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9 香港自開埠以來,已經是一個華洋共處的港口城市,東方傳統和西 方文化兼收並蓄,給香港帶來了中西文化交匯的特色。作者會帶我 們看看香港豐富的面貌,感受傳統文化的色彩,欣賞香港璀璨多姿 的歷史軌跡。 系列三 賞 ‧ 歷史

香港文化拼圖 - HONG KONG PUBLIC LIBRARIES · PDF file香港自開埠以來,已經是一個華洋共處的港口城市,東方傳統和西 ... 鄭寶鴻 著 8733 ... 下 ,如何承載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香港文化拼圖香港文化拼圖

29

香港自開埠以來,已經是一個華洋共處的港口城市,東方傳統和西

方文化兼收並蓄,給香港帶來了中西文化交匯的特色。作者會帶我

們看看香港豐富的面貌,感受傳統文化的色彩,欣賞香港璀璨多姿

的歷史軌跡。

系列三 賞‧歷史

3030

系列三:賞‧歷史

鄭寶鴻4月22日(六)下午2:30-4:00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港九百年市區漫步

明信片、錢幣、郵票、舊照片及文獻票據等收藏家;現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

化博物館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錢幣研究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香

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以及香港收藏家協會名譽顧問。 著作包括:《順流逆流:香

港近代社會影像1960-1985》、《此時彼刻:港島東百年變遷》、《百年香港慶典

盛事》、《消失中的城市建築 - 香港歷史圖像精選1880s-1990s》、《香港明信片

(1940s-1970s)》、《圖片香港郵票》、《圖片香港貨幣》、《新界街道百年》、

《九龍街道百年》、《港島街道百年》及《百年香港中式飲食》等。

用多張照片及明信片,與讀者攜手鑽入時光隧道,一起回顧港九的發展歷程。

著作 索書號

此時彼刻:中西區百年繁華 739.18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中華書局,2014。

此時彼刻:港島東百年變遷 739.18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中華書局,2015。

百年香港中式飲食=DininginHongKongoveracentury 483.809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經緯文化,2013。

百年香港分區圖賞=PictorialguideofHongKongoveracentury 7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經緯文化,2015。

31

港九百年市區漫步

系列三:賞‧歷史

著作 索書號

百年香港華人娛樂=EntertainmentfortheChineseinHongKong 990.9391

overacentury 8733

鄭寶鴻著

香港:經緯文化,2013。

百年香港慶典盛事=FestivalandcelebrationinHongKongoveracentury 538.58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經緯文化,2014。

香港華洋行業百年‧貿易與金融篇 480.9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商務,2016。

香港華洋行業百年‧飲食與娛樂篇 483.809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商務,2016。

消失中的城市建築:香港歷史圖像精選1880s-1990s= 923.391

Vanishingarchitecture:selectedimagesofHongKong1880s-1990s 8733

鄭寶鴻著

香港:三聯書店,2013。

幾許風雨:香港早期社會影像1911-1950 739.18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商務,2014。

順流逆流:香港近代社會影像1960-1985 739.18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商務,2015。

默默向上游:香港五十年代社會影像 543.391

鄭寶鴻著 8733

香港:商務,2014。

3232

系列三:賞‧歷史

陳蒨5月27日(六)下午2:30-4:00花園街公共圖書館

潮籍盂蘭勝會:香港記憶與身份認同

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現任香港樹

仁大學研究辦事處總監,社會學系教授及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總監。研究涉及香港、

台灣、中國及新加坡華人社會,領域包括家庭、宗族、宗教、文化遺產、集體回憶及

身份認同。 著作包括《潮籍盂蘭勝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回憶與身份認同》、

"Building Temples in China: memories, tourism and identities"(合著)及《生態與文化遺

產:中日及港台的經驗與研究》(合編) 等。

講者將分享潮籍盂蘭勝會作為一個潮汕地區鄉村的傳統宗教習俗,如何在香港這個大都會落地生根、傳承、發展與創新,分析它在殖民解體、香港回歸的歷史脈絡下,如何承載香港的集體回憶及彰顯潮人及港人身份認同。

著作 索書號

生態與文化遺產:中日及港台的經驗與研究 541.2

陳蒨、祖運輝、區志堅主編 2270

香港:中華書局,2014。

潮籍盂蘭勝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體回憶與身份認同 538.58391

陳蒨著 7544

香港:中華書局,2015。

BuildingtemplesinChina:memories,tourism,andidentities 299.51435

bySelinaChingChan,GraemeLang CHA

Abingdon,Oxon:Routledge,2015.

33

系列三:賞‧歷史

張帝莊6月24日(六)下午2:30-4:00將軍澳公共圖書館

歷史.人物.寫作

任職傳媒多年,擔任記者時曾採訪尼泊爾山區、非洲馬拉維、加納水壩、南非貧民

窟、孟買電影工場及馬爾代夫的戒毒所。過去十年在不同媒體發表專欄文字,包括

《星島日報》副刊、《U Magazine》書評版和《明報》親子版,題材包括小說、評論

和隨筆。著作包括「香港書獎」得獎作品《一本讀通世界歷史》、《美荷樓記:屋邨

歲月,鄰里之情》及《消費森林x品牌再生 : 李永銓的設計七大法則》等。

每個人都盛載着一段歷史,每個人的歷史都是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只要帶着書寫歷史的眼光,任何人,任何角落,都變得價值連城。講者會從記述一件事最基本的元素—如何寫好一個人物開始,講述人物採訪寫作的竅門以及如何觀察和欣賞身邊的人。

著作 索書號

一本讀通世界歷史 711

張帝莊著;吳浚匡繪圖 1104

香港:三聯書店,2013。

美荷樓記:屋邨歲月,鄰里之情 739.189

張帝莊著;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策劃 1104

香港:三聯書店,2013。

消費森林X品牌再生:李永銓的設計七大法則= 496

Rebrandingxconsumptionjungle 4038

李永銓(TommyLi)口述;張帝莊撰文

香港:三聯書店,2012。

Thehistoryoftheworldinonesitting 909

ByAlexander,CheungTai-chong CHE

HongKong:JointPub.,2013.

3434

系列三:賞‧歷史

詹志勇9月23日(六)下午2:30-4:00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石牆樹:自然與文化的共生

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畢業,主修地理及地質學,英國雷丁大學農業

土壤學博士。素有「樹博士」之稱,曾為香港郊野及海岸公園管理委員會主席、香港

郊野公園之友會主席、城市規劃委員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及樹木專家小組等成員。

三十年來熱衷研究市區生態及綠化,推動香港屋頂和垂直綠化,並致力保護大樹及古

樹。詹教授是香港最早研究並發掘石牆樹價值的學者,並多次因研究及教學成就獲得

香港大學傑出研究員獎、最佳研究生導師獎、最佳教師獎。2014年獲國際樹木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ISA) 頒發 L.C. Chadwick Award for Arboricultural

Research,表揚樹木科學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詹教授是首位亞裔科學家獲得此項殊

榮。著書包括《石牆樹保育》、《香港市區冠軍樹》、《細說榕樹》、《細說洋紫

荊》、《綠遍香江》及《自然界的老大哥》等。

講座從城市生態、城市景觀、城市歷史及相關文物意義的內在要素,評價石牆及其共生榕樹對社區環境的重要性。樹木與石牆經過百多年的互動結合,漸漸演化為唇齒相依共同體,在高密度建成區內提供珍貴懸掛樹林,增添綠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世界級獨特罕有的城市生態瑰寶。同時闡明石牆樹的科學知識,根據其扎根、成長、健康及穩定性,述說多元生存因素,以證明其維護價值有理可依,提出結合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育方針。

著作 索書號

細說榕樹 436.11

詹志勇著 2741

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2005。

Bauhiniatreesfromobscuritytocelebrity=細說洋紫荊 583.32095125

byC.Y.Jim JIM

HongKong:FriendsoftheCountryParks:CosmosBooks,2006.

35

石牆樹:自然與文化的共生

系列三:賞‧歷史

著作 索書號

ChampiontreesinurbanHongKong 582.16095125

byC.Y.Jim JIM

HongKong:UrbanCouncil,1994.

Conservationofstonewalltrees=石牆樹保育 635.977

byC.Y.Jim,GlennFrommer JIM

HongKong:MTRCorporation,2014.

Treesindiagrams.1=圖說樹木˙1 582.16

byC.Y.Jim,KatyL.K.Mok;illustratedanddesignedbyMaximTang JIM

HongKong:FriendsoftheCountryParks:CosmosBooks,2007.

Treesindiagrams.2,Championtrees=圖說樹木˙2,自然界的老大哥 582.16095125

byC.Y.Jim JIM

HongKong:FriendsoftheCountryParks:CosmosBooks,2008.

UrbangreeninginHongKong:exemplarydesignsanddelights=綠遍香江 635.977

byC.Y.Jim JIM

HongKong:GreenFunCommittee,2008.

3636

系列三:賞‧歷史

蘇萬興10月14日(六)下午2:30-4:00牛池灣公共圖書館

從文物古蹟看香港歷史

資深歷史掌故課程導師、導賞員訓練計劃導師。曾於公共圖書館、歷史博物館、文物

探知館等舉辦公開講座、於香港電台主講「十八區自由行」及「香港街道趣談」等。

著作包括詳述聚居於香港新界鄧氏族群歷史的《錦田鄧族》、《屏山鄧族》;介紹本

港中式建築的《吉祥裝飾:香港中式建築與民間信仰》、《圖釋香港中式建築》、

《衙前圍:消失中的市區最後圍村》及介紹香港早期流行俗語的《老餅潮語》系列

等;並參與編寫《蓮麻村村志》及《蒲台島風物志》等。

香港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由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至今,香港已經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會。

講者會以現時仍可在香港地區所看到的各種文物、歷史建築、風俗習慣等去追溯過去的歷史。包括香港地理概況;新石器時代、秦漢至清以前的文化遺址、新界原居民、四大族群的生活習性;香港的前期經濟;香港的失落;英國接管新界與新界鄉民抗英運動;英佔後的香港經濟發展及建設:殖民地式建築、炮台等。

著作 索書號

吉祥裝飾:香港中式建築與民間信仰 925

蘇萬興、李國柱編著、攝影 4447

香港:共融網絡,2010。

坐言集之屏山鄧族 739.189

蘇萬興著 4447

香港:超媒體,2008。

37

從文物古蹟看香港歷史

系列三:賞‧歷史

著作 索書號

坐言集之錦田鄧族 739.189

蘇萬興著 4447

香港:超媒體,2008。

衙前圍:消失中的市區最後圍村 545.509391

蘇萬興著 4447

香港:中華書局,2013。

圖釋香港中式建築 923.391

蘇萬興著 4447

香港:中華書局,2012。

蒲台島風物志 739.17

蘇萬興等編寫 4227

香港:中華書局,2016。

蓮麻坑村志 739.17

劉蜀永、蘇萬興主編 4044

香港:中華書局,2015。

講開有段古:老餅潮語 802.5233

蘇萬興編著 4447

香港:中華書局,2014。

講開有段古:老餅潮語‧II 802.5233

蘇萬興編著 4447

香港:中華書局,2015。

講開有段古:老餅潮語‧III 802.5233

蘇萬興編著 4447

香港:中華書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