導與風險管理的能 (Soft skill),兼具兩種文武雙全的技能。 與台灣目前多數民間登山團體的登山技術訓練做區隔,登山學校更重視人與 人、人與環境互動的教育價值,期待培育出具主動關懷自然與實踐知能的新世代 種子人員。 二、學習目標 新一代登山人才應具備以下五點能力: (一) 培養登山基礎與進階技術與能力: 解正確的登山觀念,裝備使用方式與 技術,並能對登山活動風險管理評 估。 (二) 培養登山者人文素質: 學習環境倫理 與實作無痕山林的方式,閱讀登山相 關文學、歷史、生態等多元知識,以 及了解登山教育的意義與意涵。 (三) 增進實務經驗:實習帶領登山活動。 (四) 培養戶外領導能力:登山活動的教學與領導能力。 (五) 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體能訓練、自主學習、對戶外活動技術的自我要求, 自行進修其他相關技能,如:無痕山林課程、EMT-1 WFR、或攀岩溯 溪等證照技術。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

附件四、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計畫書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

一、學程目的

為了建立台灣登山教育的內涵,發展國家公園登山學校獨特性、連貫性且革

新登山教育理念的課程。主要傳遞登山倫理的觀念和態度,學習以自身安全與維

護環境為第一的登山技術。不僅是登山安全技能(Hard skill)的培訓,還有啟發對

環境永續的重視與保護,並提升登山者人文素養,培養教育領導與風險管理的能

力(Soft skill),兼具兩種文武雙全的技能。

與台灣目前多數民間登山團體的登山技術訓練做區隔,登山學校更重視人與

人、人與環境互動的教育價值,期待培育出具主動關懷自然與實踐知能的新世代

種子人員。

二、學習目標

新一代登山人才應具備以下五點能力:

(一) 培養登山基礎與進階技術與能力:了

解正確的登山觀念,裝備使用方式與

技術,並能對登山活動風險管理評

估。

(二) 培養登山者人文素質:學習環境倫理

與實作無痕山林的方式,閱讀登山相

關文學、歷史、生態等多元知識,以

及了解登山教育的意義與意涵。

(三) 增進實務經驗:實習帶領登山活動。

(四) 培養戶外領導能力:登山活動的教學與領導能力。

(五) 培養自我管理能力:體能訓練、自主學習、對戶外活動技術的自我要求,

自行進修其他相關技能,如:無痕山林課程、EMT-1 或 WFR、或攀岩溯

溪等證照技術。

Page 2: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2

三、學程介紹

本課程定義難易程度為台灣登山步道之健行路線(backpacking, hiking),並非

縱走、技術攀登等困難路線(mountaineering, alpine climbing),並以 A 登山基礎知

能與技術、B 環境倫理與人文素養、C 教學領導與風險管理三大主題貫穿而成的

三階段 18 天基礎課程。參與學員必須通過考核評量、依規定實習、另修「基礎

風險管理與野外急救」課程、完成選修一門主題課程,以及自行取得以下技術證

照,(一)無痕山林訓練員課程 Leave No Trace trainer course,(二)急救課程高

級急救員證照或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證照或 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

W.F.R.證照,才算完成學程。

四、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為鼓勵學員增進多樣性登山知能,可任選以下一門國家公園登山學

校主辦之主題課程,如「基礎生態學」、「雪地環境健行知能研習」、「原住民傳統

智慧之登山研習」、「女性登山知能研習」等。若參加其他團體單位開辦相關主題

課程,經國家公園登山學校本學程師資群認可,即可等同完成選修課程。

五、修課對象、人數

(一) 對戶外活動有興趣,對登山教育有熱忱者。

(二) 兩年內曾背負重裝完成 5 次 2 天以上登山活動者,包括至少 1 次參與炊

事和野外露營行程。

(三) 本學程個人裝備表上之裝備皆已自備者。

(四) 依修課規定全程參與課程者。

(五) 全程參與者上限 12 人。

第一階段錄取 18 人,完成課程後,經筆試、綜合評量篩選至 12 人。

六、課程天數、時間

(一) 分三階段,第一階段 4 天;第二階段 5 天;第三階段為課程複習與術科

考試 9 天,共 18 天。

(二) 100 年第一梯:

第一階段 100 年 6 月 3 日(五)-6 日(一),4 天,端午假期。

第二階段 100 年 9 月 8 日(四)-12 日(一),5 天,中秋假期。

第三階段待宣布,9 天,於開課前兩個月公告。

Page 3: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3

七、學程內容

A 主題:登山基礎知能與技術

初階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上課階段

1.台灣山岳認識 台灣山岳導讀:山系與百岳;太魯閣名山與

步道導覽:百岳、古道與溪流;台灣山岳的

特質及難度.常見的危險

第一階段

2.登山前的準備與規劃 行程規劃與作業:資料收集、行程設計、時

間規劃與撤退計畫、保險、入山與入園申請。

第一階段

3.登山裝備的認識 裝備認識:服飾、背包、登山鞋、登山杖、

爐具與其他配件;裝備使用:多層衣穿法、

背包、登山鞋與爐具使用技術;裝備保養:

各項裝備清潔與收藏;小背包管理:輕裝必

備物品。

第一階段

4.糧食規劃與準備 糧食規劃、廚房管理、飲用水處理、廚餘與

餐具清洗處理、野外料理

第一階段

5.登山輕量化 輕量化的好處、心理輕量化、裝備輕量化、

輕量化的步驟

第一階段

6.女性登山 女性身體差異探討、女性裝備探討、女性心

理特質探討、常見的登山傷害及保養、登山

醫藥準備

第一階段

7.登山體適能與運動傷

害防治

體適能:訓練基礎原則與實務安排;常見運

動傷害與防治

第二階段

8.基礎露營技巧 認識帳篷、營地選擇、營地管理、帳篷搭設 第一階段

9.登山行進技巧 行進步法、碎石坡行走技巧、呼吸法、登山

杖使用

第一、二

階段

10.地圖與 GPS 認識 閱讀地圖、GPS 操作以及指北針操作、地圖

與 GPS 的搭配

第一階段

11.基礎野外急救技術 初級急救:CPR;外傷清創:水泡、割傷與

擦傷等處理;包紮與傷患固定技巧

另修課程

12.野外常見病症概說

與預防

常見動植物傷害及常見病症概說,如:蜂螫、

咬人貓、失溫和高山症等

第一階段

Page 4: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4

進階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上課階段

1.進階地圖研判技巧 基礎地判工具介紹與使用:指北針、地圖與

GPS;地判技巧:前方定位法、後方定位法、

現物對照法

第二階段

2.進階露營技巧 裝備準備及利用、緊急避難營地選擇、認識

避難帳種類、外帳架設與避難帳架設

第一階段

3.困難地形通過 繩結教學:單結、水結、雙套、八字結(單雙)、

雙撐人結、變形撐人結、漁人結、營繩結、

義大利半扣、收繩、理繩等其他常用繩結;

固定點架設:架設器材介紹、架設原則、架

設方式;困難地形通過實務:固定點評估、

突破困難地形技巧、不同困難地形通過應用

第二階段

4.溪流橫渡技術 認識溪谷、渡溪裝備介紹、溪流橫渡技術、

溪谷行走技巧

第一階段

5.攀登技術 攀登裝備介紹、確保技術操作、垂降技術操

第一階段

6.傷患搬運技術 傷患搬運方式介紹、傷患搬運器材介紹、傷

患搬運技術操作

第二階段

7.各種通訊器材使用 通訊器材介紹:無線電、行動電話;無電訊

器材時之通訊方式(如哨子、燈光、手語等)

第二階段

8.進階野外急救 失溫、中暑、脫水、高山症 另修課程

B 主題:環境倫理、人文素養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上課階段

1.低度環境衝擊、野外

環境禮儀

登山環境倫理、認識 LNT 歷史與七大原則、

LNT 七大原則之實作

第一階段

2.登山概論、登山史 台灣山林環境簡介、台灣登山史、登山基本

觀念態度

第一階段

3.登山相關調查與記

步道路況記錄、營地水源記錄、天氣狀況記

錄、人員狀況記錄,行前準備的一部分與登

山過程的實際記錄

第一階段

4.自然體驗課程、獨處

課程

分獨自操作器具或獨自體驗山林;培養獨立

自主、獨處的經驗和能力

第一、二

階段

Page 5: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5

5.古道探訪 認識古道與人文歷史 第一階段

6.基礎生態學 認識生態調查與自然觀察 選修課程

7.登山文學、自然美學 登山倫理、登山哲學之書籍閱讀 活動中或

夜間分享

8.簡易氣象學 天氣圖判讀、雲層結構判讀 第二階段

9.原住民登山文化 原住民傳統與生態智慧 選修課程

10.特殊地形認識 如:冰河成因、研判、冰雪認識、冰河遺跡

特殊地貌

選修課程

C 主題:教學領導、風險管理

課程 內容 上課階段

1.團隊領導技術 人際溝通、決策能力、組織力、領導與配合、

團隊建立

第二階段

2.教學技巧 教學環境、教學模式、引導技巧、教學準備、

教材運用

第二階段

3.風險管理 認識風險因子、風險評估、預防風險發生 另修課程

八、課程行程表:

第一階段:100 年 6 月 3-6 日,共 4 天

地點:太魯閣峽谷段步道與溪谷

課程內容:

A 主題:台灣山岳認識、登山前的準備與規劃、登山裝備的認識、糧食規劃與準

備、登山輕量化、女性登山、野外常見病症概說與預防、基礎露營技巧、登山行

進技巧、地圖與 GPS 認識、進階露營技巧、溪流橫渡技術、攀登技術

B 主題:低度環境衝擊、野外環境禮儀、登山概論、登山史、登山相關調查與記

錄、自然體驗課程、獨處課程、古道探訪、登山文學、自然美學

第 1 天 6/3(星期五) 地點:綠水總部、綠水合流

時間 課程

07: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08:00~08:30 課程與注意事項說明、指導員介紹

08:30~09:30 自我期待分享、認識彼此

09:00~14:00 綠水—合流步道—合流台地

【登山行進技巧】:行進步法、呼吸法、休息步伐、登山杖使用

【地圖與 GPS 認識】:閱讀地圖、指北針操作

14:00~15:30 【登山環境倫理】:認識 Leave No Trace 歷史與七大原則

Page 6: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6

15:30~19:00 【糧食規劃與準備】:廚房管理、爐具使用、廚餘與餐具清洗處

理、煮飯教導、飲用水處理

19:00~20:30 【台灣山岳認識】【登山概論、登山史】

課程分享與討論

20:30 夜宿綠水宿舍

第 2 天 6/4(星期六) 地點:古道探訪、綠水文山/合流海鼠山

時間 課程

08:00~10:00 【登山前的準備與規劃】

10:00~12:00 【登山裝備的認識】

【登山輕量化】

12:00~13:00 午間休息

13:00~16:00 【古道探訪】合歡越嶺古道

【地圖與 GPS 認識】:GPS 操作以及地圖與 GPS 的搭配

依適合教學的地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6:00~17:30 【基礎露營技巧】

17:30~19:00 晚餐時間

19:00~20:30 【野外常見病症概說與預防】、【女性登山】

課程分享與討論

20:30 搭帳露營

第 3 天 6/5(星期日) 地點:古道探訪、綠水文山/合流海鼠山/蓮花池

時間 課程

07:00~08:00 拔營

08:00~09:00 暖身操、前往蓮花池

10:00~11:00 交通接駁至迴頭彎

11:00~12:30 前往蓮花池

12:30~13:30 午間休息

13:30~15:00 前往蓮花池

15:00~17:00 【進階露營技巧】

依適合教學的地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Page 7: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7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7:30~18:30 【獨處課程】:獨處課程介紹、安全注意事項,培養獨立自主、

獨處的經驗和能力。

18:30 夜間獨處

第 4 天 6/6(星期一) 地點:蓮花池、西卡拉罕溪

時間 課程

07:00~08:00 獨處課程分享與討論

08:00~12:30 【攀登技術】、【溪流橫渡技術】

12:30~13:30 午間休息

13:30~15:00 【筆試測驗】

依適合教學的地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5:00~16:00 課程分享與回饋

16:00~17:00 整理團體與個人裝備

17:00 課程結束

備註:實際上課內容、時間、地點登山學校與講師將依實際狀況作調整與更動。

第二階段:100 年 9 月 8-12 日,共 5 天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課程內容:

A 主題:登山體適能與運動傷害防治、登山行進技巧、進階地圖研判技巧、困難

地形通過、傷患搬運技術、各種通訊器材使用

B 主題:低度環境衝擊、野外環境禮儀、自然體驗課程、獨處課程、登山文學、

自然美學、簡易氣象學

C 主題:團隊領導技術、教學技巧

第 1 天 9/8(星期四)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時間 課程

07:10~07:30 報到

07:30~09:00 太管處—綠水

Page 8: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8

課程與注意事項說明

【登山相關調查與記錄】

團體裝備分配與打包

09:00~11:00 綠水—合歡山

11:00~12:00 暖身舒展操、出發

12:00~13:00 午間休息

13:00~15:00 【進階地圖研判技巧】

依適合教學的地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5:00~17:00 【登山行進技巧】、【困難地形通過】

17:00~19:00 晚餐時間

19:00~20:30 【登山體適能與運動傷害防治】

課程分享與討論

20:30 夜宿山屋或紮營

第 2 天 9/9(星期五)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08:00~09:00 暖身舒展操、出發

09:00~11:00 【自然體驗課程】、【團隊領導技術】

11:00~12:30 【進階地圖研判技巧】

12:30~13:30 午間休息

13:30~15:00 【登山行進技巧】、【困難地形通過】

15:00~16:00 【進階露營技巧】

16:00~17:30 【糧食規劃與準備】

17:30~19:00 晚餐時間

19:00~20:30 【教學技巧】

課程分享與討論

20:30 搭帳露營

第 3 天 9/10(星期六)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07:00~09:00 暖身舒展操、出發

09:00~11:00 【風險管理】

Page 9: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9

11:00~12:30 【團隊領導技術】

12:30~13:30 午間休息

13:30~17:00 【登山行進技巧】、【困難地形通過】

【簡易氣象學】、【各種通訊器材使用】

依適合教學的地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7:00~18:30 【獨處課程】:獨處課程介紹、安全注意事項,培養獨立自主、

獨處的經驗和能力。

18:30 夜間獨處

第 4 天 9/11(星期日)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07:00~08:00 暖身舒展操、出發

08:00~12:00 【風險管理】、【傷患搬運技術】

12:00~13:00 午間休息

13:00~15:00 【團隊領導技術】、【教學技巧】

依適合教學的地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5:00~16:00 【簡易氣象學】、【登山行進技巧】、【困難地形通過】

16:00~18:00 晚餐時間

18:00~20:00 【登山文學、自然美學】

課程分享與討論

20:00 搭帳露營

第 5 天 9/12(星期一) 地點:國家公園高山地區

07:00~08:00 暖身舒展操、出發

08:00~12:00 【登山行進技巧】、【困難地形通過】

12:00~13:00 午間休息

課程分享與回饋

13:00~15:30 下山

依適合教學的地 【登山環境倫理】:環境保護 Leave No Trace 七大原則之實作—

Page 10: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0

點時間調整,整

天都可教學

事前充分規劃與準備、步道及宿營地的選擇、廢棄物的處理、

留下你所發現、減低用火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

使用者

15:30~16:30 整理團體與個人裝備

16:30 課程結束

備註:實際上課內容、時間、地點登山學校與講師將依實際狀況作調整與更動。

九、修課規定

參與課程與實習期間需遵守國家公園相關規定及國家公園登山學校課程規

範,如下:

(一) 全體人員於課程進行中禁菸、禁酒,以及嚴禁暴力(含言語、肢體)。

(二) 需自行背負個人裝備及分攤團體公裝(總重量約 15~25 公斤)

(三) 課程皆以團體活動進行,嚴禁課程進行中私自脫隊。

(四) 全體人員需彼此尊重與溝通。若有不尊重個人信仰、性別、政治議題、

種族等,務必向工作人員提出。

(五) 全體人員應避免借貸關係。

(六) 參加課程者皆需完成報名繳費及繳交同意書,才有受課資格。

(七) 全程參與課程,非不可抗力因素,不得請假或無故缺席。

十、實習規定

(一) 實習天數 10 天以上,每次實習活動至少為 2 天 1 夜行程,至少 1 次為 3

天以上行程。

(二) 實習活動:可參加太魯閣國家公園登山學校舉辦之登山體驗營擔任實習

助理,或參加特定合作單位舉辦之登山活動行程,擔任實習助理。評量

實習之指導員不得重複。並須請指導員填寫實習評量表。

十一、實習單位

協會團體/工作室所開辦課程或活動需具備以下條件:

(一) 具有登山安全觀念(安全教育)。

(二) 教育環境保護觀念、尊敬自然(環境教育)。

(三) 參與者自行背負裝備。

(四) 人數限制為 20 人內,參與人數與帶領人數比例不多於 8:1。

(五) 需附上帶領者學、經歷、急救證照與技術證照等資料與證照資料予國家

公園登山學校

(六) 由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公告之。

Page 11: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1

十二、結業資格

需完成並通過以下條件:

(一) 需完成前兩階段課程 4+5 天,並通過筆試。

(二) 需完成實習,詳見實習規定。

(三) 完成第三階段課程複習與術科考試 9 天,並通過考試。

(四) 完成另修與選修課程之規定。

(五) 完成其它技術課程認證:需自行進修,完成 Leave No Trace trainer course

無痕山林訓練員兩天一夜課程、需取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急救員證

照或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或 Wilderness First Responder, WFR 證照。

(六) 流程圖示如下: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

第一階段 4 天課程

第二階段 5 天課程

實習 10 天以上

第三階段複習+考試 9 天

通過術科考試

完成另修與選修課程

取得 LNT 訓練員、急救證照

結業資格

筆試測驗、學習紀錄表

學習紀錄表

自評表、實習評量表

術科考試、學習紀錄表

Page 12: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2

十三、課外閱讀書單

台灣登山基礎知識部分 作者 年份 出版社 類別

鳥瞰台灣山-台灣五大山脈空中巡遊 陳敏明 2005 遠流 攝影/寫真

臺灣的山脈 楊建夫 2001 遠足文化 指南

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

動之歷史圖像 林玫君 2006 國立編譯館 歷史/論文

《台灣百岳全集》3 冊+1 連鋒宗 2007 上河文化 指南

登山技術部份

《登山聖經》第七版(中文版) 2005 商周 技術

台灣重要登山文學,紀行,影象

山、雲與蕃人 鹿野忠雄著

楊南郡譯 2000 玉山社 文學/紀行

8848 的征服與敬畏 吳錦雄 1997 智庫文化 文學/紀行

玉山回首 曾惠香撰 1992 玉管處 歷史/寫真

其他

山路水鹿 郭正彥 2005 地球書房 文學/生態

山の花嫁 陳貞秀 2005 野人文化 文學/紀行

台灣無痕山林運動 http://recreate.forest.gov.tw/LNT/lnt.aspx

十四、師資與顧問群(按筆劃排列)

伍元和、李美涼、李偉忠、林乙華、林政翰、徐秉正、徐彥暉、張星雯、

鄭廷斌、歐陽台生、蔡輝昱、戴昌盛、持續邀請中

十五、費用

(一) 研習學費第一階段 2,000 元,在學學生(非在職學生)身分 1,000 元(詳

見第三點)。其中包含統一代辦所有學員個人 200 萬意外險、部分餐食之

食材費、報到地點至課程地點交通費、部分講師費用和裝備租借費(自

備者可不租借:研習費用為 1,800 元)。第二階段費用另行公告。

(二) 除簡章內說明代辦交通和膳食之外,需自理課程相關住宿、交通及膳食。

(三) 高中~碩士學生(不含在職生)檢附學生證影本及學校老師推薦函,經審

核通過後可享優惠費用。請見附件一。

十六、報名時間、方式與匯款

(一) 報名時間:至 100 年 5 月 23 日(一)16 時截止

(二) 報名方式:請將「報名表」、「同意書(需親筆簽名)」填妥後,以 E-mail

或傳真方式繳交。「報名表」與「同意書」繳交後,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1. Email:[email protected] 報名。

2. 傳真電話:03-862-1523。(請注意:傳真與電話為同一號碼,請直接傳送,

不必等轉接。)

Page 13: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3

帳號:中央銀行國庫局(代號 0000022)/帳號 24081102121042

收款帳戶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三) 錄取公告時間:於 100 年 5 月 26 日(四)以網路公告和電子郵件通知錄取

者。請於錄取名單公告或通知匯款後,五天內匯款,才算擁有受課資格。

匯款方式:

★匯款請註明「報名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姓名○○○,報名費XXX

元」,請將匯款時間、金額、姓名或帳號後四碼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並請保留匯款收據存證。

(四) 聯絡人:陳綺鄉小姐、鄭雅云小姐,聯絡電話:03-8691190。或遊憩服

務課 03-8621100#604。

十七、注意事項

(一) 報名視同願意遵守簡章內規定,請仔細閱讀,避免影響受課權益。

(二) 退費規定:若因故而無法參加者,最晚應於活動 3 日前持收據向本處辦

理退費,已辦理保險作業者,所繳交費用需予以扣除,餘額退費。惟活

動若因天候、路況或禁止入園等因素無法如期辦理時,將以電話通知取

消(需扣手續費後退還)。若因故不克前來參加課程,請事前主動告知,

以維護其他學員授課權益。

(三) 請依照「登山活動個人裝備表」攜帶課程所需之個人裝備。

(四) 請自行安排至報到地點之交通,相關資訊請參考附件、交通與住宿資訊。

(五) 本課程如遇重大天然災害、災害管制發佈等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得由

主辦單位決定活動停止或延期,並以電話或電子郵件通知參加人員。

(六) 其他未盡事宜,則隨時修訂並公布在國家公園登山學校網站。

Page 14: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4

十八、裝備表

登山活動個人裝備表(需自備) 攜帶需求:必備ˇ,選備△。

品項 需求 說明 品項 需求 說明

登山大背包 ˇ

約 60-80L可裝納以下所

有裝備

頭燈 ˇ

背包套 ˇ 頭燈備用電池 ˇ 自備用一組

睡袋 ˇ

舒適溫度於在 5 度以

下,化纖羽絨不拘

筆、筆記本 ˇ 防水紙製作的筆記本

為佳

睡墊 ˇ 鋁箔、泡綿或充氣皆可 登山杖 ˇ 一支或一對

行動糧、糧食 ˇ 請見附註 1 指北針 ˇ

背包防水袋 ˇ

放在背包內的大防水

袋,可用大塑膠袋

夾鍊袋或塑膠袋 ˇ 中小型垃圾袋數個,

收集垃圾用

排汗衣 ˇ 長袖為佳(非棉質) 瑞士刀或小刀 ˇ

排汗內衣褲 ˇ 哨子 ˇ

中層保暖衣 ˇ 中空纖維夾克或羽毛衣 個人藥品急救包 ˇ 個人用成藥

登山長褲 ˇ 大塑膠袋 ˇ 約 50L

備用衣物 ˇ 內外衣褲皆需備一件 打火機 ˇ

登山鞋 ˇ 高筒登山鞋或越野跑步鞋 防曬油、唇膏 ˇ

登山襪 ˇ 有排汗效果為佳 身分證、健保卡 ˇ

保暖帽 ˇ 水壺 ˇ 總容量需可裝到 2L

遮陽帽 ˇ 輕便拖鞋 ˇ 重量輕為佳

手套 ˇ 盥洗用品(牙刷) ˇ 不攜帶化學清潔用品

雨衣褲 ˇ 必須為兩截式雨衣褲 高山瓦斯 ˇ 220g 1 罐

餐具 ˇ 自備個人碗、筷或湯叉 普魯士繩 ˇ 直徑 7mm 5 公尺 2 條

有鎖鉤環 ˇ 2 個

品項 需求 說明 品項 需求 說明

攻頂小背包 △ 約 15~20L,重量輕為佳 等高線地圖 △ 上課地點之地形圖

頭巾 △ 行程資料 △

薄風衣 △ 數位相機 △

護膝、護踝 △ 太陽眼鏡 △

禦寒手套 △ 備用眼鏡 △

綁腿 △ 眼鏡帶 △

保溫瓶 △ 雨傘 △

針線包 △ 縫補衣物用之針線 手錶 △

附註 1:主辦單位提供課程之早、晚餐食材,以團體小組分攤背負與炊煮(課程行程表上標

示【小組炊事】者,含三日早餐與三日晚餐),其他時間之行進糧食、備用糧請自行準備,

課程期間不再安排任何額外採買時間。

團體裝備由主辦單位提供,如:帳篷、炊具、外帳等。以及溪流橫渡,攀登,困難地形通

過之裝備:鉤環、主繩、輔助繩、繩環、扁帶、吊帶、頭盔。

Page 15: 100 年國家公園登山學校 登山助理指導員學程npda.cpami.gov.tw/media_src/attach/44/pta_1787_159695_21087.pdf · 07 :00~08:00 報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學員個人裝備檢查(一對一)

15

團體與個人裝備清單(由登山學校提供) 項目 單價 備註

救生衣 100 個人

防滑鞋 50 個人

護脛 50 個人

鉤環 無 個人

頭盔 無 個人

吊帶 無 個人

帳篷 無 團體

外帳 無 團體

蜘蛛爐 無 團體

鍋子 無 團體

炊具 無 團體

主繩 無 團體

輔助繩 無 團體

扁帶 無 團體

食材三早三晚 研習費用內 團體炊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