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 将将将将将 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将 《》 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Upload
    cecile

  • View
    19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一、三个原则. 1 、《纲要》课是政治理论课,也是历史课 程 。 如 何结合十八大报告讲授本课程,主 要应 该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理 论 体系 及 其精神实质,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的 由来与发展。. 2 、要 把握好一个“度”,即以讲授课程内容为主,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融汇贯通于课程教学中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1

Page 2: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一、三个原则• 1 、《纲要》课是政治理论课,也是历史课

程。如何结合十八大报告讲授本课程,主要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2

Page 3: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2 、要把握好一个“度”,即以讲授课程内容为主,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融汇贯通于课程教学中。

3

Page 4: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3 、授课教师要熟悉十八大报告内容,对如何将课程与报告两者有机结合要了然于胸,以便在讲到课程某个点某段历史的时候,很自然的、而不是很生硬很勉强的,把课程内容与十八大报告结合起来。

4

Page 5: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二、两大结合点

• 十八大报告与《纲要》课联系较紧密的,或说是能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融汇贯通于《纲要》课程的,主要是报告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5

Page 6: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一)用历史事实阐述党的理论、道路、 制度的一以贯之性

• 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强调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一以贯之性。

6

Page 7: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开始的第三自然段

• 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7

Page 8: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一大点的第十一自然段

• 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8

Page 9: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二自然段

• 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9

Page 10: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三自然段•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0

Page 1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四自然段

•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Page 12: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五自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12

Page 13: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六自然段•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

Page 14: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1 、 1840-1927 年: ( 第一二三四章 )

• 中共成立之前: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在内的中国有识之士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

14

Page 15: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中共成立之后:尚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认识,以俄国为榜样,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注重工人运动。国民革命的失败,蒋介石新军阀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同样证明“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

15

Page 16: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这些历史阶段的讲授,主要起铺垫的作用,即中共是在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之后,才真切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才有了后面的探索及波澜壮阔的实践。讲授中应有意识地作这样的历史关联。

16

Page 17: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五章)

• ( 1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对于中共来说,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解决中国具体问题即革命道路问题的开端,也是毛泽东悟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以及后来中共逐渐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没有改革之后中共明确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

17

Page 18: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中共在自己政权所辖范围之内进行的各方面建设尝试,地盘虽不大,却为中共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教训。这种尝试,为中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为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大发展,奠定了实践的基础。

18

Page 19: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3 、抗日战争时期:(第六章)

•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938 年 9月中共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提出、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思想路线基础。

19

Page 20: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阐述。首先,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奠定了中国日后的发展方向。其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中,政治上初步构建了革命成功后所要建立的共和国制度基础和框架;经济上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文化方面提出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方向。所有这些,都为中国日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0

Page 2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3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没有这个胜利,中国后面的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21

Page 22: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4 、解放战争时期:(第七章)

• ( 1 )第三条道路的破灭,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这一时期,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成为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特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2

Page 23: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为新中国的发展绘制蓝图。 1948 年 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论述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论述了新中国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949 年 3

月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其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制度基础。

23

Page 24: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建国后中国集中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4

Page 25: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5 、过渡时期:(第八章)

• ( 1 )头三年,在进行土改、镇反、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开始做一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作,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

25

Page 26: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后四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构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召开一届人大,制定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的实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26

Page 27: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这一历史阶段,是新中国各方面建设与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共此时所做的一切,为新中国确定了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坚实的制度基础。

27

Page 28: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6 、全面建设时期:(第九章)

• ( 1 )开始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重要文章的发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党的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

28

Page 29: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探索过程中走的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探索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何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9

Page 30: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这十年全面建设时期,建立了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和积累了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经验,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共和毛泽东在此期间阐明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党继续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后来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教训。

30

Page 3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7 、改革开放时期:(第十章)

• (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

31

Page 32: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

Page 33: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立科学发展观。

33

Page 34: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通过上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讲授,进一步说明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艰辛,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一以贯之性。

34

Page 35: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二)结合第十章,阐述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十年取得的成就

• 在十八大报告的第一、第二部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七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十六大以来十年的成就,教材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可以和报告的这两部分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讲授。

35

Page 36: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尤其是第五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第五节的第一点“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总结了十大成就,教师可以将十八大报告相对应的内容结合到这一点来讲授,并且在分析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时,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加深学生的理解。

36

Page 37: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三、一个要注意并且要讲清楚的问题

报告第二大点的第七自然段

•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7

Page 38: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1 、“封闭”的产生。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不仅无法从他们那儿得到援助和支持,连普通正常的贸易往来都谈不上。当时只有苏联等少数国家支持支援中国,中共也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向苏联学习成为当时国家的重要决策。因此,这种“封闭”是时代的客观产物,是由西方国家造成的,而非中共的主观愿望。

38

Page 39: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2 、“僵化”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后,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开展了各方面建设。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苏联模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中共领导全面经济建设经验尚为不足,以苏为榜样很正常,也是完全必要的。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是相当明显的。苏共 20 大以后,中共开始反思本国的经济建设,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了《论十大关系》。中央还在党的八大上提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可知,“僵化”的由来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是打有历史烙印的。

39

Page 40: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 3 、尽管“封闭僵化”都不是中共的主观选择,是客观环境、国际形势与历史局限性造成的,但是,在国家建设的实际成就中,中共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即便是在探索中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那样的弯路,“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40

Page 41: 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融汇贯通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

谢 谢!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