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2009 中中中 朱朱朱朱朱朱朱朱朱朱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Upload
    erasto

  • View
    96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朱 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流行病学资料 —— 我国 2002 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 27 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居民. 脑卒中 : 2000 万 1980 年 1988 年 1999 年 出血性 50% 30%17% 缺血性 50% 70%83%. 2005 年我国居民十大死因. 城市农村 恶性肿瘤呼吸系统 脑卒中脑卒中 心脏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 心脏病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朱 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Page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流行病学资料——我国 2002 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 27 万人营养

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居民

– 脑卒中: 2000 万

1980 年 1988 年 1999 年出血性 50% 30% 17%缺血性 50% 70% 83%

Page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5 年我国居民十大死因• 城市 农村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 脑卒中 脑卒中• 心脏病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 心脏病• 损伤及中毒 损伤及中毒•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内分泌 泌尿生殖• 泌尿生殖 内分泌• 精神障碍 肺结核• 神经系统 精神障碍

Page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0 年中国心脑血管病分死因的死亡人数

259240

1394971

514749

237098

81852

0

2

4

6

8

10

12

14

16

风心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其它

10( 万)

( 1991 - 2000 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

Page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49%

17%

34%脑卒中

冠心病

其它心血管病

中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死亡在总的心血管病死亡中所占比例

Adapted from Reddy KS Circulation 1998, 97:596

Page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中国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冠心病 脑卒中• 高血压 4 5.3

• 糖尿病 3 2.2

• 吸烟 2.8 1.3

• 高胆固醇 1.2 1.5

Page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脑卒中 心肌

梗死

Syst-Eur 13.7 8.0

Syst-China 20.8 2.4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发病率比较 ( 每 1000 人年)

中国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并发脑卒中

Staessen JA, et al. Lancet. 1997;350(9080):757-64. Liu L, et al. J Hypertens. 1998;16(12 Pt 1):1823-9.

Page 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STONE 8.

0

Syst-China 8.

7

NICS-EH 4.

0

SHEP 1.

2

MRC II 0.

8

STOP-H 1.

2

Syst-Eur 1.

7

临床试验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的比值

相比欧美人群的高血压研究:中国和日本人群中的脑卒中并发症相对更高

中国人群

西方人群

日本人群

Page 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中国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排序

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高血压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胆固醇 LDL-C HDL-C 吸烟

肥胖

中国 11 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 34 : 1133

Page 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各种可改变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影响

1. Gorelick PB. Arch Neurol. 1995;52:347-355.2.Gorelick PB. Stroke. 2002;33:862-875.

改变危险因素一年可以预防的脑卒中数目( 美国每年 700,000 卒中发生 )

345,100

140,000

86,10065,800

32,90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高血压 胆固醇 吸烟 房颤 酗酒

Page 1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高血压的易患因素

遗传吸烟 酗酒肥胖

精神紧张

过度摄盐血糖升高

血管紧张素 II异常增多

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

Page 1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高血压病不治的结果

高血压中 50% 将死于中风 33% 将死于冠

心病 10~15% 将死于肾衰

– 无声的杀手

Page 1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降压的效果

高压 10 mmHg

中风 54% ,冠心病 20%

低压 5 mmHg

中风 46% ,冠心病 24%

Page 1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Chait A et al. In: Kahn RC et al,eds. 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 13th ed. Philadelphia, Pa: Lea & Febiger; 1994:648-664.

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

硬化家族史

吸烟

中心性肥胖

糖尿病

血脂异常

高血压病

Page 1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微小的血压差异 显著的心血管获益微小的血压差异 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治疗组间的血压差异与卒中、 CHD 、主要 CVD 事件、 CVD 死亡及总死亡率风险的差异直接相关

Lancet 2003;362:1527-45

0

-5

-10

-15

-20

-25

-30

卒中 CHD 心衰 总死亡

23%23%

15%15% 16% 14%

- 4/3 mmmHg N = 20 888

主要 CV 事件

15%15%

Page 1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6 年世界高血压联盟呼吁 :

降压是硬道理!!

Treat to goal !

Page 1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10mmHg 法则 (Rule of TENS)

每加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降低 10mmHgWeir, M. 4th annual Diov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eb 2003. Seville, Spain

单药治疗的血压水平

- 10

- 20

mmHgLOT

10mg

B

10mg

C

10mg

加用 1种药物

加用 2种药物

LOT

10mg

LOT

10mg

B

10mg

B

10mg

Page 1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刘力生 等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4) : 291-294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超过 70%

17.28

44.15

28.27

10.31

0

10

20

30

40

50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3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Per

cent

age

of P

atie

nts(

%)

Page 1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AASK MAP <92

目标 BP(mm Hg)

平均抗高血压药物数量1

UKPDS DBP <85

ABCD DBP <75

MDRD MAP <92

HOT DBP <80

试验 2 3 4

IDNT SBP/DBP 135/85

血压控制达标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UKPDS =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ABCD = Appropriat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Diabetes; MDRD =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HOT =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AASK = African American Intervention Study of Kidney Disease; IDNT = Irbesarta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ial.Bakris GL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0;36:646-661. Lewis EJ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851-860.

Page 2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中、美高血压流行病学

高血压病 中国 美国10 年患病率增长 31 % 30 % ( 1990 ~ 2000 年)高血压知晓率 30.6 高血压治疗率 24.7 59 %高血压控制率 6.1 34% ( 2002 年) ( 1991 年)

Page 2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史

Page 2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降压药物:

• 1. 利尿剂 • 2. β 受体阻滞剂• 3. 钙拮抗剂• 4. 转换酶抑制剂•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6. 受体阻滞剂

Page 2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1. 利尿剂用法: 每早半片,不超过 1 片 副作用:钾↓,血糖↑,尿酸↑,性功能↓•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引达帕胺(寿比山)• 武都力• 钠催离

特点:有效,安全,价廉,小剂量,耐受性好 降低收缩压作用大于舒张压 , 增加降压效果 2/3

影响糖,脂,钾,尿酸代谢,

最适宜人群:心衰 , 老年 , 女性 , 偏胖 , 收缩性高血压

Page 2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 β 受体阻滞剂, βB用法: XX 洛尔 根据脉率调整剂量( >50 次 / 分) 副作用:心跳慢,哮喘,无力 , 恶梦,性功能↓• 心得安• 倍他乐克•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索他洛尔(康可)

最适宜人群:冠心病,心率快,快速心律失常,稳 定性心衰

Page 2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3. 钙拮抗剂 ,CCB用法: XX地平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副作用:心慌,脸红,头涨,脚踝肿,心衰 • 硝苯地平 ( 心痛定 ) ,尼群地平 ,• 络活喜,麦利平,拜新同,•   波依定, 佩尔地平,乐息平 ,•   欣络平, 三精四乐平最适宜人群:老人,脑动脉硬化,怀孕,心绞痛,心

率偏慢,周围血管病

Page 2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4. 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用法: XX普利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副作用:咳嗽,钾↑ , 味觉异常• 卡托普利(开博通)• 蒙诺,瑞泰, 达爽• 苯那普利(洛丁新)• 一平舒,依苏,雅施达,• 依那普利,最适宜人群:心衰 , 糖尿病 ,蛋白尿 , 冠心病伴心衰,

肾病,颈动脉硬化,心室肥厚

Page 2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5. AT II 受体拮抗剂 , ARB

• 用法: XX沙坦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副作用: ? • 氯沙坦 /科素亚 • 颉沙坦 / 代文 替米沙坦 / 美卡素• 坎地沙坦 /维尔亚• 坎地沙坦 /必络斯• 氯沙坦 +DCT/海捷亚• 厄贝沙坦 +DCT/ 安博诺 最适宜人群:高尿酸,糖尿病肾病,左室肥厚 , 卒中,预防房颤?

Page 2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6. 受体阻滞剂

• 哌唑嗪, 高特灵,多沙唑嗪 1~16mg

• 最适宜人群:前列腺增生,高血脂

Page 2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降压目标及个体化降压

普通高血压 140/90mmHg以下 中青年高血压 130/85mm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 130/80mmHg以下 尿蛋白 >1g/24h 125/75mmHg以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150mmHg以下★

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Page 3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清晨高血压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6:000:00 12:0018:0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卒中

(p

er 2

h)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心肌

梗死

per

h)

卒中 (n=1,167)心肌梗死 (n=2,999)

Time of day

清晨血压高峰

服药时间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内容★

Page 3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动态血压

Page 3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3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卒中的危险最高

0

1

2

3

4

5

NT IDH SDH ISH NT IDH SDH ISH男性男性 女性女性

NT= 正常血压

IDH=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SDH= 舒张压收缩压均增高

ISH=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Adjusted relative risk of stroke according to categories of baseline blood pressure in the subjects for 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 Am J Hypertens 1997;10:634

相对风险

Page 3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INVEST 研究:舒张压与事件

事件发生率%

02468

101214161820

<60 60-7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110

MI 卒中

DBP ( mmHg )

Page 3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60

50

40

30

20

10

0

30

20

10

0

3

2

1

0

5

4

3

2

1

0

35

25

15

30

20

10

5

0

30

20

10

0

110 >110to 120

>120to 130

>130to 140

>140to 150

>150to 160

>160

<120 >130to 140

>120to 130

>140to 150

>150to 160

>160to 170

>170to 180

>180

112 121 126 130 133 136 140 144 149 160

60-70 71-80 81-90 91-100 >100≤60

Adl

ustc

d H

R

CV

eve

nts

(%)

CV

eve

nts

(%)

Car

diac

eve

nts

(%)

CV

eve

nts

(%)

VALUEVALUE(High risk pts)(High risk pts)

TNTTNT(CAD pts)(CAD pts)

INVESTINVEST(CAD pts)(CAD pts)

ONTARCETONTARCET(high risk pts, mainly with CAD)(high risk pts, mainly with CAD)

On-treatment SBP (mmHg)) On-treatment SBP (mmHg))

On-treatment SBP (mmHg)) On-treatment DBP (mmHg))

高血压治疗中的“ J”现象

Page 3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顺应性是关键

• 顺应性是提高控制率的关键,而提高顺应性的关键又在于提高降压效果及减小副作用。

• 日一次,服药率 90% 以上• 日三次,服药率 50% 左右• 日四次,服药率 30% 左右

Page 3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医生存在的误区:• 药物治疗死板,均为早一次,或一直固定剂量

• 对每种降压药物的特性、可能的副作用了解不足,如乏力,肢冷,咳嗽,性功能下降;

• 不深入了解病人正在服用的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而轻易更换病人正在服用的药物;

• 不结合病人目前的身体状况;

• 不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

Page 3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患者存在着更多误区:

1.期望值过高,希望服药几天后血压马上降至正常

2. 希望降至正常后可以停药或减量,因而对现服药物不满意,而频繁换药、换医生

3. 按照广告或患友的建议用药4. 没有症状就不服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5. 中药没有毒,西药都有毒

6. 药物要经常更换,否则就无效了

Page 3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服降压药的几个误区: 1.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No! 降压药物只降高血压,不降正常血压

2. 去看病时,不能服药,以免掩盖了病情?

No! 要服了药就诊,以便调整药物

3. 自己家里的血压计偏低?电子血压计不准?

No! 白大衣高血压

4. 早上药要吃过早饭才能服?

No! 睁眼即服

5. 药物要经常更换,否则就无效了?

No! 降压药永远有效,只是季节,环境变化而血压有变

Page 4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个体化指导生活方式改变

• 强调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 • 家中自测血压 • 心理因素的影响

Page 4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老年人高血压的处理问题• 老年人治疗目的: 保证生活质量为第一位

• 芬兰随访 521 位 85 岁以上老人 9 年, S

BP 140mmHg≦ 者死亡风险比最高, SB

P≧160mmHg 者呈下降趋势。 J Am Geriatr Soc 2006 , 54 : 912

Page 4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老年人治疗原则• 小剂量单剂或联合 ,逐步降压 , 长效药物• 同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注意体位低血压与其他副作用• 生活方式改变是基础治疗对象: 不是 “老年人的高血压 , 高血脂”, 而是 “有高血压 , 高血脂的老年人” 总体情况比年龄重要建议:稳妥,积极,个体化,分步达标

Page 4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基因导向的个体化治疗

• 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的差异具有相关性—— B受体阻滞剂( 5.2倍),利尿剂( 15.75

倍),华发林( 5.7倍), ACE 血浆浓度明显与种族有关… …

• 基因芯片来鉴定不同基因型对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 ?

Page 4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问 题

• 血压是否降得越低越好?

• 血压是否降得越快越好?

Page 4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348 例 85岁以上老老年人群 4 年随访

• 收缩压 死亡率

≤ 120 mmHg 81.4 %

140-160 mmHg 46.6 %

≥160 mmHg 47.2 % • ≤ 120 mmHg 死亡及痴呆风险↑

Page 4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老老年人群血压控制

• 芬兰随访 521位 85岁以上老人 9 年, S

BP 140mmHg≦ 者死亡风险比最高

SBP≧160mmHg 者呈下降趋势

J Am Geriatr Soc 2006 , 54 : 912

Page 4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冠心病患者的降压问题

• 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值 <130/80mmHg。(Ⅱa,B )

•应该相对缓慢降低血压,避免DBP<60mmHg。

Rosendorff C, et al. Circulation 2007;115:

Page 4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脑血管,颈动脉与血压• 双则颈动脉狭窄> 70% 者, SBP 需> 150

mmHg

• 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 U曲线

≤ 160/90 mmHg : 神经功能缺损

161-199/91-109mmHg : 神经功能改善

≥ 200/110 mmHg :神经功能缺损

Page 4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降压治疗模式的历史演进

2008 年降压治疗盘点要点: ARB/ACEI+ 利尿剂

序贯治疗 (sequential monotherapy)

阶梯治疗 (stepped-care)

联合治疗 (Combination)

Page 5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降压药选择

年轻人 —— A , B

( ACEI, ARB, BB)

老年人—— C , D

(CCB, 利尿剂)

Page 5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高血压治疗技巧• 降压应“适可而止”

• 切记“欲速则不达”

• 血压降低阈值应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依据总体

心血管危险水平而定,以患者可耐受,不出现心,

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表现作为降压的底线

Page 5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高血压治疗原则• 勿忘降压目的——保护心 , 脑 , 肾等脏器

• 相信患者的感受——老年人以 保证生活质量为第一位

• 心,脑缺血疾病时—— SBP需> 120/70mmHg

• 降压效果第一位——降压是硬道理,其次才是降压外作用

• 必须考虑经济承受力——是保证服药率,控制率的关键。 5元 /月 40元 /天

• 必须注意药物副作用——是保证顺应性的关键

Page 5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5年 IDF(国际 DM联盟)指南

• 基本保健• 标准保健• 高级保健• “奉告不能达标的患者, 任何改善都是有益的。”

Page 5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11.5.15 将发布我国 2010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 主题——敢为天下

•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130/80 mmHg?• 有无“ J”曲线?• 卒中一级与二级预防获益何者大?• 降钠,升钾哪个重要?• 指南的实施问题

Page 5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5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 -2009

Page 5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5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5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危险分层的意义:十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危险 事件风险 (Framingham)

死亡率(SCORE)

低危 < 15% < 4%

中危 15-20% 4-5%

高危 20-30% 5-8%

极高危 > 30% > 8%

Page 6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病人的危险分层高低不同,治疗的绝对益处亦大小不一。

• 越高危者受惠于治疗越大。

• 低危组病人获益最少,每治疗 1000 病人一年仅防止 5 例以下事件。

• 很高危组病人获益最大,每治疗 1000 病人一年防止至少 17事件。

Page 6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

改变 大概的收缩压降低范围

减轻体重 5-20 mmHg/10公斤 饮食治疗 8-14 mmHg

限制钠的摄入 2-8 mmHg

体力活动 4-9 mmHg

限酒 2-4 mmHg

Page 6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6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联合治疗的选择ACE抑制剂

CCBCCB

阻滞剂

α阻滞剂

利尿剂

ARB

Page 7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7 年 ESH/ESC 高血压指南

• 左室肥大 ACEI /CCB /ARB• 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 CCB /ACEI• 微蛋白尿 ACEI /ARB• 肾功能不全 ACEI /ARB• 脑卒中病史 任何一种降压药• 心梗病史 BB /ACEI /ARB• 心绞痛 BB /CCB• 充血性心衰 D /BB /ACEI /ARB/

安体舒通

Page 7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2007 年 ESH/ESC 高血压指南

• 房颤(复发性) ARB /ACEI• 房颤(永久性) BB /CCB(非二氢 )• 终末期肾衰 / 蛋白尿 ACEI /ARB /速

尿• 外周血管病 CCB•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D /CCB• 代谢综合征 ACEI /ARB /CCB• 糖尿病 ACEI /ARB• 妊娠 CCB /甲基多巴 /BB• 黑人 D /CCB

Page 7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7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Page 8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流行病学资料——我国 2002 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 27 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居

民– 高血压病:患病率为 18.8% ,估计全国患病

人数达 1.6亿之多 , 较 1991 年增加了 28.9%

– 糖尿病: 3000 万 (全球 1.94亿)

– 高血压病中: 10~20 % 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中: 20~40% 合并高血压病

Page 8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Modified from Braunwald Heart Disease 5th edition, 1997.

休息时缺血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类

心电图 ST抬高 无心电图 ST抬高

非 Q波急性心梗 * Q 波急性心梗 *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 血清心脏标记酶阳性血清心脏标记酶阳性

Page 8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心绞痛

Page 8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心绞痛部位

Page 8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典型心绞痛表现

1 、部位—前胸上段或中段,手掌大小,界限不清,放射至

左肩、臂 ; 可上至下颌,下达腹部。

2 、性质—压迫,闷,紧,也可烧灼,或形容不出的难受 ;

可有频死恐惧感,常被迫停止活动 ;

3 、持续时间—呈正弦曲线, 3~5 分钟消失,多 <15 分, >1 分。

4 、诱因—劳累、紧张、激动、饱食、寒冷、吸烟的当时。

5 、缓解方式—停止活动或口含硝酸甘油后 2~3 分钟缓解。

Page 8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肯定不是心绞痛的表现 心绞痛 典型 不典型 不可能是 部位 前胸、左臂 颌上、脐下 左乳下、指头大•   性质 闷、堵、压、 针扎、刀割 形容不出、 气短 持续时间 2~10 分, >20 分 <15秒 , >30 分 诱因 活动时、晨 未停经女性 随呼吸体位变化, 可重复 疼痛部位变化

缓解方式 停止活动、 药后 >10 分 含药 2~3 分

Page 8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胸痛的鉴别诊断1. 心绞痛——2. 心肌梗死——痛 >30 分钟,心电图( + )有定位3. 主动脉夹层——痛剧像 AMI ,而心电图无改变4. 肺梗塞 ——心率快,低氧,气短更重,心电图( + )5. 食道炎——与进食有关,进食、水后改善6. 急性心包炎 ——发热,痛与呼吸有关,摩擦音7. 胆道疾病——有病史,莫非氏征( + )8. 肋软骨炎——与姿势有关,有压痛9. 带壮疱疹——持续性,火辣样痛 10. 心血管神经征——生气,吵架后,无器质性改变

Page 8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肌钙蛋白或 CK-MB 增高 + 4 项中的一项:

典型胸痛出现 Q波ST段抬高或降低影像学证实心肌坏死

Page 8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冠心病怎样确诊?

• 1. 典型表现可以确诊, 100 %准确

• 2. 表现不典型的,要寻找心肌缺血的证据:

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有缺血表现( ST) 100%

运动试验当时出现心电图缺血表现, 80 %

核素显像当时出现心电图缺血表现, 90 %

心脏超声表现有部分心肌运动减弱, 40~90%

冠状动脉 CT, 80~90 %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金标准) 100%

Page 8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1. 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溶栓——开通率 30~65%

急诊球囊扩张及支架术——开通率 95%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 制动,镇静,止痛

Page 9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ST段抬高的鉴别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有定位, 6 小时后酶↑• 变异型心绞痛——症状,有定位, 6 小时后酶正常• 室壁瘤——症状像 , 而 ECG 不像 AMI

• 提早复极——无症状• 心包炎——有发热,随呼吸的痛• 心肌炎——症状重• LVH , LBBB ( V1-V3 )——• 其他:高钾( V1 , V2 ),高钙,电复律后, IC类

药物( V1 , V2 )

Page 9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下壁急性心梗,前、侧壁 ST段对应下移冠脉病变导致的 ST段异常抬高,有明确定位特征

Page 9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也可以是肥厚型心肌病的表现,关键是症状及对比以往心电图

Page 9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ACS, 胸痛发作时

Page 9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T波电交替——猝死的高危因素

Page 9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变异性心绞痛 : 数秒→数分钟→恢复正常

Page 9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前间壁心肌梗死

Page 9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ST-T 有意义的改变

• 心源性改变——非急性缺血性

Page 9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62岁男性, 20 多年前曾被考虑“冠心病”。近四个月活动时胸痛,冠脉造影证实为三支病变。但是对比心电图四个月来没有变化。此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不是 ACS。

Page 99: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男性, 78 岁,冠状动脉造影( - )

Page 10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肥厚型心肌病

Page 10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ST段下移缺血性 ST 改变

脑血管病 ST 改变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Page 10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女性, 69岁,房颤多年,脑梗入院

Page 10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脑卒中

Page 10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尿毒症,高钾血症:帐篷状高尖 T波

Page 10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高钾,低血钾

血钾 8.6mEq/L

血钾 5.8mEq/L

血钾 1.5mEq/L

血钾 3.7mEq/L

Page 10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脑卒中

Page 10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 脑卒中

Page 108: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 基层版

谢谢谢谢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