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第第 第第第第Piaget 第第第第第 、、 Vygotsky 第第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 View
    249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第六章認知發展:

Piaget、核心知識、 Vygotsky觀點

Page 2: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

內在過程 (inner processes) 與產出 (products) ,認知包括許多心智活動:注意、記憶、象徵、分類、計畫、推理、問題解決等等

Page 3: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認知發展 生命過程中,上述心智活動或能力的成長

與改變認知發展探討議題1. 一般發展過程2. 個別差異3. 機制 (mechanism) :遺傳和環境如何作用

Page 4: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皮亞傑 (Piaget) 的觀點一、 基本假設 (p.220 ; p.32)

(一) 建構者取向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的認知發展

孩子藉由自己的主動性來探索或建構周遭世界的知識

(二) 時期論 認知發展有 4 個時期,這些時期是固定而

不可改變的 (invariant)

Page 5: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三) 世界一同 (universal)

世界所有孩子的認知發展是一樣的時期和順序

(四) nature or nurture

人類的生物基礎 ( 如大腦 ) 使得孩子越來越能夠分析和解釋環境中的經驗,因此發展的時期順序是固定的,但遺傳和環境因素使得發展的速率有個別差異

Page 6: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二、 重要概念 (p.221)(一) 基模 (scheme)

認知結構,即讓經驗變得有意義的有組織的方式1. 感覺動作基模 (sensorimotor schemes)

2. 心智表徵 (mental representation)

( 1 ) 意象 (images)

對人事物、空間的心智圖象( 2 ) 概念 (concepts)

相似物體或事件集合一起

Page 7: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二)認知發展的機制1. 適應 (adaptation) 透過和環境直接互動建構基模( 1 ) 同化 (assimilation) 使用現有基模解釋外在世界( 2 ) 調適 (accommodation) 當注意到現有基模無法完全解釋外在環境時,創造新基模

或調整舊基模2. 組織 (organization) 將基模和其他基模連結,藉以建構更有相互連結的認知系 統

Page 8: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三) 平衡 (equilibration) 在平衡 (equilibrium)( 同化大於調適,認知

上穩定舒服的狀態 ) 和不平衡 ( 當新訊息出現,同化無法處理,調適作用 ) 之間來回的總和

每一次平衡,更有效的基模就會產生

Page 9: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三、時期( 一 ) 感覺動作期 (sensorimotor stage)(0-2 歲 )

1. 6 個次時期 (p.222)

2. 重要特色(1) 循環反應 (circular reaction)(p.223) 一再重複事件,使得原本偶發的感覺動作

活動成為新基模

Page 10: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意圖行為 (intentional behavior)(p.223)

8-12 月有意圖或目標導向行為,即協調基模來解決問題,如物體永久性

a. 物體永久性 (object performance) 不在視線範圍,仍知物體是存在著 推開擋住物體的障礙 ( 推基模 ) 和握住玩具

(握基模 ) A-not-B search error

Page 11: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心智表徵 (p.224) 孩子可以在心智中表徵經驗 心智表徵能力導致孩子具有其他能力: 看不見之位移的物體永久性 (invisible displ

acement) 延宕模仿 (deferred imitation) 假裝遊戲 (make believe play)

Page 12: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後續研究 (pp.224-225)(1) 低估能力(2) 後續研究 Baillargeon 違反期望方法 (violation-of-expectation)(p.2

25 ; p.226) 結果: 2 1/2-3 1/2 月 一些研究並未有相同的研究發現

Page 13: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 二 ) 前運思期 (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 )

運思 (operation) :依循邏輯規則,行動的心智表徵

1. 心智表徵能力的進步 (p.231)

(1) 語言和思考 語言是為符號表徵,是心智表徵相當彈性

的方式之ㄧ 認知發展導致語言發展

Page 14: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繪畫發展 (p.234) 圖畫是為符號,認知發展亦影響繪畫發展 繪畫發展順序:a. 塗鴉b. 早期表徵型式 約 3 歲左右,進入圖畫型式,但少數 3 歲

孩子畫出可辨認的圖畫 3-4 歲畫人 (蝌蚪人 )(p.234) 4 歲會加眼、鼻、口等特徵

Page 15: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c. 更真實的圖畫 5-6 歲畫較複雜,但由於開始表徵知覺深度,

其圖畫中所呈現的知覺仍失真 兒童中期之後對於物體之空間的安排才更

有組織

Page 16: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符號和真實世界的關聯 雙表徵能力 (dual representation) : 將一個符號象徵的物體同時視為一個物體

和一個符號

Page 17: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DeLoache : 2 1/2 和 3 歲幼兒 幼兒看一個成人將一個小玩具 (little snoopy)常在一個

模型房間中,然後請幼兒把玩具找出來 請幼兒到一個房間 ( 和模型屋一模一樣 ) ,找出大玩具 (big snoopy)

雙表徵能力:模型房間是個模型屋,但同時又表徵大房間

2 1/2 歲無法在大房間找到大玩具, 3 歲才可以 挼果把模型屋放在窗子後面,而且幼兒也不能碰它,較多 2 1/2 歲幼兒可以在大房間找到大玩具,因為模型屋的特徵降低

Page 18: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前運思思考的限制 (p.236)(1) 自我中心 (egocentric)思考a. 自我中心:無法區分自己和別人的觀點b. 三山問題(2)萬物有靈 (animistic)思考 萬物有靈思考:認為世界萬物都具有類似

生命的特質 例如:太陽對雲生氣,正追逐著雲

Page 19: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未具有保留概念 (inability to conserve)

a. 保留概念 (conservation) :即使外表改變,物體的物理特質保持不變

b. 研究保留概念的設計 (p.237)

c. 保留概念的三個指標 整體性 (identity) 互補性 (compensation) 逆轉性 (reversibility)

Page 20: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d. 幼兒特色 集中一面 (centration) :只注意到一個面向,忽略其他的面向;多半受知覺的外表影響;無法注意到中間轉型的動力過程 ( 如倒水 ) ,因此起始和結束的狀態沒有關聯

未具有逆轉性

Page 21: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4) 缺乏階層分類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的能力 階層分類:依據異同,將物體分成不同層級的集合

階層集合包含 (p.238)

Page 22: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後續研究(1) 自我中心 (p.237)

a. 改變研究設計4 歲幼兒也可以知道別人的觀點和自己不同

Page 23: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分類能力 (p.239) 1 1/2 歲:大略的分類 ( 如家具、動物、車

子、植物等 ) 3-4 歲:基本類別 (桌子、椅子 ) 、上層類

別 (家具 ) 、下層類別 (搖椅、餐椅 ) 幼兒快速擴展字彙和一般知識,使得他們

分類技巧也增進 (p.240)

Page 24: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研究: (p.240) 4 歲幼兒 二種動物的外型特徵,並給予一個理論來辨認動物存在這些外型特徵的內在原因

如果有這些內在原因的理論,孩子很容易的可以根據一些特徵來將新的動物分類,如果沒有這些內在原因的理論,孩子就無法記住這些類別。

Page 25: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3) 外形和真實 (appearance vs. reality)(p.240) 幼兒有困難辨認外形和真實 例如: 一根看起來像蠟筆的蠟燭,問孩子:「看起來像蠟筆的蠟燭,是真的蠟筆嗎?」

上述原因可能來自於語言問題,而非辨認外形和真實

如果不使用語言來測量,如果用在一些物體中選擇真實的物體,例如一些物體,選擇蠟燭, 3 歲幼兒也可以正確選出。由此可見, 3 歲幼兒開始了解外形和真實的區分,但開始的時候,能力還是薄弱,到學齡兒童,外形和真實區分的理解才比較完全

Page 26: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 三 ) 具體運思期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 歲 )(pp.242-244)

1. 特色(1) 保留概念(2) 分類 階層集合包含: 7-10 歲: 2 個小類和 1 個大類 ( 三個關聯 )

(3) 序列 (seriation)

Page 27: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4) 轉移推論 (transitive inference)(5) 空間推理 (spatial reasoning)a. 方向 7-8 歲:可做心智旋轉 (mental rotation) ,

分辨左右 8-10 歲:藉由「 mental walk 」的策略,想像一個人根據路線的移動,來給予清楚的如何從一觸到另一處的方向指示

Page 28: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b. 認知地圖 (cognitive map) 認知地圖指的是對於熟悉的大空間,如家的鄰近地區或學校,具有心智表徵 ( 如畫出這些地區的地圖 )(p.245)

幼兒和國小低年級: 認知地圖很片段 依據地圖尋找東西,如果地圖形成有意義的圖形,

可以找到 (p.244) 兒童中期後期:完整且地目和路線互有連結的地

Page 29: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限制 水平差距 (horizontal decalage) 於一個時期之內的發展,即在時期之內,邏輯概念的漸漸發展

轉移推論: 8 歲:長度可以,但無法處理甲比乙高、乙比丙高、甲比丙? 11-12 歲可以

保留概念 (p.237)

Page 30: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 四 ) 形式運思期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 歲以上 )

1. 特色(1) 假設—演繹推理 (hypothetico-deductive rea

soning)(pp.246-247) 根據一般理論或原則來形成假設 鐘擺問題 (p.247) 假設:線的長度、物體的重量、拉的高度、

推的力量

Page 31: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命題思考 (propositional thought) (p.247) 不須依據真實世界的情形來評估命題 ( 或語文敘述 ) 的邏輯

研究﹕ 呈現一疊撲克牌籌碼,詢問謝列敘述為真﹖為假﹖或不確定﹖

「在我手上的籌碼是綠色或不是綠色 (either the chip in my hand is green or it is not green 」

「在我手上的籌碼是綠色和不是綠色 (the chip in my hand is green and it is not green 」

學齡時期兒童﹕若籌碼藏在手中,則回答不確定,若看得見,則依據看見的顏色回答為真或為假

青少年﹕分析敘述的邏輯為真, either-or 總是為真, and 總是為假

Page 32: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2. 後續研究(1) 所有人都發展形式運思期嗎﹖ (p.250) Keating(1979) 40-60%﹕ 大學生未通過 Piaget 之形

式運思的問題 原因﹕a. 人們大都對於有大量經驗的情境加以抽象思考 例如﹕物理系學生以形式運思方式解決物理問題 但文學系學生以形式運思方式解決文學問題 政治系學生以形式運思方式解決政治問題b. 日常生活的問題不見得需要形式運思c. 文化傳遞思考方式

Page 33: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四、 Piaget 與教育 (p.251)由 Piaget 理論所衍生的教育原則( 一 ) 發現學習 (discovery learning)

( 二 ) 學習準備度 (children’s readiness to learn)

( 三 ) 接受個別差異 (accepta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age 34: 第六章 認知發展: Piaget 、核心知識、 Vygotsky 觀點. 認知發展的定義 (p.219) 認知的定義 導致「知道」 (knowing) 之心智 (mind) 的內 在過程 (inner

五、 Piaget 理論對於發展議題的觀點 (p.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