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Mainland - Hong Kong Academic Exchange ISSN 1684 - 7261 105 2015 4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 Upload
    ffmok

  • View
    240

  • Download
    4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本中心及有關高等教育、科技、學術等交流活動之概況。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Mainland - Hong Kong Academic Exchange

ISSN 1684 - 7261

105 期

2015 ● 4 ●

Page 2: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專訪

目錄 2015年4月 ● 第105 期

編輯部電話:852-2893 6355廣告/訂閱查詢:[email protected] / 852-2893 6355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厦14樓1404-05室Address: Unit1404-05, SUP Tower, 83 King's Rd., North Point, Hong Kong網址:www.bhkaec.org.hk

《京港學術交流》期刊編委會

學術情報站

‧ 非 賣 品 ‧

京港動態

● 卷首語 1

●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封面學人

努力才會遇見機遇 楊 純 重 華 2

  —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溫維佳教授專訪

●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功力基於人生經歷 楊 純 陳錦雲 5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莫樹錦教授專訪

微中見著 家中寓興 陳錦雲 魏姍姍 8

  — 香港中文大學家庭經濟學專家張俊森教授專訪

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召開 香港特區學者再創佳績 匡 意 繩 聰 12

香港學者協會成立三十週年暨「香江學者計劃」運作三週年慶典 白 雪 14

「香江學者計劃」週年學術交流會召開 白 雪 15

攜手兩岸四地精英 推動創新科技發展 — 記協同創新澳門論壇 匡 意 17

中國科協張勤書記訪港 與香港 IT界代表座談 匡 意 18

香港學者協會2014週年會員大會召開 白 雪 19

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召開第一次工作籌備會 匡 意 20

中大學者發現新DNA 揭示不同動物之間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 21

港大:研螢光探針以助開發標靶藥物 香港大學 22

城大「開心指數」研究:香港、日本、新加坡三地比較 香港城市大學 24

浸大中國研究課程學生暑期赴京實習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 26

全球化、變動中的勞動力市場與社會流動─對教育及城市治理的挑戰 香港教育學院 28

●「京港」簡介 / 徵稿啟事 封底內頁

出  版: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執行主編:鄒重華

編  輯:楊 純

特約記者:魏姍姍

Page 3: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1

卷首語

  2015年第一季度,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迎來嶄新的

一年,1月,組織香港獲獎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一年

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並拜訪國家科技部、天文

台等相關單位。1月下旬,香港學者協會成立三十週

年暨「香江學者計劃」運作三週年慶典活動,也順利

召開。本次慶典活動分兩個環節,一是舉辦了「香港

的環球優勢:現況與未來」研討會,另外,還協助舉

行了香港學者協會成立三十週年暨「香江學者計劃」

運作三週年慶典晚宴。

  2月,本中心迎來中國科協書記處張勤書記率團

訪問香港,在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召開了香港IT界代表

座談會,瞭解界內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並探討新的一

年中國科協與IT界開展合作的計劃。之後,本中心組

織了由譚偉豪率領的香港代表團參與「協同創新澳門

論壇」。在開幕儀式上,兩岸四地代表機構的負責人

共同簽署了「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倡議書」。

  3月,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協助舉辦香港學者協會

周年會員大會,展開新一輪換屆選舉,另外在本月底

還舉辦了2015「香江學者計劃」周年學術交流會。

  「京港傑出學人」欄目本期專訪了香港科技大學

物理系教授溫維佳,他剛剛獲得國家科技獎勵自然科

學獎二等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莫樹錦和香港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張俊森,三位身處物理、醫學

和經濟學不同領域,通過分享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

我們發現,他們有很多共同點,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

目,並且充分利用兩地優勢,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

造就雙贏局面。

Page 4: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封面學人

◆ 採訪:楊純 重華

◆ 撰文:楊純

  香港科技大學行政樓四樓,溫維佳辦

公室,窗外是無敵海景,不過,他笑著

說,忙得無暇欣賞。雖然在依山傍海的校

園待了很多年,但其實他人生絕大部分時

間都在實驗室度過,而且,這樣的生活方

式已經持續20年。早些年,自己埋頭做實

驗;這些年,指導學生做實驗。智能材料

「巨電流變液」就是在無以數計的反復實

驗中獲得成功的。

  2015年1月,溫維佳站在北京人民大會

堂手捧「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自然科學

二等獎」獲獎證書那一刻,他知道,這20

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作為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拿這

個國家獎沒那麼容易。用他自己的話說,

「拿獎很難,答辯三次,獎項評選不多,

今年物理獎共3個,獲獎表明其成果在國際

國內是領先的。」

  不過,溫維佳在學術圈中早已聲名遠

播,因為2003年發表「巨電流變液」論

文,曾經轟動一時。引來了國際媒體包括

CCTV、華盛頓郵報、鳳凰衛視等的廣泛

報導,學術界也引發震動,過去40年未解

決的難題,被溫教授團隊突破和解決了。

  接下來,溫維佳又花了10年,將成果

轉化應用,開發「巨電流變液」的應用價

值。他最想做的是,將研究成果服務社會

及大眾生活。「巨電流變液」材料的成功

開發,可以應用在高速列車的減震、飛

機、機器人等工程領域。

做自己喜歡的事

  溫維佳出生在重慶,打小動手能力很

強。上小學就開始自己動手做收音機,二

極管、三極管是他眼中最寶貝的東西,每

天爸媽給的零花錢他都攢著,「當時我為

了買三極管,存零花錢,3毛5分錢一個三

努力才會遇見機遇—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溫維佳教授專訪

▲ 溫維佳教授

Page 5: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3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封面學人

極管,去五金店買回來後,添些零件,再

加一個小盒子成為收音機,家人都用它聽

廣播。那時候做一個單管收音機不到5塊

錢」。

  那個年代,郵局有很多廢棄的二極

管,還是小學生的他撿回來,焊接好它

們繼續用。他笑著說:「我的焊接技術很

好,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大學的時

候,基本上沒什麼不會修的。冰箱、彩電

都會修。留校任教後,成了大家眼中解決

疑難雜症的專家,哪裏有修不好的東西,

就都來找他。

  選擇學物理,是打小就喜歡的。從初

中到高中,溫維佳最喜歡的科目中是物理

和化學。30多年前的高考最高分也是物

理,拿了95分。上大學水到渠成進了重慶

大學物理系,一路下來,碩士和博士、博

士後、做科研都是自己最喜歡的物理。

人生機遇靠努力

  碩士畢業留校任教,溫維佳並未停止

學習,1992年到中科院讀博士。他選擇攻

克「巨電流變液」難題,當時電流變液之

所以未被應用,是由於其強度過低,只

有幾KP左右,不能滿足工程應用30KP要

求。最初,他從博士論文做起,發文章做

基礎研究,實驗室的設備、材料都是自己

做的。1995年進入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

1997年到美國加州大學繼續做研究。

  「說起來是機遇,當時是覺得在重慶

大學競爭太激烈了,就去讀書。發現更大

的天空,順理成章,規劃趕不上變化,每

一次的成長,跟努力有關係,只要工作努

力,人家會找你。機會也跟努力有關係,

你不努力機會也不會找你。」溫教授坦

言,基本上從1982年到現在,很少休過星

期天。大部分時間要麼看書、要麼和學生

討論、要麼做實驗,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做

出來的。

做實驗好比當廚師

  做實驗多了,就有經驗了。實驗能不

能做成,他一看學生準備的設備和演算

法,就知道結果大概會怎樣。有時學生遇

到困難,按照他給的建議去做,結果一定

行。「在實驗室,只要觀察或者看手感好

不好,就可以判斷實驗能不能做成。」練

就這些功夫,沒有別的,溫維佳說,這跟

長期做實驗有關。

  「做實驗多了,跟炒菜一樣。做實驗

和當廚子一樣,是個系統工程。不是那麼

簡單。學生遇到我這個老師應該覺得很

幸運,早晚各去一趟實驗室,和學生討

論問題,給思路和建議,告訴他們該怎麼

做。」學生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比如怎

麼焊也焊不上,溫教授會親自上陣。

  溫維佳團隊用十年時間解決材料結構

的相容性,最早使用玻璃珠和玻璃粉,做

了多次表面處理和改性,卻也只有幾千帕

左右強度。「2002年,開始研究一種新的

納米材料,研究期間,每天晚上做到1-2點

回家,每天在實驗室,直到2003年,親自

將實驗完成。」

  他找到了合適的矽油為載體,並將介

質改為納米小顆粒後,發現它出現了巨電

流變現象,響應時間只要千分之一秒,瞬

間就會從液體變成固體,電場越大就越

硬。

  溫維佳的基礎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的

轟動,最初,很多國外專家和企業還抱以

Page 6: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4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封面學人

疑心,有美國大學購買了相同的設備、儀

器,採用類似的實驗方法,卻不得其解。

後來,在其指點下,獲得理想的實驗結

果。

科研想法源於生活

  有一次溫維佳去北京出差,住在鳥巢

附近的酒店。頭一天晚上,鳥巢還看得清

清楚楚,第二天起床發現,窗外的鳥巢不

在了。後來,有人告訴他,是因為霧霾。

  學物理出身的他,看到了其他人所沒

想到的,「從污染的環境中,看不到鳥巢

其實是個簡單的物理問題,由於污染物顆

粒的大小與光波長可比時,其光散射的原

因而看不見前方的物體」。他想到了利用

這一現象設計智能玻璃。其想法很快就實

現了。因為這些從平常的積累想起來做出

來的產品。溫維佳團隊目前已擁有多項專

利。

  雖然來港已經有20個年頭,對於家

鄉,溫維佳還是很有感情。母校邀請他擔

任重慶大學榮譽教授,給母校學子開講

座,他也義不容辭。一次「物理與生活」

的講座上,他跟同學們分享了一個一錘子

兩千塊的故事。八幾年的一個夏天,一個

存肉的冰櫃出了故障,一籌莫展的肉商找

了許多師傅均未果,溫維佳知道後自告奮

勇地去了。他當年其實也沒有學過冰櫃的

構造,但是因為懂得物理,他只是檢查了

冷凝管和蒸發管就發現了問題,其實只是

有一處結冰堵住了。他在結冰處用錘子只

一敲,冰櫃果然正常工作了。他用自己的

親身例子告訴同學們,物理源於生活。

用科技成果改變生活

  作為科學家,文章發得多,科研做得

好,成果可以轉化,是最開心的。在溫維

佳眼中,科研事業的重中之重在於,成果

可以轉化,而且能夠變成產品造福人類。

所以,未來他還打算要大幹一場。因為現

在手中還有很多成果可以轉化成產品。

  不過,目前,他的煩惱在於經費不

夠。香港是一個做科研很好的地方,學術

氛圍好,設施和服務都很好,但唯一的就

是差錢,每年搞得很辛苦。腦子裏有很多

想法,團隊裏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每年

除了忙於科研,還要四處找錢。他表示,

香港科研經費的支持力度有限,很多想法

不能完全實現。

  其實溫維佳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將成

果轉化推向市場,用科技改變生活就是很

好的事情。現在他最期盼,科研經費靈活

度大一點,不要限制得太多。或者遇見有

遠見的公司能投資2000萬,他來負責團隊

開發研究,做成果轉化,絕對有回報。

Page 7: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5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 採訪:楊純 陳錦雲

◆ 撰文:楊純

▲ 莫樹錦教授  訪問莫樹錦之前,看過往資料,不由

感歎:他的經歷如此豐富多彩。跨界不同

領域,轉換輕鬆自如,完全無法想像他是

一位做肺癌研究的臨床醫學專家。帶著疑

問和好奇心,如約到訪香港威爾斯親王醫

院,穿過地下一樓長長的走廊,推開那扇

刷著黃色牆漆的大門……

  莫樹錦的人生很多彩。主職醫學院臨

床腫瘤學系教授,同時擔任「腫瘤科」醫

生、客串電視主持人、專欄作家。近些年

熱衷慈善,與張艾嘉一起到緬甸村落探望

助養兒童。看似不搭界的角色,他樣樣精

通,最讓人羡慕的還在於,無論做什麼事

情,他只有一個標準——好玩。

  「我不會把我做的事情當成工作,包

括做醫生和科研,都不是工作,對我來

講,都是玩。」莫樹錦認為,你喜歡做什

麼事情就去做,但如果不喜歡做的事情,

就會覺得困難。喜歡的事情,自然會找

時間去做,每樣事情自然能做好。他舉例

說,比如寫書,一個星期寫一篇,很容易

做到。「我的工作經常要飛,在飛機上也

可以寫,以前是在《明報週刊》,現在是

《蘋果日報》,每個星期一篇,合在一起

就成了一本書。

  不過,沒想到,寫專欄寫了八年,他

一直用紙筆寫稿。採訪當天,他拿出一大

疊稿紙,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寄宿「聖士提反」學做人處事

  「我的家庭成長環境很複雜,寄宿學

校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回憶在聖士提

反的四年中學生活,莫樹錦坦言獲益匪

淺。有些東西至今依然有幫助。12歲至16

歲讀寄宿學校,除了很開心之外,開始

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以及與人相處的方

式,知道並瞭解團隊合作的精神,這個基

本做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道理這4年當中都

學到了。接著,莫樹錦到加拿大讀書,覺

得很容易適應。到了學生宿舍,很快就知

道如何大家相處,掌握國外宿舍的生存方

式,並開始做團隊領袖和領導角色。第一

功力基於人生經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莫樹錦教授專訪

Page 8: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6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年,就懂得如何運用團隊精神,讓大家在

小團體中合作。「中學時代是一個影響我

人生最大的階段。」

  莫樹錦的日程每天排得很滿,但時間

管理上有一套方法,他介紹說,每天他都

會按照自己寫下的 TTD LIST(THING TO

DO LIST) 做事。「譬如一個月之前,我

會把重要的事情,列入LIST,當然每天我

都有常規需要做的事情,我會做一樣劃一

樣,我的時間就按照這個LIST來做,我

一個月之內要完成的事情,我會之前先想

好,再加上有IPHONE,可以把LIST中的

事情放入其中,我給你看今天的事。」

  說完他就打開電腦中記事本——9:00

鐘開始INTERVIEW,緊接著有個會議、然

後教書……「時間管理沒有什麼神奇的,

其實也不會太難做到。」不過,他指出,

「做事成功與不成功,關鍵在於你能不能

執行」。

加拿大從醫返港做科研

  念完中四,莫樹錦去了加拿大,開始

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本來志願是當海洋生

物學家,後來留學加拿大北部的艾德蒙頓

(Edmonton),由於是內陸城市,一千里之

內都沒有海,缺乏研究海洋的自然環境,

莫樹錦只好選擇學醫從醫。後來,他在加

拿大阿爾伯納省大學醫科畢業,五年後在

多倫多瑪嘉烈醫院取得腫瘤內科院士資

格。

  1989年畢業,莫樹錦面臨選擇。開私

家診所還是做醫學研究。有了家庭和孩子

的階段,如果繼續做科研,「我會很窮,

自己出來開診所,一家人好過好多」。

  1989年到1996年,多倫多唐人區,多

了一位唯一會講中文的腫瘤科醫生,那個

時期他整天忙個不停。1995年回港,偶遇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問莫樹錦有沒有興趣

做科研,這次邀約改變了他的人生發展方

向。1996年舉家回到香港。

兩萬美金起步做肺癌研究

  回來香港的研究之路,並非坦途。當

時大部分人都做科研,但很少人做肺癌研

究。1998年,有一家藥廠提供2萬美金,問

可不可以做一個臨床研究。莫樹錦應承下

來,盡力去做。

  1998年開始,陸續與其他同行有了聯

繫。最早是廣州、上海和香港有合作,後

來走出去,台灣和韓國,由零開始,2001

年,莫樹錦參與創立「綜合癌症科研中

心」; 2002 年,本人連同其他亞洲的科研

中心的主管包括中國、台灣、南韓、澳洲

創辦肺癌科研學會兼任主席。「我不是為

了搞一個研究中心和團隊而做的機構,而

是因為一個團隊而做的機構,這件事讓我

覺得很開心,因為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

作。」

  2014年3月11日莫樹錦發表演講,題目

為「向肺癌宣戰」。莫教授在演講中解釋

分子標靶治療的機理,藉著了解個別肺癌

的分子圖譜,可以針對腫瘤對症下藥。莫

教授盼望,憑著更精良的檢測,採用綜合

療法策略,以及對付抗藥性問題,能為帶

有已知致癌因子的病患提供更佳的治療。

專欄作者成暢銷書作家

  莫樹錦讀完中四去加拿大,20年沒有

寫過中文,打電話也很少,1996年教書至

今都用英文。「中文不是我最好的科目,

Page 9: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7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直到2006年,明報週刊做訪問。」喜歡冒

險的莫樹錦應邀開了個專欄,原本打算寫

兩篇試一下,沒想到一寫,寫了八年。一

路不停將他在加拿大的經歷寫了出來。

  「KEEP READING」是莫樹錦寫專欄

的源泉。「不斷地看,有些文字留在腦海

中,拿紙筆的時候就會不停地流出來。」

迄今為止,莫樹錦已經出了五本書。

思考死亡才能過好的人生

  一直做快樂醫生的功力,莫樹錦認為

是基於人生經歷。「大部分中國人不喜歡

思考死亡,覺得這是件恐怖的事情。大家

都不願意去想,直到被逼去思考和面對這

個問題。」

  大部分人都不會對死亡有心理準備。

莫樹錦卻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個

問題:「我想如果我明天就死,今天就要

做完我想做的事,我每天都這麼想。之

後,明天就可以死了。我覺得,每個人對

於死亡的觀念不同,但不要逃避。」

  思考這個問題和嘴上說不代表它會發

生,不去想和不講也不代表它不會來,

「如果你想要過一個好的人生,你就一定

要面對死亡。當你對死亡無懼的時候,你

的人生就會更加快樂。」

  作為腫瘤科醫生,莫樹錦認為,生病

是一個過程,生病可能會致死,卻不一定

會致死。但生病都是人生過程中的一部

分,我的工作是幫助病人去過那段時間,

結果是生是死沒那麼重要,但這個過程很

重要。當我要負責他這個過程的時候,我

會認真對待他,但真要面對死亡這一刻,

我也不會太過憂傷,因為我知道我已經幫

他做過應該做的事。離開時有傷感,但在

此之前你做過什麼更重要。「初入腫瘤科

這行時,有個教授跟我說,你若不開心,

你的病人肯定也不會開心,你怎麼能幫助

病人。」

Page 10: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8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曲折求學路 興趣作指南

  張俊森教授在浙江大學學習時期主修

材料工程學,然而他發現自己對工程興趣

並不大,反而對環境和社會現象的變化很

敏感,於是在本科畢業之後,他考取了南

開大學管理學院經濟系的研究生,正式走

上了經濟學研究的道路。當時,在美國普

林斯頓大學任教的世界著名計量經濟學家

鄒至莊教授為選拔優秀人才到國外深造設

立了「鄒至莊項目」,通過努力,張俊森

成功獲取了出國深造的機會。然而,好事

多磨,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張俊森的材

◆ 採訪:陳錦雲

◆ 撰文:魏姍姍

◆ 修訂:李嘉倩 

▲ 張俊森教授

料沒有被送到國外,從而與這次寶貴的機

會失之交臂。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

榆」,恰逢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專家

教授在南開大學開會,機緣巧合之下,張

俊森被推薦到此大學讀書。

  張教授回憶道,當時出發倉促,到了

加拿大連住處都沒有安排好,連續幾天都

睡在休息室的沙發上,由於到達時間晚,

還錯過了學校的第一輪考試。然而,張教

授憑著耐力與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一

年之內取得碩士學位,又在短短四年之內

獲得博士學位。

編者按:張俊森教授, 出生於1962年,祖籍溫州,1979年考入浙江大學材料工程系,後於1983年進入南開大學管理系攻讀碩士學

位,後又於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於香港

中文大學擔任經濟學系系主任。最近獲計量經濟學會推選為院士,

成為中國第四位當選的學者。多年來,張俊森從事勞動和人口經濟

學,應用計量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學術成果斐然,是全球著名

的華人經濟學家。

微中見著 家中寓興—香港中文大學家庭經濟學專家張俊森教授專訪

Page 11: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9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地位。提出這一個理論之後,接下來就是

要建立模型並尋找相關的數據,再用統計

學的方法加以檢驗理論。在家庭生活數據

儲備上,台灣要比大陸遠遠走在前面,所

以,這個家庭調查研究基於台灣的實例來

展開。接下來要解決的難題是該如何量化

女方家庭地位這一抽象的概念。張教授提

到這裏,得意且有點興奮地說道:「我們

巧妙地找到了一個變量,來檢測嫁妝的力

量,那就是新娘在新家庭中做家務的時

間,家務越多,家庭地位越低,嫁妝越

高,做家務時間越少」。在隨後的研究調

查中,這個變量轉化方法決定了課題研究

的成功與否。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家庭

經濟學就是解釋和預測人類家庭行為的一

門學問。

  家庭經濟學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

泛的應用,甚至在對法律法規的制定方面

都有著重大的實際意義,需要利用家庭經

濟學原理解釋行為來合理制定。比如在離

婚問題上,有人會提出質疑,女方為什麼

要分一半財產。其實女方在家庭中作出的

貢獻與創造的財富是巨大的,如生兒育

女,提供並維持一個穩定的家庭,女性的

價值一點都不輸於男方在外面創造的財

富,這點就是基於家庭經濟學的研究。

  除了以上兩個例子,家庭經濟學甚

至還可以解釋配偶現象和戀愛關係。張

教授指出,家庭經濟學與心理學的根本

區別在於,家庭經濟學圍繞著機會成本等

經濟因素,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而不是

從心理學角度入手,當然心理學、社會學

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感情的因素在家

身邊的學問──家庭經濟學

  身為享譽全球的經濟學家,張教授的

主攻領域是家庭經濟學,它對於解釋人類

行為,尤其是與家庭相關的行為方面,有

著驚人的力量。張教授指出,雖然家庭經

濟學有著濃厚的學術色彩,不像飛機導彈

那樣有著立即顯著的實際利益,但是它滲

透在日常生活的點滴抉擇中,雖然不是每

個人都是經濟學家,但是人們都在無形中

運用家庭經濟學原理。即使是在大家熟知

的宏觀經濟學問題上,比如就業失業等,

其實都需要藉助於家庭經濟學理論。說到

這裏,張教授舉了兩個例子,藉以說明家

庭經濟學的運用。

  早在6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

貝克爾就提出了著名的「嫁妝」命題。在

婚姻市場中,聘禮為男方家庭給女方家庭

的資產,同樣的,嫁妝則會跟隨女方的出

嫁來到男方家。貝克爾認為聘禮和嫁妝是

一個硬幣的兩面,但張教授認為這可能不

符合市場均衡規律。因為在市場學中,資

金的付出應該與得到的東西相平衡,那麼

嫁妝就成了多餘的東西。關於這個不均衡

的疑點,張教授進一步舉例說明。比如新

娘貌美如花,賢良淑德,那麼聘禮則是理

所當然用來匹配女方的美麗,也用來補償

女方家庭失去女兒的損失和多年來的養

育之恩,這麼說來,新娘本身就可以作為

聘禮的對應物,又何須支付多餘的嫁妝。

然而,經過研究調查,張教授發現,聘禮

與嫁妝的關係不應該為硬幣的兩面,這兩

者的作用其實是不同的。事實上,在很多

社會中,嫁妝是為了鞏固女方在男方家的

Page 12: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10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庭生活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張教授同

時表示,沒有任何一個學科,可以完全解

釋一個現象。經濟學具有兩面性,這點和

醫學很像,現代醫學很強大,可以治理各

種疑難雜症,然而依然對癌症、艾滋病等

束手無策。同樣的,經濟學可以預知市場

動向,卻無法從根本上杜絕經濟危機的發

生。

合則兼濟天下──中港經濟合作

  對於當前中港經濟合作發展,張教授

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兩地優勢,開展良性競

爭,造就雙贏局面。比如,在金融業範

疇,面對大陸經濟增速逐步下行,債務問

題逐漸浮現的現狀,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

融中心的地位,資本充足,資金成本低,

法制完善,管理制度優良等特點,可以大

有作為。比如,可以加快央企整體上市的

步伐,通過收購兼併等方式並購在港長期

穩定經營的企業,並作為「走出去」的突

破口。另外一個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香

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以及人民幣

國際化的歷史機遇。近年來,香港的離岸

人民幣大幅增長,目前已經超過九千億,

在2014年尾或將突破一萬億。隨著離岸人

民幣的持續增長,在金融產品政策上雙方

應進行更大程度的合作,推出更多的人民

幣金融產品,刺激已經推出的人民幣產品

在市場上的交投,加大宣傳,提高人民幣

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此外,雖然香港在金融業上擁有很大

的優勢,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

REITs和金融衍生產品以及高頻交易方面都

比較落後。倫敦和紐約已經在這方面積累

了大量的人才。高頻交易在港發展陷入困

局的一個主要原因來自於印花稅。在2014

年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決定取消ETF的

交易印花稅,毫無疑問這將有助於ETF的

發展。政府也可考慮,將印花稅的豁免擴

大到其他交投活躍的股票,比如恒指成份

股,利用本港監管完善,制度健全,股票

市場規模巨大以及成交活躍等優勢,推動

本港成為未來亞太區Equities高頻交易的中

心,吸納更多的高端金融人才來港。

  在近期自由行對香港旅遊業的影響方

面,張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

為,香港地域狹小,比較適合發展特色旅

遊和高附加值的旅遊產業,要小心處理一

些可能具有「擠出」(crowding out) 效應

的政策,比如一些層次較低的一簽多行政

策,一方面導致香港市面擁擠降低富裕人

士來港旅遊的意向,另一方面對香港普通

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市場秩序確實帶來了一

些衝擊。中港政府應緊密合作,推動高附

加值旅遊業和特色旅遊業的發展,約束低

附加值旅遊業的快速擴張,比如隨著啟德

郵輪碼頭的日益完善,中港政府應推動以

香港為母港的郵輪業發展。

讓中大揚名世界  讓內地澤於香港

  張教授在中文大學任教的時光已經走

過了二十多個年頭,從一開始接手研究

生工作,到十年前成為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 的副院長,再到去年擔任系主任,

這一路走來,張教授一直致力於中大經濟

學研究實力的發展。在去年,經過多為

國外專家的評估和校方的共同探討,中文

Page 13: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11

京港傑出學人專訪

大學終於確立了五年內建立世界一流經濟

學研究學院、十年內成為亞洲地區經濟學

研究橋頭堡的重要目標。關於如何實現這

一宏偉計劃,張教授表示人才的引進是關

鍵,而吸引人才不應該只靠高薪的誘惑,

也應該注重系統效應,利用中大本身強大

的研究團隊去吸引有抱負的人才加入,這

樣才能在強強聯手、相互切磋探討中共同

推動中大的進步。除此之外,研究生和本

科生生源質量也是評判學校實力的重要指

標,這些學生都是學校寶貴的財富和資

源,在畢業之後也會以校友身份反饋學

校。

  張教授表示,中文大學除了不斷加強

自身實力外,也十分重視兩地的學術交流

活動。如今,中文大學已經和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組成了三角聯合會議,每年都共

商世界經濟動向。另外,在張教授擔任香

港經濟學會會長的四年中,曾舉行了兩次

經濟學研討年會,其中一次是在西南財經

大學舉行的,另外一次是在南開大學舉

辦。而內地舉行的會議,張教授一直都積

極參加。目前,張教授還擔任浙江大學,

南開大學和東南大學的榮譽教授。張教授

大力讚揚國內經濟學研究的發展速度,

並希望將來可以有更加密切而深入的交

流。

Page 14: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2

  2015年1月9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

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

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等

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李

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

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

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

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

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于敏頒

發獎勵證書,並同他熱情握手,

表示祝賀。隨後,習近平等党和

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

◆ 匡意 繩聰

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召開香港特區學者再創佳績

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

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

  李克強指出,創新是中華民

族生生不息的秉性、發展進步的

動力,人民是創新的主體。我國

現代化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經

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保持中

高速增長、向

中高端水平邁

進,必須依靠

創新支撐。國

家繁榮發展的

新動能,就蘊

涵于萬眾創新

的偉力之中。

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發

展之路,進一步解放思想,解

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

增強社會創造力,促進社會公

平正義,使人人皆可創新、創

新惠及人人,在全社會興起萬

眾創新的熱潮,使中華大地處

處充滿無限生機和創造活力。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318項成果、8位科技專家和1個外國組織。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70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2

黨和國家領導人與獲獎代表在大會前合影留念

香港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頒獎大會上合影

Page 15: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3

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6項、二等獎173項;授予7名外籍科學家和1個外國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香港特區學者再創佳績,主

持完成和參與完成的八個項目獲

獎。其中,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

是:香港科技大學溫維佳教授團

隊和香港大學趙國春教授團隊,

獲自然科學二等獎;參與完成的

獲獎項目分別有自然科學獎二等

獎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自然科學二等獎的是香港大學李

曉岩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甘劍平

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黃聿教授;

獲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是香港中文

溫維佳教授 趙國春教授

大學梁慧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謝立亞教授和余德新教授,香港

大學吳鴻裕教授。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組織獲獎

者前往北京出席頒獎大會,代表

團由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行偉

教授任團長,中聯辦教育科技部

副巡視員劉志明任顧問。代表團

在京期間,還訪問了中國科學院

天文台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會。

  1月8日上午,代表團來到國家天文台,受到中科院港澳台事

務辦公室主任安建基、副主任李

芳芳,以及國家天文台台長、探

月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嚴

在國家天文台召開的座談會

俊,副台長、探月工程三期副

總設計師李春來等領導的盛情接

待。

  下午,代表團訪問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委員會,基金委副主任

劉叢強院士、國際合作局局長馮

鋒研究員、副局長鄒立堯、港澳

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文澤等領

導與代表們座談交流,介紹了基

金委改革情況,以及對港澳地區

科學家申請基金的最新政策。

  當日代表團還參觀了中關村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果展,

考察學習了中關村創新科技迅

猛發展的經驗和取得的重要成 果。

劉叢強副主任(前排左4)與代表團合影

Page 16: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4

◆ 白 雪

  2015年1月24日,香港學者協會成立三十週年暨「香江學者

計劃」運作三週年慶典活動,

在九龍旺角帝京酒店六樓喜宴堂

召開。本次慶典活動共分為兩個

部分,即「香港的環球優勢:現

況與未來」研討會及香港學者協

會成立三十週年暨「香江學者計

劃」運作三週年慶典晚宴。

  「香港的環球優勢:現況與

未來」研討會邀請到了香港工商

專業聯會主席黃友嘉博士、香港

大學法律系陳弘毅教授、前聯合

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陳萬

雄博士及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

山教授作為研討會的主講人,就

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法治及法

制、文化及歷史、教育及人才資

源四個角度探討香港在環球的優

勢。主持人為香港城市大學的譚

鳳儀教授。參加研討會的主要嘉

賓有: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羅

范椒芬女士,港區人大代表劉佩

瓊女士、蔡毅先生,香港城市大

學校長郭位教授,香港生產力促

進局總裁麥鄧碧儀女士等。研討

會上,各位講者先是對香港社會

香港學者協會成立三十週年暨

  「香江學者計劃」運作三週年慶典

各方面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

解,又對香港在國內外的定位,

以及如何保持現有優勢表達了自

己的看法。研討會後半段,參會

的學者、觀眾們又與講者們通過

問答的形式進行了互動交流,討

論積極,反響熱烈。

  研討會後,是香港學者協會

成立三十週年暨「香江學者計

劃」運作三週年典晚宴。出席晚

宴儀式的主禮嘉賓有:中央人民

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

室教育科技部部長李魯先生,香

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

局長許曉暉女士,香港城市大學

校長郭位教授,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校長

吳清輝教授,恆生管理學院校長

何順文教授,香港公開大學校

長、「香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

會主席黃玉山教授,香港學者協

會主席蕭文鸞教授,香港生產力

促進局總裁麥鄧碧儀女士,香港

學者協會副主席譚鳳儀教授,香

港學者協會副主席黃聿教授。儀

式上,香港學者協會主席蕭文鸞

教授,香港特區民政事務局許曉

暉副局長及「香江學者計劃」學

術委員會主席黃玉山教授分別致

辭。同時,藉著香港學者協會

三十週年慶的契機,協會為表達

對長江製衣集團主席陳瑞球博士

多年來支持香港教育事業的感

謝,特頒授「傑出教育貢獻獎」

予陳瑞球博士,當晚由吳清輝教

授代表接受。儀式最後,香港學

者協會創會會員、第二屆理事會

主席吳清輝教授主持了切蛋糕儀

式,黃玉山校長主持祝酒。

  來自香港各高校的「香江學

者計劃」導師及學者、社會政商

界人士等近200人出席了典禮和晚宴,慶祝香港學者協會30週年慶典。

Page 17: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5

◆ 白 雪

「香江學者計劃」週年學術交流會召開

歡迎禮嘉賓合影

  2015年3月28日,「香江學

者計劃」週年學術交流會假九龍

塘香港城市大學黃翔羅許月伉

儷講堂舉行。出席交流會的嘉賓

有:「香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

會主席、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

山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

教授;香港學者協會主席、香港

理工大學副校長衛炳江教授;香

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教授;香

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

院院士張統一教授;香港中文大

學理學院院長黃乃正教授等。第

三、第四屆香江學者及部分香港

導師共100餘位中港兩地學者出

席了交流會。

  學術交流會上,7位第三屆

香江學者就過去一年在港的科研

成果做了口頭匯報,涉及包括生

物工程、環境科學、城市地理規

劃等多個學科領域,講者們也與

在場學者們進行了問答討論。其

中,「鋰電池的改良進化」、「腫

瘤細胞抑制蛋白的研究」、「運用

城市河流改善空氣質量」、「研

發新型人工智能手臂」等課題,

不但緊貼科研前沿,而且在實際

運用領域具有極高的價值。口頭

匯報后,各位導師與香江學者移

步至講堂外,開始海報成果的展

示。經過評選,來自香港理工大

學的楊文超博士和來自香港科技

大學的朱星寶博士獲得了優秀口

頭報告獎。獲得優秀海報成果獎

的是:香港大學的崔春萍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的藍濤華博士;香

港城市大學的鄒儒佳博士;香港

理工大學簡文杰博士;香港理工

大學的詹澤慧博士和香港浸會大

學的張盛平博士。

香江學者做口頭

匯報

Page 18: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6

  交流會的第二部分,香港城

市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位教授及香港科技大學講座

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統一教

授,與在座的各位學者分享了自

身從事科研工作多年來的經驗與

感受。

  交流會後,簡單而隆重的第

四屆香江學者歡迎禮在香港城市

大學康樂樓中菜廳舉行。出席儀

式的主要嘉賓有:中央人民政府

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

育科技部李魯部長;香港特區政香江學者講解自己的

海報及科研成果

郭位校長作分享 張統一院士作分享

府教育局盧世雄副秘書長;「香

江學者計劃」學術委員會主席、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

香港學者協會主席、香港理工大

學副校長衛炳江教授、香港城市

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恆生管理學

院校長何順文教授、香港城市大

學副校長呂堅教授、香港科技大

學副校長李行偉教授等。

  歡迎禮上,黃玉山校長、李

魯部長及盧世雄副秘書長分別

致辭,對新到港的香江學者致

致以誠摯的祝賀,並勉勵他們珍

惜「香江學者計劃」為他們搭造

的橋樑,充分利用中港兩地的優

勢,為國家的科研發展做出貢

獻。最後,嘉賓們為第四屆香江

學者頒發香江學者獎,並合影留

念。

學術交流會參會者

大合影

Page 19: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7

  2015年2月3-4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

府聯合主辦,澳門科學技術協進

會承辦,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

會、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台

灣玉山科技協會共同協辦的「協

同創新澳門論壇」,在澳門科學

館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大會以科

技創新與科技產業投資為主題,

邀請了兩岸四地的知名專家、學

者參加,旨在科技金融、智慧城

市、文化創意和科學普及等領

域,推動全球華人的科技協同創

新,搭建成為兩岸四地,甚至是

全球華人的協同創新平台。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

政長官崔世安親臨大會

開幕式,與中國科協副

主席、書記處書記張

勤、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副主任姚堅、澳門運輸工務司司

長羅立文等共同主禮。

  開幕式上,在主禮嘉賓的見

證下,兩岸四地代表機構的負

責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

執行副會長王建華、台灣玉山科

技協會王伯元、香港產學研合作

促進會會長譚偉豪、澳門科學技

術協進會理事長崔世平,共同簽

署了「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倡

議書」。聯盟將致力於整合兩岸

四地科技創新資源,開展協同創

新;促進兩岸四地產業優化升級

和新興產業發展;提升兩岸四地

科技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

兩岸四地青年創新創業能力。

  開幕式後的主論壇上,發表

主旨演講的嘉賓是中國工程院院

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

賀銓(題目「大智移雲與眾智成

城」),中山大學創業投資研究中

心主任任榮偉副教授(題目「兩

岸四地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湯

復基博士(題目「金融與科技創

新」),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

長王伯雲博士(題目「創新、創

意、創業、創投」),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齊向東先生(題

目「利用大數據實現互聯網安全

創新」)。在「科技與金融」、

「信息化與智慧城市」、「科技與

文化創意」三個分論壇上,十多

位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分享了

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成功經驗和心

得。作為論壇的亮點之一的,是

大會舉辦的「兩岸四地協同創新

路演大賽」,吸引了來自四地的

20個創新創業團隊參賽,最後評選出四個優秀獎項目,並獲得VC投資家的關注。

攜手兩岸四地精英 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記協同創新澳門論壇

◆ 匡 意

譚偉豪會長與澳門特首崔世安合影

聯盟簽字儀式

Page 20: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8

中國科協張勤書記訪港

  與香港IT界代表座談

  2015年2月1日, 中國科協書

記處書記張勤率團訪問香港, 在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召開了香港IT

界代表座談會,了解界內的現狀

和發展前景,並探討新的一年中

國科協與IT界開展合作的計劃。

陪同張書記訪港活動的有中國科

協學術部部長宋軍、國際聯絡部

副部長王慶林、處長楊容、秘書

李彪。

  出席座談的香港方面代表

有:兩位中國科協全委、香港立

法會議員(工程界)盧偉國及香港

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譚偉豪,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湯

復基,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香

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

輝,香港城市大學科學與工程學

院副院長謝旻,香港通訊業聯會

(CAHK)主席何偉中,香港電腦

學會副會長鄭松岩,香港電腦學

會名譽顧問黃仲翹,英國電腦學

◆ 匡 意

張勤書記(前排中)和與會代表合影

會(香港分會)會長胡偉明,香港

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張連文。

應邀參加的還有中聯辦教科部副

巡視員劉志明、處長李嘯。京港

學術交流中心負責組織是次活

動,副總裁郭明華、部門主管匡

增意也出席了座談會。

  中國科協是中國科學技術工

作者的群眾組織,是國家推動科

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目

前主管的全國學會共198個。

Page 21: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19

◆ 白 雪

香港學者協會2014週年會員大會召開

主席: 衛炳江教授(理大副校長) Presiden: Prof. Alex Wai

外務副主席:黃 聿教授(中大生物醫學學院) Vice-president (External): Prof. Yu Huang

內務副主席:譚鳳儀教授(城大生物及化學系) Vice-president (Internal): Prof. Nora Tam

外務秘書: 蔡宗葦教授(浸大化學系) Secretary (External): Prof. Zong-wei Cai

內務秘書: 韓怡凡教授(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Secretary (Internal): Prof. Yi-fan Han

司庫: 潘江鵬博士(中大電子工程系) Treasurer: Dr. Kong-pang Pun

理事: 黃玉山教授(公大校長) Council Member : Prof. Yuk-shan Wong林 森博士(港大專業進修學院) Dr. Sam Lam余維川博士(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 Dr. Wei-chuan Yu吳武田教授(港大解剖學系) Prof. Wu-tian Wu

委任理事: 曾勵強先生(香港專業進修學院) Co-opted Member : Mr. Lai-keung Tsang蘇國輝院士(港大解剖學系) Prof. Kwok-fai So黎淑賢博士(浸大化學系) Dr. Suk-yin Lai余堅文博士(浸大中醫藥學院) Dr. Kevin Yue 胡金蓮教授(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 Prof. Jin-lian Hu

上屆主席: 蕭文鸞教授(澳門科大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院) Past Chairman: Prof. Wendy Hsiao

  2015年3月17日,香港學者協會週

年大會暨晚餐講座假九龍塘香港城市大

學康樂樓順利召開。會上,香港學者協

會內務秘書韓怡凡教授作2014年週年會

務報告,司庫潘江鵬博士作週年財務報

告,并隨後在經會員一致同意后,委任

香港中文大學蒙美玲教授為新一屆理事

會核數師。隨後,由香港理工大學代理

副校長高贊明教授主持,選舉出新一屆

協會理事成員,名單詳情如下: 新一屆理事成員與高贊明教授(左7)合影

新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2015-2017)

Page 22: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動態

20

◆ 匡 意

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

召開第一次工作籌備會

  2015年3月31日下午與4月1

日上午,中國科協交流部副部長

陳劍主持召開了兩岸四地協同創

新聯盟第一次工作籌備會。兩岸

四地協同創新聯盟的四家發起單

位,即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

香港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澳門科

學技術協進會、台灣玉山科技協

會均派出全權代表出席。會議在

深圳舉行。

  出席會議的代表有中國科協

國際聯絡部副部長陳劍、處長楊

容,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

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華、執行副

秘書長丁玉賢,香港產學研合作

促進會會長譚偉豪、秘書長匡增

意,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何小

台、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副理事

長韓子天、理事吳慧群,深圳產

學研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白雪。

  會議總結了協同創新澳門論

壇;研究《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

盟章程》(討論稿);研究兩岸四

地協同創新聯盟組織構架,並研

究了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盟今後

一個時期重點工作。

  聯盟今後一個時期重點工作

是:創建兩岸四地協同創新聯

盟;研究兩岸四地協同創新的

理論和方法;打造「協同創新澳

門論壇」品牌;探索兩岸四地青

年創新創業培訓模式;探索兩岸

四地技術成果交易新模式;探索

兩岸四地科技金融合作模式;探

索兩岸四地引入國外創新資源渠

道和方式;探索兩岸四地科技

創新成果「走出去」渠道和方

式。

Page 23: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1

學術情報站

◆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學者發現新DNA

  揭示不同動物之間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

許浩霖教授及其研究小組最近成功利用一

種一直被視為沒有實際功能的「垃圾」

DNA,揭示不同動物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著名生物學期刊《英國

皇家學會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垃圾」DNA不是垃圾

  人體細胞內通常含有23對染色體,當中只有極少數DNA(約1-3%),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基因」,可組成蛋白質,決定

細胞的結構。科學家通常會用蛋白質或其

基因,來揭示生物體之間的關係,其餘的

DNA都一直被視為沒有功能的「垃圾」DNA。近年來,科學界正在迅速改變這種觀念,並發現大多數的DNA會轉譯成非蛋白質編碼RNA (non-coding RNA)。非蛋白質編碼RNA主要負責調控基因的表達,其中一種被命名為小分子RNA (microRNA)。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

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夥伴實驗室)、李

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許浩霖教

授是研究microRNA的專家之一,他與團隊發現圍繞小分子RNA的DNA,原來並不是「垃圾」。

了解生物關係的新方法

  許教授的研究小組利用這種新發現的

DNA,成功揭示不同動物的關係。他們首先比較人類及黑猩猩、大猩猩、婆羅洲猩

猩、普通獼猴的這種DNA,並成功推算人類與其近親品種的演化歷史──人類的最

近親為黑猩猩,其次順序是大猩猩、婆羅

洲猩猩和普通獼猴。他們還利用這種新方

法成功了解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如昆蟲

(甲蟲及世界各洲果蠅)及線蟲等。

新發現的DNA將成不同領域研究目標

  許教授說:「以往絕大多數的研究都

將重點放在microRNA本身,而忽略了其附近的『垃圾』DNA,所以這次的發現是非常幸運的。當然,利用這些DNA以了解生物關係僅僅是個開始,探索及了解它們如

何在身體內發揮作用才是極之重要,這對

不同領域的研究都非常有用,如增加水產

養殖、農業生產、防治蟲害,以及疾病治

療等。」許教授和他的團隊現正努力揭示

這些DNA的功能。「我們好像發現了提供問題比答案更多的東西。這就是科學引人

入勝之處!」

Page 24: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2

學術情報站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孫紅哲領導的跨

學科研究團隊,過去三年經過不斷的嘗

試,研發出最新可在活體細胞內標記標籤

蛋白的螢光探針。相關的研究成果已刊登

於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美國國家科學院

院刊》,文章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

刊》優異研究的頭20%內,及同期合計研

究中的前10%內。新技術並已申請美國及

歐洲的專利。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開發螢光

標記技術來監測細胞內的標籤蛋白。孫教

授領導的跨學科團隊研發的新螢光探針,

能有效穿透細胞膜,為探測細胞內蛋白分

子的活動情況,提供簡單﹑低成本﹑高效

快速的工具。新螢光探針可監測細菌﹑細

胞及植物組織內的標籤蛋白,可應用於

追蹤病菌在感染過程中的蛋白活動變化,

偵測藥物及其標靶蛋白質在細胞體內的

反應,例如標靶藥物對病菌及癌細胞的作

用和成效﹑細菌抗藥性等,有助新標靶藥

物﹑針對細菌抗藥性藥物的研發。新螢光

探針亦可應用於農業上,幫助改良農產品

品種。

  組氨酸標籤蛋白系統近年被大量應用

於生物醫學研究,是目前最常用的標記蛋

白純化與功能分析技術。科學家已建構出

龐大的組氨酸標籤蛋白數據庫,因此多年

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開發螢光標記技術

來監測組氨酸標籤蛋白。但基於一般螢光

探針跨膜性差、生產成本高昂,以及大分

子螢光標籤(如螢光蛋白)可能對標記蛋

白功能上帶來惡性干擾等不利因素,螢光

標記技術的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目前,

科學家仍缺乏有效方法了解這些標記蛋白

在活體細胞內的重要功能。

  孫教授的研究團隊致力於螢光標記技

術的開發工作,以提供快速及可靠的手

段,標記活體細胞內的組氨酸標籤蛋白。

  經過三年不斷的嘗試,研究團隊終於

開發出目前為止唯一可在活體細胞內標記

組氨酸標籤蛋白的小分子螢光探針,生產

成本亦大幅下降至現今技術的四分之一,

對活細胞螢光標記與成像來說是一個重大

突破。孫教授團隊與生物科學學院蔡美蓮

港大:研螢光探針以助開發標靶藥物

孫紅哲教授

Page 25: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3

學術情報站

教授及生物化學系Julian A. Tanner和錢程

民博士合作,將此探針應用於多類活細胞

體系如細菌及人類細胞,高效地(數分鐘

內)尋找並標記組氨酸標籤蛋白,更精準

地在原位觀察並了解蛋白的功能。他們甚

至將探針應用於標記植物組織;螢光探針

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引證其毒性極微的

優點,故可實時監測標記蛋白在植物細胞

內的一舉一動。

  在此基礎上,孫教授研究團隊將進一

步開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探針組合,有利

於科學家在同一個活體細胞內同時監測多

種蛋白的動態活動,了解多項生命活動之

間的連鎖反應。這類螢光探針可運用於偵

測藥物與其標靶蛋白質在細胞體內的反

應,有助了解藥效以促進藥物研發。新技

術對加深現今生物化學知識的了解起了決

定性的幫助。

  化學標籤蛋白是一種可用於監測標記

蛋白的定位,以探討其功能和動態活動的

生化技術,從而了解標記蛋白在活體細胞

內的生物活動。科學家一直致力於開發螢

光標記以研究細胞事件。雖然利用遺傳編

碼構建的標籤(如螢光蛋白標籤)可輕易

地在細胞內與標記蛋白共融表達,但是

這些標籤的應用卻可能因為其大分子量而

嚴重影響標記蛋白的功能。因此,合成

的螢光探針等小標籤系統可標記與短肽共

融的蛋白,透過螢光成像技術,可望成為

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迄今為止,以小分

子為基礎的螢光探針包括二亞砷酸鹽探針

FlAsH及其衍生物以標記細胞內標記蛋白

的四半胱氨酸基序,及利用鎳-次氮基三乙

酸酯(Ni2+-NTA)的探針以標記組氨酸標

籤蛋白。

(左起)港大化學系黎佑芷博士、孫紅哲教授、

研究生張苑茵

Page 26: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4

學術情報站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

2月16日公佈2015年「開心指數研究:香

港、日本、新加坡三地比較」的結果。

  調查發現,不論是「開心指數」,或

是對各方面生活質素的滿意度,香港所得

的分數均低於新加坡及日本(大阪),為三

地中之最低,只有「經濟」方面的滿意度處

於中游。

  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今年1月在香港、

大阪、新加坡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該研

究的領導者是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黃成榮教授。研究者在這三處分別訪問當

地的1,100多名市民,共收集3,468份問卷。

這項調查旨在探討受訪者的主觀感受,包

括其「開心指數」(10分為最高,1分為最

低)以及在六個方面對當地生活質素的滿

意程度。六個方面是:政治及社會、經

濟、環境、醫療保健、娛樂消閒、住房狀

況。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人的開心指數

為6.98分,相比於十年前同類研究的結果

(7.32分),香港人似乎愈來愈不開心。

  若將香港、日本、新加坡三地的情形

互相比較,可見新加坡人的開心指數最高

(7.56分),日本緊接其後(7.41分),香港

的得分最低(6.98分)。

城大「開心指數」研究:

  香港、日本、新加坡三地比較

在受訪者對六項生活質素的滿意度方面,

除了娛樂消閒一項,新加坡人對其餘五項

生活質素的滿意度均高於香港、日本,而

大阪則在娛樂消閒方面得到最高分;至於

香港,不論在開心指數,或是對生活質素

的滿意程度方面,均得到三地之中的最低

分,只有對經濟這項生活質素的滿意度處

於中游。

  結果顯示,新加坡人似乎對當地的環

境(7.85分)、娛樂消閒(7.62分)、醫療保

健(7.45分)、經濟(7.40分)、住房(7.27

分)、政治及社會(7.11分)諸方面感到相當

滿意,評分均在7分以上。

  黃教授解釋說,新加坡注重都巿綠

化,素有「花園城市」之譽;該國又是東

南亞各地的美食集中地,市民亦滿意當地

的消閒設施;新加坡人相當滿意當地的醫

療制度及系統;在房屋方面,絕大多數新

加坡人居住設施良好的「組屋」;近來新

加坡政府還富於民,推出措施助市民減輕

經濟壓力;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業,以帶

動當地經濟;再加上新加坡的政治局勢穩

定,其政治領袖受到市民尊重。

  日本人則對娛樂消閒(7.91分)、住房

(6.60分)、醫療保健(6.35分)等三項生活

質素較為滿意。

Page 27: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5

學術情報站

比較三地的娛樂消閒,可見日本得到最高

分。黃教授認為,其原因是大阪的娛樂消

閒設施較多,不但有知名的主題樂園,還

有繁華的商業步行購物街,生活多姿多

采;在房屋方面,近年日本因經濟下滑而

樓價回軟,相對於日本人的收入,房價並

未給人高不可攀的感覺;不少大阪市民對

醫療福利制度感到滿意,因為日本政府因

應社會需求而不斷改善福利制度,惠及兒

童、殘疾人士、長者、低收入人士、長期

病患者等。即使日本人面對不少天災,其

經濟問題亦尚未解決,但大阪市民的開心

指數(7.41分)與新加坡接近。

  香港人對六個方面的生活質素相當不

滿意,與新加坡、日本相比,除了娛樂消

閒所獲的分數達6.70分外,其餘五項的分

數並不高,其中香港人給予醫療及健康

的分數為5.88分,而經濟則為5.66分,環

境(4.90分)、政治及社會(4.41分)、住房

(4.22分)這三項的得分更在5分以下。

  香港人對經濟的滿意度在三地之中處

於中游,原因是日本尚未解決經濟復蘇問

題,而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 (GDP) 有實質

增長。

  黃教授認為,香港人在娛樂消閒方面

較為滿意是可以理解的,香港雖然不大,

卻有知名的主題公園,而且是熱門旅遊地

點,更是世界第三大電影出產地。至於其

他方面,香港市民近月對普選和政改議論

不休,社會分化愈趨明顯,對執政者的反

對聲音亦愈來愈大;此外,市民面臨公營

住房短缺、私人住宅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

的困境,不少市民成為「樓奴」,壓力與

日俱增,自然感到不滿。

  研究亦發現,三地的女性之開心指數

均高於男性,這可能是「男主外、女主

內」的傳統觀念使然:男性受制於傳統觀

念,必須表現硬朗,因而經常壓抑情緒;

女性則較容易有多種渠道宣洩情感。此

外,男性通常都是家中經濟支柱,女性相

對承受較少工作壓力,因此女性普遍比較

快樂。

  在年齡方面,三地之年輕人(不超過

24歲者)及年長者(年滿65歲者)的開心指

數均高於成年人(25歲至64歲)。在一般

家庭中,青年人大多仍在就學,得到父母

的照顧,面對困難時可尋求父母或師長協

助,面對的經濟及工作壓力較輕。至於長

者,可能因為承受的工作及家庭壓力相對

較輕,不少人已經退休,故開心指數高於

成年人。至於成年人在生活上需要承受經

濟、家庭、婚姻、子女管教、工作、人際

關係等各方面壓力,不少人「上有高堂、

下有兒女」,開心指數顯然較低。

Page 28: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6

學術情報站

◆ 香港浸會大學

浸大中國研究課程學生暑期

赴京實習交流

  12名來自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

究課程的學生2014年7月1日,赴京

參與首屆暑期實習計劃。該實習計

劃由中國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

以及三多堂傳媒有限公司提供實習

崗位,為期一個半月,目的是讓香

港同學親身學習體會內地的工作方

式,了解兩岸的交流狀況,並訓練自身適

應市場需求的能力,為規劃職業生涯、踏

入職場做好準備。

  12名同學在三家機構經過一個半月

的歷練,深入地了解內地的工作與生活

文化,拓寬視野,受益匪淺。其中,陳

佩儷同學在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實習

期間,有幸被分配到大型紀錄片《五台

山》的製作組。雖然她事前沒有製片、編

導等專業知識,製片組仍讓陳同學嘗試撰

寫分鏡、撰稿等實習生甚少有機會接觸的

工作。鍾慧敏同學被分配到國家圖書館採

編部工作,實習期間負責圖書的採購和編

目,學習了許多圖書館日常運作的專業操

作和名詞。廖泳濤同學在首都博物館實習

期間,恰巧碰上《飲水思源──南水北調中

線工程之文化篇》及《嗷嗷鹿鳴──燕國

公主眼裏的霸國》這兩個大型展覽的策劃

階段,廖同學因而積極參與展覽的宣傳工

作,為博物館構思了不同的宣傳方法,以

吸引更多市民進場參觀。

  同學們表示,實習生活讓他們有機會

接觸多元化的工作性質,體驗到與香港不

一樣的辦公室文化,以及京港兩地的文化

差異。對於實習生活,他們都有不同的

感受:「同事們工作的熱誠與主動,對創

作、理念、理想的堅持令人印象深刻,敬

業樂業的態度令人尊重」;「同事都十分照

顧我們,當我們遇到生活上的難題時都爭

相幫助我們,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北京的人

情味」;「通過與同事的接觸和溝通,我

更深入地了解內地的工作文化,有助我發

展在內地的人際網絡,這也是十分有價值

的;「最難忘是在北京所感受到的濃厚人

情味,每一位同事都太棒了!」。各實習

單位對香港實習生的表現也十分滿意,他

們認為香港學生工作態度認真而細緻、效

率高、虛心好學、禮貌得體、知識面廣,

Page 29: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7

學術情報站

受到同事們的好評;因此,他們都願意與

浸大中國研究課程繼續合作舉辦相關的計

劃,令更多同學受惠。

  近年來,越來越多香港高等院校大力

推展博雅教育,從跨學科到多元化的學習

經驗,以期令學生拓展視野、豐富他們的

閱歷。因此,院校籌辦各種專業及職場的

實習,其中如何處理含中國元素的實習內

容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學術問題。有見

及此,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聯同校

內的當代中國研究所及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院三方合作,通過2014年暑期的學生實習

體驗,共同探索含中國元素的博雅教育對

香港學生的成效,及博雅教育在京港兩地

推行的比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的研究

員在史靜寰教授指導下,在實習期間與學

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的想法,為研究提

供素材,並協助安排同學在實習期間住在

清華大學近春園賓館,確保同學的居住環

境舒適安全。當代中國研究所更提供研究

經費支援,用於聘請研究員,以及向學生

提供宿費資助。此研究項目為實習計劃賦

予更深層的意義,又為京港兩地高等教育

的聯繫、交流和合作作出了貢獻。

Page 30: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28

學術情報站

  多位專家學者早前(1月20日)匯聚香

港教育學院(教院),出席名為「全球化、

變動中的勞動力市場與社會流動──對教

育及城市治理的挑戰」的研討會。本次

研討會由教院大中華研究中心主辦,並由

One Asia Foundation支持。協辦機構包括英

國布里斯托大學全球化、教育與社會研究

中心、亞洲教育與發展研究協會、香港高

等教育研究協會,並得到學術期刊《亞洲

教育與發展研究》、《亞洲公共政策》,及

《社會與教育》的支持。

  研討會旨在分析全球化、變動中的勞

動力市場對教育及城市治理的挑戰,及其

對社會流動的啟示。

  教院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及大中華研

究中心總監莫家豪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

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平台予國際學者進行

建設性對話,加深對教育全球化、國際

化,及其對就業力、社會流動和不平等的

理解。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Susan Robertson教

授,則分享她對全球化、教育、勞動力及

社會流動的看法,並歸納為資本主義的五

個危機。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

◆ 香港教育學院

全球化、變動中的勞動力市場與社

會流動─對教育及城市治理的挑戰

授呂大樂教授,則以香港為例,探討了全

球性城市的階級分層。台灣暨南大學楊武

勛教授則分享了他對全球化與日本移民法

修訂的分析。

  香港大學Jung Jisun 博士探討了大學聲

望對畢業生職業流動和薪酬的影響。香港

中文大學陳霜葉博士則討論了在內地義務

教育中,處於落後不利處境的學生種類。

嶺南大學Esra Burak博士則討論了行政人員

的合理薪酬與表現提升。

  布里斯托大學Roger Dale教授分析了

在高等教育資歷價值增值的就業能力及流

動。教院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助理教

授盧一威博士談及香港高等教育大眾化對

就業能力及社會流動的啟示。台灣中正大

學詹盛如教授亦展示了他對台灣畢業生進

入勞動力市場的整全分析。最後香港中文

大學李軍教授探討了中國在非洲以大學夥

伴關係形式進行國際合作的取向。

  是次國際研討會亦同時豐富了教院學

生的學習體驗。教院博士生韓笑小姐和黃

耿華先生,在會上分享了他們對內地跨國

教育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觀察。

Page 31: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資訊與出版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 Tel: 2893 6355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簡介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是由楊振寧教授提議,於1985年3月在香港

註冊成立。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是一個非牟利的教育科技交流服務機構,旨

在促進內地與香港以至海外間開展學術、科技交流和科技產業合作之活

動,提供諮詢、聯絡及資助等服務。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受中國內地及香港教育與科技單位委託,並

得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支持。現有中國國家

科學技術部、國家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醫學科

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中央人民政

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等機構參與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董事局。

  《京港學術交流》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編輯發行的獨

家刊物,每季度出版,目標讀者是香港、內地及海外各大院

校及學術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和學術人員,內容同時上載「京

港學術交流中心」網站 http://www.bhkaec.org.hk。  歡迎各大高等教育院校、學術研究機構及科技科研團體

提供稿件介紹貴機構特色和科研成就等,徵稿與廣告詳情請

與我們聯絡。

稿啟

Page 32: 京港學術交流 第一零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