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教研課例 教育局 學前教育支援組

個個 - edb.gov.hk · 疇的綜合活動、以主題或故事開展的綜合形式,還有主題式活動區的設計例子等,期望能為業 界帶來一點啟發,致力在教學上不斷創新。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個個

教研課例

教育局學前教育支援組

目 錄

導讀

預備班

《猴子摘水果》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

幼兒班

《狼來了》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

《水果大雜會》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

《小黑摘紅蘿蔔》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

《小青蛙與鱷魚先生》 救世軍乙明幼兒學校

低班

《膠樽趣味多》 東華三院王胡麗明幼稚園

《動物面面觀》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

《幫助別人的小青蛙》 保良局曾星如幼稚園

《我愛迪士尼》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

《動物生日會》 宣道會秀茂坪陳李詠貞幼稚園

《小鳥築巢》 宣道會秀茂坪陳李詠貞幼稚園

《小廚師送熱狗》 基督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

《助跑跨跳跳過障礙》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

《絲巾CatwalkShow》 嘉諾撒聖心幼稚園

高班

《跨跳小青蛙》 東華三院王胡麗明幼稚園

《環保小戰士》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

《辦年貨》 保良局曾星如幼稚園

《小丑戲法》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

《小仙子跳芭蕾舞》 救世軍乙明幼兒學校

《好玩的豆袋》 基督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

《拋、彈接韻律球》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

《愛護達達河》 嘉諾撒聖心幼稚園

《玩報紙》 樂善堂梁泳釗幼稚園

幼兒班至高班

《有趣的繩子》 香港保護兒童會砵蘭街幼兒學校

1

2

3

4-7

8-10

11-17

18-19

20-22

23-27

28-37

38-41

42-44

45-47

48-50

51-53

54-57

58-62

63-67

68-76

77-80

81-83

84-86

87-90

91-94

95-99

100-101

102-108

2

教育局自二零零七/零八學年開始,透過「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邀請內地

優秀教師及教研人員到香港學前機構,以音樂、體能或美藝綜合活動為平台,融合兩地教師的

專長和經驗,共同發展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一年的交流協作期間,兩地教師以校本教研的模式,本著「教學以課室為基地」,在共

同備課、觀課、反思的循環中展開專業對話,從教學理論到實際操作、教材分析到活動設計,

及課堂觀察到課後反思,讓教師以多元視角探討不同的教學模式,拓濶彼此的專業視野,提升

自身的專業能量。而最可貴的,是在校內逐漸建立互相分享、學習和欣賞的文化。

《100個教研課例》正是以課室為基地,真實地記錄了教師的成長歷程,結集了交流協作

豐富多采的成果;本書一套三冊,分成音樂、體能和美藝三個範疇,當中包含個別範疇和跨範

疇的綜合活動、以主題或故事開展的綜合形式,還有主題式活動區的設計例子等,期望能為業

界帶來一點啟發,致力在教學上不斷創新。

我們衷心感謝參與計劃的學前機構及教師無私地分享教研經驗,用心地整理教案內容,並

期望能藉此提升學前教育工作者對教研活動的興趣和關注,使能組成專業的學習社群,促進校

本課程的建構,推動學前機構的持續發展。

鄧發源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支援服務)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3

導 讀

「一百」有圓滿、完整的含義。《100個教研課例》的出版既標誌着2010/11學年

「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圓滿結束,也完整記錄了本地教師與內地交流人

員對有效教學活動的體會和領悟,包括對兒童的關注和尊重,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對活動的實踐和反思。

從收錄的教案當中,可看到教師如何配合兒童的發展階段和興趣,選取適當的教

材,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何根據兒童的學習表現,思考改善策略,調整活動細

節。而從「內地交流人員評析」部份,更可歸納出觀課、評課的七個重點——教材選

擇、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教學策略、兒童表現、教學成效和教師角色,讓大家借鑑

和運用。

本套課例集的出版目的,是為學前機構提供立足點,掌握校本教研的模式,並建

立教師團隊,推動反思文化。因此,我們期望教師不只將課例當成參考範本,更應透

過課堂分析及教案鑽研,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條件,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力求

與時並進,不斷創新,亦能因地制宜,發展校本特色。至於具體操作方法,大家可參

考《音樂篇》一個「同課異構」的例子,看看同樣的教材和相近的教學目標,如何在

不同的學校演變成各有風格的活動。

最後,希望每位閱讀本書的同工都能有所得着,在基礎上求新、求變,讓這套課

例集能發揮價值,為學前機構注入教研活力。

楊馮慧懿

總學校發展主任(學前教育支援)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4

《 猴子摘水果 》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金佩玲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二至三歲兒童的體能仍在發展中,以基礎動作的發展最為重要,例如雙腳跳的基本動作,

以及向前跳、連續跳、縱跳等,都可以在兒童的遊戲中進行練習。因此教師設計了《吹波波》

和《猴子摘水果》的體能情境遊戲,其中《吹波波》的遊戲利用兒歌的方式,請兒童一邊唱兒

歌,一邊練習各種跳躍動作,提高雙腳跳的能力,為後面的縱跳練習做好準備。《猴子摘水

果》的遊戲則為兒童創設了一個更加生動、身臨其境的遊戲場景,使兒童的縱跳練習自然而然

地完成。

活動目標

1.喜歡完成多種跳躍的練習,能夠嘗試進行縱跳觸物的動作技能。

2.認識各種水果,並進行分類。

活動重點、難點

1.兒童能夠嘗試完成多種跳的動作。

2.兒童能夠完成縱跳取物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具:呼拉圈、水果圖片、小筐2個、綠色樹葉狀橡皮繩索

2.場地︰大肌肉室,利用兩根柱子中間掛上綠色樹葉狀橡皮繩索作為教學道具。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早早起》 見頁7)

請兒童排列成圓圈,教師帶領兒童隨著音樂一起唸口令、做熱身操《早早起》各兩次。

2.複習遊戲︰《吹波波》 見頁7)

2.1老師帶領兒童一邊唸《吹波波》兒歌,一邊手拉手,站成圓圈。

2.2兒童根據兒歌內容「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變成一個好玩的皮球。

2.3 拍拍拍,跳跳跳」向前跳,變成小皮球;向後跳,變成大皮球。

5

3.新遊戲︰《猴子摘水果》

3.1教師以故事引入遊戲,請兒童分成兩組坐下。教師向兒童介紹活動故事:「果園裏有很多

果樹,今年水果大豐收,猴子媽媽帶領小猴子到果園裏摘蘋果和橙送給老人家分享。每

隻小猴子要摘一個蘋果和一個橙。剛下過大雨,路上潮濕,只要跳進呼拉圈才可以避開

水坑。」

3.2學習《猴子摘水果》的遊戲

●老師介紹水果圖片:橙和蘋果,再把橙和蘋果圖案掛上綠色樹葉狀橡皮繩索。

●教師示範縱跳的基本動作,並使用順口溜:「彎彎腿、擺擺臂、用力向上跳」,以幫

助兒童完成動作。

●請兒童嘗試練習,扮猴子摘下水果圖片,再按照不同水果種類放進籃子裏。根據兒童

的身高以及彈跳的情況適當降低(或升高)橡皮繩索的高度,以滿足兒童縱跳練習獲

得成功的體驗。

3.3分組練習

活動分成兩組進行,對於跳躍動作發展弱的兒童,教師要進行重點幫助,並適當給予練

習的機會。

3.4拓展遊戲

增加呼啦圈的場地安排,引導兒童先跳進呼拉圈再跳出來,然後來到果園摘水果。

  

6

4.舒鬆活動

4.1活動結束:教師向兒童宣佈,「今天我們已完成了摘蘋果和橙的工作了,天快黑了,我們

趕緊把水果送到老爺爺和老奶奶家裏吧。」請兒童協助收拾呼拉圈、水果圖片。

4.2舒鬆活動,做吹球動作,調整呼吸。

教師的教學反思

是次活動前三星期,兒童已開始練習跳入呼拉圈,訓練彈跳力、連續跳,而透過《吹波

波》遊戲,兒童一邊唱兒歌,一邊跳躍,提高雙腳跳能力。這兩項體能情境遊戲都能達到向前

跳的「基礎動作」訓練目標,提升手腳大肌肉的協調能力。同時,遊戲開闊新的學習方法,為

兒童營造富想像力的環境,促進兒童的創作能力,同時令他們在遊戲中發展體能,為完成重點

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鋪墊。

《猴子摘水果》遊戲訓練向上跳、縱跳能力。由於《猴子摘水果》遊戲富童話色彩,別開

生面,符合兒童情境學習的年齡特點,使他們踴躍投入活動,不僅大膽嘗試,而且在教師有針

對性地指導和幫助下,獲得成功的體驗及體能的發展。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這是一個預備班兒童進行的跳躍練習的遊戲。教師在設計遊戲時充分考慮了兒童的年齡特

點和學習特點,在兒童大肌肉急需要發展的階段,為他們設計了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跳躍練習

遊戲,滿足了兒童的發展需要,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主要亮點如下:

1.《吹波波》的遊戲採用兒歌的方式,邊說邊遊戲,兒童為自己創設了一個好玩的情境。這個

遊戲中,教師根據目標的需要在情境中幫助兒童完成了原地跳、向前跳、向後跳、用力向上

跳等多種形式的跳,為兒童進行縱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7

2.新遊戲《猴子摘水果》巧妙地利用了園內操場的兩根柱子,創設了一個果園的情境,請兒童

練習縱跳觸物。教師以故事方式導入非常符合預備班兒童的學習特點,同時整合主題「水

果」的認識,請兒童將摘到的水果進行分類,使他們體能獲得發展的同時,鞏固了認知的內

容。

3.教師創設的「果園」主要是採用橡皮筋來做果樹枝,這種富有彈性的材料,使教師能夠針對

不同兒童的水準來調整高度,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使不同水準的兒童均能夠在原有水準上

獲得發展及成功的體驗。

《早早起》兒歌

大公雞,喔喔喔,叫我早早起,快來練身體。

小花貓,喵喵喵,叫我早早起,快來彎彎腰。

小黃狗,汪汪汪,叫我早早起,快來跑一跑。

小青蛙,呱呱呱,叫我早早起,快來跳一跳。

《吹波波》兒歌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

拍拍拍,跳跳跳。拍拍拍,跳跳跳。

大皮球向前滾,咕嚕咕嚕(聚成一個小圓)

大皮球向後滾,咕嚕咕嚕(退成一個大圓)

8

《狼來了》

太陽島英文幼稚園:劉婉儀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1.配合「動物」的主題

教師於活動前,透過主題故事活動,讓兒童認識兔子及狼的外形特徵、形態和習性等。教師

發現兒童對兔子的討論特別踴躍,而且對兔子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體能活動的觀察

由於校舍空間所限,過往的體能活動多是小組形式進行,鮮有全班兒童一起開展的集體體能

遊戲。兒童天性喜愛遊戲,教師希望嘗試為體能活動加入一些良好的改變。

活動目標

1.加強兒童雙腳跳的能力。

2.能遵循遊戲規則,並享受與同伴一起進行體能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具:呼拉圈、音樂光碟、音樂播放機

活動重點

1.兒童能運用雙腳跳的技巧向不同的空間移動。

2.樂於投入與同伴一起進行體能遊戲。

活動難點

1.兒童既要運用雙腳跳移動,同時要注意遊戲安全。

2.兒童懂得依循遊戲規則,聆聽音樂的指示(進行/停止)進行體能遊戲。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1請兒童排列成圓圈,教師帶領兒童隨著音樂一起唸口令、做熱身操《做運動》與《小動

物》各兩遍。

9

2.發展內容︰

2.1 請兒童分組坐下,教師佈置場地(把相等於兒童數量的呼拉圈分佈在地上)。

2.2 教師向兒童介紹遊戲,指出呼拉圈是兔子的洞穴(屋子),白天有音樂的時候,兔子會

從洞穴(屋子)走出來,到處遊玩;但天黑沒有音樂的時候,大灰狼來了抓小動物,兔

子便要走回洞穴(屋子)了。

2.3 教師提問兔子走路的姿態,並示範兔子雙腳跳的姿態,指出雙腳跳要注意的技巧。

2.4 請一些較能掌握動作的兒童示範遊戲,從中提出兒童需要注意的地方(聆聽音樂/安全)。

2.5 教師扮演大灰狼與兒童一起進行遊戲。在遊戲中,教師亦要注意觀察兒童雙腳跳的動

作,並給予適當的指導,提示兒童注意「小兔子在外面遊戲的時候不要碰撞其他的同

伴」。

2.6 隨著兒童熟識遊戲的模式,教師可增減呼拉圈的數目,以增加遊戲的多變性。

3.結束(舒鬆)活動:

3.1 天黑了,兔子玩了一整天十分疲累,不如倒一杯水喝喝吧。教師與兒童一起幻想喝水,

但水太熱,大家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的呼出,把水吹涼。

3.2 請兒童協助一起收拾體能用具。

教師的教學反思

兒童對於狼來了抓兔子的情境很容易投入,而且從活動中發現兒童十分熱衷於體能遊戲,

他們為遊戲而興奮,為了被大灰狼抓著而哭起來,使教師感到兒童那份濃厚的投入感。正如

內地交流人員所言,與兒童進行活動的重點,不在於繁多的道具,而是教師給予兒童遊戲的情

境,以及教師本身的投入能否感染兒童。只要教師能激發兒童的興趣,最簡單的活動和遊戲都

是珍貴的。大多數的兒童初時未熟習遊戲的模式,所以只是在原地或附近雙腳跳,未能達到教

師期望兒童以雙腳跳向四周的目標。因此,教師從中作出調整,加入豆袋作為紅蘿蔔吸引兒童

積極向四周移動去找食物。活動經過調整後,兒童確實能充分運用雙腳跳的移動技能來進行遊

戲。活動亦表現出技能目標與遊戲的融合,兒童在玩遊戲之中不經意而積極地達到鍛煉體能技

10

《小動物》

來來來,來來來,小動物,真可愛。

小花貓,喵喵喵,伸伸懶腰,喵喵喵。

小鴨子,呷呷呷,搖搖擺擺,呷呷呷。

小小雞,吱吱吱,捉到蟲兒,吱吱吱。

小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呱呱呱。

《做運動》

早上空氣真真好,

我們大家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

彎彎腰,彎彎腰,

踢踢腳,踢踢腳,

蹦蹦跳,蹦蹦跳,

勤做運動身體好!

能的目的,這是有效而富趣味的教學。相信經過不斷的試驗、挫敗和改善,教師定能持續創新

體能活動的設計。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雙腳跳是幼兒班兒童需要經常鍛煉的一種能力,這是一種體現上下肢協調、大肌肉動作不

斷堅實發展的一種能力。在幼兒班階段需要教師多為兒童提供練習這種能力的機會。教師能夠

依據兒童的發展需要,並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設計這個活動方案,非常切合實際。本活動中

的亮點如下:

1.教師創設了大灰狼捉小兔子的情境,非常符合幼兒班兒童的年齡特點,滿足了他們的遊戲心

理需要,使兒童非常自然地沉浸在遊戲活動中,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2.教師融入遊戲中,以「大灰狼」的身份與兒童共同遊戲,豐富並拉近了師幼關係,當兒童被

「大灰狼」捉住並嚇哭的時候,教師又能夠非常靈活地轉變成教師的角色,親切地抱抱兒

童,緩解兒童的緊張情緒。教師角色轉換非常靈活,使得兒童破涕為笑,愉快遊戲。

3.教師將音樂的元素加入遊戲規則中,強調有音樂時是白天,小兔子在找蘿蔔;音樂停止,表

示天黑了,小兔子要回山洞。這種設計鍛煉提高了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是一種非常好的

教學方式。在兒童熟練聽音樂的規則後,教師還可以有目的性地篩選音樂,如以一些歡快、

跳躍的音樂作為白天的背景,以一些低沉、緩慢的音樂作為夜晚的背景,效果應該會更佳。

4.教師採用跳圈作為山洞,滿足了兒童的直觀形象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做山

洞,如地上畫圈、色帶擺成圈等方式,這樣能夠滿足不同的兒童雙腳連續跳的水平要求,能

力弱一些的兒童可以跳畫的圈,色帶擺的圈,能力強的兒童可以跳藤圈,或者遊戲中交錯擺

不同的「山洞」,能緩解兒童的雙腿疲勞。

11

《水果大雜會》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盧慧妍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歐從容

設計思路

活動設計由兒童的生活開始,引導兒童探索不同種類的食物,欣賞不同食物的味道,認

識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建立均衡飲食的習慣。兒童藉此探討食物與健康的關係,並實踐均衡飲

食,從而建立均衡飲食的概念,繼而延伸至學習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快樂中學習,身心健康成長。

活動名稱(一):《西瓜搶香蕉》(體能活動)

活動目標

1.掌握雙腳跳、腳尖步行的技巧。

2.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

3.提升兒童敏捷的反應。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1音樂《啦啦啦啦來跳舞》

1.2物品:搖鼓、地線、西瓜圖、香蕉圖、色帶

1.3兒童已有的技巧:雙腳跳

2.暖身運動:

老師播放音樂《啦啦啦啦來跳舞》,讓兒童跟隨老師的節奏一起做出不同的動作,例如:搖

頭、搖手……。老師:「樹上的水果成熟了,你們喜歡吃什麼水果?」請他們一同合力把樹

上的水果摘下來。

12

3.發展活動:

老師請兒童聽著搖鼓聲,重溫雙腳向前跳過對面的地線,然後嘗試利用腳尖向前步行過

對面的地線的技巧。練習後,老師將兒童分成兩隊,一是西瓜組,另一是香蕉組,請兒童聽

著老師的指示,如老師說出西瓜雙腳向前跳三步,香蕉腳尖向前行三步,如此類推,直至兩

組兒童接近,老師可請一組兒童捉另一組兒童,例如:香蕉捉西瓜,這時西瓜的組員便可返

回自己的基地(即地線後);如捉到對方的組員,便要成為對方的組員了,老師協助這些兒

童更換色帶,然後重新開始遊戲,到最後看誰的一組最多組員。

4.總結:

  老師與兒童總結,讓兒童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纖維,可增加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因此

多吃水果是很有益的。老師與兒童一起唱出新歌《水果歌》。

5.舒鬆:

請兒童聽著音樂模擬拿起水果洗淨後一起吃。

6.延展活動:

蔬果蓋印畫――老師出示蔬果請兒童想像切開後的模樣。

展示已切開的蔬果,於橫切面沾上水彩,然後在畫紙上按出漂亮的花紋。

教師的教學反思

1.作示範動作時,老師請兒童列隊排三行,其實可請兒童圍一個半圓形、兩行或給他們一個能

容易看到老師的位置,讓他們學習雙腳跳及腳尖步行的技巧較為容易。

2.活動中兒童需與別人合作,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遊戲,老師請兒童嘗試說出XX捉XX,讓他們有

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13

活動名稱(二):《送上蔬菜和水果》(體能活動)

活動目標

1.掌握平衡、拋小球的技巧。

2.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音樂《啦啦啦啦來跳舞》

2.物品:蔬菜及水果圖、地線膠布、三個籃及六個已貼有圖案的箱、平衡木三條、兩種顏色的

小球。

活動過程

1.暖身運動:老師播放音樂《啦啦啦啦來跳舞》,讓兒童跟隨老師的節奏一起做出不同的動

作,例如:搖頭、搖手……。

2.故事引入:老師說:「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助預防疾病,我們一起把蔬菜和水果(小球)送到

皇宮給公主吧!希望能令公主身體健康!」然後老師出示已創作的蔬果蓋印畫,介紹圖畫上

不同的蔬菜及水果,讓兒童說出這些食物的名稱。

3.活動過程:兒童從起點的籃子裏取一個顏色的小球,然後拿著小球行過平衡木後便走到地線

膠布前,兒童根據小球的顏色(紅色代表水果,而綠色代表蔬菜),用手把小球拋到所屬的

箱子裏,例如小球是紅色的,便要把這個球拋到已貼上水果圖的箱裏,而手持是綠色的小

球,便要把這個小球拋到已印有蔬菜圖案的箱裏。

4.總結:老師與兒童一起唱出新歌《健康飲食》,其後老師提問兒童歌詞的內容,請兒童需要

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身體才會健康。

5.舒鬆活動:請兒童聽著音樂做出舒鬆的動作。

14

6.延展活動:

水彩畫――請兒童利用一張圖畫紙及不同的水彩,讓兒童自由發揮,畫出一些健康食物,例

如:水果、蔬菜……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兒童要拋中指定的位置比較困難,老師應取一個較大的箱子,令兒童容易拋中目標後更有自

信心。

2.兒童對拋的技巧未能熟練及清晰,老師應清楚地指示拋的動作,例如:手的協調、手勢。

3.目標正確,但亦可加插多一項目標,訓練兒童勇敢,大膽的精神。

活動名稱(三):《水果畫》(美藝活動)

活動目標

1.創作及欣賞水果的不同形狀並在白畫紙上繪畫。

2.發揮創造力。

3.能描述不同水果的特徵。

15

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

1.1老師出示貼上膠眼睛的水果,老師一邊操弄水果,一邊講述故事《水果小劇場》:

西瓜大哥最近心情不好,其他水果希望帶給他歡樂,於是決定要表演一場歌舞。他們化了

妝,穿上舞衣,差點認不出自己本來的樣子。他們一面跳舞,一面唱歌,突然聽到有人哈

哈大笑,原來是西瓜大哥,他說:「你們在我肚皮上跳舞,弄得我癢癢的。」水果們開心

地說:「西瓜大哥,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吧!」

1.2與兒童討論:

●有甚麼水果在跳舞唱歌?

●你喜歡吃甚麼水果?

1.3出示兒歌紙,老師唸一次兒歌:

《吃水果》

排排坐,吃水果,你一個,我一個,

水果有益味道好,每天都要吃一個。

1.4老師出示不同的水果,讓兒童觸摸及嗅嗅各種水果,然後描述不同水果的特徵。

1.5請兒童說說吃過的水果,並嘗試形容水果的味道,老師視乎兒童的能力提供詞彙,例如

「甜」、「酸」等。

1.6把水果切開,與兒童一起吃,並說說水果的不同味道。

2.發展活動:

老師把膠水果放在桌子上,請兒童欣賞水果的外形及特徵後,然後利用水彩筆沾上水彩在白

畫紙上繪畫出不同的水果圖案。

3.欣賞:

老師請兒童一起欣賞自己及別人的作品,並請兒童想像圖中的線條像什麼水果。

4.延展活動:

兒童利用水果畫做出一個水果頭飾,在音樂活動時模擬不同的水果造型。

教師的教學反思

活動前教師擔心兒童未能控制水彩的技巧,但令教師驚訝的是兒童都能控制水彩的顏色,

亦能繪畫出水果的外形。也反映出教師只要有足夠的指示及提醒,兒童是有能力做得到的,整

個活動中兒童都能繪畫出自己喜愛的水果。

16

活動名稱(四):《猴子吃水果》(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1.認識新歌《水果歌》。

2.發揮想像力。

3.懂得聆聽旋律的進行及停止。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1頭飾帽――水果及猴子、音樂《五隻猴子》

1.2兒童已聆聽過《水果歌》

2.活動過程:

2.1請兒童隨著進行曲模擬一種水果進入音樂室。

2.2音準練習:老師彈奏drmfs,請兒童唱出「我喜歡蘋果」、「我喜歡香蕉」等等,請兒童

自由創作歌詞。

2.3唱新歌:● 老師出示水果圖片,提問兒童這是什麼水果,請他們說出水果的名稱。

● 老師唱出歌曲《水果歌》並介紹歌曲內容及做出動作。

● 老師提問兒童歌詞的內容。

2.4音樂遊戲:教師請男孩子戴上猴子頭飾帽,模擬小猴子在樹上及樹下跳來跳去摘水果吃,

而女孩子戴上水果頭飾帽,模擬不同的水果樹,而當音樂停止時,請猴子模擬坐在地上吃

水果,完成後,可請兒童調換角色。

3.總結:

老師介紹有很多不同的水果,而水果裏有豐富的維他命及纖維,令我們身體健康。

17

4.結束:

兒童隨著新歌《水果歌》跟著老師做出配合的動作列隊離開音樂室。

5.延展活動:(體能活動)

兒童二人一組利用大毛巾合作運送水果。

教師的教學反思

在進行音樂活動時,老師請兒童說出圖片裏的水果名稱,而老師提問歌曲的內容時,兒童

亦能理解歌詞的意思。當兒童熟唱歌曲,老師請他們嘗試把歌詞對調,原來他們都可以唱出,

但亦需要老師的輔助。而進行音樂遊戲時,老師請兒童當聽到樂曲時,所有猴子跟著音樂模擬

跳、爬、蹲等動作,但當音樂停止時,兒童便立即坐在不同的水果樹旁模擬吃水果。直至音樂

開始,兒童再次進行活動,而兒童模擬猴子時,亦能做出不同的動作。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是要將目標、內容、技巧等元素結合於一起。在過往的教學當中,

教師都能把音樂和體能結合於一起,但同時要將音樂、體能和美藝都綜合於一起,真的較為困

難,無論是活動的設計或老師的帶領,對教師來說都會產生一定的問題,但經過多次的實踐,

教師發現只需要運用一些想像力和平日加強對兒童各項的觀察,從中發掘兒童的喜好和能力,

便能計劃一個有趣味性和創作力的遊戲。而透過這次音、體、藝活動的設計,能使老師理解綜

合活動的概念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18

《小黑摘紅蘿蔔》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邱美英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秀芬

設計思路

幼兒班的兒童年齡小,對事物的專注時間較短,所以老師在設計是次體能活動時採用了兒

童最喜歡的故事方式導入,引發兒童的興趣,俾能在愉悅的心情下得到身體運動技能的練習。

活動目標

1.鍛煉兒童行平衡木的技巧

2.培養兒童樂於參與體能活動的興趣

3.鍛煉兒童大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兒童能掌握走平衡木的技巧

活動準備

平衡木、單車、滑梯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故事情節一:

小黑(白兔)剛起床(老師帶領兒童一起做洗澡運動,讓兒童由頭洗到腳,清醒頭腦起

來)。

2.基本部份:技巧訓練

故事情節二:(技巧學習:平衡木)

老師請小黑做完運動,到田裏幫忙採摘紅蘿蔔,但先要行過獨木橋(平衡木),才能到達田

間。

老師請兒童把雙手分開伸出,慢慢行過獨木橋(平衡木),然後在田裏採摘一個紅蘿蔔(地

上拾豆袋)慢慢行回獨木橋(平衡木),把紅蘿蔔(豆袋)放進籃內,然後回家。

(請兒童在老師示範後,分成2至3組進行練習)

19

故事情節三:

老師告知田裏還有很多紅蘿蔔(豆袋),請兒童把雙手

分開伸出慢慢行過獨木橋(平衡木),然後在田裏多採

摘幾個紅蘿蔔(豆袋)慢慢行回獨木橋(平衡木),把

紅蘿蔔(豆袋)放進籃內。

3.結束部分:收拾/整理

故事情節四:

老師請兒童協助收集用具及把紅蘿蔔帶回家放好,與兒

童一起再做洗澡運動,然後伸展身體及深呼吸作舒鬆活動。

教師的教學反思

1.是次活動中,兒童表現非常投入。

2.老師能因應兒童當時的表現及能力去增加活動的難度,從中有助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1.老師熟練運用故事導入法,引發兒童對活動的興趣,使兒童得到更好的鍛煉。

2.老師組織的活動過程流暢完整,活動難度依次加深,每次的變化兒童都欣喜不已,兒童非常

感興趣。

20

《小青蛙與鱷魚先生》

救世軍乙明幼兒學校:李錦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雙腳跳是幼兒班的兒童需要練習的基本動作之一。兒童依次練習雙腳原地跳、雙腳行進

跳、雙腳左右跳,最後能達到雙腳靈活跳。這樣的練習進程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班兒童的大肌

肉動作力量和靈活發展。老師遵循這樣的規律設計這個遊戲。此外,幼兒班兒童喜歡以動物為

角色創設遊戲情境,大動物、小動物都能夠帶動兒童開展遊戲的積極性。教師很希望透過遊

戲,讓兒童在活動中能訓練雙腳跳的基本動作技能外,也能愉快地學習。在「小青蛙與鱷魚先

生」的遊戲裏,其中的角色都是兒童所熟悉的,他們認識這兩種動物,知道青蛙的本領就是跳

躍,鱷魚有很大的嘴巴,能把人吃掉。

活動目標

1.能跳上離地2吋的矮級

2.喜歡參加遊戲活動

3.能聽指令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1.教具:2吋高的軟墊 3塊、圓形墊子10塊、光碟

(兒童懂得唱的歌曲:《春天來了》)及

音樂光碟機

2.活動時間︰30分鐘

3.每組人數︰15人

活動過程1.開始部份:熱身運動(10分鐘)

1.1兒童聆聽《彩瓶操》,兩手拿彩瓶,一邊聆聽口令,一邊進行器械操。

1.2聽兒歌做早操︰

點頭點頭左右,點頭點頭左右,膀頭膀頭轉個圈,膀頭膀頭轉個圈,晃手晃手晃晃

手,晃手晃手晃晃手,彎腰彎腰扭扭扭,彎腰彎腰扭扭扭,踏腳跳跳,踏腳跳跳,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

2.基本部份:體能遊戲(每組約15名兒童)(30分鐘)

2.1教師與兒童圍著圓圈坐,以角色扮演引入活動,告訴兒童,今天小青蛙要學跳荷葉的本領。

21

2.2首先,教師示範雙腳跳的基本動作要領,提示兒童:雙腳要併攏,雙膝要屈曲,雙手向後擺。

然後請小青蛙(兒童)一起練習,這時老師觀察普遍兒童在做這動作時出現的困難。

2.3發現問題後,針對兒童的不同狀況進行指導,並邀請做得好的或者有進步的兒童示範。

2.4再次請小青蛙(兒童)一起練習。

2.5當兒童掌握了基本動作後,便進行小青蛙與鱷魚先生的遊戲。

2.6教師先請兒童坐在起點,擺放遊戲用具,如下圖:

2.7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一邊播放音樂,小青蛙(兒童)一邊在池塘裡的荷葉之間(即是圓形墊

子的附近)游來游去,並提示兒童在池塘中游的時候,不能碰到荷葉(圓形墊子)。當音樂停

止,表示鱷魚先生(教師)快來了,小青蛙(兒童)要立即跳進離自己最近的荷葉(圓形墊

子),每片荷葉只能站一隻「小青蛙」,否則就會被鱷魚先生(教師)吃了。

2.8當兒童掌握了雙腳跳上較矮的圓形墊後,教師便可換走荷葉,改為小青蛙跳上荷花(2吋軟

墊),但每朵荷花只能站三位兒童,如下圖示︰

2.9然後,重覆步驟7的遊戲,要求每朵荷花上不能超過3隻小青蛙,否則將會給鱷魚吃掉。

2.10當兒童能掌握遊戲的玩法時,可邀請1至2位兒童扮演鱷魚先生。

2.11為增加遊戲的變化及趣味,也可將鱷魚先生改為鯊魚先生。

3.結束部份:放鬆活動(5分鐘)

老師帶領兒童一起做放鬆活動,先深呼吸,

然後鬆腳及搥腳。

22

教師的教學反思

兒童在活動中表現十分投入,喜歡參與遊戲活動,能聽指令進行遊戲,也能跳上離地2吋

的矮級。同時,亦由於遊戲中的動物角色是兒童所熟悉的,因此他們很快便能投入在遊戲的情

境中。透過遊戲把數學的概念融入體能活動中,使兒童在練習雙腳跳的過程中,進行點數的練

習。惟個別兒童因未能掌握3的數量或因心急,即使地墊中的兒童已額滿,也會跳上去,需要教

師提示最後跳上地墊的兒童自行退出。另外,活動中扮演鱷魚的兒童會吃掉其他扮演小青蛙的

兒童,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得角色之間的互動更加充分,遊戲真正玩起來了,兒童沉浸其中,樂

此不疲。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幼兒體能活動不是簡單的動作練習,要著重體現在玩中進行練習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在幼

兒班開展體能活動,更要求教師將需要練習的多種基本動作融入到遊戲情境中,使兒童能夠在

遊戲中自由自在愉快鍛煉。這個體能活動遊戲性非常強︰

遊戲性體現1:小青蛙跳上荷葉,要「呱」地叫一聲。這樣既能保證兒童遵守規則,同時,使

兒童感到自己就是一隻小青蛙,增加遊戲的樂趣。

遊戲性體現2:小青蛙聽音樂在池塘雙腳跳,音樂一停,雙腳跳到荷葉上。鍛煉兒童聽音樂指

令的能力,增強遊戲性。

遊戲性體現3:鱷魚的出現,令遊戲更加緊張、有趣,增強了生生互動的情境。

遊戲設計中還體現了層次性。教師在示範後,請兒童進行重點練習。在遊戲(1)中,教師

採用與兒童人數相同的小荷葉,每隻青蛙跳上一片荷葉,高度比較低,這樣便於兒童掌握練習

基本動作,教師的重點指導也在於基本動作的把握。在遊戲(2)中,教師請兒童聽到音樂停止,

三隻或五隻不同的青蛙共同跳到大荷葉上,高度增加,提高兒童動作的熟練程度及完成的靈活

性,同時也強調與同伴之間的合作。

23

《膠樽趣味多》

東華三院王胡麗明幼稚園:沈妙真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張 巍

設計思路

體能活動設計富趣味及創設性,使兒童投入其中並參與學習,成為鍛鍊大小肌肉以外重

要學習元素的一環。兒童對於體能的一些基本動作,如跳躍、跑、轉、爬等技巧都已有初步的

掌握,要在活動上達到更大的吸引及啟發性,故事性的趣味串連與滲入設計是有效的方法。這

次活動主要是展現如何令暖身、分組及舒鬆作情境的連結,並運用兒童的創作融入體能活動當

中,拓展兒童的探索力與創作思維。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能活動,並樂於與同伴合作遊戲。

2.大膽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掌握平衡、跳躍的基本動作。

3.學習聆聽哨子口令,並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重點、難點

1.兒童二人一組,每人透過兩個膠樽,合作設計膠樽的不同玩法。

2.兒童要利用膠樽創作玩法,而且需共同協商,對部分兒童來說需要老師從旁提示。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學會做暖身操。

2.物料準備:膠樽瓶數個,音樂光碟、錄音機。

利用景象投影公園情景活動前裝飾好膠樽備用

24

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到公園去

1.1.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一起到了甚麼地方?」(公園)(有精神地走――聆聽哨子

口令作操兵行)

1.2.老師帶領兒童在場內踏步對位。(集隊﹣聽哨子口令排成行列)「來到公園,我們一起

做暖身操舒展筋骨。」(播放音樂)

設計意圖:

暖身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兒童在活動前讓身體的肌肉有所準備、舒展,使在活動中減低

受傷的機會,但如何令暖身活動富情景趣味呢?在環境設計上,教師利用佈置及道具,如森林

的草堆、直線曲線的路軌等簡單的物品來吸引兒童,串連整個體能活動。

2.分組活動:膠樽遊戲

2.1.老師:「剛剛做完運動,我們拿起膠樽把水喝完,這些膠樽都可以變化出不同的玩法,

你們來試一試!」

2.2.兒童二人一組每人兩個膠樽,探索如何用膠樽進行遊戲。(鼓勵兒童創出與別人不一樣

的玩法)

2.3.請兒童介紹玩法,並請其他兒童嘗試建議,教師觀察兒童的動作進行重點指導。

設計意圖:

分組活動的目的,是讓兒童有更多時間與機會練習,老師能因應兒童的情況作個別的指導

與觀察,同時也可促進兒童與同伴互相合作、學習及輪候等群性發展。是次為綜合活動,請兒

童合作利用膠樽嘗試設計不同的遊戲玩法。兒童在創作過程中可能會表現出不懂如何設計遊戲

的情況,這時老師要及時鼓勵兒童觀看其他組別,或是給予一些提示,可以如何加入跳躍、滾

動、走、跑等的方式。當兒童創作出玩法時,也需請他們介紹和示範,讓其他組別兒童也嘗試

別人的創作。

兒童聆聽口哨指令列隊景 兒童邊聆聽音樂邊做暖身操

25

3.膠樽遊戲

3.1.和兒童一同布置遊戲場地。

3.2.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

3.3.玩遊戲:將兒童分成兩組,兒童需要完成繞障礙(膠樽)跑、夾膠樽跳、跨跳過膠樽搭

建的圍牆後跑回。

設計意圖:

在進行遊戲時,教師和兒童一起布置場地,並將兒童創編的遊戲內容設計在遊戲中,使兒

童更具成功感,競賽式的遊戲情節更能激發兒童興趣,使他們在遊戲時更加投入。

按兒童的提議,先以S形繞過膠樽,再夾著膠樽跳過膠樽圍牆。

我們要小心繞過膠樽不能碰倒啊!

我們一組把膠樽當球踢,看看我多準確!

我要跳過前面一排膠樽!

看我把膠樽夾在不同的部位跳跳跳!

26

4.舒鬆:膠樽舞

請兒童跟著老師作簡單的操弄膠樽舒鬆動作。(配合柔和音樂)

設計意圖:

舒鬆活動是讓兒童在一輪刺激或是比賽後的一種舒緩身心活動,因此著重平伏與柔和的結

合。是次便利用音樂及膠樽,讓兒童舒緩情緒及心情,也連貫用膠樽作操控器材的內容。

膠樽舞(配合輕柔歌曲)

拍子 動作說明 拍子 動作說明

1-8 雙手持樽舉高放下兩次 6-8 起身右邊敲四次

2-8 由右至左來回兩次 7-8 起身左邊敲四次

3-8 雙手持樽互碰四次 8-8 一手持樽舉高,一手在下來回交替四次

4-8 雙手持樽轉落蹲下 9-8 持樽轉落放地面,雙腳跪著

5-8 持樽敲地四次 10-8 雙手交疊放在樽前,頭伏在雙手上

27

教師的教學反思

在設計體能活動時,無論道具、器材、布置都需要細心思考,妥善配合。在設計活動時預

留一些空間讓兒童發揮他們的創意,運用他們的玩法加入既定活動項目,能給予他們互相學習

和彼此合作的機會,令體能課不只是身體肌能的訓練,還能提升兒童探索和思考能力,使活動

變得更有意義。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膠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廢舊材料,教師變廢為寶,將其稍作修飾變成了兒童喜歡的教育

道具,並成功的組織了一節圍繞膠樽開展的創造性體能活動。

1.以規範的動作引領,激情投入

在活動中處處能看到教師的激情,用動作帶動兒童,用語言提示兒童,用眼神鼓勵兒童。充

分啟動兒童活動的積極性,感染他們主動參與其中。活動中教師引領的暖身操以及膠樽舒鬆

操都是根據低班兒童發展情況而創編的,之前教師進行了多次練習,這樣才能保證引領的動

作規範到位,達到最好的效果。

2.提供自由的空間創造,鼓勵合作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兒童自由玩膠樽的興趣,使兒童成為活動的主體,能更好的發揮其自

主性,播放輕鬆的背景音樂更是為兒童提供了輕鬆的學習環境。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除了激

發兒童的創造潛能,同時還有意識的發展兒童的合作性,用語言啟發、鼓勵兒童主動尋找夥

伴進行合作性的遊戲創編,讓兒童在這過程中體驗合作後成功的喜悅。

3.透過細心觀察來發現,提供幫助

教師參與遊戲能使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間得到及時的交流和互動,教師還可以深入觀

察,瞭解兒童動作發展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及幫助。兒童開始創編時的膠樽玩法

頗為單一;教師適時的介入,將自己的好辦法展示給兒童看,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動作素材,

開闊了思路,為更豐富的遊戲創編提供了可能。同時,教師也注意觀察兒童玩了哪些花式,

及時捕捉幾個動作,組織兒童集體練習,並對這些動作加以規範的指導,為兒童的動作學習

提供適切的協助。

28

《動物面面觀》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梁嘉恩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歐從容

設計思路

兒童本身就像蘊藏無限潛能的寶庫,需要適當的方法與工具來加以開發,經過設計的遊戲

(方法)與恩物(工具),正確引導出兒童內外在的潛能,讓他們能夠適性發展。福祿貝爾的

恩物教學概念強調藉著恩物應用配以適當教育方式,以內在外在化,發揮兒童內在潛能;或是

外在內在化,以刺激兒童的思索潛能及想像潛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動物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兒童見到可愛的小動物,都想飼養。是次活動設計由兒童生活

經驗與興趣作基礎,透過飼養寵物經驗開始,從而了解不同動物的特性,包括動物外型、居住

環境及生活習性等。兒童除了喜歡動物外,也從是次主題學習中,認識動物也有生命;兒童應

尊重生命,認識生命的歷程和它的寶貴,體驗與動物相處的快樂。

透過兒童對「動物」的已有知識,加入音、體、美多種元素的綜合作用,給兒童提供多元

開放的學習環境,為兒童設計一系列的音、體、藝的跨學科綜合活動,讓他們持續探索、想像

不同動物的形態,在遊戲中學習,發現並提升運動經驗技巧,激發創造力及想像力,從愉快、

輕鬆的環境下認識「動物世界」。

總目標1.通過音樂欣賞,感受音樂節奏,創造性的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

現力。

2.透過不同的肢體技巧活動,用創造性的肢體動作表達,以認識動物的不同姿態。

3.透過藝術活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想像力。

4.培養合作精神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活動一:《動物找媽媽》

活動目標

1.能夠分辨不同動物的特徵。

2.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3.培養兒童的記憶力。

29

活動準備

1.物品:小貓的毛公仔、《貓寶寶找媽媽》故事圖片、不同的動物圖卡。

2.老師事前已記下不同動物外型特徵。

3.老師事前已熟悉《貓寶寶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老師拿出一隻小貓的毛公仔,並作可憐狀:「喵!媽媽在哪裡?我好害怕!媽

媽,你在哪裡呀?喵!喵!」

2.過程:

2.1老師講述《貓寶寶找媽媽》故事:

貓媽媽帶着幾隻小貓搬家,途中不小心掉了其中一隻小貓,小貓與媽媽失散了,牠覺得很

驚慌,到處找媽媽。小貓碰見不同的動物,牠們都說自己是貓媽媽(出示狗和老虎的圖

片,只露出圖片某一部分),你說牠們是貓媽媽嗎?

2.2老師請兒童分辨這些動物是不是貓媽媽,並說出原因。

2.3老師表示小貓沒有受騙,終於找到媽媽了。

3.遊戲:

老師出示不同動物的圖卡,請兒童在約10秒的限定時間內,記動物的特徵,然後搶快在動物

寶寶圖片中找出不同動物的孩子。

4.結束:

老師請兒童戴上不同的動物頭飾,出示動物圖卡,請戴上與圖卡相配頭飾的兒童站立,並創

作出一個與該動物相配的動作,協助兒童了解動物的不同特徵。

5.延展活動:

兒童透過《麻鷹捉小雞》的歌曲,以跑步、蹦跳作為技巧訓練的重點,進行《麻鷹捉小雞》

的集體活動。

教師的教學反思

兒童聆聽故事時,表現投入。然而老師可在故事完結後,邀請兒童進行角色扮演,重演

故事一次。老師亦可安排兒童以四人一組方式,取出故事內容動物,討論其特徵,最後分組匯

報,增強兒童自信心。

結束活動時,老師請兒童戴上不同動物頭飾,根據老師指示擺出不同的動物姿勢,此遊戲

能協助兒童專心聆聽老師指示,增加移動身子的機會,考考兒童的反應,協助兒童重溫不同動

物的特徵。

30

活動二:《麻鷹捉小雞》(體能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四肢協調做出跑步、雙腳跳移動性技能活動及蹲和著地的穩定性活動。

2.能聆聽指示進行活動。

3.享受與同伴進行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 麻鷹捉小雞》音樂光碟、大鼓、雪糕筒3個。

2.兒童事前已聆聽過《麻鷹捉小雞》的歌曲,並熟習旋律。

3.兒童已有技巧:跑步、蹦跳步、後踢步、跑跳步。

4.老師事前已熟悉《麻鷹捉小雞》的全曲旋律及歌詞。

5.老師事前對基本動作―跑步、蹦跳步、後踢步的技巧已有所

理解,並懂得以言語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老師模仿大麻鷹,四處捉小雞

的動作,另一位老師模仿母雞保護小雞,

說:「我要保護我的小寶寶,不要被你傷

害。」

2.暖身活動:老師以《麻鷹捉小雞》的歌曲,帶領全班兒童進行伸展

及跑跳的動作,作熱身運動。

3.體力遊戲:老師請兒童分三組,以大鼓作拍子協助兒童進行不同步

法的練習。老師以言語及動作清楚示範跑步、蹦跳步、後踢步的技

巧。練習完畢後,老師開始進行「麻鷹捉小雞」的遊戲。老師當麻

鷹,並請數位兒童戴上母雞頭飾,扮演母雞,其餘兒童則扮演小

雞。老師播放《麻鷹捉小雞》的歌曲,母雞和小雞根據老師指示,

在指定範圍內遊走。如:老師說:「小雞小雞,蹦蹦跳。」當音樂

停下來,當麻鷹的老師拍打大鼓。當母雞的兒童站在原地不動,其

他當小雞的兒童迅速地走到母雞的背後,並手觸母雞的腰蹲下。

31

4.活動結束:老師向兒童指出原來母雞媽媽都十分愛護牠們的寶寶。除了母雞媽媽外,每一位

媽媽也十分愛護她們的子女,所以我們也要對媽媽表達我們的愛。最後,老師播放柔和音樂

進行舒鬆活動。

5.延展活動:製作動物頭飾

兒童利用畫紙畫上不同動物的圖形,剪出後,貼在頭飾上,並加上不同物料作裝飾。及後在

音樂活動《動物嘉年華》的律動中使用。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在引起動機時,兒童看見麻鷹出現,表現興奮,令秩序較混亂。

2.暖身操由頭至腳進行,重點在於跑步及蹦跳動作,兒童有足夠的運動量。

3.老師在開始遊戲前與兒童練習不同的步法,令兒童對學習的姿勢更為清晰。

4.音樂進行期間,老師宜以指導者的角色,指示兒童做出不同的動作。

活動三:《趣怪動物帽》(美藝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利用不同物料創作出各種動物外型。

2.能利用剪刀剪出動物五官。

3.能利用不同的色彩繪畫圖畫。

4.學習與同伴分享及介紹作品。

活動準備

1.物品:不織布頭套、不同顏色色紙、八開白畫紙。

2.老師事前搜集一些有關海、陸、空的動物圖片張貼於美勞角,請兒童作藝術的欣賞。

32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

老師播放《動物嘉年華》的音樂,並逐一出示不同動物的圖片予兒童觀察。向兒童表示: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要開動物嘉年華,你們最想邀請哪隻小動物來參加?」

2.過程:

2.1老師請兒童以二人一組方式討論,並派給每組兒童一張白畫紙,請兒童討論後以線描畫

的方式畫出最想邀請小動物的外型。

2.2老師邀請各組兒童進行匯報。

2.3老師請兒童根據剛才討論的結果,因應小動物的外型特徵製作具個人特色的動物帽。

2.4兒童利用鉛筆畫出動物五官的外型,並利用剪刀剪出,拼砌在頭套上。

3.結束:老師請兒童戴上動物帽,利用串連故事形式介紹作品。最後,老師協助兒童總括動物

的不同特徵。

4.延展活動:音樂活動《動物嘉年華》

兒童利用早前製作的動物頭飾,創作

律動,開展動物嘉年華會的活動。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兒童以二人一組討論時,利用紙筆記

錄討論結果,使兒童更投入其中。

33

2.兒童匯報時信心十足,增加其表達機會,惟討論時間過

長,令兒童製作動物帽時間縮短。

3.選取不織布頭套作動物帽材料時,外型局限了兒童的創作

空間,他們大多創作陸上的動物,建議下次兒童可採用白

紙碟創作動物外型,再貼上頭飾帶,擴闊創作空間。

4.部分兒童未能掌握空間大小,故繪畫動物耳朵較細,與頭

飾比例不一致。因此,建議老師鼓勵兒童用整張畫紙空間

繪畫。

活動四:《動物嘉年華》(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2拍子

2.能於歌曲中創作不同的歌詞。

3.能利用四肢協調做出拍手、踏步、腳尖行、蹦跳、踏步的動作。

4.培養兒童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物品:音樂光碟《我最喜歡》、全曲節奏圖、動作圖卡、 二拍子節奏圖卡。

2.兒童事前已聆聽過《我最喜歡》的歌曲,並熟習旋律。

3.兒童已有技巧:兩腳交替踏步、腳尖行。

4.老師事前已熟悉《我最喜歡》的全曲旋律及歌詞。

5.老師事前對基本動作兩腳交替踏步、腳尖行、蹦跳、踏步已有所理解。

活動過程

1.呼吸練習:老師向兒童說,今天我們參加了小動物嘉年華,請兒童圍圈,並拿出汽球,對兒

童說想像自己是一個汽球,一邊聆聽《我最喜歡》的歌曲,一邊放鬆身體搖擺,隨音樂圍圈

走動,至尾句出現 時,請兒童模仿洩了氣的汽球,擺出不同的造型。

2.故事引入:老師向兒童說,今天我們參加了小動物嘉年華,請兒童圍圈,老師帶領兒童做出

《我最喜歡》的歌曲中四段歌詞動作。*四段歌詞包括:拍拍手、踏踏步、刷刷牙和跳跳舞。

34

2.1創作動作:●老師將全班兒童圍成圓圈

●老師請兒童抽出不同動物的圖卡數張,並將次序排列在白板上

●邀請數位兒童戴上不同的動物頭套,站在圓形的中央

●老師播放音樂,兒童根據白板上的動物次序唱出歌詞

我最喜歡小白兔,小白兔,

小白兔,我最喜歡小白兔,

小白~兔。

圍圈的兒童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而行,並唱出歌曲。

●戴上動物帽的兒童先蹲下,當唱至該種動物時,戴上該動物帽的兒童便要

站起來,創作出代表該動物特徵的動作,如此類推。然後,全班兒童一

起模仿。

2.2認識節奏:老師利用圖畫表示全曲節奏,並於圖畫中突顯拍子的節奏,請兒童依圖形

節奏卡一邊聆聽音樂,一邊點出節奏。

2.3複習節奏:複習《我最喜歡》的歌曲,請兒童一起唱出歌曲,至拍子的節奏時,以搖

鈴代替,加深兒童認識。

2.4結束:老師總結不同的動物有各種不同的特徵,並請兒童嘗試觀察。老師引導兒童欣賞

動物可取之處,學習尊重生命,認識生命的歷程和生命的寶貴,體驗與動物相處

的快樂。

3.延展活動:體能活動《小兔拔蘿蔔》

兒童利用《小兔拔蘿

蔔》的障礙遊戲,鞏

固兒童對蹦跳步、蹲

跳步的技巧。

35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座位安排恰當,老師可環顧各兒童活動中的肢體型態。

2.兒童在欣賞樂曲時只作左右搖擺身子的動作,稍欠創作空間。建議兒童感受音樂後,隨個人

對樂曲感覺創作動作(如:轉圈,拍打身體不同部位等)。

3.兒童已熟習全曲節奏,在等待 拍子出現時,只作聆聽,稍欠趣味。建議在聆聽樂曲後,全

班兒童分為兩組,以問答句形式,分段拍出節奏,增加樂曲的變化。

4.在複習樂曲時,兒童只在等待 拍子出現時,以搖鈴代替。建議兒童對歌曲節奏熟習後,老

師可當指揮,以分段方式,利用兩種或三種樂器進行合奏,使活動更多元化。

活動五:《小兔拔蘿蔔》(體能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四肢協調,做出蹦跳步、蹲跳步等移動性活動及動蹲、著地等穩定性活動。

2.能聆聽指示進行活動。

3.享受與同伴進行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音樂光碟《龜兔賽跑》、大鼓、雪糕筒3個、籐圈9個、咕3個、小免頭飾3個、蘿蔔圖卡30

個、衣夾30個、繩子3條。

2.兒童事前已聆聽過《龜兔賽跑》的歌曲,並熟習旋律。

3.兒童已有技巧:跑步、蹦跳步、蹲跳步

4.老師事前已熟悉《龜兔賽跑》的全曲旋律及歌詞。

5.老師事前對基本動作―跑步、蹦跳步及蹲跳步的技巧已有所理解,並懂得以言語表達出來。

36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老師模仿大白兔四處蹦跳的動作,說:「嘩!農田裡有許多蘿蔔,小白兔們,不

如我們一起拔蘿蔔,吃大餐吧!」

2.暖身活動:老師以《龜兔賽跑》的歌曲,帶領全班兒童進行伸展及跑步及蹲跳的動作,作熱

身運動。

3.體力遊戲:3.1老師請兒童分三組,以大鼓作拍子協助兒童進行不同步法的練習。

3.2老師以言語及動作清楚示範跑步、蹦跳步、蹲跳步的技巧。

3.3練習完畢後,老師開始進行「小兔拔蘿蔔」的遊戲。

3.4老師請兒童分成三組。每組首名兒童戴上小兔頭飾。

3.5老師將道具分三組擺放。需以雙腳跳的姿勢沿繩子左右跳,跳到咕前,利用

雙腿夾住咕,跳過地墊,再請兒童以蹲跳步的方式跳過三個籐圈,到圓錐

筒前拔掉一個蘿蔔,沿路重複動作,走回起點後把頭飾交回下一位兒童。

3.6分三組進行比賽,快者為勝。

4.結束:老師與兒童總結是日拔蘿蔔的成果,並數出拔得蘿蔔的數量。最後,老師播放柔和音

樂進行舒鬆活動。

5.延展活動:識數活動――兒童利用教具將蘿蔔的數量分為3個一組及4個一組,進行數學概

念的複習。

教師的教學反思

1.遊戲活動設計有趣,然而,活動程序較多;兒童運動量過多,可刪減某一部分。建議利用雙

腿夾住咕之遊戲,可作另日延展活動為佳。

37

2.建議練習蹦跳步和蹲跳步時,兒童宜面對面對站,以便所有的兒童都能看到對方的動作。

3.老師在敲響樂器時,不宜敲響兩下,會造成混亂,加上老師在敲鼓時加以呼叫聲,令兒童未

能專注聆聽。老師宜只敲響一下樂器,默言無聲,兒童依指示做一下正確的動作。

4.老師示範時,宜提醒兒童要留心觀察老師的正確動作,並暗示兒童不要怕跌,倘若真的跌

倒,也不要怕,鼓勵兒童勇敢地去嘗試。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老師嘗試以與兒童息息相關的「動物」作是次主題的重點,以「體能」作切入點,透過

多個集體遊戲活動配合,教授不同的體能技巧。在帶領過程中,老師示範動作時,以言語仔細

描述,過程中提示兒童運動的不同姿勢,配合不同的隊型訓練及動作技巧訓練。隊型訓練中亦

加入了口令方式,訓練兒童對聆聽指示及紀律堅持的態度。如:口令語氣需提高聲調,適當停

頓,令兒童清晰了解指示。

是次活動以「體能」作切入點,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能促進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

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發展智力。老師更以跨學科的方式,設計不同的活動,包括:主題

活動、識數活動、藝術活動、音樂活動及體能活動,運用肢體和音樂的配合,使兒童有足夠空

間表達個人的創意和美育藝術,從參與有意義的音、體、藝活動中獲取強健的身、心靈的全人

發展。

老師透過是次整理主題中的跨學科活動經驗,能對「音、體、藝」綜合課程有更深入的認

識。期望教師日後將綜合課程內容,融入常規教學,讓兒童投入活動當中,同時提升兒童體能

方面的發展。

38

《幫助別人的小青蛙》保良局曾星如幼稚園:樊慧儀老師、蔡燕儀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 莉

設計思路

兒童已能掌握雙腳原地跳的技巧,為了能進一步提升及深化兒童於這方面的能力,老師於

是次活動中,將學習目標設定為雙腳向前行進跳的技巧。活動配合有關動物的教學主題――寵

物寶寶,加入模仿小青蛙跳的角色,使兒童更易於掌握雙腳向前跳的技巧,同時也使活動更有

意義,培養兒童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品德。

活動目標

1.認識和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的動作和技巧。

2.在幫助小動物找媽媽的遊戲情境中練習動作。

3.體驗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兒童能夠掌握雙腳向前跳的技巧。

2.兒童能連續運用雙腳向前跳的方法向目標前進。

活動準備

小動物和動物媽媽的圖片、紙磚、籃子、籐圈、雪糕筒、音樂光碟、光碟機

活動過程

1.開始部份:

熱身活動:兒童一邊聆聽音樂《我真的很不錯》,一邊跟老師做出各種伸展動作。

2.基本部分:

2.1情境導入

老師:春天來到了,除了蝴蝶、蜜蜂和小螞蟻等小動物會出來找食物之外,還有一種小

動物已經睡醒了,還在「呱呱、呱呱」地叫,請兒童猜估是甚麼小動物。

2.2示範講解動作

動作要領:雙腳同時起跳,兩臂擺動,雙腳同時輕輕落地,屈膝,直立。

39

兒童扮演小青蛙,自由學習和感受雙腳向前行

進跳的動作,教師觀察指導。

2.3兒童由四小隊圍成一個圓圈,表示一個大荷葉,

練習雙腳向前跳的技巧,請兒童模擬小青蛙於

荷葉上跳。

2.4遊戲:幫助別人的小青蛙

● 借助故事,激發兒童興趣

老師與兒童一起回憶《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向兒童說出小蝌蚪得到很多動物的協

助,現在小蝌蚪長大成小青蛙,請兒童扮演樂於幫助別人的小青蛙,齊心合力以雙腳

向前跳的技巧,替其他小動物找回牠們的媽媽。

● 介紹遊戲的玩法

首先,請兒童分四組在起點處排隊,然後,請第一位兒童以雙腳向前跳的技巧跳至雪

糕筒的位置;接著,請兒童於雪糕筒旁的籃子內,拿起一張小動物的圖片,走過一條

橋(紙磚路);然後,兒童再以雙腳開合跳的方式,跳上小河上的石頭(籐圈)過

河;最後,兒童需要根據手上拿到的小動物圖片,送牠們回到媽媽的家(將圖片放到

合適的籃子內),完成後跑回隊尾排隊,下一位兒童再繼續進行。

● 兒童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 提出遊戲中的問題(動作、情節),兒童再次遊戲。

3.結束部分:

3.1老師先跟兒童討論剛才活動的情況,感謝及稱讚兒童願意關心和幫助別人並鼓勵兒童說

出幫助別人後的感受,如開心等。

3.2舒鬆動作、整理物品

兒童圍圈聆聽音樂並作舒鬆活動,重點放鬆腿部和腰部,請個別兒童幫助收拾整理用

具,最後與他們列隊返回課室。

40

教師的教學反思

兒童於是次體能活動中,大部分均能掌握三個活動的學習目標,活動過程亦見流暢及投

入。是次活動前,老師先行與兒童進行了雙腳跳的訓練,當大部分兒童掌握了此技巧後,老師

才開始依據主題,設計一個充滿情境的技巧練習,藉以將「雙腳跳」提升至「雙腳向前跳」的

技巧。兒童於過程中亦顯得非常投入。

整體上,老師於整個活動中都能提供清晰的指示及親身的示範,講解目標動作的要求及要

領,兒童能明白活動的重點。

老師於活動中,與兒童進行了兩次遊戲,在第一次遊戲完畢時,老師與兒童先作一個遊戲

小總結,以檢討兒童於剛才遊戲中的情況及要注意的事項;在第二次遊戲完畢後,老師再與兒

童對活動進行總結,並與兒童分享幫助小動物回家後的快樂感受,以統整兒童於整個活動中所

學習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是次的體能活動,流暢和成功。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關於「雙腳跳」的活動,很多老師在學校都組織過。這活動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下,

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亮點,具體歸納介紹如下:

1.動作選擇符合低班兒童的年齡特點

這次活動引導兒童學習和練習的主要學習內容是「雙腳併攏向前行進跳」。這個動作內容是

適合低班兒童學習和掌握的,所以動作難度選擇合適。

2.角色賦予與情境設計對兒童學習和練習的動作很有幫助

在幼稚園階段,合適的、生動形象動作和情境能幫助兒童更容易理解,提高學習和練習的積

極性。這次的動作――雙腳併攏向前行進跳,教師賦予了小青蛙的角色,讓孩子在模仿小青

蛙跳的情境中就主動地學習了這個動作,教師針對動作要領及進行必要的講解示範,給兒童

提示即可。活動中的小青蛙跳荷葉,小青蛙幫助小動物找媽媽等遊戲情境,起到了很好的激

發興趣和充分練習的作用。

3.活動的環節設計能體現循序漸進性和挑戰性

活動環節設計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亮點,教師沒有直接教兒童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而是

從單個的雙腳向前跳的動作學習過渡到連貫的雙腳向前跳,這樣的設計既能幫助兒童清晰的

掌握雙腳向前跳的動作要領,而且也能幫助兒童在循序漸進的環節設計中掌握的動作重點,

而且動作的變化和難度逐步提高,也能激發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

41

4.借助故事,自然綜合德育與認知領域內容

教師在活動中能借助兒童熟悉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引導小青蛙們去幫助其他小動物找

媽媽。這個遊戲情節的設計非常好,既滲透了感恩、互助等品德方面的教育,而且還綜合了

「小動物與媽媽的配對」知識點,兒童在教師設計的遊戲情境中練習動作、幫助小動物,進

行辨別配對。兒童在活動中很認真、投入。

5.活動中有不同的難度設計和對其他動作的鞏固練習

在場地小,兒童多的情況下,教師能利用器材設計不同難度的跳躍練習。兒童從起點的雪糕

筒到第二個雪糕筒,是兒童自由雙腳向前行進跳,接著雙腳跳過紙磚,單雙腳跳過圈,跑到

小動物媽媽的身邊送動物寶寶,跑回隊伍。兒童在完成幫一個動物寶寶找到媽媽的遊戲中就

練習了幾種不同的跳和跑的動作。

42

《我愛迪士尼》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李映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秀芬

設計思路

兒童都喜歡去迪士尼樂園玩,把體能活動融進兒童喜歡的迪士尼樂園裡去,並以故事的情

節和兒童生活經驗的結合,能更大的激發兒童參與體能活動的興趣,使得兒童在活動中玩得更

投入,身體得到充分鍛煉。

活動目標

1.兒童學習立定跳的方法

2.提升兒童手眼協調的能力

3.兒童能按指定的遊戲路線來進行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1.兒童能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技能

2.兒童在綜合訓練中能夠順利完成既定的項目

活動準備

呼拉圈、平衡木、色帶、豆袋、小膠筒、雪糕筒、音樂鈴、音樂

光碟、小露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故事情節一:隊操練習

老師說:「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一起變身做迪士尼不同的

工作人員,一起去迪士尼工作,好嗎?現在,我們就變身成為

表演人員來參加大巡遊,我們表演的是花式步操,你們準備好

了嗎?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請兒童跟隨音樂及老師的指令

來進行隊操表演)。「小朋友,你們的表現真棒!那我們現在

就變身成為機動遊戲測試員,來測試機動遊戲道具,好嗎?」

43

2.基本部份:技巧訓練

故事情節二:(技巧學習:立定跳)

2.1老師說:「一會兒的測驗,我們將需要使用一個新技巧,就是立定跳遠,請大家看老師示

範一次有關的動作,然後請大家來練習。」(請兒童在老師示範後,分成2組進行練習)

故事情節三:

2.2老師說:「小小測試員,我們今天測試的是即將投入服務的新遊戲,它的名字叫做《小

熊維尼不愛蜜糖愛啫喱》,小熊維尼吃了一次啫喱之後,發現啫喱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食物。於是,牠決定製作多些啫喱給自己吃。你們今天玩的遊戲就是扮小熊維尼製作啫

喱。首先,你們要拿啫喱粉,經過秘密通道的獨木橋,再把啫喱粉和水攪均,之後放入

冰箱中冷藏,然後把用過的工具洗乾淨,跳過神秘門,再按一下啫喱報時器,回去把做

好啫喱拿出來,給小熊維尼吃。明白嗎?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請兒童分成2組,然後開始遊戲)

(所有兒童完成一次後)

2.3老師說:「哎呀!我們用來盛載啫喱的桶不見了,你們有沒有辦法不直接用手,嘗試用身

體的其他部分來運送啫喱呢?(請兒童說說自己的方法)。現在,請大家用自己的方法

再替小熊維尼運送啫喱吧!」

(請兒童再進行一次以上形式的活動)

3.結束部分:收拾和整理

故事情節四:

老師說:「小朋友,大家今天都做了一個很盡責的遊戲測試員,試玩了《小熊維尼不愛蜜糖

愛啫喱》遊戲。你們覺得遊戲好玩嗎?適合其他兒童嗎?你們今天的表現真的很不錯!大家

都出了一身汗,就請大家一起來洗洗澡吧!」(請兒童跳《洗澡歌》)

老師:「好了,我們今天的任務全部完成了,請小朋友一起回課室喝水及休息一會。」

44

教師的教學反思

1.是次故事設定為到迪士尼樂園去,能把故事的情節和兒童生活的經驗結合,兒童在活動中表

現更投入。

2.在練習立定跳時,讓兒童選擇自己有信心跳過的距離才跳,有助兒童建立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3.在活動中加入音樂的元素,能提升兒童對活動的投入程度,但第二首音樂較短,往往在最高漲

的氣氛,音樂就停了,教師宜把音樂剪接成較長的版本,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控制音樂的播放。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首先,該活動設計用故事情節貫穿始終,引發了兒童極大的興趣。老師創編的故事來源於

兒童的生活經驗,更使兒童感覺親切,充滿激情。

第二,活動設計層次清晰,層層遞升,老師是按照「老師示範→兒童模仿→綜合活動→

創新活動」這樣一個脈絡來展開活動的。課程設計富有層次性,每一環節的活動都會有新的挑

戰,使得兒童對活動的興趣得以長久保持。

第三,活動設計很可貴的一點是在體能課中體現創造性教育,提供給兒童創造的機會,

既鍛煉了身體,又能激發了孩子創新思維,這一點對兒童的成長來說很寶貴。兒童的創意很豐

富,有的兒童會用頭頂著豆袋,有的兒童會用下巴夾住豆袋,有的兒童會用肩膀頂住豆袋,還

有一個兒童企圖用雙腿夾住其中一個豆袋,但因是要走過平衡木,所以很難完成,而他能再想

其他辦法,就是這個過程非常有力的培養了兒童的創新意識。

第四,老師善於關注細節,照顧兒童差異。老師示範的時候讓前排

兒童坐下,後排站立,這樣保證所有兒童能看到老師的示範動作。活動

過程中又能對於能力較弱的兒童及時鼓勵,決不放棄。

教師可考慮把本次新學習內容立定跳遠的專案放在綜合練習的開

始,先讓兒童熟習擺臂跳遠的技巧,然後才用手拿豆袋進行活動。

舒鬆活動

兒童創意無限!

45

《動物生日會》

宣道會秀茂坪陳李詠貞幼稚園﹕梁琯瑤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秀芬

設計思路

動物是兒童十分喜愛的東西,無論是天上、地上、或是海裏的,只要是一個相關的問題,

兒童也可以滔滔不絕地討論,說說自己對動物的認識,談談家裏飼養寵物的有趣經驗。

說到海裏的動物,班內的兒童最感興趣是螃蟹。他們會模仿螃蟹走路,以開合開合的步伐

前進,小手更會模仿蟹鉗。是次的綜合體能活動就因應兒童的興趣及身體發展階段,以訓練兒

童開合步的身體協調、合作和創意作目標。

活動目標

1.透過體能遊戲活動,兒童能學習開合步的技巧。

2.在體能遊戲活動中,兒童能遵守遊戲規則。

3.在綜合活動中,兒童能合作進行遊戲。

活動重點、難點

1.透過綜合體能活動,讓兒童得到語文、數學、體能、群性及解決困難等學習經驗。

2.透過故事情節讓兒童能更投入及感興趣地進行活動。

3.活動設計時需要仔細考慮每個不同學習範疇的流暢過渡及進行,而活動中的教具或物資需要

準備充足,以滿足活動進行時兒童的提議。

活動準備

手鈴、禮物卡、數字卡、食物豆袋、籃子、呼拉圈、紙磚、音樂;活動前與兒童一起看短片,

觀察不同動物的形態、生活習慣及身體特徵。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1熱身操:扭扭體操

1.2老師說:「太陽出來了,動物都睡醒了,

於是動物出門跟朋友說早安。」

1.3請兒童聽鈴聲,跟著老師的指示扮演不同

46

的動物。(鯊魚/熊/狗/貓/小兔/螃蟹)

1.4請兒童列成一行,一起扮演螃蟹,在海灘上找食物、找朋友、找屋子。(練習開合步)

2.活動內容﹕

2.1老師說:「今天是龍蝦的生日,牠開了一個生日派對,邀請了其他動物朋友參加。」

2.2拿出禮物卡,請小螃蟹們抽出禮物卡,其他動物幫忙說出卡上的答案,看看龍蝦的生日有

甚麼禮物。(禮物卡內容如:黃色的水果/猴子喜歡吃的食物/數字等)

2.3請兒童分成3組,每組兒童根據禮物卡的提示,以開合步走到禮物分類籃,挑選出正確數

量的禮物後,拿著禮物跑回起點放入籃子裏。

障礙物擺放如下:

2.4完成後,老師與兒童一起點算籃中禮物的數量是否正確。

2.5請兒童一人/兩人一組,用不同的合作方法以開合步把禮物運送到龍蝦的家中

47

3.舒鬆活動:

3.1完成後,老師對兒童說:「我們一起請其他動物到龍蝦的生日會吧!」

3.2律動:歌曲《Followme》

3.3請兒童一起跟龍蝦唱生日歌,邊唱邊走進屋子裏吃生日大餐。

教師的教學反思

是次活動綜合了語文、數學、體能、群性及解難等多個元素,教師需要細緻地把活動環節

緊扣,讓整個活動能流暢地進行。也正因是綜合活動,所需要預備的教具亦要充足,事先預計

兒童的想法和提議,使能即時回應他們的需要。

活動中兒童表現投入,能融洽地完成活動;他們除了能以開合步前進外,還能正確地將

適當數量的食物豆袋放入籃子內。過程中每組兒童會合作統計籃裏豆袋的數量,也會輪流取豆

袋,當中沒有爭辯、口角或爭執。兒童能在討論中得出正確的答案,更會提出解決方案。另

外,合作運送豆袋的過程中,看到兒童把不同的創意加入遊戲裏,例如用手掌、背部,腹部、

肩膀等身體不同部份來運送豆袋。起初兒童抱著嘗試的心態來做,有些試過了成功,便再來一

次;有些不成功,在運送中把豆袋掉到地上,他們思考改良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兒童在活

動中運用不同的技能,達成綜合活動的主要目的。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整節課的設計充滿童趣,故事情節貫穿始終,最後部分大家抬著禮物唱著生日歌去給龍蝦

慶祝生日,短小的一筆,就使得課堂完滿圓潤,首尾呼應,渾然一體。兒童在整個活動過程中

是快樂、自信、積極和投入的。

老師在本次活動中嘗試多種元素的綜合,在體能活動中自然地整合其他領域的內容,比如

這節課中的數學內容,有數數、比較多少、有運算練習,拿的豆袋不夠的小組,要去添加,直

至達到要求,超過的小組要把多餘的禮物還回去。整個過程很自然,兒童主動積極的來操作學

習,並且與小組內的同伴密切合作。

創造性的元素是課中的主軸,在這次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創造性的內容,能培養兒童

的創造性思維。

48

《小鳥築巢》

宣道會秀茂坪陳李詠貞幼稚園:梁琯瑤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秀芬

設計思路

兒童在動物主題中正尋找有關小鳥的資料,知道有些小鳥好像人類走路,有些小鳥只是懂

得雙腳跳。教師配合兒童的主題學習,把知識套入體能活動內,設計了是次體能活動――小鳥

築巢。

體能活動常以比賽形式進行,使活動增加趣味,讓兒童投入活動;但久而久之在兒童間形

成了競爭性。為了減少這情況出現,教師在設計活動時特別設下一個目標,就是讓兒童在合作

互享的情況下進行活動,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照顧。

活動目標

1.透過運送豆袋活動,讓兒童能雙腳跳2呎或以上的距離。

2.透過重築鳥巢,鞏固兒童擲豆袋的技巧。

3.以築鳥巢作共同目標,讓兒童能互相合作完成遊戲。

活動重點、難點

1.減少比賽的競爭內容,讓兒童擁有共同目標去完成項目,學會共同努力、共同分享。

2.以呼拉圈作雙腳跳的距離,使兒童有明確的目標。

活動準備

呼拉圈、豆袋、籃子、雪糕筒、音樂、搖鈴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1.1律動:扭扭體操

1.2請兒童模仿小鳥任意飛翔,當聽到鈴聲時請按老師的指示擺出動作,如:站在樹枝上、睡

覺、吃東西、築巢、抓癢等。

1.3老師說:「小朋友,小鳥是怎樣走路的?」請兒童示範小鳥走路。(雙腳跳/前後腳)

1.4請兒童列成一線,一起以雙腳跳的方式去找食物、找朋友、找樹枝。

49

1.5提問兒童:「小鳥為甚麼要找樹枝呢?」(築巢)

2.活動內容:

2.1老師把每列4個呼拉圈放在地上,跟兒童說:「小鳥要找樹枝築巢,但已經累得飛不起

了,樹枝又在河的對岸,所以要跳過河上的石頭,過河拿樹枝。」

2.2請兒童分三組,以雪糕筒作起點,跳過河上的石頭(呼拉圈)後拾起樹枝(放在籃子內的

豆袋),並把樹枝(豆袋)拼合成一個大鳥巢,可以讓所有小鳥(兒童)居住。

2.3小鳥過河路擺放如下:

2.4老師說:「這個圓形的鳥巢很漂亮,但是除了圓形外,還

可以築甚麼形狀的鳥巢呢?」請兒童說出不同形狀。

2.5老師請兒童分3組,把鳥巢變回樹枝。

2.6請兒童從鳥巢拿起樹枝擲回籃子裏,再跳過河上的石頭。

50

2.7把鳥巢變回樹枝後,老師請兒童與組內的同伴討論築甚麼形狀的鳥巢,再以同樣的方法跳

過河,再拿起樹枝,然後拼合該組的鳥巢形狀。

3.舒鬆活動:

3.1完成後,老師對兒童說:「我們

一起邀請其他小鳥來參觀我們

的新鳥巢吧!」

3.2律動:歌曲《Followme》

3.3請兒童模仿小鳥飛回課室。

教師的教學反思

這活動以雙腳跳為最重要的目標,其次是投擲豆袋及合作進行活動。教師以故事情節把整

個活動帶動起來,比兒童直接進行雙腳跳訓練有趣得多了!

兒童能順利地把豆袋拼砌成一個很完美的圓形實是讓教師喜出望外。更驚喜的是,當兒童

把大圓形砌好,還有好幾個豆袋未能放下時,有一兒童不知怎麼辦才好,在旁的兒童立即幫他

想法子,教他把豆袋放在已放好的豆袋上面,兒童互相幫助把問題解決了。

小鳥築巢是個綜合的體能課活動,元素包括體能(雙腳跳、目標投擲)、數學、群性合

作、解難能力等,簡簡單單的活動,也讓兒童和老師成長了不少。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首先,老師用故事情節引導兒童,兒童很感興趣,非常快樂的投入到活動中。

其次,活動環節設計富有層次性,使得兒童參與活動層層深入,興趣持久保持。

第三,在活動中老師加入了很大成分的兒童創造性內容,在活動中充分激發兒童的創造

能力,給予兒童創造的時間和空間,更給予兒童語言上的引導,使得兒童快樂的投入到創造性

的體能活動中。在兒童合作完成一個個美麗的鳥巢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互相合作的精

神,也培養了審美能力和空間構圖能力。兒童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在兒童的作品中已經有了很

好的詮釋。而這些元素巧妙的融合進兒童的體能活動中,這就是科學的教育,教育的科學。

在整個活動,兒童在快樂參與運動的同時,小腦袋不停的在思考,設計出自己的完美創

意,這就是一節好課的內涵所在。

51

《小廚師送熱狗》

基督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黃秋媚老師、盧雪昕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 莉

設計思路

為配合「幫助我們的人」的主題學習,兒童認識了不同的職業,如廚師、侍應等。因此,

老師設計是次體能活動,讓兒童模擬小廚師製作熱狗和送熱狗的情況,藉以增加故事情境,提

升活動趣味和兒童的投入感。

兒童曾經玩過一些二人夾物走的遊戲,如夾皮球等。因此,老師希望提高難度,嘗試利用

較長的空氣棒進行遊戲,既可增加挑戰,亦能模仿熱狗的形像(兒童模擬麵包,把熱狗腸空氣

棒夾起來),活動生動有趣。

在放鬆部分,除了平日以肢體運動來放鬆全身外,老師希望透過一些器材配合,增加新鮮

感,讓兒童互相利用空氣棒輕拍及按摩對方的身體不同部份,放鬆全身。

活動目標

1.學習兩人夾空氣棒行走的方法,能保持身體平衡協調夾住空氣棒前行。

2.嘗試一起夾著空氣棒左右移動、前後推擠或繞過障礙物。

3.增強社會合作性及協同遊戲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與同伴協調合作,二人配合把空氣棒夾在二人中間不掉下來。

2.因空氣棒較長,要求兒童控制力量重心,才能二人一起夾著空氣棒移動。

活動準備

1.空氣棒2.雪糕筒3.藤圈4.音樂光碟5.光碟機6.平衡木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跟隨音樂節奏,由頭、肩、手、腰、腳等做全身運動。

2.基本部分:學習練習

2.1動作學習:二人夾空氣棒走

52

2.2教師示範、講解製作「熱狗」的方法(兩人夾空氣棒)

●提問:你們有否吃過熱狗?

熱狗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麵包、香腸和茄汁等)。

●兩位老師(模擬麵包),夾著空氣棒(模擬香腸),請一位

兒童模擬加上茄汁便製成了。

●老師示範夾著空氣棒左右移動,往前走直線至藤圈,把空氣

棒放進藤圈(模擬把熱狗放在碟上),然後返回起點。

●兒童兩人結伴,學習和練習夾空氣棒走的方法,教師提示配合要領。

3.接力遊戲:送熱狗

3.1教師介紹遊戲的規則和玩法。

●兒童二人一組夾住空氣棒走到前面,放在藤圈內,完成

後,兒童返回起點模擬替下一組熱狗加上茄汁後示意開

始遊戲。

●兒童遊戲一次,教師觀察指導。

●在路途上加雪糕筒作阻礙,兒童二人一組商量用甚麼方

法進行運送,但需避免碰撞雪糕筒,再次遊戲。

3.2兒童創意及示範新的運送方法。

如:利用頭、背等其他部位,或者前後推擠等方法等)

●提問:除了剛才示範的運送方法外,還有沒有其他

方法運送空氣棒?

●兒童自由嘗試新的運送的方法。

4.結束部分:放鬆整理

播放柔和音樂,兒童互相利用空氣棒輕拍及按摩對方的

身體不同部份,放鬆全身。

教師的教學反思

活動中,兒童都能清楚觀察及明白老師的示範,大部分兒童都能嘗試二人夾空氣棒往前

走。惟老師需提醒兒童打開雙手,盡量不以雙手協助及以身體夾住空氣棒。教師亦可加強兒童

練習一致步伐的部分,如唸數節拍等。

基本活動內容有趣及具創意,能引發兒童的興趣及投入參與活動,惟兒童夾著空氣棒之間的

53

距離較遠以致空氣棒容易掉下來,使活動難度較高,可改用較短的空氣棒以縮短之間的距離。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1.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遊戲性強

教師們都組織兒童進行過「兩人夾物走」的活動,而且

「夾球走」是兩人夾物走最常用的器材和形式,而這個活

動中,教師創意的運用「兩人夾空氣棒」走,而且還命名

為兒童生活中熟悉的「熱狗」,很生動形象和遊戲化,兒

童在活動中就感覺自己是兩片麵包,中間的空氣棒是腸

仔,還有加茄汁等遊戲情節,兒童在這有趣的遊戲情境中

學習和練習了動作,提高了合作能力和協調性。

在活動放鬆部分的設計也很新穎有趣,教師繼續運用了空氣棒,兒童互相幫忙放鬆,兒童很

感興趣,且利用了活動中的器材,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到「一物多用」的創意。

2.活動有層次性,兒童可遷移經驗

兩人夾物走,對兒童的協調力和與同伴的合作力要求都比較高,而兩人夾着空氣棒走就更難

了。但教師在此活動前,已經帶領兒童進行過兩人夾球走的遊戲,在夾的方法和兩人配合上

兒童都有一定的經驗,教師再進行這次的夾空氣棒走,在難度安排上循序漸進,在配合方法

上兒童可以借鑒上次的經驗,效果較直接進行此活動為佳。

3.學習和練習形式有序,設計和安排符合場地特點

因為空氣棒較大,活動人數多,而空間較小,所以教師在組織形式上主要採用了小組集體練

習和接力遊戲,使學習和練習都有空間和有序。這樣的組織方法保證了此活動順利的開展和

進行;也解決了場地限制的問題。

4.兒童有自由創意的時間和空間

在活動中,教師讓兒童自由創意想象兩人運空氣棒前行的方法,發現兒童很是積極和感興

趣,想出了多種方法。教師給兒童自由嘗試和介紹的機會,兒童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嘗試和

感受不同的方法,很是開心和投入!雖然時間不長,但放鬆和愉悅了兒童的情緒,給了兒童

創意和想像的空間,也許下次活動就是用兒童自己的方法來夾空氣棒前行,所以此環節的設

計很好!另外,此活動如果將空氣棒豎著夾,那會更像「熱狗」,而且難度也會低些,還有

更多的夾法,老師們可以試一試。

54

《助跑跨跳跳過障礙》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區緬華主任

內地交流人員:孫 莉

設計思路

老師從以下三個主要環節來思考和設計這個體能活動:

1.熱身活動:採用了步操熱身方法,從九月份開始老師已按兒童的能力編成不同的隊列,開始

時,只是簡單的步法,然後慢慢操出開花圖案,在長達5分鐘的步操佇列變化中,能達到熱身

的效果,同時運用不同的口令作提醒及鼓勵,提高動作力度,增加氣勢和興趣。

2.主線活動:仔細分析助跑跨跳的動作,主要由快速助跑和單腳跳組成。活動前,兒童已練習

過10~20米快速跑,並能掌握雙腳原地縱跳觸物,才進入是次的嘗試,學習用助跑跨跳跳過

橡筋繩。為了使遊戲更多元化,老師加入平衡木和沙灘球,行平衡木可舒緩兒童的情緒和速

度,而跳高拍球是重溫已往學過的技巧。

3.舒鬆活動:老師選了一首4/4拍子,節奏較優美的聖詩音樂作全身舒鬆活動,而舒鬆部包括手

腕、手臂、肩膀、腰、腿、腳踝和膝蓋等。

活動目標

1.學習和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和技巧。

2.溫習六隊自行走開花圖形及走小圓形。

3.能有序、積極參與循環遊戲。

活動重點、難點

1.理解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2.助跑跨跳對低班兒童來說是一個新的技巧,兒童助跑時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距離,才能跨過

障礙物。

活動準備

1.紙磚橋

2.兩條不同高度的橡筋繩

3.平衡木兩條

4.沙灘球兩個

5.雪糕筒四個及棒子兩條

55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小士兵(5分鐘)

1.1溫習六隊自行走開花圖形及走小圓形。

1.2最後六隊返回位。

2.主線活動:助跑跨跳跳過障礙

2.1老師示範講解助跑跨跳的動作。

動作要領:快速助跑,跑到障礙物前,單腳起跳,跨過障礙物,單腳落地,緩衝。

2.2兒童學習和練習助跑跨跳跳過紙磚橋。

兒童分成A,B兩組練習(如下圖所示)

2.3循環遊戲,進一步學習和練習動作。(場地佈置如下圖)

●教師示範、介紹循環遊戲的內容及玩法:

﹣教師提供兩個不同高度的橡皮筋障礙,兒童自行選擇高度;

﹣然後再跨過雪糕筒上的欄杆;

﹣行過平衡木;

﹣再跳高拍打沙灘球;

56

●兒童分組同時開始循環遊戲。

●兒童玩了一至兩個圈後,老師可針對兒童情況進行小結

或提示,請表現較佳的兒童出來作示範,然後再請兒童

繼續遊戲。

●整個循環遊戲完結後,老師可與兒童分享感受。

3.舒鬆活動(5分鐘)

﹣柔軟體操:全身放鬆動作。

教師教學反思

1. 兒童非常投入地進行步操練習,操起來亦有精神。

2.在講解助跑跨跳的技巧時,兒童都有留心聆聽。他們分成兩組,用接力的方式進行跨跳,但

有些兒童太心急,同伴未有跑過來拍他的手,已開始跑,所以出現碰撞。

3.在練習跨跳的過程中,大部分兒童都已能掌握跨跳的技巧。

4.在循環遊戲時,兒童大部分都選擇較高的橡筋繩進行跨跳,(顯示他們有一顆向難度挑戰的

心)有一位個子較矮的兒童,有幾次的跨跳都出現困難,教師於是建議她跳較矮的那一個,

這次她就順利通過了。

5.兒童玩循環遊戲時,心情都比較興奮,所以跑得特別快,有幾位兒童未看清楚繩子的位置,

腳就踏進去,結果被繩子絆倒;有些兒童就因為太累,腳提不起,所以亦被繩子絆倒;於

是,老師請兒童先停下來,一方面,讓他們稍作休息,另方面,亦可針對他們的問題重新講

解跨跳的技巧。

6.兒童跨跳後要走過平衡木,再跳高拍球,這動作可能對他們腿部的能力要求高了,所以日後

會改用擲豆袋代替拍球,相信效果會好一點。

7.在場地佈置上如果能將橡筋繩和兩個不同高度的欄杆放中央,將兩條平衡木和兩個沙灘球放

兩邊,這樣兒童跨跳後就可分兩邊走過平衡木再進行拍球,活動便會進行得更順暢。

8.兒童很投入參與舒鬆活動,亦達到全身舒鬆的效果。

57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1.熱身、放鬆環節有特色,有效果

一節規範的體能活動有三個環節,分別是開始部分的熱身;中間基本部分的動作學習和練習

和結束部分的放鬆,這三個主要環節在這個活動中都能清晰的體現,而最具特色的是「步

操」的熱身和「舞蹈式」的放鬆,利用隊形變化的步操,進行熱身,是熱身的一種形式,由

於教師對「步操」的教學很感興趣,在開學初就引導兒童進行步操的學習和練習,所以在熱

身部分,我們能看到低班兒童有精神的進行「大圓、開花、小圓、縱隊」等隊形變化,兒童

個個精神抖擻,加上教師的鼓勵口令,更顯精神,長達5分鐘的步操,熱身效果明顯。「舞

蹈式」的放鬆也很體現教師的創意,結合教師自己的舞蹈特長,將放鬆動作編排成舞蹈形

式,合著舒緩的音樂,帶領兒童進行全身和重點部位的放鬆,這些都值得教師在熱身和放鬆

環節設計中借鑒。

2.器材、場地佈置適合動作的學習和練習

在活動中我們能發現教師提供了三種障礙,給兒童學習和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分別是長條

形紙磚、橡皮筋和欄杆,且高度不同,不但高度適合兒童學習或練習,而且變化的器材對兒

童的興趣激發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場地安排上,助跑和緩衝距離往往容易被老師忽視,造成兒童的跨跳變成慢速跨過,但此

活動中,教師能考慮到「助跑跨跳」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距離助跑和緩衝,所以障礙擺放的位

置距離都比較合適,並以正確的動作示範和講解,所以兒童對此動作的學習和練習都有很好

的效果。

3.及時發現、解決活動中的各種問題

一個活動設計得好,在活動組織中仍可能會出現一些可以預知或無法預知的問題。在此活動

的組織中,我們發現出現了懸掛氣球落地、部分兒童在活動中動作完成不夠到位、兒童在活

動中氣喘吁吁等問題。教師在活動中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並及時採取相應的辦法來解決這

些問題,使活動可以順利有效的進行,體現了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靈活應對的教學能力。

4.不同高度設計,兒童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在循環遊戲中,教師設計了不同高度的障礙,並提示兒童可以自由選擇高度。這樣的設計讓

不同能力發展的兒童,都能感受到成功跨越障礙的快樂,且有挑戰自己的機會。活動中我們

能看到兒童在嘗試不同的高度,加上教師及時的鼓勵提示,兒童參與活動很投入,挑戰自己

的興趣也很高,所以很提倡在體能活動中考慮兒童的不同能力特點,設置不同的難度。

58

《絲巾 Catwalk Show》

嘉諾撒聖心幼稚園︰郭雯靜老師、張燕萍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這個活動是主題「超級電視迷」的延伸活動。由於電視節目有很多不同種類,例如:新

聞、劇集、表演節目等,在教學的過程中,兒童對表演節目特別好奇,所以老師根據兒童的興

趣,並配合他們的體能發展,設計這個體能活動-絲巾CatwalkShow。

活動以情境教學法,模擬模特兒時裝表演,讓兒童融入教學情境中。除了讓兒童在體能上

得到發展外,活動更能讓兒童發揮創意,創作不同的姿態,提升他們的自信。同時,將體能與

音樂進行了整合,提升了兒童形體動作的協調美,以充分發展他們體能以外的各種能力。

活動目標

1.沿平衡木以腳跟對腳尖向前步行,身體保持平衡。

2.樂於進行創意模仿動作,提升創造力。

活動重點、難點

1.在平衡木上以腳跟對腳尖向前步行。

2.能運用絲巾創作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1.Catwalk片段

2.歌曲(熱身、Catwalk表演、舒鬆)

3.平衡木2條

4.絲巾32條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熱身操(一起隨著音樂,配合絲巾一起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

1.1頭部運動:左右搖擺

1.2肩膀運動:向上收縮然後放鬆(單手舉起搖動絲巾)。

1.3腰部運動:腰向左右彎(左右彎腰並揮動絲巾)。

1.4臀部運動:左右搖擺(雙手上下揮動絲巾)。

59

1.5腿部運動:屈曲膝蓋(單手向外搖動絲巾)。

1.6踝部運動:左右腳踝輕輕轉動(左右手轉動絲巾)。

2.先示範/後練習技巧:

老師播放模特兒CatwalkShow的片段,請兒童留意模特兒的步姿和肢體動作(激發兒童的學習

興趣)。老師播放音樂,由老師扮演模特兒利用絲巾進行時裝表演,請兒童觀察老師的腳部動

作(以腳跟對腳尖向前步行)。當行到X位置時便需擺出一個姿勢,讓其他觀眾欣賞。

3.技巧訓練:

老師播放音樂,由兒童扮演模特兒利用絲巾進行時裝表演,以腳跟對腳尖在平衡木上步行,

當行到有點的位置時,兒童運用絲巾,擺出一個姿勢,讓其他觀眾欣賞(其他兒童可模擬記

者拍照)。

4. 自選活動︰(見頁62的環境設計圖)

4.1白兔家:投擲籃球、拍球

4.2青蛙家:踢足球

4.3老鼠家;踏高蹺、跳繩、豆袋

4.4熊貓家:運用不同器材創作遊戲

4.5小狗家:爬鑽毛毛蟲隧道、玩滑梯

(兒童可利用各種用品創作遊戲)

5. 舒鬆活動:

活動完成後,老師與兒童一起拍手謝幕。老師播放音樂,然後請兒童與同伴分享活動後的感

受,欣賞模特兒的甚麼姿勢?(欣賞肢體的美)過程中,老師利用絲巾圍繞兒童,讓他們感

受絲巾輕飄的感覺。(讓兒童全身放鬆)

60

教師的教學反思

1.熱身活動

老師能連貫活動內容,配合絲巾進行熱身活動,更能讓兒童融入活動情境中。教師可加入不

同的肢體動作,讓兒童更能懂得運用絲巾,創作不同的姿勢。

2. 示範技巧

因播放了Catwalk片段,讓兒童更了解時裝表演的情境,加上老師的示範,更能讓兒童具體知

道如何掌握腳跟對腳尖向前步行的技巧。但由於老師的示範,無形中成為兒童模仿的對象,

所以老師可在播放片段前,先讓兒童嘗試,讓他們發揮創意。

3.技巧訓練

3.1活動加入故事情境,能加強兒童的投入感,活動的設計能讓兒童隨著自己的意思創作不

同的動作。

3.2過程中,部份兒童忘記以腳跟對腳尖的技巧,老師應有觀察和指導兒童的能力,可以直

接或間接指導兒童,提醒他們要注意的動作。

3.3部份絲巾過長,兒童有些不知所措,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令兒童容易滑倒。老師需提

醒兒童安全地使用材料(絲巾),鼓勵兒童思考,想出解決的辦法。

4. 自選活動

兒童已習慣自由入角的模式,他們能按自己的興趣進入不同的「家」。不同的「家」中,提

供不同的物料讓兒童進行遊戲,不但能給予兒童發揮創造力的機會,更能促進兒童與同伴之

間的互動。

5.舒鬆活動

老師播放柔和的音樂,使兒童融入在輕鬆的環境中,輕鬆地與同伴進行分享。而老師利用絲

巾圍繞兒童,在兒童之間穿梭,既加強老師與兒童之間的互動,也能讓兒童知道絲巾有不同

的運用方法,感受絲巾輕飄的感覺,與活動的開展首尾呼應。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低班體能活動設計如何能夠吸引兒童?如何調動兒童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和思考

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順應低班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低班兒童愛模仿,社會化心裡需求逐

步萌芽,各種職業的人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於是,角色遊戲、角色扮演成為兒童最喜歡的一

類活動。如果體能活動中,我們能夠巧妙地借助低班兒童這一學習特點,活動一定能夠吸引兒

童。是次活動充分滿足了低班兒童喜好角色扮演的年齡特點,設計巧妙、有趣。

61

教師以絲巾作引入,這小小的道具,讓兒童可披、可搭、可繞,變化多樣,帶給兒童無盡

的樂趣,同時豐富了「小模特兒」的動作及表現,肢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在愉悅中獲得鍛煉。

此外,教師還將絲巾融入準備活動中,激發兒童喜歡絲巾活動的熱情,更帶給兒童更多的動作

啟發和提示。教師在活動結束的時候,也可增加有絲巾配合的舒鬆活動,以緩慢的音樂,給兒

童更加充分完整的活動感受。

教師在遊戲中能夠調動「模特兒」和「小觀眾」的積極互動,請觀眾給小模特兒拍照,這

樣使「小模特兒」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動作,創意擺出各種姿勢,給「小觀眾」拍照;而「小觀

眾」也更加留心學習其他「小模特兒」的動作,達到了經驗借鑒、生生互動的良好效果。

在體能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具及適當的圖片工具,能夠使兒童獲得更加直觀的經驗。採

用適當,也可以達到動靜交替的目的,所以建議教師可以在體能活動中適當採取。

活動所用的歌曲

1.熱身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PsQ13mHOqc

2.Catwalk片段0:50-1:30min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O8aj_TCHvQ&feature=related

3.CatwalkMus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IyWEUwQrkk&feature=related

4.舒鬆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vkhmka-Bg

62

環境設計圖:

63

《跨跳小青蛙》

東華三院王胡麗明幼稚園:冼妙玲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張 巍

設計思路

遊戲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經驗,對兒童整體的發展具極大的作用。體能遊戲能夠

刺激兒童四肢協調發展,通過體能遊戲活動令兒童在遊戲中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的特質。而兒

童具備不同的潛能,如能把握這階段,適切地發掘他們的潛能,兒童定成為有創造和競爭力的

未來主人翁。在教學主題「蟲蟲飛」中,老師抽了一個副主題「青蛙」為引子,讓高班兒童一

同探究如何通過體能活動,提升兒童肢體協調和跨跳的技巧。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助跑跨跳,跳過不少於50厘米距離的障礙物,在不斷嘗試中掌握助跑跨跳動作的連

貫性及節奏。

2.通過兒歌能主動探索遊戲玩法,遵守遊戲規則。

3.積極參與活動,在跳躍中敢於克服困難、挑戰自我。

活動重點、難點1.透過助跑跨跳的活動,能有效地提升兒童控制動作,表現流暢並且敏捷。

2.透過檢討動作,提升兒童瞭解自己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轉換交接助跑、跨跳的動作中,兒童較難掌握變換動作的速度以協調作出反應。

活動準備

1.兒歌紙

2.短繩四條

3.青蛙頭飾二十九個

4.呼啦圈四個(直徑50厘米)

5.哨子一個

64

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

請兒童聆聽老師的哨子聲排隊及調整個人空間,老師以兒歌《小青蛙》帶領兒童做暖身操的

基本動作(由頭部開始做到下肢,兒童和老師可以自由創作)。

1.1老師請兒童戴上自己創作的青蛙頭飾,聆聽老師的哨子聲排隊及調整個人空間,老師介紹

活動內容。

老師:「今天,小青蛙要做體操。小青蛙做體操都喜歡唱著兒歌,老師帶了這一首《小

青蛙》兒歌,請小朋友一起朗讀內容。」老師請兒童一邊朗讀兒歌一邊聯想動作,然後

請幾位兒童覆述動作的做法、示範和一同決定選用哪一種動作表達。

1.2兒童做體操,老師提示兒童做完體操後,選出姿態優美和動作正確的,請幾位兒童做小教

練,帶領大家做體操。老師提問小教練:「你認為哪個動作較難做?為什麼?如何改善

動作呢?」請兒童分享並示範,其他兒童可以提出建議和方法修正動作,小教練與兒童

按照修正的動作再做體操。

兒歌名稱:小青蛙

作者:冼妙玲老師

小青蛙,點點頭,左望望,右望望,

小青蛙,雙手拍肩,轉轉轉,

小青蛙,伸高左臂,轉轉轉,

小青蛙,伸高右臂,轉轉轉,

(動作解說:伸高左臂,上臂關節擺向後360度旋轉)

小青蛙,雙手叉腰,轉轉轉,

(動作解說:雙手叉腰,腰部旋轉)

小青蛙伸出左腳,踢踢腳,踢踢腳,

小青蛙伸出右腳,踢踢腳,踢踢腳,

(動作解說:舉起左腳向前踢)

小青蛙伸出左腳踮起腳尖,轉轉轉,

小青蛙伸出右腳踮起腳尖,轉轉轉。

(動作解說:踮起腳尖,腳尖轉圈,帶動腳部舒鬆不同關節)

65

備註:可以請兒童改動《小青蛙》的歌詞,例如黃青蛙、大青蛙、小花貓等

2.技巧訓練:助跑跨跳

2.1老師把短繩放在地上作兩組平行線,距離不少於50厘米,請兒童分組嘗試跳過繩子。

2.2兒童將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分享並做具體動作演示。

2.3教師示範助跑跨跳的動作,清晰講解要領。

2.4兒童分組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3.遊戲:《跨跳小青蛙》

3.1老師利用木魚打出節奏並朗讀兒歌《跨跳小青蛙》,請兒童解說內容,並猜估遊戲的形

式。

3.2老師請兒童觀察場地的變化,並說明不同。

兒童:「荷葉(短繩)不見了,只見兩個呼啦圈(荷花)放在跑道上。老師這次要跨過

荷花嗎?」

老師:「小青蛙跨過在河上的大荷葉後,要跨過兩朵大荷花,才可以回家,小朋友你們

想回家嗎?」

3.3介紹遊戲玩法:老師介紹跑道上荷花(呼啦圈)的位置,然後提示兒童需要在跑道上跑一段

路,當跑到荷花(呼啦圈)時,兒童用腳跨跳過荷花(呼啦圈),再跑過一段距離再跨

跳過另一朵荷花(呼啦圈),最後跑一段路程才可回家。

3.4將兒童分成兩組,以競賽的形式玩《跨跳小青蛙》遊戲。

3.5完成遊戲後,老師提問兒童用哪種方法跨跳荷花最好呢?哪一個動作最困難呢?兒童分

享感受和困難,老師鼓勵兒童嘗試解決問題,提出建議和實踐改善的方法,再進行遊戲1

至2次。

3.6為獲勝組頒發獎品。

4.放鬆活動:

4.1老師:「現在你們能跨過荷花嗎?那麼兒歌的歌詞,便需要修改,如何修改?」教師和

兒童一起修改歌詞。

4.2運用新歌詞一同唱兒歌,做放鬆活動。

4.3老師進行小結,鼓勵兒童可以用家中物品作訓練。

66

教師的教學反思

助跑跨跳可以提升兒童跳躍的技巧和強化下肢大肌肉的肌力和協調。小青蛙跨跳過荷花的

遊戲,讓兒童興趣高漲,表現投入,喜歡運用身體四肢表達自己,演繹青蛙跳躍時不同空間的

水準、速度和力量。

分別完成跑步、跨跳的技巧,對兒童來說不太困難,但要配合兩個技巧進行遊戲,就會有

一定的難度,有些能跨跳呼啦圈,有些只能跨跳到達邊緣或呼啦圈的中間,當中亦有些兒童會

失足跌倒。當問題發現時老師提問兒童,請他們想辦法改善跨過荷花的技巧,他們能提出有建

設性的方法並且嘗試實踐。例如兒童提議用單腳作跨跳的動作,不要用雙腳立定跳的方法,反

映兒童有反思的能力,並樂意接受新方法。如再次進行活動時,老師可以設置不同直徑的呼啦

圈或運用短繩調教不同的距離,讓兒童評估自己的能力,向不同的距離挑戰。另一方面,跨跳

時應安排一段較長的助跑距離,提升兒童的跳躍能力,為跨跳前作好準備。

老師設計適當的體能活動和用具,可以促進兒童的興趣,協助兒童提升做運動的興趣與

享受運動帶來的成效。兒童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是擔當學習的推動者、支援者和鼓勵者,讓兒童

積極投入活動,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以綜合、開放、富彈性的非正規學習模式,配合兒童的

發展需要和興趣,發揮他們的潛質。另外設計體能活動亦要考慮運動量、規則意識、身體護理

等。教師可透過不同的策略和途徑,讓兒童懂得做運動時要保護身體避免受傷,明白做運動時

要注意安全規則等。

67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這是一個綜合體能活動,教師將音樂、朗讀兒歌、節奏等元素融入其中,促進兒童不同學

習範疇的發展。

1.遊戲情境貫穿始終

教師能結合主題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為兒童積極創設遊戲的情境,以小青蛙的形象吸引兒童

興趣,並提供頭飾,讓兒童更投入其中。在活動中教師有以遊戲的口吻與兒童互動,提升了

兒童的活動興趣。

2.結合兒歌學習動作

活動中教師運用兒歌帶領兒童做暖身活動以及學習跨跳動作,兒童隨著兒歌內容一邊唱一邊

做遊戲,令活動增添樂趣,讓兒童在最自然的氣氛下作技巧練習,不但讓兒童掌握體能動

作、控制遊戲節奏,而且還增強了遊戲的趣味性。

3.啟發兒童自主學習

活動中教師作為啟發者、引導者、觀察者的角色體現明顯。教師能以兒童為主體,充分為兒

童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兒童通過不斷嘗試解決活動中的難題,並鼓勵將其經驗與大家分

享。整個教學活動過程沒有機械練習和教授的痕跡,而是讓兒童在由淺入深的啟發和引導

中,在輕鬆、愉快、自主的氛圍中自然學習。

68

《環保小戰士》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謝碧霞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歐從容

設計思路

是次活動透過環保主題――「環保小戰士」導入,由兒童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興趣作基礎。

兒童日常生活都會接觸與環保相關的事物,例如:環保回收箱、環保袋、廢物循環再造等。香

港地小人多,每人每天製造一點垃圾,都會對香港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兒童需要培養保護環

境和落實保護環境的生活態度。要培養兒童的環保意識,最好是在生活中實踐;學習把垃圾分

類、把可循環再造的放入回收箱;同時學習廢物利用,多從不同角度思考物品的價值。

老師運用音、體、美多種元素的綜合作用,給予兒童

提供多元開放的支持的環境,讓他們透過音、體、美和跨

學科的活動,學習環保的意念;同時,讓兒童在廢物創作

「船」的活動中,讓兒童有機會與同伴合作進行建構一艘

船,並嘗試放在水上,測試不同物料的耐水能力,以激發

兒童無限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在體能活動中,除了學習垃

圾分類之外,亦可學習發揮合作精神,從中掌握急停、蹲

及跑步的技巧。整個活動給兒童一個充滿真實、快樂且自

由的創意空間,發展兒童音、體、藝的能力,並給予情感宣洩的機會。

活動總目標

1.透過不同類型的體能活動,訓練兒童大、小肌肉的發展以及培養兒童控制、協調身體的能

力,增強兒童的體質。

2.結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能力發展水平以及生活經驗,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綜合活動,培養兒

69

童的觀察、思考和辨別能力;並借助音樂元素,讓兒童創造肢體動作和美藝作品,培養他們

對藝術的領悟、感受和表現能力。

3.結合主題活動提供給兒童系統的知識,激發他們無盡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培養兒童勇於挑

戰困難的品質。

活動(一):《環保小戰士》(體能技巧訓練)

活動目標

1.掌握急停、蹲及跑步的技巧。

2.兒童能認識環保的意義並身體力行。

3.發揮合作精神,培養兒童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音樂光碟及舒鬆音樂。

2.老師事前與兒童聆聽歌曲。

3.移動性活動:跑步;穩定性活動:蹲、急停、著地。

4.工具:背籮2個、環保回收箱6個(黃、藍、啡)、廢棄物、色帶。

活動過程

1.暖身:

1.1老師與兒童一起跑步圍一個大圓圈,準備進行熱身運動。

1.2播放音樂,請兒童跟着音樂節拍造出隊型。

1.3 老師與兒童一起進行熱身運動,利用音樂請兒童由頭至腳進行熱身練習,著重腿部的練

習。

70

2.遊戲:

2.1兒童兩人一組,分兩隊。

2.2 以兩人一組,其中一位背背籮,籮內有一個益力多樽、一份報紙、一個鋁罐。起步時,

兩人手牽手走,走到黃色回收箱停下,背籮的兒童要蹲下,另一位兒童把背籮內的鋁罐

放入黃色回收箱;再繼續走,走到藍色回收箱停下,背籮的兒童要蹲下,另一位兒童把

背籮內的報紙放入藍色回收箱;繼續走,走到啡色回收箱停下,背籮的兒童要蹲下,另

一位兒童把背籮內的益力多樽放入啡色回收箱。最後,兒童手拉手走回起點,將背籮交

給下一組,如此類推,快者為勝,勝隊立即舉手示意。

3.活動結束:

播放舒鬆音樂,請兒童跟着老師慢慢行走,跟着老師進行全身及手指的舒鬆運動。

4.延展活動:

請兒童學習廢物利用,進行益力多娃娃創作。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兒童十分投入遊戲活動中,活動能訓練兒童急停、蹲及跑步的技巧,並可培養他們對環保回

收箱的分類的認識。在訓練兒童練習隊形時,老師只需要播放音樂或簡單的指示便可帶領兒

童做出U形、圓形及扇形,若持續下去,可訓練兒童不同的隊形。

2.老師在示範遊戲時,清楚說明遊戲規則,讓兒童明白遊戲的玩法和安全意識。

3.體能地點陽光太過猛烈,老師立即轉換地點,讓兒童在合適的環境下進行遊戲,如地點不適

合時,兒童的專注力也會相對減少。

4.遊戲時,兒童都能守規則,兩人合作,手拖手,並以一位兒童進行分類,另一位兒童則急停、

蹲下,可培養兒童合作精神。有些兒童在過程中,會把廢物分錯類別,老師會即時提示兒童正

確的分類方法。同時,在旁的隊員都會主動提示兒童正確的答案,可見他們十分投入活動。

5.熱身活動與舒鬆活動前後呼應。

活動(二):《自製沙槌》(手工創作)

活動目標

1.懂得利用廢棄物及不同物料進行創作。

2.懂得分享自己的作品,並欣賞同伴的作品。

3.培養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學會利用集體的作品進行故事編創。

71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的豆、益力多樽、毛冷及不同物料。

2.音樂光碟。

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

1.1老師出示一樽益力多飲料說:「等我飲左樽益力多先。」

1.2接着,老師表示益力多已喝完,那這個空樽可以丟在那裡?請兒童踴躍發表意見。

1.3提問兒童益力多樽除了放入環保箱之外,還可以做什麼?

1.4請兒童兩人一組進行討論並分享。

1.5老師出示一幅環保節奏樂器的圖片給兒童欣賞,請他們說出樂器內用了什麼廢棄物。

2.活動發展:

老師出示之前剩餘的美勞物料、豆及益力多樽,請兒童任意發揮,將益力多樽變身成樂器。

3.製作過程:

3.1先請兒童把豆放入益力多樽內,並用錫紙封口。然後,再利用不同的物料,創造有趣的

益力多樽娃娃。

3.2教師播放音樂,請兒童自由創作。

3.3完成後,請兒童分享作品的特色,例如:用了什麼豆、如何設計這個益力多樽娃娃等。

4.結束:

老師將兒童的作品展示在桌上,並放在街上情景圖旁,請兒童利用益力多樽娃娃創作故事。

5.延展活動:

請兒童利用不同的廢棄物及益力多樽娃娃進行樂器演奏。

72

教師的教學反思

1.活動設計適合兒童,並與上週活動有聯繫。

2.老師運用的時間合適,同時給予良好的示範。

3.中段時間,請各兒童欣賞其他兒童的作品,讓他們學習欣賞別人的作品。

4.老師可利用語言刺激兒童的思維,增加他們的的創作力和想像力。

5.活動過程中,由引入、示範、兩人討論、欣賞及匯報,活動多樣化。

6.有些兒童能在過程中發現大豆和小豆所搖出來的聲音會不一樣,有效提升兒童的探索力。

7.老師播放舒適的音樂,讓兒童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創作,同時可培養兒童審美能力。

8.最後,請兒童分享時,老師把作品放在桌上,讓兒童進行分享和討論,增加他們語文能力的

發展。

活動(三):《齊來進行環保合奏》(音樂節奏活動)

活動目標

1.兒童懂得唱出《環保節奏樂》的歌詞

2.聆聽音樂,進行樂器合奏

3.懂得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

活動準備

1.音樂光碟

2.不同的廢棄物及益力多娃娃

3.預先請兒童搜集不同的廢棄物

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

請兒童跟音樂模擬環保小戰士步操進入音樂室。

2.發展活動:

2.1老師與兒童一邊聆聽歌曲《環保節奏樂》,一邊利

用身體拍打節奏,從中感受音樂旋律。

2.2請兒童圍圈共同唱出《環保節奏樂》歌曲及進行

73

行、踏、跳的動作,可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並創作出一個環保小戰士的造型。

2.3老師出示益力多娃娃,進行樂器演奏。

2.4接着,老師表示只有沙槌的聲音(益力多娃娃)太單調了,請兒童想想辦法,還有什麼廢

棄物可用來作樂器。

2.5請兒童4-5人一組進行討論並分享作示範。老師請兒童一起利用不同的環保樂器進行合奏。

3.結束:

3.1老師請兒童配合音樂拍手、拍腿等。

3.2老師播放音樂盒光碟,請兒童扮演小戰士回家休息,離開音樂室。

4.延展活動:

請兒童學習廢物利用,進行有意義的合作創作――船。

        《環保節奏樂》

齊來叮呀叮呀叮呀三角鈴,齊來拍呀拍呀拍響這個鼓,

齊來躂呀躂呀躂呀響板,打呀打呀打響節奏棒。

齊來叮呀叮呀叮呀花瓶,齊來拍呀拍呀拍響這個盒,

齊來躂呀躂呀躂呀手指,打呀打呀打掌拍拍拍。

教師的教學反思

1.老師選擇音樂的旋律有趣,與兒童利用身體進行拍子練習。

2.兒童對《環保小戰士》的造型創作活動感到非常有趣。

3.若老師安排兒童聆聽音樂時同時作出示範,可節省時間。

4.老師以一個主題「環保」連貫整個遊戲活動,例如:請兒童使用他們剛完成的益力多娃娃進

行樂器合奏。

5.進行身體感應拍子時,老師可增加遊戲的趣味性,例如:兒童兩人一組拍打或點點對方身

體,同時可增加兒童的專注力。

6.教師可給予兒童進行討論的機會,增加兒童對環保物料的創作力,讓兒童隨意發揮想像

力。

7.兒童能想出利用報紙能發出聲音;用手敲打鐵罐能發出與鼓差不多的聲音,反映兒童的創

作力。

8.環保這個主題可喚醒兒童對愛護地球的意識,亦可延展更多跨學科的活動,提升兒童的

興趣。

74

活動(四):《自創船》(建構及美藝活動)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物料建構一艘船。

2.認識不同物料的耐水能力。

3.培養兒童間的合作精神。

4.掌握浮、沉的概念。

活動準備

1.音樂光碟

2.不同的美勞物料及廢棄物

3.不同類型的船隻

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

1.1老師出示小鴨子放在水面,問兒童:「小鴨子是浮還是沉?」

1.2老師出示石頭放在水面,問兒童:「石頭是浮還是沉?」

1.3其後出示數種物料,包括:橙、樹枝、樹葉及請兒童隨意於課

室拿出數件物件作實驗活動,讓兒童明白浮和沉的物料。

1.4老師出示不同種類的船的圖片。

1.5提問兒童:

    ● 為什麼船可以浮在水面?

    ● 有什麼物料可以浮在水面?

2.發展過程:

老師請兒童四或五人一組合作製作船,當中物料包括:廁

紙筒、紙包飲品盒、紙杯、益力多樽、塑膠碟及發泡膠

等,同時,給予不同的美勞物料,讓兒童美化船隻。在過

程中,老師可參與兒童的討論,並協助兒童解決問題。完

成自創船後,請兒童合作為船隻進行改名活動。

75

3.結束:

老師請兒童分組分享他們的自創船所用的物料及有什麼特別功用。

4.延展活動:

4.1與兒童到戶外進行放船活動。

4.2請兒童分享在家中如何延續他們「環保小戰士」的責任,並把事件記錄在日記簿上。

放船活動照片:

教師的教學反思

1.各兒童都十分投入遊戲活動。

2.在互相討論中,他們分工合作,組員會提議組長拿什麼物料製作船。活動能提升兒童的表達

技巧,亦可學習與人相處的態度。

3.活動的過程中,有同組的兒童出現意見不合,有些兒童出現紛爭,例如:同一組出現兩艘船

時,他們各持己見,需要老師即時的介入。經老師解釋後,他們明白同組的意思,亦明白大家

是需要合力完成一件事,如出現意見不合時,可選擇投票解決問題,老師亦鼓勵兒童互相交流

意見。

4.老師安排另一天,與兒童到戶外操場進行放船活動,讓兒童親身看到不同物料放在水會有什

麼結果。兒童在活動中運用了觀察、比較、分類、溝通、預測、收集資料等科學能力,也培

養了探究、好奇、求證、堅持、耐心、勇於嘗試等科學的態度。

5.兒童在合作講解自製船的物料和名稱的過程中,加強了自信心。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老師以主題「環保」為中心,帶領兒童由體能為切入點,導入相關的音樂和美藝手工活

動。在過程中,老師體會到綜合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只要符合兒童的年齡和發展規律,兒童便會

在遊戲中學習,獲得豐富的經驗,例如:兒童在廢棄物內尋找合適的物料設計樂器,他們透過

76

討論、選材、再合作進行創作,可增加兒童的語文、科學、社交及美藝上的發展。過程中老師

更發現音、體、藝綜合活動除了涉及三個學習範疇外,還可以跨學科,提升兒童全面的發展;

亦明白在編寫教案時,應多注意兒童的發展能力;同時相信兒童是做得到的,不要忽略兒童感

興趣的事物。

教師在促進兒童的創造力發展時,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教師要為兒童創設一個自由、

和諧、民主、鼓勵創造的精神氛圍,尊重和接納兒童的想法,允許兒童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

達。教師還要在時間、空間和材料上給兒童提供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大

多數兒童與生俱來就對事物充滿了興趣與好奇,教師要敏感地用愛心、耐心和細心,呵護兒童

已有的創造力,為兒童創設激發創造力的探索環境,允許兒童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探索世界。

在是次音、體、藝的綜合活動設計中,老師加強了對綜合課程設計的認識,懂得如何設計

合適且內容豐富的活動,讓兒童投入活動當中,讓兒童得到全面的發展。

77

《辦年貨》

保良局曾星如幼稚園:梁佩嫺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 莉

設計思路

因為新年將到,家家戶戶也會辦年貨準備過年,兒童亦會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老師以此

為活動的背景,透過逛年宵市場及玩攤位遊戲,讓兒童學習新的技巧及練習已掌握的技巧。此

外,活動中亦滲入其他學科的範疇,包括數概、語文及情意方面。

活動目標

1.學習和練習肩上揮臂投準目標,能控制投擲方向。

2.能投中不同高度的目標,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3.感受新年氣氛,並且享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正確。

2.兒童能夠手持物件瞄準遠處上方的目標投擲。

活動準備

1.光碟機、音樂光碟。

2.平衡木、豆袋、綿球、繩、高蹺、雪糕筒。

3.新年食品模型或實物、大掛圖(附有揮春及分數)。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1戶外跑步熱身,提醒兒童注意安全及呼吸方法。

1.2律動熱身:做全身的熱身動作,重點上肢、手臂的熱身準備。

2.基本部分

2.1談話導入,引起兒童活動興趣。

提問:哪一個節日快要到來?家人有準備甚麼東西過年?

提議幫忙媽媽一起辦年貨。

78

2.2動作示範及講解

●老師出示綿球,講解和示範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要領。

●兒童分組站線上後,輪流練習向遠處上方投擲小棉球的動作。

●老師小結練習情況,並請做得好的兒童示範投擲的動作,並提醒動作要領。

2.3遊戲:辦年貨

●介紹遊戲場地,講解遊戲的玩法

遊戲場景:介紹佈置好的「年宵市場」,提示兒童可以一邊辦年貨,一邊參與有關迎

兔年的攤位遊戲。

遊戲玩法:請一組兒童從筲箕內取新年食品,雙手分別持食品行過平衡木(附兩組兩

個疊起之豆袋);繞「S」形路線踏高蹺前行;兒童持兩個綿球向遠處上

方的揮春(附有得分)投擲,投擲後,請兒童用加法嘗試計出分數。

●兒童遊戲進行:

遊戲分三組,同時進行。請兒童自由入組,以循環形式進行活動。

2.4總結遊戲情況,鼓勵兒童幫忙媽媽準備過年物品,如大掃除、貼揮春等。

3.結束部分,舒鬆及用具整理

老師播放音樂,提問兒童今天的活動,動得最多的身體部位是哪裡,與他們一起做些舒緩的

動作。

79

教師的教學反思

活動無論是流程及時間掌握都進行得很順利,雖然兒童表現興奮及多說話,但亦可以表

示他們很投入活動,而且是喜歡這些遊戲,希望多與同學及老師分享當中的感受。

這活動能自然滲入數概的元素,兒童能正確算出答案,亦能有自我調正的機會,如他們第

一球投0分,投第二球時,他們會自然的調較角度及力度。同時,因能力的差異,兒童可選擇地

上的起點線來投擲。

以下是一些要改善的地方:

● 在校門外慢跑時,可請兒童一條隊跑,他們便不會走散,老師也容易觀察,老師可先帶領他

們慢跑,再看情況加快速度;

● 在介紹投擲正確姿勢時,注意要教導兒童腳部的姿勢,因為擺動腳及腰部都會影響投擲的表

現。

● 在分組活動中,重溫的兩個技巧都是有關平衡練習的,如改一個跑或跳的技巧,活動會更全

面,所以在另一組活動時,可將踏高蹺改成單雙腳跳籐圈。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此體能活動的教學內容為肩上揮臂投準目標,是投擲準確的學習和練習,由於教師的精

心設計和組織,兒童在活動中的學習效果和參與興趣都很高。

1.遊戲情境的設計,能有效幫助兒童學習投擲的正確動作

在活動中,教師通過在牆面上張貼高於兒童身高的兔子頭

飾,作為兒童投準的目標。此安排設計,能很好的幫助兒

童調控投擲的角度。肩上揮臂投擲的動作以45度角最為合

適,但一般兒童的角度都容易偏低,所以把目標物設不同高

度的設計;在幫助兒童投中目標的同時,也調整了投擲的角

度。(如右圖)

2.不同高度和距離的設計,照顧個別差異

在投擲區的遊戲中,教師在地面張貼了三條離目標物不同距離的投擲線,並在活動前提示兒

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情況自由選擇;並且目標物小兔頭飾,也採用不同大小,不同高度

的張貼,這些設計都給不同能力層次的兒童有自由選擇和調整的機會,且能感受到投擲成功

喜悅與挑戰自己的快樂,所以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情緒也很愉悅。

80

3.圍繞「春節」的環節設計,使活動更具整體性和遊戲性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中能結合即將到來的春節,將投擲的目標物定位「小兔揮春」,而在其他

的動作練習,也設計為幫媽媽置辦年貨的遊戲情境,學校環境也有迎新年的裝扮,所以整體

氣氛和遊戲都很有新年的愉悅,加上活動中歡快的新年音樂,兒童很享受這些遊戲,在愉快

遊戲的同時,學習和練習了教師預設的動作。

4.活動中自然整合了數學、語言、春節習俗等方面的知識

教師在這個體能活動中,通過巧妙的設計,自然整合了數學、

語言等其他領域的知識。如:每次到投擲線後,投擲兩次球,兔子的

耳朵上都有5以內的數字,兒童可將兩次數字相加,計算出自己此次

投擲的分數。數位的不同對兒童是一種激勵,有效鼓勵兒童作運算的

練習。兔子頭上還有揮春,兒童在投中後,讀出祝福,感受揮春的祝

福,在其他動作練習的遊戲中,融入了「置辦年貨」、「年宵市場」

和「攤位遊戲」等,兒童在學習和練習投擲動作的體能活動中,認識

了多領域的知識和內容,是一種巧妙的整合。

81

《小丑戲法》

保良局劉陳小寶幼稚園:李碧華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秀芬

設計思路

是次活動是結合「無國界馬戲團」主題而開展,小丑本身就是兒童非常喜歡的角色,兒童

喜歡模仿小丑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所以,以小丑戲法為主線設計體能活動能令兒童興趣高漲。

因為兒童已練習過雙腳跳、走平衡木及繞過障礙物走,所以是次活動是綜合所有項目,以小丑

的形象再配上故事情節,更能吸引兒童參與運動。

活動目標

1.鍛煉兒童身體的敏捷性、平衡力和協調性。

2.兒童能有秩序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平衡木、豆袋、膠圈、雪糕筒、棒子、籃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1隊操練習

故事情節一:

老師講述:「今天是新奇馬戲團第一天開幕的日子,為了隆重起見,馬戲團團長就派了

兩隊小動物「小熊隊」、「熊貓隊」表演步操吸引市民觀賞;過程中,這班小團員極為

用心表演,最後,這班小團員成功地步操出不同步法。」

● 首先,兒童分成兩隊一起步操出來。

● 由兩隊步操成四隊。

● 再由四隊步操變成兩隊,同時,兩隊一起由起點步操。

● 嘗試走圈。

82

1.2熱身運動

故事情節二:

老師請兒童一起來做小熊和熊貓。小熊和熊貓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做運動,準備開始一

天的表演工作――教師帶領兒童做熱身體操。

2.基本部份(技巧訓練):

故事情節三:(技巧學習:繞過障礙物跑)

馬戲團團長:「馬戲團要表演新節目,為觀眾帶來新鮮感。今天就考驗大家的眼界及能

力,你敢接受挑戰嗎?」

(請兒童在老師示範後,分成2組進行練習)

●兒童在起點走過雪糕筒(S型狀),然後返回起點。

故事情節四:

老師講述:「馬戲團裏的小熊(雪雪)知道熊貓(晶晶)病了,於是小熊(雪雪)想立

即把竹葉送到熊貓(晶晶)手上,不過從小熊(雪雪)的家到熊貓(晶晶)的家會經過

很多障礙物。」

(請兒童分成2組,然後開始遊戲。)

●兒童取一個豆袋(即食物),然後逐一跳入藤圈(1)、(2)和(3),然後跳離藤圈,走過

平衡木。

●兒童用雙腳跳的方法,跳過從雪糕筒和棒子組合成的的障礙,跳到另一邊。

●兒童再走過雪糕筒(S型狀),把豆袋放入籃子內,然後跑回起點。

83

3.結束部分(收拾和整理):

故事情節五:

熊貓(晶晶)知道小熊(雪雪)經過好多障礙才可以來到探望自己,邀請小熊(雪雪)

留在熊貓(晶晶)家中吃飯。

教師的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中,老師發現兒童跳過雪糕筒和棒子組合成的障礙時手上拿著豆袋,卻忘記了在

終點擺放籃給兒童放下豆袋,令到兒童不知所措,所以老師要多加留意教案內的活動內容。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1.老師熟練運用故事導入法,引發兒童對活動的興趣,得到更好的鍛煉。

2.高班在隊形變化時按著節奏配合口令進行走步,走成二路縱隊,再成四路縱隊,然後再變回

去,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步操水準逐步提高,並且老師在訓練步操的時候注意用語言引導

兒童,使得有點單調的步操充滿了趣味。

3.活動的基本程式比較合理,建議老師可以讓兒童跳過小橋時就把豆袋放進籃子裏,然後跑回

和下一位兒童擊掌,或者跑回隊伍把豆袋傳給下位兒童,然後繼續遊戲。

84

《小仙子跳芭蕾舞》

救世軍乙明幼兒學校︰陳慧晶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教師期望構思一個音樂和體能的綜合活動,使兒童一方面能感受音樂,在音樂的體驗中進

行肢體動作的創意,另一方面能獲得諸如協調性及平衡性的體能動作鍛煉。教師配合這些活動

目標,設計了《小仙子跳芭蕾舞》的活動。在活動中,兒童需要聆聽及跟隨音樂做出不同的體

能動作,再配合雙手舉高過頭,前腳掌站立的肢體創作。由於兒童之前有肢體創作的經驗,並

有了一定的掌握,為是次活動提供了基礎。

活動目標

1.能雙手舉高過頭,用前腳掌站立不動,保持8秒。

2.能伴隨音樂做出不同的肢體創作。

活動重點、難點

1.能夠完成雙手舉高過頭,用前腳掌站立的基本動作,並隨音樂的停放做出創意動作。

2.兒童能夠完成平衡動作,並保持一段時間。

活動準備

1.音樂:不同的音樂如輕快的音樂、節奏感較強的音樂等

2.樂器︰搖鼓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球操

2.發展活動:

2.1遊戲:《大風吹,站不穩》

●教師請兒童圍圈站立,教師示範《大風吹,站不穩》的遊戲。

●教師說:「變變變!」把兒童變成小仙子,一起玩遊戲。兒童在原地跟隨搖鼓節奏

步操,當搖鼓聲音停止時,教師會說「大風吹」或「小風吹」。當「大風吹」時,兒童

要快速自轉一圈;當「小風吹」時,兒童要緩慢地自轉一圈。

(教師拍打搖鼓時可以有不同的節奏。)

85

2.2遊戲:《小仙子跳芭蕾舞》

●教師說:「現在小仙子在花園中跳舞,當小仙子聆聽到音樂時,便要幻想自己在花園中

跳舞,但跳舞是有要求的。小仙子需要聆聽老師的指令,如當音樂開始時,小仙子要跟

隨音樂節奏做出雙腳跳的動作,但每當音樂停止時,小仙子便會定型,雙手舉高過頭,

用前腳掌站立8秒。」

●當教師示範後,請兒童開始進行遊戲。

●教師在兒童熟悉了遊戲玩法後,可結合《大風吹,站不

穩》的遊戲,在音樂停止後,小仙子先自轉一個圈才定

型、並要小仙子雙手雙腳做出不同的肢體創作,但要求

是雙手需要舉高過頭並用前腳掌站立。

●在播放音樂時,教師可要求小仙子跟隨音樂節奏做出不

同動作,如雙腳跳、單腳跳、踏步等。教師在最後也可

以讓兒童之間有一些互動,讓兒童與其他同伴組合,創

作動作。

●注意事項︰

-鼓勵小仙子充分運用場地空間

-鼓勵教師在活動中可挑選一些創作特別的兒童來表演

-教師可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兒童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特性及節奏

3.舒鬆活動︰

3.1教師播放柔和的音樂

3.2請各位小仙子跟隨音樂慢慢地轉動腳踝及張開雙手飛回家去

86

教師的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綜合了音樂及體能的目標,兒童都能跟隨音樂節奏「跳舞」,感受音樂的旋律。

開始時,兒童的肢體動作比較局限,多是站立式的,但經過教師的提示及同伴的示範下,兒童

的肢體創作開始較多元化,做出半蹲,擴張身體等動作,雖然有雙手需要舉高過頭並用前腳掌

站立的要求,但兒童開始會思考怎樣能符合教師的要求而創作。教師

在活動最後加入了兒童互動的環節,讓兒童小組創作,他們也能夠用

不同形式的肢體動作組合。是次活動整體來

說十分成功,兒童在活動中表現投入,在活

動完畢後均有微汗,可見他們有足夠的運動

量,而且活動配合了音樂,使兒童在活動中

能感受到不同音樂的特性,故此,日後可嘗

試設計更多音、體、美的綜合活動。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本活動的設計能夠感受到教師對音樂、體能活動目標的較好理解。兒童對音樂的感受、體

驗以及表現融合在遊戲中,同時,遊戲也達成了鍛煉兒童平衡以及肢體動作協調性的目的和要

求,活動完成得比較自然成功。本活動的主要亮點如下:

1.教師對音樂活動及體能活動的目標把握比較清楚,能夠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的目標進

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兒童獲得不同的發展和提升。

2.高班兒童的體能活動中,同伴經驗的借鑒非常重要,兒童的學習不僅僅是教師的給予,同伴

更是最好的老師。這種同伴交流式的學習方式,非常能夠激發兒童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應該在高班兒童的活動中大力推廣。

3.教師為兒童創設的小仙子的角色情境,為兒童表現音樂提供了很好的起源,調動了兒童的積

極性,使兒童樂於進行表現。教師在音樂的選擇上可以更加豐富,請兒童為不同性質的音樂

進行表現,除了優美之外,還可以表現活潑的、緩慢的、憂傷的表現等等,激發兒童的動作

創意。此外,教師可以營造不同的角色情境,如,音樂停了,就表示魔法師來了,不能動

了,要保持動作幾秒鐘。這樣的角色要求使兒童更加樂於參與活動,其鍛煉過程也能夠更加

自然地融在遊戲中。

87

《好玩的豆袋》

基督教宣道會富山幼兒學校:林宇文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莉

設計思路

「豆袋」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充滿著童年回憶的小玩意。單是手持一個豆袋也能讓人想

出很多不同的玩法。在學校裡,利用豆袋設計的活動更是不可或缺。高班兒童一般已學懂拋、

接、擲、合作運送豆袋等技巧。於是,老師決定讓平日喜愛蹦蹦跳的兒童來一次「跳」與「豆

袋」的結合,教導他們「夾包跳」的新技能。

老師先讓他們自行探索豆袋的不同玩法,過程中更發現兒童對此表現無限創意。老師特意

利用豆袋貫穿了整個遊戲的不同部份,當中更需要腰力與平衡技巧,以配合高班兒童的體能發

展需要。豆袋的玩法確實是變化多端,只要多動腦筋想一想,新的遊戲就此發明了。

活動目標

1.學習和練習以雙腳夾著豆袋向前跳的動作和方法。

2.能嘗試將豆袋拋出一定的遠度。

3.體驗以豆袋進行不同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學會夾包跳的動作。

2.能動作協調的利用雙腳配合腰力把豆袋拋出。

活動準備

器材:豆袋、平衡木、數字布、白板、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老師與兒童跟隨音樂進行一些簡單熱身運動。(如:點

點頭、轉轉肩,扭動手腕、腳腕、壓腿及原地抬腿跑

等)

88

2.基本部分:學習練習

2.1動作學習

●老師向兒童提問:「小朋友,如果老師每人派一個豆袋給你們,你們又想到豆袋可以

進行甚麼遊戲呢?」

●兒童自由地利用豆袋嘗試不同的玩法。

●教師介紹夾著豆袋往前跳的方法。

●教師示範講解夾包跳的動作技巧。

動作要點:需把豆袋放於腳前的位置夾好,擺臂,用力向前拋出豆袋,輕輕落地。

●請兒童分為兩組進行練習,老師觀察指導。

(根據兒童的情況又針對性的進行示範練習)

2.2遊戲練習

●遊戲玩法:兩隊進行接力比賽遊戲。(如右圖的場地佈置)

﹣先夾包跳至橙色箭頭位置。

﹣再把豆袋放在頭上走過平衡木。

﹣最後把豆袋投進數字布的圈中。

﹣完成活動後,他們便需跑回起點,以輕拍膊頭的方

式,示意下一位兒童繼續進行遊戲。

注意:老師將會依據他們拋中的數字統計分數,分數較

多的一組為勝。

●兒童遊戲進行。

●如時間許可,老師可增加遊戲難度,與兒童多進行一次比賽。

3.結束部分:放鬆整理

3.1活動完畢後,聽音樂做全身放鬆動作,重點放鬆腿部。

3.2老師請兒童慢慢坐下,提問兒童是次活動中感覺最疲累的地方,接著,再針對有關部位用

手輕輕拍打及按摩,最後深呼吸數次,慢慢排隊離場。

89

教師的教學反思

是次活動主要利用豆袋進行不同領域的技巧訓練,老師於設計和組織上均能表現循序漸

進,亦能配合主題「好玩的豆袋」,把豆袋的各種玩法貫穿於

整個活動中,既有重點,又有豐富性,因此令兒童在活動中積

極愉悅。另外,由於「夾包跳」需要兒童同時配合腰力與雙腿

共同完成動作,因此老師於組織活動語言、動作教授上均需清

晰展示,藉此給予兒童良好的影響與示範。老師尚可先讓兒童

自由地進行「夾包跳」練習,接著才安排他們以接力形式進行

練習,這樣便可減少兒童練習時被群眾圍觀所產生的壓力。

經過一輪練習過後,當正式進入遊戲環節時,大部分兒童對動作亦能掌握。惟獨少數協調

能力較弱的兒童對有關動作仍感困難。因此,於活動間兼顧兒童的個別差異,對過程中感挫敗

的兒童作出情緒上的安撫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他們技巧發展上起著莫大的幫助。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夾包跳」這個動作,對很多老師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卻是高班兒童體能活動中跳的一

種,要求高班兒童能學會動作並協調的進行。這個比較陌生的動作,給教師的設計和組織都帶

來了一定的挑戰性,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和認真準備,活動中兒童對此動作掌握得很好。活動

效果也得到了互訪老師的一致好評,活動中有以下明顯的優點:

1.勇於挑戰,認真準備

雖然老師從來沒有接觸過「夾包跳」這個動作,但還是勇

於接受了這個挑戰。在活動前老師先反覆學習和嘗試這個

動作,仔細感受動作要領和訣竅,還特意請高班動作發展

好、中、和較弱的兒童先來嘗試,觀察兒童進行動作的情

況再設計活動。教師勇於接受挑戰和認真準備的精神很值

得稱讚。

2.細心觀察,有效指導

在新動作的教學中,在兒童學習和練習的環節中,能看到教師一直很關注兒童的掌握情況,

能快速發現有困難或動作不協調的兒童,很快的找到問題所在,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指導效果十分明顯。對於較為共通的問題,教師也能在練習後再進行示範、講解和提示,所

以活動中,能看到大部分兒童都快速的掌握了動作技巧,有些兒童能動作協調的將豆袋拋出

較遠的距離。

90

3.環節清晰,組織到位

此活動的環節設計清晰,教師清楚掌握每個環節目的和大概佔用的時間,以及兒童在活動的

表現。

4.豆袋貫穿,動靜交替

夾包跳是此次活動重點學習的動作和內容,但在接力遊戲中,教師還結合了平衡練習、投準

練習的動作,這些動作都有豆袋貫穿,在豐富了兒童的動作練習,感受豆袋的多種玩法的同

時,也符合活動的名字「好玩的豆袋」。從動作安排來看,夾包跳、平衡、投擲,動作的運

動量大小搭配,動靜交替。

這次夾包跳的教學嘗試是成功的。兒童喜歡夾包跳的動作,而且大部分掌握很好。其他教師

也進行此動作的教學嘗試,相信會有更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出現的。

91

《拋、彈接韻律球》

愛群道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潘結瓊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孫 莉

設計思路

拋、彈、接韻律球比一般的拋、接的動作,有更高的技巧要求。高班兒童具拋、接韻律球

的經驗,掌握了初步的技巧。老師設計了一節活動,讓兒童進一步探索韻律球的特性。兒童以

兩人一組進行練習,以不同的距離拋接韻律球,從而感受球的彈力和拋球所需的力度。在活動

後,老師與兒童作總結,分享活動中的感受和困難,並邀請技巧較熟練的兒童作示範,老師則

在旁指示及更正動作。在兒童均掌握基本技巧後,老師安排他們分成四小組進行接力比賽,以

遊戲鞏固他們的技巧。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掌握兩人一組,拋、彈和接韻律球的方法,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2.與同伴合作,嘗試將韻律球拋向地,彈起後接回。

3.感受兩人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透過練習掌握拋、彈和接韻律球時的技巧,感受拋時的力度和訓練接回時的敏捷性。

2.每次能拋出相同力度及距離的球,難度較高,需要較長的時間練習。

活動準備

1.地上紅點的距離要貼得平均,讓兒童有足夠空間與同伴合作進行練習及接力比賽。

2.韻律球要預先檢查及吹氣,確保有一定的彈性,以便進行活動。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球操:聽音樂和教師一起做球操(教師自編),進行熱身。

2.動作的學習和練習:

2.1老師與兒童重溫已學的拋、接技巧。

2.2請兒童嘗試另一個玩法,自行將球拋向地接回,學習和體驗球彈地時的速度和力度。

92

2.3兩人一組進行拋、彈、接的活動,首先請兒童按著紅

點站好進行活動,熟習後便請其中一位往後退半個紅

點的距離,請他們嘗試增加距離後能否做到老師的要

求及技巧。

2.4嘗試過後,請兒童再選擇不同的朋友嘗試,之後請他

們分享跟不同朋友合作有甚麼感受及效果有何不同

(轉換兩次)。之後老師會再強調此動作要注意的技

巧、力度及合作性。

2.5接力遊戲

●將兒童分成四組進行接力比賽,每組5人,依著紅色圓點站好,每組有五個球,各組需

要用拋、彈和接的方法合作將球由起點傳至終點的紙箱,當球傳出了就可以拿第二個

球傳,最後的隊員將球拋進紙箱內為之完成,那組最快將球傳完得一分。

●請最後的隊員站到起點傳球,其餘的就一個一個站在下一點的位置,每人嘗試不同的

位置傳球,繼續進行比賽;五人都嘗試過不同崗位後,便總結各組的累積分數,看看

哪一組最合拍。如圖示:

兩人一組利用拋、彈、接的方法進行練習

全班分成四組,每組五人,合作用拋、彈、接的方法將球合作由一邊傳到另一邊。

請兒童出來示範拋、彈、接韻律球的方法

93

3.總結及舒鬆活動:

3.1請兒童說出對遊戲的感受、困難,由老師總結所學的技巧,並指出當中要注意的事項。

3.2請兒童幻想自己是韻律球,然後請他們聆聽鋼琴的琴音,每聽到一個音便像球一樣彈跳一

下;當聽到掃音,便像漏氣的球一樣慢慢倒在地上(全身放鬆)。之後就請他們兩人、

三人一組合作扮演韻律球,繼續依照琴音做出剛才的動作。

教師的教學反思

1.開始時請兒童將球拋向地,待球彈起後接回,讓兒童自行探索及感受球的彈力,以及掌握接

球的技巧。

2.之後請兒童感受拋、接韻律球的力度和方法,再進行二人合作拋、彈和接韻律球。這裏的

轉接自然,讓兒童從個人活動延伸至二人合作活動。老師在示範的過程中加入拋接的口訣

「拋、彈、接」,能幫助兒童掌握技巧,具提示的作用。

3.建議教師在示範時除了要注意兒童拋、接的力度外,亦要提示兒童的位置和之間的距離,好

讓他們更容易掌握拋、彈和接的方法。

4.在接力比賽中,老師沿用兒童熟悉的隊形和走位,減少了兒童需牢記和兼顧的事項,令他們

更能專注學習新的技巧,並投入活動。

5.整個活動比預期延長了五分鐘,建議教師只進行三次接力遊戲,以讓兒童能有更充足的時間

嘗試和練習拋、彈和接的動作。

6.在接力部分,建議讓高班兒童自行數出需要傳球的數量,或由老師給予指定數量的球,以傳

球數量較多的一隊為勝。這樣可增加遊戲的挑戰性。

7.在舒鬆部分,兒童模擬韻律球跟著音樂彈跳。舒鬆活動能延續韻律球的遊戲,亦能放鬆兒童

腿部的肌肉。

請兒童跟著琴音的高低扮演一個球彈地的情況,當聽到掃音,就代表球漏氣了,他們像球一樣倒在地上。

94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1.教師自編球操熱身,兒童感到新鮮且活動有整體性

在熱身部分,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能達到幫助兒童熱身,身體做好運動準備,在

運動中不易受傷就可以了。熱身有身體熱身和心理熱身兩個方面,這次活動的器材是韻律

球,教師利用韻律球,跟著輕快的音樂,設計了一套由頭至腳的全身運動,兒童在教師設計

好的動作中熱身。同時,因為韻律球對兒童而言頗為有新鮮感,而兒童情緒也愉快,熱身效

果達到。熱身後隨即利用韻律球進行練習和遊戲,活動順暢。

2.有層次的動作設計,兒童可借鑒已有經驗並容易掌握

在這個活動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亮點,就是教師沒有直接示範講解動作,而是先讓兒童回顧

自拋和接球的方法,再自己進行拋、彈、接的動作。在兒童感受到了彈、接力度後,再進

入到兩人結伴的拋、彈、接學習和練習。這樣有層次性的設計,兒童可以借鑒已有的拋接

經驗,而且從單人到合作的設計,也降低了活動的難度,讓兒童容易掌握新學的動作。活動

中,教師變化拋接方法,兒童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這也是這種活動設計給兒童感到新鮮和

挑戰帶來的愉悅。

3.注重兒童自主探索,鼓勵兒童在親身感受中發現和學習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多次設置給兒童自由練習的環節。學習和練習後,教師提問孩子

的感受,怎樣能做好的方法,教師對動作要領進行有針對性的提煉,並請做得好的兒童示

範,給兒童再次練習和嘗試。通過這樣的環節和設計,兒童有機會去感受新動作,且教師的

示範講解很有針對性,效果很好。當然,教師要仔細觀察兒童在自主練習中的情況,敏感的

發現問題,才能達到這種設計的教學效果。

4.教師設計地面標記,有助於兒童有序的學習和練習

體能活動需要空間,而場地的佈置、兒童的學習和練習隊形位置等,是體能活動設計和組織

的要點之一。針對香港體能活動室普遍較小的情況下,場地的設計和安排就更顯得重要。在

這點上,此活動教師考慮和安排得很好,教師組織全班兒童在有限的體能室力進行拋、彈、

接韻律球的活動,很是有秩序,且兒童間的互相干擾的情況也很小,關鍵就在於教師在地面

上張貼了控制位置的小圓點。這小圓點可以作為單獨練習時的站位,也可以作為兩人結伴練

習時的距離調控,還可以作為接力遊戲中小組的站位和距離控制。從這些地方看,不得不稱

讚教師的思考周到,設計巧妙。

95

《愛護達達河》

嘉諾撒聖心幼稚園︰朱嘉露老師、陳詠儀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魏 玲

設計思路

老師透過故事「達達河」,與兒童分享一些有關河流、污染、環保等短片和資料。兒童

瞭解到「達達河」受到污染,是因為人類不懂得怎樣保護環境和珍惜資源。兒童表現特別積極

和主動,發問一些有關「保護環境和珍惜資源」的方法,並表示願意為保護環境做一些能力所

及的事情。因此,老師設計了「愛護達達河」這個體能活動,以情境教學方法,模擬達達河被

污染的情況,讓兒童能融入教學情境中,幫助解決河流中的垃圾問題,啟發他們保護環境。同

時,老師提供進行平衡練習的體能設施,使兒童在遊戲中獲得平衡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能在高20厘米、寬12厘米之平衡木上,保持身體平衡,完成多種平衡動作。

2.願意進行環保活動,能把垃圾進行分類。

活動重點、難點

1.兒童在平衡木上創作肢體動作,仍保持身體平衡。

2.兒童在平衡木上蹲下拾起地上的垃圾時,仍能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準備

1.不同的廢棄物料,如膠樽、廁紙筒、廢紙、紙盒、鋁罐等

2.音樂光碟「Parapara櫻之花」「TCHAIKOVSKY:SwanLake

(BolshoiBallet,1989)」

3.平衡木(1條)

4.分類箱

活動過程

1.引起動機

故事: 達達河》

動物村」的村民常常為了貪方便,將很多垃圾都掉到河裏,令河流發出異味,使很多魚死

去。於是村民發起「愛護達達河」的活動,他們決定要將河裏的垃圾收拾好,使大家有一

96

條美麗的河流,及可到河流旁的郊野公園遊玩。老師提示在清潔河道前必須要做足熱身運

動,才不會容易令身體受傷。

2.熱身運動︰

2.1熱身操: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操

●頭部運動:左、右搖擺

●肩膀運動:向上收縮然後放鬆

●腰部運動:腰向左右彎然後向前彎

●腿部運動:屈曲膝蓋

●踝部運動:左右腳踝輕輕轉動

●足部運動:左右腳抬起,伸展左右腳跟

●放鬆運動:手臂向上收縮然後放鬆,手指張開再合上

2.2重點平衡準備:雙腳做出平衡身體的動作,以準備發展活動――走平衡木

2.3跑步:老師帶領兒童跟隨口令跑步

3.核心基礎動作:行走平衡木

先示範,後練習技巧:

模擬情境﹣「有垃圾的河道」

3.1老師預先把平衡木、不同的廢棄物料擺放好,作為「有垃圾的河道」。

3.2兒童走到平衡木上,可自創不同方法在平衡木上蹲下,拾起垃圾帶到終點,放入分類箱。

(重點提示兒童:可以選擇不同的動作;蹲下身時不要掉到「河裡」。)

4.自選活動:(到郊野公園)

請兒童到達達河附近的郊野公園遊玩及探望不同的動物家(見環境設計圖)。兒童可選擇自

己喜歡的體能用品進行遊戲。

97

環境設計圖:

98

4.1「長頸鹿家」﹣愛護達達河行動,行走平衡木技巧訓練。

●教師重點指導兒童的平衡動作,並觀察兒童是否走得平穩、蹲下是否靈活和能否採用

不同動作,針對不同水平的兒童進行輔助指導。

●請兒童多次進行遊戲,直到將河裡的垃圾清理乾淨。每次結束後,師生共同檢驗垃圾

分類是否正確。

4.2 白兔家」﹣投擲籃球、拍球

老師可引導兒童玩共同遊戲,例如2人拋接球、學習帶球投籃的動作等。

4.3「青蛙家」﹣踢足球

老師可引導兒童玩共同遊戲,例如2人互相搓球、學習帶球繞過障礙物和向龍門踢球的動作等。

4.4「老鼠家」﹣踏高蹺、跳繩

4.5「熊貓家」﹣可運用不同器材自行創作遊戲

4.6「小狗家」﹣爬鑽毛毛蟲隧道、玩滑梯

(兒童可利用各種用品創作遊戲)

5.舒鬆活動:

5.1老師邀請兒童分享當天活動,找出兒童在不同活動的「家」內動作的「亮點」,以作鼓勵。

5.2因河道內所有的垃圾都被村民利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清理好,所以引來了很多小天鵝來居

住,在河面上跳起舞來。兒童便一起在跟隨著音樂節奏做舒鬆動作。(由老師自由創作)

教師的教學反思

1.老師利用節拍感強的音樂,能帶動兒童的情緒,使他們表現積極投入。

2.在計劃熱身的動作時,加入有關腳部動作(如:前、後腳交替跳動、左、右腳交替單腳跳

等),使兒童在身體和認知方面都有足夠的準備。

3.因老師示範技巧時,把每一個步驟都慢慢地說清楚、做清楚,亦將活動的難點說出,兒童便

更易掌握有關的平衡技巧及遊戲規則,減少老師在旁提示,而多觀察兒童表現及鼓勵他們,

提升他們的自信。

4.兒童需在平衡木上拾起河流中的垃圾,又要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避免跌進河中,因此,活

動的設計能加強兒童的使命感和提高挑戰性。

5.活動亦可發展兒童的解決問題能力,如:有兒童手不夠長,她會用腳協助將廢棄物拉近平衡

木,再蹲下拾起。還有兒童在平衡木上利用老師提供的長竹杆,將廢棄物撥過來再蹲下拾

起。體能活動不止讓兒童練習身體協調,也可培養兒童的創意思維。

99

6.因兒童未熟習在平衡木上步行,他們在前段的平衡木蹲下執拾垃圾時,較易失平衡,日後可

把垃圾放在平衡木的中段至後段會更適合。

7.兒童現時已懂得分配時間進入不同的「家」活動,可以隨著自己興趣及能力,自主地參與不

同活動。兒童的拍球及跳繩技巧比前有更大的進步,參與「熊貓家」的兒童更運用有關器材

自行設定循環遊戲,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8.因要讓兒童感受到清潔環境後的成果,便特意利用「天鵝湖」其中一小段音樂,內容大意是

小天鵝在湖上跳舞,讓兒童透過節奏慢的音樂,來模仿小天鵝的動作來舒鬆,與活動的開展

有著首尾的呼應,內容結構更加完整。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此活動方案設計立足幫助兒童建立重要的環保理念,在結合主題活動進行教育的同時,教

師將體能練習的目標揉合進活動設計中,使得體能練習融入情境中,增強了體能活動的遊戲性

和趣味性,環保教育、社會性目標也在這其中自然完成。兒童在遊戲過程中自始至終表現出很

高的積極性,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1.教師採用了達達河的故事,為兒童提供了一個想像故事場景,在體能活動中,又將這個想像

中的情境再現在兒童面前,激發了兒童的情境興趣,使兒童樂於參與。

2.遊戲設計具有一定的任務性、挑戰性,如:把河道清理乾淨,將垃圾分類,在打撈垃圾的時

候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能跌到河裡等等,符合高班兒童願意嘗試解決問題、樂於應對

挑戰的年齡特點。因而,兒童的積極性很強。

3.活動設計中,教師預設了幾個重點觀察的內容。這對於教師把握和觀察兒童的動作發展,跟

進相應的指導方法非常有幫助,教師的指導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使得不同能力的兒童都有

成功感,參加的積極性很高。

4.教師在組織兒童進行準備活動時提出「這是清理河道的必要準備」,在遊戲結束後,教師又

以情境的口吻提出「河道被我們清理乾淨了,引來白天鵝和我們一起跳舞」的說法,使得整

個遊戲渾然一體,兒童沉浸在充分的遊戲之中,因而能夠始終保持愉快的遊戲情緒。最後的

天鵝湖的音樂舒緩、安靜,又為兒童營造了一個清整後的恬靜氛圍,使他們在寧靜中舒展肢

體,舒鬆情緒。

100

《玩報紙》

樂善堂梁泳釗幼稚園:蔡麗芝老師

內地交流人員:歐從容

設計思路

「報紙」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如何借助簡單的教具「報紙」,結合班級兒童的年

齡特點和能力發展水準而設計、開展兒童喜歡的體能活動呢?在這活動中,兒童大膽想像、盡

情遊戲,通過探索、合作等方式,鍛煉體能、開發潛能,使他們的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

得到充分鍛煉,促進其視覺、觸覺、行為的平衡以及大腦神經系統的健全發展。

活動目標

1.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跑。

2.鍛煉手部肌肉,提升兒童手眼協調能力。

3.激發兒童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培養團隊精神。

4.學會遵守競賽遊戲規則,培養健康的體育精神。

活動準備音樂光碟、報紙

活動過程

1.暖身運動︰

兒童手拿捲好的報紙,在音樂聲中有精神地入場。在老師的帶領下,聽著音樂有節奏的利用

報紙做體操。

2.技能訓練︰

2.1老師打開報紙,啟發兒童邊想邊嘗試:不用手幫忙怎樣才能讓報紙貼在胸前而不掉下

來。讓兒童自由分散的活動。

2.2嘗試過後,請兒童集中,談談嘗試的結果。得出結論:把報紙貼在胸口,快速地跑。

2.3第二次嘗試將報紙貼在胸前往前跑,試跑幾次,讓兒童得到結論:跑得越快,紙越貼得

緊,越不容易掉下。

2.4兒童再次自由嘗試數次。

2.5發展兒童快速奔跑及躲閃的能力,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遊戲。

3.延伸部分:

3.1老師用雙手手指做一個小洞,要求兒童將整張報紙從洞中穿過。

3.2老師用身體做洞要求兒童用身體穿過。

101

3.3要求兒童用身體做洞,教師用身體穿過。

3.4兒童集體做洞,老師用身體穿過。

3.5兒童相互間用身體做各種各樣的洞並相互用身體穿過。

4.注意事項:

4.1先讓兒童觀察老師示範玩遊戲的方法技巧及講解重點。

4.2將兒童分成兩組作比賽,鼓勵兒童拍手為比賽中的兒童加油

打氣,增加比賽時的緊張氣氛。

4.3隨樂曲節奏做出報紙律操

5.結束部分:

老師帶領兒童做「大笑」、「大哭」的表

情,以放鬆肢體和情緒,對兒童活動情況

作簡單評價。兒童在音樂聲中步回教室。

教師的教學反思

兒童喜歡這個遊戲,他們能遵守遊戲的規則。在過程中,有一些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未能

完全掌握,可留待下次再玩。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從選材上來看,老師選擇了生活中常見的廢舊報紙作為本次活動的材料,[注重廢舊材料的

循環再用];此活動目標清晰,重難點突出,從活動環節安排上可以看出老師在設計活動時能夠

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學習特點。兒童在情境中、遊戲中學習,整個活動兒童都在各種遊戲中發展

不同動作的協調性。老師在注重兒童安全的基礎上,又鼓勵兒童自由想出報紙的不同玩法,給

予了兒童充分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在以後此類活動中,老師可更大膽嘗試做一個發現者,

努力發現玩法獨特的兒童,並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及時肯定他們的創意,以啟發其他兒童

思考。老師除了要捕捉兒童有創意的玩法外,還可多增加一些組織兒童體驗同伴的玩法,採用

不同的教學策略喚起兒童的創造熱情,讓他們互相學習並嘗試。

我們用報紙捲紙捧!!

比賽開始啦!加油呀!努力呀!

102

幼兒班至高班

《有趣的繩子》

香港保護兒童會砵蘭街幼兒學校

內地交流人員:歐從容

設計思路

體能活動不是考驗兒童,而是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的體格健康。老師需要因應兒

童的發展,以較簡單有效的方式來發揮他們的潛能。

是次活動由幼兒班至高班都以繩子作基礎設計活動,各級老師都會考慮到兒童的發展,依

循由淺入深、由近而遠,由單獨遊戲至合作互助遊戲等理念,來設計富趣味性又能達到目標的

活動。

幼兒班兒童的動作發展能做到雙腳向上跳起,老師於是次活動前已讓兒童進行了多次跳的

練習,所以便稍為提升難度,讓他們做向前跳的動作。體能活動能結合不同的學習元素,老師

於是次活動中結合了識數元素,一方面讓他們以繩子進行遊戲,另一方面亦能讓兒童重溫數數

的概念。

低班兒童已能做到各種跳躍動作,老師先讓兒童練習左右腳跳,然後結合迷你繩、豆袋兩

種不同的器材進行活動。老師按著兒童的年齡發展,設計了一個合作性的活動,讓他們能參與

設計路線的部分,然後有目的地跟著路線進行跳躍。活動能發揮迷你繩的特性,亦能展現兒童

合作的精神。

高班兒童的動作發展更成熟。老師先分析跳繩需具備的能力,從而淺化,讓兒童先建立

基礎再進行跳繩的活動。老師明白當中需要兒童四肢的配合,當手擺動繩子時,腳便要同時跳

起。兒童能與同伴一起合作,二人擺動繩子,一人跳,當中涉及的力度、快慢等,對兒童來說

都是一項挑戰,相信兒童經重覆的練習,日後能做到跳繩的動作。

由此以「繩子」為主線,結合學校「藝術月」,嘗試進行各級的體能教學活動的設計、組

織、開展,期望實現學校、家庭、教師、兒童共贏的校本課程探究。

活動總目標

1.透過藝術月的活動,將各級體能活動完美呈現,使各級兒童的體能活動目標得以實現。

2.嘗試進行戶外體能活動,各級依次從簡單到複雜、層層遞進難度、由近及遠組織並呈現,讓

兒童在快樂中學習,嘗試借助生活中常見的繩子作為素材開展體能活動,並延伸至家校親子

體能活動。

103

幼兒班至高班

活動重點、難點

1.在各級活動中結合主題、藝術月以及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發展水平,設計、組織、開展及

反思活動。

2.利用繩子進行全體兒童戶外體能活動對教師組織活動是一個很大挑戰,面臨兒童的安全問

題、能否達到預設目標、兒童的運動量、興趣等問題,需要教師精心的準備和其他教師的通

力配合。

3.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讓兒童主動、快樂、友好合作而克服困難、創新去玩。

幼兒班體能活動︰《動物嘉年華》

設計思路

1.根據學校的「藝術月」活動,以兒童感興趣的「繩子」作為題材。

2.由淺入深、由近而遠,由單獨遊戲至合作互助遊戲等理念。

3.幼兒班兒童的動作發展能做到雙腳向上跳起,老師在是次活動前已讓兒童進行了多次有關跳

的練習,所以便稍為提升難度,發展成爬行、跨跳及創意玩「繩」結合的遊戲。

活動目標

1.鞏固及提高兒童爬行、跨步跳和協調性等能力。

2.嘗試用繩子穿過不同的身體部分,激發兒童的創新興趣。

3.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拉兩條橡皮筋,大地氈4塊,其他繩子2條,衣夾40個,音響(小露寶)、音樂光碟

2.兒童知識經驗準備:兒童已有基本爬行及跨跳的技巧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1感知體驗:繞著花園跑步,再利用《動物嘉年華》歌曲做出不同的動作,也引導兒童創

作不同的動作為熱身運動。

1.2導入部分:利用故事「動物嘉年華」引發兒童對活動的興趣,如跳、爬等動作。

104

幼兒班至高班

2.基本部分:遊戲《動物嘉年華》

請兒童分為兩大組進行活動,A、B組為一組,C、D一組。

2.1A、B組的兒童以交叉形式進行競技比賽。

2.2在起點處放置藤圈及衣夾,請兒童每人夾一個衣夾。

2.3當兒童聽到指示後,請他們以爬行形式爬在地氈,然後,以跨步跳過半尺高的繩子,最後

請兒童把身上的衣夾夾在繩上(終點處放置一條繩),最快那組為勝。

2.4C、D兩組以循環形式進行,第一位兒童手持繩子,然後把繩子圈穿在腳腕上,傳給下一

位兒童,穿過繩子圈,再走到起點。

2.5下一位兒童用手接過繩子圈,做相同動作,如此類推。

2.6各組要盡快把繩子圈傳給最後一位同學。

教師觀察指導並小結,對能力強的組別增加要求或者啟發創意;對於集體出現的錯誤進行適

時的預防或糾正。

3.結束部分:

老師帶領兒童做一些腳部、肢體的舒鬆動作。

4.延展活動——美藝活動:

4.1請兒童嘗試畫出爬行或跳的動物,感受作品中的線條和

諧搭配的美感。

4.2欣賞別人與自己的作品。

4.3嘗試用線條的方式畫出動物,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

行裝飾。

環境佈置:

105

幼兒班至高班

教師的教學反思

老師為給予兒童連續跨步跳的機會,故在地上擺放兩條繩子,讓兒童能掌握提腳跨步跳的

技巧。活動進行時,大部分兒童都能達到預期目標,能自行跨步跳過障礙;少部分兒童未有把

後腳提起,因而被繩子絆倒,故老師應在活動期間多給予兒童指導。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是次活動技巧是跳繩子,因為跳的技巧已進行了多次訓練,所以大部分兒童都能做到因應繩

子的多少做出跳過繩子的動作,並能數出跳過繩子的數量,兒童也很投入活動中。

老師計劃方面,從已有的體能經驗出發,給予兒童從遊戲中練習及重溫的機會。老師也從中

學習於計劃活動時,多考慮實際的情況,如:項目的次序,協調兒童活動量、等候時間安排等,

即時作出調節。至於物資準備方面,老師在擺放物資時,能按場地的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活動

項目。活動中,兒童清楚自己的角色,投入參與活動,同伴間能互相提示,這是老師意料之外的

收穫。惟在舒鬆活動時,老師應請兒童先站立,身體稍作調整才坐下。改善方面,有些兒童未能

跳過某數量繩子時,老師需要另加訓練。另外;老師需要清晰指示分組排隊區別,免得兒童發生

意外。在示範動作時,也要仔細示範動作,而在編寫教案時要明確指出學習目標。

低班體能活動︰《左右跳》

學習目標

1.兒童能雙腳左右跳、左右向前跳。

2.兒童能利用迷你繩設計路線。

3.培養兒童之間的友好合作、創意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光碟、迷你繩、豆袋

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依據老師的示範做熱身運動,特別著重雙腳的動作。

2.活動步驟:

2.1兒童列成三隊,按老師的指示向左邊及向右邊雙腳跳。

106

幼兒班至高班

2.2兒童再列成六隊,每兩隊兒童面對面站立,然後利用迷你繩設計路線

及擺放豆袋;A隊兒童以雙腳左右跳跨過迷

你繩,並執拾豆袋,最後把豆袋交給B隊的兒

童;B隊兒童以雙腳左右跳跨過迷你繩,並擺

放豆袋。

3.舒鬆活動:聆聽音樂做舒鬆動作。

教師的教學反思

是次活動讓兒童初步學習跳繩的技巧。在兒童能做到雙腳跳的基礎上,老師先於地面放上

繩子,指導兒童以左右雙腳依次行進跳,再按部就班讓他們逐步學習跳繩的技巧。經過有系統

的學習進程,大部分兒童都能做到整個動作,並能流暢地完成活動。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活動過程中,兒童常規表現有進步,老師亦有清晰的介紹技巧及規則,所以他們能具體知道

活動流程。活動進行期間應加入小結部份,讓兒童更掌握技巧。另外,由於抱著豆袋跳具有一定

的危險險性,老師宜先於活動前提醒兒童注意動作,避免發生危險。另一方面,預備跳的兒童應

與排在後面的兒童有一段的距離,以避免阻礙兒童跳躍,老師應讓兒童知道排隊的位置。

老師可將迷你繩加以變化,延伸更多不同的活動,如雙腳跳、單腳跳,更可讓兒童排出不

同的字、形狀等,增添活動的趣味。

是次活動中,兒童初次接觸繩子,他們都十分感興趣。老師見到他們投入活動,並能做

到預期的效果,感到很高興,相信兒童能經老師有系統的訓練後,日後能掌握跳繩的技巧。另

外,老師除了觀察活動的結果外,亦要留意兒童的動作是否正確,因為兒童掌握正確的動作才

是真正的學習目標。

高班體能活動︰《有趣的繩子》

設計思路

1.利用兒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繩子」,設計並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

2.為兒童設計綜合體能、美藝、音樂、語文、識數等學習範疇的遊戲活動。

107

幼兒班至高班

3.兒童已掌握如跳橡筋繩、單人跳繩、單腳跳、雙腳跳等的基本技巧,在是次活中動綜合數個

跳躍的技巧,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

4.期望藉著是次活動鞏固兒童跳躍技巧、創意玩出更多的繩子活動及培養團隊精神。

活動目標

1.嘗試多種跳法,發展兒童下肢力量和動作的靈活性。

2.激發創新興趣,鍛煉創新能力。

3.培養合作精神,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技能準備︰兒童已有側跳、雙腳跳及合併步的技巧。

2.物資準備︰迷你繩36條(接力賽)、幼兒地墊8塊(接力

賽)、豆袋(接力賽)、橡筋繩5條(遊戲)、大地墊20

張(遊戲)、音樂光碟

3.場地安排:見場地佈置圖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1暖身運動:根據音樂做出

已定之熱身運動。(歡樂

滿山谷)

1.2導入部分:教師利用兒童

已掌握有關跳躍的方法,

以「開放式問題」提問。

2.基本部分:

2.1利用場地佈置圖,引導兒

童觀察,並大膽建議去玩這些繩子的方法。

「我們會怎麼去玩呢?」

2.2教師可邀請兒童示範或親自示範以進行首次遊戲。

108

幼兒班至高班

2.3教師提問:剛才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可重點說出活動玩法及規則。

2.4兒童活動時,教師隨時提示注意事項並指導或者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

兒童分三組進行遊戲

● 接力賽︰兒童分成四組,每組五人,利用側跳、雙腳跳及合併步的技巧越過障礙,接力

進行比賽,最快完成的一組為勝方。

● 遊戲︰兒童分成兩組,每組八人。一組負責拿橡筋繩織

成的網,另一組則在網中進行爬行及跨步的練習。兒童

聆聽老師哨子指示,轉換爬行及跨步的動作。

● 兒童練習單人跳繩,老師在旁指導。

2.5教師與兒童共同總結活動經驗:

老師總結兒童今天表現及所學技巧,教師可根據兒童的興趣以及第2.4點,再次進行活動

的創意展現。

2.6延伸活動:提問兒童在玩繩子的過程中發現了什

麼?還可以怎麼玩呢?

2.7請兒童協助收拾用具

3.舒鬆活動:律動

教師的教學反思

是次遊戲活動內容豐富及多樣化,兒童均享受遊戲的過程。兒童需經較長時間的練習,才

能掌握跳繩的技巧,因此老師需在活動中重覆指導。老師宜把跳繩的遊戲分層推展,讓兒童按

步掌握基礎技巧,使能享受跳繩的樂趣。

內地交流人員評析

是次活動的設計理念是建基於用繩做一些技巧訓練,因此選取合適的技巧前老師觀察了班

內兒童的能力,班內的個別差異頗大,有的能做到跳繩的動作,而能力較弱的則連跳的動作也

不太穩當。跳繩這個技巧需要兒童四肢的配合,當手擺動繩子後雙腳便同時跳起。故老師擬定

先讓兒童鞏固跳的動作,在看到繩子擺動後能夠跳起來。

活動過程中老師看到兒童大多表現困難,仔細分析後發現這個活動並未有將跳的技巧淺化,

相反難度可能加深了。因為兒童是根據另一位友伴的動作而作出反應,當中涉及的力度、快慢等

都會影響表現。雖然對於兒童而言整個活動都是快樂而富趣味,並能接觸多一樣新的體能用品,

然而,若果在設計前老師再仔細分析活動的技巧才設計活動,相信兒童獲得的將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