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Bkz013_Pages.indd 6 2011/4/18 10:27:58 PM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方舟生命教育館「吾生‧悟死」活動報導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預演?!】

Bkz013_Pages.indd 6 2011/4/18 10:27:58 PM

Page 2: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你未死過呀,吓?」我們最喜歡這樣咒罵人了。

真的未死過喎,不過我們怕死是真的。

死亡是自然規律,卻又是沒人知道的奧秘。

我們會恐懼,但也很好奇。

「究竟死亡是什麼感覺?」

幾位「未死過」的青年人,

決定來一次死亡pre-trip,

將自己當成喪葬的主角,嘗試找找答案。

嗚謝:方舟生命教育館「吾生悟死」生死教育體驗活動協助拍攝參與拍攝義工:Cameron Siu / 鄒倩婷 / 吳子瑜

Bkz013_Pages.indd 7 2011/4/20 10:57:03 AM

Page 3: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吾生悟死之旅吾生悟死之旅

非人生活預演

8

text / ben photo / andy

在香港,每年約有 4萬人死亡,平均每天死 100人。以每位先人需要一副棺材計算,每年有4萬多副新棺落地,原來這跟每年車輛首次登記、「新車落地」的數字,幾乎一樣。死亡,就是這樣普遍了。

跟車子一樣,棺材也有分等級價位,質料多樣,有紙、木、金屬,甚至石製等等。外觀、內裝製作精美,甚至內鋪絲絨、軟牀墊,給用家帶來最舒適的享受。

瞓棺材

text / 阿彼 photo / andy + 山地

p8-13.indd 8 2011/4/15 5:37:53 PM

Page 4: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9013

一位青年人嘗試睡在棺材裏,還有人替他蓋棺。那一刻,會想到什麼?「我想到很多未了的心願,覺得很不值,」他回憶說。「我更不明白,為什麼要由一個三唔識七的人來給我蓋棺。我的親人朋友在哪裏?」

p8-13.indd 9 2011/4/15 5:38:04 PM

Page 5: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非人生活預演

10

穿壽衣

很多人覺得,為自己籌備喪禮,等於咒自己死,大吉利是。所以,最多儲定棺材本,將來等子孫為自己安排。因此,穿在先人身上的壽衣,多是由家人挑選的。

壽衣店的老闆說,壽衣雖然豐儉由人,卻不是人人可穿。傳統上,只有年過 60,又或者所有兒女都已成家立室,家人才有資格為死者預備這襲壽衣,意謂「福壽全歸」。其他的,大多是替先人穿回平時愛穿的一套衣服就可以了。

p8-13.indd 10 2011/4/15 5:38:14 PM

Page 6: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11013

我們百無禁忌,把這件傳統壽衣拿起來,在身上比一比,拍張照。今天,只有老一輩才會選上這麼傳統的服裝吧。我們都希望,在自己的喪禮上穿上的,是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這樣的話,就得親自挑選了。你會選一套怎麼樣的衣服?你會何時去預備這套衣服?在世上最後一刻,你希望大家看到一個怎麼樣的你呢?

p8-13.indd 11 2011/4/15 5:38:25 PM

Page 7: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非人生活預演

12

逛骨灰花園,我們放輕腳步,壓低聲線,甚至沉默。希望不會打擾先人的安息。如果大聲說笑遊玩,會感覺對先人不敬的。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都應該用哭喪的臉孔對着先人嗎?

或者,應該這樣想:這是我們跟逝去的朋友連繫的地方;跟另一個世界的溝通,是要用心靈進行的。四周太大聲的話,我們便無法感應對方。

遊花園

p8-13.indd 12 2011/4/15 5:38:33 PM

Page 8: 突破書誌 第十三期

1301313

他們每一位佔的空間,是很小;但每一位對我們說的,卻很多。

p8-13.indd 13 2011/4/15 5:38:4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