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接 1 河源忠信花 灯距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元宵赏灯习 俗中的一种独特民间造型艺术, 是河源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忠 信花灯民俗文化中更蕴含着讲仁 爱、重民本、守诚信、敬业乐群、扶 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人文精神。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 节,以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为主线, 融合了传统习俗、人文内涵、现代 艺术等丰富内容,深耕忠信花灯文 化品牌,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 化。活动现场极富年味、喜庆热 闹,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接触和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渠道,也 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优秀传统文化 中汲取了精神养分。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受到如 此关注,充分彰显出社会民众对优 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大家能够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精神源 泉,从而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以传统文化涵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厚伦理、二遵王法、三救急 难、四莫非为、五和乡里、六勤本 业、七周贫乏、八谨祭祀”,在连平 县忠信镇司前村吴氏祠堂里,随处 可见吴氏家训文化。在每年举行 的忠信花灯吊灯习俗“上灯”环节 中,吴氏族人都会在祠堂举行家 训、家规传承活动,迄今已传承数 百年,薪火不断、代代相传。 在文化节活动现场,家训家 规所在处也成为了大家驻足观看 的热点区域,不少人情不自禁现 场朗读起来。现场也有司前村的 吴氏少年们,热情而认真地为大 家诵读吴氏家训。 吴氏家训文化正是河源忠信花 灯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 所蕴含的“遵纪守法、和睦亲邻、修 身齐家”等丰富精神内涵,正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符。河源 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通过群众 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优秀民俗 文化走进群众生活,以优秀民俗文 化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入脑入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 迸发惊人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 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本次文化节正是落实这一重要 文化方针的具体实践。河源首届忠 信花灯民俗文化节之所以取得如此 轰动效应, “创新”功不可没。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 节以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为主线, 通过文艺创作、文化创意、文艺表 演、情景演示、互动体验、展览展 示等全新呈现方式,注重受众的 观赏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让观众 和游客耳目一新,赢得社会民众 的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主办方借力省内外 各大主流媒体,依托网络直播等技 术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 体化的聚焦传播,让更多人通过线 上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推 动了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进行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 传统文化穿越时间、抵达人心,迸 发出更为惊人的力量。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圆满落幕 相关新闻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通 讯员 刘飞翔 前日,我市多部门 联合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广 场” —茶山公园举行首次志 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现场 为市民提供 30 项志愿服务。 当天,来自市直机关事业 单位、大中专院校、社会组织的 300 多名党团志愿者、学生志愿 者、专业志愿者、行业志愿者参 加首次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 动,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义 剪、美容美法知识宣传、法律咨 询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科普 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心理健康 知识宣传和辅导、金融知识宣 传、文艺知识培训辅导和活动、 书画指导、家电检修、平安服务 30 项志愿服务。 据了解,“学雷锋志愿服务 广场”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志 愿者联合会牵头创建。“学雷锋 志愿服务广场”创建和首次志愿 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是今年我 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 系列活动内容之一,也是我市创 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中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 “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首次 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启动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通 讯员 刘飞翔 前日,团市委对我 10 个获得 2017 年广东省学雷 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荣誉的组 织、个人、项目、社区进行表彰。 据了解,去年底省文明办 公布了 2017 年广东省学雷锋志 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其中市 众爱志愿者服务中心的雷晓 琼、市亮点志愿者服务中心的 吴瑞强、市红丝带社会服务中 心的李正红、紫金县志愿者联 合会的曾荫泉 4 人获评“最美志 愿者”;市红丝带社会服务中 心、市众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2 组织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 织”;河源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 分队与站前社区点对点志愿服 务公益项目、东源县“小天使互 助幸福工程”服务项目被评为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源城区 新江街道城南社区、源城区东 埔街道永福路社区被评为“最 美志愿服务社区”。 我市表彰学雷锋志愿服务 省级先进典型 本报讯 记者 高芳芳 通 讯员 梁明文 近日,市水务局召 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18 年全 市水利三防工作。会议强调,要 围绕“三大抓手、两大工程”重 点,抓好贯彻落实,尽早谋划部 署今年水利和三防工作。 会议指出,要以“三大抓手、 两大工程”和打击河道非法采砂 为工作重点,发扬艰苦奋斗精 神,讲究方法抓好落实;围绕创 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三江六 岸规划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 三防标准化建设,中小河流治理 和村村通自来水以及水系连通 项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统筹 水利规划建设,为我市谋划一大 批水利项目和资金。 会议要求,要提高审批审核 质量和效率,减少工程项目设计 变更;坚持“一月两督导两汇报一 通报”督促检查制度,及时通报督 查结果,促进任务完成;要善于总 结工程建设和借鉴他人经验,注 重生态治理,结合乡村振兴规划 建设和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打 造工程建设和水利工作亮点。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业务 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开展 依法行政、廉政风险防控,时刻 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切实抓好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市部署今年水利三防工作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 20183 36 6 星期二 星期二 责编/剑锋 责编/剑锋 美编/劭华 美编/劭华 校对/建军 校对/建军 1 版转文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娇 春光融 融,油菜花开。在东源县蓝口镇礤 头村, 100 多亩的油菜花如期绽放, 一朵朵黄色小花不仅吸引游客驻 足,还招来众多蜜蜂和蝴蝶,形成 了“蝶蜂齐舞”的美景,游客们纷纷 拿出手机、相机,或拍花,或合影。 这些美景带给贫困村的,不仅 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其乡村旅游、 “礤头茶”等“美丽产业”,更给人们 带来生活的奔头。 贫困村里现百亩花海 走进礤头村,淡淡的花香扑鼻 而来,油菜花、桂花、桃花……优美 的环境和田园风光,勾勒出礤头村 的田园风光。 百余亩油菜花田就位于村道入 口附近的山脚下。据悉,礤头村的 油菜花去年3 月已开门迎客,并吸引 了很多游客来观光游览,礤头村的 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去年 10 月,帮 扶单位又播种了新的油菜花种,由 于天气好,礤头村今年油菜花田的 美艳程度,较去年有过之而无不 及。走在礤头村里,黄的、红的、粉 的,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3 月到4 月,礤头村的油菜花会一 直盛开,非常适合游客观光游玩。 据悉,礤头村是省定贫困村, 由市委办、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市 烟草专卖局 4 家单位共同帮扶。 目前,礤头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已 初显成效,走在全市贫困村新农村 建设的前列。此外,礤头村还被省 林业厅列为 2016 年省级乡村绿化 美化工程示范点。2017 10 月, 省委常委曾志权到礤头村调研时, 对礤头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 范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优质茶叶打响礤头品牌 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五指山 脉下的礤头村,对发展茶产业有着 独特的优势。为什么这样说呢?原 来,五指山主峰海拔 1100 米,山上 常年云雾笼罩,适宜茶叶生长,出产 的茶叶口味独特,深受茶客青睐。 长久以来,礤头村家家户户都 种有茶叶,帮扶单位瞄准这一优 势,发展相关产业扶贫项目,开展 相关培训,邀请茶行业专家为村民 解决种茶遇到的专业问题。 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 3000 余亩,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 度。去年,帮扶单位还帮其注册了 “礤头茶”商标,让这个有400 多年历 史的礤头村有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截至去年底, 4 家帮扶单位 共筹措扶贫资金 833 万多元,用 于礤头 村扶贫 项目、 基础设施、 贫困户脱 贫等项目建 设,村民人均纯 收入比 2016 年增加 1500 元,脱贫率 达到 85.1%春茶的售卖在礤头村常常是供 不应求。“因为去年冬天冷,春茶的 生长期变长,今年的茶叶会更好喝, 清明节前后,春茶就可以大面积采 摘了。”礤头村村支书李伟平说,为 了让游客们的乡村游玩更尽兴,游 客还可以与茶叶来一次亲密接触, 做一回“采茶女”,体验采茶工作。 村子变靓了,生活富足了,大 家也更愿意回乡定居了。据当地 村民介绍,去年就有 10 多户外出 打工的村民回来翻盖新房,回村定 居。礤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 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 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东源县蓝口镇礤头村百余亩油菜花开 美丽产业 带旺美丽乡村 大图: 礤头村的百亩油菜花盛开 小图: 一朵朵黄色小花招来众多蜜蜂和蝴蝶 本报记者 林梓楷 摄 本报讯 记者 苏勇军 通 讯员 杨志达 钟剑文 记者昨日从 河源海关获悉,今年1 月,我市外 贸进出口总值 19.8 亿元,比上年 同期 (下同) 增长 1.8%。其中,高 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 据了解,今年1 月份,我市进 6.1 亿元,增长 70.6%。其中,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深能合 和电力( 河源) 有限公司两家企业 进口大幅增长,合计进口净增加1 亿元。跨境电商进口总值 6268 万元,对拉动河源进口增长发挥 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市一般贸 易进出口 5.5 亿元,增长 47.3%其中出口3.2 亿元,增长2.9%,进 2.3 亿元,增长2.6 倍;加工贸易 进出口 14.3 亿元,下降 1%,其中 出口 10.6 亿元,下降 8.5%,进口 3.7 亿元,增长28.7%外商投资企业表现抢眼,成 为我市外贸进出口的“压舱石”。 今年 1 月份进出口达 17.4 亿元, 增长1.4%,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 87.8%;民营企业进出口1.8 亿元, 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8.9%;国有 企业进出口213 万元,增长0.4%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0.1%外贸进出口产品中,高新技 术产品增速迅猛。今年 1 月份, 我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 成,集成电路进口增长近 1 倍。 其中我市机电产品出口8.2 亿元, 占同期我市外贸出口总值的 59.5%;高新技术产品 (与机电产 品有交叉) 出口 4.6 亿元;电话机 出口1.9 亿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 7523 万元;玩具出口 6375 元;液晶显示板、农产品出口分别 增长 15%23.2%;机电产品进口 2.6 亿元,增长57.2%,占同期我市 进口总值的 42.5%;高新技术产 品进口 1.8 亿元,增长 72.5%,占 29.4%;集成电路进口1.3 亿元,增 95.8%;煤及褐煤进口 4313 (去年同期无进口) ;初级形状 的塑料、农产品、钢材进口分别增 43%46.6%44.9%今年 1 月河源外贸进出口总值近 20 亿元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 拥有 600 多年 历史的忠信花灯 及吊灯习俗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市通过举办民俗文 化节等新方式,对忠信花灯民俗文 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挖 掘出蕴含在民俗文化中的“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孝老爱亲”等丰富 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价值,充分激活了其生 命力;对民俗文化中有借鉴价值的 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 通过文艺创作、文化创意、文艺表 演、情景演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 全媒体传播等全新呈现方式,赋予 其新的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了河源 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创新性发 展,获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赞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 精神支撑。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 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 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实 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 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司前 村是忠信花灯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之 一。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推动 下,司前村把包括家训在内的忠信 花灯优秀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融 入道德建设,融入文化创造,融入生 产生活,遵纪守法、和睦亲邻、修身 齐家、讲仁爱、守诚信等价值观潜移 默化地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这里父 慈子孝、兄弟相亲、婆媳和睦、崇尚 道德,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展现 出一幅美好和谐的幸福图景。 实现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和同 步现代化,优秀文化是引领。市委 七届四次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深 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 梦宣传教育,大力推动河源文化繁 荣兴盛,加快构筑新时代河源精 神、河源形象、河源力量。”落实市 委决策部署,我们要坚定文化自 信,继续深入挖掘和弘扬包括忠信 花灯文化在内的岭南文化、红色文 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 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新时代河源人文精神,为加快建成 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建 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 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罗林林) 弘扬传统文化 引领文明新风 上接 1 会议传达 贯彻了全国、 全省统战部长工作会议精神,强 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 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要 求上来,旗帜鲜明抓好思想政治 引领,不断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 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我市 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同步现代 化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加强 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 场会精神。会议强调,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筑牢高校党委意识形态阵地, 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 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 权;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年师生忠 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向上 向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赣深 铁路河源东站站房建设规模和 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曾尚忠就做 好这次考核提出 具体要求,希望河源市各级各部门 积极配合,充分认识脱贫攻坚考核 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考核的主要 内容,严格按照考核要求,科学合 理安排考核工作,严格遵守考核纪 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反映脱贫 攻坚工作的实效。 丁红都表示,脱贫攻坚是河源 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深 圳的倾情倾力帮扶和全市各级各 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做好脱贫攻坚 工作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 觉,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脱贫的质 量和成效不断提高。他强调,各级 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 极配合考核组的工作,对考核组提 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系统答复, 实事求是地反映一年来的工作成 效。要虚心向考核组学习,认真抓 好问题整改,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着力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成效。 陈彪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表 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扶贫开发工 作将以本次考核为契机,持续改进, 继续奋斗,为河源脱贫攻坚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要围绕现行的标准, 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完成省定任务; 要创新帮扶思路,通过坚持产业带 动、助力劳动就业扶贫、支持贫困村 以集体资产资源参与农民专业合作 社和园区开发等方式,提高脱贫质 量;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营造脱贫光荣、 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固 本强基行动,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 队伍建设,提高脱贫攻坚的能力。 市领导何广延出席汇报会。 副市长叶少军主持汇报会。 过去两年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19.39 亿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上接 1 上接 1 1 版转文

今年 亿元 “美丽产业”带旺美丽乡村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epaper.heyuan.cn/resfile/2018-03-06/02/02.pdf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精神源

  • Upload
    others

  • View
    3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今年 亿元 “美丽产业”带旺美丽乡村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epaper.heyuan.cn/resfile/2018-03-06/02/02.pdf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精神源

上接1版 河源忠信花灯距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特民间造型艺术,是河源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中更蕴含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敬业乐群、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以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为主线,融合了传统习俗、人文内涵、现代艺术等丰富内容,深耕忠信花灯文化品牌,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现场极富年味、喜庆热闹,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接触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渠道,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养分。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受到如此关注,充分彰显出社会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大家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精神源泉,从而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以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厚伦理、二遵王法、三救急难、四莫非为、五和乡里、六勤本业、七周贫乏、八谨祭祀”,在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吴氏祠堂里,随处可见吴氏家训文化。在每年举行的忠信花灯吊灯习俗“上灯”环节中,吴氏族人都会在祠堂举行家训、家规传承活动,迄今已传承数百年,薪火不断、代代相传。

在文化节活动现场,家训家

规所在处也成为了大家驻足观看的热点区域,不少人情不自禁现场朗读起来。现场也有司前村的吴氏少年们,热情而认真地为大家诵读吴氏家训。

吴氏家训文化正是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蕴含的“遵纪守法、和睦亲邻、修身齐家”等丰富精神内涵,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符。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优秀民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以优秀民俗文化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惊人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本次文化节正是落实这一重要文化方针的具体实践。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之所以取得如此轰动效应,“创新”功不可没。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以忠信花灯民俗文化为主线,通过文艺创作、文化创意、文艺表演、情景演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等全新呈现方式,注重受众的观赏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让观众和游客耳目一新,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主办方借力省内外各大主流媒体,依托网络直播等技术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聚焦传播,让更多人通过线上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推动了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间、抵达人心,迸发出更为惊人的力量。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圆满落幕

相关新闻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通讯员 刘飞翔 前日,我市多部门联 合 在“ 学 雷 锋 志 愿 服 务 广场”——茶山公园举行首次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30项志愿服务。

当天,来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社会组织的300多名党团志愿者、学生志愿者、专业志愿者、行业志愿者参加首次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义剪、美容美法知识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科普

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辅导、金融知识宣传、文艺知识培训辅导和活动、书画指导、家电检修、平安服务等30项志愿服务。

据了解,“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由团市委、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牵头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创建和首次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是今年我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系列活动内容之一,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

“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首次志愿服务集中开放日活动启动

○本报讯 记者 田红秀 通讯员 刘飞翔 前日,团市委对我市10个获得2017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荣誉的组织、个人、项目、社区进行表彰。

据了解,去年底省文明办公布了2017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其中市众爱志愿者服务中心的雷晓琼、市亮点志愿者服务中心的

吴瑞强、市红丝带社会服务中心的李正红、紫金县志愿者联合会的曾荫泉4人获评“最美志愿者”;市红丝带社会服务中心、市众爱志愿者服务中心2个组 织 荣 获“ 最 佳 志 愿 服 务 组织”;河源海关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与站前社区点对点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东源县“小天使互助幸福工程”服务项目被评为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源城区新江街道城南社区、源城区东埔街道永福路社区被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我市表彰学雷锋志愿服务省级先进典型

○本报讯 记者 高芳芳 通讯员 梁明文 近日,市水务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18年全市水利三防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三大抓手、两大工程”重点,抓好贯彻落实,尽早谋划部署今年水利和三防工作。

会议指出,要以“三大抓手、两大工程”和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为工作重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讲究方法抓好落实;围绕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三江六岸规划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三防标准化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村村通自来水以及水系连通项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统筹

水利规划建设,为我市谋划一大批水利项目和资金。

会议要求,要提高审批审核质量和效率,减少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坚持“一月两督导两汇报一通报”督促检查制度,及时通报督查结果,促进任务完成;要善于总结工程建设和借鉴他人经验,注重生态治理,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建设和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打造工程建设和水利工作亮点。

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业务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开展依法行政、廉政风险防控,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市部署今年水利三防工作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2018//33//66 星期二星期二

○○责编/剑锋责编/剑锋 美编/劭华美编/劭华 校对/建军校对/建军

1版转文

○本报讯记者王亚娇 春光融融,油菜花开。在东源县蓝口镇礤头村,100多亩的油菜花如期绽放,一朵朵黄色小花不仅吸引游客驻足,还招来众多蜜蜂和蝴蝶,形成了“蝶蜂齐舞”的美景,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或拍花,或合影。

这些美景带给贫困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其乡村旅游、

“礤头茶”等“美丽产业”,更给人们带来生活的奔头。

贫困村里现百亩花海走进礤头村,淡淡的花香扑鼻

而来,油菜花、桂花、桃花……优美的环境和田园风光,勾勒出礤头村的田园风光。

百余亩油菜花田就位于村道入口附近的山脚下。据悉,礤头村的油菜花去年3月已开门迎客,并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光游览,礤头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去年10月,帮扶单位又播种了新的油菜花种,由于天气好,礤头村今年油菜花田的美艳程度,较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走在礤头村里,黄的、红的、粉的,各色鲜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从3月到4月,礤头村的油菜花会一直盛开,非常适合游客观光游玩。

据悉,礤头村是省定贫困村,由市委办、市人社局、市林业局、市烟草专卖局 4 家单位共同帮扶。目前,礤头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已初显成效,走在全市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此外,礤头村还被省林业厅列为 2016年省级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示范点。2017年 10月,省委常委曾志权到礤头村调研时,对礤头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优质茶叶打响礤头品牌好山好水出好茶。位于五指山

脉下的礤头村,对发展茶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五指山主峰海拔 1100 米,山上常年云雾笼罩,适宜茶叶生长,出产的茶叶口味独特,深受茶客青睐。

长久以来,礤头村家家户户都种有茶叶,帮扶单位瞄准这一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扶贫项目,开展相关培训,邀请茶行业专家为村民解决种茶遇到的专业问题。

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去年,帮扶单位还帮其注册了

“礤头茶”商标,让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礤头村有了自己的茶叶品牌。

截至去年底,4 家帮扶单位共筹措扶贫资金 833 万多元,用

于礤头村扶贫项 目 、基础设施、贫 困 户 脱贫等项目建设,村民人均纯收入比 2016年增加了 1500 元,脱贫率达到 85.1%。

春茶的售卖在礤头村常常是供不应求。“因为去年冬天冷,春茶的生长期变长,今年的茶叶会更好喝,清明节前后,春茶就可以大面积采摘了。”礤头村村支书李伟平说,为了让游客们的乡村游玩更尽兴,游客还可以与茶叶来一次亲密接触,

做一回“采茶女”,体验采茶工作。村子变靓了,生活富足了,大

家也更愿意回乡定居了。据当地村民介绍,去年就有 10多户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翻盖新房,回村定居。礤头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东源县蓝口镇礤头村百余亩油菜花开

“美丽产业”带旺美丽乡村

■大图:礤头村的百亩油菜花盛开■小图:一朵朵黄色小花招来众多蜜蜂和蝴蝶

本报记者林梓楷摄

○本报讯 记者 苏勇军 通讯员杨志达钟剑文 记者昨日从河源海关获悉,今年1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

据了解,今年1月份,我市进口 6.1亿元,增长 70.6%。其中,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进口大幅增长,合计进口净增加1亿元。跨境电商进口总值 6268万元,对拉动河源进口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 5.5亿元,增长 47.3%,其中出口3.2亿元,增长2.9%,进口2.3亿元,增长2.6倍;加工贸易进出口14.3亿元,下降1%,其中出口 10.6亿元,下降 8.5%,进口3.7亿元,增长28.7%。

外商投资企业表现抢眼,成为我市外贸进出口的“压舱石”。今年1月份进出口达17.4亿元,增长1.4%,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

87.8%;民营企业进出口1.8亿元,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8.9%;国有企业进出口213万元,增长0.4%,占我市进出口总值的0.1%。

外贸进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增速迅猛。今年1月份,我市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集成电路进口增长近 1倍。其中我市机电产品出口8.2亿元,占同期我市外贸出口总值的59.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4.6亿元;电话机出口1.9亿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 7523万元;玩具出口 6375万元;液晶显示板、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5%、23.2%;机电产品进口2.6亿元,增长57.2%,占同期我市进口总值的 42.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8亿元,增长 72.5%,占29.4%;集成电路进口1.3亿元,增长95.8%;煤及褐煤进口4313万元(去年同期无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农产品、钢材进口分别增长43%、46.6%、44.9%。

今年1月河源外贸进出口总值近20亿元

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超七成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忠信花灯

及吊灯习俗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新方式,对忠信花灯民俗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挖掘出蕴含在民俗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孝老爱亲”等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充分激活了其生命力;对民俗文化中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通过文艺创作、文化创意、文艺表

演、情景演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全媒体传播等全新呈现方式,赋予其新的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了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创新性发展,获得了全市人民的广泛赞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司前村是忠信花灯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推动下,司前村把包括家训在内的忠信花灯优秀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融入道德建设,融入文化创造,融入生产生活,遵纪守法、和睦亲邻、修身齐家、讲仁爱、守诚信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这里父慈子孝、兄弟相亲、婆媳和睦、崇尚道德,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展现出一幅美好和谐的幸福图景。

实现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和同步现代化,优秀文化是引领。市委

七届四次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动河源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构筑新时代河源精神、河源形象、河源力量。”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深入挖掘和弘扬包括忠信花灯文化在内的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河源人文精神,为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罗林林)

弘扬传统文化 引领文明新风上接1版

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

全省统战部长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旗帜鲜明抓好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我市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同步现代化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精神。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 下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筑牢高校党委意识形态阵地,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年师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向上向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赣深铁路河源东站站房建设规模和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曾尚忠就做好这次考核提出

具体要求,希望河源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充分认识脱贫攻坚考核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考核的主要内容,严格按照考核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考核工作,严格遵守考核纪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

丁红都表示,脱贫攻坚是河源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深圳的倾情倾力帮扶和全市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脱贫的质量和成效不断提高。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配合考核组的工作,对考核组提

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系统答复,实事求是地反映一年来的工作成效。要虚心向考核组学习,认真抓好问题整改,不断提升工作质量,着力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成效。

陈彪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表示,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扶贫开发工作将以本次考核为契机,持续改进,继续奋斗,为河源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围绕现行的标准,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完成省定任务;

要创新帮扶思路,通过坚持产业带动、助力劳动就业扶贫、支持贫困村以集体资产资源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园区开发等方式,提高脱贫质量;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营造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固本强基行动,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脱贫攻坚的能力。

市领导何广延出席汇报会。副市长叶少军主持汇报会。

过去两年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9.39亿

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上接1版

上接1版

1版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