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南南南南南 南南南南南 (5) (5) 制制 制制制 制制 制制制 制制制制ODNI ODNI 制制制 制制制

印度游 - 新德里

  • Upload
    qyed

  • View
    515

  • Download
    16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南亚深呼吸南亚深呼吸 (5)(5)

制作:陈若彦制作:陈若彦音乐:音乐: ODNIODNI

新德里新德里

22

从地图上看,新德里、斋普尔和阿格拉呈三足鼎立状。今天将驱车往北回新德里。近 200km 路程 , 途经一服务区(实为羊毛围巾的购物点),停车休息片刻。 刚下车,见一小小女孩在一大人的印度提琴伴奏下,热烈狂舞。随着快速的节拍,她不断扭动弱小的身躯,我被感动,拍照后给了她 2 个 1 元的人民币硬币。我想这拉琴的未必是其父亲,而坐在后面板凳上者倒有可能是。

33

比地毯厂要略好一些,羊毛围巾最终总算卖成几笔生意,LP 将价钱砍好久,可结果还是没成交。 目标是新德里。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而且印度也算个经济大国吧,作为首都,我想面子工程总会有一点。

44

果然,将近新德里,有了封闭的高速路和立交,只不过也还是有点脏,尘土也时常扬起,灰蒙蒙的。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印度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近邻。在我的同学、同事、邻居或亲戚朋友中,几乎没有人去过印度。印度带给我们这些初访者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原来我们对印度的了解竟然这么少!

55

首先的感觉是“印度真远!”。虽然从地图上看,上海到新德里的距离和到喀什差不多,但众所周知,喜马拉雅山是中印之间的天然屏障,而这道天然屏障即便是在航空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还依然那么高大。为了避开喜马拉雅山,飞印度的航班不能走直线,要往南绕行。喜马拉雅上空强劲的升降气流、高空风以及每年数月雨、雾季节,使这段航线成为客机的禁区。驴友感慨说:“印度是我们遥远的近邻。”图为新德里街边的大众化出租车。

66

由于客源较少,中国内地航空公司经营赴印度航班的实在少得可怜,从上海飞新德里每周仅四个班次。与中韩间每周 380 多个航班相比,中印间的航班实在太少了。 图为新德里的高架道路。

77

中印两国总人口 24亿,每年双边往来却只有 40 多万人次,不及中国与新加坡的 1/4,更无法与中韩每天 1.5万人次的往来相比。民间往来太少,致使中印人民彼此疏远。

图为新德里街头居然用带刺的铁丝网保护绿化,真是危险。

88

印度懂中文的人极少,在印度很难见到中国留学生,也很难找到中国餐馆。对于中印两国人民来说,我觉得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可能要比实际的地理距离遥远得多。 图为新德里著名的莲花庙,颇有些悉尼歌剧院的风采。

99

  这朵在新德里绽放的白色大莲花,运用几何原理精密计算设计出来的花瓣,共由三层组成,全部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还有一些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朵巨大的“莲花”。

1010

  祷告的信众来自不同的信仰,有基督徒、戴小帽的穆斯林、额头上有朱砂的印度教、穿袈裟的佛教、还有绑头巾的锡克教及众多的观光客。没有仪式、也没有教派、不分肤色,入内后谁都可将它当成自己的寺庙或教堂。

1111

在这里,沉思默祷的人们闭上眼睛,不由自主地只觉得充满了平和,只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

1212

  莲花庙由伊朗建筑师设计,历时六年才完成并开放给公众。庙的结构是一个半开的莲花象征和平与安宁。

1313

新德里湿热的空气里似乎总有一股淡淡的酸臭气。马路上尘土飞扬,街上见得最多的就是黄色篷顶的三轮“摩的”,经常能见到四五个印度人挤在这种额定载员两人的小车里泰然自若。 图为新德里的面子工程轻轨线。

1414

而印度的公交车通常没有门和窗玻璃。多数乘客都是追车奔跑,抓住车门框飞身跃上车,下车就直接跳下来。街道两旁,不时能见到私搭乱建的窝棚,垃圾和污水散布其间,乞讨者看到游客经过,就将黑乎乎的手伸上来。在道边随地小便的人,就像在中国随地吐痰一样不稀罕。 图为圣雄甘地陵园门前的街道,属于景区范围,每天有许许多多外国游客来此,故而收拾得比较干净整洁。

1515

甘地是上世纪国际政坛一个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他成功领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被尊称为印度的国父。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很浓的国家。全国 99%的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徒 83%,占绝对优势。穆斯林不到 12%。另外,还包括锡克教、基督教和佛教等一些小的宗教派别。

1616

作为一名印度教徒,甘地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走访怒火炽盛的穆斯林村镇,深入家庭,用好言劝慰穆斯林,并告诫人们以善报恶。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安抚人心,稳定人心,帮助他们摒弃前嫌,重新点燃友爱之火,驱赶宗教偏见的恶魔。 正当圣雄甘地以自己的生命推动印度民众实现宗教和睦时,一场以他为目标的暗杀行动正在悄悄进行。

1717

早在 1947 年 8 月,一个名叫纳图拉姆的印度教狂热分子在一场集会上叫嚣:“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将手无寸铁的印度教徒置于敌人的魔爪之中。但是,国大党的懦夫们居然无动于衷。我们究竟能忍耐到何年何月?”他所代表的印度教极右民族主义者顽固地反对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的政治主张,反对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宣扬印度种族优于其他种族,妄图重新建立大印度帝国。在他们设想的印度社会里,将没有穆斯林一席之地。

1818

1948 年 1月 30日,甘地在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假惺惺地问好,并迅速掏出手枪,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鲜血染红了甘地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图中水泥脚板为模仿甘地进会场时的路线。

1919

按印度教风俗,死者必须在死后24 小时内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入圣河。 甘地遭暗杀后,就在此火化,他的骨灰撒在了恒河。为了永远纪念印度人民尊敬的领袖甘地,在他的火葬地修建了这座肃穆之陵。

2020

接着去了印度教的比德拉庙,这是由印度最有钱的比德拉家族捐款修建的神庙。比德拉庙给人的第一印象宏伟华丽、金碧辉煌,宛如宫殿或城堡。它的建筑布局遵循了印度教庙宇典型的“前殿后塔”风格。

2121

簇新的庙宇造型端庄、色彩华丽,进去里面依然需要脱鞋,而且不准拍照。内部都是白色大理石的地板和石阶,很干净,也比较空旷,每座神像都很精致,非常漂亮。 就是在这座庙里,经沙导讲解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分别是创造神、保护神及破坏神。 创造、保护、破坏,再创造、再保护、再破坏,世间事物莫不如此。多么精辟的哲学精髓。

2222

这是印度的凯旋门,它建在新德里王子花园广场中心,外形仿照凯旋门样式,高 48米,宽 21米。 印度门就像法国的凯旋门一样是标志性建筑,外形也十分相像。九万多印度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奔赴战场为英国战斗牺牲。战争结束后,为了安抚印度人民的反战不满情绪,英国政府出资修建印度门以纪念那些阵亡的印度和英国士兵。

2323

新德里的王子花园很大,设计也很漂亮。然而管理水平低下,许多区域不得不以铁丝网围圈起来加以保护,生怕遭到破坏或糟蹋。

2424

这边锡克教人正摆弄新买的 mini数码相机,似乎技术有点陌生和幼嫩。

2525

气球男孩紧锁双眉,心事重重。要挣点钱真不易啊。 印度人口已破12亿,过些年超中国不是没可能。那么印度国土面积还不到中国 1/3,怎能养活呢?这主要归功印度国土地势平坦,可耕地占全部面积的 55%, 印度从东部到西部 1000 多公里内,海拔最高不超过 150m ,多好的地理条件。

2626

中国虽然面积大,但可耕地仅占 10%,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印度人均的 1/2,所以我们这里发生自然灾害,一不小心就会饿死人。而印度他们粮食却年年有余,加上气候炎热,雨水充足,一年能够收获好几熟稻米,吃不完便大量出口,这就是印度不怕人多没饭吃的原因。

2727

地势平坦的优越条件按理说经济发展会更方便些,譬如筑路就无需开山洞架大桥。但印度不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做事情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说了算。就拿修路或修机场来说吧,这些复杂的工程要经过议会不断讨论,持不同意见方要经过反复论证才能做出决策,达成“民主一致”很不容易。 图为花园内吃飞饼的父子俩。

2828

即便议会达成一致,如果有人提出新的质疑也要重新提交证据。如果赶上政府换届,决策者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需要从头再来。印度人认为,这样虽然做事慢一些,但是比较稳妥。

图为王子花园里吮着雪糕的母子仨,亲情浓浓。

2929

在印度,还有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媒体很发达,但印度人对世界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有人说中国的首都是上海,还有很多人甚至以为韩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因为 LG、三星和现代的产品在印度卖得最好。 印度人对国内新闻的兴趣远大于国际新闻。看他们的报纸或电视,提及最多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 印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大多是直接采用西方媒体的稿件,很难保证真实客观。不过,在我们遇到的许多印度人中,他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得相当快”。 图为王子花园撒鸽食的印度MM。

3030

在印度的社会关系中,公平民主是第一位的。你修了高速公路,你凭什么只许汽车走,我马车就不能走?这不公平。你王子公园整这么大,为什么这不让进、那不让玩?于是美丽的王子公园草坪上垃圾遍地,一片狼藉,游客们安然席地而坐,也不惮与垃圾为伍,怡然自得。

3131

印度总统府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以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是一座气势雄宏的宫殿式建筑,有觐见厅、宴会厅、图书馆等华丽的厅堂,还有无数喷泉水池和亭榭长廊。

3232

中央大道在总统府前有一个大喷水池,中央矗立方尖碑,十分气派。四周是很英式与印式风格的混搭型建筑,不过英式风格彰显无疑、更居上风。总统府里面没有办法进去,但外面这气势也挺夺人眼球。整个总统府地区都属于高度守卫的地带。在总统府的南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机构建筑。

3333

走过总统府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国家大道两侧是大片大片的草地,其间还有几个面积不小的水池。虽然大道只有几十米宽,但分布着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国防部等。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而此处则是心脏中的心脏。

3434

另外国家大道两旁还有几十座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面居住着全印度至高无上的达官显贵、富豪大佬。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之悬殊决不亚于我们。 这里绿树葱茏,碧草如茵,清静幽雅,与乱哄哄的闹市区截然是两个世界。几天来第一次见着如此静谧宜人的环境,令人感觉舒心与释怀。可惜的是明天就将告别印度去尼泊尔了。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20122012年年 44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