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二零一四年 01 月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二零一四年 01 月

Page 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吾师之言

筑语理论那点事儿

钱 锋 003汪 晓 茜 004

学海晨光

张 崇 霞 008温 珊 珊 002刘 文 杰 002吕 超 豪 002

近代上海戏院建筑衍变及其公共性价值研究初探古希腊“人本”建筑之解读西班牙建筑文化的发展和青年建筑师的成长场所观念下的建筑更新

品读大师

马 骏 001江 雯 002关 颖 002

大与非大“针灸式疗法”地形干预设计——中央体育场分析库哈斯与柯布西耶的建筑比较分析

筑研之行

001002002

2013 当代建筑发展论坛 数字景观——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对话精彩——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

漫步学廊

浮光掠影

骆 佳 001罗 芬 兰 002高 文 桥 002李 志 龙 002

朱 安 宁 001张 龙 002来 鹏 程 002

苏州市古城区中心——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研究中庭设计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浅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表达

漫谈空间·时间与建筑浅观戴维·莱瑟巴罗关于建筑创作来源的基本思想及理论建筑的“唯物主义”——观张永和“唯物主义”展有感西方新理性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启示

解析设计

001

002

2013 秋季中日四校建筑学院联合教学工作坊 —— 荔枝湾南:广东文化艺术保育和创新基地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跟踪

拾撷流沙

001002002

建筑轶事优秀摄影作品选登建筑学院大事记

目 录 contents

Page 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筑 语

文 / 钱锋

《筑研》杂志社向我约稿,让我从一个职业建筑师的角度对目前在读的研究生能力培养方面提些建议,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就业。联系到我自己求学的过程和二十年的工作经历的体会,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建筑师无疑是最难培养的职业之一。至少连国家人事部都认为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是所有注册考试中最难的。一个合格的建筑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能力,也要拥有优秀的综合素质,是要集专才和通才于一身的。同时建筑设计乃至于整个建筑行业都是一种社会化劳动,真正将来能够从事方案创作的人只是所有毕业生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其他岗位上的工作其实也是同等重要的。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定位,从而加强自己学习的针对性。 学习的目的最根本的是为了获得能力。首先,是应抓住在校学习的最后机会,博览群书,了解社会。具备深厚扎实的人文素养,广泛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沟通和社交的能力。要知道当下我们要面对的委托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可能并不比我们少,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对方接收自己的观点呢?这是需要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摆脱单纯地从专业角度出发而形成的盲点。此外仪表和谈吐也是重要的。总之,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才能 hold 得住场面。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建立起对于人体、尺度、比例、空间、材料等等方面概念是一个基本要求。在大学期间,《建筑构造》也许是最不受重视的一门课了,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这是集中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建

筑设计不仅仅是那些所谓的“创意”,而更多的是那些富有设计感和品质感的细部,一名成熟的建筑师要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这也是目前中国建筑中最欠缺的地方。除了这些基本要求之外,我认为,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建筑师的思维,即:1. 对不同层次的合理性的追求,2. 富有创造力,和流动性的思维,3. 对于建筑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建筑设计是多种因素制约和主观创造的过程,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判断和取舍,用动态的思维灵活地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僵化的思维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形式感的训练和评价标准的形成也是这个阶段学习的重点 , 要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 , 毕竟建筑学是一种注重体验的科学,在这点上大家应该要多下点功夫。 有的同学在建筑理论方面的学习有所困惑,我的观点是:学习中外建筑发展的脉络是极为重要的,至少各个时代最经典的东西放在那里 , 让你感受,更有益于自己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艺术是时代的花朵。所以必须要对现当代的建筑思潮有一定的认识。但如果期望用这些理论来直接指导你的设计是明显不现实的,要知道所有对建筑师设计方法的解读都只能一种一知半解。设计方法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和逐步的过程,自己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慢慢有了。要相信中国人在审美方面是超逸不凡的,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自信和情怀,这也应该成为以后工作的出发点。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实是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会跟着导师们,或多或少接触到些实际工程,慢慢会了解到在设计过程中诸多的制约因素,以适应将来的工作,这是很好的。但是做

钱锋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一所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的研究和实践方向:公共建筑设计 / 历史街区

更新改造

工程不是目的,目的是自己有个切实的提高。所以不宜过于实战,而失去追求向上的能力。实际工作会要求建筑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所以要积累结构、设备、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还要去积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建筑设计是社会化劳动,用人单位很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设计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大家将来都不可避免地成为设计流水线上的一环,我希望大家要甘做一个螺丝钉,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在这个基础上,把与自己相关的接口工作承担下来,同时还能为改善系统提出建议。这样你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自然会在团队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最后,祝大家学习顺利、生活愉快!天地如此广阔,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钱锋写于 2013 年 11 月

2014/01 筑研 PO 003

Page 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严格意义上说,我不是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员,可能是历史和理论总有瓜葛,因而《筑研》杂志社来约稿,颇有些忐忑,也由此多少理解了前辈学者清华大学汪坦先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为其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丛》所写开场白“我是教师,不是理论家”的心情。但日常与同学们交流中有感于他们的困惑,我愿意在此和大家探讨研究生阶段理论学习的几个问题。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不同于上世纪 80年代《建筑理论译丛》刚出版时的局面,那时的建筑学子对建筑理论可谓“如饥似渴”,而现在,学生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时完全可以用茫然和排斥来形容,甚至在一些院校出现对建筑理论“用脚投票”的状况。【1】除了对于理论功利性的需求,理论文本的晦涩,或语言障碍影响理解外,我想还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速信息消费,“微阅读”的习惯或者全民娱乐时代所导致的图像泛滥,催生出懒于通过文字和概念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现象。当然,从我的教学经历看,东南学子们依然对理论抱有一定程度的好奇甚至是兴趣,只不过这种兴趣更多倾向于教师课程的引导和讲授,而非自主的阅读和探索。 那么在当今信息爆炸,追求实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为什么依然需要坚持理论学习、思考、阅读和写作呢?我想无非要回答三个问题:1、理论何为? 2、建筑学中理论是什么? 3、建筑学中理论和实践关系怎样?弄清楚这几点,同学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判定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和途径。一、理论何为? “理论”(theoria)一词源于古希腊语,与“剧院”(theatron)同根同源,从

而赋予其“看”、“观察”、“审视”、“反思”的基本含义。从西方自古罗马及以后的发展来看,建筑理论在提升建筑学科地位,加快建筑师脱离匠人身份,加入“文人”行列,发挥了巨大作用。与绘画、文学等相比,建筑学是一门更为社会化的艺术,需要业主、投资者、设计师、营造商、使用者等共同参与和沟通,而“理论”就为这种沟通提供了工具。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突破传统师徒相承的工匠模式,使得建筑学成为一门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传授的学科,这也是至今建筑理论仍然为建筑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筑理论与建筑师职业和建筑教育是相辅相成。既然理论在建筑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这个行业日趋成熟之际,它的意义和方向又何在? 当代文化学者特里 • 伊格尔顿指出:“……没有理论,就没有反省的人生。”【2】他说出了批评和反思是当代理论存在的价值,“思考”、“批判”“叛逆”“突破体制”才是理论思维的普遍精神,西方人正是在理论争辩和建树中实现了从建筑思维到建造手段的进步。而中国建筑界如何做到对国际或西方建筑思潮或现象是吸收而不追随,是分析而不盲从,理论的学习可以赋予我们这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来促进对中国建筑学问题的认识,正如罗小未先生指出:“思考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我们学习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本意图,即以西方经验指出:“思考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我们学习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本意图,即以西方经验关照自身的发展。”【3】例如对于国内近期大量形式主义倾向的创作,其实西方理论家早已分析得比较透彻了,亚历山大 •仲尼斯曾说:“……它们(形式主义创

汪晓茜

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历史及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 年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本科毕业,1996 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及理论

专业硕士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研究至今。2002 年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哲学博士学位。2006 年赴瑞典皇

家工学院产业生态系开展博士后研究。英文期刊《亚

洲建筑和建筑工程》编委、《现代城市研究》特约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建筑与艺术史;中国近代建筑;

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等方面。

迄今已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市、校院各级科研

项目10余项,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

碳时代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城乡配置规划与土建设

计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

代建筑师职业制度研究”。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还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建筑理论及应

用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城市建

筑生态环境研究”以及“现代建筑理论”、“江苏

近代建筑遗产”、“南京近代非文物优秀建筑评估

与对策”等省部市级项目。近年来在国内最高与核

心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编著书籍、教

材等 8部,并陆续获国家图书奖、国家建筑图书奖、

国家精品教材和南京市优秀科技论文。曾多次荣获

东南大学奖教金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奖,中国建筑

学会建筑历史分会勒柯布西耶奖,是东南大学评选

出的最受欢迎的十佳研究生导师之一。

理论那点事儿

文 / 汪晓茜

Page 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涅斯基、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斯卡帕、密斯、盖里等“拒绝”理论,很少“说话”的建筑师,但“拒绝”并不意味着没有见解、修养和水平,也许他们更愿意以作品的方式“说话”,但思考结果的批判性特征还是毋庸置疑的。

三、理论可以和实践对应吗?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浮士德》中歌德所写的这句名言,容易令人推想至生活和学习中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尤其是建筑学这种实践性、物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理解两者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学子们绕不开的困惑。 毫无疑问,建筑是一门需要实践知识的行业,但建筑学又不能局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也包含着超越实践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把“具象”看扁了,“再表达”作为一种现象,有单独另外研究的价值。某种意义上,理论是对实践提出解释的一种思想体系。有一种观点认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对应的,而且对应的程度越高,越说明理论的有效性。然而,即使是象帕拉第奥这样公认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很好的建筑大师,其一生众多作品中也只有圆厅别墅最接近他的理论原则。 因此,我们将建筑师的理论和实践视作思考建筑的不同形式可能会更为恰当【5】。二者之间也许有呼应或对等关系,但并非必然如此。换言之,与理论是知识的系统总结,或者理论是一种对事物的解释或诠释的观念不同,理论还可以是一种反思建筑的方式,而且正是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理论获得了它与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与其说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不如说是反思实践的,这或许要让一些抱实用性目的去学习理论的同学失望了。王澍就很清醒地看待了这件事:“……从来不会说学会一套理论之后,你就会做建筑了,这是两回事。理论是一种和建筑相关的以文字和脑子里的思想为基础的另外的一个思辨过程,那个过程会对建筑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影响,这很重要,但它不能够直接变成方案……”【6】那为什么王澍还要长期坚持理论思考和

写作呢?因为理论能够帮助设计者思考如何使用自己的设计技巧和设计能力。 尽管无法一定保证获得设计技巧和能力,但理论教学不可或缺,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历史视野的构建提高学生对建筑学问题的认识,此外培养学生对建筑学问题的批判性反思能力,而方法上,我们提倡文本的阅读,只有文本阅读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和严谨的认识,以避免一种模糊性或口号式的学习状况。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根本,即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我相信建筑理论就可以视作帮助思考飞扬起来的翅膀。

汪晓茜写于 2013 年 12 月

注释:

1、青锋、范路 . 回归实践——在建筑理论教学上

的一些探索 [J]. 建筑创作 .2012

2、特里 • 伊格尔顿 . 理论之后 [M]. 商正译,欣展

校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3、罗小未序 . 卢永毅主编 .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 [M].

中国建筑供销业出版社 .2009

4、亚历山大 • 仲尼斯 . 广义建筑学:一种现实主

义的建筑道路 . 北京宪章 • 序 .2000

5、王骏阳 . 关于建筑理论教学的反思 .2013 第五

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6、易娜、李东 . 介于理论思辨和技术之间的营造——

建筑师王澍访谈 [J]. 建筑师 .2006:122 期

作)认为任何建筑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限于形式范畴,出于获得愉悦、表达象征,或者广告宣传目的。大量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满足人们对形式的热烈追求……. 技术手段从没像今天这样屈从于对形式主义的幻想、好奇和迷恋。将这种现象称之徘徊歧路,并不为过。”【4】

二、建筑学中的理论是什么? 可以说,建筑理论是对建筑实践的认真思考及其相关思想的完整表达,也是建筑学学科知识建构与传承的根本方式。建筑学中理论的开辟可以追溯到维特鲁威和《建筑十书》,在那里“理论”就是建筑知识的系统总结,这是其最直接也是最具常识性的定义。但历史地看,这远远不是结论,例如公认中世纪时代缺乏理论,但并不缺乏建造的知识,它们作为实践性技艺以经验的方式得到传播、继承和发展,这也是包括中国在内众多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共同现象。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建筑的理论,包括了对建筑的概念、创作原理、美学、理性思维、哲学观念、城市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究,也奠定了建筑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古典之后西方理论的发展无非是在这些议题上的延伸、扩展和深化。 17 世纪以来的西方建筑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无论是现代主义的兴起,还是后现代时期以及当代各类建筑思潮涌现,建筑理论始终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围绕建筑观念和实践展开的现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视野开阔,观 点 多 样, 但 仍 然 具 有 一 些 共 同 的 特征,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批判性。就连理论本身也常常会遭到“反理论”人士的批判和质疑,例如迈克尔斯 • 皮克斯(Michael Speaks)的“理论之后”,罗伯特 • 索莫(Robert Somol)的“投射性”等就将理论和实践隔离开,并借机抨击理论的价值。从实践来看,西方建筑学的发展也是在“理论”和“反理论”的互动中得以推进的,既有阿尔伯蒂、帕拉第奥、辛克尔和柯布西耶、艾森曼、库哈斯等创作和理论并举,也有伯鲁乃

2014/01 筑研 PO 005

Page 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1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1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近代上海戏院建筑衍变及其公共性价值研究初探

ABSTRACT文 / 张崇霞

KEY WORDS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e Public Value of the Theatre Building in Modern Shanghai

近代上海戏院建筑作为公共娱乐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展示新的消费时尚和生活方式的平台,解决大众娱乐消遣的同时,更为女性消费的滋生和文化繁荣提供契机。本文通过对上海近代戏院发展衍变的描述以及其公共性价值的探讨,来了解通过戏院这种建筑类型折射出的近代上海的都市环境和民众生活方式,一窥近代上海的浮华画卷。

In modern Shanghai, as an important public space for amusement, the theatre building that provided an exhibition stage for consumer fashion and life-style, on one hand providing entertainment and diversion for the masse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an opportunity for women’s consume and booming of culture. The paper has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heatre building in modern Shanghai, and discussed its public value. It will help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people's way of life in modern Shanghai.

近代上海 戏院建筑 衍变 公共性价值Modern Shanghai, The theatre building, Evolution, Public value

一、上海近代戏院建筑发展沿革

听书和观戏,自古就是市镇居民的日常娱乐活动。民众聚集在一起,聆听和观看表演,逐渐形成专门之场所,专为满足观演之所求,为戏场。1850-1860年代中期,华洋杂居格局形成不出十年,上海租界已是名震江南的繁华胜地。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是以华人为主体的租界居民之娱乐需求的滋长。在上海这样一个极尽繁华的城市里,贫富差距的鸿沟造成众多普通百姓心理的不平衡,这种心理的压力需要情感的发泄渠道,大众化的娱乐消遣可以充实他们孤独的精神需求。而租界最初的公共娱乐区正是为华人提供日常娱乐消费不可多得的市场。随着上海近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为满足人们娱乐需求,西式娱乐建筑作为新建筑类型形式出现,最初,戏院建

筑以中式和西式两种形式并存,后因为新式观演要求和戏院法规日臻完善诸因素,中式戏院逐渐向西式戏院过渡,并最终为后者所取代。

戏场的名称早在隋代已有,所谓“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即指京城临时性戏场。唐代经常性戏场均集中在寺院,其设施包括乐棚、表演台。宋代称固定性戏场为勾栏,是表演台、乐棚、看棚综合一体的建筑,集中于瓦舍,亦称瓦子(娱乐场所集中地)明清时期固定的剧场建筑有四类:宫廷剧场、庙台、私人宅第戏台、营业性演出场所“戏馆”

(图 1)1 清末茶园、会馆、戏园逐步出现,并逐渐转换为商业性的剧场。清末民初,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约定茶楼,定时集会,边饮香茗边谈行情,交流信息,或谈妥买卖,或商议事物,当时一般人称这种场合为“茶会”,百业交际兴茶会之际,茶馆说书、茶园演戏等娱乐项目也随之兴起。2

1、中式戏院:从茶园到大舞台。

(1)茶园时期  近代上海,伴随着戏曲的演变过程,表演戏曲的建筑场所也在发生变化,从开埠到 19 世纪末期,主要是中式戏院的

“茶园阶段”。3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记载:“最早的戏院统称茶园,是朋友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附带性质。”1860 年代前后,戏曲演出在上海被纳入近代商业经营范围。中式戏院此时也规

图 2:丹桂茶园

图 1:光绪北京茶园演戏图

图 3:清末茶园平面示意图

Page 1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模 可 观, 上 海 最 早 营 业 性 质 的 戏 园 为1851 年创建的“三雅园” 它由城内富户居室改建而成,就像一个对外开放的堂会戏场所,戏台建在大厅中,池子置红木桌椅;1866 年浙江定海人刘维忠在宝善街大新街口(今广东路近湖北路)开丹桂茶园(图 2),其建筑样式仿照北京著名戏院广和楼结构,为当时上海代表性的全新演出场所。4 1860 年代以后,戏曲演出中心移至租界商业区,戏园与妓院、酒肆、茶楼、烟馆比邻而设,观剧成为洋场最富诱惑的娱乐消遣之一。1871 年时,戏园有很大发展,小东门外有景芳园、丹凤茶园、鸣庆园;与此同时南京路上有杏花园、攀桂园、独秀茶园、久乐园。这时期的戏园大都集中在广东路、湖北路、福州路、福建路一代。戏园票价分档细密、设施等级分明,说明消费层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消费能力差别很大。  清代建造的戏台是方形的,三面都可观赏,正厅排列方桌和靠背小椅。上海近代茶园式剧场主要沿袭清代戏场之形制(图 3),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是以戏台为中心(即戏剧演出的部分,俗称一亩三分地);台前为客座,一般为两层;台后为戏房(今称后台,包括化妆、扎扮、休息及安置衣箱把子等,图 4)。  戏台和戏房——戏台高不及 1 米,台面约 6 米见方,四围设矮栏。5 戏台和戏房通常是用一道墙壁隔离着,仅于左右两侧各开一门,作为剧中角色出入的门户,普通称为上下场门。戏剧的演出,便在墙壁之前,面冲台口。  客座——客座一般为上下两层,一层厅堂中心设座椅,为池座,池座周围为散座;二层环厅楼廊为楼座,楼上设包厢则为官座,其余为散座;旧时妇女不得入场看戏,唯官座等级较高,可携女眷;其次池座,可带宾客;其次楼座,高人一等;其次散座,坐而观戏;其次厅堂边缘之高凳,较为简陋,称“兔儿爷摊”;其次站票,称“蹭栏杆戏”;为了近距离观察演员上下场之亮相,靠近上、下场门之池座、官座被视为佳座,上场门一侧之池座称为“钓鱼台”。6 结

构形式——中式戏院建筑是按传统中式木结构风格建造,楼座由木柱支撑,屋顶的做法是用瓦片覆盖的木屋架承重结构,外墙一般 3 英寸到 12 英寸 (1 英寸=25.4mm) 厚不等。(2)大舞台时期:

  20 世纪初,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突破茶园式戏台的理念束缚和空间限制,逐渐过渡到突出舞台功能和剧场整体演出效果的新式戏院演出阶段(即“大舞台”时期 7 )(20 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新式戏院仍以演出京剧为主,间或也演出歌舞、话剧、其他戏曲剧种和其他表演技艺。新的舞台方式深受观众欢迎,为商家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迎来传统戏园向西式营建方式的过渡。由于娱乐效益可观,为尽可能容纳更多观众,有些戏园,如京剧专用剧场,建筑面积较大,观众席分为上中下三层。为激起各楼座观众的兴奋,传统舞台表演发生了变化,舞台的美术设计也开始中西并用。到了1908 年,上海出现了供京剧演出的新式剧场——新舞台,废弃旧式戏园三面敞开的带柱方台,改为前文提到的半月形的镜框式舞台,中间设转台装置,并运用先进的灯光布景(图 5-1、图 5-2)。剧场建筑规模宏敞,观众席地面呈坡状,较之传统茶园,其视听效果、照明条件、剧场秩序都有所改观,尤其是借助灯光色调的变换,能渲染剧情、气氛,演员表演情绪受场景影响而为之振奋,大大加强了舞台演出效果。新式戏院较茶园式戏院有了以下主要几方面革新:  戏台的革新——在建筑的功能布局上,新式戏院已经完全摆脱传统茶园式戏院的方形舞台加方形戏房的布局形态,仿照爱美剧团建造的老兰心大戏院的舞台布局形制,并吸取了日本近代新式剧场的合理内容,采用前圆后方的马蹄式。8

  观众厅的革新——改变带有尊卑观念的池座、官座、兔儿爷摊,统一设置为规范的排座,或带包厢,以票价区分座次优劣;根据条件,场内开辟太平门(今称安全出口),增设安全消防设备、卫生设备等。  管理革新——新式戏院服务于演员和观众,逐渐形成专业规范的“剧院制”

图 6:现在的兰心大戏院

图 5-2:新舞台镜框式舞台

图 5-1:新舞台一层平面

图 4茶园式戏院内景

管理,为吸引演员和观众,新式戏院改善演员演出条件,增设化妆室、休息室等空间,甚至与演员、剧团共管。9

2、西式戏院

  作为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戏剧表演场所起点的兰心大戏院 ( 图 6),是近代的第一座西式戏院。1867 年,爱美剧社在虎丘路上搭建起一座简易的木结构剧场,

Page 1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命名为兰心大戏院,时人称为“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这座由爱美剧社搭建的木结构剧场,是近代设备和镜框式舞台最早出现的剧场西式戏院。  20 世纪的 20--30 年代,上海迎来了西式戏院建设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批留学欧美日,学习建筑学的人员陆续回国,并逐渐成为中国西式剧场设计建设的主力军。西式戏院从建筑选址、门面设计,到内部戏场设计、功能布局,都要仔细推敲,甚至出现一些专门放映电影的影戏院。  选址——戏院的选址与戏院的营业极有关系,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地段的主要条件主要就是交通便利、环境洁静。10

  戏台——较之之前舞台时期,戏台台唇越来越小,进深越来越大。11 在戏台前面,大都要留些余地作为乐池之用,以便表演戏剧时演奏音乐之需。  观众厅——从剧场声学角度看,要满足近代时期戏剧的观演要求,亦或是在有声电影时期,观众厅的深度、高度和影、戏的欣赏是有关系的,一切都要和声学的原理相契合。当时还规定观众厅除去进场的入口外,一定要在两侧设4 道或 8 道“太平门”(今称安全出口),楼座除太平门外,还要另设“太平楼梯”(今称疏散楼梯)(图 7)。  结构形式——到了 20 世纪的 20、30 年代,上海近代戏院建筑重要建造要求就是“在城市中建造戏院,条件就是场中要宽敞,材料要坚固”,大都用“水泥钢骨”,即结构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备间——当时的西式戏院设备间一般包括能提供冷风和暖风空调机房以及放映电影的放映机房。空调机房一般设在“地室”(地下室)里,并且最好能离开观众厅远一点,以免将来开启时,马达声音混淆观众听觉。安放放映机的机房,普通都是建筑在楼座后面的高处,位置多在戏场外面,光线就是从戏场墙壁所开的洞口穿出来,直达到银幕上去。为防火起见,放映间里的墙壁最好不要让木料露在外面,门窗更需非常坚固。  上海近代戏院建筑发展的同时,消防等问题也被广泛重视。由于戏院建筑

选址多在人流较多、地段繁华地区,一旦发生事故或失火,后果不堪设想。西式剧院因其结构形式和观演方式,大多能够保证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可能;而中式戏院因其材料和空间组合方式而问题多多,且大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工部局(图 8)专门针对戏院建筑的消防安全,于 1877 年 6 月,制定了《消防章程》,同时将西式戏院和华式戏院作为其控制对象。除对戏院大门、边门、楼梯的数量、宽度、门的开启方向、楼梯的位置等做了规定外,还关注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1900 年颁布的《中式建筑规则》也提到了对戏院这种特殊建筑有特别设计要求。1915 年《戏院等特别规则》颁布,成为一部专门性建筑法规,考虑了戏院这种特殊建筑的形制、技术等问题,就建筑位置、与周边关系、功能配置、疏散要求、特殊技术设计,如布景、灯光、通风等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12

二、上海近代戏院的公共性价值

1、提供了新型娱乐空间

从戏院建筑本身的功能布局的逐渐完善到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使得上海近代戏院建筑融入现代建筑的潮流。而戏院建筑提供给大众的这一娱乐空间,也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休闲场所,并促使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的大众化。戏院、茶馆等公共娱乐商业经营的一大特点就是雅俗共享、秩序井然、档次分明。娱乐消费有高低之分,无尊卑之别。在上海,像茶楼闲饮、盆汤沐浴、书场听书、戏院观戏、乘车游观等,都已是花费无多的大众化休闲娱乐活动,当时租界酒楼小酌、戏院观剧的消费标准是“四元在手邀花酒,八角无踪入戏场”。那些受雇于人的店伙、账房、塾师,乃至贩夫走卒等普通人,也可以在劳作之余,到这些场所去休闲一番,以解身心之乏。13

2、促使公共娱乐大众化

  戏院消费在内的公共娱乐的大众化,促使一种新的社会公共空间形成及延伸。以剧院、音乐厅、咖啡馆、沙龙等等为中心的租界公共娱乐区,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公共空间,为娱乐和对话提供了条

图 9:《良友》画报中展示的女子

图 8:工部局董事会

图 7:1874 年落成的兰心戏院楼座平面

件。这些早期的公共空间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不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14 这些娱乐区域也为市民,尤其是女性活动空间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不仅如此,这些早期的公共空间还充当人们展示消费时尚、交流消费信息的园地。戏院因其是表现戏剧人物感情和放映外

Page 1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来文化影片的场所,以生动形象的戏剧和电影形式,相比其他娱乐空间,更能直接表达外来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及生活时尚。戏剧或电影,将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艺术审美、人权自由等方面直接呈现在处于封闭世界中的女性们面前,美可以是奔放不含蓄的,人是有自由必须被尊重的,女人是可以站在男人身边而不是立于身后的。抛头露面不应该是贬义词,女性不再是笼中鸟,而可以着美服于人前。为当时封闭传统的时代推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这些戏院为主的娱乐消费冲开了性别隔离的心理障碍,使女性活动空间有所拓展。女性置身其中,深受其惠。3. 为女性活动空间变化提供契机

  茶园式戏院时期,上海的娱乐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全民娱乐盛况还未开始,此时的女性并未真正融入社会娱乐活动。此时的茶园内客座有尊卑之分,甚至女性不得入内,仅是官座(楼座包厢)内可以携带女眷。况且茶园式戏院内部未专门设置卫生设备,女性更不愿来此消磨时光。到了大舞台时期,西方观演方式影响整个中国,新式剧场改变布局,仿西方剧院形制,座次无尊卑之分,更增设贵宾室,可为那些矜持女性出入戏场提供方便。直至西式戏院盛行时期,与其他娱乐消费体验相比较,戏院建筑因其精致华丽的内部装修、先进的声学处理设备以及巧妙的灯光处理,给大众带来更加安静和舒适的享受。戏院内演出的戏剧及放映的电影带给女性展现了另外一种更令人自由神往的生活方式。  戏院放映的影片以及戏剧中浪漫曲折的生活故事爱情故事,影视明星在影片或戏剧中所展示的时尚和行为举止,被人们模仿、谈论。逐渐出现了“风气所趋,人人好异”的社会现象。女性成功进入这些以戏院、跑马场等等为主的娱乐区域,使自身活动空间大为扩展,并受戏剧和电影中展示的生活时尚的影响,无惧地尝试新生活,塑造自我形象。初期以妓女消费为主的公共娱乐,逐渐成为一种普通女性时尚生活方式。女性非常注重对外出着装的选择,如观剧前夜,“邻家姐妹各商量,明日如何作晓

妆”;讲究“时式衣裳时式髻”(图 9)。而戏园里则往往呈现一种双重表演的氛围,观影和观人并举,一派“仕女纷纷来往频”、“看戏人看看戏人”的景象,15 女性形象给近代上海的公共娱乐空间和娱乐生活增添了亮丽耀眼的色调。而随着公共娱乐区域的延伸和女性活动空间的扩展,一种新的不容忽视城市商业门类也逐渐形成,即女性消费。16 不得不提的是,虽然女性逐渐参与到以娱乐为主的公共空间生活中来,但转折之交的人们对于这样的都市生活,态度是复杂和矛盾的,有时这种复杂和矛盾的情感会显得激烈和富有戏剧性。这些情感也成为二十世纪初期大众小说常见的主题。茅盾的《子夜》开篇便讲述了从封闭农村踏上开放上海土地的吴老太爷走向死亡的过程:“像一枝尖针刺入吴老太爷迷惘的神经,他心跳了 ............”便是吴老太爷看到当时女性穿衣时尚之后的反应。  在近代上海娱乐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戏院作为经常聚集大量人群的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吸引民众在闲暇生活摆脱局促的家居环境限制,转而接受公共生活的乐趣。戏院作为公共娱乐休闲场所的一部分,也是容纳多元文化的重要摇篮,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浓缩在这个环境里,供民众审视和选择。戏院建筑内部装修以精致华丽为主,功能分区划分合理,设备先进,内部噪音控制得当,是中国最早拥抱近代化的建筑类型之一,浓缩了近代先进的设计思路和工业化的先进成果。因此上海近代戏院具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不仅是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样本,也是透视近代上海都市环境和民众生活方式,一窥近代上海浮华画卷的一扇窗口。

图片来源

图 1 引自朱起鹏,在 200 年前的北京看戏:清中后

期北京城市商业剧场浅探,建筑与文化

图 2 图片来源于网络 www.yiyuanyi.org

图 3 引自沈志胜《城市戏园》,中国华文教育网

图 4 引自唐方,都市建筑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

图 5-1 引自沈志胜,城市戏园,中国华文教育网

图 5-2 引自沈志胜,城市戏园,中国华文教育网

图 6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图 7 引自唐方,都市建筑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

图 8 引自唐方,都市建筑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

图 9 图 片 来 源 于 网 络 图:http://www.1926sh.

com.cn/

参考文献

[1]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 [M].北京:

中华书局,2006.120-122.

[2] 徐华龙主编 . 上海风俗 [M].上海:上海文艺出

版社 .2009.5.

[3]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0.1124.

[4] 姚旭峰.梨园海上花 [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3.9.

[5] 周华斌,朱聪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 [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518.

[6] 周华斌,朱聪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 [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518-519.

[7]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M].上海:上海

人们出版社,1990.1124.

[8] 周贻白.中国剧场史 [M].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2007.12.15.

[9] 马少波,刘厚生,郭汉城.中国京剧百科全书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6.选自“京

剧剧场”部分.

[10] 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 [M].长沙:商务印书馆,

1938.11-12.

[11] 李菲.论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5.25-32.

[12] 唐方.都市建筑控制: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

法规研究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

57.

[13] 李长莉:晚晴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

的近代化 [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

[14] 哈贝马斯 .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 [J].. 《社

会学研究》1999 年第三期 .

[15]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 [M].. 第 46 页

[16]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 [M]..北京:

中华书局,2006.157.

Page 1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解读古希腊“人本”建筑

ABSTRACT文 / 温珊珊 指导教师 / 汪晓茜

KEY WORDS

本文首先对“人本”建筑作简要概述,然后回归至古希腊建筑,通过从历史、自然以及社会等客观物质层面上解读古希腊建筑,意在指出其“人本”意义所在,使其意义具象实体化,给予古希腊建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人本” 建筑 古希腊建筑

一、何为“人本”建筑?

“人本”建筑即以人为本,也就是在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与利益。其中细节对“人本”建筑设计及其重要,不管是对地域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建筑材料的选用,或是节能环保。在建筑设计中,人本思想主要是很好地融合了自然本性和条件、建筑风格,让人们易于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和意识,而同时也是融入于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一体,彼此依赖促进融合。建筑的持久生命力往往取决于她是否遵循人本的设计原则。然而“人本建筑”已不是新鲜词儿,古希腊建筑在其选址材料选择设计建造过程中早已透露着人本主义理性精神。

二、基于历史视角下的 “人本”建筑

1古代文明起源——传统地域特色的继承

我们所说的古希腊与古代希腊文明的源起关系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古代希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概念;古代希腊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便如同今天的阿拉伯一样 1。其是在一个由散布在爱琴海、爱奥尼亚海和地中海中的 1000 多个星罗棋布的岛屿,与巴尔干半岛南端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为主体组成的复杂地理环境下产生的;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因此古代希腊文明从一开始就吸收周边亚、非文明区的建筑风格与经验,带有多元继承的特色。(图1)。

古代希腊于 B.C.2000 前后产生了高度繁荣的克里特岛——迈锡尼文明的爱琴文明,创造了杰出的建筑艺术成就 2。古希腊文明即源于此。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时期(图 2),柱础、柱基、柱头和柱顶石的构成部件形象已经初步完善,

柱子色彩也趋于稳定,但都遵循上大下小的统一柱子形象,即使如此,也为之后的希腊古典柱式以及建筑形制的成熟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图 3)。其建筑平面布局中出现的“正室”也正是继承了爱琴文明时期的建筑特色,后常用于古希腊的住宅、庙宇、公共建筑等,并结合古希腊本土环境特色发展成古希腊带有柱廊的双面坡坡屋顶建筑(图 4)。爱琴文明后期的迈锡尼文明时期普遍使用梁架结构,由此也奠定了古希腊建筑以梁柱结构为主的传统特色基础(图 5)。

古希腊建筑将前人的古建筑传统建构方式以及工艺传承下来,创新性地有所吸收,细细推敲,进一步发展,显示地域特色。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的古代希腊地域特点以及其影响至古希腊人的开放兼容并蓄的性格特点。古希腊在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继承就是对个体需求的尊重,以人为本的视角同时使人的精神需求上升到首要层次。而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地域与传统的环境中,割裂历史与传统将令人产生精神上的失落感。根据自身的需要,抱有开放的态度对传统地域特色的继承创新,使得古希腊建筑在其古代历史建筑基础上创下新的篇章,留给后人不断回味。2 传统神学体系——以“人”为原型,世

俗化

古希腊的神学体系是与人密切相关的。在早期的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时期,古希腊的神学崇拜体系也正在形成,是由一个庞大的神灵家族组成,其不仅掌管着风、雨等各种自然现象,还掌管着与人自身和生活相关方面的内容。古希腊神学崇拜体系中的诸神像世间的人一样有优点、有缺点、会嫉妒的更具世俗性变化的神。3 这就是所谓的“神人同形

图 1 古代希腊地图

图 2 米诺斯王宫

图 3 科林斯卫城正厅外观

图 4 六柱围廊式庙宇

Page 1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同性说”。神不是远离人间,英雄们是从神到人的过渡。《荷马史诗》(为口头流传的诗歌,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口头创作而成,并现场为听众吟唱——具有个人创造色彩)中记载的神学体系则为原来不系统的神学体系确立了准则。这些均以人的思维理解和情感接受为基础。

古希腊的神学体系同时促进了建筑的分化,专门的祭祀和神庙建筑逐渐与其他类型建筑分离。基于以“人”为原型,世俗化的传统神学体系形成的神庙与古埃及(崇高压抑)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开朗明快、开敞自由,易于接近,适宜于人的尺度与需求。神庙的选址不固定,或建于卫城或建于市政广场中或建于偏僻之地等,但均考虑市民的活动需求、观者视线自由布置,尤其注重其对于观者而言的外部空间。这种风格特点的神庙也适应了人性化开放性的神学体系的表达。

古希腊这个时期继承形成的独特的以“人”为原型、世俗化的神学体系,为古希腊的宗教建筑定下主要基调,此后也成为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要主题和灵感来源,与建筑本体共同谱写古希腊“人本”建筑的优美乐章(图6、图 7)。

三、基于自然条件下的 “人本”建筑

1 气候条件(天时)——基于环境,保护

发展自身活动

古希腊地区多处于地中海气候影响之下,冬季温热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由此建筑逐渐发展成双坡坡屋顶、设有半开敞式柱廊的形式,成为营造最实用建筑空间的形式。这样既有效排除雨水又不损坏墙面;既能遮挡风雨,又有利采光和通风,予人以宜居舒适的停滞空间。因此双坡坡屋顶、柱廊都被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实用建筑部分而被广泛采用。古希腊人与自然不断交流对话,形成的这种保护自身的建筑机制,源于人的本性。当然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不仅仅出现在古希腊建筑中,世界其他地区建筑的形式或是结构、细部都能说明这点,这是毋庸置疑的。

希腊平均气温不超过 17 度,人们大多喜欢室外活动。晴朗的地中海气候也造就了古希腊人开朗、乐观的性格。人们欢跃于广场之中、宗教以及娱乐建筑群之间,以致建筑师们往往更加注重这些建筑群室外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将人作为建筑场地中主角,通过建筑群体间调整以及单体建筑的不断揣度来促进建筑与人的对话、比例尺度以及视觉关系(图 8),满足人的视觉欲望以及视觉转换。4

帕提农神庙中,为了弥补观看者近大远小的视觉偏差,建筑师将帕提农神庙的台阶地平线以及檐口水平线等几处微微上凸(图 9)。柱式也是采用多立克刚劲有力的形象,为的是与帕提农神庙的内在品质融合在一起,在实物与精神上取得和谐一致性。从山下进入卫城,以及位于卫城中,不同的行进路线也是带给以观者不同的画面效果……这些行为带来的视觉效果、视觉转换正是于欢悦于卫城中的古希腊人所渴求所盼望所需要的。

在雅典卫城中,“我们靠近,我们观察,我们的兴趣被唤醒,我们停下,我们辨别,我们回转,我们发现。我们获得一系列感官上的震撼,一个接着一个,情绪不断变化……”5 这是一段诗意的旅程,这是勒柯布西耶所描述的“建筑漫步”(图 10、图 11);虽然直至20 世纪初,现代建筑大师才明确提出这种建筑理念,但古希腊人早已将其运用于建筑布局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以人为基准的建筑存在状态,何以有诗意的旅程,何以漫步?2 地理条件(地利)——利用环境,发展自身活动

在地质特色上,希腊多山少地,盛产各种供建筑和雕刻的石材,此外,还盛产陶土 ( 图 12)。古希腊人很快地发现地方乡土材料之于建筑营造的意义,将其运用于其中;人们进入建筑中,彷佛只是从一自然进入另一自然,不过这已是安全的庇护所,但人类原始之自然环境的依恋仍旧清晰可见。这些同时为创造辉煌的石结构建筑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自然形成了石结构梁柱系统的建

筑特色。陶面砖则易于制作花纹和线脚,可对建筑的立面与细部进行细化与丰富,无疑为建筑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古希腊地理景观主要特色源于自然基址极大的多样性。6 她并不是那种巨大的、单调的广袤区域(如古埃及),而是由一些限定的空间所组成,城市与建

图 5 迈西尼卫城狮子门

图 6 帕提农三角山花雕刻

图 7 帕提农柱廊内侧

图 8 雅典卫城透视

Page 1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筑 也 因 此 呈 现 出 多 样 化 与 个 性 化( 图13、图 14)。雅典卫城建于一座石灰岩的孤立小山上,比四周平地高出大约70-80 米;其四周陡峭,顶部经过希腊人人工修筑,形成台地,。古希腊人依赖于其所属地形空间环境进行有机性建造,取得了与周围环境之间融合对话关系。

雅典卫城非对称的自由布局也是来自于民间的自然圣地建筑群传统。马克思说过,“希腊是泛神论的国土。它所有的风景都嵌入……和谐的画框里。”建筑布局追求天然得体,与风景一起“嵌入和谐的画框里”。古希腊的神学系统似乎又呼应了古希腊的大地景观,二者彼此衬托依赖。丘陵起伏,只有雅典卫城这样不规则自由的形象,也只有在高低起伏多样的大地背景下才有其雕塑品之价值,由此产生了令诗人为之绝倒的建筑。

四、基于社会形态下的 “人本”建筑(人

和)

1民主制城邦——从人出发、广泛吸收

古希腊社会是实行“奴隶民主制”的城邦国家,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通过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7。古希腊城邦的民主政体也是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的特征也是造成其民主政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希腊建筑艺术也就是城邦建筑艺术。

城邦建筑艺术的产生与古希腊的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自由民主重视个人价值,平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受到激发。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有意网罗全希腊的才俊之士,雅典方得以突破城邦政体的地域局限,把古希腊的文化荟萃于一堂,相互激发,达到光辉灿烂的新高度。雅典卫城就是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文化和伯尼奔尼撒意大利、西西里的多立克文化交融的杰作。这也与古希腊的开放兼容与平民智慧有很大关系。雅典卫城也因此成为普通市民集会中心,体现大多数市民的文化特色,孕育出了浓烈的市民文化氛围。古希腊神庙像是住人的建筑物,不仅是古希腊神学特征

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古希腊的政治形态特征。因为只有在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形态中才可能有这样的宗教。

再者,从考古学者考究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体现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特色(古罗马却是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文明特色)。从这点上看,西方的古希腊建筑近似于东方的中国古建筑,衍生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此基础上古希腊建筑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融合,这些也恰如其分地落实到了建筑中。2 科学文化艺术——以人为本位,认识、

考察事物,相互促进

古希腊人在哲学方面,思考世界本原,考虑宇宙;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质”,体现数的和谐。古希腊懂得运用到科学,研究杠杆、滑轮、浮力。古希腊的美学观念也受到了其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以及相应理性思维发展的影响,产生了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美学思想——和谐是美。在柱式各部分之间建立相当严密的模数关系,形成和谐的秩序;于绘画雕刻以及建筑平面布局中运用特定的比例包括黄金分割的比例,如帕提农神庙以及赫拉庙(尽管不断建造仍旧保持这个比例)平面构成都是 1:2 的矩形。(图 15、图 16)

古希腊的平民人本主义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美学观点是:人体是最美的。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了崇高人体美的和谐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古希腊柱式的发展。古希腊柱式就是以男女两性人体比例为基础,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反映出对人的美,对人的气质和品格的理解和尊重,形成以人性化的喻义基准的柱式使用规则(图17)8。古希腊将优美的艺术形式与独特的人本精神相结合 , 呈现出尊重人、歌颂人,以及发挥人的体能与智能的色彩,反映古希腊重视人性、关注人文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

艺术的发展与人的思想理念直接相关。在某方面已取得进步的科学人员,艺术家或是建筑师内在地要求建筑能体现出其取得的成就,是从内心渴望能够

图 10 雅典卫城总平面

图 9 希腊建筑的错视矫正法

图 12 左图:绘有神话场景的陶器 右图:神庙建筑上的彩陶板装饰

图 11 朗香教堂总平面

Page 1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得到实现,尤其是当个人变为一个民族时,这种力量便是无穷的!古希腊人于是将其宗教神学引至雕刻绘画建筑中,由戏剧而促使剧场建筑的出现,因其爱好运动使得奥林匹亚建筑群发展等等,不仅仅丰富了他们的建筑,更多的是升华了他们心理、视觉所需要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审美。

五、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的“人本”建筑早已根深蒂固。然,就古希腊的人本建筑,可分为具象与抽象的人本概念。在具象意义上的人本建筑则直接将适应于人的习惯比例、形象直接应用于建筑中,而抽象意义上的人本建筑则站在人利益需求的角度上结合创新建筑的结构、形式。古希腊的这种人本建筑正是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条件之下酝酿发展起来的,是其产物和载体。所以从客观层面上的物质条件解读古希腊“人本”建筑是有其深刻的意义的。其一,对西方世界“人本”理念研究提供更详实的基础资料,从而应用于国内探讨中国之可行的“人本”建筑;其二,研究古希腊建筑的“人本精神”同时对于古建筑研究的方向性产生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角,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历史研究的视角;其三,并对于现当代的建筑师们进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也是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如何进行“人本”建筑设计方面或许开辟了另一条光明之路。

图片来源

图 1 古代希腊地图 引自刘先觉 汪晓茜编著的《外

国建筑简史》

图 2 米诺斯王宫 引自刘先觉 汪晓茜编著的《外国

建筑简史》

图 3 科林斯卫城正厅外观(爱琴文明) 引自刘先

觉 汪晓茜编著的《外国建筑简史》

图 4 六柱围廊式庙宇(爱琴文明之后的古希腊文明)

引自刘先觉、汪晓茜编著的《外国建筑简史》

图 5 迈西尼卫城狮子们 引自刘先觉、汪晓茜编著

的《外国建筑简史》

图 6 帕提农三角山花雕刻 引自陈志华著的《外国

古建筑二十讲》

图 7 帕提农柱廊内侧 爱奥尼亚式檐壁上的“雅典

娜朝圣场面 引自陈志华著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

图 8 雅典卫城透视 引自国立编译馆主编的《西洋

外建史》

图 9 希腊建筑的错视矫正法 引自国立编译馆主编

的《西洋外建史》

图 10 雅典卫城总平面 引自刘先觉、汪晓茜编著的

《外国建筑简史》

图 11 朗香教堂总平面 引自埃兹拉斯托勒著的《国

外名建筑选析丛书 -- 朗香教堂》

图 12 左图:绘有神话场景的陶器 ,右图:神庙建

筑上的彩陶板装饰 引自王其钧著的《外国古代建筑

史》

图 13 古埃及的大地景观 引自克里斯蒂安 • 诺伯

格—舒尔茨著的《西方建筑的意义》

图 14 古希腊的大地景观 引自克里斯蒂安 • 诺伯

格—舒尔茨著的《西方建筑的意义》

图 15 帕提农神庙平面 引自罗小未、蔡琬英编著的

《外国建筑历史图书》

图 16 左图:第一座赫拉神庙,帕埃斯图姆,约公

元前 550 年,右图:第二座赫拉神庙,帕埃斯图姆,

约公元前 450 年 引自罗小未、蔡琬英编著的《外

国建筑历史图书》

图 17 古希腊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 引自

陈志华著的《外国建筑史 (19 世纪末叶以前 )》

参考文献

1. 顾云深: 世界文化史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2. 刘先觉、汪晓茜: 外国建筑简史 [M]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其钧: 外国古代建筑史 [M] 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1990

4, 陈志华 : 外国建筑史(19 世纪末叶以前)[M] 焦

怡雪 , 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美)埃兹拉斯托勒:国外名建筑选析丛书 -- 朗

香教堂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 :西方建

筑的意义 [M] 李路珂、欧阳恬之 ,译 .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 . 顾准 : 顾准文集 [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8. 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 [M] 上海: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图 14 古希腊的大地景观

图 16 左图:第一座赫拉神庙,帕埃斯图姆 右图:第二座赫拉神庙,帕埃斯图姆

图 15 帕提农神庙平面

图 17 古希腊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

图 13 古埃及的大地景观

Page 1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西班牙建筑文化的发展和青年建筑师的成长

ABSTRACT文 / 刘文杰

KEY WORDS

西班牙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鲜明的文化特性始终根植于整个国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艺术传承,并展示出对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强大的融合力。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当代青年建筑师身上也表现出西班牙建筑文化传承的新特点,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师承教育体系、竞赛体制适应性以及职业生涯国际化等。

Spanish Architecture occupied a prominent place in the world architectural history, its distinct cultural identity based on the time-honored history and art inheritance, showing the powerful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is phenomenon is the result of multi-factors process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At the same time, it appears some new features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from the contemporary Spanish architects, such as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master-apprentice education, adaptability to competition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career.

西班牙建筑 建筑文化 青年建筑师 传承 创新 Spanish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Culture, Young architects, Continuity, Innovation

西班牙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百年前的天才设计师安东尼 • 高迪,到当代的拉斐尔 • 莫内欧、圣地亚哥 • 卡拉特拉瓦、坎波 • 巴埃萨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师,西班牙建筑师以其各具特色的设计向世界展示了西班牙建筑的独特魅力。

一.西班牙建筑文化的特点

建筑文化始终是西班牙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文化特性根植于整个国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实的艺术传承,而绝非仅仅依托于几个明星建筑师标新立异的作品。吴良镛先生在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中曾提到:“发掘文化蕴涵是繁荣建筑创作的途径之一。” 1 西班牙建筑所始终表现出的对建筑质量和建筑文化强大的融合力,已成为国际建筑的典范。即使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似乎仍能轻易地将西班牙建筑与意大利、法国或者英国建筑区分开来,尽管这种区别常常存于细微之处而超越语言描述的范围。较之数字化建筑对人产生的冰冷的距离感,西班牙建筑则反映出对手工质感和技艺美感的坚持,将传统文化,社会职责和创作灵感融合于建筑逻辑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西班牙对建筑文化独特性的坚守给予世界建筑极大的启发和鼓舞。

导致西班牙这种文化特性至今仍保持勃勃生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当归于西班牙独裁政治力量的瓦解,

这一重大的社会形态转变一般被认为始于 1975 年佛朗哥政府下台,自此西班牙迎来思想解放的高潮,西班牙建筑由现代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并向独立思考发展,重新认识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第二个方面即西班牙至今仍保持的,对本国文化深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即使自 1993 年,倾向于放松专业管制的欧盟政策大举入侵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以来,这种保持文化独特性的信念仍然坚不可摧甚至更为重要。

二、西班牙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

建 筑 文 化 体 系 的 传 承 和 发 展 并 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的动荡,监管的缺失甚至观念的变革都有可能阻碍文化传承的进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经历了对社会经济文化极具破坏性的内战(1936 年 7 月 ——1939 年 4 月) 以 及其后三十多年的独裁统治,西班牙的建筑文化仍以某种方式得以延续。一种将文化传统融合于现代主义的美好愿望在战争中如暗夜不息的星火,经由当时的先锋建筑师赛尔特(Luis Sert)、克拉维(Torres Clavé)所创建的加泰罗尼亚 战 前 学 校 直 到 战 后 以 科 德 奇(José Antonio Coderch)、 索 斯 特 雷 斯(José Maria Sostres) 等 为 代 表 的 巴塞罗那学派和以奥伊扎(Xavier Saenz de Oiza)、 索 塔(Alejandro de la Sota)等为代表的马德里学派的建筑实践得以不断发展。1958 年布鲁塞尔世界

图 1 贝尼多姆海滨长廊

The Development of Spanish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Developments of Young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

图 2 回形住宅

Page 2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博 览 会 上 由 科 拉 莱 斯 ( A n t o n i o C o r r a l e s ) 和 莫 莱 松 ( V á z q u e z Molezún)设计的西班牙馆则被理论家普遍认为是西班牙建筑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自承重的六边形几何结构构成起伏的伞形屋面,建筑师对玻璃和钢结构的娴熟驾驭通过一种模块单元的随意拼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内在统一也使西班牙馆被看做是探索现代西班牙建筑的探路石。

60 年代以来西班牙建筑文化的发展通过一代代的建筑师薪火相传,其间西班牙经历了对现代主义由全盘接受到批判性思考再到历史与文化相融合的曲折过程。这期间的佼佼者不乏洛佩兹 • 科特洛(Victor Lopez Cotelo)索拉 • 莫拉 莱 斯(Ignaci de Sola Morales)、拉 斐 尔 • 莫 内 欧(Rafael Moneo) 以及更年轻一代的坎波 • 巴埃萨(Alberto Campo Baeza)、阿巴里西奥 • 吉萨多(Jesus M. Aparicio Guisado)等建筑大师。索拉 • 莫拉莱斯曾对这一时期曾总结道:“西班牙建筑师清楚地避免自己走向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而一直保持和现实的联系,但又不失幻想和激情。”2

三、当代西班牙青年建筑师的成长

时 至 今 日, 我 们 对 于 西 班 牙 建 筑的认知似乎仍止步于上述这些国际大师。事实上,西班牙新一代青年建筑师已逐渐崭露头角并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如在 2012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比拉 • 卡尔德隆(pilar calderon)、2011 年 入 围 密 斯 • 凡 •德罗奖的建筑师丘尔蒂查加(Josemaría de Churtichaga) 以 及 2010 年 入 围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的胡安 • 克雷乌斯(Juan Creus) 等。 这 些 年 纪 均 在 40岁以下的青年建筑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西班牙于建筑文化传承方面的完善体系和丰硕成果。正如肯尼斯 • 弗兰姆普敦所说:“可以肯定的是,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能够像西班牙一样给青年建筑师提供如此充满机遇的丰沃土壤。”3 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得益于西班牙文化本身的深度和广

度,更有赖于实践与理论之间充满活力的交流,对建筑概念富于想象力的探究,以及支持这种探究所必需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如建筑机构、建筑竞赛以及学术著作等)。1.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在当代青年建筑师的不断成长中不仅继承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更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首先是青年建筑师参与教学的极大积极性。在西班牙,执业建筑师于高校任教或兼任教授的比例非常之高。西班牙所施行的 R&D&I(研究 &发展 & 创新)共生理念为核心的教研制度保证了建筑师在教学任务与项目实践之间的协调性。研究项目推动了新的理论和视角的产生,教学活动则保证了知识的延续性。对于青年建筑师来说,教育工作本身即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坎波 • 巴埃萨(Campo Baeza)曾就建筑师任教一事评论道:“Enseñando a g e n t e m á s j o v e n q u e e l l o s . Aprendiendo más que enseñando. ( 在教育年轻一代的同时,我们的所得甚至多于所授。)”4 建筑师在尝试运用更精练的语言向学生阐述、讲解和表达的过程就是其对建筑理念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的过程。2.师承教育体系

除了高校普才教育,以设计事务所为依托的师承教育也是西班牙建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西班牙新成立的事务所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师生关系的合 伙 人。 如 卡 洛 斯 • 法 雷 塔(Carlos Ferrater)于 2006 年新组建的巴塞罗那建筑事务所(OAB),作为合伙人之一的巴哈 • 法雷塔(Borja Ferrater)当时年仅 28 岁。师承教育的方式较之高校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与建筑大师的合作中,青年建筑师可以得到更快的成长,同时这种经验与活力的结合也常常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OAB 的设计作品贝尼多姆海滨长廊 (Benidorm West Beach Promenade)(图 1)运用有机线条沿海岸线逶迤展开,让人们不禁联想到自然波浪的形态,方案的曲线式组织通过严格的几何逻辑计算,将不同的层面和平台连接起来,海滨长廊已成为

图 3 马尔皮卡港

图 4 兰斯乔治 (Léonce-Georges) 社区文化中心

Page 2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连接贝尼多姆城镇与海滨地区的枢纽,并于 2011 年获得西班牙国家建筑奖。师生合作关系也同样发生在贝纳尔特 &莱昂事务所(Bernalte & Leon),建筑师胡赛 • 莱昂 (Jose León) 和哈维尔 •贝纳尔特 (Javier Bernalte) 共同进行的建筑实践被肯尼斯 • 弗兰姆普敦认为是

“表现出西班牙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传统”的典例之一。他们的作品回形住宅(Clip House)(图 2)通过不同尺度和高度的铜箔限定空间边界,营造出极具想象力的空间流动感。体量中间的巨型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整体结构的核心,在悬挂和锚固铜箔的同时起到埋设管道的作用。设计师在保持西班牙建筑特性的同时表现出对有机、开放的理性主义的探索,为西班牙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很好的诠释。3.竞赛体制适应性

其次,西班牙青年建筑师也表现出对竞赛体制的适应性。建筑竞赛的普及不仅是西班牙,也是各国建筑师共同面对的发展趋势。设计竞赛是建筑创新的催化剂,促使建筑师从多个角度探索设计途径以达到预期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量,从而推动新的建筑思潮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建筑师往往会对于国际化精神与本土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建筑文化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与创新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对于西班牙青年建筑师来说,除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竞赛和西班牙国内公共建筑投标,由于西班牙高度区域自治的独特国情,各省内也有丰富的竞赛和奖项评比,如加泰罗尼亚青年建筑师奖、马德里建筑师协会奖等,这已成为西班牙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年轻的克鲁乌斯 & 卡拉斯科事务 所(Creus&Carrasco) 于 2008 年通过国际竞赛赢得马尔皮卡港(Puerto Malpica)(图 3)的设计权。建筑师在设计中试图探究创造公共空间的最大可能性,马蹄形海港的线性景观得到了多层次的开发,整体设计与周围环境完美相融,人们既能够俯瞰海港的活动,又不会对其造成干扰。方案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入选艺术设计推广奖,DFA

基金会奖和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等。同时,建筑竞赛的增加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如私人基金会、公共机构、建筑期刊以及博物馆画廊等。这些行业的运作同时也保障了青年建筑师的公众关注度,形成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4.职业生涯国际化

西 班 牙 青 年 建 筑 师 表 现 出 的 另 一个共性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西班牙青年建筑师赴海外深造学习 和 参 与 到 国 际 项 目 的 设 计 中, 他 们的设计多表现出对当地传统的充分尊重。卡尔德隆 & 佛克 & 萨尔萨纳达斯(Calderon-Folch-Sarsanedas) 事 务所于 2012 年完成的设计作品兰斯乔治(Léonce-Georges) 社区文化中心(图4),获得法国限制型竞赛头等奖。这座位于法国勃垦地地区的秀费耶小镇上的多功能文化中心是为了纪念当地的英雄兰斯 • 乔治而命名,基地是一座久未使用的旧农场,坐落于平缓的斜坡上并且面向田野。设计师试图“重新诠释传统的勃垦地乡村建筑”,设计充分保持朴实的美感,与环境共生。其使用的建材也全来自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巨大统一的空间与可开启折叠墙面结合,创造了一个向外开放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在西班牙,几乎每年都有像 CFS 事务所这样年轻的建筑师小组诞生。他们通常具有开阔的国际主义视野,能够跳出专业条框而从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因而常常可以见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的成员为了某个特定的项目而共同工作。国际化的职业生涯一方面为西班牙青年建筑师不断探讨如何引进和消化外来建筑文化,使之与本土的文化精神相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为西班牙建筑走上国际化舞台,展现其建筑文化的非凡魅力提供良好的契机。

四、结语

罗 杰 • 斯 克 鲁 顿 (Roger Scruton)曾 在 他 的 著 作《 现 代 文 化(Modern Culture)》中指出:“没有传统,就不存在创新。”5 传承与创新远非对立的关系,创新根植于传统,而传统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在建筑文化的发展

进程中,这一论断同样适用。西班牙青年建筑师正是认识和把握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独创性,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建筑结构体系的严谨以及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敏感性,这一传统也成为西班牙建筑文化的中坚。通过完善的教育传承体系,不断增长的竞争经验以及开放的国际视角,我们有理由相信,西班牙在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始终保持蓬勃的活力和先锋的地位。

注释

【1】吴良镛 .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J]. 中外建筑,

1999(06)

【2】洪斌 . 西班牙建筑透视 [M]. 大连:大连理工

大学出版社,2010

【3】肯尼斯 • 弗兰姆普敦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

的历史 [M]. 张欣楠译 . 北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

三联书店,2004

【4】Alberto Campo Baeza. Looking at the

Sky-Spanish Architects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C]. Technical Department Publications Unit,

2008

【5】 罗杰 • 斯克鲁顿 . 建筑美学 [M]. 刘先觉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J]. 中外建筑,

1999(6)p21-23

2. 后德仟 . 20 世纪西班牙现代建筑走向 [J]. 建筑学

报,2002(04)p57-62

3. 后德仟 . 高迪的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意识 [J]. 建

筑学报,2003(04)p67-70

4, 文筑国际 . 西班牙建筑(1997-2007)[M]. 北京 :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 张彤 . 整体地区建筑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6.Beatr i z Cor redor S ier ra. JAS-Young

Architects of Spain[C]. Technical Department

Publications Unit, 2008

7 ETSAUA. Los años 50: La arquitectura

española y su compromiso con la historia[M].

Pamplona, 2000

Page 2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场所观念驱动下的建筑更新

ABSTRACT文 / 吕超豪

—— 对中澳联合教学参观建筑的思索

建筑介入场所的方式分为消极的介入、积极的介入两种方式;而积极的介入又有“有形介入”和“无形介入”两种形式。无论哪种方式,其评价原则的核心是新建筑的介入应当增强或不影响场所的本质,而不应该消弱其本质。本文选取参加中澳联合教学期间,在澳大利亚考察的一栋建筑;并通过资料搜集与分析来探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所,促成了历史选择这种“无形介入”的策略来与场所发生关系;以及,这种“无形介入”是由一个怎样的“有形操作”来实现的。

KEY WORDS场所 无形介入 空间联系

联合教学简介:2012-2013 学年有幸参加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东南大学的建筑与景观联合教学。联合教学的主题是:纹理 / 交织——镇江市迎江路旧码头地区城市与建筑设计。基地位于历史名城镇江老城区靠近长江的一个地块,此地块位于旧城中。如何解决与旧城及老建筑的关系成为此次联合教学的重点。在联合教学的设计部分结束之后,我们去悉尼参加最后的评图,并参观澳大利亚城市更新中有代表性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多半也要处理与旧城或老建筑的关系问题。我要讲的这个建筑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城市的发展中,建筑更新中场所的文脉、空间、肌理等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场所的诸多因素中,其整体形成的本质是需要继承与保护的。诺伯格 • 舒尔茨认为场所是:“由具有物质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1

按照对场所本质的影响程度,建筑介入场所的方式可以分为:消极的介入、积极的无形介入和积极的有形介入。无论哪种方式,其评价原则的核心是新建筑的介入应当增强或不影响场所的本质,而不应该削弱其本质。 建筑消极介入场所的案例有很多,这种介入的方式会对场所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破坏。 建筑积极的介入场所的方式可以分为有形介入和无形介入两种。 对于有形介入,建筑师曾做过很多尝试,如:拉斐尔 • 莫里欧设计的穆尔西亚市政厅(Murcia town hall)2 对于无

形介入,库克飞利浦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 公园游泳健身中心是一个典型的的案例。库克飞利浦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 公园游泳健身中心位于澳大利亚首都悉尼,在南北向学院(college) 大街和东西向公园(park)大街的交叉口东北侧。其北侧为圣玛利亚(St Mary) 天主教堂,西侧为海德(Hyde)公园,南侧为澳大利亚博物馆,北靠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 公园。从水平视角上看过去,它是一个完全水平伸展,隐藏在视线之下的建筑。当人们沿着学院(college)大街,穿过公园(park)大街向天主教堂望去,往往只被雄伟的天主教堂吸引,而忽视了这栋建筑的存在;甚至走在建筑的屋顶上时,人们也只把它当做天主教堂前广场。(图 1、图 2) 看到这一现象,不禁有两个疑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所,促成了历史选择这种“无形介入”的策略来与场所发生关系;以及,这种“无形介入”是由一个怎样的“有形操作”来实现的。

1. 场所发展过程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详细分析这个场所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而来的。构成这一场所空间的四个界面分别是北侧圣玛利亚(St Mary)天主教堂的南立面,西侧海德公园沿路树阵界面,南侧澳大利亚博物馆的北立面和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公园。海德公园和澳大利亚博物馆在街道的对面,对于场所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选取圣玛利亚(St Mary)天主教堂和库克飞利浦

(Cook and phillip)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大体的概述,以期对于场所有个粗略的认识。(图 3)

图 1

图 1-a

图 1-b

Page 2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圣玛利亚(St Mary) 天主教堂是悉尼天主教区的教会所在地,它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教堂。在 1868 年教堂开始设计并分阶段施工,1882 年最北面的一段修建完成,1900 年中心塔完成,1928年中殿施工完成,另外天主教堂前面的大台阶也旋即完成。此时,天主教堂的大体面貌已经形成。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政府对于天主教堂进行再次施工,在南立面上完成了两个塔尖的施工,然后形成了现在这个教堂的样子。

库 克 飞 利 浦(Cook and phillip)公园的历史要长过天主教堂,1820 年和1830 年分别建成的 William 大街和学院(college)大街将陡坡上的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公园从平坦的海德公园里面分离出来。为解决交通的需求 1878 年建成的 Boomerang 大街将原有的一整块公园分成为 cook 公园和phillip 公园。随即 1914 年建成的 Haig大街将地块分成“X”形状。20 世纪 20年代,在刚建好的大教堂南面修建了一条“教堂路”将教堂与公园分开。直到1994 年的悉尼公共空间会议上计划将公园内道路取消,将四块地重新合为一体,并植入其他功能;伴随着这个计划,这栋建筑得以产生。3

2. 建筑介入场所方法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介入场所的

方法又是怎样的,以及这些方法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空间联系建筑的形式逻辑相当简洁——建筑

师将一块巨大的“甲板”放置在教堂的南面,来解决大学(学院(college))大街和本地块的高差问题,并将其作为游泳健身中心的顶盖。

但这种简单的形式逻辑似乎没有很在意公园的存在——其作为库克飞利浦(Cook and phillip)公园的一部分却与公园的联系弱到只有几级踏步,竖向的混凝土墙面以及明显的高差将公园与“甲板”截然分开,甲板上没有种植一棵植物,它像如一个天外来客悬浮在绿色的背景上。

对于教堂,新建筑却处处与之发生联系。首先,甲板的引入导致教堂前面道路的取消,教堂的大台阶与“甲板”完全相连,“甲板”完全成为教堂的前广场。第二,“甲板”上有一条轴线指向教堂正门,这条轴线充分强调南北方向,轴线两侧对称的木质看台更强化了这条轴线。

在对于两个不同场所要素的处理上,

图 3-a

图 3-b 图 4-b

图 4-a

图 2

Page 2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我们明显可以理解出建筑师的意图,其意欲创造一个宏大庄严的纪念性广场,而并非联系两个公园和一座教堂的通过式场所。这个广场是服务于教堂的,广场上没有任何阻挡视线的东西,人们可以在很远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教堂;而走在广场上时唯一吸引眼球的也只有教堂。教堂因为有了这一建筑的“无形介入”增加了自己的控制力;而和教堂的密切关系赋予了“甲板”宗教意义。“甲板”的引入积极的奠定了场所塑造的基础。(图 4)

景观水面 建筑南边由一系列水景构成:两片

矩形的水池一片对向教堂,一片对向礼拜堂;一条轴线穿过水池直达教堂。水面轻松自由,但在整个设计中,这两片水却显得不是很合理:在场地的西南角,十字路口的交叉口,这一聚集大量人流的地方仅有一个较小的场地出入口;人们只能从中部进入广场,而这种进入方式的序列感完全没有从南入口进入的序列感强。

经过查阅资料,我明白了这样设计的原因。建筑大空间在这两片水池之下,建筑的结构不能承受过多的荷载。建筑师为了防止过多的、不确定的人群荷载,将两个水池放在大空间上部,以限制人进入该区域的人数。但这种不得已的做法却使南入口变得局促。(图 5)

虽然有不利的因素,但这种景观式的做法无疑是相对较好的一种做法。水池的引入也对场所的营造添加了一笔。

混合功能建筑的功能包括两个游泳场地,一

个篮球场地和一个健身场地。建筑的功能在最初确定的时候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反对者认为将教堂与游泳池并置让人感觉不够尊敬上帝。但是最终,这个建筑被建了起来。

游泳健身中心与周边的博物馆、教堂、办公楼、住宅楼、公园一起形成功能混合的整体,功能彼此互补,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社区。功能的互补为该场所引入更多活力。

人的行为建筑建成后,圣玛利亚(St Mary)

天主教堂前广场规模扩大了 7 倍,在这里可以容纳更多人来活动。平日里广场上充满了照相的游客,做礼拜的市民;时常还会有露天展览在广场上举行;当地人的婚礼也多半在这个教堂举行,届时,广场上会搭起婚庆用的道具。最让人兴奋的是圣诞夜的灯彩,届时整个教堂灯火通明,教堂南立面映射出各种各样的图样,教堂前广场坐满了人来欣赏这一年一度的视觉盛宴。(图 6)

总结场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事

物与制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它不只是属于历史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库克飞利浦公园游泳健身中心这栋建筑在设计中并没有去附会古典的比例和细节,它以一种极简主义的手法介入场所。建筑的落成容纳和激发了人们的行为,使原有的场所变得更丰富和多元化。

图片来源:

图 1-a 引自 google earth

图 1 引 自 http://www.australiaoceaniatravel.

com/

图 1-b 引自谷歌图片

图 4 来自作者摄影

图2、3、5引自Public Sydney :Drawing the city

/Philip Thalis ,Peter John Cantrill ;Peter Moud…

(et al.)

图 6 引 自 h t t p : / / b l o g . s i n a . c o m . c n / s /

blog_5dfb488901012olj.html

参考文献:

1. 诺伯舒兹 [ 挪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M]

施植明 , 译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 刘晶晶 : 谈穆尔西亚市政厅扩建设计 [J] 山西建

筑 ,2008 年 22 期

3 .Public Sydney :Drawing the city /Philip Thalis

[M]Peter John Cantrill ;Peter Moud…(et al.)

图 5

图 6

Page 2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2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2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大”与“非大”

ABSTRACT文 / 马 骏

KEY WORDS

——读《Bigness》有感

  初读库哈斯的文章《大》,觉得他在讨论一个超越了传统建筑概念的问题,将“大”作为独立于建筑师意志的理论提出,却未免过于绝对,正如他所说的“决裂”;浏览西雅图图书馆的设计,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库哈斯对于人的关怀和对于公共活动的创造。前者看似太过冰冷,甚至是颠覆性的,而后者却让人切身感受到建筑的热情和包容,因为无法理解两者间的巨大差异,我尝试将两者放在一起互相验证,试图揭开这个谜团。

“大” “非大” 尺度性 时代性 集合性 控制性 真实性

  毫无疑问,大的逻辑反义词是“非大”,库哈斯将“大”描绘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是否意味着他排斥一切“非大”的建筑、内容和事件呢?“大”与“非大”是否至多共同存在呢?在这里,我以西雅图图书馆为载体,通过尺度性、时代性、集合性、控制性和真实性五个方面的探讨来揭示“大”与“非大”之间的存在关系。

一、尺度性

  “大”本身就是一个描述事物尺度的形容词,因此,在这里,谈论“大”与“非大”之间关系的基础就是尺度性。当一个建筑超出了一定的临界尺度,它就成为了一个“大”建筑,而在这个临街尺度以下的任何事物就都成为了“非大”。 在《S,M,L,XL》 一 书 中, 库哈斯将自己的建筑分成了“小,中,大,超大”四类,遗憾的是,却并没有对于西雅图图书馆的界定。如果说“大”是利用城市的慷慨以反抗建筑的吝啬,那么当一个建筑的城市意义大于建筑本身的意义时,这个建筑就可以归为城市尺度,也就是在尺度性上的“大”。我很乐意将西雅图图书馆归为“大”这一类,因为这个图书馆首先代表着西雅图城市公共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库哈斯将城市尺度的坡道引进建筑中,让这个建筑内部的活动被合并进城市公共生活中。  然而,相比于庞大的城市和建筑物,人就显得过于渺小了,其尺度也必然属于“非大”的范畴。而西雅图图书馆毫无 疑 问 是 极 为 关 心 人 的 尺 度, 无 论 是mixing chamber 中黑白混合的柱子,还是红色的座椅都是将功能块的独立通过颜色的延伸以人的尺度反映出来,另外,库哈斯对于结构的理念也是通过空

间中斜柱对于人的提示来表达的,一切与人有关的暗示都需要与人的尺度建立联系。可以说,“大”的尺度性更贴近城市的尺度,而“非大”尺度事物的判断准则往往是人,在西雅图图书馆中,两者并不互斥,反而通过精心的设计协调在一起。

二、时代性

  不得不说,“大”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库哈斯将曼哈顿的的本质概括为“拥塞”,这种物质实体的高密度和建筑所容纳内容的高密度状态可以被视为当代建筑“大”的直观表现。功能的复合、内容的叠加,是后工业时代必然的结果,财富的积聚带来野心的膨胀,建筑的综合性和技术性越来越强,模拟、虚拟和无有之物广泛的介入,“大”已成为城市建筑的普遍表征。在西雅图,库哈斯将图书馆的各个功能组份重新定义,以垂直叠加的方法创造出了一种非物质的、信息化的“虚拟建筑”,通过数据图解、信息技术等手段来解决建筑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西雅图图书馆的“大”颇具现代化的特征,真实的图书馆空间和虚拟的网络空间共存于一座建筑,这里不仅仅是人们阅读的空间,而逐渐转变为一种多功能的公共生活中心,除阅读之外的生活也被复合进西雅图图书馆这个“大”建筑中。  如果将“大”的时代性看为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和必然的趋势,那么我们不妨将“非大”定义为通过历史的检验沉淀下来的精华和规律。尽管有关构成、尺度、比例、细部的“古典曲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关紧要,但是在西雅图图书馆中,我们不难发现库哈斯对于建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Page 2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造逻辑的追求,对于结构理性的推崇。从底层混凝土结构的半地下车库,到上层钢结构的管理层、书库层、阅览层,以及中间层的两者交互,下重上轻的建造逻辑与钢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精确都的结合在一起;在结构上,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作为结构支撑,表皮钢网架则成为辅助结构,甚至跨越三层的电梯都成为了结构构件。这些从现代主义甚至更早就开始被人们注意的建造和结构理论并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反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被冲刷砺亮。当我们以时代性为评判标准时,我们发现,

“大”的时代性是库哈斯所强调的,而“非大”的历史精粹性却也是他所执着的,可以说,西雅图图书馆能够经得起“大”与“非大”的共同推敲。

三、集合性

  我们以一个数学化的词语来讨论有关一个建筑的所有要素,“大”即是包容,是对一个集合中所有要素的周全考略,甚至屈从。这种包容性意味着团队的作用超越了建筑师的个人标签,“大”表达了要素的复杂性,展示了一个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各式各样的人群,“大”意味着建筑受制于各个领域的要素。对于库哈斯来说,西雅图最大的挑战来自公众,要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阅览方式,并且需要完成人从传统阅读空间到新的阅读公共中心的空间转变。另外,结构的限制、政府的态度、建造的预算等因素无一不是决定这个设计成败的关键,建筑师不得不在如此复杂的因素中周旋,为了一个调和的结果。  相反,“非大”则意味着自我,意味着建筑师个人独立于其他因素之外的判断,建筑不仅是建造,还是艺术,这就造成了每个建筑师有着自己关于艺术的品评和意识。尽管库哈斯为西雅图的市民提供了全新的阅览生活,但是很多人还是对于其形式颇有微词:在图书馆建成之初,人们甚至觉得这个丑陋的建筑像一个“巨大的笼子”。但是库哈斯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觉得形式只是个结果,无需刻意为之。可见,对于一个完整的要素集合,建筑师时而带着“大”

的包容甚至屈从,有时却又强调各自“非大”的独立与傲慢。

四、控制性

  按照莫尼欧的说法,库哈斯的设计方案与建成结果的吻合度惊人的高,并冠以他一个“实际主义”的名号。在我看来这种设计和结果的吻合度直接取决于建筑师对于建筑要素的控制力。在《大》一文中,库哈斯指出“大”的魅力在于它有潜力重整整体,同时还提到“大”引发各个局部的自治,而这些局部仍旧服从整体。可见,从对于建筑的控制层面上来说,“大”指代对于整体的控制。在西雅图图书馆中,我们可以以库哈斯对于各个功能块的划分,以及块对应环境的错动为例证,对图书馆功能的重新理解,和对周边环境的回答成为了整个建筑中“大”的决定因素,控制着建筑的起步及生成。功能和环境要素的态度为西雅图图书馆奠定了一个基调,而这两种要素也是建筑以最大尺度去实现的关键方面。  依据库哈斯的理论,其中还必不可少的就是局部的自治,这部分控制已经脱离了“大”的范畴,姑且称为“非大”。西雅图图书馆中各个稳定功能块和不稳定功能块内部的要素则由各自控制:入口区需要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接纳市民的进入;儿童区要根据儿童的阅览需求和活动习性进行设计;混合区要保证图书和网络的信息互通……局部自成一体,协调内部的逻辑关系。“非大”诣在局部的自治与合理,而“大”意味着全局的把握和整体的对策,“大”是“非大”的索引,而“非大”则服从于“大”的调配。

五、真实性

  “大”为当代建筑带来了一个危机,以往的“信用”似乎不复存在,随着建筑核心与表皮距离的增长,立面对于内部事件的揭示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失望的境地,“大”的建筑似乎在欺骗着人们的眼睛。西雅图图书馆内部活动纷繁复杂,库哈斯对于外部的处理却简单得令人发指,均质的玻璃外皮不仅不对内部

的复杂进行解释,甚至用反射的办法将建筑外的城市环境表达一番。“大”带来的“欺骗”给了内部足够的自由去应付内容的排布和空间的需求,也让外部有着自己的舞台发表城市宣言。  但对于“人道主义”的建筑师来说, 追求“诚实”的脚步是否会停下呢?当然不!还是在西雅图,库哈斯将城市级别的坡道引入建筑,又将建筑的外部推向城市,我们难道不可以认为在“大”的欺骗下,库哈斯任然试图通过内外的交互来达到“非大”的诚实吗?毫不掩饰的“大”欺骗与令人期待的“非大”诚实以互相辩证的关系出现在同一个建筑中,亦真亦假的态度也让人、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六、结语

  对于理论的讨论和对于实际的探索促成了一个互相验证的过程,带着对“大”与“非大”的疑惑去解读西雅图图书馆,再从西雅图图书馆的设计中中去寻找“大”与“非大”之间的关系才得出了以上五个方面的观点。从各个层面上来看,“大”与“非大”并不是至多共存甚至互斥的关系,反而需要互相协调,互相作用。库哈斯在西雅图的成功不是因为对于“大”执行得有多么彻底,更不可能是对于“非大”忽略的结果,恰恰是“大”与“非大”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人、建筑和城市之间完美的结构关系,才造就了一个传世之作。  无论如何,理论和实际总是在互相验证和互相诠释的过程中发展的,失去了理论的实际会变得茫然,而失去了实际的理论则显得苍白。或许建筑师在两者间不停的转换才造就了建筑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书目

1、《Bigness》 雷 姆 • 库 哈 斯《 世 界 建 筑 》

2003/02

2、《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拉斐尔 •

莫尼欧

3、《Rem Koolhaas》刘崧茯 孙巍巍

Page 2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针灸式疗法”地形干预设计

ABSTRACT文 / 江 雯

KEY WORDS

——杨廷宝中央体育场分析

一般说来,政治建筑气势恢弘,强调一种凌驾控制感,与自然宜人的感觉相反。本文通过对杨廷宝设计的中央体育场的图解分析,从地形这个具体“穴位”对设计的干预出发,分别深入分析其对政治和建筑的影响,表达了在时间进程中的地形呈现,进而揭示“针灸式干预”如何影响建筑项目的整个系统生成。

针灸式疗法 地形 空间时间性 中央体育场 杨廷宝 图解分析 政治仪典 功能空间

“针灸式疗法”理论借鉴了中医针灸学的原理,将建筑项目作为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运行和自我更新的机制;设计是激发式和策略性的。 地形(topography),往往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种既存的、等待被加工的物质。它就像一张白纸或是空白的电脑屏幕——一个容器,等待着建筑去充实它、填满它。然而,这样就是否定了地形自身潜在的特质,以及其在时间空间中的变化性。所以,当我们把地形在空间时间中的变化作为建筑自身的一部分进行考虑时,建筑空间的设计才最合适,人们对其的体验才最饱满。 笔者通过对杨廷宝设计的中央体育场的图解分析,希冀发掘地形的自我表达与项目定位以及建筑空间的密切关系。在中央体育场(图 1)的设计中,杨廷宝将西方古典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尝试在大尺度的体育建筑中营造一种宜人自然的气氛。

一、分析框架

对于我来说,中央体育场的特别之处有两点: 其一,中央体育场是民国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体育设施。在这之前,中国并没有如此大尺度的体育建筑。建筑师凭借其西方古典建筑设计训练,运用西方体育建筑平面布局,同时运用轴线将其相连。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抄搬用,不管是实用性还是造价都难以满足中国国情。所以,建筑师如何将西方传统体育类建筑结合当地特质进行设计,成了设计师关注的问题。 其二,中央体育场在当时是一个政治意义多过使用意义的建筑,我们猜测如何体现建筑的政治意义、民族特征成了业主(国民政府)最关注的问题;而且国民政府把基地选在了钟山脚下,可见是希望能与已有建筑一起形成一种影响力。但钟山是自然风景区,并不适合大尺度的体育类建筑,如何协调政治的恢

图 1 总平面图 笔者自绘

图 2 场地现场记录 笔者自绘 ,部分照片来自《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

轴线 1:明孝陵 轴线 2:中山陵 轴线 3:灵谷寺 笔者自绘 原图来源于陈科舟的《自然中的结构和路径——谭延凯墓解析》

图 3 三条主轴线

Page 3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弘与自然风景的静谧,成了设计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地形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分为四个部分:设计背景、场景描述、地形vs. 政治仪典、地形 vs. 空间功能。

二、设计分析

1. 设计背景 中央体育场,是国民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体育设施。1930 年,自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召开之后,蒋介石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规模的中央体育场,作为以后全国运动大会的基地。同年 4月,国民政府为筹备 1931 年 10 月份召开的全国运动大会,组织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拟建一座体育场,经国务会议指定,以中山陵园界内、灵谷寺南部 1200亩土地为全运会体育场场址,这就是后来的中央体育场。 2. 场景描述 中央体育场位于南京钟山灵谷寺轴线延线东南角,背枕钟山,树木植被覆盖率较高,周边有几个水库分布,并有相连的水渠贯穿该地区。处于中央体育场

主要轴线路径中,可以感受到的是建筑隐于自然的静谧,中央体育场凭借原有的北高南低山势,依山借势,融于自然。中央体育场由田径场、篮球场、国术场、游泳池、棒球场、跑马场组成(图 2),彼此联系,形成整体。 3. 地形 vs. 政治仪典 3.1 区域联系 钟山有三条主要轴线,分别是明孝陵、

中山陵和灵谷寺。  三者都与地形紧密结合,地理位置展现了绝佳的视角(图 3)。其中灵谷寺轴线(原民国阵亡将士祭祀区)严格采用了十字型布局结构,前后布有纪念牌坊,无梁殿,灵谷塔等纪念性建筑,左右各设一处阵亡将士公墓。中央体育场就在灵谷寺轴线南延线的东边,通过小道连接了灵谷寺与体育场大门。

图 4 灵谷寺与中央体育场轴线关系 笔者自绘

图 5 三维地形 笔者自绘

图 6 建筑与三维地形 笔者自绘

图 7 等高线、谷形线与建筑布局关系 笔者自绘

Page 3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中央体育场轴线与灵谷寺轴线有着紧密联系(图 4),首先灵谷寺主轴线南延线与中央体育场边界基本平行,该边界即为体育场主入口;其次,中央体育场与灵谷寺都采用十字交叉轴线,分别与等高线平行和垂直,并有一条指向主要节点的斜轴线;同时,灵谷寺次轴线(短轴)指向灵谷寺十字交叉轴线交叉口,两者中心节点在一条直线上。 3.2 布局与地形关系 于 google earth 上量出每隔 10m的坐标网格的每点海拔高度,将其用插点描图法描出场地的地势变化。(图 5、图 6)从 sketch 模型中可以看出,场地处于三面环山的山谷之中,设计师利用地形分别定下结构、轴线、建筑位置,使其成为一个与地形紧密相连的建筑群体,设计构思巧妙。 3.3 结构定位利用原有地形,平面图中等高线和山谷谷型线限定了中央体育场的结构布置。( 图 7) 即将建筑安排在山谷中,顺应地势,创造出利用山谷坡度做出的体育建筑。 3.4 设计步骤猜想(图 8) 首先第一步,中央体育场的中心小广场直指灵谷寺的中心空间,形成了轴线1;然后第二步,垂直轴线 1,把到灵谷寺的道路上的转盘节点与中央体育场的中心小广场连接在一起,形成轴线 2;再第三步,在山脊线与山谷线之间进行主要建筑布局,轴线 2 端点布置最重要的

田径场,以轴线 2 对称布置篮球场和国术场,贴合山脊线形状布置跑马场;接着第四步,由转盘节点向外垂直等高线,形成轴线 3;第五步,沿着轴线 3,与已布置好的建筑布局产生联系,布置游泳池与棒球场;最后,环绕着已布置好的建筑设置道路,完成设计。 3.5 体验当中的时间性(图 9、图 2) “体验当中的时间性——在游动与休憩之间,在接近与到达之间,以及其后的离去,还有念想。……位于我们现在所见‘后面’的场景,在‘之前’的某一时刻已经被体验,而这‘之后’的场景仍然等待着我们。描述‘当下’的一种方式是把它表述为‘过去的将来’。”这段摘自戴维 • 莱瑟巴罗的《时间景观中的推移》的话,意味着“过去”与“现在”还有“将来”,这三者在不断更替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三者的不断交融,也就是

中国园林中所说的步移景异,它们形成一种呈现或隐匿的空间秩序。  在中央体育场这个项目中,从转盘入口进入大门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正对大门的田径场的入口牌楼。田径场的看台体量都隐匿在苍郁的树木中,炙热阳光下的墨绿梧桐与耀白牌楼石材的强烈对比,更突显出入口牌楼的气势。而牌楼立面上各种中国元素的镂空雕花,在阳光下在墙下投射出影子,强烈的黑白对比,暗示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吸引里往“未来”行进。沿着中央大道,面对牌楼走,突然地,中央大道两旁对称布置的篮球场和国术场的小牌楼显现出来。面前的一条路,突然变为三岔路,视野开阔开来,三条路的尽端的三个牌楼同时展现在眼前。建筑似乎都一直潜藏在山地中,你只能见到它的一部分,然而,突然有一刻,它又释放出超出预

图 8 设计步骤猜想 笔者自绘 图 9 体验当中的时间性 笔者自绘

图 10 运动场空间原型 笔者自绘,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图 11 中国古代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

Page 3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期的存在,记忆与预期之间迸溅出火花,让人有更大的期待,希望与更多隐匿的相遇。当走到田径场入口牌楼处,再回望来路,你已看不见篮球场和国术场的小牌楼,但记忆中它们的所在,将整个环境联系在一起。随着向里深入,经过篮球场,游泳场和棒球场地遗址依次呈现,最后与远处的山体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你对环境的认知早已超出你的所见所闻,

一切都绵延在时间中的任意时刻,这就是“离开后的念想”。 4. 地形 vs. 功能空间 4.1 运动场空间原型 ( 图 10) 中国古代的运动常常是一些室外自然场地中的活动,如蹴鞠、射箭等(图 11),一般不需要特定的运动场设计。杨廷宝他想到了西方体育场的原型。西方体育场起源于古代雅典观演类建筑,古代雅典位于山丘地带,观演类建筑往

往是依据山势建造:地势低平处设置运动场,运用地势的坡度设置互不干扰的观众坐席,建筑往往是三面围合,一面打开,同时在打开面设置入口和垂直联系的楼梯。杨廷宝就在南京选择了一块山地,依山势建立各具体建筑。理想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回应其自身所在的建筑群布局,更要回应整个钟山民国建筑群的整体氛围,也要为今后提供发展的可能。

图 12 田径场 笔者自绘,原始资料来源《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杨廷宝》测绘图

图 13 田径场看台空间 笔者自绘,原始资料来源《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杨廷宝》测绘图

图 14 国术场 与 国术场入口空间 笔者自绘,原始资料来源《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杨廷宝》测绘图

Page 3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4.2 田径场的空间时间性 ( 图 12、图 13)  作为中央体育场最关键的建筑——田径场。立面上的镂空雕花分别暗示了内部的空间:一层大门的雕花,在一楼大厅里投射出美丽的影子,记录着每一天的时间;二层窗洞雕花,除了影子,还让空气流动,类似人类的呼吸。这些影子使立面更生动有趣,并暗示着内部的空间。 4.3 国术场的空间时间性 ( 图 14)  当我们关注国术场的入口空间,来理解地形对于空间的进入路径的预示。国术场在的地形是一个坡地,运用自然地形的高差将我们的视线和路径分为两个高度:高于人的水平视野的是观众的入口牌 坊,一架宽大的楼梯引导人群上去;在楼梯下方阴影遮蔽下的通道隐藏着运动员准备室入口。运动员准备室隐匿在观众入口平台的下方,而观众并不会在意。但当观众缓缓走到自己的观众席位时,就会发现这两条不同的路径就汇聚在了中央的运动场地内。不远的“过去”身体经过的那个平台下方是“现在”运动员的准备室,而不远的“未来”运动员会从那里出来,来到场地内完成比赛表演。记忆与期待在这里又一次融汇,空间带来的体验比它实际显现出来

的更多,它超越了物质的存在,以一种时间维度的叠加来丰富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体验,这样体验才最饱满。 4.4 地形饱含人类生活实践痕迹  一旦建筑介入,地形、建筑本身就会记录并邀请人类的活动,会在它们的表面留下人类典型行为的痕迹。这使得这些表面如时钟、日历、年历一样记录着时间、季节和历史这些痕迹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邀请人们更多地在这个场地上书写痕迹。  中央体育场的建筑介入后,地形本身改变了,呈现了不同的形状和状态(图 15、图 16),但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它还改变了这块场地的场所精神:从一块自然山地,转变为了一种人类集体活动的空间,并在以后的这几十年内不断邀请人来改造它,形成更符合城市需求的人类活动空间。从杨廷宝设计的中央体育馆到现在的南京体育学院,这儿饱含了人类生活实践的痕迹。这块地保留了自身的与非人工的和谐统一,才是地形最本质的呈现。

三、总结

  在杨廷宝设计的中央体育场中,“针灸式疗法的穴位”——地形对于项目系统整体的设计干预体现在各个方面,同

时项目系统整体对地形的书写也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杨廷宝将原本恢弘的轴线隐秘在自然山水之间,使得原本西方古典的轴线融入山地创造出宜人空间。同时杨廷宝用立面的设计和与山地结合的手法,突出了中央体育场的民族气质。政治的主观与自然的客观巧妙联系在一起了。

参考文献

1. 戴维 • 莱塞巴罗,史永高(译),时间景观

中的推移 / 移逝,建筑研究 02 地形学和心理空间,

2012

2. 戴维 • 莱塞巴罗,史永高(译),景观是建

筑吗?,建筑研究 02 地形学和心理空间,2012

3. 史永高,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时代建筑,

2012/2

4. 戴 维 • 莱 塞 巴 罗, 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 Site, Enclosure,

Materi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5. 戴 维 • 莱 塞 巴 罗, Topographical Stories:

Studies i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4

图 15 建筑介入对地形的改变切片 笔者自绘 图 16 改变的地形切片组合 笔者自绘

Page 3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库哈斯与柯布西耶的建筑比较分析

文 / 关 颖

KEY WORDS

——以波尔多住宅和萨伏伊别墅为例的界面分类解析

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筑界面的分析,来达到解读空间的目的,而对比的解读方式,则使空间特征更明晰,个性更鲜明。

空间节点 横向限定 竖向限定 界面 开放 私密 渗透

图 2 作者自绘

一.空间三维节点——楼梯

楼梯整体作为三维空间的立体界面,其形式、引导性都对空间特征向量的定位有重要作用。本章节试图通过对两个建筑的楼梯立体空间的解剖分析出波尔多住宅和萨伏伊别墅的空间属性。

波尔多住宅中的楼梯(图 2、3):

一号楼梯:直接由一层到达三层的主卧——私密空间,同时楼梯的指向性很强 , 体现出自我主导的内聚性空间特征。 二号楼梯:竖向界面基本消隐,形成每层与楼板楼板奇高的特征,水平向渗透

渗透性等级

横向渗透性——楼梯的竖向围合度

图 1 照片来自网络

萨伏伊别墅

波尔多住宅

ABSTRACT

性极强,楼梯作为空间转换的节点基本消失,同时竖向联系通过机械控制也极为方便,弱化了空间转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残疾人的需求——完全开放的空间。同时,与波尔多住宅的其它三个楼梯的通达性相对比,主导空间的向心力形成,衬托出男主人的地位。 三号楼梯的弧形界面及高高的围合墙形成较强有力的内聚性、封闭性空间特征,暗示了上层的不可入性。 四号楼梯直达性较强,入口的转角依然暗示了上层房间较私密的特征,高墙体围合的界面依然突出了这点。

萨伏伊别墅中的楼梯(图 2、3):

五号楼梯的直达性较弱,但水平渗透性很强,强调了空间的透明性和融合。 六号楼梯的直达性和水平渗透性都较强,反映了设计者对空间的理解,即强烈得希望上下空间相融合,空间的连续性并不会被空间节点——楼梯所打断。并且楼梯与户外庭院和室内空间相连接,在行进当中感受内外空间、上下空间的一体化,暗示了空间的自由、开放特征。

Page 3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楼梯界面有很强的自主性、自治性,其形式在形成自己引导域的同时,带动了周围空间快、慢节奏的形成;封闭性越强,楼梯的自主性越凸显。

图 4 作者自绘,部分来自网络

波尔多住宅 萨伏伊别墅

图 3 作者自绘

通达性等级

竖向渗透性——楼梯的转折与通达程度

波尔多住宅中的楼梯(图 5):

  平面空间都可通过一层楼梯直接到达(即使最私密的主卧和儿童房也是楼梯直达的空间)。每部楼梯都到达各自不同属性的空间,互不交叉。无需走廊将不同属性的空间相联系;功能分区通过楼层来界定,每一层的空间都有明确的开放性和私密性,特征明显。强调每个空间的独立性,是个人化、内向性的

空间。

萨伏伊别墅中的楼梯(图 5):

  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在各个楼层上都有排布,并通过走廊进行过渡,功能分区明确。楼梯直达开放空间,且两部楼梯可直达的空间范围有高度融合性,强调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延展性。

图 5 作者自绘

Page 3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波尔多住宅的窗户(图 6):

  第一层空间通过大面积石墙强调了自己的领域感;  第二层空间玻璃和全开放的界面占据很大比例,表明空间的开放特征。  第三层空间强调的是以“我”为中心的视角,具有很强的个体性。

图 7 作者自绘

萨伏伊别墅的界面与风景

空间面积比:

二层

三层

一层

空间面积比:

二层

三层

一层

波尔多住宅的界面与风景

图 6 作者自绘

一.竖向限定——窗户   作为建筑与自然通话的媒介,它的语言与建筑的空间特征相统一,本节通过对窗户的解读,探求两者的空间属性。

萨伏伊别墅的窗户(图 6):

通过窗户的设计强调了水平向的连续性、外延的无限性,内外空间相渗透。

波尔多住宅:特色窗户 动力凹洞

图 8 作者自绘

Page 3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图 5

图 4

图 9 作者自绘

三.横向限定——墙体(图 10)

波尔多住宅中的横向限定:

  与楼梯映射出的空间特征相同,垂直墙体的封闭性也主要在一、三层,建筑的外墙呈全围合的内向性,而二层则全部开敞,与外部环境相容。  在外墙界定空间属性后,内部墙体则呈现出自由、欢快的姿态:三层内墙与外墙的严谨、封闭相反,墙体组织地自由、奔放,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和自组织、内聚性空间特征。其中一层内墙自由、分散的路径与中国古典园林相似,给房屋主人一种拥有释怀的感受,而陌生人只会迷乱,从而再次强调了住宅的私有

属性。  二层通过与全封闭的旋转楼梯的对比,凸显空间的开放、延展与自由。但与其它建筑一层的开放性、公共性相反,该建筑的一层分两部分:一部分对外,与对内的室内空间边界明确,并通过材质、曲线形体强调一层室内空间的个体性、私密性。从一层私密走向二层开放的过程中,亦能明显地感受到——二层的开放仅仅是对房屋所有者的主人们的开放,整栋住宅亦是内聚性排外空间特征。

萨伏伊别墅中的横向限定(图 11):

  萨伏伊整栋住宅通过两部楼梯的连

接相容为一体后,通过竖向界面——墙体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表达了建筑开放自由的特征。  一层通过明确的边界将建筑从草坪中界定出来,建筑的序列感亦与自然环境形成对比。而建筑底层通过对玻璃材质的透明、渗透性的强调,将建筑与自然相融。  二层外墙规整,水平长窗作为重要元素的使用强调了外围视线的连续、延展和开放性,也是设计师对于环境的态度。  三层没有了明显受限定的内向空间,曲线界面及种植台的运用使我们联想到大自然,坡道的使用又将二层内院和一

Page 3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图 11 作者自绘 萨伏伊别墅的外墙、内墙与空间气质

波尔多住宅的外墙、内墙与空间气质图 10 作者自绘

内墙 开放及私密空间外墙

内墙 开放及私密空间外墙层空间相连通,使建筑空间与外部空间融合,浑然一体。  内部墙体则相对规整,相对被弱化,无明显特征性。私密空间集中布置于每层一角,且通过走廊与建筑主体——开放空间相连通,建筑主体呈开放姿态。

  总结:通过对建筑元素的定向分析,达到了自我解读空间的目的。本文源自于韩冬青教授《设计分析与表达》的课堂作业。在此,由衷地感谢钱锋教授的悉心教导及韩冬青教授的授课及指导,受益良多。

Page 3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4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4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2013 年 11 月 21 日—11 月 23 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和东南大学承办的 2013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论坛在南京紫金山庄召开。本刊记者有幸随同前往,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媒体,全程参与了本次发展论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建筑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其中包括: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要求下,如何提升中国建筑创作的质量;面对空前繁荣的建筑市场,中国建筑师应该如何在坚持理性思考的同时不断创新,在多元化与国际化的背景中,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本土性探索应该何去何从。作为全球每年建设量最大的地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筑现状正吸引全世界的关注。中外设计思想与文化、理念之间存在的差异、碰撞或共鸣,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话题。 会议主题包括主旨发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以及五个论坛议题:国际化背景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建筑设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承与中国现代建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后工业社会场景下的当代建筑设计,创作环境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

2013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论坛

会场照片(本刊记者摄影)

11月21日 会议报到 地点:南京紫金山庄 备注事项

11月22日 会议内容 发言人

8:30-9:30 开幕式主持人:邹德慈

9:50-10:40大会发言主持人:邹德慈

程泰宁 希望·挑战·策略 ——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

10:40-11:20 宋春华

11:20-12:00 Mario Botta 马里奥•博塔

Architecture and Territory China and culture

13:30-14:00

议题一:国际化背景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议题二: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承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主持人:何镜堂魏敦山

张锦秋中国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空间意识与空间美

14:00-14:30 Louise Cox 路易斯•考克斯

how ancient and how modern is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design?

14:30-15:00 Rocco Yim 严迅奇

文化重系

15:00-15:30 Adèle Naudé Santos 桑托斯

Housing and Culture: Can rapid urbanization respect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in housing

15:30-16:00 Kris Yao 姚仁喜

文化 . 緣起

16:00-16:30 王小东 巴洛克与当代建筑

16:30-17:00 崔愷 关于当前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17:00-17:30 刘加平 绿色建筑——评价与设计

11月23日 会议内容 发言人

8:30-12:00圆桌会议一: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主持人:程泰宁刘克成

讨论焦点:(建议)1.全球化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影响2.中国当代建筑发展中的“传统”与“现代”3.中国当代建筑中的“地域性”与“现代性”4.中国当代建筑发展中的多元化态势5.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8:30-12:00 圆桌会议二:

创作环境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主持人:崔愷王路

讨论焦点:(建议)1.建筑设计招投标遴选模式2.建筑设计决策机制3.建筑创作完成度4.中国建筑制度与国际接轨5.建筑文化普及与启蒙6.创新型人才培养

13:30-14:00

议题四:后工业场景下的当代建筑设计

议题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主持人:江欢成王建国

戴复东实现中国梦,奉献微薄力——对中国新型城镇

化的认识

14:00-14:30 Alexander Tzonis 亚历山大•佐尼斯

City is not a building

14:30-15:00 何镜堂 新型城镇化中的建筑创新与实践

15:00-15:30 朱光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观念及其当代形态的跨文化重构

15:30-16:00 汤桦 文本策略与场所精神

16:00-16:30 沈祖炎 结构创新与优秀设计

16:30-17:00 Inaki Abalos阿巴罗斯

17:00-17:30 张雷 温故知新

17:30-18:00 王辉

大会组委会主席

程泰宁(执行) 马国馨 何镜堂 王小东 崔愷

大会议程安排

Page 4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建筑与地域”一直是博塔先生工作的核心。他认为,“很多批评和建议都起源于一个狭隘的出发点——把建筑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实物。在我们的工作中,建筑往往已经超出了实物的概念,它不仅是奠基在大地上的一块坚实的基础。基于自然与文化的设计,使建筑成为此时此地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它是一个文化场所,一个冥想的空间,一个历史的旁白。”  谈及中国建筑界当下比较关注的议题——功利与文化的矛盾,博塔先生指出:这不仅是中国建筑界的矛盾,同时也是全球建筑界的矛盾。他说,“我们应该重申自己设计的方式,地域就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元素。例如,在当地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回忆,除了地理之外的回忆,你可以找到历史、发现历史;地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体现了本地区以及整个城市转变的过程。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土地上生活的人群的集体记忆——过去及现在的共有特征,于是这片国土不再无从追溯,这也是我们建筑设计汲取灵感的源泉,因为建筑是历史的映射。”  博塔先生随后又对山寨及模仿建筑的情况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很多时候山寨的往往是缺点,山寨就像复制一幅漫画一样,复制的只是一些夸张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精髓。同时博塔先生也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转变时期。发展的速度越快,遗忘的速度也就会越快。所以在抵御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找到力量,找到抗体,使历史能够成为我们现在的一部分。正如法语里有一种说法“我存在,是因为我记忆”。  博塔先生始终对“建筑就是一个个体”这种说法存在怀疑。他认为:“建

马里奥·博塔 ——建筑与地域(Architecture and Territory)

本刊记者 / 陈晓

筑设计的本质是组织空间,在一个空白场地进行设计就是要能够填补这块空白,给空旷的空间一个形象。我们知道空白及填补空白是我们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筑应该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一些大尺度大体量的建筑,一些令我们感觉到像是口号式的或者漫画般的建筑,不会再引发人们的激情。博塔认为建筑应该在时间进程中不断融入大家的感情,并且与我们的精神相和谐。”  在后半段的演讲中,博塔先生通过向大家介绍一系列的建筑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环境和地域的一种批判性阅读和诠释,并以此来介入设计的思考及成果。   第一个被提到的方案是 1982-1988年博塔先生在瑞士卢加诺城设计的一个银行(图 1)。最初业主的要求是做成一个单体,但是博塔先生考虑到那条街上原来有四栋楼,始终有一种满 - 空 - 满 -空的韵律感,所以博塔先生将体量打散,分为四块,再现了街道空间满与空交叉的印象,完美地处理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随后提及的 BREGANZONA的小的住宅楼中,博塔也同样考虑到了与特殊的街道转角的关系,并且通过强化对角线的方式来回应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给人一种互动、连续的印象。提及在瑞士山谷里的一个教堂,原有的教堂被泥石流所侵害,新建筑为了避免再次遭到泥石流毁坏,博塔先生将原有的建筑轴线转了 90°,并且采用了椭圆弧的平面布局,给人和谐、安全的感觉。在这个方案中,历史功不可没。博塔先生说,“如果没有以前的泥石流的话,这个新建筑也不会有这个几何形状。”   接 下 来 博 塔 先 生 展 示 的 方 案 是 在TAMARO 的一个小教堂(图 2)。教堂位于山顶,山下就是一览无余的平原。

马里奥·博塔 (MARIO BOTTA)

1943年出生于瑞士的提契诺州门德里西奥,

年轻时曾边学习边从事实际设计活动。博塔曾

经是卡洛尼的学生 , 后又赴威尼斯学习意大利

新理性主义 , 并通过和斯卡巴的接近 , 获得了

一种丰富而精巧的空间造型本领。他还有幸在

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手下工作过 , 学习了柯

布的立体主义和康的建筑原型的思想 , 这些经

历对他以后的实践颇有影响。博塔的诞生地提

契诺 (Ticino) 是地中海与中欧的许多不同文化

习俗的交汇处 , 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博塔兼

收并蓄的气质。他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

双重影响下 , 对各种文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

度 , 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 , 又表现出对地域

文化和历史的敏感性。。

1970 年博塔在瑞士卢加诺开设了自己的建

筑事务所。1970 年以来,在洛桑联邦工业大学

以及欧洲、美国、拉丁美洲等多所大学从事授课、

开设研讨班等教学活动,并在各地举办个人作

品展览。

1976 年被瑞士洛桑联邦工业大学聘请为客

座教授,

1988 年应邀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

客座教授。

1996 年瑞士意大利大学孟德里索新建筑学

院院长

主要作品:1973 提契诺桑河住宅区 /1981

波尼住宅 /1982 卢加诺城银行 / 1990 TAMARO

小教堂 /1992 ROVERETO城博物馆/1994 旧金山

现代艺术博物馆 /1995 意大利米兰 Sartirana

教堂 /1996 圣·约翰巴蒂斯塔教堂 /1999 希腊

国家银行总部 /2006 都灵区教堂

Page 4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在这个设计中,博塔先生强调了建筑几何形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话的姿态:建筑通过表现人类的理性建造及建筑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但又反差的视觉感受创造了一种紧张感。博塔先生说,“我相信这样一种建筑,形体无法生成于其它环境,因为只有在特定的场所,从特定空间、氛围及环境中得到了启发、汲取素材,我才能够来灵巧地设计这些建筑物。”  在之前案例的基础上,博塔先生又提到了他的巅峰之作——旧金山博物馆(图 3),一个有着类似的场地处理而又不尽相同的建筑,其中建筑与环境有很大的反差。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博塔先生没有附和城市的天际线来设计,而是将其与附近的 20 世纪早期的小房子的天际线相融合,因为这些建筑是在同一条街道上,也就是在同一个层次上。博塔先生设计的出发点是使街道与建筑之间形成一个抽象的景观之间的很生动很活泼的对话。博塔先生说,“我不知道其他附近建筑是什么用途,是办公或者商业亦或是居住,但是很多当代建筑在城市中的存在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毫无根据,而我希望通过延续文脉的建筑设计策略,使博物馆成为这个城市一张新的名片,一个新的图标,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去的公共场所。”  随后提及的是在帕尔马城历史城区的一个广场,广场位于城市的一群纪念碑型的建筑当中。博塔先生与帕尔马市政府合作对这个 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进行了修缮,重新创立了“空”的广场,并在周边设计了一些新的建筑。博塔先生在已经拆除的原建于 1500 年的教堂的场地上找到了一些曾经存在的建筑单元,并将其演变为一个水池,由于功能的需要,建筑部分是不能随意进入的,所以这个水池就成了用现代方法对过去回忆的一种诠释,而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风格的再现。博塔先生在演讲中提到,“应该用现代的手法对城市或者是对城市的历史的深度进行诠释,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教堂是 1500 年的建造的,后来拆除了,所以这是对历史的回忆,

同时也通过现代的创意手法来加深这种历史的回忆。”  另外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意大利 ROVERETO 城的博物馆(图 4)。这是位于小型的历史城区里边的博物馆。政府希望在当地的主要街道上建造一个新博物馆,这条街道上有歌剧院、修道院等很多历史建筑。博塔先生考虑到这条街道的历史环境已经存在,沿街的历史记忆满满,所以建议市政府在第二排建造博物馆,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选择。通过空间处理,原有的历史建筑自然形成了新建博物馆的入口,这就是对环境的一种批判性诠释在建筑层面的体现。  接下来博塔先生又提及了他在都灵地区做的一个教堂(图 5)。都灵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型的工业城市,有着很深厚的工人文化。博塔先生保持了原有工厂的烟囱造型,并将其演变为教堂的七个塔,蕴含了团结统一的含义,同时七个塔也自然变成了采光塔,为教堂内部提供了充足的日照与自然光。

  博塔先生演讲很快结束了,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当地、历史、自然、文化、场所……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总是如此之宏大,又如此之细微。正因为博塔先生在每一个设计中都深思熟虑了上述问题,所以他的建筑才能站得住脚,经得住考验,在岁月的冲刷后而愈发的熠熠生辉。(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图 1 卢加诺城银行(图片来自网络)

图 2 TAMARO 小教堂(图片来自网络)

图 3 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ROVERETO 城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5 都灵区教堂(图片来自网络)

Page 4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

严讯奇 ——文化重系

严讯奇

“我们只是在兴建传统。风格,不过是结果。” 1986 年当严迅奇接受香港一家杂志的访问时曾这样说。20 多年后,这位为香港兴建了多座重要地标的建筑师,在中国大地的土壤上,以传统文化为灵感之始,建构出一种当代中国风格──在当代张扬的国际化建筑躯体下,埋藏着内敛的东方精神。

作为一名香港土生土长的建筑师,二十多岁刚开始独立与友人创业时,严迅奇便在巴黎的一个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比赛中报捷。从那以后,严迅奇在香港的事业蒸蒸日上。中环万国宝通银行大厦、中环机铁站及其上盖的国际金融中心一、二期、东涌站、荔景站、尖沙嘴北京道一号,还有较早期的乐富商场,都是他的作品。他本人则被媒体誉为“香港建筑师的宝盒”。

在设计上,严迅奇将“因地制宜”做到了极致,尽量利用地形,注重城市关系,往往造就颇有意趣的社区空间。他以现代手法创造出符合亚洲人生活方式的现代建筑,又与传统的亚洲建筑有了精神上的延续,同时又实现了空间的极高品质 .

本刊记者 / 时楠

针对如何处理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以国际化背景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当代建筑设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传承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严讯奇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将此总结为六个关键词,即为個性、空间、社群、密度 、通达、素材。

1. 個性 Identity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人认为对于传统的复兴是看向过去、追求过去的艺匠,对于这点,传统的精华意义在于此时此地,严讯奇先生认为过去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意义是启发设计意念,激发我们根据特有的场地再创造、再实验、再推敲而创造出新的、融合场所与时代的、有特定性格的建筑作品。 由严迅奇主导设计的广东博物馆新馆,外观像一个深灰与大红相间的镂空

“漆盒”,后来被形象地称为“月光宝盒”。严迅奇说,博物馆是一个藏宝的地方,这个建筑要营造出一个“宝盒”的意象,“在中国,传统的陈放宝物的盒子,颜色大多都是黑色和红色的,黑色能营造出一种神秘感,观众在建筑的外围来看这个建筑,看不出这个建筑里面是什么,我们希望让观众的参观过程就像一次充

满趣味的寻宝之旅。”又如博鰲蓝色海岸,作为一组临水的别墅群,严讯奇希望能在这个设计中重现水乡的情调,这种情调与巨象的坡顶、拱桥无关,而更多地考虑一种境界和气质。中国特色的水乡应该是一个朴素、清雅的环境,建筑、风俗、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2. 空间(Spatiality) 空间在这里的含义除了是现代建筑中的要素之一,更多地关注了传统建筑中的伦理关系。建筑通过空间来组织社会关系,引导不同的行为活动,影响人们的体验感受,同时服务于家庭和不同的人群。严讯奇向我们阐述了中国大家庭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空间关系:几代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既要互相沟通又要有隐私自由度,两种关系达到和谐最为重要。这种源自中国建筑传统的功能性和理性概念,仍然可应用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 在九间堂别墅中,严迅奇所营造的是一种多层次的合院方式。从空间序列﹑光影对比及物料运用上吸取养份、秉承了江南民居的传统意匠。将现代中式建筑的可能发展方向演绎到极至,最终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布局的创新,重新分配建筑空间关系,依现代家庭结构梳

图 1 广州博物馆新馆(图片来自网络)图 1 广州博物馆新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2 博鰲蓝色海岸(图片来自网络)

Page 4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理空间与人的关系。 在九间堂的设计中除了注重内敛和安全感外,不同活动可安排在不同的院子里进行,先有大门前厅,主起居室前一个比较正式的院落,然后另有院落后的私人空间,从那里人们可以用超然的态度观察前面空间发生的事情。与其效法欧美的所谓豪宅,对今天中国的财富阶层来说,传统的本土空间概念更切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3. 社群( Community) 聚族而居是人类最初的生活形态,也是中国一直具有的传统。现代工业文明在满足人类更多物质欲望需求的同时也造成精神上的虚无,院落毗邻,炊烟相生,邻里之间端着饭碗串门的景象,已淹没在大都市匆忙的脚步中,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孤立、隔膜、倾轧。我们应该记起,当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建筑环境中,各种行为随机发生,交流才能随着人们的行为而产生。这种聚族而居的思想,依然可以应用到现代建筑中,不止是居住建筑,更是以促进人们交流学习为目的的公共建筑。 在珠海书院新校这个设计中,严讯奇将教学设施、学生宿舍、办公室、图书馆、体育中心、演讲厅、绿化平台等不同的功能放在一个独立的建筑整体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群便在同一栋建筑内活动,从而具备了相遇、交流、矛盾、讨论等各种行为可能性。

4. 密度 (Density)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用地日渐紧张,我们的城市面临着高密度化的趋势。我们往往认为高密度的城市给城市带来的是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但是严讯奇先生认为,城市高密度化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以香港为例,建筑物之间彼此非常紧密,街道和建筑的宽度和大小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被精简到最小值。这样一来,城市的联通性得以加强,城市的设计更为精密,使其以更高的效率、快速、便捷地运转。我们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如何在高密度中开发高效性的潜力。 在香港理工大学教学酒店综合大楼

的设计中,活用了周边城市形态,將酒店、学校及教职员宿舍融为一体,却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基地以一个玻璃中庭贯穿南北,视觉上及空间上向西面开放,中庭内各层相互呼应却又不相互干扰,大楼的建筑设计反映着香港的独有现象,即为,在有限的场地中把本质上看似互相矛盾的功能融为一体。

5. 通达( Connectivity) 在城市或大自然中,建筑物都不可以独立存在。建筑不应该破坏城市应有的通达性。从这个出发点来说,即使要建造一座地标式建筑物,首要考虑的是,它对周围造成怎样的影响。在城市中,建筑得让人与周围的邻居交流,怎样划分人流与交通,是建筑师应该有的都市责任感。 以香港为例,新旧区如此紧密,建筑物都有着社区的责任感,成为整个社区交通的一部分。香港政府总部大楼高、低座,立法会综合大楼,及市政公园互相连接。项目的设计环绕四个主题:开放(门常开)、欢愉(地常绿)、持续(天复青)、共处(民永系)。设计策略是将市内分散的绿化空间连接起来,由香港公园及金钟花园,以至于将来的海滨长廊。这是一个极具勇气的设计,设计者打破了政府大楼封闭、排外的固有形象,将城市环境与建筑联系起来,创造了市民公共空间,体验了严讯奇“城市高密度同时不能破坏城市通达性”的观点。

6. 素材( Materiality) 材质一直是我们在探讨传统建筑的现代发展中一直强调的问题。在此,严讯奇先生认为,传统材料之所以适用并不是为了情感“romancial”, 而是为了满足某种实用性的需求,比如说为了加强空间的效果、造型的气质、建构中的效应等等。 例如严迅奇的作品——“竹亭”,为2000 年的香港柏林当代文化节建构一座临时性的展览场所。整个竹亭,除了竹子的接驳是采用传统的“扎”法外,外形及结构却都脱离传统。结构用“三角”

图 3 上海九间堂别墅(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珠海书院新校(图片来自网络)

图 5 香港理工大学教学酒店综合大楼(图片来自网络)

图 6 香港政府总部大楼(图片来自网络)

Page 4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原理,用直线构成弧型。竹枝既是结构件,亦是外墙。整个竹亭既稳固,又具视觉动感及通透感。作为柏林文化节的标志建筑,竹亭充分体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轻与重、虚与实,临时与固定,瞬间与永恒,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及意境,昭然若揭又教人不禁深入体味,很恰当的传递了香港这座城市的特质,象征着文化传统和创新的意义。(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老师,您好!您在二十年前就说过“我们只是在兴建传统。风格,不过是结果。”20 多年后,面对国际化背景和多元文化视角,很多建筑师都高喊复兴传统的口号,口号固然响亮,城市却依然失去特点和个性,您认为怎么把这种口号应用到实践中去?

严讯奇:我觉得建筑最重要的是和文化画蕴,文化不单是过去的东西,而应该是现代的东西,文化不仅是历史,也是当代当地的生活和社会现象,所以呢建筑如果与当时当地的文化相关,建筑就是和传统相关的,当这个建筑老了之后,它包含的东西就成就了未来的传统。当

图 7 竹亭(图片来自网络)

图 8 杂志社记者与严讯奇老师的合影(摄影:记者)

时当地是最重要的,虽然现在全球化很多东西是一样的,但是依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可以去发掘,这就要靠建筑师的敏感型和分析的能力。

记者:目前,近几年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这就使我们的建筑设计行业也跟着突飞猛进。请您谈谈这种高歌猛进究竟给中国建筑界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我们的有些作品看起来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往往经不起推敲和细细品味,对此您怎么看?

严讯奇:建筑要真正的有意义,建筑是真实的,用英文来说就是 authentic,他最难的就是衍生于文化现象,而不是衍生于外形和各种时尚的语言,不要单独去看待建筑的形式,是要看建筑和文化的关系。中国现状大胆尝试创新的脚步太快,比起西方的建筑设计流于表面化,深度不够。还有就是目前的建筑技术水平不够,成为一种局限,做出来的东西和设想的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设计中的控制力和完成度。

记者:我注意到您有很多项目是与万科合作完成,能否请您谈一下与内地地产商合作的感受?另外我们都知道和甲方交涉时甲方往往会对设计师提出各种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是不被设计师认可的,所以我想知道万科有没有完全給予您创作的自主性,如果没有请您谈下您是怎么处理设计师与甲方之间的矛盾又

合作的关系?

严讯奇:他们当然都有限制,但这个是建筑经常要面对的,建筑不是一个艺术,建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艺术,所以解决问题是建筑一个重要的语法,怎么解决问题不是建筑师自己决定的,是要跟使用者沟通的,是他们提的。所以万科或者其它地产商就代表着使用者,要解决问题的话一定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不是自我创造的关系。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是,对于刚刚踏入社会或者还在读书的学生有什么建议或者期望?

严讯奇:实际上建筑师就是思考问题,思考问题要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不要被太多的知识、信息所打乱,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基本的问题去思考去解决。

记者:您所说的基本问题是指什么,是建筑空间、材质这些建筑方面的基本问题吗?

严讯奇:不,基本问题是指生活,是我们对社会对环境的基本思考和体验,这些思考最终都会反映在我们的设计中,而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新的影响。

记者:好的,谢谢严老师!

Page 4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姚仁喜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文化缘起》,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题目。他说:“我觉得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演员的话,我们似乎是《歌剧魅影》里的演员,都在找‘幽灵’,这个‘幽灵’是什么?我觉得是我们今天一直都在谈论的两个字叫文化。文化就像幽灵一样,虽然我是在台湾长大的,跟诸位在座的大部份人不一样,可是似乎我们总是有一些同样的东西,或者说我们看到有一些建筑,那些建筑被认为是按照中国文化而设计的,可是我们看看,好像没有,但又感觉到那些说不出来的东西在身边。这可能用我们中国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老子的话说就是‘名可名,非常名’,我们不能去定义它,因为我们一说它,它就不是了。这个和禅宗是一样的,就是说,一旦我们说出那个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就不见了。可是这个东西又随时环绕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必须思考这个问题。”  而谈到“缘起”这个词时,姚仁喜老师说这不是为了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而是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单独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因为各种因缘而产生的。因为某些因而产生一些果,这个果也会变成下个事物的因。所以如果我们能用这种状态来了解文化,可能会比我们把文化当成幽灵,来抓住他看看他是什么,然后反思我们做的是不是和文化有关系,更趋近于这个问题的核心。因为毕竟我们在谈的是中国文化的东西。他认为西方和东方对于建筑艺术创作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是从个人主义、创新、独特性的角度去打破一些既成的秩序。例如毕加索第一次画出三个眼睛的女人的时候,震撼了整个艺术界。而东方,是利用艺术的工具,把内在的修为作为一种内化的过程,在内化的过程

姚仁喜(Kris Yao) ——文化·缘起

本刊记者 / 李佳程

中一直出现的东西便是我们所谓的艺术,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传统。 接下来,姚老师通过兰阳博物馆、乌镇大剧院、农禅寺水月道场的介绍讲述了他的“文化”故事。其中农禅寺水月道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与建筑师姚仁喜谈及农禅寺的改建时,曾表示:希望农禅寺可以做一个台湾真正唯一的景观道场,让大家到这里来感受到特别的空间氛围,而能启发正念,亲近佛法,让寺院呈现一种殊胜的宗教品质。法师只给了六个字“空中花,水中月”,并将之取名为“水月道场”。依据圣严法师对农禅寺改建的指示:未来改建之农禅寺为景观寺院,长在水里、浮在水面的“水月道场”;从远处或空中看是浮在水面上的“空中楼阁”。希望这个寺院成为台北市市区内唯一的景观道场,它是清雅、朴实、幽静、明朗的,没有太多的色彩,也没有太多的装饰,让这道场成为台北市的一个地标式的寺庙,让外国人到了台湾会想到农禅寺看一下。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农禅寺新建物采用环保理念,从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和座向来减少耗能,整个建筑物没有多余的装饰,呈现出“本来面目”。秉持着这样的建筑概念,新建物以清水混凝土为主,采用古拙的石头、柚木等建材,以简洁流畅的线条设计,使新建物如圣严法师所说的“建材虽是时新的,却能表现一种岁月的古感”,即使经过岁月更迭,亦能维持其优雅朴实的外观。此外,在地面上铺设粗糙的挪威页岩,虽经历时间的洗涤,亦将历久弥新。(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姚老师,您好。讲座里您提到了

姚仁喜(Kris Yao)

在台湾建筑界 ,姚仁喜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人物 ,媒体对于他很少会吝惜各种赞美之词。台湾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加州伯克莱大学建筑系硕士。受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鹿特丹建筑双年展等。其设计作品涉及博物馆、电视大楼、火车站、宗教场所、企业办公楼、酒店、学校、厂房等诸多领域。他自出道以来佳作迭出,在海内外各种建筑评奖台上屡有斩获。其才华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亦参与电影制作、宗教文化传播等多种文化拳业。他用谈诗、谈艺术、谈哲学、谈宗教修行的话语谈论建筑。

获得奖项:2000 年获远东杰出建筑设计奖2002 年首届 WA 中国建筑奖佳作奖多次获得台湾建筑师杂志奖

Page 4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圣严法师的“水中月,空中花”,那么佛教的参禅入定和建筑设计中的灵感构思阶段是不是有一点相似之处。

姚:我们可以猜测,人有一种状态是在超乎理性跟逻辑的情况下,有一种内在的本能会涌出很多自己都不可思议的东西,那比如说,陆游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以他的意思是说,文章,或者诗作其实是本来就已经有的,是天成的,只是妙手偶尔得到的。我觉得这是很真实的一种描述,那这里面很有趣的是,为什么我们平常人不能想让它们出来就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障碍。就好像这水龙头一开,为什么水不出来?是水管塞住了,而阻塞物就是我们的一大堆执着啦,禁忌啦,教育过程啦,所有文化上的东西,以致不能把我们的文化自在的表现出来。这个是没办法的,我们的状态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最喜欢的老子的一句话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无为是基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一种状态,是让你不受自我干扰的自由的状态。其实我们没有办法不受自我干扰,因为我们的念头,恐惧,随时都会升起,所以这个需要一段时间修炼。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一定是宗教的修炼,也可以是中国文人的一些传统。其实东西方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文人传统,我们修炼内在借由文学和艺术让它自然呈现内在。西方是要追求个人主义的独特化,不断的去打破既有的次序,不是为了说东西方那个对或错,因为 DNA 不一样。从东方来看西方,打破既有的次序是好的,可是问题在于打破既有次序是为了建立新的次序,所以就掉进自己的陷阱。这个状态非常难,因为我们会怕。其实设计我觉得包括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一种孤独的行动。在那个孤独的状态里,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恐惧和自己的期待,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了解自己,是不是能放掉一些东西。

记者:您曾说过,建筑师是用长镜头看人生,之前也有人曾说您做建筑不是做

建筑的“物”,而是做建筑的“相”。

姚:我讲的那个长镜头看人生,其实最初是在叙述我想去拍电影这件事情。我发现写剧本是要深入人心里面的情感,我不是一个很会写东西的人,可是有时候我写剧本,其实不是我事先想到要写什么,但是它自己就写出来了,有点可怕(笑)。可是写到一些状况底下,我必须要把笔丢掉,我写不下去了,因为太牵涉到情感了,我在拍电影这件事上,其实比较笨手笨脚,我不是学者一行的。也因为笨手笨脚,我才好像看到镜子里面自己在做建筑。因为建筑也常常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可是由于写剧本啊,想电影中的事情,反而看到原来我创作的状态是这样的。比如说威尼斯展览,我去展览新竹高铁月台,这月台是建筑,就是很简单的两个片,结束(笑)。可是当你看任何的电影啊,小说啊上面讲月台上的悲欢离合 ,那是丰富的不得了,问题就在这边了,我们建筑师常常把月台看成两片平行的东西。我们没有看到里面的戏剧是什么。可当我们可以打开里面的镜像来看里面的戏剧是什么的时候,建筑变成一个很过瘾的事情。所以我说“长镜头看人生”是指我们搞建筑的如果完全不想里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是没用镜头(笑)。是根本没有睁开眼睛看。我们建筑师设计一个东西不是为了一出戏,是为了包容很多事情。芸芸众生在那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一点慈悲心的状态。可是在电影里你要讲一个事情,你的情感要控制,这就是长镜头看人生。

图 1 兰阳博物馆(来源于网络)

图 2 乌镇大剧院(来源于网络)

图 3-4 农禅寺水月道场(来源于网络)

姚仁喜与杂志社成员合影(摄影:记者)

Page 4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本刊记者 / 金海波 张琦

在今天活跃在在中国实践舞台上的建筑师中,刘家琨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早年的他曾今以作家的身份在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算是真正具有文人身份的建筑师。

从事建筑设计这么多年 , 刘家琨一直很乐于当个文人 , 作为目前国内最当红的一线建筑师之一 , 刘家琨至今仍觉得自己当初入行建筑设计界简直是阴差阳错。 “我上大学之前 , 从来未听说过‘建筑学’,其实 , 我更喜欢的是画画。选择学建筑 , 是听说它和画画有些联系。”上大学之后 , 刘家琨才发现建筑离画画实在太远。很快 , 他就对建筑失去了兴趣 , 转而开始文学创作。1982 年大学毕业之后的整整十年时间里 , 他只主持设计过两个建筑 , 却写了四部中长篇小说。刘家琨用这种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生活着 , 他成了四川小有名气的高产小说作家,而建筑学前沿发生的事对他而言就像传闻。 “我认真进行建筑创作已经是 1993 年左右。虽然从 1982 年以来我的职业一直是建筑师 , 但是真正从事建筑设计只是最近 10 来年的时间。由于我一开始就不喜欢建筑设计 , 学校里的 4 年 , 包括毕业后的十几年 , 我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建筑设计上。我没有真正爱这一行 , 也没有把它作为我的事业。相反我对其它事情的兴趣更大。我一直想画画。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青年一样爱好文学 , 偶尔我也写小说。” 1993 年 , 刘家琨的大学同学汤桦在上海办建筑个展。让刘家琨尴尬的是 , 他是作为朋友而不是建筑师出席。这件事触动了刘家琨最敏锐的神经。在设计院他写完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后 , 刘家琨离开了计院 , 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刘家琨为画家罗中立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室 , 成了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作品。那是 1994 年。罗中立工作室设计让刘家琨体会到了建筑从设计图纸到实物的乐趣。“那时从设计院出来自己干 ,刚刚起步 , 显然只能接受一些朋友的委托。他们比较了解我 , 对我比较信任。所以前期个人化的作品要多一些。”1995 年 ,刘家琨又为画家何多苓设计工作室 , 这成为他“艺术家工作室”系列中的代表作。之后 , 他又陆续接手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项目。刘家琨在这种小型文化空间时的处理中,对于环境的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为人称道。而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国内一线建筑师的地位。

如今 , 刘家琨接手的项目种类多样 ,有中小型的公共建筑 , 也有住宅型、商业型建筑。事实上 , 刘家琨并不忌讳和商业力量的合作 , 甚至非常欢迎。“近年来做的商业建筑要多一些 , 这大概也是因为社会意识的提高。购买者也好 , 商业开发者也好 , 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仅要求量 , 更开始要求品质。他们原始积累的压力慢慢消除了 , 希望做出有更多附加值的东西。当他们在独特性、是否更加细致地处理问题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时 , 我的业务就多了起来。我想建筑设计和很多行业一样 , 是攀附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简介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

刘家琨  

  1956 年生于成都。1982 年毕业于重庆工程学院(现与重庆大学合并),后分配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4 到 1985 年在西藏工作。1987 年到 1989 年,被借调至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作。1990 到 1992 年在新疆工作。1999 年成立家琨建筑工作室。 建筑立场:“我的工作明显分为两部分:乡村建筑和城市建筑。对我而言,无论他们的形式结果如何不同,其方法论是一致的:既如何直面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地使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最终都能成为设计依据和资源。好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主要作品:胡慧姗纪念馆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 -文革之钟博物馆 /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 /上海青浦区新城建展示中心 /水井坊博物馆 /西来古镇榕树片区沿河增建

刘家琨 ——中国当代建筑发展论坛会议采访

Page 5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刘老师,您早期的时候提倡过“低技策略”,我们知道这是在受到时间、地域和施工水平限制的时候采取的一种“扬长避短”的措施。但是在今天,我们的施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您的实践也不再局限于四川,在这种不同地域、不同施工条件和水平的状况之下,您是如何调整您的策略的?

刘家琨:其实那个“低技策略”本身就是一个策略,所以我一直叫它策略而不是一个风格,它背后的方法论就是因地制宜嘛,到什么地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不管是在上海或者是在云南,其实主要是要了解到什么东西、什么样的技术对那个地方是最恰当的。如果在上海能高,我就高呗;如果是在四川云南,高不了只能低,我就低,其实是这么一个意思,它不是一个风格。

记者:我们都知道刘老师您的工作是以实践为主,但是您的作品却常常被理论界津津乐道,当年您与朱涛老师关于鹿野苑(图 1)的建构手法发生了非常有趣的讨论。有人认为当今建筑实践和理论界的讨论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有人说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您认为建筑理论界关于您作品的讨论对您的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刘家琨:我其实是关注理论的,但是我是把它当做素养来关注的,而不是当做指南。做实践的建筑师主要还是在处理自己该处理的问题。按艺术家徐冰的说法,你的思考是理论之前的。我想也挺好,我就实践之前考虑一些把理论作为背景,考虑一些理论前的问题,做完了以后还有一大帮人,别人搞理论的嘛,他们再来搞实践后的理论,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是没有什么鸿沟的。理论就是素养,没有什么鸿沟。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我记得有句话说,不要问中国出了多少大师,而要扪心自问我们中国有多少好的建筑师。在培养

好建筑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奋斗的职业建筑师,您觉得我们今天的建筑教育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跟上当今实践的步伐?

刘家琨:建筑是一个一辈子的苦活,其成熟期其实是很晚的,所以我觉得不一定在学校的教育里面就怎么样强调这个强调那个,好像是毕了业就要干什么。在学校就把那一套基本的学好吧,特别是跟那些其他专业和学校相比,比如美术学,我就说你就把画法几何学好就可以了。从此以后,你看事儿、思考问题就有空间感了。你把自行车先学会,然后出来再混呗,前半辈子其实也干不了什么事,后半辈子才能真正做建筑的事业。所以我觉得那么好的条件,学校那么好的条件,就把一些基本的东西学好,然后出来了再混再看。

记者:就是说学校只是一个起步,关键还是毕业以后的状态。刘家琨:对。它在建筑的事业里面只是很短的一段,它只是让你入门,所以在学校的五年里面就有那么大的野心,用不着。把基本的都学好就行了。

记者:非常感谢刘老师。

图 1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2 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客房中心(图片来自网络)

图 3 建川博物馆聚落 -文革之钟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杂志社记者与刘家琨老师的合影(摄影:记者)

Page 5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崔恺院士报告的题目是《浅说中国建筑之伦理》,在整个报告过程中,他多次提到对其他报告者关于当代建筑发展观的认同,一贯低调与温和的态度溢于言表。 在报告之初,他首先非常准确的为大家解读了“何为伦理”,从而引出中国传统伦理观中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对待自然与社会的哲学态度。然而,这种建立在中央集权、自然经济的社会结构上,以一元化(儒道释)价值观为主的传统伦理观在面对以个体本位为中心,多元化(西方渗透与传统宗法)价值观为主的当代社会时,反而陷入了困境。崔大师指出,建筑作为各个时期社会伦理的反映和代表,面对当代伦理内涵的质变,也必然的在建筑师、开发商、政府各自的伦理准则与城市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中出现了许多矛盾与冲突。 对此,崔恺院士提出了对于当代多元的建筑伦理其本体的追问。他认为:对于自然,建筑应该挖掘低技节能,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的当代意义;对于文化,则要将其视为过程中发展的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蜕变,而不应简单的将文化视为形式的传承;对于城市,相较于彰显自身的个性与标志性,建筑则更应该以社会、城市公共利益为先,与城市的物质与文化环境和谐相处。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崔恺院士对于建筑师职业操守的伦理追问,面对现今业界招投标黑幕的现状,较之驳斥与问责,他反而引导大家去思索建筑师应当如何保有职业操守,积极的去应对,为改善现状做出努力,而不应该随波逐流,去炫技,去做以少数人利益为先的设计。 那么,当代建筑发展中如何回归伦理本体呢?崔恺大师提出:回归理性,以“用”为先;回归生态,以“俭”为先;

回归本土,以“和”为先;回归和谐,以“礼”为先;回归专业,以“责”为先。这看似简练的五条建议,其中却承载了他对于建筑发展中各界尤其是建筑师的恳切希望。同时,崔恺院士也希望建筑师的良心创作能得到制度的保障和甲方以及社会的认可。 最后,崔恺院士指出,建筑伦理要回归,需要决策者、使用者、设计者和制度等各个层面的理性回归。建筑的价值取向在时代的发展中必然会走向丰富多元,然而,在多元价值观下,仍存在共同的伦理价值底线,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去保有它,使其成为当代建筑时代的代名词。(部分资料来自会议整理)  

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眼下国外设计师凭借国人这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思维或是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对于中国建筑市场包括建筑教学导向都占据着重心,我们身边出现越来越多并不太中国但是非常超前的建成作品。您认为在这种建筑氛围中,建筑师包括建筑学生应该怎样去发展本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现在比较浮躁的建筑市场中坚持本土的设计原则?

崔恺:首先我觉得无论外国还是中国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建出来的房子就应该考虑中国的城市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相关建筑。就像我每次都说的,实际上有一些很优秀的,我们大家很值得去学习的建筑,甚至社会上一些引以为豪的现代建筑,有不少是外国建筑师做的。 第二点,我强调建筑和土地的关系实 际 上 是 我 们 的 一 种 由 衷 的 感 觉, 比如为什么博塔的建筑在全世界都是差不多,同样的材料,然后同样的个人风格,

崔恺

1984 年 10 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

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1997 年获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1998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9年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0 年获国家设计大师,2003 年获法国文学与

艺术骑士勋章,2006“梁思成建筑奖”,2007

年亚洲建协金奖

代表作品:

德胜尚城

拉萨火车站

长城脚下公社三号

首都博物馆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

本刊记者 / 闫楠、张琦

崔 恺 ——浅谈中国建筑之伦理

Page 5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但是他也在一遍一遍讲建筑和土地的关系?换句话说这种关系不完全是形式上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很多层面的。像博塔在做设计的时候,你看他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对策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像这样的一些建筑,并不能认为建筑跟土地的关系是没有的。相反有些时候,仅仅是装扮成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一些仿古建筑或者说某种类型化的建筑,看上去好像是跟这个场地有某种形式的关系,但在处理更具体的环境时,比如跟城市道路、城市的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反倒是疏离的。

记者:您在众多很成功的设计中,培养了很多年轻的建筑师。那么您希望现在行业中刚刚入门的建筑新人具备哪些建筑素养?活跃的设计思路还是踏实的学习能力您更看重哪一点?

崔恺:我觉得首先还是学习。学校是学建筑的一个阶段,教会你一个基本的知识。今天建筑的发展,虽然不像其他的科技那么快,但是,在我们成长的这 30年里面,实际上世界建筑的发展和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变化。如果你仅仅抱住你当时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你显然难以应付这个工作。这是一个从大的方面讲,再一个我觉得就是,建筑师每次做项目就是接触新的业主新的题目,所以都需要重新学习。我觉得年轻学生比较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我从学校里学了一些东西,我喜欢某一个建筑师的东西,然后就抱着他的几本书,每一次我都试错,就是看这个行不行,然后就做这个,不行我再换,然后试了几次,老没成功,可能就很失落,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了,实际上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太对。所以我觉得学习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我觉得,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也是特别重要的。我每次都说,为什么不着急去看杂志,不着急去找设计手法,而是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包括自己对建筑的体验的经验,来去想象这个建筑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生活,更有利于生态环境。还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要好。

因为这个行业是竞争很激烈,不断地要被别人批判的,所以,要经得起摔打,同时要能够或者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团队的工作当中去。建筑绝对不是个人的东西,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你要尊

重所有的人,包括尊重其他的建筑师给

你的意见,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

要的。

记者:在今天很多建筑师都在谈传统谈本土,比如说我们今天主持的各位院士,还有王澍老师,刘家琨老师都有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崔总您也提出了本土设计的议题,那么您对他们的实践有什么看法,您与他们最大的不同是在哪里?

崔恺:当然我不会跳入一个陷阱(笑)。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大的国家,有那么多的市场,应该有很多很多的优秀建筑师,然后每一个人不一样这没关系。这个不必争个高下。获国际大奖,这肯定是一个很高的学术上的承认。当然没获大奖也有其应有的贡献,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怎么能够更多地为国家做有利的贡献,我觉得这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当然,像明星建筑师,大家更关注一点。实际上,还有很多有责任感的建筑师的工作是非常值得尊重的。那么从学术上来讲,我也感到:原来我们国内在学术讨论上有一些偏薄,就是一定有一个大的是非。实际上就像对艺术发展的宽容度应该有。虽然我个人不喜欢那么去做,但是我能欣赏。我觉得最重要的,今天这个行业需要建筑专业人士的智慧,这个智慧到不同的方向展示出来,都是值得庆幸的。这样一种越来越丰富的建筑创作场景出现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的宽容度,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想法也都呈现出来了。所以,我对这个是非常积极的。我肯定是有我自己的路,当然我也希望向别人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不是一个批评的态度——和而不同(笑)。

记者:谢谢崔老师。

图 1 会议中的崔愷院士(摄影:记者)

图 2 首都博物馆(图片来自网络)

图 3 德尚新城(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杂志社记者与崔愷院士合影(摄影:记者)

Page 5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对于讲座标题中“文本”一词的理解,汤桦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提到:“其中所折射出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精神样式,作为建筑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房子一起,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意义的建筑学文本”。 讲座一开始汤桦老师简单地谈了一下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大量的新的建筑丧失了原有场地的记忆和特征。然而,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师来说,这是现状,也是机遇。汤桦老师通过三个设计项目,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表达这一设计出发点的。

第一个项目是位于重庆大学城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图书馆。重庆大学城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规划,由何镜堂院士团队主持设计的。四川美院的这个校区处在大学城的西侧。跟其他的大学不太一样,四川美术学院的校园是一个特别的校园,它是个有点原生态的校园。著名的绘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先生,也是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在和汤桦老师的一次对话中谈到希望这个学校“像农村一样”。现在的这个校园保留了所有能够保留下来的田地和池塘,有真正的农民在耕作,到了丰收的季节,就像过节一样,农民在这里收获庄稼,师生也可以参与进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校园。 这个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区,地处教学组团和生活组团之间。用地东侧与校园主干道接驳。现状为东西向延展的梯田,最大高差约 6 米,其南北为相对高度不超过 20 米的小山,西侧靠近池塘,西南侧是刘家琨设计的一组教学楼。汤桦老师设想:既然这个建筑是要在个农

汤 桦 ——文本策略与场所精神

本刊记者 / 毛律

村的环境里建起来,而在尺度上可作为乡村建筑中最高等级的类型,很容易想到仓库,或者是烧砖的窑,同时这类东西在四川到处都有。 在四川美院,会聚了一群具有乡土情节的优秀的画家。其中有张晓刚、周春芽、王川等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的题材和形式,都在不同程度表达着由于其生活经历切身感受到的中国本土、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地域性图像。 作为大学的图书馆,代表了大学的情感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化的功能。其设计亦立足于这种乡土性。图书馆顺应山地地势,在南北方向上展开布置。其内部空间的体验,也沿着山势展开,在室内形成一幅长长的景观画卷。 图书馆旁的池塘是真正的池塘不是造出来的,是可以收获莲藕的地方。图书馆的建筑材料也是本土建筑材料,包括砖、水刷石这类。汤桦老师希望通过构造处理做成一个真正的墙体而不是装饰的墙体,有它自身的功能和意义。 这个项目最后展示了一幅图书馆建成后的实景照片——在油菜花开的时候,在那样的场景里,它真的是一个农村里的建筑。

汤桦

毕业院校:

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研究生,

硕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 /高级建筑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

委员 /《A+D》编委 /《建筑师》编委

工作经历:

1982- 至今

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香港光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华渝建筑设计公司

深圳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重庆大学图书

馆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

图 1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草图(图片来自网络)

Page 5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汤桦老师介绍的第二个项目是昆明工人文化宫。这个项目是在工厂拆掉后的基地上,再建一个工人文化宫。 设计将场地里一条原有工厂的主要道路系统保留下来,作为建筑的主要形态,也是一个街道的形态。同时保留所有厂房建筑山墙的立面和铺装。汤桦老师希望创造一个富有记忆的场所,或许将来很多工人回到这里,看到这个街道,会感动地流下眼泪。 现在这条街道已经成为一个供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 遗憾的是,汤桦老师的设计意图在施工阶段被削弱。由于施工图的控制问题,施工图是另外的一家当地设计院做的,厂房保留的山墙面被贴上了光亮的花岗石,用老师讲座的原话描述就是“味道不对了”。

讲座介绍的最后一个项目是位于重庆的云阳市民活动中心。 场地里有一条具有城市尺度的山脊线,山体延伸到江边,长江和长江的支流在这里汇合。这里原来有湍急的水流流过,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寂静的湖泊,几乎看不到水在流动,水面非常开阔,这是长江目前的一个情况。但是在靠近城市的地方,人工的大坝形成对城市的保卫,也保持长江沿岸居民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这里洗衣服和聊天,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公共空间。 在场地里运用的另外一个主题是天井和院落,在长江水系周围都很常见。中国传统的院落组合方式给这种超常进深的空间类型一种解答。设计引入九宫格空间结构,分设 9 个天井,这些天井光线和通风的效果很好,且非常具有地域特征。 从剖面角度看,由于建成大坝把山体削掉了,设计试图以山体建筑作为对山体的补充。同时把建筑的屋面变成观看长江的公共空间,把长江堤坝的记忆留在凝固的建筑里。 这样一来,屋顶是个开放空间,而中间是由院落组成的一个功能体,规划成一个市民活动的空间。

这个建筑的体量很大,汤桦老师认为“作为公共空间,它应该是城市空间等级里的最高等级”。公共建筑在照顾公共活动的同时,也具有标志性。 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采用灰色陶土板和陶土百叶,整个外表做成通透的外表。屋面斜的地方有些光线透进来。在结构转换的地方,呈现出相对复杂的视觉效果。到了屋面,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具有开阔的前景,如同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可以看到长江静静地流向大海。

最后,汤桦老师用一段接近内心独白的话语结束了这次讲座:“在世界高度物质化和高速城市化的今天,人文主义的设计也许会显得过于理想主义。但是对存在于微小细节中的记忆印记进行研究和梳理,进而产生具有精神意义的场所,以此承载人类的集体记忆,这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责任。当艺术家在讴歌我们平民的史诗,城市和建筑也融入了这个源远流长的意象,就像西部是我的精神故乡,民居和历史的印记同样是我理想建筑的终极文本”。(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图 2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鸟瞰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 3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草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室内(图片来自网络)

图 5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入口(图片来自网络)

图 6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分析图(图片来自网络)

Page 5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张雷

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系研究生毕业教授 /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 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设计大师”/ 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

曾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设计与创作研究所所长;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兼总建筑师。

首届中国建筑艺术奖,首届、第三届及第四届 WA 中国建筑奖,五次荣获教育部和江苏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作品“混凝土缝之宅” 2008 荣获英国《建筑评论 (Architectural Review)》ar+d 国际青年建筑师最高奖荣誉提名;2013 年荣获首届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金奖

代表作品:混凝土缝之宅 / 三间院 / 郑东新区城市规划展览馆

图 1 混凝土宅

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在讲座的开始,张雷老师首先强调,学习的过程对于建筑师来说非常重要。建筑师一直在学习,在向建筑学的经典学习同时,也要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这其中,建筑体验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Part1 向建筑学的经典学习1. 环境文脉 张雷老师选取的案例一是在南京颐和路公馆区的“混凝土缝之宅”。基地位于“敏感”的民国文化保护区,周围都是小体量的独栋建筑。 张雷老师提到,在处理新旧关系时有个基本的出发点——希望建筑的造型能够和周边的历史街区更为融洽,即把新房子作为背景,它能使周围的房子更显历史意义(图 1)。为了让它和周边的青砖砌筑的住宅能够呼应,张雷老师用了清水混凝土,并且使用了和砖相同尺度的木模板,既丰富了建筑的表面肌理,同时也对建筑表层进行保护,又能与周边的砖墙外立面形成一个呼应关系。 这个建筑还有了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试图体现中国传统的住宅空间中的中心性。院子就是一个中心,站到院子里,你看到的是自己的天地 , 从而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精神上的洗礼。张雷老师的设计也是以体现传统空间的中心性为线索。这个住宅的名字叫“缝之宅”,“缝”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路。“缝”将建筑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有半层的空间高差,卧室在不同的楼层上面。“缝”处于楼梯部位,顺着楼梯光倾泻而下,在这个部分能感觉到人和自然光的互动。

2. 空间类型 案例二是位于南京佛手湖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4 号住宅(图 2)。

从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的角度来看,建造的意义是一个力图创造安全感的过程,即总想用墙把自己的地盘围起来,自然而然的就与环境有了隔阂。佛手湖的基地周边绿树环绕,将之隔离在外未免暴殄天物。那有没有可能创造这样一种空间,用院子达到私密性,同时能够享受到周边绿树萦绕的环境? 设计中首先确定的是建筑高度,保证其不超过周围树梢,然后将体量叠加,好处就是能减少基地的开挖,同时对山坡会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建成后大家感受到这样一个场景:设有水池的屋顶,周边绿树萦绕,极目远眺,就像一幅展开的国画长卷。

3. 材料性  案例三—诗人住宅  张雷老师在观察基地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使用当地生产的砖建造的砖房。和业主交流后也决定使用乡土的材料—砖,同时雇佣当地的工人去造房子。 对工人们来说,盖砖房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诗人建筑的外表是建筑的重点:富有变化的砖表皮将建筑严实地包裹起

张 雷 ——温故知新

本刊记者 / 关颖

Page 5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图 2 CIPEA 4 号住宅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图 3 诗人住宅 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图 4 南京南捕厅大阪巷西侧地块改造项目 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图 5 畲族传统夯土墙做法

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图 6 即墨古城核心区

图片来自张雷建筑事务所

来,强化其材料的“在地性”(图 3)。

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 我们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很快,大家都受益良多,但我们也要看到高速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举例来说,今天各个社会阶层都很难找到归属感。 就拆迁而言,拆掉的不仅是房子,拆的是社区,是人和人长久建立起来的社区关系——它是大家在一起的记忆。这种粗放的建造方式也造成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 下面一个案例和以上的设计出发点不太一样。之前讲的建筑看起来挺有概念,但只是在比较小的圈子里面进行的实验建筑的 house,从解决复杂城市问题的角度来看,这还远远不够。张雷老师想在下面的发展阶段中,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 案例 1:一段街巷的修复——南京大阪巷升州路 张雷老师改造修缮的原则还是坚持使用原来的肌理及建筑类型和结构,尊重其原有的多样性(图 4)。规划中规定保留的建筑,依旧用原来的建造材料和方式去修缮、保护。业主介绍这个房子以前是他们家,他在这长大并且强调还是愿意住回老房子。这给张雷老师很大启示:修复建筑不仅要修复他的样式,还要回归到记忆,回归到生活。 案例 2:一个村子的演变——莪山乡戴家山 畲族是对环境非常尊重的一个民族。那里的环境非常好,当地政府希望利用

民居改建成为一个客栈。张雷老师就开始做调研,了解民间建造工艺。 调研后他发现,竹子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同时居民善于利用山上的石头做墙的基础。居民中有做木工的,也有做夯土的泥瓦匠。张雷老师决定通过重建这样的房子让他们将技艺传承起来,用当地的材料,并尊重他们的使用习惯。 当地的房子很特别。做夯土墙时用柱子套版做的模板,留下来,套在墙里 ( 图5)。建成后他们可以用墙里面伸出来的套版做晾晒,这是很有意思的民间的处理方式。改造时发现老的房子上面一层高度不够,所以需要里面做变化 ,把夯土墙的山墙面切除,然后把二层的柱子转化成二层屋架,将其抬高几十公分。二层屋架抬高,上层空间便可以使用。由于面积比较大,张雷老师建议把它作为原居民的公共图书馆,同时也能作为客栈的接待区,形成客栈和居住混合的状态。 案例 3:一个城市的复兴——即墨古城核心区(图 6) 调研发现这片区的房子格局保存的很好。张雷老师提出了从长计议的概念:居住院落是基因,以前村民迁入,因各种需求而慢慢创造好的环境,所以需要从现实需求去发展设计。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老的街巷肌理的恢复。 张雷老师希望利用老的生活性的院子来做这个记忆。如果能重建社区 、重新修复记忆,倡导因地制宜,倡导持续发展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尽量减少对城市的破坏。(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Page 5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图 7 张雷老师和学生在一起(摄影:记者)

本刊记者采访

记者 : 张老师您好,从厦门万科金域华府项目和扬州三间院建筑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您对于用院子、巷子来组织空间的喜好,但同时您依旧完成了富有现代感的空间创造。老师是如何自如地驾驭传统空间原形并将其转译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中的呢?

张雷 : 首先,设计的空间要满足当下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方式。然后我们做的时候也是用的当下的材料,配合当今的施工队伍。你为什么喜欢那种院子、巷子的东西呢?因为它有一种接近人文尺度的空间。实际上你学那些院子、巷子,学的不是一个形式,学它和人的亲近的关系和适宜的尺度,这并没有一个定型,但是你们可以把有些事做得很好玩。就比如你拿一个皖南民居过来,把所谓古建形式的东西全都去掉,仅抽象出竖向和横向的构建,你会觉得它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房子。再比如一颗印,如果还原到最基本的空间状态,它会转变成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当代的东西。设计如果脱离开人,那是没有意义的,人就是一个尺度,让我们去衡量这些东西的尺度就是:是不是宜人?是不是亲切?是不是感觉很有味道?

记者 : 我们都晓得张雷老师的建筑呈现出很强的纯粹、简洁的张氏风格,例如众所周知的混凝土缝之宅,老师在用如此纯粹的形体整合复杂空间的时候,主导思想是什么呢?

张雷 : 所谓张氏风格,其实是指我的房子都很简单——看起来很简单,我总是喜欢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回应复杂问题。简单能使人快乐这是我经常提到的。简单的复杂性,熟悉的陌生感。简单的复杂性,指我们表达出来的形式是简单的,但它的内容和涵义是丰富的。每个项目如果你只想那一件事,可能你会得到很多。我们要去抉择,哪个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相反,如果你想多了,

什么都想得到,最后你可能失去了很多东西。

记者:您觉得建筑师和业主在设计时有什么潜在关系?

张雷 : 建筑师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建筑的品位一般是由业主决定的,这一点你们慢慢会体会到。因为建筑师不可能自己盖房子。你们慢慢会懂得,建筑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即使有的想法业主可能有一点接受,但他还要慢慢去想、去理解这个事,只有他真正想通了,才能按照建筑师的意愿来。否则,不行。建筑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不是由建筑师来决定的。

记者:接下来我们请教一下关于材料使用的问题。张老师对材料有很强的驾驭力,老师对于材料的敏感性有没有什么缘起呢?希望您可以从东大的教育这个角度来谈起。

张雷 : 东大对我的教育是很深刻的,从本科到研究生(满足的表情)。在东大受到理性主义的训练——平面的理性主义,老师会一遍一遍给我们改平面,老师改出来的平面很舒服,后来呢,慢慢理解到什么叫平面舒服——就是空间做的好啊,平面表达的是空间。材料的兴趣,那是所有建筑师必须要去过的关,不是说你是不是对材料感兴趣的问题,这个是基本点,跟你处理空间,面对环境问题一样,三个点是在一起的,不能说喜欢某一点。不想材料这个问题是你的错误。

记者 : 关于材料的实践性学习,在校园和社会中好像都缺乏这样的组织而且教育体系中并没有这一环节。老师对于材料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看待的?

张雷 : 在学生阶段,系统性非系统性并不是特别重要,建筑师是一个必须要一直学习的行业。因为建筑设计它本身涉及到的知识面特别广,它需要你有特别综合的能力去做。你现在知道构造,知道这个材料了,你一定能用上吗?那可能就是问题。那怎么样用材料才合适,你们慢慢就会理解到了,建筑这个专业你是要学一辈子的。

记者 : 老师您在做建筑时,想做一个材料革新的做法时是在什么情况下?

张雷 : 我认为,不需要设定任何目标,因为你是慢慢进入这个状态的,刚开始可能也不知道怎么样是一个合适的策略,慢慢的和业主达成一致,千万不能说我自己要怎么样,这个要很清楚,设计是一个过程。

记者:从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来讲,柯布西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触动我探求内部空间更多可能。那从学习大师角度来讲,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张雷 : 建筑就是生活。你到的所有地方的感受都和建筑是有关系的,只要是人造物。你要对周边世界培养独特的敏感性,然后才能创造出让其他人感觉很舒服的空间来。记者 : 谢谢老师!

Page 5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数字景观——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

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于 2013 年 11 月 14 日至 16 日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国际数字景观学会(DLA)、哈佛大学、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首尔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江苏省建设厅以及相关院校的师生代表共 180 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中国举办的首次数字景观领域的国际研讨会,为数字景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大会不仅预示着数字技术将成为继生态学之后新的学科引爆点,同时经广泛征求意见并达成共识,于会议期间发布“数字景观南京宣言”。 大会期间同时展示了建筑学院应用数字景观技术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数字技术将成为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新的增长点,经过三年建设初具雏形的“东南大学数字景观实验室”也正式挂牌,并同时启动“东南大学数字景观周”。 会议以风景园林学科科学发展的时代需求为基点,搭建了数字景观研究者广泛交流的平台,构筑了风景园林先进经验与智慧共生的舞台,开启了景观设计方法跨越提升之门,是风景园林界的精彩盛会。

我院成玉宁教授从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游憩规划设计及相关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近三十载,作为学科带头人,提出“景观设计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场所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建构‘空间、生态、功能与文化’和谐共生的景观环境,从而实现对于场所的优化”。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掘地域文化,融汇时代精神及人的需求,疏源掘流,匠心独运。近年来聚焦“集约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的研究,致力于推动景观设计方法的进步。多次在国内设计竞标中胜出,风景园林及景观建筑设计作品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数字景观南京宣言

20 世纪以来,在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双重推动下,风景园林学发展成为人居环境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积极运用科学技术、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自律性,激发风景园林学发展的潜能,确信数字技术已成为继生态学之后新的学科引爆点,必然实现风景园林学 21 世纪的飞跃。

纵观风景园林的历程,传统的感觉与定性转变为今天的知觉与定量;昨天的虚拟成为今日的现实。半个世纪以来,数字景观技术对于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关注基于数字技术、参数化手段的数字景观研究与实践,以先进的数字技术为平台,依托数字化信息采集技术、参数化分析技术、耦合设计方法等技术手段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进步,我们更加确信数字景观技术必将发挥创新引领的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学在经历了 20 世纪的百年沧桑之后,必将走进自律性与开放性并存、艺术性与科学性共融的数字化新时代!

图 1 开幕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提供)

图2 会场照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提供)

图3 会场照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提供)

图 4 与会人员合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提供)

Page 5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成玉宁

东南大学 /建筑学院 /景观学系主任

东南大学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

耦合法构架下的参数化景园规划设计(节选)

【摘要】伴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不断深入,不断成熟的数字技术也为景观环境的调查、分析与认知提供了多种渠道。在系统化的景园观与集约化认知论引领下,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质,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检验,“耦合法”是实现科学化景园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而参数化是实现耦合的重要依据,从而促进景园规划设计的从定性走向量化研究。【关键词】景园规划设计;耦合法;参数化;耦合机制;方案优选

1 景园规划设计的特质

“天人合一”与“因地制宜”都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智慧,从意识形态到操作途径都在风景园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计成在《园冶》中提出“有法而无式”,“法”即方法,“式”指形式。关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法”的研究对于学科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通常景园设计存在“一对多”的问题,即场所是客观的,具有“唯一性”,而唯一的场所却对应着 N 个设计方案。相对于建筑设计而言,风景园林设计具有多目标及复合性的特征,整合了生态、空间、功能与文化四个方面的需求。通过构建“生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系统化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模型,辅助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的生成与比选,形成以系统论为指导、统筹兼顾各方面、科学组织环境诸要素的多目标风景园林设计方法。风景园林设计受制于生态系统和客观规律,不仅具有多变量的问题,也应同时满足多目标的要求。同为营造空间,建筑的材料虽源于自然,但大多不仅改变了原初的形态,也改变了材料固有的属性,如木材、混凝土、石灰等通过人工

加工,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材料属性”,与原初的自然材料有着理化上的本质区别;风景园林则不同,从山石、泥土到植物,景园设计不改变其理化性状、生命属性。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风景园林的设计不等同于一般设计,它保留了自然属性,当然也包含了客观规律。在人工秩序和自然秩序这两个体系之间寻求统一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难点所在,也是风景园林的多目标的特征所在。2 耦合法的意义

物理学中“耦合”是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 , 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 因而“耦合”的概念包含了系统、关系和动态三个方面。将“耦合”的基本理念引申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来,就是强调对场所的尊重及自然力的运用,将多设计目标与场所固有的秩序和要素之间相关联,而这样的一种关联目的就在于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提升环境整体的品质。 “耦合”作为景园的设计途经,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原有场所组成元素进行重组和二次耦合以形成满足多设计目标的、新的场所秩序。“耦合”不是对场所属性的改变,而是最大限度地弥合“异源性”的设计元素与“本源性”的场所,是一个生成和谐整体的过程,亦即耦合法的核心所在。耦合法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最小限度改变原有场地的自然属性,从而实现设计效果、投入与产值比的最佳化,因此是减量的设计。耦合法覆盖了从本体到形式、功能到技术、设计到建造,直至后期管养的全过程,其作用机制涵盖了景观、规划、建筑在内的人

文 / 成玉宁

Page 6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居环境学科,其意义在于将多重目的重叠整合,生成和谐共生的系统,精准的找到适宜场所的项目和适合于场所的技术措施和干预强度。耦合法作为一种方法论,目的在于从 N 个解中找寻最适场所的方案。3 参数化的生成

风景园林设计参数化的生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从要素到系统形成数字系统:首先是数据的采集,其次是数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场所的生态适宜性及建设适宜性分别做出评价,同时生成图纸及评价数据,为耦合环节奠定基础。4 耦合法的机制

“耦合度”是从“参数”到“耦合”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耦合度的本质为“适宜程度”,通常任何一个场地可以有 N 个设计方案与之对应。即设计方案与客观的场所之间耦合度越高,说明设计越符合场所的条件;反之耦合度越低,表明设计不适宜特定的场所。实现耦合并非不作为,相反需要人工的干预下的双向调节,最小化干预是基于耦合构架的参数化途径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集约化的设计理念的体现,较少的干预,是客观评价的标准和量化的前提。将最小化干预与耦合度建立起关联,使之作为前置条件带入耦合过程中,是我们目前为止想要解决的问题。 对风景园林设计而言,从项目的策划开始,到规划总图的生成,直至景观节点的选址及单体的设计等,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利用耦合度选择适宜的项目,再将其引入到场所中去,这一环节针对的是当下规划设计中策划的环节。第二个环节对应于总体规划,即规划总图的形成,也就是依据不同项目选择适宜的环境来加以支撑。第三个环节为,对单一的项目进行控制,包括了譬如建筑的规模、覆盖率、体量、高度、建设强度等控制要素,即规划设计中的控制性详规的层面。因而,耦合法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策划—总规—详规等阶段,层层递进地覆盖了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5 基于耦合法的多方案优选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不存在唯一解,设计者对同一场地的认知、主观愿望的不同以及设计者能力的差异,都会影响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方案的生成与发展。首先场所是客观的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是由于不同的方案对场所的理解存在着差异,这也决定了方案的高下与优劣。基于耦合的法则去选择方案,就是在不同的方案之间选择与场所最为耦合的佳作,强调设计对场所的基本耦合度是评价方案优劣的前提。6 结语

耦合法的现实意义在于寻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依据的同时,更多地彰显不同环境的景观特征。实际上,基于场地的构思与设计是生成景观特色的基本源泉。因此,耦合是实现设计唯一的重要渠道。此外,优秀的景观设计应当具有唯一性的特质。与之相反,任何不受时间与地域制约的景观设计方案充其量只是具有普适性“产品”,这是导致千园一面、“世界大同”的根本原因。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除去科学与技术有共同

图 1 “项目与场所的耦合”图示

图 2 “设计要素与场所的耦合”图示

图 3 基于场所适宜性风景园林设计方法

性之外,景园的空间、生态、功能、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场所性。耦合法是针对风景园林的特质、统筹科学技术与景园规划设计,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寻求景园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特征性的有效方法。(本文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提供)

注释

[1] 黄昆 , 著 . 韩汝琦 , 编 . 固体物理学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8

[2] 成玉宁 .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M].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3] 成玉宁 , 袁旸洋 . 基于场所认知的风景园林设计教学 .2012 年风景园林教育

大会论文集 [M].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63-166

Page 6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对话精彩——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 本刊记者 / 张 立

主持人提问

主持人:几位师兄再次回到母校 , 不知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呢?还有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面与本科教学体系相差比较大的,还有哪些方面跟你出国之前所设想的差别比较大的?

葛文俊:相对于 10 多年变化不是很大,我认为现在东大的设计是比较多元化的,学校的精神面貌非常新,新生力量比较强大。大家有比较广的逻辑视野。而我们 06 年那时出国是比较封闭,当时出国是很稀奇的事情,但现在有很多人出国。另外我出国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我的接受度比较大了。有人问,你怎么看待西方那些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这些是我在国外的成长。虽然我有自己的坚持,但我并不去排斥某一项,这是我最大的改变。我相信这里的学生其实你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鼓励大家找到自己的路,不要觉得某条路一定要怎样,一定要坚持某个风格,坚持你自己就好了。我认为做建筑会有有关的价值观在里面,但作为我们学生来说还太早。现在来说觉得怎么是对的,就去做。以后你的价值观有可能会改变,但是我不认为你会因为现在的价值观而后悔,不知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王 斌:这个可能是今天晚上最核心的问题,我结合我们经历来说吧。MTCU 的教学注重能力和价值观,我回来做二年的设计教学,大多数学生用还是比较传统的操作模式来做。做事情前要了解基地、气候、人行为本身,在如何使用的过程重新定义建筑设计。东大整体的教学模式比较模式化,不会犯错但也会截断了我们的创新的机会。8 周多一点的时间,导师说先做基础的工作。很多基础的研究主要是:人的行为,营造的环境,人看到后视觉有什么联想。在基础层面上,讨论空间形式的问题。国外的一些问题的研究是在用天真化的眼光看周围的事情,而不是世故的眼光。追根问底,找根源另辟新径,这样就能有不一样的设计起点。

徐 光:那个时候到国外去,一个直接感觉我们在本科基本的学习包括系统软件、线条、色彩、模型,这些在国外都是很有用处的,你在学生阶段必须把基础学习好,到国外这就是你的优势,到国外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现在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东西,首先体验生活再体验不同的设计。在国内的学习一定要注重技巧的培养。

作品分享

葛文俊: 我们工作室会有一个坚持下去的工作理念。无论你做什么选择什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你的设计追求的目标直接决定你的去向。是追求艺术化、功利化还是想做对社会有意义的。我们的这种设计的思路不能代表国外,只能代表 MIT 的一种操作形式,但也有自己的因素。这个作品的名称“跳出常规”。我常喜欢用一句话是法国诗人写的,它被当代的雕塑家所引用:观察,科学的研究方法;忘却,质疑常规批判性的思变的思维习惯。这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A:郊区的上海科技园密度特别大,大多在 12 层左右,停车比例高。我们做的工作的开始是平铺的均质网,办公的模式是金字塔型、独立的,关注创新型的企业,雇用的人才是专业的,这样会有非正式的交往空间,从而促进他们的交流。建筑的外形比较奇怪,包括白色的办公室,有很多种与景观的结合方式,建筑与建筑之间是尊重的关系。这样来呈现出风景中的院宅形象,像北方的有山有水内向型、外向型的空间。 B:河海大学校史馆。学校旁边有许多山和高地。东边是入口,通过一个桥,然后一次性进入大的公共空间,它连接了两部分,山中的小径、立交主要是让学生来往通,从而把山上的空间融入到校园里来。让学生在每天回宿舍的路上看到这些活动展厅然后参与里去。走廊空间把一个移动的房子分成 5 至 6 块,但他们之间并不分离,下部的主体联系

葛文俊2005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8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2008-2011 美国 SPA 设计事务所工作2009 协助创立东南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工作室2009-2010 麻省理工学院特邀讲师2012 创立 NEO Design 并且回国开始建筑实践。青奥能源中心,集约型空间可变住宅等作品。获南京 321 领军型人才称号2013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始教学实践。

王 斌2006.7-2008.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8.8-2011.7 纽约 KPR 建筑事务所2011.9 回国,苏州大学教师,成立个别建筑设计工作室

徐 光2001-2006 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5 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学生2007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硕士学位2008 Maichael Maltzan Architecture2011 AEDAS

2013 在洛杉矶成立介入设计建筑师事务所

上图中左为徐光,中葛文俊,右王斌。

Page 6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了建筑的被分割的几个体量。 C:青奥村,通过景观大台阶把居住在青奥村的运动员引入到城市,这个 2012年 5 月开始,1 年半的时候速度要求变高,工程上要求快速。青奥会能源体比较接近青奥会主体,里边的梁和梁上的龙骨都是直线的形式,用这样简单的方式,体现出快速的视觉效果,青奥的概念是一种放飞给人的感觉放松,立面上做了一些处理最终形态上看上去像羽毛状态的一种视觉效果。

王 斌: 留学心得体会在每个学校都是不一样的,西海岸、东海岸也一样,体会很有差异。我展现给大家主要的是断裂的东西。美国各个学校不同,我就把我在美国做的毕业设计和工作后的情况谈谈。 美国很多学校都有的所谓 CE,没有题目,是你自己去寻找问题,你觉得有什么问题然后用建筑的问题来解决。最难的是寻找题目,美国论文是寻找到你想要做什么想要去做什么,你要为这个城市要做什么,对未来的方向也蛮重要的,这个题目是“不规则的规则,或者是不规范的规范”转化为城市的概念。以前苏州这个城市在运河之中,中间有个小巷子有很久的历史,怎么样去连接这个城市的基垒,大型的公共空间。其实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苏州空间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研究的能力。怎么样去连接这些城市之间的积累,建立了一套看问题的方法,最后找到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问题,把城市这种关系连接起来的想法。现在的状况是整个城市被大马路割断了,然后我要用我的技术把这边和那边连接起来,把城市的这种关系连接起来。利用原生态的院宅,建筑发展并成跨过这个马路。这样连接马路的这边和那边,所以原来的房子不同的截面代表原来空间变化,变到现在的空间,再变回原来的空间。 毕业后去纽约 KPF 工作(大公司),那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有大量的实践训练,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上非常不同。我有意识的从西海岸跑到时东海岸,

做的是脏活、累活。参与的纽约哈得孙河旁边宾夕法尼亚的项目,发展过程中碰到很多现实的问题,结构怎么样落下去,团队十几个人如何配合,上面铁路下面广场如何处理之间的关系。当我学习时关注的更加是形势,但工作后关注的却更多的是美元。要去创造最大的利益,每平米在纽约是很贵的,这跟学校的思路完全无关的,工人非常的复杂,还涉及到和其他大公司合作。我们是做总规,做的是中间总协调工作,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纽约的市长说要用不同的设计风格,所以不可能用你一人的风格,整天做数据上的一种工作,后来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停下来了,现在还在做。我不能陪他去玩五六年这东西了。 后来做日本名古屋,下面是综合体,上面是 KPF 做的两个最大的大楼。原来城市里大多是一二层的矮楼,最多不过三层。但这个项目却不一样。建筑上面人多,要到下面集中,所以要做一个空中广场。我们新的项目是在原来的房子旁再加上一个楼,并且连接起来。美国学校是思维和技巧以及计算机的训练。工作地方会提供你这样技术训练。KPF的领导每天抱怨哈佛毕业的学生连尺度都不懂,在正式的工作中带给你一些实际正规的关于尺度方面以及材料使用方面的训练。比如玻璃和墙,然后包括广场之间的关系。在实施方面从室内到室外都建立非常精致的绘图之上。 徐 光: 我来谈一些直接的感受吧,出国留学方面的收获是第二位,更重要的是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从完全不同的体验,到你的个性的塑造,以及如何生存的问题。像洛杉矶是非常具大,平面铺开的。你的创作如开窗的比例大小都要与当地的人的习惯、当地的气候有关。过的是空气污染严重,堵在高速上夕阳西下,混杂的文化中心,缺少文化交流的生活。每个建筑师都是是很放松的建筑设计的状态,对政治、经济也没有太强烈的要求。在洛杉矶,75% 跟工作相关,25% 才是生活。美国建筑设计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景区的灵活性都是关注的重点。

有些设计在过去都没有想过,这些都是生活经历的补充。这首先体现在生活中,其次再体现在建筑设计作品。这两者中生活的体验是更有价值更可贵的。美国学习很多靠自己的业余时间在网上或向有经验的同学朋友学习。老师告诉你有那么一个东西,大概逻辑是什么,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找资料。MIT 的老师是教授,研究生学的跟本科时没有什么联系,跟工作也没有直接联系。其实建筑更多的是固态的空间,用更灵活、更细微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

学生提问

提问:做为一名建筑师,有时出发点是相对个人的,有时又是具有社会性的,请问师兄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权衡的,在做建筑学习过程中,或者随着时间观点有没有发生转变?

师兄:建筑是艺术还是完全不是对立的,建筑最令人兴奋的是状态,这个东西是有用的,用起来特别舒服,而思维是客观的,我们建筑与艺术是相似的,但建筑是一种环境,在做建筑的过程中,要考虑人的需求,最终达到艺术上的追求。

提问:请问葛文俊师兄在本科二年级的院宅设计作业中,设计要求和表达上不同,要求了 1:50 的图纸和 1:25 的模型,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葛文俊师兄:对二年级的设计教学稍微有一点了解,我要求每一个人做一个景观小住宅,希望学生价值观从形式上操作的价值观,到对于生活模式,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的价值观,当代的住房模式 180 平米的面积太豪华型,所以让 2个学生每人 90 平米,本身就是 2 个人之间的博弈的过程,就会争斗,为自己的业主争取更好的朝向,更好的景观。模型做成大比例,就能要求他们切身去体验内部的空间,更好地去观察之间的关系,这样来推动设计的进展。(本文根据会场录音资料整理)

Page 6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6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6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苏州市古城区中心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分析研究

ABSTRACT文 / 朱安宁

本文主要选取苏州古城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对其发展演变、用地现状、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交通流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尽可能的提出适当的应对策略,并试图探讨当今商业中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传统商业中心 RBD 苏州 观前街

一、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区位

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观前街是一个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于一处的大众消遣场所;也如同夫子庙有孔庙、城隍庙有豫园一样,观前街是因为有玄妙观而闻名。

玄妙观建于西晋咸宁二年,至今已有1700 多年历史,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胜地,也是全国唯一建在市中心的大型道观。

观前街商圈范围较大,北至东中市,南至干将路,西到王大井巷,东到临顿路。占地约 1.56 平方公里的商圈打造了集各大百货商场、各类服务业、休闲娱乐、饮食零售,以及古今文化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业区。而俗称的“观前街”片区,一般是指以玄妙观为中心,东至临顿路,西至人民路,北至旧学前、因果巷,南到干将路,东西长 800 米,南北长 700 米,占地 58.3 公顷的核心地块。

如今,观前街作为市级列为第一的传统商业文化中心,以玄妙观道教文化、老字号商店、地方戏剧为文化底蕴,集旅游观光、文化宗教、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它所在的区域也象征着苏州文化和民俗生活的核心。

二、历史变迁与空间演化

2.1 观前街的初步发展

传统社会中观前的发展伴随着玄妙观的发展而发展,一部玄妙观发展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观前街发展的历史。玄妙观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创号真庆道院,唐为开元宫,宋祥符中更名为天庆观,元贞元年(1295),始改今名。

吴 国 时 期 观 前 得 到 了 一 定 程 度 的

发 展, 但 并 未 取 得 优 先 发 展 或 侧 重 发展 的 地 位。 汉 武 帝 太 初 年 间( 公 元 前104),在观前地区建神明通天之台,作为祭祀天地、招徕神仙、观察星象之所。西晋咸宁二年,玄妙观创建,初名“真庆道院”,规模不大。东晋太宁二年(324)扩建,并改名“上真道院”。至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玄妙观也仅作为地方政府司仪、祝厘的场所及士女游玩之地,整个观前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发展。

纵观观前发展的历程我们得知,传统社会中观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发展格局是以玄妙观为中心,坊巷、商业围绕之“众星拱月”的局面。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观前虽然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却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功能区。商业虽有所发展但仍以流动摊贩为主,晨集暮散;文化上围场卖艺是其主要形式;政治上的新气象更是无从谈起。

2.2 近代观前街区的形成

近代之后,苏州城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这一变迁的过程中,传统社会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被打破,区域经济功能逐渐发生转变。观前街区异军突起,由传统集市发展成为独立完整的功能区,观前街区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840-1860 年——观前街发展之萌芽阶段。在此阶段,道路的兴建和名产名店的加盟,打破了传统不固定零星摊贩肆意摆摊占道的混乱局面,推动着观前由传统集市向现代商业街区的转变。观前街区逐渐兴起,人口也随之增加。

1860-1909 年——观前街区之初步形成阶段。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观东商市的形成、宫巷学校的建立、新兴行业的择址,以及街区自治组织市民公社的成立等等。其中,市民公社的成立标志着其市民意识的整合,也标志着观前街

图 1

图 2 观前地区在宋代《平江图》的位置

图 3 观前街空间结构图

Page 6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区的初步形成。1909-1927 年——观前街区之迅速发

展阶段。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街区管理的渐趋规范化,商业空间的扩展、市政建设的初步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交通。

1927-1940 年——观前街区发展之成熟阶段,也是观前街区最终形成时期。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商业、金融、饮食、娱乐等多种功能区的确立,街道、房屋建设日趋规范化和现代化,现代观前街区的格局基本形成。

30 年代末,随着太监弄饮食中心的形成,观前街区最终确立,其发展过程大致为玄妙观——观东——观西——北局——太监弄。区域范围以观前街、玄妙观为中心,东至临顿路,西接护龙街,南至干将坊,北到旧学前、因果巷。

2.3 现当代观前街区的发展

时至今日,虽然经历过数次行政区划的变更,但观前街区作为一个整体从未被拆分过,作为苏州最繁华区域这一现实从未改变过。1949 年苏州解放后,观前街成为苏州市国营商业和国家管理市场的最先发展街区。至 1956 年,整个观前街地区共有 115 个行业,357 户店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州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沿海经济开发区,观前街区在苏州城市的中心地位更加显赫。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观前街区形态变化较明显的为 1980、1985、1998 和 2002 年这四个时间点。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个体商户的出现和步行街的开放促使了线型的商业街形态基本形成;1985 年开始,街区空间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形态特征;20 世纪 90 年代末直至 21 世纪初期,整治中的观前街区在布局、交通、建筑肌理等多个方面逐步得到优化,街区空间的整体结构趋于协调的状态,更新后的观前街区,成为集购物、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商贸休闲中心。

三、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空间解析

现在的观前商业街,其实是观前地区,东 西 长 800 米, 南 北 长 700 米, 占 地58.3 公顷,共有 40 条街巷。在此,名胜古迹玄妙观和近千家大商场、老字号、品牌店、小店铺以及 5 个休闲广场有机

结合,加上光裕公所的评弹,开明大戏院和大光明影城的电影、戏剧 , 新华书店、观凤书城的图书。人、建筑、环境和谐融合,展示出现代都市的休闲特色和特有的姑苏氛围。

本文主要从观前街构成要素:空间格局、业态分布、建筑风格、空间尺度、交通流线等几个方面,解读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的特征。

3.1 空间格局

观前街延续之前传统商业中心的轴线,主要形成以观前街主街为横轴的商业轴,以及以玄妙观建筑群形成纵轴的文化轴,两轴交汇点为观前街的核心,即玄妙观门前广场片区。并且,观前街早已突破了传统商业中心线型的空间格局,整个街区都在齐步发展,并向周边地区蔓延。

在主轴文化轴和商业轴的发展带领下,观前街整个片区呈现综合发展、纵向混合的态势。但仍可大致呈现为以下几个功能片区:中心商务区、文化休闲区、商住区、美食餐饮区以及周边传统居住区。并且在新一轮的规划中,这几个片区的功能定位将会更加整合和明显。

在观前街的片区分布中,其中商务区主要以大型购物中心如美罗商场、人民商场等为核心,聚集发展周边小型商业。文化休闲区北面主要以玄妙观为主,南面主要以大光明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为主,分布在商业主轴的两侧。在观前片区的南北部分各有一片传统居住区和商住区,主要以苏州老居民的住宅和酒店式商务楼为主。在商业轴的偏东侧的美食餐饮区,主要以松鹤楼、川福楼等老字号的酒楼为主而发展起的饮食片区。

3.2 商业业态

观前街的业态分布以服装、鞋类、黄金、眼镜、手机数码、苏州特产(如采芝斋、苏州食品大楼等)以及苏州特色小吃(如黄天源、陆稿荐、苏州民间小吃等)为主,另有婚纱摄影、药店(叶受和等)、茶庄(三万昌等)、饰品礼品、丝绸、宾馆、影视娱乐、书店(新华书店)以及部分国内外餐饮连锁企业(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业态。

观前街主要的商业形态为百货商厦及

沿街商铺,品牌档次从高、中、低档均有分布,主要以中档商品居多。百货商厦一般为 5 至 7 层,而沿街商铺则主要以一层邻街店面为主,二、三层或以上的楼层并未充分利用。观前街商业的业态方面,经营服饰类的店铺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各类专营店,例如谭木匠、药品店、新华书店、六义春茶庄、眼镜店、婚纱摄影等,餐饮食品类店铺所占比例较小。与主街有所不同,在观前街南面的辅街中,餐饮类店铺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太监弄、碧风坊等辅街,两侧分布有数十家餐馆。观前街西段以精品商店和大型商场为主,而东段集中布置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和老字号商店。

根据调查,观前街区平时日人流在 25万人次左右,节假日人流量在 30-35 万人次左右,可以说人流量是巨大的。同时,来观前街的人群主体年龄在 16-35 岁之间,相对来讲比较年轻。并且,来观前街消费的人群主要来自旅游群体、苏州市区、郊区和周边地区,客群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观前商业业态有别于苏州其他商业街区之处在于:苏州 35 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有 27 家将总店设在了观前街。如糕团“黄天源”、糖果“采芝斋”、绸布“乾泰祥”、茶叶“三万昌”、面店“陆长兴“、等等。观前街也因这一大特色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带来了繁华的商业气息和旺盛的人气。

3.3 建筑风貌

从总体上来看,由于观前街商业中心的性质以及其地理环境的特殊,观前街地段担当了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区。

图 4 观前街功能分区图

Page 6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根据现状,不难发现从观西到观东存在着从现代到传统的过渡特征。从火车站沿着人民路到察院场,一路现代气氛浓郁。而过了醋坊桥(观东)经临顿路到平江保护区,转为以传统风格为主。从整体来看,规划摒弃了搞仿古一条街的作法,确定了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基调为:以传统建筑为核心,以中间形式建筑为过渡,使观前街从西到东,由现代建筑到传统建筑的转换自然协调,充分展现苏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观前街地处江南,其建筑风格区别于北方的厚重,呈现出水乡特有的秀丽;二是体量的统一协调,观前街地处古城区,有明确的高度建筑限制,其建筑往往体量较小、尺度宜人,形成低矮、缓和的建筑轮廓线,为人们营造了特有的亲切感。三是色彩的统一性,统一的色彩基调奠定了地方建筑的地域特色。苏州观前街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除了玄妙观特定的黄色建筑外,基本以黑、白、灰为主。看似暗淡柔和,却洋溢着色彩的微妙的变化,代表着苏州特质的简朴、平凡和淡雅。四是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还表现在,新兴建筑在采用现代材料施工技术的同时注意与原有建筑材料、肌理相互呼应。苏州观前街新兴建筑材料通常是就地取材,如石材、木材、石灰、泥砖和在相对低温下由泥土烧结制成的瓦,通过简单材料的运用,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在观前街片区,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现代建筑,新苏式建筑,以及仿古建筑。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对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别重视,尤其重视建筑外立面能够融合苏州元素,以充分体现对传统的尊重,以及整个古城风貌的统一。因此即便是观前街的现代建筑,其设计中依然是有加入对苏州元素的考虑,如美罗商场的顶部瓦片,金鹰大楼的苏式屋檐等等。其中都能体现出苏州市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古城风貌的维护的态度。并且观前街所在的古城区域自 80 年代往后就有限高的要求,除了古城的最高点北寺塔,其他建筑一般不超过 24m,至今没有建筑破坏。苏州在严格控制古城风貌方面的做法值得很多城

市学习和借鉴。3.4 空间尺度

合理的空间尺度给人们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和心理反应。根据空间模数理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 20~25 的模数是最合理的,可以辨清人的面部或者面部表情变化。根据街道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的比值 D/H,D/H=1.5~2 时,是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空间尺度比较亲切。

观前的空间尺度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六小类。空间的尺度大致分为 1)、高宽比大于 1,为广场的尺度。这其中一种是玄妙观门前广场的空旷和宗教建筑的肃穆感,另一种是人民商场前小广场给人带来购物区的休闲停歇之感;2)、高宽比约等于 1,为正常街道的尺度。这其中一种为观前街主街道和两边建筑营造的轴线感,另一种是小片区内传统建筑所营造的街巷感;3、高宽比小于 1,这里面一种是传统空间的密集街巷的尺度感,另一种是现代建筑之间较为狭窄的通道所带来的生活次街的尺度感。

观前街的宽高比大概都在1:1.2所有。街道界面设计注重小尺度、小体量相配,空间变化有序,形成有趣味的特色风味一条街,这样使得街道既有连续性的舒适感觉又有不同阶段的各自的特点。使得游客产生开始、高潮、结束的序列感和方向感。

3.5 交通流线

苏州的街巷一般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斜线、折线或曲线,但它们的斜率、曲率都不大,是非常缓和的,围合街巷的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凹凸变化,或作了微小角度的偏转,这使街巷空间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再配合一些牌坊或井台之类的标志物以起到方向的引导性。观前街力求保持和延续苏州这一传统空间安排。如在邵磨针巷、大成坊、宫巷、临顿路等道路交叉口和入口处作放大处理,或以传统牌坊的形式加强标识性和引导性给人以开敞感;街道空间通过增设檐廊、骑楼来缩小空间,一收一放,产生了变化。

观前街的步行和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道区分得很清楚,并且在管理方面非常严格,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能驶入的地方

图 5 观前地段建筑风貌分析

表 1 街道宽度与两侧建筑高度 D/H 比例关系表

图 6 观前街空间尺度截面

图 7 观前街游憩空间分布图

Page 6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少从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发展的过渡,即一种内外空间的流动性。百货商场形式的建筑本身对外的开放性就不大,且街道上没有考虑行人停留、聚集等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2、一条街道上的建筑、铺地以及各种设施如果更具备连续性和统一性即有机整体的倾向,才更容易被人感知,产生影响,留下印象,这就是“群化原则”。观前街两边的建筑虽然大体风格上都保持统一,立面却是各自是各家,街道铺地没有特色,无论是招牌还是绿化设施都没有构成统一的元素。 3、游憩功能的进一步融进,观前要打造新时期的 RBD,要注意吸取历史的教训,充分将游憩空间与商业空间融合起来,使得吸引周边市民或者游客的不仅仅是商业消费,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步行和游憩的需求。 4、鉴于观前街的名气,将有相当部分的游客是慕名而来,大部分属于一次性消费,因此可将传统小零售形式与高档的现代产品相结合,尤其突出苏州特色民俗商品的出售,使观前商圈雅俗共赏,吸引更多层次的消费群体。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

图 8 观前街交通流线图图 9 观前街停车分布图

图 10-12 观前街休息游憩空间

不但有标识,且有管理人员全天看管。观前的停车布局主要靠地下和少量地面来解决,地下停车的点结合机动车道分布较为全面,但是对于机动车日趋飞速增长的时代,观前目前的停车位已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周末节假日,来此消费或娱乐的市民只能将车停到较远的地区或者街道上。

3.6 游憩功能

观前街在 80 年代的发展时期,忽视了其非消费性空间的布置和设计,一度导致观前地段综合环境的恶化等现象,并致使其商业中心区的含金量下降。自从 1999 年苏州开始对观前地区进行整治更新以及重新定位后,观前地区的规划就在逐步考虑其休闲、游憩功能的设置,积极向新时期的历史文化改造型 RBD 靠近。

目前,在观前片区内,布置有 5 个开放型的小广场小公园,同时结合商业建筑周边空地,也布置有一些局部休息和游憩的空间。但是大部分由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利用效果不佳,并未成为游人休憩或观景之地。

四、相关问题和建议

1、在尺度上,作为一条步行街,观前街的宽高之比并没有不合理,但是缺

提高,人们对城市商中心区的功能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中心区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单一功能街区,而是注重反映用户多方面需求。但随着商业中心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1)空间尺度巨大,缺乏交往,场所感不强,用户缺乏安全感;2)高密度开发,隔离了人与自然的截出,不利于心理健康;3)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对地域和城市特色体现不够,难以产生认可感;4)环境设施缺乏,不利于人的驻留;5)可识别性差。

因此,未来商业中心区应更加注重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环境的沟通,要求我们去反思如何构建符合人行为、心里需求的最佳空间。

苏州观前街传统商业中心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始终走文化、购物、旅游一体化的合理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商业环境,同时也成为了社会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城市中心。传统与现代,文化和经济,在这一座古城中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杨俊彦 . 吴明伟 . 谭瑛 . 传统商业中心空间形态

解析 [J]. 建筑与文化 .2009(01)

[2] 杨俊彦 . 传统商业中心的系统规划理论初探 [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02 年年会论文

[3] 陈泳 . 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研究 [J]. 城市规

划 .2003(01)

[4] 王波 . 苏州观前街区观察(1840-1940)[D]. 上

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韩刚 . 苏州观前地区商业空间与游憩空间整合

研究 [D].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论文

[6] 徐勇 . 张承 . 苏州城市 RBD 研究——以苏州观

前街为例 [J]. 福建建筑 .2011(08)

[7] 杨盛 . 继承与嬗变——苏州观前街商业空间环

境的研究 [D].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8] 陈泳 . 传统城市的近代新型商业区——以苏州

观前地区为例 [M].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9] 谭颖 . 对苏州观前地区政治更新的思考与建议

[J]. 现代城市研究 .2003(05)

[10] 周建斌等 . 概念规划:一种规划方法的新尝

试——以苏州观前地区振兴与改造概念规划为例

[J]. 城市规划 .1999(06)

Page 6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中庭设计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ABSTRACT文 / 张 龙

KEY WORDS

中庭在旧建筑的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经常被使用,一方面其尊重了历史,保留了当地文脉,另一方面其本身就是一种生态设计的策略,因为它利用了已有的构筑物从而避免了资源消耗。由此可以看出,旧建筑的更新与改造也可以为我们迎来许多设计中庭的的机会。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旧建筑改造的例子来探讨在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对于中庭设计的可操作手法。

Atrium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no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buildings, on the one hand, its respect for the history, preserving the local context,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eco-design strategy , because it takes advantage of existing structur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reno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building could be one more opportunity to usher in many designs Chamber.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example of the old buildings succes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building atrium operational practices.

中庭 旧建筑 改造 被动式设计Atrium ; old buildings ;renovation ;passive design

一 .中庭的相关概念

中庭(Atrium),根据《牛津大辞典》的释义:中庭是指罗马时代的中心庭院,带顶的回廊,主要位于教堂的入口前部;美国的传统辞典解释为:中庭,四方形厅堂,在现代建筑、公共或商业环境中的带天窗的中央场所,或者是天井住宅中央的露天场所,门廊建筑的前厅,如早期的基督教堂,三面或四面有柱廊围绕。由此可见,中庭建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同时它也是一种很新颖的概念。 中庭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既隔离又融合的特有形式,或者说是建筑内部环境分享外部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它将室内变成了室外,也将室外变成了室内。如今,中庭设计广泛运用于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校园建筑、居住建筑中。

二 .旧建筑的去留

伴随着方兴未艾的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而来的问题是:大批的旧建筑不断被淘汰,如何处理新需求与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当今世界所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侯幼斌教授曾在一篇题为《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的文章中指出:“建筑传统中看不见的东西称之为‘软’传统,它飘离在建筑传统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的背后,透过建筑硬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心态、审美,同时也反映了建筑观念、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

因此对于旧建筑的去和留,目前在业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保留旧建筑在城市规划中形成的点、线、面的格局,保留其在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中沉积下来的价值观、文化、心态、审美观等深层结构。基于这样的理由,建筑物能被保存下来,这也导致了新建筑急迫借用老概念。

三 .中庭设计在旧建筑改造中的运用

中庭构想在各种文脉方面是起作用的:老的庭院建筑已被修复,并作为新活动使用的典范;老的庭院建筑已被改换成中庭建筑;现存进深很大的建筑物将中间挖空形成中庭,则可以变成浅进深以适应新的用途;对受尊敬的老建筑物的扩建部分用中庭予以联系,而保存了老的立面。看看各种实例就可以了解设计者所构想出来的那些灵巧构思。3.1 庭院成为中庭

庭院改造为中庭的最好实例当属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央庭院(图 1)了。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央的庭院是其中的一个长期被伦敦遗忘的角落。原先设计是个露天的花园,当它在 19 世纪完工后,很快便被一个圆形阅览室及其大量的书架所占据。没有这庭院的博物馆就像一个没有了花园的城市。 诺曼 • 福斯特通过对旧庭院的改造使得博物馆增加了一个核心公共空间(图2)——中庭。中庭从博物馆的首层平面进入,并且连接与其环绕的所有展厅。

图 1 大英博物馆鸟瞰

图 2 大英博物馆中庭

图 3 大英博物馆中庭平面示意

中庭

阅览室展厅

展厅

展厅

Page 7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在中庭有信息咨询处、书店及咖啡厅。两个宽大对称环绕圆形阅览室的台阶向上,一直引入到两个卵形的中间夹层空间,提供一个临时的展厅及其上层的餐厅(图 3)。这一改造缓解了馆内交通压力,同时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温和阳光。中庭顶棚(图 4)的幕墙系统采用一种特殊工的夹层玻璃,可以在采集自然光的同时确保只有 25% 的热辐射进入室内。这种设计尽可能地利用日光同时又减少热能的吸收。

另 一 个 例 子 是 美 国 黑 石 街 (Black stone) ( 图 5)46 号 改 造。 该 项 目位 于 查 尔 斯 河 畔, 是 哈 佛 坎 布 离 奇(Cambridge) 校区的最南端,以前曾是电厂用地。改造项目共 40,000 平方英尺(3,7037 平方米),用作学校一些后勤服务部门的办公室。这一改造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点便是设计了两个采光井将日光引入建筑深处(图 6、图 7)。一个采光井是在主要楼梯的上部,另一个位于原有的两个建筑之间。这些光线充足的空间也成为使用者喜爱的交流空间,也促进了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建筑中 90% 使用者的办公空间都有自然采光和自然景观,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可开启的窗户,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节,促进了室内自然通风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建筑之间的光庭不仅将日光引入建筑深处,而且有助于促进建筑使用者之间的交往。(图 8、图 9)3.2 将建筑挖空

哈里 • 瓦尔德 • 琼 斯(Harry Wild Jones)设计的明尼亚波利斯市的巴特勒仓库(Butler),高九层,进深很大,为重新利用带了问题。建筑师为此进行了改建,用砖墙将建筑物隔成两个部分,平面一半改建成办公室与商店,另一半后来改成旅馆。改建后的建筑在平面的中部挖出了两个中庭,屋顶安装了玻璃天窗,这一改建非常成功(图 10)。 波士顿的墨坎太尔大厦(Mercantile Building)是一座 30m 宽、180m 长的砖结构仓库,高 7 层,后来业主决定将

图 4 大英博物馆中庭顶棚

图 8 黑石街 46 号采光井 图 9 黑石街 46 号改造中庭示意图

图 10 巴特勒仓库中庭示意图

图 5 改造前的黑石街 46 号

图 6 改造后的黑石街 46号

图 7 改造后的黑石街 46号

它改建成居住建筑,但是它的进深对于居住来说太大了,于是建筑师以一个中部挖空的方案,赢得了对其保护的设计竞赛,建筑沿着中心线与采光天窗部分被切去了 7.5m 宽,上面 6 层变成通廊式住宅,底层作为零售商店,公众可以在中庭底部的花园庭院中享用咖啡,那里充满了自然光线,环境幽雅。3.3 敏感的改扩建 当需要改扩建一座建筑时,往往会有较大的风险,旧建筑的主要立面可能被破坏,建筑室内和扩建部分的采光可能会出现问题。中庭的出现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 同济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建于 1960 年代中期的图书馆,历经 1980 年代中扩建,时至今日,其内部空间和使用功能方面已难以满足当今大学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不同年代建筑之间的室外空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设计首先针对不同年代的建筑确立了改建

Page 7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的原则与策略:对 1960 年代初创的清水砖柱风格严格保护与修缮,对 1980 年代加建部分进行改造,插入或重建新的公共空间,通过区别对待的措施,凸显不同年代建筑的差异与内在呼应。 改建设计创造出南北教学楼之间的公共空间中庭,以及东西方向的室内天桥(图 12)。南北方向,西侧的书库改为新阅览楼,将阅览楼与老的书库之间的空间南北贯通,顶部加建玻璃遮阳顶棚,创造书南北教学楼之间的公共空间通廊(图 13)。东西方向,在两个塔楼的下部增加两层通高的中央目录大厅,(图14)并设东西向的室内天桥(图 15),形成东西方向的公共空间。 这两条中庭通廊的确立,使不同年代建筑之间的联系变成可能,而更重要的是,联系新老建筑的空间,提供学生体

图 11 改造前平面图

图 12 改造后平面图

验不同年代建筑的机会,在历史与现代的对比中产生共鸣。 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阿棘甫公司总部大楼也是这样一个扩建项目(图 16),福斯特和他的助手们在新老建筑之间增加了一个内廊式中庭(图 17),作为门厅和临时展厅,中庭使用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等被动式生态设计的策略。 另一个案例是芝加哥贸易委员会大厦(图 18),在 1982 年被扩建,设计者为墨菲 • 简,他在新老建筑物之间安置了一个中庭,使原有的大厦得到尊重。

四 .小结

中庭是现代建筑中经常出现的空间,在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此外,它不仅在单体建筑中有着用武之地,在城市设计和旧建筑改造和扩建中也同样具有发挥的空间;尤其在旧建筑改造中,中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由于时间、精力以及水平的有限,会存在一些错误之处,还需要其他同行们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英)理查 • 萨克森 . 中庭建筑——开发与设计 . 戴

复东,吴庐生等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3-19

[2] 覃琳 . 建筑“中庭”空间节能模式初探 . 室内设

计,2001,(1):11-14

[3] 杨倩苗,高辉 . 中庭的天然采光设计 . 建筑学报,

2007,(9):68-70

[4] 建筑之“间”—同济大学图书馆改建实录 . 时

代建筑,2004.

图 13 南北玻璃连廊

图 14 中央大厅

图 15 东西向室内天桥

图 16 阿棘甫公司总部大楼总平面图 图 17 阿棘甫公司总部大楼中庭

图 18 芝加哥贸易委员会大厦平面图

Page 7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表达

ABSTRACT文 / 来鹏程

KEY WORDS

结构本身富有艺术表现力,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造型。于是,结构为塑造与体现建筑物而提供美学及创造性手段。通过分析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表达手法及作用,强调了结构思维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为建筑设计指明了一个富于生命力的发展方向。

建筑 结构 表达 建筑空间 共生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 ——F·L·赖特 结构对建筑构成是必不可少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为建筑提供了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且对建筑物的美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结构应该对建筑之美有所表达,是应该被感知的,它可以丰富建筑的内涵,有时候甚至可以成为建筑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要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其美学特质。众所周知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图 1),它的结构要求决定建筑形式,尽管建筑物的目的不是表现结构技术,但它的结构形式逻辑被赞扬为视觉表达的一部分。它本身的结构与建筑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

一、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表达

建筑形态是结构形态的外在表现,结构本身富有美学表现力。在创作中应力求表达结构的内在逻辑规律,将结构自身所蕴涵的技术美学充分地表达出来。结构的表达并非意味着将结构进行机械式的全然暴露,而是要体现出的结构的诗意表达。

1.1 结构的适度表达

结构的表达应该作为一个围绕建筑的整体性的系统来考虑,从空间的力学和雕塑感的建筑外观出发,它既渗透了建筑的内部,同时表皮也得以成为一个具有深度和雕塑感的形式过渡。一方面,结构表皮可以清晰直观地将结构的受力关系表达出来,从而有助于恢复现代主义的建构传统;另一方面,建筑外部的表皮结构可以承担常规结构中可能出现的集中应力,因而使得内部构架从受力中相对解放出来;最后,结构与表皮的

结合可以赋予表皮以空间深度,从而摆脱一种浓重的装饰意味。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青山普拉达旗舰店(图 2),核心筒和表皮结构共同支撑建筑空间,表皮结构使用钢构的菱形网格,建筑内部的水平筒体和楼板协同作用,连接表皮结构和竖向核心筒。建筑内部空间连续,在楼板被截断处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水平筒体起到封边梁的作用,而且内部营造出空间复杂的观景走廊,表皮结构的可视效果也被很好的表达出来。

1.2 基于力学规律的表达手法

建筑形态可在结构受力合理的基础上,将结构自身的受力特征以可感知的形态表达出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在某展厅中(图 3),钢梁的形态和断面尺寸即是依据弯矩图而进行的拟形设计,截面尺寸依据弯矩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在跨中弯矩最弱处缩小至一点,整个钢梁与柱子皆是由钢片段预制件焊接而成,其外形轮廓也与受力弯矩图高度吻合,结构内部的受力特征以最直观的图式呈现出来,结构形象简洁明快,使整个建筑极富表现力。

1.3 基于结构构件与构成的表达手法

各种结构体系都是由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结构构件像符号和语言一样,可以传递美学信息,加强建筑形象和个性表现。建筑师应当注意发挥这种表现力和利用这种效果,把结构构件与建筑空间艺术融合起来。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图 4),除了整体造型的独特之外,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也十分具有表现力。连串格状钢桁组成屋顶,线条呈现强烈性,桁架为不对称的弓形,由普通的管状钢焊接而成,断面为倒置的三角形,大厅内

图 1 帕提农神庙

图 2 青山普拉达旗舰店

图 3 某展厅

Page 7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的支撑斜杆制成梭形,既有利于压杆稳定,又体现了单向受力形态。梭形支撑斜杆的端部表面做出几个凹陷,形态上刻意强调了截面的减小,铰支座的表达也准确无误,丰富了建筑内部的空间。

1.4 基于模仿自然的表达手法

从自然界中寻求结构构思的灵感,先进的建筑师、工程师们在近几十年来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敏锐地观察自然界的一切生成规律,并应用现代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崭新的仿生结构体系。无论是植物的枝干,还是动物的躯体,都可以成为结构形态的创作来源。 托特屋(图 5)位于印度孟买,场地周边是茂密的森林,是保护和再利用工程,在旧建筑外壳中建一个新的结构来支撑拱顶,设计最终采用树形结构,在支撑屋面的同时也起到空间构造作用。柱子顶部分散的“树枝”承担着屋面荷载,并将其汇聚传递到中部的“枝干”上,进而再次汇聚传递到树形柱底部的“主干”上。同时由于分枝众多,交叉深远,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可以很好地抵抗水平荷载,增加空间的亲和力。 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科技中心(图 6)采用了一种非常新颖的结构,通过模仿禾本植物茎的结构,将多根钢管交叉扭编成中空的管柱,利用一种称为 HP shell 的方式把它包起来,粗大的管子直通屋顶,光线从顶端渲泄下来在各个楼板流进各个空间,自然的空气也透过这个管子跟外面流通。每个楼层都为束状柱提供“加劲”结构,像竹节一样为结构整体提供稳定性。管柱即作为支撑结构,又包裹了不同的功能要素。在这里结构与功能、空间、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 结构形态表达塑造建筑空间

结构体系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建筑空间,结构不仅为空间提供有效的支撑,而且可能成为空间形态重要的表现元素。因此在结构体系由“隐没”到“显现”的发展过程中,主动利用和展示结构体系的美学特征并加以夸张和表现是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趋势。在建筑空间

的创作中要根据设计的意图,合理利用结构形态来形成不同的空间轮廓、空间动势与空间韵律。

2.1 结构表达丰富空间的界面

空间界面不仅是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临界面”。而且也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人们身临其境的“视野屏障”。不同空间界面按不同方式围合而成的空间轮廓,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作用,并产生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结构的合理表达使得空间界面的某一部分获得相应的变化,人们对视觉空间的异样感受就会产生。根据结构构成的力学规律以及结构构件、节点的线、面体构成所形成的空间界面的内部轮廓线也构成了丰富多姿的内部空间形象。以结构的构成的去丰富空间轮廓,从而达到现代建筑审美要求的十分有效而又经济的创作手法。 伊甸园工程(图 7)采用了一种双层弓弦式结构,中央受压弦杆用截面逐渐缩小的管状杆件制成,用这种弓弦式结构组成了从15—120m大小不同的穹隆,根据地形和功能将这些穹隆随意组合,形成了和自然极为和谐的类似生物体结构。内部空间更是变化丰富,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2.2 结构表达形成空间的动势

在越来越多的空间造型创作中,设计师已经加入了诸如运动、流动的概念。空间的流动的延续,结构中力的流动形成连续的结构。设计师利用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受力合理的曲线或曲面几何体形而形成的空间界面来造成和增强视觉空间向前、向上、旋转、起伏等动势感。适应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在空间序列中还具有吸引与组织人流的功能作用。 华盛顿杜勒斯航站楼 ( 图 8)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单向悬索屋盖是用钢筋混凝土扳在缆索之间铺设而成的,为了更好的抵抗来自屋盖的拉力,两排支柱均向外倾斜,其上的玻璃墙面也顺应支柱呈斜面布置,这就突出了与航站楼性格相符的“向前欲飞”的空间动势,同时,由此而造成的指向机坪方向的空间导向图 8 华盛顿杜勒斯航站楼

图 7 伊甸园工程

图 6 仙台媒体科技中心

图 4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 图 5 托特屋

Page 7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性,这里由倾斜屋顶与墙面所造成的空间动势很自然地反映了结构构成的特点。

2.3 结构表达强化的空间韵律

韵律是有重点运动和连续变化的组织,是有规律的表现和有组织的重复变化,是体量和构件组织的表现形式给人以美的感受,结构单元的有意重复便形成了特有的空间韵律。通过平面上的交错组合或剖面上的高低布置,可以造成富于变化并具有一定空间韵律的视觉空间艺术效果。 卡拉特拉瓦设计的窝连高中的集会大厅(图 9),圆柱倾斜着延续拱顶的斜面,这一结构单元的重复,不仅运用较轻的结构创造了较大的跨度,而且形成了极富韵律感的内部空间,体现出结构表达的艺术化效果。 又如其设计的葡萄牙里斯本的东方车站 ( 图 10),不论是室内空间还是室外造型,都运用单元重复的手法给人以视觉冲击一一连续的混凝土拱形支撑桂将连廊架起,由白色钢结构和透明玻璃组成的多榀类似哥特式“四分肋骨拱”的结构体系,按照 17m 的柱网紧密有序的排列,覆盖着 8 条铁道。这种森林般的空间韵律得到强化,充满生机地表现结构自身的美。

三、 建筑设计与结构构思的共生 ----

卡拉特拉瓦

拥有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双重身份的卡拉特拉瓦,对美学和结构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的建筑新奇而严谨,充满了动态的力量感和平衡度。他对结构有着自己的理解,重视结构对视觉的冲击力,表现建筑的结构力,这也造就了他的设计的独特美感。他的设计是严谨的,在他的看似不对称的结构体系下却有着十分巧妙的对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形态学的应用。随着结构杆件律动变化,不仅流畅地传递着荷载,同时也将节奏和韵律感带给建筑,结构也得到了表达,运动贯穿了结构形态,它不仅体现在整个结构构成上,也潜移默化于每个细节中。我们知道,当结构的传力方式通过特定的组合构件与组合方式被

请楚地表达出来,并让人们能够凭借常识和经验作出判断时,它就会使观赏者产生某种精神共鸣。他正是抓住了人们这样的审美心理,通过清晰可辨的结构系统和分工明确的传力构件来增强其作品的“可读性” 与感染力。

四、结语

结构往往表现出逻辑性和规律性,当结构出色的解决了某种问题时,结构也会散发出内在的美感而被人肯定和认可。同时这种依赖结构表达设计获得的亮点也往往形成独特的建筑魅力。一个好的建筑,建筑与结构必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如奈尔维所说:“建筑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因而在结构建筑的设计时,要把建筑与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必须对结构有更多的了解,不只是理性的认知,更多的时候甚至需要感性的去理解结构,将结构思维渗透在建筑设计当中,正确理解结构的合理性,重视结构思维,并用实践去体验结构在建筑中的表达以及结构构思对建筑美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L. 奈尔维著,《建筑的艺术与艺术》,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1 年

[2](英)安格斯﹒ J ﹒麦克唐纳著,陈治业,童

丽萍译,《结构与建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年

[3] 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哈尔滨工

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年

[4] 戴航,高燕著,《梁构 • 建筑》,科学出版社,

2008

[5] 布正伟著,《结构构思论 --- 现代建筑的结构构

思与设计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

[6] 科特 . 西格尔著,成莹犀译,《论现代建筑的

结构与造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年

[7] (美)克里斯 • 亚伯著,项琳斐、项瑾斐译,

《建筑 • 技术与方法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8] (荷)亚历山大 • 左尼斯著,张育南、古红樱译,

《圣地亚哥 • 卡拉特拉瓦:运动的诗篇》,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

图 9 窝连高中集会大厅

图 10 葡萄牙里斯本东方车站

Page 7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7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7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漫谈时间·空间和建筑

ABSTRACT文 / 骆 佳

KEY WORDS

——“建筑的时间性”课后之思

本文缘起于莱瑟巴罗教授的“建筑的时间性”课程,从现象学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建筑学的语境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场所中的记忆、瞬间永恒的辩证关系等问题 。

莱瑟巴罗 时间 空间 场所

一.“建筑的时间性”系列课程

本文缘起于由史永高老师组织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大卫 • 莱瑟巴罗教授于 2013 年 5 月至 6 月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设的“建筑的时间性”系列课程。莱瑟巴罗教授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埃塞克斯大学,师从达利勃 • 威斯利和约瑟夫 •里柯沃特,他的研究通过现象学的角度,对建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使得有幸听课的学生受益颇多【1】。虽然他并没有提出现象学这个命题,但是莱瑟巴罗教授的课强调感知,与生活的世界密切相关。他的讲述历史的方法不是“宏大叙事”的,而是提出某一个观点,通过研究实际建筑案例的加上现象学式的分析去佐证之,如史永高老师所评价,他的论述过程如同一个钻头,往往从一个简单的现象开始,深入探讨。柯布西耶、密斯、康、诺伊特拉、卒姆托等大师的作品在他的课堂中反复被提及,这样生动深邃富有洞察力的课经常带你到达一个日常但仿佛你从未知觉过的世界。他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说,这门课不关注结论,而是关注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敏锐度,这门课不会教你直接就可以拿来使用的设计方法,而在这门课上,能够引导你进入一种通过智性的批判性思考,而这样一种思考,是你自己的。 莱瑟巴罗的课程中,前面三讲分别以三个专题,场地、围合、材料作为铺垫,后面的六讲都是围绕建筑的时间性展开。总的来看,他的论述分为这样的几点 :1. 设计的时间性。建筑设计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应该对于前方的未知开放,是一种 project( 投射 )而非 product(产品)。2. 材 料 品 质 (qualification) 的 时 间

性 材料的品质或者说是特性不应该被我 们 脑 中 的 概 念 固 化, 而 是 可 以 直 接被 感 知 的。 这 样 的 qualification 在 时间 中 展 现 并 改 变。 其 时 序 性 根 据 建 筑师的介入前后分为 prequalification、 qualification 和 requalification。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的力量、建筑师的设计、使用者的生活痕迹次第发生作用,使建筑具有历时的丰富性。3. 空间的时间性 主要论述了在走道中身体穿行和时间流逝的关系。史永高老师用“移逝”来翻译这样一种时间 - 空间本为一物的理解方式。经历过的空间的记忆和即将经历的空间的提示,身体的游移使得对于建筑的感知在一个时间历程之中。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同一时刻展现。(图 1)4. 世界的时间性 建筑本体记录了世界的时间,既是自然的时间流逝又是历史痕迹留下,自然和历史的时间让我们定位,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图 2)5. 场所记忆事件 场所铭刻着过去的痕迹,记忆了事件,通常,记忆属于个体,每一个个体是具体的存在,具体的位置和事件。而记忆同样可以存在于场所之中,生活,而不仅仅是设计,使得记忆存在。 莱瑟巴罗对于时间的关注,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理解建筑之门。作为学生,回想之前做的模型、绘制的图纸,探讨过环境、探讨过空间、探讨过材料和形式,还未对时间这个命题产生过思考,这样一种思考对于笔者是全新的。然而,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建筑中对与时间的命题都有着持续的思考,其原因当然有多种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作为生活在日常和本真中的个体,对于必须带入确切的时间和空间中感知和体

图 1

图 2

图 3

Page 7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悟的物(thingness)的关注【2】。事物只有存在于自身时空的度量之中才获得了自己的位置。而处于这个浮躁而快速的网络时代,天天与虚拟模型和图纸打交道的我们,恐怕早已退化了对于物的那样一种敏感吧。 WW 卒姆托曾所说 :“there are no ideas except in things .” 【3】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意义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事物存在被构想出来。莱瑟巴罗教授很注重辨析“概念的抽象的”和“事物的具体的”之间的关系。建筑学历来就被认为是运作在存在世界的空间事实当中,建筑学的空间从来都是物的空间。 对于物的讨论,引入人的身体和感知,变成为建筑师所关注的体验。体验在空间中进行,存在着一种历时性,空间 -时间因而存在着互换关系;同时,经年累月和感人心扉的体验总是要转化成更加个人化和永恒的记忆。这两个方面,笔者拟在下文分而论之。

二.空间·时间

时间与空间的联系是内在的。史永高老师用“移逝”这个词翻译莱瑟巴罗教授讲座中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身体的穿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永远不是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所存在的空间或者是场所也永远不是静态的,在此情此景中参与构成的种种因素和事物的整体的关系存在着种种潜在的因素。通常我们用“距离”“方向”“流动”等描述空间的词语,也可以用“过去”、“变化”、“未知”等描述时间的词语来代替。时空的联系来自于生活中的人们自身,人的身体和知觉结合了空间和时间。 “步移景异”这个词很好的说明了在身体视角下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正如彼得卡尔在《电影就像迷宫》里说:“人们同时穿越了院子和过去的岁月。” 【4】空间的层次,或许等同于时间的曾经。 卒姆托在解释自己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的时候,对于内部空间的描述十分带有时间感,将读者引入一个序列化的空间之中,他有一系列剖面草图,记载着他对于空间 - 时间体验的关注。沐浴同时是一种精神性的仪式,水、石、光

成为空间的现象,共同呈现在这样一个容器之中,通过空间的序列组织,这些感受不是瞬时发生的,而是随着身体的游移在时间轴上徐徐展开。(图 3) 这样一种身体游移带来的时空转换,在东方的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于中国文化中的时空观念进行阐释。一般意义上来说,西方古典绘画建构的是静态的空间,往往是人的视角、遵循透视原则。而中国画里,空间的展开必须随着身体的游移。一幅山水画,往往在一竖立方形的直幅中,令人抬头先见远山,然后由远至近,逐渐回到观者或者画家所流连盘桓的水边林下。(图 4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到,“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写色。”中国人说“俯仰之间”、“折高折远”就是这个道理,画家用游移的眼光绸缪于身所盘桓的形形色色,采取数层视点以构成时间化的空间,这是一种多么绝妙的时空观念。 究其原因,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是一个想象的小世界,在中国人的理想中,网罗天地于门户,引吸山川于胸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处户牖之内而致千里之外,这样一种宇宙观的营造,而这在王澍的论文中也经常提到。【5】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 【6】 园林空间带入身体的游移。王澍在其《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中提到苏州沧浪亭的翠玲珑,笔者今夏亦旧地重游,带入时间及空间的思考之后,感触颇深。三间房子角部相接,呈现出 “雁形平面”,空间曲折使得人在游历其中要不断转换方位,游移时视线不断转换到建筑不同方位的窗格之上,变化而又细密的窗格将窗外的翠竹不断切割成无数的碎片,

微风拂过,风摇影动,上一个瞬间的体验不断与这一个瞬间的体验叠加,而前方门框内所切割出的窗格的一角又提示着下一个瞬间,空间和时间的碎片不断错置叠加,使得人对于身处的建筑无法完整把握。直到走出翠玲珑,登上旁边两层的看山楼俯视,刚才经过的路径突然尽收眼底,令人恍然大悟,一瞬间时空仿佛凝滞。这个固定的视点让人定位,并将过去在此刻展现。( 图 5)园林空间带来着四时朝暮之景的想象。《吕氏春秋》中描述了周朝天子们在不

图 4

图 5

Page 7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同季节里在明堂的不同位置就位的仪式,根据法国汉学家程艾蓝的研究,中国明堂中空间、时间、身体保持着同步运动,“随着他的移驾,君王从空间的一个方位到另一个方位,同时又从空间的一个季节转入另一个季节,或许更为准确的说法,并非是君王在时空里移动,而是时空随着君王的移动而开展,空间和时间因此是分不开的。” 【7】在苏州园林中也有类似的佐证,鸳鸯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反复出现,四时之景和生活状态不同,园主人在一年之时中变换着空间的使用方式和观景的方式,使得空间不再是凝滞的。在 2013 年麻省理工大学 - 东南大学 - 苏宁环球新农庄联合教学中,也有一组作品讨论了苗圃的四时栽种的不同而带来的建筑的进入方式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在此时,土地的划分使用、建筑的朝向形态以及人的行为事件在时间这个点上碰撞生发,使得设计自然而然的流露。

三.场所·记忆

记忆包含了事件的场所、空间和环境。过去的记忆在我们的意识中无限循环出现 。这种过去,总是被人在现实中重新体验,在记忆中过去与现在总是相互交织,时空错置,人们无法分清想象和现实,也无法分辨心理和身体。于是,想象就具有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对于心智中环境的构思与创造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在当下的场景和氛围中剥离了过去的体验的记忆,没有重现过去感知的现象,就无法真实具体的把握建筑的本质,就会陷于抽象概念的探讨中。 这样一种过去、现在、未来同时的呈现的状态,放诸一个地域,被诺伯格 -舒尔茨称之为“场所精神”,落实到人的感知,则被卒姆托称之为“氛围”。卒姆托在《思考建筑 》中描述了他少年时代对于姨妈家花园的知觉回忆:门把手、花园的气息、打蜡的木楼梯,门重重关上的声音,这样一种对于物的最直接最真实的体验如同朝露,弥漫在他此后的设计作品之中。【8】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在回忆自己在乡间的童年时说,乡村“散发出一种如同童话般的气氛,不,

那里没有照片,只有对它的回忆。” 建筑的痕迹记录着自然和历史。 大卫 • 莱瑟巴罗教授在《风化:时间中的建筑生命》(On Weathering: The life of Buildings in Time)中观察环境因素( 包括气候、风、雨等因素 ) 对于建筑长时间的作用。因为环境因素会损伤、腐蚀和毁坏建筑表面,继而影响到人对于建筑表皮的感知。而人的生活的痕迹通过对于建筑物表面常年累月或者偶然的影响展现出来。好的建筑如同容器,吸纳人们的生活痕迹,从中展现出历时性和特定的丰富性。 笔者在苏州园林中游览,特别喜欢站在厅堂内园主人的视点对着窗外的白墙发呆,这样也许可以努力找到真正在此处生活过的人的状态与心境。只要抛开“粉墙黛瓦”这样一种概念,回归现象,就会很容易觉察到园林中的白墙没有一处是白的,而是各种不同的灰色,甚至墨绿色 ( 图 6)。细观白墙,能发现当初建造的时候就留下的粉刷不均匀的痕迹,会是一个新来的学徒为之,抑或是暮色将至匠人们意恐迟归?也有墙面上斑驳的水渍,这或许记录着一场大雨;而墙角处暗中生发的墨绿色苔藓,那里也许曾经有一株绿萝婆娑。这样静态的画面和物品隐藏着时间的镌刻。归有光在《项脊轩志》最后思念亡妻时无不动情的写道“院中有枇杷树,吾妻之手植,现已亭亭如盖矣”。而笔者目光凝视之处,院中一株芭蕉生长正酣,那又是谁人种下?又是谁人在此睹物感时?种种这些,建筑因为有了人的生活的才变得可触可感,这样的空间和影像的记忆有着具体的情节与事件,而主角似乎是匿名的,于是可以将自己代入,使得经历这个空间的每一个人的空间体验和空间记忆都有了它的实在性。

四.瞬间·永恒

偶然一个机会读到德勒兹《时间 - 影像》中对于小津安二郎电影《晚春》的评价,才隐隐感觉,那些凝滞的空间,哪怕是没有留下记忆的痕迹,或许也包含着汩汩流出的时间。 德勒兹在文中注意到导演小津安二

郎精心选取的花瓶镜头,花瓶分隔了姑娘的苦笑和泪涌,表现命运的变化、过程,时间给所变之物不变的形式,而在不变的形式中又产生变化,小津安二郎的花瓶有一种绵延性,花瓶的画面持续十秒钟,光影移动恍如昼夜更替。如此看来静物就是时间,变化的一切寓于时间中,但时间本身不变……( 图 7)【9】 这样的描述使得时间的定格与流逝,瞬间与永恒更具思辨意义。此种意义在英国诗人布莱克的那首诗中也有触及,笔者比较喜欢的译文如下:“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安藤忠雄、藤本壮介等许多日本建筑家都在文章中提到美籍日裔雕塑大师野口勇的雕塑作品,他的作品让我们在日常中突然感知到时间的震慑。野口勇正是精于雕塑作品捕捉到石头被雕刻成艺术

图 6

图 7

Page 8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作品瞬间的感觉,让我们觉察到,通常在任何时间点上都会匀速流逝的时间被记录了下来,这个时间在之后的某处场所或者某个空间中如同记忆的火花倏忽间跳入我们的脑海。对于他来说,永恒接近于日常中流逝的时间。这让我们想起他的老师雕刻大师康斯坦丁 • 布朗库西的设计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场景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旁边被复原,藤本壮介说,它“展示了一个诞生永远的瞬间和那些永恒持续的片段。”【10】

五.结语

本文从莱瑟巴罗教授的“建筑时间性”课程生发,探讨了建筑学的语境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在日常的事物中,时间和空间存在互换,这有利于我们回到感知,在一个动观的状态中讨论空间;同时,建筑可以承载时间的痕迹,使得空间不再抽象,而变得具体可感;最后,笔者拟论述,静态的空间,甚至是瞬间,其中孕育着永恒的时间。笔者希望通过对于“建筑时间性”课程的学习,提出些许思考,这样一种现象学的思考由于与人们共同的记忆和感知密切相关,或许更加接近本质。 文章至此也该告于段落,但思绪如同时间依旧绵延,突然又想到园林,有一种说法是所谓庭院就是时间的场所,那么,此刻的我之思绪,记录着我的时间,而彼处的园林,应该传承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时间吧。 (感谢莱瑟巴罗教授、史永高老师、朱雷老师的指导与启示)

图片来源

图 1 引自莱瑟巴罗《建筑的时间性》课程讲义

图 2 引自莱瑟巴罗《建筑的时间性》课程讲义

图 3 卒 姆 托 所 绘 瓦 尔 斯 浴 场 的 系 列 剖 面 引 自

Peter Zumthor Peter Zumthor Therme Vals.

Scheidegger & Spiess 【M】.2007:84

图 4 郭熙《早春图》来源于网络

图 5 沧浪亭翠玲珑 作者自摄

图 6 留园一角 作者自摄

图 7 电影《晚春》中花瓶 引自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晚

春》(1949)

注释

【1】. 戴 维 • 莱 瑟 巴 罗 (David Leatherbarrow)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理论家,

他的研究和论著涵盖了城市、建筑、景观等诸多领

域,并强调了地形学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殊重要性。

作为西方学术界在建筑现象学领域的主要代表人之

一,他的写作常常采取一种现象学的立场,但是其

着眼点则在于那些与建筑——它的设计、建造,以

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生命——密切相关的一些主题和

议题。本课程是莱瑟巴罗教授于 2013 年 5 月 20 日 -6

月 17 日于开设的东南大学 2013 年研究生“建筑

设计理论前沿”课程,中方组织教师为史永高老师。

【2】thingness , 作为现象学讨论的重要范畴,通

常又译为“物性”、 “事物性”。

【3】 参 见 Jacques Lucan,Bruno Marchard.

A Matter of Art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 Switzerland 【M】Brikhauser Publishing

Ltd.2000:41

【4】彼得 • 卡尔的论述可参见 : 吉尔 • 德勒兹 .《时

间 - 影像》【M】谢强、蔡若明、马越 , 译 .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26。笔者在写作本文时参考

了沈克宁《时间 • 记忆 • 空间》中的论述,该文收

录于:彭怒 支文军 戴春 :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73-277。

【5】 相关论述参见 . 宗白华 . 美学散步【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中《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

表现的美学思想》和《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两篇

文章。

【6】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省温县岳

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画家、

著名的绘画理论家。《林泉高致》是郭煕山水画创

作的一篇经验总结 , 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可

参见:(宋)郭熙 著,周远斌 点校纂注《林泉

高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北京大学的

董豫赣老师曾在课上对于这一段文字有解读。

【7】 参见程艾蓝(Anne CHENG). 法国汉学——

人居环境建设专号(第九集)【M】. 林慧娥,译 .( 中

国传统思想中的空间观念 ) 中华书局,2004 北京

大学的董豫赣老师曾在课上对于这一段文字有解

读。

【8】 参见(瑞士)彼得 • 卒姆托 . 思考建筑【M】

张宇,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

【9】 参见吉尔 • 德勒兹 .《时间 - 影像》【M】谢强、

蔡若明、马越 , 译 .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26,

相关论述还有柏格森的“绵延”,可参考 周凌 . 空

间之觉:一种建筑现象学【J】. 建筑师 2003(5)。

【10】 藤本壮介对于野口勇的论述请参见:(日)

藤本壮介:建筑诞生的时刻【M】张钰,译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8-193。

参考文献

1. 沈克宁: 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8

2. 海德格尔 .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王庆节译 . 北

京: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2006

3. 诺伯格 - 舒尔茨 . 存在 • 空间和建筑【M】. 尹培桐,

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 彭怒 支文军 戴春 :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5. 宗白华 . 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6.(日) 藤本壮介:建筑诞生的时刻【M】张钰,

译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 彭怒 支文军 戴春 :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上

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8 吉尔 • 德勒兹 .《时间 - 影像》【M】谢强、蔡若

明、马越 , 译 .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9. 周凌 . 空间之觉:一种建筑现象学【J】. 建筑师

2003(5)

10. Mostafavi, Mohsen, Leatherbarrow, David,

On weathering: The Life of Buildings in Time.

The MIT Press

11. Leatherbarrow, David, The Roots of

Architecture Inven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瑞士)彼得 • 卒姆托 . 思考建筑【M】张宇,

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 (瑞士)彼得 • 卒姆托 建筑氛围【M】张宇,译 .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Page 8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浅观戴维·莱瑟巴罗关于建筑创作来源的基本思想及理论

ABSTRACT文 / 罗芬兰

—— 《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读书报告

通过对戴维 • 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建筑创作的来源》(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的阅读,及建筑设计理论前沿相关课程的听课记录,对全书各部分主要内容归纳整理,并结合相关扩展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补充搜集和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莱瑟巴罗关于建筑创作来源的主要思想及理论加以回顾和总结。

KEY WORDS莱瑟巴罗 建筑创作来源 场地 空间 材料 地形学

对建筑创作来源的探索始终是建筑行业方兴未艾的话题,“场所,空间,材料”似乎也是老生常谈的代名词,初听到书的名字时心里也是带着一丝不以为然。然而,在 2013 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理论前沿课程上,莱瑟巴罗教授对创作来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系统授课,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极其片面而充满误解的认知,才知道所谓场所、空间、材料,真的蕴含着极大丰富的意义。怀着对教授敬佩之情,我课下阅读了这本经典 作 品《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并加入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加以理解之后的感受,这也是这篇读书报告的来源。在报告最后是我个人的思考归纳及尚未解决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粗浅和错误之处还将在今后的继续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加以完善和修正。

1 各部分主要内容归纳及理解

文章开头即声明此书是作为对现当代对建筑风格形式的逐渐极端化的充满误解的讨论的一个回应,通过对场所、空间、材料这几个建筑话题的描述,呼吁“对这三者的综合关注应在建筑形式之前”。教授认为,只有对这些基本秩序的充分控制与把握,不断的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与发掘,才具有更多关于形式探索的基础,“才能敢于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1.1 第一部分:有限制的场所(limited

sites)

在本章开始部分,作者即点明了当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场所考虑的存在严重的缺失,指出如果对场所理解为就是画一张“总平面图”并不意味着是对场所

的真正理解。作者认为对以下三种常见的关于场所的概念的反思和批判或许有助于理清场所的概念及其限制:

1.1.1 场所存在于空间 作者总结,空间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容器,是抽象而非物质的。空间只能延伸而不能详细呈现,因为没有边界,不能被定义。空间是对自然是接的一种由精神引导的物体的插入,更像是一个手工艺品,而非对建筑设计有用的工具。“人们往往只是接受给定的一块区域的边界,理论家往往研究的也只是他们所选择的范围之内的”。 接着作者进一步将这种空间细分为开放空间和并列空间,并举例释义。开放空间部分,作者引述特奥 • 范 • 杜斯伯格①观点“去除分隔内外空间的障碍物,允许人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以形成开放空间”,最终场地平面成为对无边界空间的模糊的分割,因为没有最终的边界,每一片墙都是另一个空间的分隔,而每一个空间,只是连续空间的一个延伸。而并列空间部分,作者强调了巴黎美院的和迪朗的两种轴线。前者空间设计的中心轴线就像是“一条从一点出发向两个方向延伸的射线”,而其他轴线则与中心轴线平行;后者“所有设计都近似于一个网格”“所有元素都被包含在网格中”。 最后作者总结此小节“场所是作为延伸空间的手段,没有特殊性…这对于促进设计者对场地的理解没有作用”,都不属于场所的设计。

1.1.2 场所作为联系文脉的开端 这一节的内容是对上一节的内容的反驳与颠覆。作者总结,“任何场所都

图 1 《The Roots of Architectural Invention》

Page 8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是被他的物质环境所定义的”,“任何场所都具有特殊性”,空间是抽象而各项同性无差别的,而场所应是具象的完全特殊的,因为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作者首先引用了文脉主义“场所是有建筑的连续界面所限定的”这一观点,并举例格雷夫斯的项目②说明通过“在立面上对檐口、框架、拱券、柱列等处理来取得对新老建筑之间的延续的呼应”,“这种调适应归因于对和谐的追求…一个房子应当与场所环境紧密结合”。 然后作者举例赖特的西塔里埃森项目,引用赖特的观点“好的环境应能极大的决定建筑的基本形状,甚至形成风格…就像(西塔里埃森)是从沙漠中生长出来的一样”,说明“场所是景观之后建筑之前发生的”。最后,作者通过列举莫里斯、乔治 • 莫瑞等人的作品③强调了“任何场地都是独一无二典型的,没有任何两个设计是完全同一的,建筑的制作不应被定义为建筑,而应是从园中、土中、气候中生长出来的适宜环境变化的有机体,不断延伸生长最终死亡”。这一节作者总结,“当我们现在声称环境文脉的概念要胜过空间概念上的场所时,实际上我们也在通过消除确切的限定来模糊对场所概念的理解。”

1.1.3 场所作为所有物 在书中此部分的后面几小节作者通过一些举例最后总结指出,在美国,当一个场所成为某个项目成为专为某些人设计的时候,它也就成为了一个用来自我展示的所有物。事实上,场所不是空间、不是环境也不是景观,是一种所有权的具象体现。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在之前对场所空间论及场所文脉论的叙说并推翻之后,在此部分作者想强调除了对空间与环境的考虑之外,还应对人的行为及认知感受进行详尽的考虑。场所的自我发展意味着场所的自我更新。 最后作者通过举例柯布西耶的救世军大厦项目④,认为“以上三种定义的形式并不是错误或无用的,只是非常片面,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使得一个场所与其他场所区分开来,又如何定义一个

场所呢”。我们要重新思考“给定的场所”,思考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地形学下形成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但由于此书是作者早期的著作,在书中虽对此已有了明确的描述,但并未确切的提出“地形学”这个概念,这点我将在后面的补充观点中更进一步地介绍。

1.2 第二部分:围合的习惯(enclosed

habits)

个人理解下,在这一部分莱瑟巴罗主张对空间的围合应与平面的秩序(即人在建筑中的使用经验)综合考虑,从对形势与功能的讨论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概念阐述与举例, 对营造空间秩序的平面元素的结构、分配、比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些空间设计的规律。

1.2.1 平面作为元素 作者开始即表明“建筑空间围合的设计本质上是平面的营造这一观点必须被重新思考”,将空间设计内容的重点锁定在平面制作之上,接着对建筑平面的概念分析成为四个关键词“水平切割”、

“功能”、“分配”和“理念”,得出“平面被认作为建筑元素的分配或使用习惯的安排,前者强调建筑的理性与科学,后者则重在参与者或社会的需求”的结论。接着,通过对罗西的“一切功能模式都会消失,仅有几何类型随时间而持续不变”及“平面及功能分配理念很天真”的类型学观点的阐释,及对这一观点的反驳“任何建筑的布局是由发生在其墙内的行为决定的”“功能类型随时间不断变化,新的居住者总是调整功能框架以适应特殊需求”,最终引用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关于对前两者将功能与形式分离开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

1.2.2 形式的引导(forms of conduct) 在这一部分,莱瑟巴罗引述阿尔伯蒂《论建筑》中的观点“城市即是一个大房子,而房子亦即是一个小的城市”,提出“具体是由什么围合空间呢?是几何形式还是人的使用模式?亦或是通过二者的结合而成?”这一疑问,并通过

对三种围合类型的比较来思考对这一疑问的解答。首先是侧重使用的住宅形制,

“任何事物的处理应当考虑自然和便利,结构的使用应是有意识的”;然后是测重几何的庙宇形制,“一个庙宇的平面,是一篇统一的线与角的文章”立面上“将动物的足与头的比例类比于公制比例下的建筑的部分”,“最终形制与尺寸决定了庙宇的平衡”;最后是使用与几何结合的巴西里卡形制,作者认为,阿尔伯蒂对这一形制起源的分析“表明了几何划分的理论是怎样可以与现状功能的分布相调解的”,早期中殿代表威严的法庭,后来随着民众参与进来,两旁的柱廊采用分柱法以让阳光更多的渗透等,“这些学问包含了场所中生活的比例,及可以被理性设计的习惯”。 然而,作者在认同阿尔伯蒂这些观点的同时亦提出疑问“不同的建筑类型确实包含不同的分配标准?阿尔伯蒂所参考的一种类型是否可以用到其他类型上?这是否亦适用于建筑空间围合的本质?”,他通过对一些实例的阐述对此做了一些解答,如庞贝古城住宅、玛西摩宫、博维斯酒店和法西斯党部大楼等,通过对这些形制的总结,得出三种基本构成部分:入口、戏院及库房。

1.2.3 空间设计 在具体落实到空间设计之上时,莱瑟巴罗主要以路斯的“基于十九世纪末欧洲中心的建筑传统的”米勒宅为例,详细讲述其空间设计与行为的安排分配的关系,“真正的设计者会处理诸如工作、装扮等具体事务,即考虑人的需求、方法和材料”。个人理解下,空间设计即是建筑与人体的一种正确的逻辑关系,空间应能容纳并表现人类的行为,最终总结为对行为习惯的安排。 那么,这些习惯是如何被安排的呢?(意即空间应如何设计呢?)莱瑟巴罗教授在授课的过程中从书的内容扩展开,引述了卡帕西欧、安东尼奥、范 • 艾克、杜勒等人 “空间的处理应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见” 的观点,认为在这种使用开放的基础上,“物体可以被归纳并最终与特定的空间分离”。

Page 8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1.3 第三部分:材料的潜力(material

possibilities)

这一部分作者主要介绍建筑创作来源的“建造”部分,即材料部分,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材料的设计与建造及材料的联结方式及使用效果的详细阐述,及一系列实例的深度剖析,全面表达了作者之于材料的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于现当代关于材料的一些误解和偏见的批判态度。

1.3.1 材料的选择 莱瑟巴罗从材料的类型开始,对当代关于结构与表面材料非此即彼的二元分离观点提出了质疑:“同一种材料既可用作结构亦可用作表面”,比如砖和混凝土。“如果这种关于材料类型之间的讨论即出于某一特定目的之下任何材料都可以采用这一观点能被人接受,那么之所以选择这种而不选那种材料的理由基础是什么呢?”教授又分别从技术和地形学的可能性、建筑学方面的有趣性、委托者及市场这几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并接着对材料的自然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材料在经历所有的改变与调整之后仍保留下来的,即为其最初的特性”而“可变性是材料的第二个特性”“这种变更永无止境”,最后总结“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没有所谓的独立于人工环境的自然天性”。

1.3.2 材料的设计与建造 作者首先引用阿尔伯蒂关于材料设计与建造的观点“里里外外所有材料,随着时间而经历或有目的性或偶然的改变调整,任何对材料自然特性的考虑必须包含材料的过去”,然后对材料与场所中砖、石的特性及居住过程对材料的影响进行介绍,并总结“当创作受限于对材料自然特性的理解之时,对考虑本地材料时所产生的不同的可能的敏感性,将成为材料选择和定义的基石”。接着,作者又重点引述了克劳德 • 佩雷关于材料表现力的观点: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花岗岩建筑要比粗糙的毛石更完美”,“当常识、自然、良好和坚固等原因进入到对材料表现力这一建筑话

题的定义范畴时,如佩雷所说,我们被约束要求进行赞同”。对此佩雷提出“检验建筑的真理有:手工艺技巧是否优秀,是否雄伟壮观,是否具有建筑学上的统一性”。

1.3.3 材料的客观特性与主观感受 佩雷并未说明材料表现力的强弱是由什么决定的,在这章开篇莱瑟巴罗便进一步阐明,“是材料的运用是否科学决定了材料的自然、真实及富有表现力”。然而对于是否科学的评判标准,作者认为首先表现在材料的“功用性”和“表现性”上,并引述勒杜里的观点,认为这一种客观特性“关乎于共享性知识与文化体验问题”,认为“从自然角度来看,人类的身体本身亦是一种材料。人类对着自身的了解,是其对其他事物的理解的基础”。客观特性与主观体验一直存在与建筑材料学科里面。“由科学测验决定材料这一理念已被用于定义建筑细节的维度与形状”。 接着莱瑟巴罗引述森佩尔⑤关于编织艺术的观点“材料的自然特性关乎于对人类兴趣环境的攫取…而缺少自然原型的建筑艺术尤为特殊”。“编织有可能是最古老的的技术象征,是由人类提出的天体演化学的最早表现”。森佩尔认为,身体或建筑的覆盖、围合是显而易见必要的。“正如织物,艺术品的出现得益于人类之间和本质的需求:团聚在炉灶的周围、休息于抬高的水平地面上并被屋顶所保护”。 而最后,莱瑟巴罗通过一系列实例的剖析,从路斯、柯布西耶等人的作品,表达出“当从属于手工艺的优秀之下时,连续性与原初性是不相矛盾的”,“所有的材料都是平等的…在适合某些目标之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平等的”,“对材料的考虑就变成了对其真实性的考虑”,“因为,材料并不是被‘选择’的,而是在结构、选址、居住过程中被‘发明’的”等一系列观点。

2 相关资料查找及加深理解

读这本完莱瑟巴罗早期的著作,深感震撼的同时亦对书中一些难懂的部分

有了探究的想法,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莱瑟巴罗教授的理论,我结合其在理论前沿课程中的授课内容、讲义,及部分学者对其思想的研究结果进行查找,并对其相关分析和其一些作品加以研读思考,结合《建筑创作的来源》的主要观点归纳为几个小专题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书的理解。

2.1 地形学下的场所定义——莱瑟巴罗

思想的主要观点之一

“ 地 形 学” 这 一 概 念 由 莱 瑟 巴 罗教 授 提 出, 可 以 说 是 他 的 研 究 的 一 个代 名 词。 在 他 的《 地 形 学 的 故 事》(Topographical Stories Studies i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Oriented Otherwise》及《景观是建筑吗?》(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相关文献中,都对地形学有相当深刻而全面的阐述。而本书作为作者早期的著作,虽有提及但并未详细说明。 在《建筑创作来源》中教授强调我们要重新思考“给定的场所”,思考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地形学下形成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而在《景观是建筑吗?》一文中,教授通过对景观建筑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引入地形学的概念,来同时表明建筑与景观的共同性质,从侧面对书中未能明说的内容作了补充。以下是教授认为的地形学必须具备的六大特征的详解⑥:1. 既是建筑的也是地景的水平延展2. 镶嵌状的异质性3. 既非“如是的”土地,亦非“如是的”材料4. 不是阳光下形式的游戏5. 已在,但并不彰显6. 饱含人类生活实践的痕迹 在《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史永高,2012)一文中提及,“对建筑师来说,在更多时候地形被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可以触摸到的、能够被主动加工的东西。这种理解固然正确,但是又往往掩盖了地形潜在的特性…一方面,地形不仅仅是静态的,它是绵延实践中的地形,因而是会不断生成、成长、变化的地形;

Page 8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另一方面,它也并非土地本身,还有自然所施加的影响。” “地形展示了项目意向得以实现的条件,或者说地形是这些条件的总合,可以作为衡量作品知性的标尺。置身于这些外在的影响和内部的潜能中,设计的任务就是将项目本身的意向,与让地形中呈现出前所未见和不曾预料的‘事物’这样的意愿结合起来。”

2.2 空间营造即是故事讲述——莱瑟巴

罗思想的主要观点之二

空间围合即是平面制作,而平面制作即是故事讲述,是空间对可能发生在其墙内的人的行为的一种预想。空间的设计是与人的居住习惯紧密相连的。而关于这一点我马上想到作为“故事讲述”的高手丹尼尔 • 里伯斯金就曾确切说过“伟大的建筑,一如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者诗和音乐,都能说出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 里伯斯金的代表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空间体验正如他说的一样,诉说着灵魂深处的精彩故事。在《建筑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张丹丹,2013)一文中,作者是这样形容这个精彩的建筑的: “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平面呈曲折蜿蜒状,馆内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几乎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难,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但是,情感空间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来源于传统历史文化的深深底蕴,来源于人们发自内心的怀念之情。李伯斯金的纪念性建筑设计,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参照。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空间营造大师卒姆托在对他那难以用语言尽述的瓦尔斯温泉浴场的一段话: “…石头和水体进入了一种自然化甚至充满了魅力的关系…石头构成了房间;石头的房间里盛满了水;光线从指定的

地方过滤下来,石头开始生辉;水体开始发亮,有时就像一面镜子,有时又像一块实体——那里,水于石形成了它们的环境,一种特殊的氛围。” 不知这样具有画面感的故事场景一样的描述有多少人能不为之所动呢。此观点也仅是个人思维发散,不妥之处还有待完善。

3 后记

在对《建筑创作来源》进行研读和查找相关资料补充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对于莱瑟巴罗的思想和理论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但我总结和思考的内容还很不够。对于教授提出的地形学、风化、空间移逝等等的课题进行学习和探究,并且能够应用于方案的设计和建筑本体的认知,是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逐步进行。我想,《建筑创作来源》涉及的研究对象(建筑相关概念的本体),以及研究的内容等都是复杂和综合的,还有很多问题我没有思考清楚,比如莱瑟巴罗的“地形学”与“地形建筑”的差别等等,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搜集相关资料加以深入思考,努力做到真正深入理解莱瑟巴罗的思想和理论。

注释

① 特 奥 • 范 • 杜 斯 伯 格(Theo van

Doesburg),荷兰艺术家,擅长绘画、写作、诗

歌以及建筑。以建立和领导荷兰风格派艺术闻名于

世。文中关于他对空间理解的引述出自他 1924 年

的论文“towards a Plastic Architecture”。

② 格雷夫斯在荷兰的一个历史街区的一个改造

项目。

③ 威廉 • 莫里斯是 19 世纪英国设计师、诗人、

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及自学成才的工匠。他设计、

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

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一改维

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流行品味。

④ 柯 布 西 耶, 救 世 军 大 厦(salvation army

building),1932 年,法国巴黎。

⑤ 戈特弗里德 • 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

1803 ~ 1879),德国建筑师、作家、画家、教育家,

自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理念在欧洲的传播人。

著有《建筑四要素》(德语:Die vier Elemente

der Baukunst),1851 年、《科学,工业与艺术》

(Wissenschaft, Industrie und Kunst),1852 年

等著作。

⑥ 戴 维 • 莱 瑟 巴 罗 ( D a v i d

Leatherbarrow),《 景 观 是 建 筑 吗?》(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文中引用部分为

由史永高老师翻译的版本。

参考文献

【1】史永高 . 面向身体与地形的建构学 [J]. 时代

建筑 .2012(2):70-73.

【2】Daniel Libeskind 破土:建筑与生活的冒险

[M]. 吴家恒译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丹丹 . 建筑空间中的情感体验——丹尼

尔 • 李 伯 斯 金 及 柏 林 犹 太 人 博 物 馆 [J]. 中 外 建

筑 ,2012(6):75-77.

【4】Hauser S, Zumthor P. Peter Zumthor:

Therme Vais. Zurich: Scheidegger & Spiess ,

1997

【5】戴维 • 莱瑟巴罗 . 史永高译 . 王飞校 . 戈特弗

里德 • 森佩尔 : 建筑,文本,织物 . [J]. 时代建筑,

2010(2):124-127.

【6】戴维 • 莱瑟巴罗 . 史永高译 . 王飞校 . 戈特弗

里德 • 森佩尔 : 建筑,文本,织物 . [J]. 时代建筑,

2010(2):124-127.

【7】 史 永 高 . 森 佩 尔 建 筑 理 论 评 述 [J]. 建 筑

师 .2005(12)

【8】 史 永 高 . 材 料 如 何 作 为 策 略 [J]. 新 建

筑 ,2010(1):6-10.

【9】 史 永 高 . 材 料 如 何 作 为 策 略 [J]. 新 建

筑 ,2010(1):6-10.

Page 8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浅议建筑的“唯物主义”

ABSTRACT文 / 高文桥

KEY WORDS

——观张永和“唯物主义”展有感

“唯物主义”,英语原文是 "Materialism",确切地翻译应该是唯物主义、物质主义与材料主义,真正重要的是后一种解释。这代表张永和老师对建筑本原或者说建筑的基础的一种立场 -- 建筑的基础是物质和材料,建筑应该从摸得着的材料入手。建筑中的“客观性”,或者说“唯物性”,有三点是十分明显的:空间、材料及其建构方式,还有就是人的生活行为方式。

唯物主义 张永和 客观 空间 材料 建构 生活方式

什么是建筑的“唯物主义”?这是自张永和 2012 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唯物主义”展之后,在国内建筑界引发的一场关于建筑本原的学术讨论中的核心问题。 “唯物主义”在哲学上的定义是: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它是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1】 在正式文本的语境中,展览主题“唯物主义”被阐释为:是张永和对于建筑和设计作为一种真实可触的学科的理解——包括该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指涉——既是对空间客观性以及中国式实用主义的致敬,又是对充斥着标志和象征的享乐主义物质世界的挑战。 这种阐释可以说是基于对张永和老师近三十年来的建筑创作和思考的回顾而的出来的结论,同时也在展览中不断得以强调。从“无尽院”中对中国传统院落做的不懈研究与探索发展;到“不理想城”对现代严峻的城市环境下如何居住生活的摸索,“无间造”对建筑材料与建构方式的不断尝试;再到“圣人书房”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探索……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对“ 唯 物 主 义” 这 一 标 题 解 释 道: 它 其实 是 一 个 中 英 文 的 文 字 游 戏, 英 文 的“material-ism”中间的横纲意味着在黑格尔的哲学理念和当代社会的物质主义游走,隐射着张老师这么多年对各种建筑物质媒介的实验。 英语原文的“Materialism”,确切地翻译应该是唯物主义、物质主义与材料主义,真正重要的是后一种解释。这

代表张老师对建筑本原或者说建筑的基础的一种立场,正如他自己多次提到的那样 -- 建筑的基础是物质和材料,建筑应该从摸得着的材料入手。 可是如果不只将眼光局限于材料主义,而是着眼于寻求建筑中存在的“客观性”,或者说“唯物性”,此次展览中有三点是十分明显的:空间、材料及其建构方式,还有就是人的生活行为方式。

一.空间

空间的存在是客观的,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2】所以,究其本质,空间只是物质存在形式的一种,它的大与小,阔与窄,内与外都只是人们的意识强加于上而已,它的性质和意象都是可以随人们的意识而改变的。在张老师的创作作品中,“空间的客观存在”这一点往往得以强调。例如在 1990~1995年间,他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一系列研究中,巧妙地运用大面积玻璃墙,将室外空间介入到室内,用空间来划分空间,从而取代传统用墙面来划分空间的方法。视线上的穿透与行为上的阻隔,让人从心理上消除对空间的界定,使室内外的空间达到统一。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垂直的玻璃宅。 我们客观世界所处的建筑空间都只是根据人的意识来强加限定的,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展示了建筑空间在水平方向无限延续性。可是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只承认了空间的水平方向的无限延伸,而很难接受空间在垂直方向的无限延伸,仿佛如果没有顶和地面的限定,空间也就不成立了。正如黑川纪章提出的“灰空间”理论: “如果把空间比作色彩,那么作为

Page 8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室内外结合区域的‘缘侧’,就可以说是一种灰空间。作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乎于内与外的第三域,才是‘缘侧’的主要作用。因有顶盖可以算是内部空间,但有开敞又是外部空间的一部分。因此,‘缘侧’是典型的‘灰空间’,其特点是即不割裂内外,又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与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3】 当去除四周的围合,只剩屋顶与地面的限定,空间还是存在的,只不过它变成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过渡——“灰空间”。在对建筑空间的几乎所有讨论,仿佛都存在一个必要的前提——顶面和地面必须存在。顶面以上与地面以下的空间被有意或无意地略去了。在垂直的玻璃宅中,张永和老师展示出空间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延伸,通过玻璃材料隐藏顶面与地面的限定,空间却没有随顶面或地面的隐藏而消失,从而揭示空间存在的“客观性”。空间是客观的,人的意识可以将它区分内与外,大与小等,却无法左右它的存在与消失。

二.材料与建构方式

材料是建筑的基础。材料的本身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基本形式,东、西方传统建筑的根本差异性就在于其建筑材料的区别。木材的轻盈与它的不抗风雨侵蚀,造就了东方传统建筑中的巨大挑檐;混凝土良好的可塑性才能形成朗香教堂那优美绝伦的曲面造型;如果没有通透反射性良好的玻璃,也就没有奥迪宅中动态与速度的特殊效果了。同时,材料在建筑中是人最开始、最直观接触到的部分,所以在现在普遍追求的地域主义的设计中,大多建筑师都选择当地的材料来开始建筑的设计。王澍在宁波博物馆中用收集来的瓦片做成外墙面,卒姆托在设计瑞士 Sogn Benedetg 乡村小教堂时,外墙面也是利用当地的木瓦配合阳光的照射来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 材料的建构方式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它取决于材料本身,这点在这次展览“无间造”部分已经充分被说明了。尤其是在结合电影《无间道》的场景制作的视

频中,更是浅显地表达出它们的客观性。“烟斗”可以是电影场景中的道具,亦可以是长城脚下的“二分宅”;“单车轮子”可以用来骑,也可以用来做席殊书屋里的移动书柜的轮子;“铝合金条”可以是防滑车道,也可以是日本乡村的露天剧场,还可以变成南京佛手湖边的“吊脚楼”。同时在展览现场,张老师用传统的中国的瓦片材料,结合螺钉和钢丝将其形成两个弧形交接的形式。通过种种让人诧异却又合理的建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材料的建构方式已经客观存在于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做的无非是用我们自己的意识去组合它们,进而发现它们,仅此而已。

三.人的生活行为方式

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是张永和老师一直以来所强调和致力研究的。早在伯克利大学学习时,他就清楚里认识到生活事件与人造环境间具有微妙但又至关重要的联系。没有生活事件的介入,空间也就仅仅是空间了,而不能具备内在的承载力和意义,更勿用说地域性和文脉传承了。 人们是根据自我的行为方式来调整意识里空间的功能和形态的。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由于具体人的行为改变而引起了某一固定空间的意义也跟随改变。在张老师的《作文本》一书中,他描述道:一群孩子在街头骑一种小轮子自行车,借地形地物做各式惊险的跳跃。可见由于孩子们骑车这一事件的介入,原本的街头空间变成了孩子们的游戏空间,而且这种空间比专门的游戏场带给孩子们更大的乐趣。【4】借此,他完成了他的课程设计——自行车公寓设计,门户关闭,是满足家居需要的住宅;门户打开,可以组合出多种骑车路线,一路跳跃,可到达楼内任何一点。空间形态体现了功能的重叠,骑车行为的介入,居住空间随之异化,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行车运动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空间变化的实质仍然是由于人的意识而在改变。 《作文本》一书中还有一段描述也很有意思:“我”和吉姆在门西下城租了一套房子,有六个房间。在那里居住的

一年时间里,“我们”总是不断地变换着房间的使用方式,一号房间由最开始用做起居室,在到后来由于“我”想利用它的良好光线,搭起了一块门板当桌子,在里面工作,最后“我”干脆睡、工作、进餐全在里面,至此,一号房间就变成“我”公寓里的公寓了。在五号房间,本应是餐厅,由于灯具坏了,房间气氛较阴森,“我们”也几乎从不在这里吃饭,更谈不上请客,由于吉姆喜欢收藏,将他收集来的破旧的相机或生锈的铜丝等全都放置在这里,因而,这个空间餐厅的功能亦迅速被展览储藏所替代。【5】 人的行为而产生的生活事件与人造环境空间的关系是微妙玄乎的,两者都客观存在,意识在其中其链接作用。人的意识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空间功能的多样化,空间环境的微小差异亦能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结语

建筑的“唯物主义”指代的是建筑中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强调建筑的本身特性,而剥离了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空间、材料与建构方式、人的行为是“客观”具体的三个方面,建筑是人的意识加于“客观”之上而产生的。正是由于建筑设计亦开始于“客观”,而意识对它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所以才能导致建筑如此的多样性。

注释

【1】 汤 姆· 洛 克 摩 尔 , 司 强 . 费 希 特 的 唯 心 主

义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

论 .2011(12)

【2】引自《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3】黑川纪章著 , 梁鸿文译 . 日本的灰调子文化 . 世

界建筑 [J].1982(1)

【4】【5】张永和著 . 作文本 [M]. 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

Page 8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西方新理性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启示

ABSTRACT文 / 李志龙

——从特拉尼到罗西,对历史的理性解读

中国建筑师一直面临着如何将古老的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结合的问题,而在同样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与建筑系统的意大利,在现代主义与传统的结合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诞生了意大利新理性主义。意大利和中国的情况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我们可以从意大利的探索中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本文从意大利新理性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两位伟大的意大利建筑师,特拉尼和罗西,从他们的理性主义探索中整理出对中国当代传统与现代结合问题的理性启示。

KEY WORDS新理性主义 特拉尼和罗西 传统与现代 中国 启示New Rationalism, Terragni and Rossi,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China, enlightenment

一 .意大利新理性主义产生的背景

诚然,建筑流派的产生是与其当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主义建筑其功能至上的原则符合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急需新的思想与快速低价的建筑方法的需求,于是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在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达到高潮,结出硕果累累。现代主义建筑风行全球,在全世界各地都被大量的创造和模仿,这样的建筑符合了战后全球建设的经济与追求新形式的要求,“住宅就是居住的机器”,这个机器大生产的时代造就了现代主义建筑,但是大量的现代主义建筑消除了风格和场所感,同时也忽略了深深地存在于场所的历史多样性,这样的现代主义建筑被冠以“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名称。随着全球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建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对场所和历史诉求,于是产生了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反对,这种怀疑和反对是多种多样,在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产生过伟大的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这种场所的存在感和历史感更加无法被忽略。 其实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的现代主义蓬勃发展,当时的意大利也涌现出了一批非常积极的探索者。同样是寻找新时代的建筑发展道路,与柯布西耶代表的功能主义不同,他们想要把意大利的古典建筑民族传统价值与当时机器时代的结构逻辑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结合。以朱塞佩特拉尼为代表的,被称为意大利理性建筑运动的七人组的基本思想,60 年代开始的新理性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特拉尼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后来,以罗西和格拉希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们便开始了“回

归历史秩序”的建筑探索,并很快在建筑界产生了影响。下来重点介绍特拉尼和罗西这两位伟大建筑师在现代主义与历史传统理性结合上的建筑探索。

二 从特拉尼到罗西

A 朱塞佩特拉尼的理性主义 “我们让理性主义深入建筑,而不是让建筑达到理性主义……一些希腊建筑有地中海式的平静而清晰的理性主义,他们创造了阳光下,绿荫花丛、面朝大海的生活;也有制造肮脏和梦魇般生活的理性主义”——特拉尼 .【1】 特拉尼的全部作品中显示了两个重要的趋向 : 一是对抽象形式的依赖,即对几何秩序的偏好 ; 其次是对象征内容的依赖,包括文化的、历史的、文学的象征。前者为理性的思维,而后者为感性的思维。理性与感性结合创造出有机的整体。分析特拉尼的设计过程,可以发现其设计思维不断的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转化 : 感性 - 理性 - 感性 - 理性。首先,他会感性的搜集资料或寻找传统的溯源,接着对建筑进行理性的分析,采用理性的形式语言构筑建筑。最终形成了理性的建筑结果却给观者带来了感性的建筑体验。以但丁堂 ( 图 1) 为例,他把阅读《神曲》后产生的感性思维用理性的控制手段生成了一个理性的建筑,但是游历的参观者却能产生非常感性的认识。特拉尼的感性包含了他对《神曲》的感悟,以及他对中世纪和远古时期纪念建筑的感悟。而特拉尼的理性包含了他对数理的法则,以及现象的法则的理性运用。现象包括了周边历史建筑的现象和文学的现象。【2】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又包含了三个方

图 1 但丁堂之天堂——朱塞佩 .特拉尼

图 2 圣卡尔塔多公墓——阿尔多 .罗西

Page 8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面 :1,强调体验的理性主义 受柯布西耶影响而来的“漫步建筑”在特拉尼的许多作品中得到体现,强调不同空间带来的空间体验,以及空间流动性所产生的心理和视觉的体验。2,象征与隐喻的理性主义 特拉尼的象征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在但丁堂达到了最高峰,这个极其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作品在矩形与直角之间表达了综合的历史、文学和艺术的象征。3,与历史相关的理性主义 特拉尼在设计中包容了同一类别下的亚述的、埃及的、罗马的、和希腊的古建筑。这种倾向可以归因于特拉尼认同古罗马的建筑的观,也可以归因于他期待寻找适用于所有建筑的共同的理论基础的愿望。同时特拉尼在建筑设计中呼应周边建筑,保护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是一位典型的文脉主义者。

B 阿尔多罗西的新理性主义 罗西主张对古罗马传统建筑和都市进行综合性的考察,积极尝试从传统中追索永恒不变的内在逻辑,使建筑成为历史记忆的物化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延续,从而超越时间,成为永恒的纪念物。罗西热衷于“类型学”研究,他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收集传统典型建筑的平、立面,空间、形体构成及城市的组织、结构系统,整理出一些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归纳,使繁复的古典建筑得到抽象提炼,找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理代建筑中,使新老建筑得到文脉上的相通,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寻找到结合点。他认为古罗马建筑的内在秩序是一系列几何形体的组合和各种轴线的连合,城市的基本元素为纪念物,因为它是记忆的物质形式,是城市的本质。故在其作品和草图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固定的几何体形象,如三角形、六面体、圆锥柱廊及咖啡壶、三角旗等。它们来源于罗西对意大利传统建筑和平常视而不见的普通物象的抽象概括,它们来自一种经验,一种记忆,同历史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如圣卡尔塔多公墓(图 2)并不拘泥于繁琐的细部装饰,

而是以简洁的手法来充分体现传统神韵。并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竟和某种对古典文化流连的伤感情调。新理性主义在都市设计上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强调城市是集体记忆的总和,是历史的积累,认为都市设计必须到历史中寻找根源和秩序,彻底反对现代主义割断历史的作法。

三,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

的启发

我国和意大利同属世界文明古国,都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虽然两国在建筑观念和建筑形式上不尽相同,但面对广博的文化遗产,建筑师们的心态却是一致的,都为古典建筑优美的造型,严谨的比例、法式,变化的空间,和谐的环境而感到自豪。同时,由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和它的完美程度决定了国民意识中知足、守旧的成分,它提倡统一而非多元,强调共性而非个性。林语堂说“所谓的中国文明必须被理解为一种与西方文明有相当差别的文明,喜欢尚古主义,并不愿意向它说再见”这种意识一直是中国现代建筑师心中解不开的民族情结,同时这也是与之有关的业主和公众的审美趣味中心,加上其它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形式的建筑将处于优势地位而左右局面。 一幢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政治、经济、科学、哲学的物化形式。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意识,素质及中国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建筑该走的路。中国的建筑应注重历史文脉、民族传统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 借用“形态学”方法来分析,中国的建筑应在空间层次化,形体多样化,立面线型化和环境整体化上得到发展。与西方某些明确、单一的空间形态特征不同,中国建筑的空间具有层次感和模糊性,它没有明确的界面。它的美主要表现在一种动静相生的空间变化之中,我们从室外进人室内必须经过各种过渡空间从而获得了重叠的整体的印象,这样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在同一墙面上不断地出现实与虚的交替,更

使内外场景交融和流动,它不仅取得了丰富的景观,而且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表达复杂的情感。它既有现代派建筑空间流动的特点,又有后现代不同空间串联的特性。在空间体验上,除三维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时间因素。同时光与影的巧妙应用又重新解释了其意象和表情。建筑空间这种由层次感所带来的神秘性或许正是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真实意蕴。 在未来的社会中,环境设计将是建筑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幢建筑的优劣,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内涵,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和谐。中国城市注重建筑群体的组合美和相互的协调关系,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轴线的应用,园林中对景、借景等手法,都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城市设计的优秀典范。环境整体化必然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具有传统文化的城市里,建筑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 R. 克莱尔在《都市空间》中指出 :“城市中每一建筑应从属于整体计划 . 那就是,它的比例,建筑形式及建筑语汇,必须与现存的建筑构造相调和……既存的都市空间概念不能被歪曲,只能借助于新的建筑来补充,假如新的都市空间概念并非既存,新的建筑必须去创造它……”。也就是说,新建筑要符合城市原有格局和文脉,使环境与建筑一体化,达到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关系。中国建筑要腾飞,除拥有独立风格的理论体系外,重要的是要存一套能指导具体设计实践的方法论,任何中国现代建筑都不能忽视悠久的传统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保持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注重人与建筑的和谐关系,才能在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参考书目:

[1]《意大利建筑师居赛皮 • 特拉尼及其理性主义》

徐晓玲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大师作品分析一解读建筑》,王小红,中国

建筑出版社,2005

Page 8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9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9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课程时间:2013.11.11——2014.01.07

参与者:孙柏、郑蒨、王玲平、彭婷婷、闫景月、

冯硕静、李宇辉、覃钰琪、黄金辉、屈子敬、马驰、

张骐跃

指导老师:张彤(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

助教:闫楠(东南大学研究生)

课程安排:

11.11-11.15 布置设计任务,场地踏勘

功能策划与三期建设任务书拟定

讲课:整体环境

11.18-11.22 园区整体环境设计

三期建筑空间模型研究

11.25-12.06 场地、功能与空间的综合研究

完成几何确定

中期答辩

12.09-12.13 结构形式、材料形体的综合研究

技术规范校验、

重点空间深化设计

12.16-12.20 墙身大样等典型节点的深化设计

12.23-12.27 表达设计,正图与模型制作

讲课:设计表达――图面与模型

12.30-01.03 表达设计,正图与模型制作

01.07 终期答辩

南京三宝科技园区功能衍生与环境整合设计 ——2013-2014 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跟踪

1. 课题背景

我们身处急速变化的时代,城市建筑环境趋于碎片化,人们对于物形环境的记忆和认同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印证。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们无法奢望城市的发展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愿景和规划。这是我们身处的现实,不知还将延续多久。然而,社会的意志终究会趋同和稳定,当混乱无序的发展到达一定阶段,破坏还不至于无法挽回时,我们需要具备一种能力,重新建立结构,整合被支离的环境,寻求获得生活的质量。 三宝科技园区位于紫金山东麓,马群互通的东北象限,总用地面积 102796平方米,其中现有建筑面积 41395 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 19890 平方米,二期建设 21505 平方米)。位属马群科技园区,是仙林新城“四区两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企业目标的调整壮大,园区用地的蔓延扩展,以及两期园区环境的建设。三宝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城镇发展的平行印证,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就和矛盾。在二期建设接近尾声的阶段,我们有理由去设想和模拟一种技术策略,健全一个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企业的机能,完善功能配置,闭合物形结构,整合园区环境。

不久的将来,修补、改造与整合环境将是中国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未来建筑师必须具备的技术能力。

2 设计要求

作为三期的功能衍生部分,首先要求同学根据现代科技企业的发展定位,策划功能结构,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三期建设中补充完善功能配置,其中至少需包括 4000 平方米科技孵化器、400 车位机动车库、职工活动中心(包括 500人多功能厅、职工餐厅与厨房、其它文化体育设施)、3000 平方米接待宾馆,以及必要的服务设施与设备用房。 作为环境整合的需要,在扩展的园区总用地中,将一期、二期与规划三期建筑以及道路、绿地、水面、广场、高速公路声屏障、停车设施等环境设施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倡导土地的复合利用和空间资源的高效开发;创造出具有明确空间特性和识别感的积极的外部空间系统;将基础设施与景观因素融合进空间规划中,使园区成为融建筑、基础设施和景观为一体的高效、宜人的创新型科研环境。

3 教学过程3.1 案例介绍

图 1 场地卫星图

图 2-5 基地分析图 2 高速公路防护带与建设控制区域图 3 建设阶段图 4 功能分区图 5 交通流线

2 4

53

本刊记者 / 闫 楠

Page 9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大四同学在本科设计教学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城市设计规模的大型公建设 计, 课 程 希 望 通 过 建 筑 空 间 的 塑 造和外部场地的组织来处理好这种人工与 自 然 的 关 系。 张 彤 老 师 在 设 计 的 开始 阶 段 给 大 家 讲 了 题 为“Integrated Enviroment"( 整体环境)的案例研究,通过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等案例,说明了景观与城市语汇如何交融,如何运用秩序来控制大尺度的空间,让景观成为容纳与安排复杂城市活动的媒介。“大都市不再被仅仅视为是一个个盒子状建筑的集合,而更多的被视为一个有厚度、由积聚的斑块和层叠的系统构成的有生命的毯状物。”帮助同学们拓展了设计思路,探讨了设计的多种可能。

3.2 场地勘探与初步规划 在场地勘察过程中,张彤老师作为三宝科技园区二期建筑的设计者为大家详细说明了场地现状,科技园黄申副总作为设计甲方也与大家交流互动,对科技园区的发展目标与计划做了详细讲解,大家对于三宝科技园区多年来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管理、建设上的经验有了很直观、细腻的了解,得到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和亲身体验。 场地中一期四栋单体建筑形成半围合广场空间后,二期的操作是对主广场的场域的更强界定,与一期建筑一起形成北部的完整园区设计。经过场地勘探,同学们得出了一定的理性分析:1. 西入口地块在一二期开发中缺乏建设,场所感差;2. 场地南侧景观未被合理利用,融入场地;3.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下停车空间)的缺乏,导致场地秩序混乱;4. 高速公路防护带要求:距离高速公路50 米范围内为禁止建设区;距离高速公路 50 米 -100 米范围内为谨慎建设区,需考虑高速公路的绿化防护与隔声要求,合理规划功能内容,控制建设容量。 学生在第一周对于场地有了一定的量化分析和理性认识,并且对于三期场地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规划。跟以往课程设计中功能任务书被完全给定不同,这次三期建设建筑功能由学生自己通过分析

得出,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自主性,同时要求他们对场地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认识。

3.3 建筑空间模型研究 在初步讨论过场地功能分布后,学生开始通过空间原型的找寻切入方案设计,在保证空间品质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原型空间对不同功能乃至整个园区的整体控制。这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完成园区整体环境的整合。其中一组学生在场地踏勘之后,想从员工在三宝中一天的生活路径出发,通过院落体现时间感,并通过院落原型的连续完成一种可游历的空间,感受时空变化(图片 11-12);有的同学则通过网络或者自己的经验提出自身向往的一种办公空间,想到利用高差变化和空间围合的打破,改变传统行走、工作和植被界面之间的关系以创造新的空间体验为设计的原型(图片 13-14);另外一些同学感受到现有场地中活动的缺失,提出运动时激发创造力的途径之一,从而提出要建立适应于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室内外空间模式。这种做法使同学们在方案没有生成之前就对将要设计的空间效果有一个预期,在这种引导下通过各种手法将这个不明确的空间意向塑造出来、表达出来,慢慢地明朗清晰化,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的呈现。

图 8 参观三宝科技园

图 9 场地初步规划(马驰、张骐跃绘制)图 10 场地初步规划(郑蒨、孙柏绘制)

图 11-12 空间原型研究(王玲平、彭婷婷制作)

图 6 拉维莱特公园 图 7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Page 9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团队组织和合作精神。设计需完成包括规划选址、总平面设计、建筑单体设计、重点空间深化及典型墙身剖面和构造节点设计等多层面的设计工作。 精心的筹划以及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使整个教学计划得以逐步进入正轨并且按照预期逐步向前推进。自始至终,大家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大家最终圆满完成了本设计的学习。教学期间,老师为同学们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教学同步推进的过程中,开设了一系列讲座,针对教学的各个过程为学生的设计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支持,这些讲座可以在学生同步设计的过程中帮学生扩展思维,推进设计进程。 建筑学院评图实行开放化,评委一般由外请专家,其他年级教师,同课题其他题目指导老师,本作业指导教师等组成。评图结束还会有督导进行综合调整,找出设计教学和评图中的问题,以利于教学的提高。在本课程设计教学中期答辩时张彤老师邀请了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凌克戈建筑师,并在最终答辩过程中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主任汪原教授参与教学答辩,使大家收获了许多极具启发性与前瞻性的观点和评论,接触到许多专业的指导和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最终圆满结束本课题学

图 13-14 空间原型研究(冯硕静、闫景月绘制)

图 15-16 空间原型研究(李宇辉、覃钰琪绘制)

图 17 空间原型功能配适(冯硕静、闫景月绘制)

图 18-19 材质与构造设计(马驰、张骐跃绘制)

任何建筑都需要对场地有所回应,特别是在一个已有两期建设,并且所处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场地中。其中一组以解决停车问题为设计出发点的同学,定义了一些可以跟车库层地下庭院结合的功能,比如适合于员工思考的冥想空间和延展于景观面上的徘徊空间,咖啡,淋浴等多种休闲放松功能。在停车场的设计中,摒弃旧有的空间模式,为其引入阳光与院落,院落的布置原则一方面通过 8.4mX8.4m 的柱网控制,与地面上层的建筑结合,另一方面考虑到车辆在地库中行驶时,与车道节奏吻合的院落的光线也能对其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3.5 材质与构造设计 对结构、材质与形态的研究成为设计后半段的主要驱动 , 为了跟环境取得最大程度契合,材料的选择和表达变得尤为重要。学生们需根据初步确定的形态与空间关系,选择具体的建筑材料,研究其材质表现与构造技术,并进一步讨论场地、材质与空间的建构学关联。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学生需选择各自项目中的一个代表性空间,在1/50 的模型、平、剖面及 1/20 的墙身剖面中研究材料的连接、性能及材质的设计与表现。 其中有一组同学利用陶棍的渐变组织来完成空间虚实的反映,并与一二期建筑取得协调;一组同学的立面及材料选择是与自己设计的单元空间原型相适应的,采取与结构体匹配的角部开放的材料布置;而另一组同学则想在自己设计的“徘徊空间”原型上利用砖墙的不同砌筑方法来完成空间的进光量与光照效果的控制。每组同学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方案选取了与空间适应的材料与构造方法,并且也充分考虑到了节能和环保的需要。

4. 结语 本科四年级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为教授先提出题目,然后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要求自主选择。四年级建筑设计课张彤教授工作室有 12 位同学,学生自由分为6 组,每组两人。分组强调设计过程中的

Page 94: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习,完成本科四年级阶段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课题,取得累累硕果的同学们对这两个月的学习经历都有了深刻的感悟与思索。

5 学生作业情况介绍

Flat & field 设计者:郑蒨 孙柏

本设计是以整合现代社会由于发展不平衡而支离破碎的环境为出发点的一次尝试。在此设计中,我们希望通过在原有建筑的正交网格中引入原来的自然环境控制线(等高线、河道线、农田肌理)来唤醒人们对物形环境的记忆和认同,以 field&flat 的概念重新建立了点 - 线 -面三重结构,为园区员工创造了更加贴近自然并且强调交流性和便利性的工作环境,修补、改造和整合了三宝科技园的园区环境。这个设计最初就不仅仅着眼于三宝科技园内部,而是试图将整个紫金山风景区周边趋于碎片化的环境纳入考虑范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课程作业去尝试寻找一种方式,能够使自然山水与人文城市之间更为有机和谐的结合在一起。点评: 设计体现了大四学生对建筑设计应有的思考深度,对自然和场地的关系诠释

图 20-23 模型与图纸展示(郑蒨、孙柏绘制)

Page 95: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的非常好,设计的深度和切入点都很到位,画蛇添足之处在于不能完整的贯彻对于追求修复自然的设计策略,还提出了用点阵式体块对于市政的呼应,显得没有自信,对于场地的解释过于累赘。

时间·院落 设计者:王玲平 彭婷婷

我们在时间在空间中的转换时用了院落这种手法,我们首先在一二期中找到三个院子,最中心为轴线序列上的院子,它旁边的院子为人活动的院子,而最南端的院子为体育活动的院子。我们根据院落对场地进行了 100mx120m 的模数的控制,在东南边形成一个生活服务的水院,三期的建筑主要是与一二期建筑共同围和与限度这些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院落空间,同时这些院落之间的转换也考虑到传统民居中院落的收放节奏,不同的人流也会根据自己对需要在一天中体验其建筑序列上的各个院落。空间原型在居住区体现为较私密的条形体量,互相之间用横向的院落打通,形成一个整体。院落空间在不同尺度上做了延伸,从广场到公共空间到小庭院,外部活动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时空体验,地下车库整个延伸在西南部地块之下,采用最经济的中车道边停车布局。我们研究了若干案例,并据此得出我们的原型,共同点在于都是从院落到房间再到院落,互相穿插,这样才会形成均质的空间体验。点评: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强调的是一种静态的感受,而这个设计要强调体验性,而非视觉的观感,体现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体验逻辑。在设计中所提出的时空路径好像是为一种虚拟的人群设计的,我们并不清楚是谁,包括院落的设计也非常抽象,那么这种清晰程度是与整个设计的理解相关联的。

图 24-28 模型与图纸展示(王玲平、彭婷婷绘制)

Page 96: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Cycling Campus 设计者:屈子敬 黄金辉

园区现状的不够活跃使我们希望引入一个动态的工具去激活这个场地。自行车既环保又健康,希望倡导人们骑车出游和办公。我们发现我们之前的方案自行车空间只局限于在空中,对整个园区的影响还不够积极,我们希望自行车空间能在地面上去改变现有的道路、景观,于是我们重新分析了园区的道路系统,将园区根据现状布局划分成一些水平的条带,根据入口,水平线发生扭曲,形成斑块状区域,从而形成最终的总图。三期建筑体量的布置去做到与场地周边及内部的建筑相呼应。点评:以这种斑块化的或岛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肌理相当的有趣,而园区的整体性也达到较高的统一,但是设计仅局限于场地内部自行车系统的运作,忽略了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问题,会显得缺乏现实操作基础 ,而且本身在马群的工业园区进行这项操作的可实施性也是无法同哥本哈根这样的城市相比的。

图 24-28 模型与图纸展示(王玲平、彭婷婷绘制)

Page 97: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98: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Page 99: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2013.09——2013.12 学生活动

文 / 东南大学共青团建筑学院委员会

图 1 研究生乒乓球赛

图 2 趣味运动会

图 3 “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主题摄影大赛

图 4 走进浙大院、中联程泰宁活动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总结

2013年10月 研究生新生篮球友谊赛

由于是新生且工作室较分散,同学之间还不太熟识、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此次的篮球友谊赛旨在提供一个大家一起活动的平台并且身体得到锻炼。

2013年10月-11月 闪亮青春-露天电影 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013年11月1日“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主题摄影大赛

建筑学院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维系,引导社团摄影社,结合建筑学院学生的组织“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摄影作品展,展现与同学的在一起的走过的风景,美好的瞬间,难忘的回忆。

2013年11月 研究生硕博论坛

邀请了建筑学院很多优秀的博士师兄师姐,他们分属于不同的导师、研究不同的方向,但都非常优秀,请他们为学弟学妹传授学习经验、学习方法,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再合适不过。

2013年11月13日 职场规划——走进浙大院、中联程泰宁

这次参观交流的公司是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联筑境建筑公司。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同学们都受益非浅,交流的也很愉快。

2013年11月15日 研究生足球赛

东南大学研究生“七人制”足球联赛是由校团委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一年一度的校内研究生大型体育赛事,旨在丰富广大研究生同学的课余生活,增强研究生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足球爱好者的团结、友爱、交流、竞争。

2013年11月24日 海外经验交流会

面对浩如烟海的海外学府以及较为繁琐的申请程序,如何选择与如何准备成为同学们最关心的话题。研究生会国际合作交流部很荣幸可以邀请到一些留学归来的前辈,就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闻,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2013年11月30日职场规划——走进上海、走进DC国际

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同学们都受益非浅,交流的也很愉快。

Page 100: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图 5 建筑之春研究生舞蹈节目

图 6 建筑之春研究生小品节目

图 7 研究生辩论赛我院得冠军

2013年11月30日

“怎样合理释放压力和处理人际关系”主题心理讲座

高校学生,尤其是建筑学院的学生普遍压力较大,如果不能够合理处理压力、释放压力,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本次特别邀请到东南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的主任郭晋林老师,为我们讲解如何合理释放压力,以及合理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想必会使得同学们获益匪浅。

2013年11月-12月 研究生辩论赛

我院研究生组织参加了第五届研究生辩论赛,该活动从赛前组队到总决赛历时一个半月(11.1-12.15),经过五轮厮杀,我院研究生辩论团队最终夺下全校冠军!创造了我院在校辩论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2013年12月2日 “课题答辩与项目汇报的技巧”专题讲座

杨俊宴教授围绕课题答辩与项目汇报的技巧,列出了大家在汇报项目时常遇到的问题和犯得错误,总结其对应的基本程序,解决方法,技巧,同时举了很多例子来解释;其次对课题答辩进行了深入讲解,包括以后遇到的毕业答辩,答辩的礼仪,程序,方法,技巧,最后还为我们提了一些训练提高的方法。

2013年12月21日 建筑之春文艺晚会

今年建筑之春的主题是“光辉城市”,主旨在于每个人都在努力于自己的设计和工作,最终拼合成一个紧凑运转的城市,并通过微电影“光辉之城”,倡导“正能量,在于你自己”这一口号。晚会共分成三个部分,通过花样叠出的小品、舞台剧、舞蹈、歌曲,和幽默视频、微电影等相互穿插,共同展现建院师生的精神面貌、才华风采和创新能力,展现建院师生的特的正能量,期盼迎接2014年的到来。

Page 101: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冬·富士 / 金海波

长溪霞光 / 原 满

夕阳下的静谧 / 原 满

南京晚霞 / 邱文浩祈 福 / 路 天圣 经 / 闫 楠

优秀摄影作品选登

Page 102: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

摄影社获奖作品选登

Page 103: 筑研003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3/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