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11.30 星期六 主编:陈岩 版式:习东新 综合 08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 我省中小学建设文明校园侧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文明有种子吗?如果有,它会洒向哪 里? 如何发芽开花? 湖北 15 所中小学校 勤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学生们在中华 文化的涵养中成长,浇灌文明之花,也播 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在这些特质既相同 又各有所长的多彩文明校园里, 学生们 尽情筑梦、追梦。 文明特质之一:传统文化滋养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旌旗蔽 空,舳舻千里。一位名垂青史的大思想家 矗立河边,面对脚下湍急的河水,亦或愀 然,亦或慷慨,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的感慨。 而他所不知的,是他的言谈 举止, 娴于辞令, 统统被弟子们记载成 册,穿越历史的长河,历经时光的磨砺,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影响源远 流长。 ”这是荆门市龙泉中学 2019 8 班学生赵孜妍阅读《论语》后写下的文 字。在该校正在举办的第二届“与经典同 行” 征文比赛中,1000 多名学生踊跃投 稿。传统文化氤氲在这所百年老校,书香 弥漫,岁月无声。 成立已有 21 年的岚光文学社培养 出一大批“会写文章”的社员,在国家级、 省级报刊发表作品 3000 余篇集结而3 书《 幸福在远》《 让作》《 萌萌哒 开出广受好评。社员们的社刊《岚光报》出百期,最近一期 的“ 走近作家”专栏介绍的是获得茅盾文学梁晓声。“一期一栏都是学生们自己题自己评审优秀文化的熏陶下, 到自己的梦想。学校坚持举办美育节育节语文化、读书积极展道 经典活动和戏曲进校园活动”。 年,100 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文、语、科技、书、文艺等赛中获奖文明特质之二:厚植成长沃土 11 18 ,荆中学 1994 届校友程义峰博士在“ 绛帐讲坛讲述 “穿越时空的们”, 与学妹分享自 生经历和感悟。“ 绛帐讲坛”创办 8 年, 名称取自中学的历史迹—— 东汉经学大师马融先生的绛帐 从当单纯的学生讲坛到现在的讲坛碰撞情一次次在这里 上演。“ 重教厚德尚能”的“ 绛帐化”成为荆中学的学校文化,校本教材 《荆绛帐》传递着百年老 校的精神气度7 年校鄂州实验小学, 也有一抱朴讲坛”,与学校同生,一位教师。一子的教师该如何?统 编新教材怎么讲更好最近阅读让你深感悟讲坛将社会进步教育理想、 教育使命等价值观通过、小故事请论,已成为学校的 品牌。读书艺术节体育科技 节四主题活动学生展示特长,收获 体验感受成长的喜悦。 校园足球联赛、 速算王赛、 “小创客说未来技节……主题活动, 成为学生 年一的期武汉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学生 们有个共力的目标: 新文明小 雅士。 成为小雅士可不是只要礼仪好就 行。 2015 ,学校光、雨露营营乐乐 4 校园祥物电章, 前学生在 课业务活乐乐”是子在家中的由父母 。小雅士奖积累程度。 比如与校长共进午烘焙滑板乐高心愿课堂科技物馆攀岩馆基地体验等,小中。 2017 11 月开, 学校为全校 1300 多名学生配备文明小雅士手环这是一类似手表蓝色智手环要和手环内置芯片 自动录此对学生的励积时在 app 台更新,家 用手机终端即晓孩子在校的。如,文明小雅士手环已成为校 园“ ”,学生发向文明特质之三:师生共同浇灌 谦谦君子,温润走进宜昌小学“ 九景门,抬头见问 善竹下,大的教育立于斯。学 倡导自己的文化自己“时时处处 教育,一木皆课”。 这里的学生们有一七色年成长册》。 湖北报全记者设计活泼钻研就能赤色阅读、勤学思,就能橙色乐学花 ……7 种不同颜色的花, 学生们 力的 7 面, 学生们七色花, 以兑换不同的主持人学校“ 首善少年”。 学校打造首善文化校园, 学生首善少年”, 老首善好教 ”,根据考核选首善教师鼓励教师用仁爱,成 为学生成长的“ 四个引路”。 前, 学校已30 多名省市首善教师团队牵手50 所学校共享首善文化,成为“国培基地“中国师公基地校。 首善美美生们携手用 行“向,向”的首善 文化核心价值观低温阴雨天气趋于结束 下周天气转晴气温回升 湖北日报讯 (记者曾莉) 11 29 白天全省大部以阴天 全省西部半 雨夹雪或小。不 阴雨天,下省有望迎连晴天将重10℃武汉预计30 阴雨天将持西部半高雨夹雪或小。 同时 大, 3 4 风雨影响,有小12 1 气主体下,北大, 阵风5 6 级,水会阴天高温始回升,大部地区将升至 8℃11℃。下省有望迎连晴天 白天高温将重10℃但由转晴辐射降温低温较低寒意十足电视视费、水电费都只需交 半由村集体。 ”在武汉黄陂水北 调移新博陈健锋满脸幸福通过盘活茶园,集体收均增加 5 万元。” 丹江土关垭镇土关垭村村党支部书记熊天 心满满极帮扶水北调移,发,一批通过、发 盘活沉睡源,起来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11 18 门市多镇白龙泉27 菌棒菌基地正在施工龙泉调移村党支部书记里种植棉棉籽秸秆效利2018 里建5 亩菌棒菌基地年有6 万元基地18 ,建成后年值将400 万元民不 2016 年,区山通过奖代 房屋统一成民宿酒店宿数十家,开始营业家,宿出一小集体收,建停车场走进土关垭村集体园,如同走进层层叠 梯田园,错落致;镶嵌,在俯瞰熊天宝介整合资金200 造茶240 ,建成 制茶文化展示道等于一的生,成为传统旅游的典沙洋县南村用地九牛谷等公,发虾稻澳洲虾,多万元,一批民。 省水利厅,经多年水北调移依托资成一、一业格空壳村变富裕村 一家家业引社的建立,集体民百“荆南村集体48 万元。 ”荆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珍介时,集体分的两珠农科技20 万元九牛谷8 万元2014 前,荆南村村集体收入还,也无像样产,如变富裕门市水泊局科科唐芳介使通过自主、出增加村集体在,门市年 集体收10 万元2 5 万元至 10 万元的有 10 武汉新博用村集体用地厂房,建料厂工厂木基地 6 家,如集体资产超 1000 万元,年 集体收32 万元集体直接给来实新博村村用交电费电视视费南村集体资金全种樟树石楠建成 4 绿园,境卫生也有专人 负责;上了安装…… 了美了幸福感2018 水北调移支配10756 2017 8%移民新村 美丽家园 文明由我们创造 方琳 文明是什么? 文明就是我们。 我们怎么做,文明就是什么样。 是崇文重教、薪火相传的文化,是首 善共生、携手共创的美好,是尊重学生生 长个性的探索,也是“科技与校园相遇” 带给小雅士们难忘的火花……它不仅只 是校园的风景, 更是培育一代代青少年 成人成才的精神沃土。 荆楚大地 8000 多所中小学校,近千 万学子在这里学习成长, 这里是他们价 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重要平台。 如何引导 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何让校 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 些全国文明校园提供了诸多启示。 短评 11 29 日,《敦煌女儿》在洪山礼堂上演。 (组委会供图) 演出预告 11 30 19:30, 由广东汉 剧传承研究院表演的广东汉剧《李 坚真》,在武汉剧院演出。 鄂州马拉松明日鸣枪 湖北日报讯 (记者马明玉) 12 1 8 时,“ ·鑫 园” 2019 鄂州程马拉松凤凰广场鸣枪阶段,赛组委负责“空城田鄂州”为主题鄂马各项准备本就 , 届时选手提供的赛根据安排11 29 日鄂马12 1 凌晨 4 时全5 时前,108 裁判员、436 医疗 及服员全位。为更好保障 选手,有 40 名急救跑选手们一同出发,沿护跑便 时为友进医疗救助8 救援车跟力不值得的是, 鄂马选手将享受每公里一/ 补给站 在全长 21.095 里的道上组委21 水、 饮料及补 给站友每1 补给服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故事搬上舞台 沪剧《敦煌女儿》感动江城 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 成长于,在戈壁漠敦煌坚守世纪守护—— 感动中国樊锦诗故事让人动11 29 樊锦诗生历创大型沪剧 敦煌女儿 》在洪山礼 上演敦煌女儿 》多面“ 了作子、学者的樊锦诗敦煌工50 多年里。该主人樊锦诗两届中国者、沪剧演艺术善玉主演建华、沪剧同出。“岁月 悠悠倏忽如一姑娘也如 ……善玉樊锦诗20 多岁的 踌躇志直鬓斑,在台上跟随剧穿越走进樊锦诗力于文修复保护的不生。 2 小时的出里, 同一诠释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樊锦诗, 这对经百善玉也是挑战奖得主不一樊锦诗主要善玉本人设计根据不同的 龄和唱腔中既有沪剧细腻 ,又、越唱腔台上善玉唱腔圆,一 个个细腻而精体动作,生时期的樊锦诗曼妙活泼 可人而从青年老年的转换善玉 台上只就通过唱腔和神态带来了“时 ”,沪剧地方传统、国 家级质文化之一,源于间俚,在流传中 受到弹词他民的影响,滩簧婉柔。《 煌女儿 沪剧时空的诠释,既沪剧,又增加歌唱性旋律最让观的是该新了 传统沪剧光,台上倒梯 形象符号窟独有的光与影的 果打造敦煌沙漠荒丘让观仿佛于大感受情。 大学生武汉程科技大一学生盈盈说: “这是第一沪剧,这出让我台上第一体感受了敦煌文化非常震撼主人 一生力于敦煌奉献坚守精神深深动了我。” 政策参加与创 边的脱贫致富。”帮帮人代向成 承诺经的贫困户向成年前,在创贷款草根下,实现了人生华丽蝶年,该市”的办,既贫困实现 脱贫”,又发动就只要愿意总会有“一技傍身” 前不芭蕉养老理培开班。 培如何为老喂饭拐杖轮椅等进行培50 多位护工。“家里 多小时,有就近找个。”民老十足等等,一场场训应者有者有其业。”局负责意愿出发, 卡贫困户残疾人等进化的技能“一傍身对无法输送贫困员,该市 引导转向家务业厨娘易迁 与社开发性岗位,从事 、社会年,该市已650 名建卡贫困员。 ,建卡贫困户续升学的生“两后生”,技能做到覆盖断代的“ ”。 “带技出山”轻轻松松就业 通过建立公共就和人社中监测系统,全面 掌握返乡农贫困户等就体求向与务需起人出“ ”“ 不出招聘品牌西部贫协市, 该市接平打造 洁)员” 实现 就好西部20 多期,贫困户 600 人次前,籍贫困员在2480 州就134 通过人输送的有 82 2011 市。 两门开展就举办“ 招聘会”, 累计提供8000 余个。 同时,依托山实 验区的建,在才输送技能资金都得到关部门大力政策推动 就业创业良性互动 将精业促紧密,发挥政策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扶金补贴、创区实致富带聘任致富带5 名,1751 7 名创致富 名创致富带5 贫困人口175 贫困人口实现就两年,培学员 484 ,创 365 5761 脱贫同时,圣玛丽理中、创途职成“ 创”;组织输送恩61 名建贫困户初届学生市第一技师技师学, 实现州就脱贫(陈铖) 恩施市聚合众力“扶技提能”—— 就业创业扶贫拔穷根

08 综合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2019.11.30星期六 主编:陈岩 版式:习东新 08 综合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我省中小学建设文明校园侧记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08 综合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2019.11.30星期六 主编:陈岩 版式:习东新 08 综合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 ——我省中小学建设文明校园侧记

2019.11.30�星期六主编:陈岩 版式:习东新

综合08

让学校成为“梦开始的地方”———我省中小学建设文明校园侧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文明有种子吗?如果有,它会洒向哪里?如何发芽开花?湖北 15 所中小学校勤力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学生们在中华文化的涵养中成长,浇灌文明之花,也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 在这些特质既相同又各有所长的多彩文明校园里, 学生们尽情筑梦、追梦。

文明特质之一:传统文化滋养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旌旗蔽空,舳舻千里。一位名垂青史的大思想家矗立河边,面对脚下湍急的河水,亦或愀然,亦或慷慨,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 而他所不知的,是他的言谈举止, 娴于辞令, 统统被弟子们记载成册,穿越历史的长河,历经时光的磨砺,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影响源远流长。 ”这是荆门市龙泉中学 2019 级 8班学生赵孜妍阅读《论语》 后写下的文字。在该校正在举办的第二届“与经典同行” 征文比赛中,1000 多名学生踊跃投稿。传统文化氤氲在这所百年老校,书香弥漫,岁月无声。

成立已有 21 年的岚光文学社培养出一大批“会写文章”的社员,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作品 3000余篇,集结而成的 3本书《幸福在远处》《让作文飞》《作文萌萌哒》公开出版,广受好评。社员们主办的社刊《岚光报》出版已逾百期,最近一期的“走近作家”专栏,介绍的是今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一期一题”专栏都是学生们自己出题自己评审。

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 许多孩子找到自己的梦想。学校坚持举办美育节、体育节、外语文化节、读书节,积极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和“戏曲进校园活动”。

去年,100 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作文、英语口语、科技创新、书画、文艺等比赛中获奖。

文明特质之二:厚植成长沃土

11 月 18 日下午, 荆州中学 1994届校友程义峰博士在“绛帐讲坛” 讲述“穿越时空的我们”, 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绛帐讲坛”创办已 8 年, 名称取自荆州中学的历史古迹———东汉经学大师马融先生的绛帐台。 从当年单纯的学生讲坛到现在的师生讲坛, 共同碰撞的激情一次次在这里上演。“崇文重教,厚德尚能”的“绛帐文化”成为荆州中学的学校文化,校本教材《荆州史话》和《绛帐传薪》传递着百年老校的精神与气度。

只有 7 年校龄的鄂州市实验小学,也有一个“抱朴讲坛”,与学校同生,启发每一位教师。一辈子的教师该如何做?统编新教材怎么讲更好? 最近阅读了哪本书让你深有感悟?讲坛将追求社会进步、教育理想、 教育使命等价值观通过小切口、小故事请老师们讨论,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读书节、艺术节、数学节、体育科技节四大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收获体验,感受成长的喜悦。 校园足球联赛、“我是速算王” 竞赛、“小创客说未来”科技节……主题活动不断创新, 成为学生们每年一度的期盼。

在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学生们有个共同努力的目标: 新时代文明小雅士。 成为小雅士可不是只要礼仪好就行。 从 2015 年起,学校推行积分制,设计了阳光、雨露、营营、乐乐 4 个校园吉祥物电子勋章, 前三者分别代表学生在

品格、课业、义务活动的表现,由老师打分,“乐乐”是孩子在家中的表现,由父母打分。小雅士奖章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得相关奖励。 比如与校长共进午餐,

“烘焙,滑板,乐高”等心愿课堂,科技馆、博物馆、攀岩馆等校外基地体验等,小雅士们乐在其中。

2017 年 11 月开始, 学校为全校1300 多名学生配备了文明小雅士手环。这是一个类似手表的蓝色智能手环,只要和老师的管理手环相碰触, 内置芯片就会自动记录此次老师对学生的奖罚分数。 奖励积分即时在 app 后台更新,家长用手机终端即可知晓孩子在校的表现。如今,文明小雅士智能手环已成为校园“激励神器”,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文明特质之三:师生共同浇灌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走进宜昌市实验小学“四园九景”启善门,抬头可见问善竹下,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执立于斯。学校倡导“自己的文化自己造”“时时处处

皆教育,一草一木皆课程”。这里的学生们都有一本《七色花少

年成长手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手册设计活泼:如果我们乐于实践、深入钻研,就能获得赤色创新花;如果我们主动阅读、勤学善思,就能获得橙色乐学花……7 种不同颜色的花, 代表着学生们努力的 7 个方面, 学生们摘取七色花,可以兑换不同的奖励,譬如当升旗手、当主持人、参评学校“首善少年”。

学校打造首善文化校园, 学生争做“首善少年”, 老师争做“四有首善好教师”,每月根据考核标准,评选首善教师,鼓励每位教师用仁爱之心,扎实学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四个引路人”。 目前, 学校已形成 30 多名省市区名师领衔的首善教师团队, 牵手国内外 50 多所学校共享首善文化,并成为“国培计划” 基地校和“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

首善之美,美美与共。师生们携手用行动践行“向善有爱,向上有品”的首善文化核心价值观。

低温阴雨天气趋于结束

下周天气转晴气温回升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11 月29 日,白天全省大部以多云到阴天为主,晚上全省都出现小雨,西部半高山以上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 不过, 持续了一周的阴雨天气趋于结束,下周我省有望迎来连晴天气,气温将重回 10℃以上。

武汉中心气象台预计,30 日全省阴雨天气还将持续, 西部半高山以上地区仍有雨夹雪或小雪。 同时

风力加大, 伴有 3 级至 4 级偏北风。 受风雨影响,气温有小幅下降。12 月 1 日冷空气主体南下,北风进一步加大, 阵风有 5 级至 6 级,但降水会趋于结束,转为阴天,高温也开始回升, 大部地区将升至 8℃至11℃。 下周,我省有望迎来连晴天气, 白天的高温将重回 10℃以上,但由于转晴后辐射降温作用, 早上低温较低,寒意十足。

企业带动合作经营多元发展

盘活资源强了集体富了百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通讯员郝毅曹忠宏陈华平

“我们村全体村民电视收视费、水电费都只需交一半,另一半由村集体交。 ”在武汉市黄陂区南水北调移民村新博村,村民陈健锋满脸幸福。

“通过盘活茶园,村集体收入年均增加 5 万元。”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土关垭村, 村党支部书记熊天宝信心满满。

近年来, 我省积极帮扶南水北调移民村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一批移民村通过引进大企业、发展合作经营等,盘活沉睡的资源,让乡村富起来。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11 月 18 日, 天门市多宝镇白龙泉新村, 占地

27 亩的菌棒菌种基地正在施工。白龙泉新村是南水北调移民村,村党支部书记周义介绍,村里种植棉花等农作物,棉籽、秸秆等一直未有效利用。2018 年村里建起 5 亩菌棒菌种基地,除去基础设施投资外,当年有近 6 万元的利润。 今年村里决定新建基地,18名村民入股,建成后年产值将达 400 万元,村民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有分红。

2016 年,十堰市郧阳区山跟前村,通过以奖代补,支持村民将闲置房屋统一改造成民宿酒店。目前全村已改造好民宿数十家,开始营业的六七家,每家民宿还拿出一小部分利润作为村集体收入, 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走进土关垭村集体茶园,如同走进景区。 层层叠叠的梯田茶园,错落有致;观景平台、品茶室等镶嵌在山腰,在此俯瞰,美不胜收。熊天宝介绍,近年来,村里整合资金,新建茶园 200 亩,改造茶园 240 亩,建成集手工制茶、茶文化展示、品茶论道等于一体的生态茶坊,成为当地传统农业与旅游观光结合的典范。

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利用地利优势, 引进九牛谷等公司, 发展虾稻连作、澳洲虾养殖等产业,多个产业产值达千万元,一批村民变成了股民。

省水利厅移民处介绍,经过多年扶持,南水北调移民村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

空壳村变富裕村一家家企业引进、合作社的建立,富了村集体,实惠了移民百姓。“荆南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 48 万元。 ”荆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珍介绍,

村里引进企业时,约定每年给村集体分红,引进的两岸明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里每年分红 20 万元,引进九牛谷公司村里每年分红 8 万元。 2014 年前,荆南村村集体收入还为零,也无像样产业,如今空壳村变富裕村。

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移民科科长唐芳介绍, 天门将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预留地通过自主经营、出售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现在,天门市年集体收入超 10 万元的移民村有 2 个,5 万元至 10 万元的有 10 个。

武汉新博村利用村集体发展用地兴建厂房,建起防水保温材料厂、食品加工厂,还扶持移民兴办苗木基地 6 家,如今村集体资产超 1000 万元,年集体收入 32 万元。

集体经济发展,直接给移民带来实惠。新博村村民只用交一半水电费、电视收视费;荆南村利用集体资金,将

全村道路全种上香樟树和石楠,还建成 4 个绿色小公园,环境卫生也有专人负责;山跟前村全村道路两侧不仅种上了树,且都安装了路灯……

移民村富了美了,移民幸福感强了。据估计,2018 年南水北调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756 元,较 2017 年上涨 8%。

移民新村 美丽家园

文明由我们创造□ 方琳

文明是什么? 文明就是我们。我们怎么做,文明就是什么样。是崇文重教、薪火相传的文化,是首

善共生、携手共创的美好,是尊重学生生长个性的探索,也是“科技与校园相遇”带给小雅士们难忘的火花……它不仅只是校园的风景, 更是培育一代代青少年

成人成才的精神沃土。荆楚大地 8000 多所中小学校,近千

万学子在这里学习成长, 这里是他们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重要平台。 如何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如何让校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些全国文明校园提供了诸多启示。

短评

11 月 29 日,《敦煌女儿》在洪山礼堂上演。(组委会供图)

演出预告

11 月 30 日 19:30, 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表演的广东汉剧《李坚真》,在武汉剧院演出。

鄂州马拉松明日鸣枪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明玉)12月 1 日 8 时,“楚天都市·鑫园”2019 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将在鄂州凤凰广场鸣枪起跑。 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以“空港新城 田园鄂州”为主题的本届鄂马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届时将为参赛选手提供高质量的赛事服务。

根据安排,11月 29日鄂马赛道开始进入搭建环节,并于 12 月 1 日

凌晨 4时全部结束。 5时前,108名裁判员、436名志愿者以及相关医疗及服务人员全部就位。为更好地保障参赛选手的健康,有 40 名急救跑者和选手们一同出发,沿路护跑,以便随时为跑友进行医疗救助。 此外,组委会还派出 8 辆赛事救援车跟队,以收容体力不支的跑友。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鄂马的参赛选手将享受“每公里一个补水 /补给站 ” 的贴心服务 。 在全长21.095 公里的半马赛道上,组委会共设有 21 个饮水、 功能饮料及补给站,跑友每跑 1 公里就有补水和补给服务。

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

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故事搬上舞台

沪剧《敦煌女儿》感动江城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成长于繁

华都市上海,在戈壁大漠敦煌坚守半个多世纪,只为守护国宝———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故事让很多人动容。 11月29日晚, 由樊锦诗人生历程改编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在武昌洪山礼堂上演。

《敦煌女儿》多侧面“还原”了作为妻子、母亲和学者的樊锦诗,截取她大学毕业后到敦煌工作 50多年里若干片断。 该剧主人翁樊锦诗由两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主演,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王丽君等著名沪剧演员共同出演。“岁月悠悠倏忽如一晃, 上海姑娘两鬓也如霜……” 茅善玉将樊锦诗从 20多岁的踌躇满志直到两鬓斑白,在舞台上生动还原。 观众们跟随剧中人物穿越半个世纪,共同走进以樊锦诗为代表的莫高人致力于文物修复和保护的不凡人生。

2 个小时的演出里, 同一个舞台上,诠释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的樊锦诗, 这对身经百战的茅善玉来说也是挑战。但毕竟是梅花奖得主,功夫不一般。 剧中樊锦诗的主要唱段都是茅善玉本人设计, 根据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 唱腔中既有沪剧的细腻温婉, 又融入了京剧、 越剧的唱腔特色。舞台上的茅善玉唱腔圆润甜美,一个个细腻而精准的肢体动作, 生动表现少女时期的樊锦诗灵动曼妙和活泼可人。而从青年到老年的转换,茅善玉在舞台上只有几十秒时间, 就通过形体、唱腔和神态带领观众来了一次“时空交错”,演出功力可见一斑。

沪剧是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音乐委婉柔和。《敦煌女儿》打破了沪剧固有形式,用两个时空的交错来诠释人物,既强调沪剧的

音乐特性,又增加了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最让观众称赞的是该剧创新了传统沪剧舞台的舞美灯光,舞台上倒梯形的形象符号象征着莫高窟,飞天则是莫高窟独有的地域特色,利用光与影的效果打造出敦煌的沙漠与荒丘,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漠,感受别样风情。

当晚的演出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到场观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一学生郭盈盈说:“这是我第一次看沪剧,这出戏让我在舞台上第一次立体感受了大漠

敦煌、莫高窟等文化瑰宝,非常震撼。 主人公穷其一生致力于敦煌研究,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坚守大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

“就业创业政策好, 帮助我参加培训与创业,我今后要继续带动身边的人脱贫致富。 ”恩施市汇力帮帮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向成桂,获得恩施州创业典型后承诺。

曾经的贫困户向成桂, 五年前接受创业培训后组建公司,在创业担保贷款、草根创业项目等扶持下,实现了人生华丽蝶变。 近年,该市采取“扶技提能”的办法, 既让贫困家庭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又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只要愿意 总会有“一技傍身”前不久, 恩施市芭蕉乡一场养老护理培训

开班。 培训导师以如何为老人喂饭、教会偏瘫老人用拐杖、怎样协助老人用轮椅等进行培训,50多位村民参训,合格后可获初级护工证。“家里离州城半个多小时车程, 有了证就近找个工作不难。 ”参训村民老谭信心十足。

如今,恩施市电商培训、茶艺学习、育婴师培训等等,一场场培训应接不暇。

“让劳动者有其能,让劳动者有其业。 ”恩施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从尊重劳动者意愿出发,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 农民工和残疾人等进行个性化的技能培训,凭“一技傍身”就业。

对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贫困人员,该市引导转向家庭服务业月嫂、厨娘就业;在易迁安置点、乡镇、村与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从事道路养护、乡村保洁、社会辅助性服务等。近三年,该市已妥善安置 650 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另外,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技能培训做到全覆盖,从

源头上斩断代际传递的“穷根”。“带技出山” 轻轻松松就业

通过不断健全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恩施市建立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乡镇人社中心、村(社区)三级就业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 贫困户等就业群体求职意向与服务需求,搭建起人力资源供需平台,推出“劳务输出精准对接”“农民找工作不出村”招聘品牌。

东西部扶贫协作杭州江干区帮扶恩施市,该市完善劳务精准对接平台,打造“恩施月嫂”

“三保(保安、保姆、保洁)人员”等劳务输出品牌,实现“带技出山”就好业。 去年起,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恩施月嫂”等培训 20 多期,贫困户参训近 600 人次。目前,恩施籍贫困人员在浙江就业 2480 人,其中今年新增杭州就业 134 人,通过人社部门输送的有 82 人。

2011 年起,孝感对口支援恩施市。 两地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扶贫精准对接,每年都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 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8000余个,稳定就业在上千人。 同时,依托武陵山实验区的建设,在人才输送、技能提升、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得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政策推动 就业创业良性互动恩施市将精准扶贫就业创业扶持工作与就

业创业促进工程紧密结合, 发挥政策优势为返乡创业者等群体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扶持、场地租金补贴、创业孵化平台搭建等创业服务。

恩施市联合杭州江干区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导师项目,聘任创业致富带头人导师 5 名,通过“175”模式,即:1 名导师带动 7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成功创业, 每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 5名贫困人口增收, 精准带动 175 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实现就业。近两年,培训学员 484 人,创业成功 365 人,5761 户在产业链上增收脱贫。

与此同时,先后促成杭州三替集团、沃土教育与恩施市圣玛丽母婴护理中心、 创途职校达成“双创”合作;组织输送恩施市 61 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应届学生到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求学, 最终实现在杭州就业脱贫。

(陈铖)

恩施市聚合众力“扶技提能”———

就业创业扶贫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