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 行的广东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新 闻发布会上,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介绍,广东经济 特区建立 40 年来,敢闯敢试、大胆 探索,始终坚持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方向不动摇,累计引进外资 1500 亿 美元、占全省 1/3,吸引 300 多家世 500 强企业投资。 据介绍, 1979 7 月,中央发文 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 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 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 3 月, 中央把“出口特区”改为内涵更丰富 的“经济特区”。同年 8 月,五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 准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 门设立经济特区。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先行地、实验区,试水经济特区,令 其在理论上、实践上可以进行一系 列的探索和创新。广东经济特区率 先在价格闯关、土地拍卖、工程招 标、证券市场等领域改革破题,探索 1000 多项开全国先河的改革举 措, “经济特区是我国向世界开启的 ‘窗口’,根植着开放先行的基因。 广东经济特区先行一步、主动融入 全球经济体系,成为我国扩大对外 开放的重要窗口。”马兴瑞表示,广 东经济特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 殊政策、灵活措施,积极发挥毗邻港 澳、华侨众多等优势,率先打开国门 搞建设,成立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 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统筹运用国际 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紧把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机遇,积 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 体系,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支撑作用 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与此同时,广东经济特区强化 创新引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典范。据了解,目前,广东经济特区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 各类市场主体超过 1300 万户、约占 全国 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 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 5 家,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达 14 家。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 4.9%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全球率先实现 5G 独立组网全覆 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 一面旗帜。 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特区从 “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起步,在加 快筑牢产业基础的同时,敢于打破 既有路径依赖,准确把握全球经济 科技发展大势,在全国首开先河重 奖科技人员,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新 要素集聚,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 系,催生出华为、腾讯、格力等世界 级创新企业,闯出一条以高水平创 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谈及 40 年来深圳、珠海、汕头 的发展成绩,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介绍了一组数 据: 40 年前,深圳经济总量不到 2 亿 元,去年底已经接近 2.7 万亿元,经 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前五;现在深 圳人均 GDP 达到 3 万美元; 40 前,深圳进出口总额不到 2000 万美 元,现在超过 4300 亿美元,占全国 10%左右;现在深圳有 8 家世界 500 强企业,有 436 家上市公司,境内 A 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二。 中共珠海市委副书记、珠海市 市长姚奕生表示,珠海建立特区 40 年来,除了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增 长,珠海还很重视生态文明,同时 也非常注重跟澳门之间的互动。 “汕头特区是因侨而立,开放 而兴。”中共汕头市委副书记、汕头 市市长郑剑戈介绍,全国有海外侨 6000 多万,潮汕籍贯就占 1500 多万,占全国的 1/440 年来,汕头 累计利用侨资近百亿美元,华侨捐 资办公益事业也达到近百亿元人 民币。2019 年,全市 GDP 和居民 收入都是 40 年前的一百多倍。 当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 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广东将如 何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作用,统筹国 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 国内国际双循环? “广东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助 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马兴 瑞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 省、科技大省、开放大省,西连海南 自由贸易港,东接海峡西岸经济 区,北通广大内需腹地,西边还有 陆海新通道,链接世界,辐射内 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 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 区建设更是贯通国内国际、引领 国内国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广东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 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消 费市场,有 1.15 亿常住人口, 1300 多万市场主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占全国的 1/10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特区主 要畅通三个循环:一是以提高产 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为重点畅通 产业循环,大力开展稳链补链强 链工作;二是以优化提升流通体 系为着力点畅通市场循环;三是 以城市群为依托畅通经济社会循 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无论是 广东还是三个经济特区,都能够 在双循环过程当中起到一定的推 动和担当作用。” 广东经济特区有信心推动双循环 本报记者 毛雯 04 04 www.chinatradenews.com.cn 2020 9 29 日 星期二 编辑/王曼 制版/张迪 电话/010-64664888-2041 [email protected] 投资环境 INVESTMENT 投资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 链格局正在改变。不过,也有些 企业选择不变。通用电气(GE )中 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在接 受采访时称,中国仍是 GE 全球供 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GE 中国 将确保 GE 在华长期承诺以及全 面本土化的核心战略保持不变, 并积极推进在华投资计划。 疫情影响被“极大降低” 谈及疫情对 GE 在华业务的 冲击,向伟明表示,不可否认疫 情对各行业发展和整体经济带来 了冲击。但中国政府应对疫情 措 施 及 时 、有 效 ,并 有 针对性地 帮助包括 GE 在内的外企解决投 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极大降低了疫情对 GE 在华业 务的影响。 今年 3 月初,包括武汉在内的 GE 所有在华工厂及办公地点都已 恢复正常运营。 向伟明称,疫情带来的不仅是 挑战,也是给企业探索如何以行业 发展和客户需求趋势为导向,实现 更灵活高效的运营和产品创新带来 了机遇,对 GE 而言也是如此。 他介绍说,在应对疫情挑战的 过程中, GE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做出 了有益的探索,通过针对性地对资 源进行调配统筹,满足最紧急的需 求,降低了疫情对运营的影响;另一 方面, GE 针对疫情所需提供创新技 术、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技术 转化成可长期应用与后疫情时代的 解决方案。 GE 将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受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出于维 护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需要, 开始要求企业将海外生产环节迁回 本土。在此情况下,中国对投资者 还有多少吸引力,在全球产业链供 应链格局中的优势地位能否保持备 受关注。 向伟明坦言,全球贸易局势及 地缘政治形势在疫情影响下日益复 杂严峻,确实为跨国企业的业务发 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但中国仍 然是 GE 全球供应链和创新基地的 重要组成部分。 他透露,鉴于中国供应链在 GE 全球的重要战略地位,该公司 正不断升级本地制造能力,目前已 实现了若干本地供应链的重大突 破。如今年 6 月, GE 目前全球最 高端的重症有创呼吸机产线落地 无锡工厂; 8 月, GE 濮阳亚太低风 速生产基地竣工投产,有望发展成 辐射亚太地区的陆上风电综合制 造和服务基地。 GE 在中国所建立起的产业 链体系,将随着中国进一步提升产 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而发挥 积极作用。”向伟明说。 他表示,中国不仅是 GE 全球 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GE 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在 华业绩如何,对 GE 全球发展前景 至关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 经济在疫情后快速恢复活力,并 且依旧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 一,这给 GE 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提 供了信心。” 向伟明称, GE 中国团队一直 积极与总部进行沟通,以更好根 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作出正 确有效的决策,确保 GE 在华长 期承诺以及全面本土化的核心战 略保持不变,并积极推进在华投 资计划。 打造“智慧医院”将成未来趋势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人气大 增,成为医疗领域的新风口。 在向伟明看来,随着疫情防控 成为常态,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断 和治疗将是未来趋势。疫情让 GE 深切体会到更具预防前瞻性的智慧 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看到“主动防御 型”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分级诊疗和 基于互联网、 AI 等技术的数字智慧 医疗应用落地的急迫需求。 GE 医疗在中国开展业务已逾40 年。向伟明表示,目前GE医疗正在积 极推动包括发热门诊升级、智慧ICU/ 智能运营、智能设备与 AI 辅助诊断 工具结合的应用落地,加速国产供应 链能力和本土服务能力的提升。今 后, GE还将与更多互联网公司、行业 协会等合作,完善智慧医疗生态圈。 中国仍是 GE 全球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 李晓喻 《越南之声》近日报道,越南 离海岸 5-100 公里的范围内有 160GW 电力潜力,为海上风电 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日 前举办的越南海上风电发展规 划及建议会议上,丹麦能源局和 世行预计从现在至 2030 年,越南 将有 10 GW 的海上风电投入运 营。越南工贸部电力与可再生 能源局表示,越南政府一直致力 于发展可再生能源,越南海上风 电潜力大,在越南清洁电力及 绿色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丹 麦能源局和世行认为制定明 确、长期和逐步提高容量的目 标是政府协调政策和树立对海 上风电行业信心的先决条件, 从而吸引对基础设施、供应链 和技术的长期投资。适宜的法 律框架、符合国际惯例的可行 的购电协议是抵消新的市场风 险并吸引必要资本投资,助力 越南建设成熟的海上风电产业 的“钥匙”。 本报讯( 记者 张凡) 9 25 日, 第六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在山东 省潍坊市开幕。在同期举办的中 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华为数 字政府副总裁夏君简要介绍了华 为最新发展情况。 夏君说,过去一年多,华为公司 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持续的 打压,给华为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但是华为面临逆境,依然保持高 速增长。2019 年,华为全业务收入 达到 85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1%2020 年上半年,在疫情新一 轮打压的情况下,华为销售收入达 454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1%“华为全业务收入的逆势增 长,一方面得益于我们长期对云计 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5G 等新一 代技术的大力投入,华为每年 15% 的收入都投入到新技术研发,尤其 是基础领域的研发。这是我们收 入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 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对华为公司 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收入增长 的关键。”夏君说,面对未来日益复 杂的外部环境,华为将持续提升产 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聚焦为客户、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抓住行业数 字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持 续稳健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华为全球共有 19.4 万员工,业务遍及全球 170 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 30 亿人口, 2020 年,华为公司在世界 500 强中 排名第 49 位。 据《今日报》报道,联邦工贸 投部部长阿德巴约在会见来访的 非洲自由贸易协定秘书处秘书长 瓦姆勒·梅内时表示,尼日利亚已 经成立了非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 行动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实施战 略,并且正在确保议会批准非洲 大陆自由贸易区( AfCFTA )协议, 获得议会批准的协议将产生法律 效力。梅内表示,尼日利亚在非 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中起着领 导作用,与尼日利亚政府建立良 好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希望尼 日利亚尽快完成国内批准程序, 之后协议还需要个别国家修改与 自由贸易相抵触的国内政策和法 律,这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各 国最终会达成一致。秘书处需要 与各国政府紧密合作,以确保相 互支持。 (本报编辑部编译、整理) 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创办于 1999 年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创新产品—液压静力压桩机起 步,现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挖掘机企业20强,产品远销海内外。图为在位于湖南省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 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装配车间作业。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越南海上风电行业 发展潜力大 尼日利亚将确保实施 非洲大陆自贸协议 华为数字政府副总裁:华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跨国企业赶搭中国市场“数字化”快车 李佳佳 坐拥 8.55 亿数字消费者和最 活跃的移动社交用户群体的中国 市场,已经是全球消费品及零售 商竞相抢夺的目标之一。于是, 很多在华跨国企业或升级,或改 造,或开设全新类型实体门店,落 实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赶搭中 国市场“数字化”快车。 近日,位于上海普陀区的麦德 龙全国首家新概念商场正式揭开 面纱,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 顾客就在店门外排起蛇形长队。 作为全国首家新概念商场, 麦德龙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对店面 进行了整体升级。记者发现,升 级后,麦德龙按主题设置的仓板 陈列、与消费者视线齐平的货架 高度使得商场内部呈现更为通 透,区域标识一目了然,直观的 价格牌设计更透明地展示商品 折扣,确保与消费者的沟通更为 直接。 此外,商场在肉类、水产和烘 焙区新增透明加工间,“看得见” 的商品安全品质为消费者更添一 份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海麦 德龙商场还全面上线了多点智能 购、多点 APP,也为消费者带来了 全新的数字化购物体验。借助 多点 DMALL 的技术优势,麦德 龙不但使消费者到店购物更便 捷,还可在商场 5 公里范围内提 供最快 1 小时送达的到家配送 服务,满足居家消费场景下的品 质需求。 “新概念商场是麦德龙在数 字经济趋势下顺应时代潮流的 一次大胆尝试,意在通过提供全 场景的购物空间、安心的品质保 障以及个性化、数字化购物体验, 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麦德龙 中国总裁康德介绍说:“未来,我 们将以麦德龙上海普陀商场为模 板,在全国陆续布局新概念商场, 并于 2023 年完成 35 家商场的升 级计划。” 麦肯锡曾在报告中指出,中 国数字消费者日益成熟,面向消 费者的企业将不得不应对越来越 多的需求。各大品牌商如果想抓 住后电商时代的增长机遇,必须 面临来自全渠道购物、社交电商 等领域的挑战。显然,对实体店 的数字化改造是跨国零售企业更 好地开拓中国市场的一大手段。 改变的还有宜家。不久之 前,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城市 店在上海静安正式开业。这也是 宜家中国自 2019 8 月底发布 “未来+ ”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 后,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标志性成 果落地。 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的面积 并不大,不过店内提供的包括微 信小程序、智能设备、影像等在内 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中 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首发上线的宜家电商小程序 带来全新线下体验结合线上购买 的购物模式,除了店内产品,消费 者可扫码购买全品类商品。此 外,顾客可以使用宜家点餐小程 序选购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特色 美食,尽享优惠折扣和便捷体验。 店内的设计工具,则可以让 消费者畅享宜家自由灵活的产 品组合方案。PAX 衣柜系列 2.0 设计工具通过智能推荐与自助 设计触屏解决方案,为顾客提供 数以万计个性化、定制化的衣柜 储物方案。贝达 3D 模块设计工 具则以交互式、可视化的方式, 帮助顾客快速完成产品设计过 程,即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组合。 宜家中国区副总裁弗朗索 瓦·勃朗特表示,“宜家中国此番 首次引进城市店模式,一方面, 通过布局城市核心中央商务区 进一步提升商场可达性;另一方 面,通过门店视觉设计、数字化 创新工具及吃喝玩逛新元素,打 造更为生动的家居零售体验。” 比利时西佛兰德省的奥斯 坦德—布鲁日机场日前举行隆 重仪式,欢迎北京宏远集团的货 运航班正式入驻。连接该机场 与中国多地的“空中丝绸之路” 新航线正式开通。 这一货运航班将往返于中 国上海、石家庄、南昌、郑州等地 与比利时奥斯坦德—布鲁日机 场之间。目前,运载货物以电商 货物为主,占比达 50% 以上 ,另 外还包括抗疫物资、重型机械和 零部件等。 “我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延绵已久,双方合作前景广 阔。欢迎更多中国企业通过西 佛兰德省进入比利时和欧洲。” 西佛兰德省省长卡尔·德卡吕 韦表示,位于该省的比利时第 二大海港泽布鲁日港积极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给当地带来 很多发展机遇。 奥斯坦德—布鲁日机场位 于北海之滨,毗邻泽布鲁日港, 具有空港和海港相结合的物流 优势,辐射范围覆盖比利时、荷 兰、卢森堡三国以及英国、法国、 德国部分地区。机场以货运为 主,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 8 个月货运量增长了 150.7%机场首席执行官马塞尔·布 伦斯表示:“中国企业货运航班 的入驻,为欧中经贸往来注入新 活力。正式运营之后,特别是在 冬季货运航班旺季,航班班次还 将增加。”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 表示,希望合作双方抓住机遇, 携手共进,积极寻求发展利益最 大公约数,促进中比务实合作走 深走实,共同推动中比“空中丝 绸之路”进一步互联互通。 中比开通“空中丝绸之路”新航线 任彦

010-64664888-2041 ......了冲击。但中国政府应对疫情 措施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地 帮助包括GE在内的外企解决投 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010-64664888-2041 ......了冲击。但中国政府应对疫情 措施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地 帮助包括GE在内的外企解决投 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广东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介绍,广东经济特区建立 40 年来,敢闯敢试、大胆探索,始终坚持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方向不动摇,累计引进外资 1500亿美元、占全省 1/3,吸引 300 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

据介绍,1979年7月,中央发文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1980 年 3月,中央把“出口特区”改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同年 8 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试水经济特区,令其在理论上、实践上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广东经济特区率先在价格闯关、土地拍卖、工程招标、证券市场等领域改革破题,探索出 1000 多项开全国先河的改革举措,“经济特区是我国向世界开启的

‘窗口’,根植着开放先行的基因。广东经济特区先行一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特区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积极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等优势,率先打开国门搞建设,成立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紧把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机遇,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支撑作用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与此同时,广东经济特区强化创新引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据了解,目前,广东经济特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跃居全国首位,各类市场主体超过 1300万户、约占全国 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双超过 5 万家,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达 14 家。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4.9%左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率先实现 5G独立组网全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特区从“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起步,在加快筑牢产业基础的同时,敢于打破既有路径依赖,准确把握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在全国首开先河重奖科技人员,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新要素集聚,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催生出华为、腾讯、格力等世界级创新企业,闯出一条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谈及 40 年来深圳、珠海、汕头

的发展成绩,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介绍了一组数据:40年前,深圳经济总量不到2亿元,去年底已经接近 2.7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前五;现在深圳人均 GDP 达到 3 万美元;40 年前,深圳进出口总额不到 2000万美元,现在超过 4300 亿美元,占全国10%左右;现在深圳有 8家世界 500强企业,有 436家上市公司,境内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二。

中共珠海市委副书记、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表示,珠海建立特区 40年来,除了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增长,珠海还很重视生态文明,同时也非常注重跟澳门之间的互动。

“汕头特区是因侨而立,开放而兴。”中共汕头市委副书记、汕头市市长郑剑戈介绍,全国有海外侨胞 6000 多万,潮汕籍贯就占 1500多万,占全国的 1/4。40年来,汕头累计利用侨资近百亿美元,华侨捐资办公益事业也达到近百亿元人民币。2019 年,全市 GDP 和居民收入都是 40年前的一百多倍。

当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广东将如何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作用,统筹国

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广东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马兴瑞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技大省、开放大省,西连海南自由贸易港,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通广大内需腹地,西边还有陆海新通道,链接世界,辐射内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更是贯通国内国际、引领国内国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消费市场,有 1.15 亿常住人口,1300多万市场主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 1/10。

马兴瑞表示,广东经济特区主要畅通三个循环:一是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为重点畅通产业循环,大力开展稳链补链强链工作;二是以优化提升流通体系为着力点畅通市场循环;三是以城市群为依托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无论是广东还是三个经济特区,都能够在双循环过程当中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担当作用。”

广东经济特区有信心推动双循环■ 本报记者 毛雯

0404 www.chinatradenews.com.cn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编辑/王曼 制版/张迪

电话/010-64664888-2041 [email protected]

投资环境

INVESTMENT 投资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改变。不过,也有些企业选择不变。通用电气(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仍是 GE 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GE 中国将确保 GE 在华长期承诺以及全面本土化的核心战略保持不变,并积极推进在华投资计划。

疫情影响被“极大降低”

谈及疫情对 GE 在华业务的冲击,向伟明表示,不可否认疫情对各行业发展和整体经济带来了冲击。但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措施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包括 GE 在内的外企解决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极大降低了疫情对 GE 在华业务的影响。

今年 3 月初,包括武汉在内的GE所有在华工厂及办公地点都已恢复正常运营。

向伟明称,疫情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给企业探索如何以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趋势为导向,实现更灵活高效的运营和产品创新带来了机遇,对GE而言也是如此。

他介绍说,在应对疫情挑战的过程中,GE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针对性地对资

源进行调配统筹,满足最紧急的需求,降低了疫情对运营的影响;另一方面,GE针对疫情所需提供创新技术、数字化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技术转化成可长期应用与后疫情时代的解决方案。

GE将继续投资中国市场

受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出于维护自身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需要,开始要求企业将海外生产环节迁回本土。在此情况下,中国对投资者还有多少吸引力,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优势地位能否保持备受关注。

向伟明坦言,全球贸易局势及地缘政治形势在疫情影响下日益复杂严峻,确实为跨国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但中国仍然是GE全球供应链和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透露,鉴于中国供应链在GE 全球的重要战略地位,该公司正不断升级本地制造能力,目前已实现了若干本地供应链的重大突破。如今年 6 月,GE 目前全球最高端的重症有创呼吸机产线落地无锡工厂;8 月,GE 濮阳亚太低风速生产基地竣工投产,有望发展成辐射亚太地区的陆上风电综合制造和服务基地。

“GE 在中国所建立起的产业链体系,将随着中国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而发挥积极作用。”向伟明说。

他表示,中国不仅是 GE 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GE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在华业绩如何,对 GE 全球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快速恢复活力,并且依旧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这给 GE 继续投资中国市场提供了信心。”

向伟明称,GE 中国团队一直积极与总部进行沟通,以更好根据中国市场的 实 际 情 况 作 出 正确 有 效的决策,确保 GE 在华长期承诺以及全面本土化的核心战略保持不变,并积极推进在华投资计划。

打造“智慧医院”将成未来趋势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人气大增,成为医疗领域的新风口。

在向伟明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成为常态,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将是未来趋势。疫情让GE深切体会到更具预防前瞻性的智慧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看到“主动防御型”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分级诊疗和基于互联网、AI等技术的数字智慧医疗应用落地的急迫需求。

GE医疗在中国开展业务已逾40年。向伟明表示,目前GE医疗正在积极推动包括发热门诊升级、智慧ICU/智能运营、智能设备与AI辅助诊断工具结合的应用落地,加速国产供应链能力和本土服务能力的提升。今后,GE还将与更多互联网公司、行业协会等合作,完善智慧医疗生态圈。

中国仍是GE全球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 李晓喻

《越南之声》近日报道,越南离海岸 5-100 公里的范围内有160GW 电力潜力,为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日前举办的越南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及建议会议上,丹麦能源局和世行预计从现在至 2030年,越南将有 10 GW 的海上风电投入运营。越南工贸部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局表示,越南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越南海上风电潜力大,在越南清洁电力及绿色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丹麦 能 源 局 和 世 行 认 为 制 定 明确、长期和逐步提高容量的目标是政府协调政策和树立对海上风电行业信心的先决条件,从而吸引对基础设施、供应链和技术的长期投资。适宜的法律框架、符合国际惯例的可行的购电协议是抵消新的市场风险并吸引必要资本投资,助力越南建设成熟的海上风电产业的“钥匙”。

本报讯(记者 张凡)9 月 25 日,第六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开幕。在同期举办的中日韩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上,华为数字政府副总裁夏君简要介绍了华为最新发展情况。

夏君说,过去一年多,华为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持续的打压,给华为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但是华为面临逆境,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华为全业务收入达到 85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新一轮打压的情况下,华为销售收入达到 4540 亿 元 人 民 币 ,同 比 增 长13.1%。

“华为全业务收入的逆势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我们长期对云计

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技术的大力投入,华为每年 15%的收入都投入到新技术研发,尤其是基础领域的研发。这是我们收入增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得益于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对华为公司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收入增长的关键。”夏君说,面对未来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华为将持续提升产

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聚焦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抓住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华为全球共有19.4 万员工,业务遍及全球 170 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 30 亿人口,2020 年,华为公司在世界 500 强中排名第 49位。

据《今日报》报道,联邦工贸投部部长阿德巴约在会见来访的非洲自由贸易协定秘书处秘书长瓦姆勒·梅内时表示,尼日利亚已经成立了非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行动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实施战略,并且正在确保议会批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协议,获得议会批准的协议将产生法律效力。梅内表示,尼日利亚在非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中起着领导作用,与尼日利亚政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希望尼日利亚尽快完成国内批准程序,之后协议还需要个别国家修改与自由贸易相抵触的国内政策和法律,这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各国最终会达成一致。秘书处需要与各国政府紧密合作,以确保相互支持。(本报编辑部编译、整理)

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创办于1999年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创新产品——液压静力压桩机起步,现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挖掘机企业20强,产品远销海内外。图为在位于湖南省长沙经开区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装配车间作业。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越南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潜力大

尼日利亚将确保实施非洲大陆自贸协议

华为数字政府副总裁:华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跨国企业赶搭中国市场“数字化”快车■ 李佳佳

坐拥8.55亿数字消费者和最活跃的移动社交用户群体的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消费品及零售商竞相抢夺的目标之一。于是,很多在华跨国企业或升级,或改造,或开设全新类型实体门店,落实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赶搭中国市场“数字化”快车。

近日,位于上海普陀区的麦德龙全国首家新概念商场正式揭开面纱,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顾客就在店门外排起蛇形长队。

作为全国首家新概念商场,麦德龙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对店面进行了整体升级。记者发现,升级后,麦德龙按主题设置的仓板陈列、与消费者视线齐平的货架高度使得商场内部呈现更为通透,区域标识一目了然,直观的价格牌设计更透明地展示商品折扣,确保与消费者的沟通更为直接。

此外,商场在肉类、水产和烘焙区新增透明加工间,“看得见”的商品安全品质为消费者更添一份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海麦德龙商场还全面上线了多点智能购、多点APP,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购物体验。借助多点 DMALL 的技术优势,麦德龙不但使消费者到店购物更便捷,还可在商场 5 公里范围内提供最快 1 小时送达的到家配送服务,满足居家消费场景下的品质需求。

“新概念商场是麦德龙在数字经济趋势下顺应时代潮流的一次大胆尝试,意在通过提供全场景的购物空间、安心的品质保障以及个性化、数字化购物体验,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介绍说:“未来,我们将以麦德龙上海普陀商场为模板,在全国陆续布局新概念商场,并于 2023 年完成 35 家商场的升级计划。”

麦肯锡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数字消费者日益成熟,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将不得不应对越来越多的需求。各大品牌商如果想抓住后电商时代的增长机遇,必须面临来自全渠道购物、社交电商等领域的挑战。显然,对实体店的数字化改造是跨国零售企业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的一大手段。

改变的还有宜家。不久之前,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城市店在上海静安正式开业。这也是宜家中国自 2019 年 8 月底发布

“未来+”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后,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标志性成果落地。

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的面积并不大,不过店内提供的包括微信小程序、智能设备、影像等在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首发上线的宜家电商小程序带来全新线下体验结合线上购买的购物模式,除了店内产品,消费者可扫码购买全品类商品。此外,顾客可以使用宜家点餐小程序选购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特色美食,尽享优惠折扣和便捷体验。

店内的设计工具,则可以让消费者畅享宜家自由灵活的产品组合方案。PAX衣柜系列 2.0设计工具通过智能推荐与自助设计触屏解决方案,为顾客提供数以万计个性化、定制化的衣柜储物方案。贝达 3D模块设计工具则以交互式、可视化的方式,帮助顾客快速完成产品设计过程,即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组合。

宜家中国区副总裁弗朗索瓦·勃朗特表示,“宜家中国此番首次引进城市店模式,一方面,通过布局城市核心中央商务区进一步提升商场可达性;另一方面,通过门店视觉设计、数字化创新工具及吃喝玩逛新元素,打造更为生动的家居零售体验。”

比利时西佛兰德省的奥斯坦德—布鲁日机场日前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北京宏远集团的货运航班正式入驻。连接该机场与中国多地的“空中丝绸之路”新航线正式开通。

这一货运航班将往返于中国上海、石家庄、南昌、郑州等地与比利时奥斯坦德—布鲁日机场之间。目前,运载货物以电商货物为主,占比达 50%以上,另外还包括抗疫物资、重型机械和零部件等。

“我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延 绵 已 久 ,双 方 合 作 前 景 广阔。欢迎更多中国企业通过西佛兰德省进入比利时和欧洲。”西佛兰德省省长卡尔·德卡吕韦表示,位于该省的比利时第二大海港泽布鲁日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给当地带来

很多发展机遇。奥斯坦德—布鲁日机场位

于北海之滨,毗邻泽布鲁日港,具有空港和海港相结合的物流优势,辐射范围覆盖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部分地区。机场以货运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 8个月货运量增长了 150.7%。

机场首席执行官马塞尔·布伦斯表示:“中国企业货运航班的入驻,为欧中经贸往来注入新活力。正式运营之后,特别是在冬季货运航班旺季,航班班次还将增加。”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表示,希望合作双方抓住机遇,携手共进,积极寻求发展利益最大公约数,促进中比务实合作走深走实,共同推动中比“空中丝绸之路”进一步互联互通。

中比开通“空中丝绸之路”新航线■ 任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