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治理 SPS协定:强调每个国家在保护其动植物和人类卫生方面 的权利,并提出规定和规则来指导贸易活动中采纳、实施并执 行该协定。成员国有义务遵循根据协定原则制定的法律法规。 各国都有责任为WTO和三姐妹组织提供治理和科技支持。 “三姐妹”组织:各种食品和成分都以不同方式来自不同国 家。为进一步加强协调性, SPS协定认可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ius),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和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OIE)。以期达到采用共同制订的措施准则的理 想目标。然而,整个过程从提案到科学评估和最终通过可 能需要几年时间。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从国际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各国可以在不需进一步 科学验证的情况下采用“三姐妹”组织的国际标准、指导方针 和建议。 各国亦可采用更严格的非歧视性要求, 譬若对进口 食品和国内食品采取双重标准则属歧视性要求。 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各国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实验 室能力、检验人员能力和领导力的水平上普遍存在差异。而 忽视食品安全可导致问题的大面积暴发。不可靠的食品安全 系统甚可增加进口国对产品的检测、检验和验证,并限制出 口国的发展机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系一包括163个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 ISO正式会员参与 制定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的自愿措施 。每个ISO成员有一票 表决权。ISO自愿措施可作为市场要求或作为法规和立法的参 考。ISO与WTO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倡议 认识行为守则,认证,发证机构和认可机构:总体来说,行 为守则系非营利组织为特定关注范围所制定并所有,例如: 可食动物的助长品。它以“三姐妹”组织的科学标准、指南 和及, 或ISO自愿措施为基础。再经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对公 司进行全面审核和审计的认证。认证机构必须由行为守则所 有方审核后才可以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计。此外,认证 机构必须被权威认可机构承认或认可,证明其有颁发证书必 要的技能和能力。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系一独立非营利基金,其主要活 动是评估行为守则或进行行业对标,决定某条守则是否符合 公共标准(例如: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原则)。GFSI把 行为守则作为条例的共同基础,从而保证结果的一致 性。但 并不意味着所有承认的行为守则都是等同的。 1. 共享术语带来的困扰: 类似“标准”这样的术 语可根据语境(公共或 私人部门)的不同,目 的(规定或要求)的不 同及应用(自愿和强制 性)的区别而不同。 2. 私营部门建立的“非官 方标准”。由私营部门决定 的产品特性,比如黄曲霉毒 素残留物水平较比官方设立 的全国标准或国际标准更加 严格。 3. 国际标准制定组织来解决 市场敏感问题的困难:如出 现新型毒素或掺杂物,却没 有适用的国际措施。 4. 行为守则有时将食品安 全和非食品安全义务混搅在 一起:如关于劳动力和环境 的标准非属官方食品安全措 施的要求,却是获得证书时 却必须达标的内容。 5. 企业行为守则和重复审 计的泛滥:由于相类似的行 为守则都需要分开审计,导 致效率降低,无益于食品安 全。 6. 政府的官方检测、检验和 核查的能力: 由于官方总体 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存在差距 和差异,损害消费者信心, 使问题爆发时更加严重。 FOOD CHAIN 法律法规 从国家到地方立法及法规 以国际科学标准,指导方 针和建议为基础。某些法 规也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 (ISO) 的自愿措施。 行为守则 相关行业采行详细具体的流程和程 序, 来表明食品的适用性。行为守 则是以也被认为是 “认证方案”。 企业倡议 具有远见的企业并不认为实施不同水平的 食品安全是一种竞争优势。反观食品安全 为集体挑战,是为“竞争前的空间”。采 纳行为守则及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进行认证,可以增加透明度,减小食品链 上的风险。 www.FoodPlusSociety.org 国际治理 1 3 4 食品安全的四大领域 分歧焦点 科学标准 科学产物的特点,诸如: 残留最高限量,食物添加 剂、污染物和毒素的允许 水平等等指导方针和建议 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原则及实践则包括了 食品卫生,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及进出口指南等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ISO 以科学标准、指 导方针和建议为基础建立自愿措施。 ISO 为一非政府组织, 不进行监管、立法、认证或认可等活动。 自愿措施 用以帮助说明所产食品的食用性。范例包括 有实现标准化实施和食品链的一致性的必要 前提项目:如早期确定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 物,确定是否符合适用的规范要求,以及实 ISO22000 一类的“管理系统”。 2 国家基础设 施建设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增长潜力。食品安 全基础设施建设强的国家则持有较优的立场 来保护公共卫生,提高生产效益,抓住新的 出口机遇,并限制不合格食品的进口。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为实现通力合作,各国政府共同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了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当谈到食品问题上,各国越来越无法自给自足,且较 以往更加依赖彼此。世界贸易组织 (WTO) 卫生与植 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以及“三姐妹”组织的科学标 准、指导方针及建议提供了食品消费的基础。 版权所有2010 密歇根州立大学董事会 三姐妹组织 此三组织是SPS协定认可来制定关于食品安 全、植物卫生和动物卫生国际标准、指导方 针和建议的相关组织。 1 2 3 4 从新鲜的本地西红柿到来自遥远热带岛屿的异国配料,当今的食品供应方式 前所未有。尽管食品的可获得性、多样性以及价格承受程度都是重要议题,然 食品安全在保护公共健康和避免食源性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求减少食品链各环节上发生化学、生物或物理危害,就需要各层面的不懈努 力:如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机构组织合作建立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指导方针以及 以科学原则和证据为基础的建议;各国根据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进行检测、检验 并核查遵守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食品链各环节制定了自愿措施以解 决“食品系统管理”相关问题;以及各企业采用“行为守则”认证, 来 增强透明度、减少风险。 实施食品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可能导致角色和责任方 面的分歧焦点。然而,食品安全仍需要大家共同负起 责任,包括消费者和终端食品加工商,都要 积极参与。 全球至本地 的食品安全 4 1 2 3 检验及合格 通过全国、省级和地方检验员及实验室 的网络,全面开展检测、验证并确保食 品和相关设施达标。 管理和认证 食品系统管理包括认证,比如:由独立认 证机构来确认是否成功采用并遵守了特定 的行为守则 。认证通常需要定期审计以确 保有效。 5 6

中文 Global Food Safety System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Explaining food regulations and safety systems.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文 Global Food Safety System

国际治理SPS协定:强调每个国家在保护其动植物和人类卫生方面

的权利,并提出规定和规则来指导贸易活动中采纳、实施并执行该协定。成员国有义务遵循根据协定原则制定的法律法规。各国都有责任为WTO和三姐妹组织提供治理和科技支持。 “三姐妹”组织:各种食品和成分都以不同方式来自不同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协调性, SPS协定认可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ius),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以期达到采用共同制订的措施准则的理想目标。然而,整个过程从提案到科学评估和最终通过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国际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各国可以在不需进一步

科学验证的情况下采用“三姐妹”组织的国际标准、指导方针和建议。 各国亦可采用更严格的非歧视性要求, 譬若对进口食品和国内食品采取双重标准则属歧视性要求。

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各国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实验室能力、检验人员能力和领导力的水平上普遍存在差异。而忽视食品安全可导致问题的大面积暴发。不可靠的食品安全系统甚可增加进口国对产品的检测、检验和验证,并限制出口国的发展机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系一包括163个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 ISO正式会员参与制定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的自愿措施 。每个ISO成员有一票表决权。ISO自愿措施可作为市场要求或作为法规和立法的参考。ISO与WTO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倡议

认识行为守则,认证,发证机构和认可机构:总体来说,行为守则系非营利组织为特定关注范围所制定并所有,例如:可食动物的助长品。它以“三姐妹”组织的科学标准、指南和及, 或ISO自愿措施为基础。再经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对公司进行全面审核和审计的认证。认证机构必须由行为守则所有方审核后才可以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计。此外,认证机构必须被权威认可机构承认或认可,证明其有颁发证书必要的技能和能力。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系一独立非营利基金,其主要活动是评估行为守则或进行行业对标,决定某条守则是否符合公共标准(例如: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原则)。GFSI把行为守则作为条例的共同基础,从而保证结果的一致 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承认的行为守则都是等同的。

1. 共享术语带来的困扰:类似“标准”这样的术语可根据语境(公共或私人部门)的不同,目的(规定或要求)的不同及应用(自愿和强制性)的区别而不同。

2. 私营部门建立的“非官方标准”。由私营部门决定

的产品特性,比如黄曲霉毒素残留物水平较比官方设立的全国标准或国际标准更加严格。3. 国际标准制定组织来解决市场敏感问题的困难:如出现新型毒素或掺杂物,却没有适用的国际措施。

4. 行为守则有时将食品安全和非食品安全义务混搅在一起:如关于劳动力和环境的标准非属官方食品安全措施的要求,却是获得证书时却必须达标的内容。

5. 企业行为守则和重复审计的泛滥:由于相类似的行为守则都需要分开审计,导致效率降低,无益于食品安

全。6. 政府的官方检测、检验和核查的能力: 由于官方总体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存在差距和差异,损害消费者信心,使问题爆发时更加严重。

FOOD CHAIN

法律法规从国家到地方立法及法规以国际科学标准,指导方针和建议为基础。某些法规也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自愿措施。

行为守则相关行业采行详细具体的流程和程

序, 来表明食品的适用性。行为守

则是以也被认为是 “认证方案”。

企业倡议具有远见的企业并不认为实施不同水平的

食品安全是一种竞争优势。反观食品安全

为集体挑战,是为“竞争前的空间”。采

纳行为守则及全球食品安全倡议 (GFSI)

进行认证,可以增加透明度,减小食品链

上的风险。 www.FoodPlusSociety.org

国际治理 1

34

食品安全的四大领域

分歧焦点

科学标准科学产物的特点,诸如:残留最高限量,食物添加剂、污染物和毒素的允许水平等等。

指导方针和建议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原则及实践则包括了 食品卫生,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及进出口指南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ISO 以科学标准、指

导方针和建议为基础建立自愿措施。 ISO 为一非政府组织,

不进行监管、立法、认证或认可等活动。

自愿措施用以帮助说明所产食品的食用性。范例包括

有实现标准化实施和食品链的一致性的必要

前提项目:如早期确定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

物,确定是否符合适用的规范要求,以及实

行 ISO22000 一类的“管理系统”。

2国家基础设 施建设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增长潜力。食品安

全基础设施建设强的国家则持有较优的立场

来保护公共卫生,提高生产效益,抓住新的

出口机遇,并限制不合格食品的进口。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为实现通力合作,各国政府共同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了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当谈到食品问题上,各国越来越无法自给自足,且较以往更加依赖彼此。世界贸易组织 (WTO)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SPS) 以及“三姐妹”组织的科学标准、指导方针及建议提供了食品消费的基础。

版权所有2010 密歇根州立大学董事会

三姐妹组织此三组织是SPS协定认可来制定关于食品安全、植物卫生和动物卫生国际标准、指导方针和建议的相关组织。

1

2

3

4

从新鲜的本地西红柿到来自遥远热带岛屿的异国配料,当今的食品供应方式前所未有。尽管食品的可获得性、多样性以及价格承受程度都是重要议题,然

食品安全在保护公共健康和避免食源性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求减少食品链各环节上发生化学、生物或物理危害,就需要各层面的不懈努力:如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机构组织合作建立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指导方针以及以科学原则和证据为基础的建议;各国根据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进行检测、检验并核查遵守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食品链各环节制定了自愿措施以解

决“食品系统管理”相关问题;以及各企业采用“行为守则”认证, 来增强透明度、减少风险。

实施食品安全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可能导致角色和责任方面的分歧焦点。然而,食品安全仍需要大家共同负起

责任,包括消费者和终端食品加工商,都要积极参与。

全球至本地 的食品安全

4

1

2

3

检验及合格通过全国、省级和地方检验员及实验室

的网络,全面开展检测、验证并确保食品和相关设施达标。

管理和认证食品系统管理包括认证,比如:由独立认

证机构来确认是否成功采用并遵守了特定

的行为守则 。认证通常需要定期审计以确

保有效。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