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那那那那那 那那 A Wall in Naples 那那 ), Thomas Jones 1743–180 3 那那 ), 1782 那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Upload
    xanto

  • View
    89

  • Download
    2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英國國家美術館.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英國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位於“英國最漂亮的廣場”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雖然只有 2300 幅 13-19 世紀的繪畫作品,但是,這座博物館每一年的參觀人數高居世界第四位( 460 萬),僅次於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A Wall in Naples),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作於 1782年。

Page 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英國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位於“英國最漂亮的廣場”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 )。雖然只有 2300 幅 13-19世紀的繪畫作品,但是,這座博物館每一年的參觀人數高居世界第四位( 460萬),僅次於盧浮宮,大英博

物館和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Page 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戴草帽的自畫像》(

Se

lf-portra

it in a S

traw

Ha

t),作者E

lisabe

th-Lo

uise Vigé

e-L

ebru

n(

175

5-

184

2

)。

       

作於1

782

年。這位女畫家,畫了很多自畫

像,或者和她的女兒的“

合影”

的畫像。

       1

782

年:英美停戰,簽訂巴黎協定,美國

正式獨立;歐洲科學家又發現兩種新的化學元素;

瓦特進一步完善了蒸汽機並在1

782

年被批准了蒸

汽機新專利,英國工業革命跨入新階段;瑞士科學

家首次發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

       1

782

年:乾隆四十七年,閉關鎖國,社會

停滯,沒有任何發明創造,但被稱為“

盛世”

Page 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從藏品的數量來說,在“年參觀數量超過 200萬”的世界 16家博物館中,英國國家美術館的藏品可能是最少的:英國政府在 1824年購買了 36幅作品,開辦了這間博物館。以後逐年增加,現在也僅僅只有 2300件。       如果從藏品的品質來看,英國國家博物館,搜集購買了 13-19 世紀的幾乎每一個藝術巨匠和大師的作品。       在這座博物館開辦之前 10年, 1815年,英國聯合歐洲各國,徹底擊敗了拿破崙。       從此,英國成為世界霸主:這一霸主地位,維持了 100年,直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的建造是為了紀念“特拉法加大海戰”( Battle of Trafalga): 1805 年 10 月 21日,英國皇家海軍以少勝多,徹底摧毀拿破崙的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的一次大海戰。        現在,我們按照時間順序,即按照 15-16-17-18-19世紀的順序,看看英國國家美術館的一些作品。

Page 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這是西方繪畫史上,歷史最久的最複雜的作品之

一,作於1

5

世紀:1

434

年。作者Jan

van

Eyck

(1

390

-144

1

)。

•       

這幅作品沒有名稱,在英文中命名為:

Th

e Arn

olfini P

ortra

it, Th

e A

rno

lfini Wed

din

g, T

he

Arn

olfini M

arria

ge, T

he A

rnolfin

i Dou

ble

Portra

it

等。注意女子的服飾,傢俱和燈具等的細部描繪。

十五世紀的作品

Page 6: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維納斯和馬爾斯 》( Venus and Mars),作者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作於 1483年。

Page 7: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粉紅色的聖母》(

Ma

do

nna

of th

e P

inks

),

作者拉斐爾(1

483

-152

0

),作於1

506

-150

7年。 

 

十六世紀的作品

Page 8: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治癒麻風病人》(

Th

e Ra

ising o

f Laza

rus

),作者S

eba

stiano

del P

iom

bo

,作於

151

7-1

519

年。

Page 9: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戴安娜和亞克托安》(

Dia

na an

d A

ctaeo

n

),作

者提香(T

itian

148

5-1

576

),作於1

557

-155

9

年。

    

Page 10: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這幅作品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匠提香“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2009年,英國國家美術館和蘇格蘭國家美術館以 5,00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這件作品,並 且按照“五年一次輪換”的辦法,分別在這兩個英國美術館 展出。       希臘神話:月亮女神和狩獵女神,戴安娜,正在 洗澡的時候,帶著一群兇猛獵犬狩獵的亞克托安無意中撞見了一 絲不掛的女神。亞克托安被戴 安娜的美麗震驚了, 呆呆看著動不了了, 而戴安娜則非常憤怒被人看到,她把亞克托安變成了一 頭雄鹿,於是“狩獵者變成了被 狩獵者”:亞克托安帶來的獵犬們把這頭雄鹿(即亞克托安)撕碎了。

Page 1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巴克斯和阿裏阿德涅》(

Ba

cchus an

d

Ariad

ne

),作者提香(T

itian

148

5-1

576

),作於1

520

年。

Page 1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這幅作品也是提香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本來,費拉拉公爵(  Duke of Ferrara)預先付款請拉斐爾繪製一幅準備私人收藏的《巴克斯的凱旋》,1520年拉斐爾去世時,這幅作品仍未完成,這 筆預付款就轉給了提香,繪 製出上面的作品。       希臘神話:克里特島的米諾斯國王的公主,阿裏阿德涅( Ariadne)幫助希臘英雄帕休斯( Theseus)殺死牛頭怪獸後,兩人 乘船私奔,離開了克里特島。但是“帕休斯和阿裏阿德涅在一 起,感覺並不快樂”(見《荷馬史詩》)。於是帕休斯在納克索斯島( Naxos Island)留下了熱戀著他的情人阿裏阿德涅,自己獨自 乘船遠去。       這時,很多 野獸出來準備攻擊阿裏阿德涅。酒神巴克斯帶著一批醉醺醺的狂歡的人群,乘著兩隻獵豹( cheetah)拉著的四輪馬車路過這裏。畫面中,帕休斯的船隻已經遠去,巴克斯跳起到半空中,試圖保護阿裏阿德涅,“巴克斯第一眼就愛上了 阿裏阿德涅”,“他把阿裏阿德涅的公主王冠丟到天上,化成了 群星”,然後兩人 結為夫妻。還有的希臘神話版本說:巴 克斯愛上了 阿裏阿德涅,他要求帕休斯把阿裏阿德涅給他留在納克索斯島( Naxos Island),也有的版本說,阿裏阿德涅留在納克索斯島( Naxos Island)上準備自殺。       總之,阿裏阿德涅雖然幫助了帕休斯,並且和他私奔了,但是最後沒有 嫁給帕休斯。

Page 1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銀河的起源》(

Th

e Orig

in of the

Milky

Wa

y

),作者Jaco

po T

intore

tto(

151

8-1

594

)。作於1

575

年。

Page 1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莎樂美與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Sa

lom

e w

ith

the H

ea

d of Joh

n th

e b

ap

tist

),作者卡拉瓦

喬(C

ara

vag

gio

157

1-1

610

)。這是《聖

經》中的一個著名典故。

Page 1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被蜥蜴咬了的男孩》(

Bo

y Bitte

n by a

L

izard

),作者C

ara

vag

gio(

157

1-1

610

)。

作於1

593

-159

4

年。

Page 16: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伊蘇斯戰役後,波斯皇帝大流士的全家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朋友赫菲斯定面前》( Family of persian king Darius before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friend Hephaestion after Battle of Issus),作者 Paolo Veronese ( 1528-1588),文藝復興時代的威尼斯畫家。這幅作品作於 1565-1570年。

Page 17: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西元前 333年,希臘的亞歷山大帝與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三世在安納托利亞( Anatolia)進行了一場西方歷史上 著名的大規模會戰,史稱 伊蘇斯戰役( Battle of Issus): 4 萬希臘軍隊對陣12 萬波斯軍隊(詳細軍隊資料,不同來源說法不一),希臘大勝,波斯軍隊傷亡殆盡(傷亡 11 萬人)。       大流士三世此後屢戰屢敗,逃跑途中被部下殺害,獻給亞歷山大帝。亞歷山大大帝處死了叛徒,厚葬了大 流士三世。不述。       伊蘇斯戰役中,大流士的 妻子和女兒被 俘,幾個月後希臘軍隊攻下了波斯帝國首都蘇 薩( Susa),大流士全家被俘。       伊蘇斯戰役第二年,西元前 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為了 融合希臘民族和波斯民族,舉行了歷史上 規模空前的“集體婚禮”:蘇 薩集體婚禮( The Susa Weddings,右圖),按照亞歷山大大帝的命令,大約九千名(一說超過一萬名)希臘將士集 體迎娶了波斯王族和貴族的女兒。當時,希臘和波斯的風俗,都允許娶多位 妻子。亞歷山大大帝當時已婚,參加薩蘇集體婚禮的大部分希臘將士,也都 已經有希臘妻子。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Page 18: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主啊,你要去哪里?》(

Dom

ine

quo vadis?

),作者

Annibale C

arracci(1560–1609

)。作於1602

       

歷史典故: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他把羅馬城大

火歸罪於基督徒,打算處死身為第一任羅馬教皇的彼得(耶

穌的12門徒之一)。在眾人的勸說下,彼得下決心離開羅馬。

當他出城走到羅馬郊外的時候,看見耶穌迎面走來。彼得很

奇怪,問道:“主呀,你要去哪里?”

(拉丁語:D

omine

quo vadis

?)耶穌說:“

我要去羅馬,再釘一次十字架”

彼得聽了,幡然醒悟,毅然決然地返回羅馬殉道,被羅馬人

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要求把自己倒釘在十字架上。原因是

彼得認為自己不配用與耶穌同樣的方式釘十字架。在彼得的

墓地上,建造了梵蒂岡建築群:聖彼得大教堂等。

       

在羅馬郊外彼得遇見耶穌的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教堂,

名字就叫做C

hurch of Dom

ine Quo V

adis

教堂。

Page 19: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參孫( Samson)的故事比較著名:他力大無窮,他的神力來自耶和華。他曾經手無寸鐵地單獨一人殺死過獅子。參孫殺死很多 非利士人( Philistines),燒毀他們的財產和莊稼。最多一次,參 孫殺死過一千個非利士人。在 與非利士人的 鬥爭中,參孫帶領猶太人大約 20年。後來參孫愛上了大利拉( Delilah),但“大利拉 背叛了參 孫,而且是為了 金錢背叛參孫”。她追問參孫力量的來源,參孫說來自耶和華,因他屬於拿細耳人( Nazirite),如果剪去他的頭髮,神力就沒有了。         於是,大利拉 剪掉正在 睡覺的參孫的頭髮,非利士人 把失去神力的參孫抓住,挖掉他的雙眼,像奴隸一樣在監獄裏推磨。到了大 袞神( Dagon,非利士人的主 神)獻祭的日子,非利士人 把參孫帶到崇拜大袞神的神廟,讓他站在兩 根大柱子中間,戲弄他。這時參孫的頭髮已長得夠長了。參 孫向耶和華說:“ 求你賜我一次力量。”然後參孫抱住兩根柱子,靠著上帝的神助推倒了大 廳,參孫和很多 非利士人都被 壓死了,“參孫死時所殺的人比活著所殺的還多”。        直到現在,參 孫的故事仍然是西方很多藝術作品的 題材。這是有關的 著名繪畫作品之一。

Page 20: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參孫和大利拉》(

Sa

mson

and

De

lilah

),

作者魯本斯(R

ub

ens

157

7-1

640

),作於

160

9-1

610

年。 

Page 2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伯沙撒的盛宴》(‘ Belshazzar’s Feast),作者倫勃朗( Rembrandt ,1606-1669),作於 1635年。       這是一個歷史典故:據 《聖經 》的“但以理書”( Book of Daniel)記載,新巴比倫王國(前 626年-前 539年)鼎盛時期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II,前 605- 前 562)在滅亡以色列的時候,從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第一聖殿)裏掠走了很多金銀製作的聖器。他後來的繼承者,新巴比倫王國的末代國王伯沙撒( Belshazzar),竟然拿著這些來自猶太聖殿的聖器祭奠和讚美“金銀銅鐵木石的神”,並且在盛宴上大吃大喝,酩酊大醉。       這時,突然出現了一隻“不具備身體的人的手指”( disembodied fingers of a human hand)在牆上寫下警示文字( The writing on the wall),“預言了新巴比倫王國的滅亡”:伯沙撒僅僅統治了七年,波斯帝國就攻陷了巴比倫,伯沙撒也被殺死了。 50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二世俘虜到巴比倫的猶太人,被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 放回耶路撒冷,所有聖器也 歸還以色列, 重建聖殿。       後來,“寫在牆上的文字”( The writing on the wall),就成為一 句西方的成語。       這幅作品, 抓住了末代國王伯沙撒 看到來自上帝的警告文字時,大 驚失色的 情景。

Page 2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伯沙撒的盛宴》(‘ Belshazzar’s Feast),作者倫勃朗( Rembrandt,1606-1669),作於 1635年。

Page 2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聖烏 蘇拉啟航的海港》( 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aint Ursula),作者Claude Lorrain ( 1600-1682),作於 1641年。這個傳奇的起源是德國科隆,但是 缺乏歷史 證據:基督教 會稱, 烏蘇拉是一位基督教 聖女, 羅馬 -不列顛的公主,她帶領大約11,000名處女信徒從英國航海到歐洲 尋找她未來的丈夫,這些女孩子在一 起大屠殺中全部被砍頭殺死。  但是,現代 考古發現: 德國科隆 屠殺了僅僅 11名少女殉教者, 當地發現的大量 屍骨不清楚是什麼人的遺骸。

Page 2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示巴女王在 裝船待發》( 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作者Claude Lorrain ( 1600-1682)。作於 1648年。在所羅門王時代,古代以色列達到富有的 巔峰,很多外國人來 訪問,其中唯一的女性外國君主就是示巴女王。

Page 2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De

lft

的一個房子的院子》(

Co

urtya

rd o

f a

Ho

use

in D

elft

),作者P

ieter d

e

Ho

och

(1

629

-168

4

)。作於1

658

年。

Page 26: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天上和地上的兩個三位一體》(

Th

e H

ea

ven

ly and

Ea

rthly T

rinities

),作者

Ba

rtolom

é E

steba

n Murillo

(1

618

-168

2

)。

作於1

675

-168

2

年。

Page 27: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米德爾 哈尼斯的小路》( The alley at Middelharnis),作者Meindert Hobbema ( 1638-1709)。作於 1689年。

Page 28: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刻法羅斯與 歐若拉》( Cephalus and Aurora),作者 Nicolas Poussin作于1627年。歐若拉是羅馬神話 中的黎明女 神或者 曙光女 神,非常美麗,每天早晨升到天上宣佈黎明的來 臨。希臘和羅馬神話 中,歐若拉的情人很多, 其中一個是她在 森林中誘惑回來的刻法羅斯 。但是刻法羅斯 原來已有妻子,所以刻法羅斯要求 回去,上圖描述的就是歐若拉拖住她的 情人不放的情景。

Page 29: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金牛犢的崇拜》( The adoration of the golden calf),作者 Nicolas Poussin ( 1594 -1665)。作於 1633-1636年。 希伯來《聖經 》記載:摩西(Moses)到西奈山(Mount Sinai)去尋找上帝時,摩西的哥哥,以色列祭 司亞倫( Aaron)為製 造了一個金 牛犢以取悅以色列人: 當時摩西要在西奈山上逗留 40天,跟隨摩西的 12個部 落的以色列人 都有些不 放心,要求亞倫製作了這個真實偶像以供崇拜和安定人 心。但是《摩西十誡》之一就是“ 禁止偶像崇拜”。

Page 30: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一條蛇殺死了一個人的時候的風 景》( Landscape with a man killed by a snake),作者 Nicolas Poussin ( 1594 -1665)。作於 1648年。

Page 3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通姦被捉的女人》(

The W

oman taken in A

dultery

),作

者倫勃朗(R

embrandt H

armenszoon van R

ijn

1606-1669

)。作於1644

年。這件作品的時間,正是清軍入關(184

4

)的那一年。

     

根據《聖經》記載:人們抓住了一個通姦的女人,把她

交給耶穌處理。耶穌問:“

你們認為應該怎麼辦?”

人們激憤

地說:“

用石頭打死她”

。耶穌說:“

好吧,你們誰認為自己

是乾淨的,誰就用石頭打她吧”

。人們沉默了,然後一個人溜

走了,又一個人溜走了:最後,整個房間的人都消失了。耶穌

對這個女孩說:“

你也可以走了”

Page 3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在空氣泵中對一隻鳥進行的一項實驗》( 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 ),作者 Joseph Wright ( 1734–1797)。作於 1768年。這段時 期,正是英國的工業革命時代。這幅作品 描述了當時發現的一個現 象:如果沒有 氧氣,鳥就會死亡,這項實驗曾經在很多觀 眾面 前多次 重現,大 部分人關注實驗結果,也有少數人關心鳥 的命運。

 十八世紀的作品

Page 3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石匠的院子》( The Stonemason's Yard),作者 Giovanni Antonio Canal ( 1697-1768),作於 1725年。

Page 3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大運河上的 划船比賽》( A Regatta on the Grand Canal),作者 Giovanni Antonio Canal ( 1697-1768),作於 1740年。這裏,“大 運河”是“ 水城”

威尼斯的一個景觀。

Page 3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伯爵夫人的上 午接見》( The Countess's Morning Levee),作者William Hogarth ( 1697–1764),作於 1743-1745年。這是一 組六幅繪畫 《 Marriage

à-la-mode series》之一

Page 36: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時間下令老年摧毀美麗》(

Tim

e o

rders O

ld

Ag

e to de

stroy B

eau

ty

),作者P

om

peo

B

ato

ni(

170

8-1

787

),作於1

746

年。這幅

作品的名稱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人生道理:美貌

必定隨著時間逝去,必須珍惜青春。

Page 37: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巴納斯特·

塔爾頓爵士的肖像》(

Portrait of S

ir B

anastre Tarleton

),作者S

ir Joshua Reynolds

爵士

(1723 -1792

)。作于1782

年,英美停戰,簽訂巴黎

協議的那一年。 

•     

Page 38: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普賽克向她的姐妹們顯示丘比特給她的禮

物》(

Psyche

sho

wing

her S

isters h

er Gifts

from

Cu

pid

),作者Jea

n-H

ono

ré F

rag

ona

rd(

173

2–

180

6

),作於1

753

年。

Page 39: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Wh

istlejacket

》,作者G

eo

rge

Stu

bb

s(

17

24

-18

06

)。

•       

這幅《

Wh

istlejacket

》是以擅長畫馬著稱的G

eo

rge

S

tub

bs

在17

62

年的一件經典之作,“

巨大的2

92

x 24

6.4

cm

的畫面上既沒有背景也沒有人物”

,只是描繪了英國貴族羅金

漢侯爵(M

arq

ue

ss of R

ocking

ha

m

)的一匹漂亮的賽馬。

•       

英國《獨立報》(

Th

e In

de

pe

nd

ent

)將這幅作品譽

為“

阿拉伯純種馬完美無瑕的巔峰之作”

。 

Page 40: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乾草車》( The Hay Wain),作者 John Constable ( 1776-1837)。作於 1821年。

十九世紀的作品

Page 4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1554年在倫敦塔 處決簡 ·格雷小姐》作者 Paul Delaroche ( 1797-1859)。作於 1833年。 簡 ·格雷小姐是英國王室公主,信仰新教,曾在 1553年短期登上英國 王位,時間僅為 9天(一說 13天)。信仰天主教的瑪麗一世(Mary I ,1516-1558,在位 1553-1558=5 年 121天)率軍打敗了支持簡 ·格雷小姐的軍隊,登上王位。她要求簡 ·格雷小姐改信天主教,簡 ·格雷小姐不同意,被瑪麗下令處死。 簡 ·格雷小姐被處死時,年僅 16歲。被稱為“ 血腥的瑪麗”。瑪麗在位 5年後死去,繼位的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1533-1603)又改回來,繼續信仰新教。

Page 4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Tuileries的音樂》( Music in the Tuileries),作者馬奈( Edouard Manet ,1832-1883)。作於 1862年。這是馬 奈的早期作品之一,不清楚當時的Tuileries gardens花園是否就是這個 模樣,“可以想像出音樂聲和談話聲”。

Page 4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雨傘》(

Th

e Um

brella

s

),作者P

ierre-

Au

guste

Re

noir(

184

1-1

919

)。作於1

881

-1

885

年。

Page 4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向日葵》(

Su

nflowers

),作者梵古

(V

incent va

n G

ogh

185

3-1

890

)。作於

188

8年。梵古長期患有精神病,3

7

歲自殺身

亡。他的這幅作品非常著名:因為估價金額非

常高。

Page 4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花叢中的 奧菲利婭》( Ophelia Among the Flowers),作者 Bertrand-Jean Redon ( 1840-1916),作於 1905-1908年。奧菲利婭是莎士比亞的著名 悲劇《哈米雷特》中的女 主角。

Page 46: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特拉法加廣場與 特拉法加大海戰

    特拉法加廣場,英國國家美術館。

Page 47: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特拉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的建造是為了紀念特拉法加大海戰( Battle

of Trafalgar): 1805 年 10 月 21日,英國皇家海軍,以少勝多,徹底摧毀了拿破崙的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 具體資料如下:  33艘英國軍艦,擊敗了 41艘法國和西班牙軍艦 法國軍艦被擊沉 1艘,被俘 21艘,法國海軍司令也被俘虜 英國軍艦無一損毀 雙方人員傷亡大約 1:8.3( 1,666人 :13,781人),即法國西班牙的傷亡是英國的八倍多 英國海軍司令威爾遜上將( Nelson),在戰役快結束時,身中流彈陣亡       威爾遜上將,從此被譽為英國的 民族英雄,他的雕像豎立在特拉法加廣場。       威爾遜上將,在特拉法加大海戰中的 旗艦,勝利號( Victory),現在 倫敦展出(見後圖)。 

Page 48: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這幅作品“沒有名稱”,描 述了英國皇家 海軍,戰勝拿破崙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的的特拉法加大海戰( Battle of Trafalgar ,1805 年 10 月 21日),作者Auguste Mayer ( 1805-1890),作於 1836年。

Page 49: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威爾遜上將,在特拉法加大海戰中的 旗艦,勝利號( Victory)。 

Page 50: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威爾遜上將,在特拉法加大海戰中的 旗艦,勝利號( Victory)。

Page 51: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特拉法加廣場的 360度環視圖:在國家美術館的正 對面,豎立著納爾遜紀念碑。    

Page 52: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英國國家美術館裏,只有繪畫,沒有雕塑。

•  

但是,納爾遜紀念碑是一個倫敦著名的雕塑

群:基座四角,俯臥著四隻巨大的獅子,紀念

碑的底座四面,雕刻著四幅精美的浮雕,紀念

碑的頂部,豎立著高大的納爾遜上將的雕像。

Page 53: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納爾遜紀念碑的基座四角,俯臥 著四隻巨大的獅子,這是其中之一。

Page 54: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紀念碑底座四面雕刻著四幅浮雕,這是其中一幅:納爾遜在指揮作戰時,不幸身中流彈。

Page 55: 《 那不勒斯的一堵牆 》 ( A Wall in Naples ),作者 Thomas Jones ( 1743–1803 ),作於 1782 年。

•   

納爾遜紀念碑的頂部,納爾遜上將的雕像。

THE END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