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he first confirmed human case of avian influenza A (H5N1) in Mainland China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旦贬生到趟丝卫丝塑遂 旦鱼卫亚丝坐业业丛丝丝立匹兰互丛

·

现场调查·

中国大陆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的

调查与确认余宏杰 陈裕旭 舒跃龙 李俊华 高占成

胡英惠 徐翠玲 高立冬 王敏 李中杰

王子军 王宇 杨维中

胡世雄 董捷

周蕾 刘志涛

张红 向妮娟 张烨

李德新 王茂武

摘要】 目的 确认 年 月湖南省湘潭县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 姐弟二人 不明原因肺

炎病例的病因。

方法 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

重现病家暴露环境及发病时间序列,

查阅临

床病志,

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采集病例咽拭子,

应用逆转录一

聚合酶链反应一

和实时荧光定量 法,

检测 习 亚 型特异的核酸片段,

接种 鸡胚进行病毒分

离。

应用马血球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 习 特异性抗体滴

度。

结果 姐 病例 弟 病例 二人分别在其家鸡开始死亡 天 和 天后出现发热和肺炎症状,

例 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例 痊愈。

病例 病后第 天的血清习 抗体

阴性,

病例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呈 倍以上 升高。

名密切接触者中,

仅 名 接诊过

病例 的医生 出现上呼吸道症状,

但血清标本经微量中和试验阴性。

结论 病例 为中国大陆第一

例感染禽流感病毒 的确诊病例,

病例 为临床诊断病例。

二者发病最可能是感染了相同家庭

环境中病死禽传播的 病毒,

调查中未发现两病例之间有互相传播的证据。

【关钮词】 禽流感 家庭聚集性

,

刀 ’ ,

月卫一 , 一 , 一 , 一 ,

艺一

勿,

〕 论,

月丸

,

月户在子 亡,

日片,

‘, 一 ,

八 £一 ,

冷,

洲到,

月, 一 ,

!,

摊 几么 叨,

谧 ,,

渡,

、叭 £一

从‘

刀笼 众 肠心 加,

! 肠

, ,

及红,

肠矛 户〕 丫 七云

,

加 句 嗯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帅an and referring to related mediealreeord s

.The enviro nm entexlx犯u r e of t h

e e a ses t o

t he i r h

o u s eho lds

and

t he t i

melin

eof t h

ei lln

essw e r e r e p r od

u eed

, usi n g t

h is

i nf

o

rm

a t i

on

.

M edie a

l

e

h

e c

k

一 up

wa

s u nde

rso

n e a

m

o ng t

h

e e

l os

e

con

t a e t s o

fth

e e a s

es

a n

d

o n sie

k/d ea d l刃ult

ry.T hroat sw ab

of th

e c a ses

w ere e o llec teda nd tes ted b y bo

t h R T一

P C R

a n

d

rea

l

一t i m

eP C R t o

d

e tec

t vir a

l

n u c

l

ei。 a e

ids o

f 习HS N I, a n

d

we r e t

h eni

noc

ula t

edi n

to 印eeial pathog en free ( SP

F ) em bryonated h ens

’ eg g

s.

Seru m

of

the 。a s e s

in e

lud ing

a e u t e a nd

conva l

esc en

t P ha ses w

e r e also co ll

e e t ed

a nd t

est ed b y m i

eron e u t

ra liz a t i

o n a nd

ha ema

既lutinatioo inhibition (H l) assa y

s to deteet HS一

印eeifie antil艾刁ies

.R es ults Bo

th th e girl and h er

brot her dev el 叩ed fever2 and 4 days af ter sudden dea ths ofehiekensbeing ra ised in the sa m e ho

use.BO th of

them had dev el叩ed pneumonia and the girl died fronl aeute res pi

rator y distresssynd ro m

e (A R D S )eom plieated w ith m ulti一 o r

罗n fa ilure

.T he bo

y surv ivedand subsequently diseharged fro m hos

pital.A n

ei tgh一

d

ay

s e

ru rn f

rom

th

eg i rl

tes

t e

d H Sa n t i b

od

yn e

ga t i

v e ,w h i l

e4

fold

a nd 『

eater in erea sed in antib汉ly

titers w e re dete e t

ed in se ru m fro m thebo y u sin g m i

eron eu tra li

za tio n a nd H l

assa

y s in s eq u ent亏al

acute an d

con

v alesee n t se ra

.Of 1 9 2

e a ses

, o n

l y

on

e

d

o e t

orw h

o e a r e

d fo

r th

eg i rl d

uri n g

ho

sp i t a

l iz a t i

onh

a

d

up p

e r

r

es p ir a t o r

ys y

m p t

om

s

b

u t t e s t e

d

n e

郎tive for H SN I by m i

eroneutraliza tion

ass ay.Conelusion T he bo y w

as

作者单位:100 05 0 北京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余宏杰、

向妮娟、

李中杰、

周蕾、

刘志涛、

王茂武、

王子军、

王宇、

杨维中); 湖南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陈裕旭、

李俊华、

胡世雄、

张红、

高立冬 );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舒跃龙

董捷、

张烨、

徐翠玲、

王敏、

李德新) ;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高占成);北京儿童医院(胡英 惠)

通讯作者:杨维中

,

10 0 0 5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E m ail:yw z1 26 @

vip.si na co m

陈裕旭、

舒跃龙、

李俊华、

高占成对本文具有同等贡献,

同为第一作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年 4 月第 27 卷第 4 期 e h in J E pldem iol,

Ap

ri

l 20

0 6

,

vo

r

.

27

,

No

.

4

th

e

fi

r st

e o n

fi

r

m

e

d h

u

m

a n e a s e o

f

a vi

a ni

n

f l

u e n z aA

(H

SN I

)i

nt

h

e

m

ai

n

l

a n

d

o

f C hi

n a a n

d hi

s Si

st

e rw

a s

di

ag

n o s e

d

e

li

ni

e a

l ly

.

Th

e

m

o st

Pr o

b

a

b l

e e xP

l

a n at

io n o

ft

h

e s et

wo e a s e s

wa s

th

at t

h

et

r a n s

mi

s si

o n o

fH S N I

vi

r u s

f

r o

mi

n

f

e et

e

dp

o u

lt

ry

w it

hi

nt

h

e s a

m

e

h

o u s e

h

o

l d

e n vi

ro

n

m

e nt

.

No e v

id

e n e e of

h

u

m

a n一t o

h

u

m

a n

t r a n s

m is s

io n

wa s

no

t e d in t

h

e

f

a

m i ly e

l

u s t e r

[

K 即 words] A vian in fluen za ; H SN z ; F am i一y elu ster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7 年首次文献报道禽

流感病毒(H SN I) 直接感染人类发病。

此次暴发是

高致病性禽流感 (h ig hly pathogeniC avian in fluenza

,

H P A I) 病毒(H SN I) 跨越种属屏障,

由禽传播到人类

所致,

共 有 18 人 发 病,

其 中 6 例 死亡 [l]。

此 后,

H P A I( H S N

I) 病毒在家禽和野生候鸟中持续循环、

变异,

直至在亚洲地区呈广泛地方性流行,

最近可能

通过迁徙 的野 生候 鸟传播 到欧洲和美洲大陆〔2

,

3 〕。

持续不断的动物禽流感疫情、

病毒变异 以及人 间病

例的出现,

引起 了全球高度关注。

这种关注源于 目

前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共识:禽流感病毒 (H SN I) 可能

在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复制过程 中发生突

变,

从而适应于更有效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或在

同一宿主体内发生共同感染时,

禽流感病毒 (H SN I)

与季节性流感病毒互换基 因节段,

产生一个易于在

人类之 间传播 的新 的重配病毒。

历史经验告诉我

们:19 18 年的流感全球大流行正是 由于禽流感病毒

的逐渐突变所致 〔‘〕,

而禽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

的基 因重 配导致 了 1957 年和 19 68 年的流感大流

行[5J。

另一个值得关 注的现象是,

现在流行 的禽流

感病毒(H SN I)比以往任何一种 A 型流感病毒的病

死率都高。

近来在大 鼠和雪貂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

现,

与 1997 年的毒株相比,

目前循环的禽流感病毒

(H SN I) 有不同的抗原特性和内部基因[6,

7 〕,

表现出

更强 的毒力,

宿 主 范 围更 加广 泛比9〕。

2 0 0 3 年 的

SA R S 暴发 流行所带 来的社会 和经济影 响记忆 犹

新,

如果再次发生 流感 大流行将 会带来何种后果?

这些关注 已促使全球公共卫生界为越来越迫近的流

感大 流 行 制定 应 对 准 备 计 划。

2 0 0 3 年 底 以 来,

H P A I( H S N

I) 病毒在全球已导致 16 5 人发病,

其 中

55 人 (53 % )死亡 [‘0 。

2 0 0 5 年 11 月之前,

中国大陆

尚未报道 过感染 禽流感病毒 (H SN I) 的人间病例。

本文报告了我国大陆首例感染禽流感病毒 (H SN I)

病例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结果,

并评

估对今后我国人禽流感防治和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

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 4 年 7 月,

为早期发现可能的 SA R S 和人禽

流感病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疾控中心 )即在

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

测系统〔“ 口。

2 0 0 5 年 10 月 19 日,

湖南省儿童医院通

过该监测系统网络直报了一例不 明原 因肺炎,

病例

为 9 岁男孩 (以下称病例 2 ),

家住湖南省湘潭市湘

潭县。

初步调查发现,

病例 2 的 12 岁姐姐 (指示病

例,

以下称病例 l) 已于 10 月 17 日因肺炎死亡,

起家庭 聚集性病例引起 了中国疾控 中心和湖南省及

当地疾控中心的高度关注,

立 即组织联合调查组赶

赴现场开展调查。

1

.

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 2 及两病例的父母

学、

老师、

亲属和邻居等相关知情人进行访谈,

多方

求证病家动物的发病情况、

病例暴露于病死禽 的时

间先后顺序和具体的暴露方式,

而且得到了相关书

证说明,

以确认这些信息。

为评估病例是否暴露于

病死禽污染的环境,

详细勘查了与病例生活、

暴露密

切相关 的病家居室、

起居室、

厨房、

卫生间、

禽舍等相

关环境,

绘制了病家环境 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反复

详细询问了病例曾经就诊的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和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经治医务人

员,

查阅其门诊记 录、

住 院病志,

以 获得病例的发病

经过、

临床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 查和病程进 展等

信息。

为控制疫情、

排除可能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有暴露于病例的家庭成员、

亲属、

邻居和医务人员,

暴露于病死禽及其污染环境的村 民、

参与家禽捕杀

处理和环境消毒人员,

在他们与病例最后一次接触

或最后一次暴露于病死禽及其污染 的环境后,

都进

行了为期 10 天的医学观察。

2

.

实验室检测: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

所国家流感 中心和湖南省疾控中心分别对采集的标

本进行 了实验室检测,

其 中快速抗原、

逆转录一

聚合

酶链反应 (R T一

P C R)

实时荧光定量 PC R (real一t i m

e

P C R) 检测和血凝抑制 (henlagglutin ation

in

h i b i t io n

,

H l) 试验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

病毒分离和

微量 中和 (m ieron uetralization )试验在生物安全三级

实验室进行。

( 1) 标本采集:¹ 呼吸道标本

:当家庭聚集性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年 4 月第星2直笙些〕es些些l坦驻些翌1鱼全型星鲤

2塑卫丛卫

例被发现、

开展调查时,

病例 1( 指示病例 )已死亡,

尸体被火化。

只采集到病例 2 病后第 8、

9 和 17 天

的咽拭子标本。

标本的采集、

保存和运送按照《中国

流感 /人禽流感 监测实施方案》[’2] 进行

º 血清标

本:只采集到了指示病例病后第 8 天 的一份血清标

本,

连续采集病例 2 病后第 8、

17 和 22 天的血清标

本,

2 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中惟一 出现发热 的一名

医务人员发病后第 1、

16 和 29 天的血清标本。

(2

) 咽拭子标本检测:湖南省疾控中心分别采

用 3 种方法对咽拭子进行检测:¹ 使用商品化的快

诊试剂盒 Respi一 s

t r i p。( v x R xo N

,

比利时 )进行快速

抗原检测 ;º 根据 W H O 推荐 的引物序列和操作程

序应用常规 R T一

P C R 检测 H S 亚型的 H A 基因的核

酸片段[” , ;» 使用 (;B /T 19435一2004(深坦l}匹基公

司)的商用试 剂盒,

根据厂家提供的操作程序应用

re al一

ri me

P C R 法检测特异的 H S 亚型核酸片段。

中国疾控 中心进行了以下病毒学分析和检测:

¹ 根据 W H O 推荐的引物序列和操作程序应用常规

R T一

P CR[

” 了 ,

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 A 型流感病毒

M 基因,

H I

H 3 和 H S N I亚型的 H A、

N A 基因以及

B 型流感病毒 N S 基因的核酸 片段 ;º 采用美国疾

控 中心提供的探针和引物〔“了

,

应用 :ea l一

ti me

P c R 法

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 中 H S 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 ;

» 采用 Q iag en R N A ea sy 试剂盒,

根据厂家提供的操

作程序提取病毒 R N A ;¼ 根据《中国流感/人禽流感

监测实施方案》的操作指南〔‘, l,

将 咽拭子 接种 SPF

鸡胚进行病毒分离;½ 采用 D N As ta

r软件,

将 A/ck/

H u nanX iangtan一

h

e

/2 1

/2 0 0 5 ( H S N I

) 的 H A 基 因序列

与 G en B an k 公布的其他人源或禽源 禽流感病毒进

行比较分析。

这株病毒是在调查工作开始时,

由中

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病家一只存活的

鸡体内分离到。

3

·

血清标本检测 :根据文 献报 道 的方法 {”、

‘6)

,

中国疾控中心使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 A /ck/

H unanx iang tan- he/2 1/200 5 (H S N 一)病 毒,

进 行 了微

量中和试验 和马红血球的 H l 试验,

测定血清标本

抗 A/ H S 的抗体滴度。

所有血清从 l:20 开始

,

连续

稀释到l:2560进行微量中和试验。

结 果

1.临床表现

:

(1) 病例 1( 指示病例 ):2005 年 10 月 8 日

,

该病

例出现发热 (39 ℃ )、

咽痛和咳嗽等症状。

就诊于当

地村医并接受治疗,

但病情持续恶化。

13 日到乡镇

卫生院住院治疗,

发热 (40.4℃ )

,

胸部 X 线片显示

左中下肺广泛性片状高密度阴影。

16 日转诊到湘

潭市妇幼保健院,

下午患者由于出现呼吸困难、

发组

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 R D S) 转院到湖南省 儿童

医院。

1 7 日,

病例死于 A R D S、

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

(D IC )和多器官衰竭综合征 (M O D S )。

该病例主要症状:稽 留高热

,

咳嗽少痰,

迅速 出

现呼吸困难,

腹痛、

腹泻伴便血,

并出现神经精神异

常。

主要体征:精神反应差

,

烦躁不安,

瞳孔对光反

射迟钝,

皮肤紫缉,

呼吸急促,

三 凹征 ( 十 ),

双肺呼吸

音低,

左 下 肺 可 闻湿 哆 音。

辅 助检 查 :血 白细胞

(w B C )计数2、

o

、 l以/L,

淋巴细胞 (L ym )计数0.7 义

2 09/L

,

血色素 (H b ) 11一g /L,

血小板 (p lt)计数 94 X

1扩/L; 便潜血 (+十),

尿潜血 (+十),

尿蛋 白(++ ) ;血白

蛋白25.80 gl L

,

谷丙转氨酶 (A L T )80 IU /L,

尿素氮

(B U N )9.13 m m ol/L

凝 血试验 检查:P T 15

.9 5 ,

A P T T 6 4

.

55

,

F I B 1 3 0 m g/

d l

人院时 的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 1。

10 月 16 日胸片可见双

肺弥漫高密度实变影,

呈“

白肺”

样改变,

隔肌轮廓和

纵隔影均消失,

仅在右下肺可见小 片状残留透光区

(图 l)。

该病例虽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终 因

抢救无效,

病情恶化于 17 日死亡。

( 2) 病例 2 :10 月 10 日出现发热、

轻咳,

到当地

村医就诊、

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巧 日再次出现发

热、

咳嗽。

17 日因症状 不见好 转、

其姐 (病例 1) 病

故,

人住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入院时发热(39 ℃ )。

二天转到湖南省儿童医院,

在 IC U 和感染科病房进

行隔离治疗。

其主要症状:间断发热

,

咳嗽少痰。

表1 病例 1 和病例 2 人院时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发病时间(月

日)

诊断肺炎时 间

(月一

日) W B C L y:1飞

人院时临床检查结果

B U N X 线

金刚烷胺治疗

结局

否是孟

斗气�n,9446

C卜1 0

0 8

1 (卜l()

1 0一

1 3

I U

1 7

2 8

6 8

9 9

2 9

左中下肺阴影

双肺肺炎

发病第 10 天 死亡

存活,

发病第 12 天退热

注:w BC 计数正常值范围(4 一 10 )

只 一。,

/ L

,

Ly

m 计数正常值范围 (1.2 一 3

.2 )

又 1 09/ L

,

P lt 计数 正常值范 围(100 一 4 0 0 )

X 10,

) L

,

A L T 正常

值范围0 一 4 0 IU /l,

B U N 正‘

常值范围20.0 一 r 4 0

.0 m m o l/L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年 4 月第 27 卷第 4 期 C hsn J E pidem iol,

A p ri l 2 0 0 6

,

vo 一2 7

,

No

.

4

要体征:高热

,

呼吸稍促,

无明显缺氧征,

双肺呼吸音

粗,

肺底可闻小水泡音,

心率增快,

律齐。

辅助检查:

血 w B e 计数2.51 火 1 0

9/L

,

L y m 计数0.75 6 义 1 0

9/L

,

H b 1 2 1 9/

L

,

P lt

1 5 7x

1 09

/L

; 血生化、

血沉、

e R P

气分析基本正常。

人院时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见表 1。

10 月 21 日胸 片可见双肺 门附近肺野

及左上肺段斑片影,

余肺纹理模糊可见网状改变 (图

1)。

该病例给予广谱抗生素、

金刚烷胺、

病毒哇、

种球蛋 白及小剂量激素治疗。

经过湖南省儿童医院

5 天治疗,

22日体温正常

,

精神食欲好转,

咳嗽减轻,

肺部哆音减少,

8 天后肺部哆音消失,

病情稳定。

n

月 12 日痊愈出院。

L 图为病例 1的 10 月 ]6 日 (死亡 前 1 天 )胸 片,

可见 双肺弥漫

高密度实变影,

呈“

白肺”

样改变,

隔肌轮 廓和纵隔影均 消失,

仅在右

下肺 可见残留小 片状透光区。

下图为病例 2 的 10 月 21 日胸片,

见双肺门附近肺野及左上肺段斑 片影,

余肺纹理模糊可见网状 改变

图1 指示病例(病例 l) 和确诊病例 (病例 2) 的胸部 X 线片

2.流行病学调查

:

(1) 发病 时间序列和暴露 因素:访问两病例的

父母、

同学、

老师、

亲属、

邻居和经治医务人员等相关

知情人后,

其暴露、

就诊、

发病和预后的时间序列逐

渐清晰(图 2)。

2 0 0 5 年 9 月 16 日,

病例所在村开始

出现少量鸡、

鸭死亡,

并迅速扩散到全村。

10 月 25

日农 业 部 公 布 当 地 发 生 了 确 认 的 动 物 H PA I

(H S N I)疫情〔”」。

在发生病死禽之前,

病家共饲养了 22 只鸡和 5

只鸭。

鸡、

鸭白天散养,

晚上 自行 回笼 (鸡、

鸭同笼)。

日常鸡、

鸭的喂养、

粪便清理、

禽舍打扫等主要由病

例母亲负责,

两个病例有时帮助给鸡、

鸭喂食,

但很

少玩弄、

触摸。

病例父母清楚地 回忆 10 月 6 日晨,

发现 2 只鸡死亡。

之后鸡、

鸭陆续发病、

死亡,

每天

死亡 1一 6 只不等,

至 12 日仅存活 1 只鸡和 1 只鸭。

由母亲负责准备(拔毛、

洗切、

盐腌、

烟熏 )和烹饪 (红

烧 ),

全家一起食用。

病死鸡、

鸭的内脏均掩埋处理,

未被食用。

病死的鸡、

鸭先用盐腌数小时,

然后进行

熏烤、

红烧后食用。

病死鸡、

鸭 的加工、

处理全部由

其父母负责,

两病例没有参与,

只是烹饪后食用。

病家为两层独立的小楼,

鸡笼鸭舍在一层的室

内,

与洗澡间和厕所相邻。

家里还养了 10 头猪,

圈与禽舍分开。

两病例在 国庆节期间 (10 月 1 一 7

日)一直在家,

比平时上学时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屋

内。

病例 l 睡在二层,

病例 2 睡在一层。

虽然没有

调查到两病例与病死禽有过直接接触,

但是他们都

需要通过禽舍,

使用旁边的洗澡间和厕所(图 3 )。

( 2 ) 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共有 191 名密切接触

者(两病例的父母、

8 名亲属、

4 所医 院的 51 名医务

人员、

7 8 名同班同学和老师、

41 名村民 )与病例最后

一次接触,

或在 10 月 19 日当地农业部门扑杀病死

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

经过 10 天的医学观察,

未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

只有一名 10 月 巧 日曾经

诊治过病例 1 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主诉 18 日曾

发热 (3 8.2℃ )

咳嗽、

全身不适,

但胸部 X 线片检查

未见有肺炎样改变,

经隔离治疗,

7 天后痊愈。

( 3) 实验室检测:¹ 咽拭子标本检测

:病例 2 病

后第 8、

9 和 17 天的咽拭子标本经快诊试验、

鸡胚接

种病毒分离、

R T

P C R 和 real一ti m

eR T

P C R 检测,

果均 为 阴 性。

º 血 清标 本 检 测:使用 A/ H

una n

x iangtan一 he

/2 1

/2 0 0 5 ( H S N I

) 病毒,

对病例 1 发病 8

天后的血清标本,

发热医 务人员发病后第 1、

16 和

29 天的血清标本进行微量中和及 H l 试验检测,

H S

抗体均阴性 (表 2)。

病例 2 病后第 8、

17 和 22 天 的

血清标本,

进行微量 中和及 H l试验,

结果与病后 8

天 的血清相 比,

第22天血清抗A厂H S的抗体滴度呈

中华流行病学 杂志 20 06 年 4 月第 22 鱼笙盛查)止些业土至亘少旦业主五些丝9匹,

竺竺翌二

塑9卫2 85

家中鸡鸭开始死亡

只鸡和 l只鸭}扑杀病死鸡

,

剩下的 1只鸡和 1只鸭被采样

农业部门公布疫情

存中仅家l.es

we

.审

。 l,寸中 出现病死鸡!

恻 l (郭 ! }届杏 杏15 17 19 2123 25 27 29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2 4 6 8 10 】2 14

~

}

{…病 到 A 院就诊

15 17 19 2 1 23 25 27 29 1 3 5 7 9

B 院因肺炎住院

到 C、

D 院住院,

采集惟一的一份血清

火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17 19 2123 25 27 2931 2 4 6 8 10 12 14

巨日儿�奉惧

病,

在 A 院就诊

! ! } l在 A 院就诊

} } ! I 阵 c 院住院} } ! } } 泽集咽拭子和血傲 转诊到 D 院住院

! . } } ! .1采集咽拭子 l采集血清

} } } } 川 }衅咽拭子和血清

二, . . . . . .

… …专..…告

二今.…寺.先今寺

二,

…告寺.…代靶傅

...… …

15 17 19 2123 25 2729 1 3 5 7 9 1113 15 17 19 2123 25 27 2931 2 4 6 8 10 12 14

闪军俱

2005 年 , 月 10 月 11 )]

A 院:湘潭县射埠镇中心卫生院一分院; B 院

:湘潭县射埠镇中心卫生院

; C 院: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 D 院 :湖南省儿童医 院

图2 湖南 省湘潭县两例不 明原 因肺炎病例暴露和发病时间序列分析

4 倍以上升高 (表 2)。

表2 病 例 1、

2 和密切接触者(接诊医生)H l和

微量中和试验结果

病例

病例 1

病例 2

发病后的天数

H l抗体滴度

(1 二)微量 中和抗体滴度

(1 二)

< 2 0

< 2 0

N D

1 6 0

< 2 0

< 2 0

( 2 0

, 厂,‘目

l

ho

了J且勺‘l,妇

医生

< 10

< 10

320

320

N D

N D

N D

注:H l试验使用马红血球 ;H l试验和微量 中和试验的抗原使用

A /ek/Hunanx iangtan

he

{2

1/2 0 0 5

(H S N

z)

;N D 表示未做此试验

3,

基 因序列分析:自病 家尚存的一 只鸡体内分

离到 的 A/ek/H unanX ian gtan

h

e

/2 1

/2 0 0 5 ( H S N I ) 的

H A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 明,

血凝素抗原 的受体链

接肤与其他禽流感病毒相似,

仍为多个碱性氨基酸

(R E R R R R R )。

病 毒 的 H A 基 因序 列 与 A /duek/

F uj ia司1734/200 5 ( H SN I ) ( gene bank aeeession

n um ber:D Q O95 629 )高度 同源,

同属 C lade Z,

与 越

南、

泰国分 离的人 源和禽源的禽流感 (H SN I) 病 毒

(C lade l )有显著差异。

00UQ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年 4 月第 27 卷第 4 期 e hsn j E psdenliol, A pr

i l 2 0 0 6

,

vol 2

7

,

No

.

4

讨 论

本文报告的湖南省 9 岁男孩 (病例 2) 是中国大

陆第一例感染禽流感病毒(H SN I) 的确诊病例,

虽然

没有采集到其急性期呼吸道标本,

实验室未检测出

禽流感病毒(H SN 助的核酸片段或分离到病毒,

但是

病家发生了确认 的动物 H PA I( H SN I) 疫情,

患者发

病前有明确病死禽污染环境的暴露史,

结合其临床

表现,

最后根据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 H S 特异

性抗体呈 4 倍以上升高而确诊。

指示病例(病例 1)

的呼吸道疾病很可能也是感染 了同样家庭环境 中病

死禽传播而来的 H SN I病毒所致。

虽然采集了一份

血清标本,

但在发病后第 8 天 的血清 中检测到 H S

抗体几乎是不可能的〔‘8〕。

由于没有充足的标本,

示病例不能得到病毒学和血清学的证实,

但该病例

临床有肺炎表现,

实验室检测 伴有 明显的血 W B C、

Ly

m 和 Pl t计数减少,

并快速进展至 A R D S 而死亡,

与确诊病例(病例 2) 有共 同病家环境的暴露史,

些都与文献报道 的禽流感病例相似L‘

921

〕,

根据卫生

部颁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05 版修订版 )》诊

断为临床诊断病例山J 。 与病例 1 有相似 临床表现

的病例 2 禽流感病毒(H SN I) 感染的血清学确诊,

这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均由禽流感病毒(H SN I) 感染

所致的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从禽或其污染的环境到人,

从人到人,

这两种传

播方式 有 重 要 的 区 别,

尽 管 目前 后 者还 少 有 报

道[23〕。 本文报告 的两个病例分别是在家禽发生病

死后 2 天和 4 天发病,

与文献报道的禽流感病例从

暴露 到 发 病 的 时 间 间 隔 一 般 是 2 一10 天 相

似I’9 , ,

·

2 ‘3。

因此本文报告的两病例均通过接触病死

禽而感染,

要比两病例相互接触而感染的解释更为

合理。

本起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是两病例都是 儿童,

家庭中的成人虽然与家禽也有密切接触,

但临床上

没有表现出感染的迹象。

1 9 9 7 年香港 的禽流感暴

发也报道了 12 岁及以下年龄段 的儿童病例[’〕

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状况 和不太理想的卫生条件有

关,

后者又增加了这些儿童的暴露风险。

本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是通过建立不久的不明原

因肺炎监测网络发现的。

聚集性病例的早期发现、

快速调查、

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 (H S N I) 检

测、

隔离病例、

进行恰当的临床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

进行医学观察,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 今后我国人禽流

感监测及防治必须要具备的,

对于早期发现引起流

感大流行的潜在毒株同样非常关键。

所有人禽流感

病例必须进行迅速、

彻底的调查,

对于那些有重大公

共卫生学 意 义 的家 庭聚 集性病 例 更应 引起高 度

关注。

在过去两年中,

亚洲地 区持续的高致病性动物

禽流感疫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2 0 0 4 年

1 一 7月,

中国大陆 16 个省发生了 5 0 起动物禽流感

疫情。

但 200 5 年 10 月人秋以来,

全国已经有 12 个

省发生了 40 起疫情【2 , 〕。

持续的家禽感染和野生候

鸟的季节性迁徙增加 了动物禽流感暴发的数量,

而增加了人类暴露的机会。

尽管在泰国和越南已经

发现 了某些可能人传人的聚集性病例,

但是持续监

测尚未发现有效 的人传人证据 [23 ;。

本文报告的家

庭聚集性病例的调查也没有发现病毒的进一步传

播。

自病家鸡中分离到的病毒分析表明,

其基因片

段仍属禽源,

没有发现任何与人流感病毒重配的证

据。

病毒的受体特异性和血凝素抗原连接肚的特性

也仍然是禽源的,

因此 尚不具备人传人 的分子生物

学基础和能力。

流感大流行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可导致

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但是下一次流感大流行何

时、

何地发生? 为何种 毒株所致无法预知。

禽流感

病毒(H SN I) 在家禽中持续循环、

变异,

并引起人间

病例,

提示一种可能,

即该病毒可以通过与人类流感

病毒重配 获得有效人传 人 的能 力,

或通过病 毒 的

H A、

N A

聚合酶或其他基 因的逐渐突变,

产生导致

下一次流感大流行的毒株 〔26]。

但是应对下一次流

感大流行的准备应该是操作性较强、

适合各国国情,

且经济上可以承受的策略和措施。

湖南省的人禽流

感聚集性病例发现、

调查和确认过程中所积累的经

验,

不仅仅对今后我国人禽流感 (H SN I) 的监测和防

治有益,

还应为今后应对其他新发传染病所借鉴。

( 感谢湖南省卫 生厅、

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湘潭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和湖南省儿童医院对

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参 考 文 献

Yuelz K Y,

C ha n

PK S

,

Pe

ir

is

M

,e

ta

l C li

ni

ea

l f

ea

tu r e s a n

dr a

p一d

vi r a l d i

a g n o s is of h

um

a nd i

s e a s e a sso

e i a t e d w i t ha v ia n i n f l

u e n z a A

H S N Ivir u s

.

La n e e t

,

1 9 9 8

,

3 5 1:

46 7

4 7 1

.

C he n

H

,

S mi

th

GJd

,

Z han

gS Y

,e

t al

.

A

vi

a nf l

u :

H S N Io u t

br e a

k

in n l

一g ra

t o 即 w a terfo w l.N atu拍

,

2 0 0 5

,

43 6

:1

9 1

19 2

.

Liu

J H

,

X ia o 卜IX

,

Le

i F M

,e t a

l

.

H ig

h ly p

a th

og

e ni

eH S N I

in

f lu e

nz

a vi

r us

in

fec

tio n

in

m ig 份to即 bi记5

.S e ien e e

,

2 0 0 5

,

3 0 9

:

1 2 0 6

.

中华 流行病学杂志 2006 年 4 月第 27 卷第 4 期 C hin J E pidem iol,AP

ri l 2 0 0 6

,

Vo

l

.

2 五少一

4

·

2 87

Ta

ub

e nb

e

rg

e r

JK

,

Re

i d A H

,

Lo

u r e n sR

M

,e t a

l

.

C ha

rae t e r

iza

tio

n

of

th

e1 9 1 8 i

nfl

u e

nza

v

ir u s 阳lym eras e genes

.N ature ,

2 0 0 5

,

4 3 7:

8 8 9

8 9 3

.

Scho

ltis s e

k C

,

Ro

h de

W

,

Vo n

Ho

”i叩en V

,e t a

l

.

(知 the origin

of the hum an infl uenz a virus subtypes H ZN Z and H 3N 2.V iro l姐y

,

19 7 8

,

8 7:

1 3

2 0

.

Mai

ne

sT

,

Lu

X H

,

St e v e n

ME

,

vir u

ses i

so la t e

d fr o n l

hu

ma n s i n

e tal

As l a

Av i a n

in

2 0 0 4

i n flu e 似a

exhibit

(H SN I)

inereased

virulen ee in m anln、a ls

S imsL D

,

E l l

1 9 9 7一2 0 0 2

.

15 T M

.

J V irol

,

2 0 0 5

,

7 9:

1 1 7 8 8

1 1 8 0 0

.

L iu

K K

,e t a

l

.

Av

ia n

in

f lu e

nza

in

Ho n

gK

o

A vian D is,

2 0 0 3

8 St u r l〕卜

Ram irez

H S N I in flu e n

za

K M

.E lli

sT

4 7:8 3 2

8 3 8

B〕u s

field B

V lr U S e S inHo n g K

o n g in2 0 0 2

,

7 8:

4 8 9 2

4 9 0 1

.

e t al

.

R

e ell l

e

rgi

flg

are h

igh l

y pa t

hog

e nie

to du e

ks

.

J Viro l

,

2 0 04

9 Pe r

ki

n SL E

,

S wa

yn e

D E

.

Pa

th 呢enieity of a H ong K ong

一o r

igin

H S N I hi g

h ly 阳thogenie avian infl u

enza

virusforem us

,g e e s e

,

du e

ks

,a n

dp

ig 印ns

.A vian D is

,

2 0 0 2

,

4 6:5 3

6 3

.

1 0W

H O

.

Cu

mu

la t

iv e n u

m be r o

fco

nfirn l e

d hu n

l a l le a s e s

of

av

ia n

in

f lu e

nz

a

川(小Nl)re因rted to w H O

.http ://w w w

.w ho.int/esr/

dise ase/avian

in

fiu e n z a

/

e o u ntr

y/

e a

ses

_ t ab l

e _2 0 0 6

_2

_6/

e

可index

htm l(aeeesse d Feb 6 ,

2 0 0 6 )

.

11 中国卫 生部.全 国不 明 原因肺 炎病例 监测方案

.ht tP :}Zw w w

.

m oh.即v.e可publielopen

.aspx? n _ id = 8 373 (2005.12.2 1).

12 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 心.中国流感I人禽 流感监 侧实 施方案

.

http://w w w. ehinac d。

.n e t

.e可n2 72442/272530/n2 942 76/i

ndex.

htm l(2005.5一9 )

.

13 W H 《〕.R e

com

m en d ed la bo ra to理 tests to identify av ian infiuenz a A

virus in spec im ens from

huma ns.http ://

www.w ho

.in t/es刁disea s日

avain _ influenza /guidlines/ index

.htlnl (

aeeessed N ov ZI,

2 0 0 5)

.

1 4 SP

a ek m

a n

JS

.

De v e

lop

me n t o

fa r

eal

一tim

e r e v e r s etra

nsc

ri p

t a s eP C R

a

ssa

yfo

rt即e A influenz a virus and the avian H S and H 7

hem 昭glutinin subty伴5

.J C lin M ierobiol

,

2 0 0 2

,

4 0,3 2 5 6

3 2 6 0

.

1 5w卜I(〕

.Man ua l o n in flu en

za m ieron e utralization

assa

y.h ttp

://

w w w.w ho

.in t/

esr/ d isea

se/ava in _ in fl ue nz a/ g

u id lines/in de x

.h tm l

(ac eess ed N o v 二二 2 0 0 5 )

.

26 S tep h esen l,

W以:心 J M

,

N ie

ho

l

son

K G

, e tal S i

al i

e a ei d

r e e e p t o r

s p e ei f i

eit y o n e r y t

h ro

e y t e s af f

e e t sd

e tec

t i o n of

a n t i b 沉ly to a v ia n

in fl u e nza h ae m 昭glutinin

.J M ed V iro l

,

2 0 0 3

,

7 0:

3 9 1

3 9 8

.

2 7 F A 〔〕.D isea

se in fo rnlatio n 2 8 O e to b er 2 00 5

Vol.18

No

.

4 3

.

ht t p

:

/ /

w w w

.

fao

.

o

rs/昭l昭

ainfo/subj eets/

en/health/disea ses

一e a

rds/

n ew ss

.

ht

ml(

a e e

essed

No v

2 1

,

2 0 0 5 )

,

1 8 K

a t z

JM

,

Li

mW

,

Br i d g e s

C B

,e t a

l

.

户山til洲x l y r e s P 0 n se in

in d ividu a

ls

infee te

d w it ha v

ian influ

enz

aA ( H S N I )

vir u se s a n

d

detec

t10 nof an ti- H S

antil〕以ly sm o ng h ou seh o ld a n d 眠ial ~

t配ts

J In fe et D is

,

1 9 9 9

,

1 8 0:

1 7 6 3

1 7 7 0

.

1 9 Cho

tp i

t ay

a s u

no

nd h T

,

Lo e

h in

da r a t

S

,

Sr i s

an P

, e t al

.

Ca s e s o

f

in

f lu e

nza

A ( H S N I ) 一 T hailan d,

2 0 04

.

M MW

RM

o rb

M

o r t al

Wk l

yR

ep

,

2 0 0 4

,

5 3:

1 0 0

1 0 3

.

2 0 T ran

T H

,

N g u y e nT L

,

N g u 界n T D, e t a

l

.

Av i a n

in

nu e

nz

aA

(HS

N I )i n

1 0 p a t ien

t s i nV i e t n

am

.

N E 昭1J M 司,

2 0 04

,

3 5 0:

1 1 7 9

1 1 8 8

.

2 1 Bei g

el

JH

,

Fa

rrar

J

,

Ha n

A M

, e t al

.

Av

ia n i n

flu e

nza

A ( H S N I )

i n fe e t i o n i n

hu

m an

s.

N E 眼1J M ed,

2 0 0 5

,

3 5 3: 1 3 7 4

1 3 8 5

.

22中国卫 生部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05 版修订版)

.ht tP :刀w w w

.

moh.,v . e可publiel

open.as px ? n _ id 二 1 1 0 1 3 & s明 = 0 (2006

.2.

2 1),

2 3 U 吃ehu阅k K ,

Au e w a r a

ku

1 P

,

1 ) 〕w ell S F

,

eta

l

.

Pn 〕babl

e p e r

son-to一e r

sontran

sm iSS io n o f av ian in fl u enza

A ( HSN I )

.N E 昭I J

M ed,

2 0 0 5

,

3 5 2:

3 3 3

3 4 0

.

2 4M

o u n t sA

W

,

K wo n

gH

,

Iz u r i e t a

H S

,e t a

l

.

Case-

co

n t

rol

s t ud

yo

f

ri

sk f

a e t o r sf

o r a via n

in

f lu

enz

aA

(HS

N I)

d i

sease

,

Ho

ng

Ko n

g,

1 9 9 7

.

J In

fec

tD i

s ,

1 9 9 9

,1 8 0

:5 0 5

5 0 8

.

2 5M

in

is t r

yo

f 勺rieul t即 P

.R.C hina U Pd

ate on the avian infl uenza

situation in C h ina (怒of 27川2006)

.http://w w w

.昭ri.gov .cn

lztzl/fkqlg/ yq fb/ i

ndex.htm (aee

essed jan 23

,

2 0 0 5)

.

2 6 Li

K S

,

Gua

nY

,

W

a n gJ

, e t al

.

Ge

n e sis o

fa

h i g h l y p a th

o g e nie a n

d

因tentially pandem ie HS N Iinfl ue nza

virus in E astern As ia. N ature ,

2 0 0 4

,

4 3 0:

2 0 9

2 1 3

.

( 收稿 日期 :2006一

0 2

1 0)

( 本文编辑:张林东)

·

读者·

作者·

编者·

本刊对统计学符号及统计学方法的要求

按 G B 33 58一

82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常用如下:(1)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历 (中位数仍用 M )

;

(2)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3)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 ;( 4)

t 检验用英文小写 t;(5) 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 ;(6)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才;(7)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 ;(8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

( 9 )概率用英文大写 尸( 尸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

如 !值、

才值、 。值

等)。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关于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对于定量资料

,

应根据实验或调查设计类型和资料的条件选 用合适的统

计学分析方法,

不能盲目套用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对于定性资料,

应根据实验或调查设计类型、

列联表中定性变量的性

质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不能盲目套用 才检验;对于 回归分析

,

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 回归

类型,

不能盲 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本刊编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