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 0270 G40 1 22200395 201 4 4 2 5

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以徐汇中学初一学生为例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学校代码:1 0270 分类号:G40 学号:1 22200395

上够脚范大誓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

语学习的影响:

以徐汇中学初一学生为

院 教育学院

业 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

研究生姓名 邓英杰

指导教师 李四清

完成日期 2 0 1 4年4月2 5日

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Teacher

Beliefs on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A Case of Junior One

Students of Xuhui High School

Deng Yingj ie

Supervisor:Li Siqing

A Thesis Submitted to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Master ofEducation

January 201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论文题目: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徐汇中学初一学生为例

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学位申请人:邓英杰

指导教师:李四清

摘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逐渐从

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过渡到内隐的思维认知层面,教师信念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

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众多研究表明,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

行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信念也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另外,英语

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学生高中、大学乃至

终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探讨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

响,对于教师改进信念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

响。笔者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上海市徐汇中学6位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

现状,然后通过对其中2位教师的访谈了解她们教师信念体系中各个子信念的

具体表现。同时,笔者先后在其中1位教师所带的两个初一班级中就学生的学习

情况展开了2次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师生问卷、教师访谈以及对该教师的课堂

观察进一步检验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体系是否反映在其课堂教学行为中以及对

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积极

影响;(2)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体系大都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但有时教师

信念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与教学行为脱节;(3)导致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

脱节的主要因素有学生较弱的英语学习基础、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国家

英语考试制度以及偏远的学校地理位置。因此,英语教师要清楚意识到信念对学

生学习的影响,警惕并尽量排除阻碍教师信念实现的因素。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加

强和同事之间的信念交流,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想法,时刻反省

自己的教师信念并及时更新信念体系。

关键词:教师信念;初中生;英语学习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eache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The focus of

studie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made their transition from

the explicit teaching behaviors to the implicit thoughts and cognition.Teacher beliefs

have become a critical link in the studies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levant studies by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have aroused people’S great interes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eacher belief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eaching behaviors and students’

learning i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eachers’behaviors.Teacher beliefs influence

students’learning.Besides,English is a major subject in basic education,and junior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is crucial to the later stage in high schools,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o lifelong personal development.It’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eacher beliefs of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on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which

helps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belief systems,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aching

behaviors.

The study mainly adopts the qualitativ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er beliefs on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The autho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six English teachers’beliefs from Xuhui High

Sch001.Then,by interviewing two ofthe teachers,the author gets-to know about their

sub—beliefs.Meanwhile,two questionnaires arranged at two different periods ale

carded out to check the learning situations of the students from two classes taught by

one of the teachers in the interview.Finally,through the analyses of teacher

questionnaire,student questionnaires,teacher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author furth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s of teacher beliefs on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and whether the beliefs are congruent with the teaching behaviors.

The study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the teacher beliefs influence

students’English in a positive way;second,the teacher beliefs of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are generally congruent with their teaching behaviors,albeit some

mismatches sometimes;third,the negative factors causing the mismatches range from

students’poor English learning basis,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grades junior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students,national English tests policies and the remote school location.So to speak,

English teachers must fully realize the influences oftheir beliefs on students’learning,

be alert to potential negative factors and try their best to eliminate them.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need to communicate more with colleagues about teacher beliefs and

at the same time mol e with students in order to know better about what iS in the kids’

mind.Also,they should introspect their belief systems from time to time and update

them if necessary.

Key Words:teacher beliefs;junior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ii

第一章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论文结构⋯⋯⋯⋯⋯⋯⋯⋯⋯⋯⋯⋯⋯⋯⋯⋯⋯⋯⋯⋯⋯⋯⋯⋯⋯. 3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4

2.1教师信念⋯⋯⋯⋯⋯⋯⋯⋯⋯⋯⋯⋯⋯⋯⋯⋯⋯⋯⋯⋯⋯⋯⋯⋯⋯. 4

2.1.1教师信念的定义与特点⋯⋯⋯⋯⋯⋯⋯⋯⋯⋯⋯⋯⋯⋯⋯⋯..4

2.1.2教师信念的分类⋯⋯⋯⋯⋯⋯⋯⋯⋯⋯⋯⋯⋯⋯⋯⋯⋯⋯⋯.. 6

2.1.3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 8

2.2教师信念研究现状⋯⋯⋯⋯⋯⋯⋯⋯⋯⋯⋯⋯⋯⋯⋯⋯⋯⋯⋯⋯⋯. 9

2.2.1国外研究现状⋯⋯⋯⋯⋯⋯⋯⋯⋯⋯⋯⋯⋯⋯⋯⋯⋯⋯⋯⋯一 9

2.2.2国内研究现状⋯⋯⋯⋯⋯⋯⋯⋯⋯⋯⋯⋯⋯⋯⋯⋯⋯⋯⋯⋯.. 11

2.2.3建构主义框架下的教师信念研究⋯⋯⋯⋯⋯⋯⋯⋯⋯⋯⋯⋯.. 1 3

2.3个案:初中生行为特征及其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14

第三章研究设计⋯⋯⋯⋯⋯⋯⋯⋯⋯⋯⋯⋯⋯⋯⋯⋯⋯⋯⋯⋯⋯ 19

3.1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 19

3.2研究对象⋯⋯⋯⋯⋯⋯⋯⋯⋯⋯⋯⋯⋯⋯⋯⋯⋯⋯⋯⋯⋯⋯⋯⋯⋯ 19

3.3研究工具⋯⋯⋯⋯⋯⋯⋯⋯⋯⋯⋯⋯⋯⋯⋯⋯⋯⋯⋯⋯⋯⋯⋯⋯⋯ 2l

3.3.1问卷调查⋯⋯⋯⋯⋯⋯⋯⋯⋯⋯⋯⋯⋯⋯⋯⋯⋯⋯⋯⋯⋯⋯ 21

3.3.2访谈⋯⋯⋯⋯⋯⋯⋯⋯⋯⋯⋯⋯⋯⋯⋯⋯⋯⋯⋯⋯⋯⋯⋯⋯⋯⋯⋯⋯ 22

3.3.3课堂观察⋯⋯⋯⋯⋯⋯⋯⋯⋯⋯⋯⋯⋯⋯⋯⋯⋯⋯⋯⋯⋯⋯ 24

3.4数据采集方法⋯⋯⋯⋯⋯⋯⋯⋯⋯⋯⋯⋯⋯⋯⋯⋯⋯⋯⋯⋯⋯⋯⋯ 2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26

4.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现状⋯⋯⋯⋯⋯⋯⋯⋯⋯⋯⋯⋯⋯⋯⋯⋯⋯⋯ 26

4.1.1语言信念⋯⋯⋯⋯⋯⋯⋯⋯⋯⋯⋯⋯⋯⋯⋯⋯⋯⋯⋯⋯⋯⋯. 28

4.1.2语言教学信念⋯⋯⋯⋯⋯⋯⋯⋯⋯⋯⋯⋯⋯⋯⋯⋯⋯⋯⋯⋯. 29

4.1.3对师生角色的信念⋯⋯⋯⋯⋯⋯⋯⋯⋯⋯⋯⋯⋯⋯⋯⋯⋯⋯. 33

4.1.4对师生关系的信念⋯⋯⋯⋯⋯⋯⋯⋯⋯⋯⋯⋯⋯⋯⋯⋯⋯⋯. 34

4.2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35

4.2.1第一次学生问卷调查⋯⋯⋯⋯⋯⋯⋯⋯⋯⋯⋯⋯⋯⋯⋯⋯⋯ 35

4.2.2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 38

4.2.3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40

4.3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 45

第五章结语⋯⋯⋯⋯⋯⋯⋯⋯⋯⋯⋯⋯⋯⋯⋯⋯⋯⋯⋯⋯⋯⋯⋯48

5.1主要的研究发现⋯⋯⋯⋯⋯⋯⋯⋯⋯⋯⋯⋯⋯⋯⋯⋯⋯⋯⋯⋯⋯⋯ 48

5.2研究启示⋯⋯⋯⋯⋯⋯⋯⋯⋯⋯⋯⋯⋯⋯⋯⋯⋯⋯⋯⋯⋯⋯⋯⋯⋯ 50

5.3研究局限与不足⋯⋯⋯⋯⋯⋯⋯⋯⋯⋯⋯⋯⋯⋯⋯⋯⋯⋯⋯⋯⋯⋯ 52

致谢⋯⋯⋯⋯⋯⋯⋯⋯⋯⋯⋯⋯⋯⋯⋯⋯⋯⋯⋯⋯⋯⋯⋯⋯⋯⋯. 54

参考文献⋯⋯⋯⋯⋯⋯⋯⋯⋯⋯⋯⋯⋯⋯⋯⋯⋯⋯⋯⋯⋯⋯⋯⋯. 55

附录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调查问卷⋯⋯⋯⋯⋯⋯⋯⋯⋯⋯⋯⋯⋯. 59

附录2初中英语教师信念访谈提要⋯⋯⋯⋯⋯⋯⋯⋯⋯⋯⋯⋯⋯. 63

附录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1⋯⋯⋯⋯⋯⋯⋯⋯⋯⋯⋯⋯一 64

附录4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2⋯⋯⋯⋯⋯⋯⋯⋯⋯⋯⋯⋯一 66

附录5课堂观察(教师部分)⋯⋯⋯⋯⋯⋯⋯⋯⋯⋯⋯⋯⋯⋯⋯⋯. 68

附录6课堂观察(学生部分)⋯⋯⋯⋯⋯⋯⋯⋯⋯⋯⋯⋯⋯⋯⋯⋯ 6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英语教学。作为目前最通用的一门外语的学习,英

语学习几乎横跨各个年龄段,从中小学到大学,乃至终身学习。上海的学校一般

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而事实上许多孩子入学前就早已在各类机构中开

始了英语学习,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视。然而,尽管中国人学

习英语者热情高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屡遭挫折,这也经常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

众多触发点。研究通常分为两类,一类通常聚焦于学习者及学习过程本身,比如

学习策略与方法、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而另一类则将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上,

比如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怎样落实某种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和课时的安排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英语教育界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否定教

师的重要性。相反,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创设并推进学

习者中心这一模式正日益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大量相关研究聚焦于教学

方法、教材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而关于教师本人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教师

才是遵从课程设置、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选取并实施某种教学方法的执行

者。不同教师有各自偏爱的教学方法,那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师采

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往往差异巨大,其背后存在深层次原因一教师的

个人性格、教育背景以及学术研究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其对于教师职业、

课堂教学、教师及学生角色以及教材及课程等相关方面的理解和看法是不同的,

而这些不同,即教师信念的不同,终将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的研究

表明教师信念与教师的价值观、世晃观以及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与

地位等方面息息相关,也因此会对他们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作用于学生的

学习。

谈及教师教育,许多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并非仅仅像训练那么简单,而是一

种复杂的过程(Clarke&Hollingsworth 2002:958)。对于教师教育来说,仅仅训

练教师如何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如何管控班级,如何制定教学计划等是不够的,

因为这些仅仅是表层的事情。在研究者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教师自己的理解

第一章 引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认识,这些理解与认识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体现并作用于

其教学决策中(姬建峰2006:48)。因此,研究者认为教师信念在教师教育研究

领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兴起,教师信念研究开始广泛

开展。西方教师信念研究聚焦于教师信念及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育对

于教师信念改变的影响(Johnson 2001:131);在我国,教师信念研究近些年已获

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重点主要是教师信念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师信念

与课堂教学行为、以及教师信念与教师教育或教师职业发展之问的关系(Taylor

1970:36)。此外,相关研究还包括教师信念与学生情感因素之间的关系,新手教

师与熟手教师的信念对比等。

以往众多教师信念研究中,研究对象往往是高校英语教师,而关于中学尤其

是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高中乃

至今后更广范围内的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长久以来谈及学

生的英语学习,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对于教师信念如何影

响教师教学进而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则关注较少。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熟练地运用英语是当今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门技能,而初中英语学习对于今后

更高层次乃至终身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这一职业既光荣又艰

巨。说起英语学习,人们关注的焦点通常为英语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以及教得怎

样,内隐的教师信念则往往被忽视。事实上,作为一种对于教师职业及教学工作

长期的确信的看法,教师信念对于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进行教学以及学

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信念研究的兴起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郭晓娜2008:94)。教学的本质决定教师信念意义重大。教师不仅要掌控课堂

还要经常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此时,一套明确的、细致规划地并且

长期积淀的信念系统将能使教师对不确定因素作出及时而恰当的反应从而有效

地解决问题。教师信念往往和学生社会性以及学术性的学习成果有关。比如,当

教师秉持的信念与课程改革理念相符时,教师信念往往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而学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生的学习也往往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教师信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教师的信念以及信念是如何影

响教师的决策和思考的。通过研究英语教师信念,研究者明确了教师课堂决策的

重要性,并且探索了更好的教学法。而有关认知心理学的日益增长的兴趣自然地

将研究重点从先前的外显方面转移到了内隐的层面,即教师的思维、态度即信念

等(郝丽霞2010:157)。

以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为研究视角,结合初中英语课堂

教学实践,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有助于探寻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如何影响教师决

策、教学方法并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研究的发现将

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并强化正确及合适

的教师信念并运用于教学,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1.3论文结构

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介绍部分,对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

意义以及论文的总体结构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文章首先对与教学

信念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就英语教师信念的特点与功能进行了讨论

并对教师信念进行了分类。最后节探讨了过去几十年国内外教师信念研究的情

况。

第三章对于论文的研究过程给出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

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以及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第四章呈现的是研究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以及根据这些数据所进行的分

析。分析针对第三章中所提的研究问题而展开。

第五章为总结部分。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及意义将在这一章中被强调,与此

同时研究的局限性也会被提及。此外,文章还将就研究发现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

出一些建议。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教师信念

2.1.1教师信念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

许多教育学论著关于教师及其素养的讨论,往往会谈及教师的教育信念问

题,强调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对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它们

往往没有专门对教师信念的内涵做深入探析。尽管教师信念研究已开展了30多

年,国内外都尚未对教师信念的概念作出统一的界定(林一纲,2008:82)。在这

里,本文将列举一些不同研究者对于教师信念所做的概念界定。

国外方面,第一类研究认为教师信念的关注点侧重于课堂教学、学习、教师

角色以及学习者这些方面。比如:

Borg(2001:186.187)认为,教师信念是在教育或教学领域里,教师自己认

为可以确信的看法,通常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语言学习、学习者、内容、

教师自我或教师作用的看法。这是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Kagan(1990:

420.424)认为教师信念是一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个体知识,是教师关于学生、

学习、课堂和教学内容内隐的、不为主体意识到的假定;而Pajares(1992:320—327)

将教师信念定义为教师在教学情境与教学历程中,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

学生、学习等相关因素所持有且信以为真的观点。其中包含教师对学生、学习过

程、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教师自身以及课程和教学等与教学相关因素的认识、

情感与评价。

第二类研究主要认为教师信念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实践、教学工作及课程这些

方面。比如:

Porter和Freeman(1986:287.291)从教学取向来定义教师的教育信念,教

师信念指教师对于教育实践、学生、学习、教学、课程、教学环境、教师角色等

的看法。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于教师信念的定义从其对于着眼点的描述来看显得比

较宏观,缺乏西方学者概念界定中多出现的词汇诸如“学习”、“学习者”、“教师

角色”、“教学内容”等。李佳锦将教师信念定义为:教师依据其本身具有的知识

观、逻辑观、经验观、社会观或情绪等,对其教学相关问题的看法进行评价,形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成对教学相关问题的基本看法。多种信念构成教师的教学信念体系,这个信念体

系可用来推动教师决定个人的目标,引导教师选择并运用教学策略以达成教学目

标(转引自刘依林,2009:4.6)。汤仁燕(1998:3.5)将教师信念界定为“教师在教

学历程中,对历程中的相关因素所持有确信以为真的观点。"谢弈和马云鹏(2007:

31.35)认为:教师信念不仅仅指教师关于教学方面的信念,更主要是指教师关

于教育整体活动的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从学生时期开始积存和发展,教师

个体信以为真的、以个人逻辑和心理重要性(“中心一边缘”)为原则组织起来的

“信息库”,它们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框架。俞国强、辛自强(2000:16.18)

把教师信念界定为“教师对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

赵昌木(2004:11.14)认为,教师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

社会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内在的精神状态、深刻的存

在维度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心向导。”

从这些国内的教师信念定义我们可以找出“整体的”、“框架”等字眼,说明

国内学者对于教师信念的理解与认识是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的,而这也与

我国教师信念研究现状相呼应。

结合上述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教师信念的具有代表性的界定中,有这样一些

关键词多次被提及:稳定的、确信无疑的、教育/教学领域/情境、对于教学工作/

语言学习/师生关系等、看法、观点等。

因此,结合各位学者对于教师信念所作的概念界定及笔者自己的理解与认

识,本文作者对教师信念作出如下界定:

教师在教学领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生活经验,对教师职业、教学工作、

学习者、师生关系等的,处于教师内心深处的一种稳定、确信无疑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看法和观点涉及并涵盖了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与生活,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

而关联的系统,指导着教师的思考与行为。

结合上述内容,本文对于英语教师信念作如下界定:

英语教师信念指的是英语教师在教学情境和历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

生活经验对于英语教师职业、英语语言、英语语言教学工作、英语教师角色、学

习者角色以及师生关系的一种处于内心深处的稳定而确信无疑的看法和观点。

2)特点

Administrator
矩形
Administrator
矩形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学界认为英语教师信念具备这样一些特点:

教师信念往往是内隐的,且大多情况下是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不过,在一定

的条件下教师信念也会发生改变,一般是以教师对自己目前的信念不满意为前提

的,通常和教学工作直接相关。而另一种情况是新兴的教师信念易于理解并且经

实践检验是可靠的,那么教师往往会对原有信念体系进行更新。

多数英语教师对于教和学的信念是一致的:不同英语教师对成功课堂的理解

及其教学观点各有不同;某种教学模式对不同经验和信念的教师而言有不同的理

解和接受程度。尤其对于青年英语教师而言,如果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师固有的、

不系统积累的经验和理论相抵触,他们往往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先入为主的

观念较强(刘桦,2004:93.98)。教师信念影响教师的知觉与判断,继而影响教师

的课堂教学行为:信念主导着教师在“学教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并转化为相

应的教学实践;了解教师信念是改进教学实践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刘学惠,2005:

24.25)。

教师信念与课堂行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教师信念对教学行为具有评价

和导向功能,另一方面教学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信念,两

者的转换与融合使得教师信念体系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教师的教学信念是动

态发展而非固态封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

信念,成为教学理念的研究者(江加宏,2010:109.113)。

作为一种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教师信念并非都是科学合理

的,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信念应该具有一种批判意识,保持一种修正意愿,通

过科研使自己的反思性实践得到理性升华,通过教学实践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如此循环并不断实现螺旋式上升(卢真金,2001:53.59)。

2.1.2教师信念的分类

教师信念合理与否关乎教师能否有效教学,合理的教师信念体系是指教师对

教师专业化、教师本身、教学、课程、课堂、学习和学习者等的认识既有科学的

依据又符合学生和自己的需要和特征(刑加新魏亚丽,2009:7.8)。教师信念拥

有一个庞大的体系,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体系是由一个个子信念构成的。不同研究

者对于教师信念体系的分类各不相同。

根据Williams和Burden(2000)的模型,教师信念分为三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类是关于学习者的信念,例如教师是怎样看待学习者角色的,是将他们

视为听众、合作者还是探索者等,这往往与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有关,比如是直

接将知识告诉学生还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或者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

等。第二类是教师关于学习的信念。教师关于学习中应涉及什么的信念影响到教

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成果。只有当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本质才有可能达成有

效教学。不同教师对于学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与个人的经历以及情感、认知

过程相关。第三类是教师关于自身的信念。教师如何理解自己以及其所认为的与

学习者交流的最适宜的方式会影响到他/她们的教学过程。Williams和Burden

(2000)认为有效的教师会去创造一种在认知上和情感上都能扩展的学习环境,

而这种环境能使学习者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Richards和Lockhart(2000)认为教师信念主要分为五个类别:

第一是关于英语的信念,比如教师是如何认识英语这种语言、学习英语是为

了了解英语文化还是作为求职、赚钱工具,或者教师是如何看待英语的地位与作

用的。不同人对于这些方面看法有时候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英语语言的教授者,

英语教师的这一信念值得研究。第二是关于学习的信念。这一点上和Williams

和Burden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选择上教师是倾向于“教师中心”还是“学生

中心”的学习模式。第三类是教师关于教学的信念。不同教师对于教学有不同理

解与实施,有的教师侧重于基于技能的教学方法,而有的则偏爱基于规则的方法。

第四是关于课程的信念。教师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评估的不同理解

会导致不同的课堂实践。第五是教师关于语言教学专业的信念。并不是所有的教

师认为语言教学是一种专业,在他们的理解中,语言教学只是一项需要感情投入

的时间受限的工作。他们对于专业一词的理解将对教学效果产生特定的影响

(Richards&Lockhart,2000:107-120)。

综合分析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分类,本文注意到两方都比较注重的是

语言本身、语言教学工作、教师自身以及学习者这四方面。而本文认为除了上述

四点以外,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

低年级初中生而言喜不喜欢任课教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会不会认真学习这

门课程。因此对于师生关系的看法也应该被纳入教师信念体系中。基于上述观点,

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师生角色信念以及师生关系信念。

2.1.3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

教师信念在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因素是积极的,

推动并完善教师信念体系的构建,有的则是负面的、消极的,阻碍教师们将信念

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下面本文将介绍教师信念形成及发展中的一些典型影响因

素。

外语教学领域的教师信念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问题尚无定论,但一

个普遍共识是外语教师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吴一安等,

2007:228.229),大致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内因是教师成长和改变的基础和内在原动力(吴广义,2008:87.88)。典型的

内因包括教师的个性特征、性别、年龄、个人生活经历、个人教育背景、教学实

习经历、入职后教学经历以及自我反思等。

教师的个人教育背景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学生时代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其喜

爱乃至崇拜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思维模式以及思想观点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教

师作为师范生在大学里上的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大影响;同时,

教师的学历与其教师信念的形成及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通常,学历越高的教师

由于接触过的先进理念更多,其教师信念往往更开放。

教师的教育实习经历也占有重要一席。在这一阶段,实习教师有机会将此前

学到过的理论知识付诸实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所闻,这对于形成并发展他们的

教师信念构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往往对今后较长时期的信念体系起决定性作

用。并且,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将对他们的教师信念起塑形的

作用。

教师的年龄也会影响到教师信念。许多老教师虽教龄长,经验丰富,但由于

他们从教已久,而信念体系一旦形成并不容易更改,因此年龄较大的教师有可能

无法较快地接受新兴的教师信念。有时候,他们可能仗着自己教龄长资历深而拒

绝先进的教学理念,固步自封,这显然不利于他们教师信念的进一步完善。正是

因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部分年长的教师逐渐没有了自我反思的习惯,这将导致

他们教师信念体系的僵化,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入职后的教学经历及自我反思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时期,教师已经从教学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实习中汲取了经验,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获得了更多机会能与其他一线教师合

作、探讨并反思,这对于他们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教师信念体系意义深重,尤其是

结合自己与其他教师信念的成功教学案例有利于取长补短,通过反思进一步完善

自己的信念体系。

较为典型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国家英语教学政策、国家考试制度、社会期望、

学校升学率、学校政策与制度、学校文化、学校类型、课程与课时规划、学校教

育资源以及生源等(张凤娟刘永兵,2011,400.408)。

在学校文化方面,如果学校定期开展教学比赛或公开课展示活动,那么不同

教师之间就有了切磋的机会,通过良性竞争与相互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改

进自己的教师信念体系;学校教育资源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信念,如果学

校拥有完备的教学资源诸如先进的多媒体辅助设备,那么教师就有可能将课上的

有声有色,学生的反响也会很积极,这对于教师落实自己的教师信念具有重要意

义。

国家考试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众多周知,尽管批评声不断,但就我

国当下国情而言,中高考依旧是相对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与这两大国考制

度相关的字眼往往都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等,中高考倍受诟病。受限于

此,不少教师的信念体系也受其影响,比如有的英语教师虽赞成交际法教学,有

时却不得不迫于考试压力将重点放于语法讲解。国家考试制度很大程度上催生或

挂钩社会期望与学校升学率这两个外因,三大因素一起制约着教师落实他们的教

师信念。除此以外,学校类型与生源这两个因素往往共同关联性地影响着教师信

念。比如,农村学校的孩子受家庭成长等原因其英语学习的基础往往较差,从而

使得部分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们具有先进的教师信念,但却受制于学生水平

而无法落实自己的教师信念。

2.2教师信念研究现状

2.2.1国外研究现状

教师信念是国外教育学术界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普通教育领域和外语教学领域曾一度盛行“过程一结果”式的研究,这种研究侧

重对教师课堂行为的描写与分析,如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堂提问模式及等待

时间等,试图从中找到影响语言学习成效的因素,以供教师训练借鉴。而且,教

0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优秀与否要通过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界定(王强,2010:83.84)。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学研究逐步从单纯重视方法、关注教师课堂

行为的研究倾向转移到探究教师的课堂行为与其认知的关系,并揭示导致教师行

为的认知基础及其形成机制的“教师思维研究”上,外语教学研究已从教师的行

为层面向思维/认知层面深入。近10年来尽管课堂仍然是主要的数据来源,但人

们关注的重点己从单纯描述教师的课堂行为转向了揭示教师行为与其认知的关

系,探究导致教师行为的知识基础以及它的形成机制的“教师思维研究”或“教

师认知研究”(ibid)。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更深入地就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做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性别、人格特质、学术研究经验、教师的认知风格、教师

的自我效能、学科知识背景、实习经验、学历等。其中有些研究着重于探讨教师

在教育各个子层面(包括目标、教学、学科、成败归因、学校与外在环境的关系

等)所具有的信念。有些研究者仅探讨教师在某个层面所具有的信念,有些则分

别探讨了教师在不同层面所具有的信念;另有些研究者则试图整合几个层面之间

的关系,而抽象出几种信念类型。早期有研究认为教师彼此之间可以分为不同的

类型,以截然不同的信念和态度从事教育工作。教师信念的类型一般探讨的是,

直接的或间接的,具体的或抽象的,统整的或独断的,传统的或进步主义的信念

等。这类研究一般肯定教师信念的差异影响到教师的行为表现。Thompson(2007:

236.238)对于个体教师的信念构成进行过研究并发现处于同一个信念系统中的

子信念之间往往会会相互冲突。这些研究发现充实了教师信念研究的基础,让我

们了解到教师各个层面可能拥有的信念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不过这一类研究无法

说明何种教师可能具有何种信念,且无法让人了解到这些信念与教学问的关系。

西方教师信念研究主要关于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教师教育对于教师

信念信念的改变,教师信念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入职前教师与有经验教师的信念对

比等。在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方面,Roehrig将6名新手教师与一名

经验丰富的模范教师作了比较,以探求者6名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一致性(转

引自刘敬雯2005:24.25)。众多的研究表明一部分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是相符

的,而另一部分则不然。Johnson检验了30名英语教师关于学习和教学的信念以

及他们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转引自吕吉,2004:103)。他发现那些头脑中具有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晰信念理论的教师往往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自己的信念。Basturkmen等(2004:

49.55)在中级英语交际课上就三位教师所陈述的教师信念与其教学行为进行了

研究,结果证实了信念与行为之间的存在差异性。Richard等人(2001:48-51)

发现虽然很多教师表示他们使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他们中的许多具有这样的信

念:语法对于语言学习相当重要,直接的语法教学为英语学习者所需要。

从中可以看出,西方教师信念研究结合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很注重微观

层面的分析,对于教师信念体系的内部构架,如构成体系的各子信念的研究较为

深入,并且涵盖了子信念之间的交叉研究。同时,西方对于信念和教学之间的联

系比较重视,这使得研究成果得以服务于实际教学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研究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不过,重视微观研究的同时西方研究或许需要加强宏观理论层面

的总结和理论归纳,这样能够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使整个教师信念

研究趋于完善。

2.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教师信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几年。尽管中国人学习英语热情高

涨,但相比国外中国教师信念研究的规模要小得多,而且多为宏观和理论层面的

论述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刘桦(2004)、于兰(2004)和朱涌河(2004)

等。刘桦(2004:93.98)认为教师信念体系是教师经过长期积累并贯彻到课堂的

关于教与学的信息、态度、价值、期望、理论和假想,而教师信念与学习者信念

不一致、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不一致是教师信念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教

师信念体系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教师职业的反思意识;于兰(2004:98.101)

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了教师信念,认为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非他人传递

的。她认为教师要成为积极的反思性从业者和行动发展者,如此才能实现自主的

可持续发展;朱涌河(2004:47.50)则认为我国现阶段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以知识

为中心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应按照他们的现实需求给予指导,如此才能使他们

尽快形成正确的教学信念并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

一些概念和理论上的框架,涉及教师信念的内涵与结构、教师信念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信念的影响因素等,在具体信念方面,包括学生观、学习观、师生关系观、

学科教学观等。

近30年来国内外以教师信念为主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

11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研究的广度覆盖了教师信念的定义、结构、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教师信念

的形成机制;第二,研究的视角发生了变化,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第三,研究

方法上,实证研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让人信服的结论;第四,

教师信念研究已成为教师成长研究中的新热点(吕国光,2007:68)。

在所有以教师信念影响因素为对象的研究当中,众多研究探讨了教师信念与

教学行为的关系。这种研究取向受到特别重视是因为此类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教

师信念是否值得重视,即如果教师信念无法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则教师信念就

根本不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赵云和侯又光(2007:79)对于教师信念及教学行

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们对于教师信念和学生信念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一些

解决办法并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信念反映出来。

其他研究着眼于教师信念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信念的影响因素,例如:俞国良

和辛自强(2000:16.20)讨论了教师信念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赵昌木

(2004:11.14)介绍了教师信念的概念及作用,并且认为信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反映教师教育的成果。

覃成强(2007:42)认为,由于教师信念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信念和

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时地努力反映出自己的

信念并尽可能地去落实信念使之与教学行为相符。

我国的英语教师信念研究已经从传统取向过渡到迸取取向,主要表现在对语

言教学观的认同比较一致,即语言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

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在课堂上英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更多

地扮演促进者、组织者和助学者等角色,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此外,教学信

念与课堂教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教师信念中不同的语言观自觉或不自觉地引

导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做出调整和完善(鞠玉

翠,2011:61)。

教师信念研究己逐步走向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同步进行的阶段。对教师信念

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信念的测评和考查教师信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两大

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实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提醒我们

意识到从实证的角度去拓展对教师信念研究的必要性(ibid)。

在中国,教师信念研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其一是定量研究,目的是获得对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于教师信念总体现状的了解;另一种就是案例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单个教师的

具体的信念。俞国良(2000:16.20)和赵昌木(2004:11.14)借鉴了西方研究成

果,对于教师信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于教师信念的本质、内容以及结构提出

了新的理论。不过,案例研究的数量依旧是有限的。中国的教师信念研究大多采

用调查问卷以研究各学校间教师信念的现状。学者们通常将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

相结合以印证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并通过观察教师行为来发现问卷中未反映

出的深层的教师信念(王平,2011:17)。但由于一次可观察的教学活动有限,而

且教师的一两次教学活动并不能代表其教学行为的全部,所以我们应客观地对待

通过课堂观察收集到的资料。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师信念研究需要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而因为教师信念本

身的复杂性,仅仅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显然无法真实可信地反应教师信念及其作

用。案例研究为主的现状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推广性将会受到限制,只能

为一部分教师用于日常教学。当面临诸多上述内外影响因素时案例研究的价值将

会大打折扣。比之西方教师信念研究,我国的研究更为偏重于宏观理论层面的研

究,具体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教师信念体系中的各子信念定义和分类、子信念与课

堂教学的联系等还需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投入。影响并指引教师的教学思维及决策

进而作用于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提升学习效果能将教师信念研究的价值最大

化。同时,中国的研究者或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与西方研究者在教师信念领域的学

术交流。历史、文化还有国情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两方的研究往往只能体现本土教

师信念的现状及应用,更为频繁的学术交流将能使教师信念研究成果上升到为人

类教育事业服务的高度。

2.2.3建构主义框架下的教师信念研究

近些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曾经普遍的“教师讲,学生

记”的模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英语教师们纷纷从此前课堂的绝对操纵者转变

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具有建构主义倾向。越来越

多的研究表明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英语课堂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尤其体现在

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上。教师信念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

研究者认为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教师信念体系具有建构主义倾向。建构主义

是认知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源于认知加工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

13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布鲁纳的思想。建构主义是--f-I有关知识、认识以及学习的哲学,它兴起于上世

纪80年代并很快传遍了全世界。作为一项对传统认知论的革命性挑战,建构主

义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传统认知论的思想并基于此衍生出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关

丽娜2007:142)。虽然不同建构主义学派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它们之

间存在共同点,思想主张互补。这些建构主义学派都认为知识的教授不应该是简

单、被动的直接传递,而应该由学习者主动进行构造加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

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从与其他人互动的角度来研究学习,认为

建构的过程不仅仅发生在个体学习者身上,只有当学习者融入社会活动中时他们

才可能开展有效学习。

Williams和Burden(2000:143)主张这样一种建构主义框架下的教学,其中

包括了四个重要因素:教师,学习者,教学情境以及教学任务,四个要素相互作

用构成一个动态的不间断的过程。教师需要选择能够反应他们教学信念的任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与信念,学习者则按照对他们有意

义的方法去理解任务。学习者呼应教师的方式是由教师个人特性及其所给予学生

的感觉决定的。此外,开展教学工作的情境也相当重要。这个框架中的任何一部

分变化都会破坏整个教学流程的平衡性。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正确或者最好

的教学方法,它并不能直接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是提出一些相关的建

议,比如对于为什么有的教学步骤最终没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看法等。最终是否采

纳这些建议、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师本人。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认为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一些个

人特质。教师有必要对于自己的教师信念和对于教学的理解有清醒的认识。同时,

教师需要意识到学习者也会尝试着去理解他们本人,包括他们的话语系统、动作

姿势,并且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文的研究也将借助建构主

义教学方法的观点开展。

2.3个案:初中生行为特征及其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本文研究中的初中生就读于初一年级,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

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都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往往要依赖成年人的指导和辅助。这些

孩子大多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的早期,进入叛逆期的相对较少,所以他们还是愿

意接受大人的教诲的。值得注意的是,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致使中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大多处于独生子女的状况,因此不少父母会溺爱孩子。而

随着中国经济常年保持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这种溺爱往往变得愈发不可收拾。本案例研究中的这些孩子有时把父母的爱当做

理所当然的事,要求稍微得不到满足就会跟父母顶撞、耍无赖乃至大发雷霆。于

是,很多时候父母的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他们的说教经常被孩子当做耳边风,

令许多来访家长十分苦恼。而在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平日里总是忙于工作,几乎

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更别谈教育了。

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及影响尤为重要,并且更具有成效。一方面,初中生周

一到周五白天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为了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另一方

面,教师虽说部分承担了父母的责任监护、照顾学生,但教师毕竟不是父母,因

此长期被溺爱的孩子不太可能像在家里一样跟教师放肆、耍无赖或有其他过分举

动。另外,教师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具备教育专业技

能,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正确妥当的教学行为与特定年龄段的孩子沟通交流。同时,

教师拥有其他学科领域的渊博知识,这一点往往让学生们为之崇拜。因此,教师

对于学生的影响许多时候大于父母家人对他们影响。在教师和家长的会面中,笔

者观察到父母反映他们的孩子经常会跟他们说到“我们老师讲⋯.”。在与学生的

日常互动中,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师语言及对话模式是以教师内隐的信念体系作

为支撑的,比如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和师生关系信念在其中就会起到明显的作

用。这一点对于年轻新手教师尤为重要,他们年轻气盛,社会阅历相对较少,难

免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采取一些不太恰当不够成熟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教学工

作,有些大学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自己在家就处于父母的长期溺爱下。因此研究初

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能够让教师更为清楚地定位自己

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及自己的行为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

初中生的学习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表现在学习心理上的不成熟性。由于

个体身心发育速度不同等原因,一部分学生玩心很重,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普遍

存在,连一些最基本的教学要求都达不到: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还表现在学习能

力的欠缺性。就英语学科而言,虽然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但小学

英语课优势不明显。有的学生可能小学时英语学得还不错,一到初中学习内容突

然增多,由于学习能力的欠缺,他们会应付不过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会产生对英语的惧怕心理;此外,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差,基本不

朗读,不练听力,习题不思考不钻研,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

英语学习(王欣睿2004:65.67)。

初中生英语学习,广义上指的是初中生在学校教育内以及学校教育外的英语

学习,后者比如学生自己看原版书籍剧集、出国留学、游学并在过程中进行的英

语学习。狭义的初中生英语学习指的是学校教育内的学习,包括学习英语的词汇、

语法、文化等知识以及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运用于实践。学校

内的英语学习是根据课程标准开展的。本文所指的是学校教育内的学生英语学

习。如上所述,教师信念会影响到教师教学行为,因此教师信念将会影响到学生

的学习。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

1)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这里主要指学习者对于英语课程的主动性。本文将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来体现,比如课堂纪律(尤其对于初中低年级而言好动是学生

特性,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课上没事做就往往会哗众取宠破坏纪律),学生听

课专心度(课堂很安静并不代表学生就一定在认真听课,不少学习主动性较差的

学生可能自顾自地看与英语课无关的书籍、做其他科目作业、玩手机或者索性睡

觉等),师生互动程度(学生主动性高的话,他们将乐意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思索

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间的呼应将会十分频繁,课堂气氛一般也十分融洽)等;

另一部分称为课后自觉,主要指学生课后自主的学习,比如完成校内额定作业后

自觉自主地进行附加练习,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如自觉写英语日记、自觉大

声朗读文章练习口语、自觉收听英语新闻练习听力并模仿口语等。不过,第二部

分由于脱离学校远离课堂难以监控,因此在测量上的可信度可能会打些折扣。

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英语教师信念相关。教师信念往往影响到教师

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有的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很重要,主张语法学习好比搭建

骨架是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外语的基础,那么其课堂重点就可能作用于语法操练

上。众所周知,语法教学的枯燥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抹杀

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大热天学习语法往往使人昏昏欲睡。而至于课后部分,

许多学生也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阅读语法书或做语法习题。而某些教师的语言

教学信念可能认为英语教学应该注重与中考的接轨与匹配,那么其教学理念的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试性特性就会比较明显,这类教师就很有可能注重习题的反复操练,学生的主动

性可能会降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一个教师在各种具体

的情况下,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

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就越显著(何小民2008:182)。

2)学生对于英语教师的认同感

这里我们将认同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对于英语教师所受课程的认同,第二是

对于英语教师本人的认同。本文认为学生对于教师所授课程的认同与他们的学习

主动性息息相关,尤其是课堂上的主动性。当然,教师信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到学生对于课的认可度。教师的语言信念,即教师是如何看待英语这门语言的、

教师将英语视作一种考试或求职的工具,还是英语文化的载体等,会影响到他们具

体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例如,如果教师信念认为除了语法、词汇和句型等基础知

识外学生更应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那么其课堂就会加大文化渗透的比例,相应

地故事性的讲述也会增加,这对于低年级的学习者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个年

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比较高,随之对于英语教师授

课的认同也会提高。教师上课是局限于课本还是旁征博引,课堂是以知识为主还

是实践为主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对于教师的课的认同。

第二部分是学生对于英语教师本人的认同。教师是否知识渊博,教师的性格

属于活泼开朗型还是稳重含蓄型,学生偏爱哪一性格类型的教师,乃至教师性别

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对于教师本人的认同。除此以外,教师的师生关系信念会影

响到他们与学生的相处,如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应该保持距离以维护教师

的威严,还是应该深入学生之间有意识地构建良师益友型关系等。具体而言,教

师是否经常和学生民主讨论良性辩论,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及教师对

学生的爱是否被后者感受到等都会对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认同产生重大影响。

3)学生对于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学生对于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其实反映了学生的信念。学生认为英语学

习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探索对于学习有重要影响。如果是前者,那么学习者就可

能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教授而缺乏自行探求知识的意识与能力,那么如此的学习者

想必是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的,具体而言,在目前中国教育大背景下,他们可能

在应试中取得较高的成就,但脱离了考场他们有可能无所适从举步艰难。毋庸置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疑,这必定要涉及教师信念。如果说上述的被动式学生信念是不妥乃至错误的话,

那么教师的学习者角色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他/她的学习者信念才有

机会去改变上述窘境。英语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教师的学习者角色信念决定了

其如何看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还是主动的知识建构者。教师所采用的教

学方法是简单讲解、直接法教学或者互动性较强的交际法教学,其产生的作用及

影响尤其是长期的影响截然不同。而作为教师,应当在正确、适切的前提下尝试

着让自己的信念与学生信念相符,或者当学生的信念不合适时予以正确的引导。

4)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指标,本文中的学习成绩指的是学生的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量化的分数表示。学习成绩其实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反映,

与之前所述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对教师认同以及对自己学习者角色认识都有关,

当然也与教师的教学直接相关。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并且比较认可

任课教师,那么他/她就会对学科的学习投入较大的热情、时间与精力,那么其

学习成绩一般较为理想;而在对自己学习者角色认识方面,被动知识接受者和主

动知识建构者也往往在学习成绩上差异较大,尤其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差距会

逐渐拉大。比如,如果考题范围局限于课内知识,那么两者成绩可能较为接近,

而一旦考题稍有拓展,主动建构者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而在这个问题上,教师

信念的有意识引导将起到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中对于教师信念的不同定义及分类反映了国内外教师信念研究的

现状,概念界定中的关键词体现了各学者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及学术观点。受西方

学习理论及认知理论研究影响,建构主义思想在如今初中英语课堂的运用越来越

普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特征,比如较弱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初中英语教师在建构主义框架下开展教学,

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进行学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中外

文献资料大多聚焦于高等教育阶段教师信念的研究,笔者寄希于本文的初中英语

教师信念对于初中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能为整个教师信念研究进行补充和完

善。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研究设计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论文旨在聆听教师内心的声音,尝试反映并呈现初中一线英语教师的信念

体系。笔者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了定量研究。英语教师的教师

信念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要想将英语教师信念体系中的方方面面都覆盖到

是极其困难而不现实的。基于Williams和Burden以及Richards和Lockhart这两

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信念分类方法以及笔者自己的思考,本文将主要就以下几方

面展开研究: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以及师生

关系信念。

3.1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

本文试求探寻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为一线初中英语教

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并强化正确而合适的教师信念运用于教

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研究目标包括探寻个案初中英语

教师信念的现状、个案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及阻碍个案

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本文提出了这样的研究假设:个案初中英语教师

信念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会产生影响的。

根据研究El标,本文准备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

1).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现状如何?

2).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对学生的英语有怎样的影响?

3).阻碍初中英语教师实教师现信念的因素有哪些?

3.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6位参与教师来自于上海市徐汇中学,参与学生则来自于其中一

位教师所带的两个班级。徐汇中学是一所上海市区重点中学。徐汇区整体教育质

量在上海市名列前茅。本文对上述6位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探

寻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对于教师信念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她们的教师信念的现状。其

中一位教师及其所执教的2个班级被选作课堂观察,以具体研究初中英语教师信

念对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从2013年9月开始,为期2个月。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于参

19

第三章研究设计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英语教师是如何看待、理解从而界定教师信念这一学术概念、参与教师的信念

体系现状、参与教师的英语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和师生关系

信念,以及阻碍她们实现教师信念的因素等进行搜集和总结并加以分析。此外,

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将会在随后被运用以对调查问卷进行补充进一步提高说

服力。学生学习这方面,笔者将在参与学生之间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将开展

两次,分别在研究初期和末期进行,两次问卷的项目是相同的。两次问卷调查的

间隔期将给予时间让教师信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施加影响,对两次问卷调查所得

数据的分析将用以判断教师信念是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影响以及产生了

什么样的影响。

11参与教师

徐汇中学的6位初中英语教师参与到了本次研究中,6位参与教师都是女性。

参与教师的教龄跨度从2年到25年,年龄跨度从24岁到47岁。最高学历方面,

4位教师为本科毕业,2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参与教师被邀请在午休时间

完成问卷调查。随后,两位教师将接受访谈,其中一位教师及其所带的两个班级

将被作为课堂观察的对象。课堂观察为期两个月,每周一次。课堂观察旨在和调

查问卷及访谈结合以检验初中英语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是否与其表述的教师信

念一致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受到教师信念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发生了怎样的

改变。本文将尝试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他们树立

并强化正确及合适的教师信念运用于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表3.1参与教师个人信息

性别 男性:0女性:6

年龄 20-30:l: 3l-40:l 40岁以上:4

教龄 1—-5:l: ㈣0:3: 20年以上:2

学历 大专:0 本科:4 硕士:2 博士:0

职称 高级:1 一级:3 二级:1 三级:l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参与教师中40岁以上的教师有4位,占总

人数百分之六十六以上。教龄l到5年的有一位,6年至20年教龄的教师有3

位,20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有2位,总体而言这个教学团队是富有经验的。所

有参与教师的学历都达到本科以上,其中2位教师已获得硕士学位。职称方面,

高级教师有1名,一级教师有3名,二级教师1名,三级教师1名。

2)参与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研究设计

上海市徐汇中学的72名初一年级学生被选作研究对象,研究将历时2个月。

学生来自于两个班级,年龄基本都为12、13岁,他们都由参与教师中的一位所

执教。参与学生生源绝大多数来自于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英语。他

们每周有6节英语课,除周四以外平均每天一节。

这两个班级的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起基础就比较差,学习存在一定困难。过

去的预初学年里两个班级的年级排名一直比较靠后。而从预初年级升到初一,他

们又经历了原任英语教师调任,新任教师接替。总体而言,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课

堂纪律、作业反馈及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均都处于落后而不理想的状态。笔者选取

这两个班级进行研究的原因在于,班级学习情况虽然不佳,但上升空间广阔、潜

力较大,因而教师信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往往更容易体现出来并被研究手段所

捕捉。参与学生先后两次被邀请进行调查问卷以协助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第

一次调查问卷总共发放了72份,其中7份没有全部完成,剩下的65份为有效问

卷,比例为90.3%;第二次调查问卷发放的72份中有6份没有全部完成,剩下

的66份为有效问卷,比例为91.7%。为期2个月的研究中,这2个班级的学生

及其英语教师一同参与了课堂观察环节。

3.3研究工具

这篇论文旨在探寻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教师信念具有

内隐的特点,靠单一研究手段获得的研究成果往往可信度不足,因此本文主要通

过调查问卷,访谈以及与课堂观察的结合来采集数据并得出结论。

3.3.1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

教师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参与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

龄、教龄、毕业院校以及职称等。第二部分是两道关于教师信念概念界定以及影

响教师信念实现因素的多选题和一个量表,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笔者在教师

问卷的制定过程中部分借鉴参考了吕国光(2004:58.59)博士论文中的《教师信

念量表(TBI)》以及Hortwitz(1985:333.340)的《语言学习信念量表(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其中,《教师信念量表》最先是由台湾学者

朱苑瑜、叶玉珠于2000年编制的,吕国光随后对其进行过一定的修订并运用于

第三章研究设计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论文。上述两种量表已被诸多研究者运用于研究,因此信度和效度是比较高

的。原先的《教师信念量表》总共有38个选项,在制定本研究量表时笔者根据

自己研究的需要作了较大的改动。教师问卷参照了“李克特量表”,回答项分为

五个级别,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还有“极不同意”。

教师问卷旨在研究参与教师是如何看待、理解并界定教师信念这一学术概念、参

与教师的英语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和师生关系信念的现状如

何,还有哪些是影响或阻碍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等等。

学生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级、班级、

姓名及性别等。第二部分是一个由28个项目组成的量表。学生问卷的设计同样

部分借鉴了上述2种量表,但主要由笔者自己根据研究需要制定。问卷项目体现

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四个方面:学习主动性、对教师的认同感、对学习者角色的认

识与理解以及学习成绩。同时,本文在设计问卷时考虑到了与教师问卷项目的呼

应,即与教师的英语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和师生关系信念的

呼应。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师问卷中所表述的信念是否与实际教学行为相

一致、是否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卷总共有

相同的两份用于前后两次问卷调查,两次问卷所获数据的差异性及对比对研究结

果至关重要。参照了“李克特量表”,回答项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非常同意”、

“同意”、“不确定”、“不同意”还有“极不同意”。

3.3.2访谈

访谈法是教师信念研究中用以收集信息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访谈能够将

教师的观点和经验罗列起来并且勾画出他们的信念体系框架。毕竟,问卷上的项

目都是由笔者设定好的,参与教师的选择有限,而且问卷的制定者只是从自己的

角度出发去揣测参与教师信念体系的可能性,不能保证问卷上的文字可以全面地

体现并反映教师信念。而访谈时采集的数据是由受访教师自己说出来的,这一过

程中参与教师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往往可以将问卷上没有能够捕捉到的信念反映

出来,同时面对面的口头信念表述显得更为真实。因此教师访谈能更好地反映出

英语教师的信念体系以便数据分析,对于先前的问卷调查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访谈对象是笔者比较熟悉的两位教师。笔者在这所学校进行教学实习,平日

里经常向这两位教师学习取经,往来比较频繁较为熟悉。访谈对象的个人基本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研究设计

况如下:

表3.2参与访谈教师背景情况

参与访谈教师背景情况 刘老师 张老师

性别 女 女

教龄 23 12

学历 本科 硕士

毕业学校类型(高中/师范/师专月E师范大学) 师范 师范

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其中涉及到初中英

语教师信念的现状、影响或阻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等。访谈问题总共

有10个,笔者设计时参考了袁丽梅(2012)和刘烨(2004)的观点,并且与任

课教师进行过探讨。访谈是为了对调查问卷进行补充,因此问题与教师问卷中的

项目相呼应,问题如下:

1)您是如何看待英语语言的作用和地位的?

2)您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3)您认为词汇教学重要吗?您是如何教学的?您为何要如此教学?

4)您认为写作教学重要吗?您是如何教学的?您为何要如此教学?

5)您认为教师和学习者分别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6)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

7)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师生关系的?

8)您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9)您认为影响或阻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有哪些?从教以来您的

教师信念发生过改变吗?

10)您能否列举教学生涯中最令您难忘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是什么?

笔者将首先联系教师征求对方的允许,经同意后向她们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

用途以争取支持。在获取被访谈教师的理解和信任后,经协商敲定访谈的时间和

地点。笔者将按访谈提纲顺序逐项向参与教师提问,但如有需要会根据实际情况

作出调整。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将用MP3记录访谈内容,事后对访谈结果进行

整理。录音事宜会实现得到受访教师允许。

3.3.3课堂观察

检验教师信念能否在教学行为中得到落实是相当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即使

第三章研究设计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某一教师信念再先进,倘若其无法落实于实际教学,那么这种信念是不具有价值

的。合适的教师信念不仅要有其理论价值,更要能为现实教学服务,指引且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开展课堂观察就显得尤为必要。

张老师和她所带两个班级的72位初一年级学生将作为观察对象。课堂观察

为期2个月,笔者坐在教室末排用课堂观察表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

课堂观察主要分为两部分:对于教师的观察:对于学生的观察。

教师观察部分,笔者将主要观察教师在问卷及访谈中所表述的信念是否在实

际教学行为中有所体现。如果产生信念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将会尝试找出

脱节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部分,笔者将观察学生对于教师指令的反应、学

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回答问题时的音量、表情或者肢体语言等。笔者将在表格

中用Y(代表Yes)或N(代表No)来记录这些细节及两个月中这些细节可能

会产生的改变来判定教师信念是否对学生学习起到了影响及其所产生影响的具

体变现形式。观察的具体时间和环节事先会与被观察教师商定好,因此张老师很

清楚自己什么时候正在被观察。在课堂观察资料数据整理完成后,笔者会把采集

到的教师实际教学行为数据与先前教师问卷、学生问卷以及教师访谈提纲数据作

比较以得出研究结果。表格是笔者自行制定的,并参考了李洁(2002)、李彦坤

(2002)以及蒋敏红(2010)的观点,表格中项Et与师生问卷及教师访谈项目相

呼应。由于观察重点是课堂内的师生行为,因此学生学习成绩不包含在课堂观察

表中。

3.4数据采集方法

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在2013年9月和10月期间完成。

首先,笔者利用午休时间将教师问卷分发给了6位参与教师,问卷上有详细

的说明,教师都是匿名完成。25分钟后,所有教师都完成了问卷,问卷回收率

为100%。基于教师问卷,笔者对于参与教师的信念体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

把握。问卷调查以后,笔者对2位参与教师进行了采访。访谈是与两位教师事先

约定好的,她们都愿意参加此次访谈。采访内容与教师问卷上的项目呼应,笔者

由此对于受访教师的信念体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访谈中参与教师反映出了一

些笔者在问卷中未能设想到的教师信念相关信息,对于问卷进行了有效补充与强

化。笔者用MP3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记录,录音事先得到了受访教师的允许。访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研究设计

谈后,笔者将录音转化为文字稿加以整理并分析。

之后,笔者利用自修课时间在参与学生之间开展了第一份问卷调查,并在

20分钟后回收问卷。这次学生问卷总共发放了72份,其中7份没有全部完成,

剩下的65份为有效问卷,比例为90.3%。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在10月末进行,

笔者利用午自修时间在学生之间开展。本次调查问卷发放72份,其中有6份没

有全部完成,有效问卷66份,比例为91.7%。两次调查使用的是同一张问卷,

两次问卷调查都结束后,笔者将所获数据按照项目进行了对比,从中了解到了学

生这2个月中学习情况所发生的改变。笔者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课堂观察为期2个月,于9、10两月进行,张老师及其所带两个初一班级作

为观察对象。期间,笔者对这位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诸如教师教学指令、教

师语言以及肢体语言,学生是否主动举手发言、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以及小

组讨论在整堂课中所占时间等进行了记录。课后,笔者根据记录内容对张教师的

课堂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Administrator
矩形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具体研究目标包

括初中一线英语教师信念的现状以及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在第四

章,笔者将把重点放在研究所获数据上。数据将会被整合、分析并加以归类从而

获取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将会按照之前研究问题的顺序呈现出来。本文将采用糅

合的方法按照研究工具中师生部分的各自分类先汇报具体的研究数据,逐条加以

讨论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出总体结论,如此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研究

过程,并最终得出研究结果,充分利用具体数据表达的含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思考,笔者将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体系分为四个子信念,即初中英语教

师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以及师生关系信念。本文将从四个角

度来讨论学生的英语学习:学习主动性、对教师的认同、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

理解以及英语学习成绩。在随后的分析中,本文将阐述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

英语学习的总体及各维度的影响。

4.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现状

通过教师问卷以及教师访谈,本文作者对于初中一线英语教师的信念体系有

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师问卷的第一道选择题“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教师信念”,我认为它是一种——”中,有4位教师选择了“A.看法”,1位教师选择了“D.态度”,另有1位教师选择了“E.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们

大多认为教师信念的本质是一种对于事物的看法。这也与众多文献中将教师信念

界定为“看法”和“观点”大致相同。

表4.1教师对“教师信念”的定义选项 A.看法 D.态度 E.观点

被选次数 4 l l

(未被选择的选项不在表格中列出)

第二题关于教师信念影响因素的多选题中,内因方面6位教师全选的项目有

“D.教师教龄”、“E.教师个人教育背景”、“F.教师实习经验”,还有“H.教师

职业发展观”;5位教师选择了“G教师自我反思”,“C.教师年龄”有4位选择。

表4.2影响教师信念的内部因素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年龄 教龄 个人教育背 实习经验 自我反思 职业发展观

被选次数 4 6 6 6 5 6

(未被选择的选项不在表格中列出)

外因方面,6位教师全选的有A“.国家考试制度”、“B.社会期望”以及“G

学生水平与基础”;5位教师选择了“C.学校升学率”,3为教师选择了“F.课

程设置与安排”。

表4.3影响教师信念的外部因素A.国家 B.社会 C.学校 F.课程 G学生

外因考试制度 期望 升学率 设置与安排 水平与基础

被选次数 4 6 6 6 5

法。

(未被选择的选项不在表格中列出)

教师问卷中量表的1-6项目反映的是教师们对于教师信念特点及价值的看

表4.4参与教师对于教师信念特点及价值的看法均数 标准 均数 标准

对于教师信念特点及价值的看法差 差

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 4.17 O.75

2.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师信念。 3.67 O.52

3.我的教师信念始终能在教学行为中得到落实,二者保持一致。 3.17 O.753.58 0.73

4.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受到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影响。 3.33 O.82

5.我的教师信念体系对我的教学行为有影响。 3.83 O.4l

6.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 3.33 O.82

项目l中,6位教师的得分均数为4.17分,高均分表明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师

信念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不容易发生改变。在第2个项目上教

师得分均值为3.67分,说明老师们认为更新教师信念体系是有必要的。笔者认

为这说明参与教师的信念体系有时不足以应付眼下的教学任务,这种潜在的可能

性在项目3中也得到了体现,参与教师项目3的均值为3.17分。较低的均分表

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信念有时会与实际教学行为脱节,其背后隐藏的是阻碍教师

实现信念的因素,关于这一点笔者将会在后文详细探讨。各位教师项目4的均值

为3.33分,这表明教师信念在日常教学的运用中可能与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

有关,比如当学生学习情况不理想时,教师信念就可能受到牵制而无法完全发挥

作用,这也与之前项目2和3反映的情况相呼应。综合项目2、3和4,我们可

27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推测初中英语教师在实现信念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了阻碍。项目5和6反映

的是教师对于教师信念作用的看法,两项得分均值分别为3.83和3.33。笔者认

为项目5的高均值表明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师信念具有比较清楚的意识和认识,而

项目6相对较低的得分则可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比如,个别顽固的学生虽

经过教师多次教育甚至是不同教师共同教育依旧没有什么成效与改进,教师信念

对其学习的影响确实甚微。但总体而言,初中英语教师对教师信念之于教学行为

及学生学习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下面,本文将就教师信念体系中的各个子信

念展开具体论述,呈现一线初中英语教师的现状。

4.1.1语言信念

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信念指的是教师对于对英语的本质、地位及作用的看法

和观点。项目7的均值为4.00,这说明教师们的语言观都不是应试型的,教师们

的语言信念普遍不存在功利性。项目8和项目9的均值分别为3.83和3.33。项

目8的高均分说明大多教师的语言信念是具有远瞻性的而非局限于考试。这个结

果与项目7相呼应。在日常交流中教师们也经常谈到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

是能够和英语国家人士流畅地交流,真正地使用英语。项目9的得分相对较低,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考虑到了教材设计及考试要求,相对而言初中英语尤

其是低年级对于英语文化的掌握要求相对较低。而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连一些最

为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等都没能掌握好,更深入的文化学习对他们来说可能勉为其

难。项目10参与教师的均值为4.00,说明教师们都认为学好英语对于其他学科

领域的衍生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肯定了学习英语并且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表4.5参与教师的语言信念标准

语言信念 均数 标准差 均数差

7.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应付中考,英语不只是一种考试工具。 4.oo O.63

8.学习英语是为了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英语是信息交流工具。 3.83 0.753.79 0.72

9.学习英语是为了了解和体验英语文化,英语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3.33 0.82

lO.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言,学习英语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知识。 4.oo 0.63

访谈中2位参与教师对于问题1“您是如何看待英语语言的作用和地位的?”

的回答反映出的语言信念与问卷项目1.6所反应出的内容大体一致。其中刘老师

谈到:“英语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讲英语。学好英语

不光是为了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它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多便捷。比方说在学术研

2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究中许多优秀的参考文献都是用英语写的,学好英语读起来就会方便许多。”张

老师则认为:“功利一点讲当今社会出去找工作英语是必备的一项技能,而且要

学得好才行。抛开功利性目的,出去旅游遇到问题要求助外国友人,英语就能派

上很大用场,又或者年轻人平时喜欢看美剧英剧、在Twitter上跟外国人聊天,

英语学得好就不会有太大障碍。”从中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对于英语的作用及地

位持肯定的态度,她们认为学好英语的价值不光体现在较为功利性的考试、考证

或求职中,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在教学实习中跟学生进行过交流,

有的孩子表示“学好了英语打游戏就不用找汉化版”了,这虽与英语教学没有什

么关系,却也反映出学习英语并且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肯定了英语的作用及地位。

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两位教师认为是有必要的,但同时又表示限于学生基础及

课程规划、考试要求,常规课里花在英语文化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往往

是一笔带过,反而不如某些英语类拓展课里的文化教学多。但两位教师都表示对

于长远的英语学习而言文化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综合分析问卷及访谈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信念普遍肯定

了英语在学习和生活中、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价值及地位,英语绝不

仅仅是考试工具,而更像一位学习及生活的帮手,学好英语已经是一项必备的生

活技能。

4.1.2语言教学信念

初中英语教师语言教学信念指的是教师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的看法和观点。问卷项目11参与教师

得分均值为3.83,项目12为3.67,两项目的高均分表明教师们都认可初中生的

英语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必须有长期反复的操练与积累。项目13的均值为3.67

分,较高的均值表明教师都赞成用英语全程授课,这表明教师对于真实外语语境

的创设是比较重视的。然而,项目14的得分相对较低为3.17分,这表明并非所

有教师都是用英语全程授课的。笔者认为这与每个班级水平层次不同有直接关

系。班与班之间的两级分化是比较大的,因此英语授课在40分钟中所占比例也

不尽相同。结合项目13和14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与其实际教学行

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项目15的均值为4.00,这表明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目

的并不局限于让学生通过各类考试,没有应试性、功利性的体现。这与之前教师

29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言信念反映的内容一致。

表4.6参与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语言教学信念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1.鼓励学生养成每天听英语课文或新闻等听力材料的习惯3.83 0.75

是有必要的。

12.教师应该督促并鼓励学生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书籍。 3.67 0.52

13.初中英语课堂应该全程用英语授课。 3.67 0.823.58 0.85

14.我的学生全都能够接受英语授课,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17 1.17(项目 (项目

15.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不是英语教学的唯一目的。 4.00 O.6311.23) 11.23)

16.英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3.50 O.55

语言技能。

项目16均值为3.50,表明教师们基本认同英语教学是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

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教师访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对于访谈中第

二个问题“您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刘老师谈到:“初中英语的教学目

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平时我们所说的基础知识往往更多指向词汇及语法。本文认为教学目的中应该

强调英语文化的渗透,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的重视度还不够。通过深入的英语

文化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门语言,同时我们对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以及形成的原因也能有更为全面的理解。较为全面地理解英语文化后,我们才能

破除障碍与英语人士顺畅地交流。”张老师也表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许

多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虽然他们在考试中拔得头筹,在各类英语竞赛里也屡屡

获奖并且拥有各类证书,但真正与老外交流时往往会产生沟通障碍,彼此不能理

解。其背后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渗透工作做得不够。

当有了足够的英语文化作为支撑,我们才能真正的运用英语。”两位教师都谈及

了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性,肯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体现

英语的工具性。同时,她们强调了文化渗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目前在教学中的

缺失。对于这点笔者也深有体会:实习批改学生英语作文时,许多学生的词汇、

语法都没有错误,但连起来的语句带有明显的中式英语,俗称Chinglish的特征。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能够看得出学生想表达什么意思,但对于一个没有在中国

长期生活过的外国人而言确实不太可能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目的中强调英语

文化教学确实很有必要。

表4.7参与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语言教学信念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7.考试分数并非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最佳手段,应该3.17 0.75

采用多元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18.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兴趣、3.50 O.55

需要和认知能力。

1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很好,但不易操作落实。 4.17 O.75 3.58 O.85

20.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机会在课堂上发言、操练。 4.33 0.52 (项目 (项目

21.我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是由听说带动阅读和写作,因此 11.23) 11.23

4.17 o.41重点应该放在训练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上。

22.我认为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比准确性更重要。 2.50 O.55

23.学生用英语表达时,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更应该注重前2.83 0.98

者。

项目17的均值为3.17,这表明多数教师认为考试分数只是评价学生学习的

手段之一。但根据笔者观察,从笔者自己中学时期以及目前教学实习经历来看,

虽然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Daily talks、Everyday Presentation等活动可用于评价学

生英语学习,但能采用并坚持这种方法的通常都是学生基础较好的那一部分,对

于大多数班级,测验和考试的分数依旧占决定性的比例。因此,本文认为其中的

教师教学信念与实际教学行为存在一定脱节。项目18得分为3.50,这表明教师

们基本认同新教改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同了教学体系中的学生主体地

位。然而,项目19均值高达4.17,这说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始终保证学生

主体的地位,教学信念在落实中存在着一定障碍。这一点在访谈中也有所体现。

对于访谈问题6“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刘

老师给出过如下回答:

“最大挑战是学生的基础薄弱,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结果导致许多原先设定

的教学流程和步骤无法执行,教学理念无法具化为教学行为。而为了保证学生不

会前学后忘,新的一节课开头的wanning-up阶段,复习工作通常占了很大的比

例”。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对于语音、拼读的要求很高,

对于今后高年级乃至大学、终身英语学习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孩子在小学时期

没能系统地学习过音标,结果进入初中英语词汇的数量和长度、难度一下子高了

一个台阶,孩子往往不知所措,教师在接班教学的初期也往往困难重重,一个较

长单词的读音需要反复讲很多遍才能过关。我每堂课开始前都要抽学生复习前一

节课的知识,学生回答完后我在PPT上同步显示让其他学生看。有时,即使第

一位学生回答对了我也会叫第2位学生重复答案。及时反复的复习是比较好的手

31

第四苹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段,能保证学生知识的长期记忆,但也难免影响了教学效率拖慢教学进度。”

综合分析项目19和访谈问题6,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的无奈。学生的水平

确实会影响到教师教学信念的落实。

项目20教师的均值为4.33,这表明教师们普遍认为外语学习需要反复多次

的操练,并且一定要从学生嘴里说出来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具体教学手段上:项

目22的均值为2.50分,这表明教师们大都注重学生表达的准确性,认为字词的

准确性是短语和句子正确的保障,才可能实现句子的流畅性。项目23的均值为

2.83,这表明教师教学信念在更为具体的层面可能存在分歧。但原因是比较复杂

的,即使考虑到不同班级学生基础好坏的差异我们也无法判定词汇和语法哪一项

更为重要。

不过,对于具体怎样教学,我们可以借助问卷和访谈来了解。关于访谈问题

3“您认为词汇教学重要吗?您是如何教学的?您为何要如此教学?”,张老师是

这样回答的:“初一年级词汇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的读音和拼写准确,而近年来

课改教改要求中也越来越多地提到了音标的重要性。因此,在教授新单词时我会

让学生明确每个音节的发音。备课时我通常把辅音和元音用2种不同颜色标注出

来,课堂上我会让学生跟着PPT音频进行单词的整体跟读、分音节跟读,教师

带读、学生按排按列跟读或者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初一年级

英语教师在教新词汇时比较注重细节,整个过程可能比较耗时,但对于学生牢固

掌握新词汇的读音及拼写是很有必要的,反复的跟读和自己朗读与之前问卷项目

中的反复操练相一致。另外,刘老师提及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即新词汇的教学

一定要体现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而不能单独出现,否则学生很难将新词汇和生活

建立起联系,难以保证长期记忆。项目2l的均值为4.17,说明教师们都认为阅

读和写作是以足够的听说训练作为基础的。访谈也透露出相同的信息。对于访谈

问题4,张老师这样说:“写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写作中的语句组织、思考问

题的角度以及思想深度往往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甚至是多学科、多知

识领域的整体能力。初一的课文基本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课堂的类型大多数也

是听说课,这就说明听和说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写作需要较长

的语句组织能力,初一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单元和期中期末考试写

作题我们往往要求学生按照提示性问题来写,而这些问题的问答形式一般都是与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平日单元授课中听说训练相关的句型。以听说来带动写作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

法。”刘老师则表示:“要求学生按课文内句型来写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对于

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也会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一些复杂的从句或词汇到文章中去。

在训练学生英语写作的同时,中文学习一定不能放松,所谓文史不分家。而且地

理、科学等各个学科都要认真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从两

位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内容来看,她们的教学信念是相当重视写作的,并且对于初

一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具有清楚的认识,训练方式中有规范性的要求但同时又没

有卡死学生的发展空间。而对于交叉学科学习扩大知识广度的意识也值得称赞。

4.1.3对师生角色的信念

教师问卷项目24.27测量的是初中英语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初中英语教师

角色信念指的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教育工作者在英语课程、英语课堂中所扮演的

角色的看法和观点。初中英语教师的学习者角色信念指的是教师作为一名专业教

育工作者对于英语课程、英语课堂中学习者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和观点。

表4.8参与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标准

针对师生角色信念 均数 标准差 均数差

24.初中英语教师不应该直接将知识讲解、传授给学生,后者在

学习中并非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听讲不是学生最高效的学习方 4.OO 0.63

式。

25.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4.17 O.4l 3.38 0.97

地建构并获取新知识。

26.学生“如何学”比教师“怎么教”重要。 2.17 0.41

27.学生在教师辅助下摸索知识的效果大于教师直接讲授的教学3.17 O.75

效果。

项目24的均值为4.00,项目25均值为4.17,这两个项目的高均值说明教师

认为她们在课堂里主要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信念具有建构主

义倾向。项目26、27的均值分别为2.17和3.17,这表明教师的学习者角色信念

虽然有建构主义倾向,但是并不是很明显。访谈所获数据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信

息。对于访谈问题5“您认为教师和学习者分别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

角色?”,刘老师的回答如下:“我认为英语教师在课堂里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

者的角色,学生应该是在教师的辅助下的知识的主动探寻者。但组织者或者引导

者这部分的工作负担多或少要根据班级情况来定。比方说,学生整体水平较高,

13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那么教师花费在引导或者调控上的精力就会较少。”张老师认为:“英语是一f-J夕l"

语,和母语学习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缺乏语言环境。语境是要由教师来创造的,

创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提倡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

探求知识,但不能指望他们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下凭空接触并领悟许多新知识。一

般认为40分钟英语课中教师只能讲8.10分钟,剩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或操练,

但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跟上教学进度,教师话语部分可能会超出那个时

间。”从谈话中可以看出,两位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都具有建构主义倾向。她们

重视“支架教学”,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扮演

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但同时她们的建构主义倾向不是很明显,多少

会受到学生实际的影响。

4.1.4对师生关系的信念

初中英语教师师生信念关系指的是英语教师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在课

堂内外共同相处并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看法和观点。教师问卷项目

28.35及教师访谈问题7“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师生关系的?”反映了这一信念

的现状。

表4.9参与教师的师生关系信念针对师生关系信念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28.师生关系好坏对于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5.oo 0.00

29.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成绩落后的学生当作差生。 4.67 0.52

30.我的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很频繁。 3.50 0.84

31.我的学生喜欢我并且喜欢我的课。 3.67 O.523.58 1.09

32.活泼开朗的英语和稳重含蓄的教师,学生更喜欢前者。 4.∞ O.00

33.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距离以维护教师尊严。 3.67 0.52

34.中国学生可以被允许像西方学生一样直呼教师英语名字。 2.oo 0.00

35.学生下课可以被允许经常进教师办公室跟教师聊天。 2.17 0.41

项目28的均值为5.00分,说明所有参与教师都肯定了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

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项目29所表达的观点绝大多数教师也都表示认可,均

值为4.67分。项目30和3l的均值分别为3.50和3.67,这表明在参与教师看来

英语课总体上师生互动是比较频繁的,而学生大多也对课程持积极的态度。项目

32的均值为4.00,这表明教师大多认为初一学生偏爱性格开朗的教师,而英语

教师则更需要像西方教师那样活泼随和,更利于和学生沟通。不过,项目33.35

3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的均值分别为3.67、2.00以及2.17,说明参与教师对于教师和学生身份的区别还

是看得比较重的,问卷数据告诉我们尽管初中教师认识到活泼开朗的教师更易受

到学生欢迎,但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教师威严还是有必要的,访谈问题7

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刘老师认为:“教师热情开朗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

间就可以走得很近,初一学生说到底还是小孩子,他们的自律能力依旧较弱,所

以作为教师还是要保持威严,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对学生们严厉一点。但是,今

天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家庭溺爱容易导致他们心理比较脆弱,如果严厉地

批评过孩子需要及时跟孩子沟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同时不会有心理负担。”

张老师表示:“现在的初中生和以前学生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有自己的想法和主

见,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英语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

时或许可以适当地借鉴西方社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之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独立见解,要学会去倾听学生表达自己的合理意见,在适当的场合可以赋予学生

与教师开展辩论的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此外,两位教师都谈及一点就是作

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关爱学生,不光从学习上还要从生活上。课堂内教师是传道

授业解惑者,课堂外要承担孩子监督人的责任,部分承担孩子父母的责任。两位

教师都认为,初中生年龄虽小但是他们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教师对于他们的好

他们会记在心里并且反映在学校生活中。

综合分析教师问卷和教师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英语是一门西方的语言并

且在英语教学中涉及许多西方社会的思想及生活方式,但在初中英语教师的师生

关系信念中维护教师威严依然是很重要的。同时,在这一信念中教师们也强调了

对学生的关爱及与学生的沟通,阐明了师生关系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影响。

4.2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下面笔者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包括总体性影响

和各维度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得出研究结论。

4.2.1第一次学生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量表共有28个项目,问卷参照了“李克特量表”,每个级别对应一

个分数,分别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不确定”3分、“不同意”2

分以及“极不同意”1分。第一次学生问卷调查在9月初开展。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学习主动性

问卷项目1.10测量的是学生英语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学生项目1的均值为

2.57,表明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是很消极的。项目2和3的均值分别为2.29

和2.29,这表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带有很强的应试倾向,对他们而言学习英语最

终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项目4的均值为2.29,表明参与学生的听课效率很低,

这也往往是学习落后班级常有的特征。

表4.10参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我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 2.57 O.98

2.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2.29 1.25

3.不论英语是否从中考科目中取消我都会认真学习英语。 2.29 1.38

4.英语课上我能做到认真听讲。 2.29 1.25

5.我每天都会及时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 1.86 1.222.24 1.22

6.英语学习中遇到不懂的我会及时寻求帮助以求解。 1.57 0.79

7.我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 2.86 1.35

8.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2.86 1.35

9.我保持着每天听英语课文或新闻等听力材料的习惯。 1.86 1.22

lO.我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书籍并且背诵课外词汇。 2.oo 1.4l

项El 5、6、9、10的均值分别为1.86,1.57,1.86以及2.00。从4个低均值

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非常差,基本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体现。项目7和8

的均值都为2.86,这表明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并上交作业。作业也是复

习工作的一部分,项目7和8的均值与之前5、6、9、10的惨淡得分相呼应。综

合分析前10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出参与学生的整体学风比较糟糕。

2)对教师的认同感

项目1l到18反映的是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同感,包括对于教师本人以及教师

所上的课的两部分认同感。项目11的均值为4.29,这表明活泼、热情开朗的教

师对学生更具吸引力。项目12的均值为2.43,说明学生对于英语教师或英语课

有抵触感。项目13.16的均值分别为2.86,2.86,2.7l及2.71。由于第一次问卷

是9月初进行的,本文认为不到3分的均值可能与师生之间尚未熟悉有关。但项

目15的低分则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需求及能力认识本来就不清

楚有关。项目17均值为2.29,这说明较大比例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这应

该跟参与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不无关系,而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也往往导致课堂

师生交流的断断续续夹杂障碍。项目18的2.71分均值可以反映出这一信息,而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笔者最初的课堂观察中冷场时不时会出现。

表4.1 1参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对教师的认同感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1.活泼开朗的老师和稳重含蓄的老师,我更喜欢前者。 4.29 0.49

12.我喜欢我的英语老师并且喜欢上英语课。 2.43 0.54

13.英语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2.86 O.69

l 4.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外很关爱学生,经常跟学生沟通。 2.86 1.07

15.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及需求,符合学生的 2.86 0.982.7l O.95

认知能力。

16.我觉得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我能够学好英语。 2.7l O.76

17.我能够听得懂英语老师的课,跟得上教学进度。 2.29 1.25

18.英语课师生互动很频繁,课堂气氛很融洽。 2.7l O.76

综合分析项目11到18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最初对于英语课或英语老师

具有抵触感,师生关系不明朗,课堂教学的推进有阻力。

3)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问卷项目19.23反映的是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项目19

的均值为4.00,项目20均值为2.57,表明学生的学习是比较被动的,对于自身

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中缺乏建构主义倾向。而这一点与之前教师的角色信念有一定

冲突。项目21和22的均值为4.14和4.00,表明学生对于任课教师的依赖程度

很高,学习是消极被动的,但本文同时认为项目22的均分可能由于学生慑于教

师的威严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项目23均分为4.43,说明大多数学生很少考

虑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合适有效而只是机械地学习,体现了其较弱的主观能动性。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参与学生对于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是被动消极的,他

们基本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非知识的建构者。

表4.12参与学生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9.我希望英语老师直接把教学内容告诉我们。 4.∞ 1.16

20.我希望在英语老师组织和引导下主动探求新知识。 2.57 0.98

21.我从不对英语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质疑。 4.14 O.903.83 1.15

22.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标准应该完全由4.oo 1.00

教师来主导,学生不应参与决定。

23.教师“怎么教”比学生“如何学”重要。 4.43 O.98

4)学习成绩

项目24.28反映的是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项目24均值为1.29,反映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基础尚可的学生凤毛麟角,这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项目

25均值为2.71,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学生英语成绩尚不能达到及格线,情况堪

忧,任课教师任务非常艰巨。之前几个项目已经告诉我们参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很

不理想,项目26均值为3.57,项目27为2.14,两个项目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满

足于现状,对于英语成绩并不怎么在乎。项目28均值为1.7l,可以看出参与学

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缺乏信心及动力。这也与之前反映出的较弱学习主动性、对

英语课程或教师潜在的抵触还有被动消极的学习者角色理解相一致。

表4.13参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24.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达到良好水平。 1.29 0.76

25.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及格线。 2.7l O.95

26.我对于我目前的英语学习成绩满意。 3.57 O.54 2.29 1.15

27.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需要有显著提高。 2.14 1.07

28.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有显著提高。 1.7l O.95

4.2.2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

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在lO月底进行,所用问卷及对象和第一次相同。通过

两次问卷中项目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测出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

影响,并且问卷将会与教师访谈还有课堂观察结合以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1)学习主动性

问卷项目1.10测量的是学生英语的学习主动性。参与学生项目1的得分均

值为3.29;项目2和3的均值分别为3.oo和2.86;项目4的均值为3.14。

表4.14参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我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 3.29 0.76

2.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3.00 1.16

3.不论英语是否从中考科目中取消我都会认真学习英语。 2.86 0.90

4.英语课上我能做到认真听讲。 3.14 O.69

5.我每天都会及时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 2.86 1.352.90 1.2l

6.英语学习中遇到不懂的我会及时寻求帮助以求解。 2.57 1.13

7.我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 3.57 1.27

8.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3.29 1.38

9.我保持着每天听英语课文或新闻等听力材料的习惯。 2.29 1.38

lO.我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书籍并且背诵课外词汇。 2.14 1.68

项目5、6、9、10的均值分别为2.86,2.57,2.29以及2.14;项目7和8的

均值分别为3.57和3.29。综合分析前lO个项目在两次问卷中的变化我们可以看

38

Administrator
矩形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出参与学生的整体学风有了_定改善。

2)对教师的认同感

项目11到18反映的是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同感,包括对于教师本人以及教师

所上的课的两部分认同感。项目11的均值为4.29,项目12的均值为3.43;项目

13.16的均值分别为3.57,3.71,3.29及3.43;项目17均值为3.14,项目18为

3.43.

表4.15参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对教师的认同感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1.活泼开朗的老师和稳重含蓄的老师,我更喜欢前者。 4.29 0.49

12.我喜欢我的英语老师并且喜欢上英语课。 3.43 0.54

13.英语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3.57 0.54

1 4.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外很关爱学生,经常跟学生沟通。 3.7l O.76

15.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及需求,符合学生的 3.54 0.793.29 O.95

认知能力。

16.我觉得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我能够学好英语。 3.43 0.79

17.我能够听得懂英语老师的课,跟得上教学进度。 3.14 1.07

18.英语课师生互动很频繁,课堂气氛很融洽。 3.43 0.79

综合分析项目11到18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英语课及英语教师的印象比起

第一次问卷时有所改观,师生关系有较大改善,课堂教学进展比之前顺利。

3)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问卷项目19.23反映的是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项目19

的均值为3.43,项目20均值为3.29;项目21和22的均值为3.86和4.14分;项

目23均分为4.14。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参与学生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有了积极的转向,他们逐步开始有了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

表4.16参与学生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19.我希望英语老师直接把教学内容告诉我们。 3.43 1.27

20.我希望在英语老师组织和引导下主动探求新知识。 3.29 1.25

21.我从不对英语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质疑。 3.86 1.353.77 1.24

22.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标准应该完全由4.14 0.90

教师来主导,学生不应参与决定。

23.教师“怎么教”比学生“如何学”重要。 4.14 1.46

4)学习成绩

项目24.28反映的是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项目24均值为1.57,项目

39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均值为3.43;项目26均值为2.43,项目27为3.29;项目28均值为2.7l。可

以看出参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比起之前有所提高。同时,

学生对于自己的英语成绩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表4.17参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 均数 标准差 均数 标准差

24.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达到良好水平。 1.57 0.79

25.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及格线。 3.43 0.54

26.我对于我目前的英语学习成绩满意。 2.43 O.54 2.69 0.99

27.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需要有显著提高。 3.29 0.76

28.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有显著提高。 2.7l 1.1l

4.2.3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对于教师访谈问题8“您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什

么样的影响?”,刘老师这样认为:“教师信念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和英语

学习的看法和理解,影响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角度。不同的出发点就会影响到他

们的学习动机及在英语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经历。”张老师谈到:“教师信念会影

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到底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还是主

动的知识探索者等,同时信念往往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好坏。如果一名教师

内心认定某某学生是坏孩子或者直接称呼其位差生,那么信念所带来的心理暗示

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到这名教师的行为,如此师生关系难免处理不当。”

将两次学生问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问卷各项目的均值都发生了变

化,体现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包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对英语教师的认同感、

对学习者角色的理解与认识以及英语学习成绩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笔者在课堂

观察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比以前更为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比例有所

提高,作业反馈情况也比开学初有了大幅度的改观。课后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中也

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发生了正向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作用于学生英语学习,

影响着学习,而之前教师问卷及访谈的数据已经告诉我们教师信念会影响到教师

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影

响。接下来本文将阐述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各维度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通过问卷、访谈以及课堂观察所获得数据来探讨初中英语教师

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各维度的具体影响。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1)对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影响

我们首先看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变化。比较两次次学生问卷,项目1的均

值从2.57变为3.29,这说明参与学生比第一次问卷时更重视英语学习。与之相

应的,项目4、7、8的均值也分别增长为3.14,3.57以及3.29。这说明在张老师

的语言信念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教师问卷和访谈的数据

告诉我们张老师的语言信念里英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学习英语不光是为

了通过学校内外的考试。在日常教学里,笔者也观察到张老师经常教导学生“不

要以通过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唯一目的”。此外,在张老师的语言教学信念中强

调了文化渗透的重要性。这一点也落实在了她的实际教学中。在讲语言点时,她

不会仅限于知识点本身,而通常会加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做可以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运用联想记忆更好地记住学习内容。学生问卷项目2和3

的均值分别从2.29和2.29上升到了3.00和2.86。不过,项目3的均值变化很小,

笔者认为这跟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初一学生平均13岁左右,他们的玩心依然

很重,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能偷懒就尽量偷懒,除了体育课现阶段大多数的主课副

科一旦取消对他们而言都是欢欣鼓舞的好事。项目5和6的均值分别从原先的

1.86和1.57变为了2.86和2.57,可以看出学生对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

增长。本文认为张老师的信念体系中许多子信念促成了这一点。之前已经探讨过,

张老师的语言信念使学生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主动

性。而张老师的教学信念中提到过英语学习需要反复的操练与即使的复习。课堂

上可以经常观察到张老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操练语言技能,并且在新课开

始前即使组织学生复习113的知识。回家作业是复习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可

以视作一种操练手段。第二次学生问卷项目5和6均值上升是在张老师语言教学

信念影响下发生的。另外,本文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到张老师经常在课后主动询问

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有疑问,教学以外也对学生的成长很关心。学生有急事找不

到班主任的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帮忙。本文认为这是张老师的师生关系

信念的体现,正如她在访谈中所表述的“课堂内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课堂外

要承担孩子监督人的责任”。师生关系信念指引着张老师的教学行为,良好的师

生关系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就如第二次学生问卷项目6所显示,学

生敢于不懂就问也愿意向张老师提问。但平心而论,项目5、6目前的均值说明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整体的学习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数值的增长来源于一部分学生主动性的

提高。项目9和lO的目前均值为2.29和2.14,相比其他项171与第一次问卷调查

的均值差别不大,尤其是项目10和第一次问卷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说明教师

信念基本没能发挥影响。对此笔者的理解是,参与学生来自实力较弱的班级,原

本基础就较差,虽说教师的信念体系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是他们许多

课内知识都还未能全部消化,总体仍处于还债阶段,需要花比其他班级同学更多

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旧知识,自然没有时间去理会教材以外的知识内容。而且,

学习较差学生的一个通病就是做作业效率低下,所以他们没有时间用于每日听读

材料或者背诵课外词汇。笔者观察到的许多班中排名靠后的学生背诵课内词汇或

篇章都存在较大困难。

综合两次学生问卷项目均值的变化以及笔者的观察可以看出,初中英语教师

的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和师生关系信念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2)对学生之于教师认同感的影响

第二次学生问卷项目ll的均值为4.29,与第一次问卷时相同,说明学生偏

爱热情、活泼开朗的教师。项目12均值为3.43,比第一次问卷的2.43有了明显

提高。同时,项目12与项目13、14的均值相呼应,后两者在第二次问卷中的均

值为3.57和3.7l,均比第一次问卷数值有较大提高。本文认为这样的变化中存

在着张老师教师信念的影响。首先是张老师语言信念的影响。之前提到过,张老

师提倡英语不是单一的考试工具,这样的信念会让学生看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

价值,同时也能淡化“考试”两字给他们消极影响。压力缓解后,学生会更愿意

投入到英语课程中去。初一年级的孩子大都很单纯,他们喜不喜欢一门课很大程

度上跟喜不喜欢任课教师有关,张老师的师生关系信念构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增强了学生对于她及英语课的认同感。张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研究全程,笔

者从未见过张老师用“差生”或其他类似的字眼来称呼指代学习落后的学生,不

管是否有学生在场。访谈问题10“您能否列举教学生涯中最令您难忘的一件事

(或几件事)是什么?”则深入反映了其师生信念的影响。张老师谈及了班中一

个孩子。他小学有段时期遭到小恶霸的欺负,长期积压的怨恨与委屈使得他具有

暴力倾向,为一些小事就常常跟同学动手,甚至教师在场也是。“没有一个孩子

土塑堕整丕堂亟主堂焦鲨窒 蔓四童塑堡坌堑量过迨

天生就喜欢打架”是她的观点。对这个学生,张老师没有简单粗暴地对其训斥,

而是经常找这位学生谈话了解背后的原因。起初孩子很抵触,还骂她是“假惺惺”,

但张老师保持了耐心,本着对孩子关心负责的态度没有放在心里,依然主动去找

孩子谈话,她并不是孩子的班主任。她的坚持不懈得到了回报。笔者观察到,最

后一次找那名学生促膝长谈后,他独自在走廊里低着头若有所思徘徊了很久。此

后课堂中或是课后笔者再没听过见过那名孩子再惹事。有一次他似乎想动手,但

目光与张老师接触的一刹那他放弃了。这是张老师的师生关系信念的影响力,是

信念落实到行动所产生的效果,正如她所相信的,学生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教

师对于他们的好他们会记在心里并且反映到学校生活中去。

张老师的语言教学信念具有建构主义倾向,所以她很注重支架教学在平日的

运用。备课中她会充分考虑自己班上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认识程度,根据学生的接

受能力来搭建构架。虽然学生的基础差导致教学进程有时放缓,但学生学过的知

识一般都能牢固地掌握,从课堂内的句型操练及回家作业反馈情况来说都比较理

想。问卷数据也显示张老师的信念对学生产生了正面影响,第二次问卷项目15、

16、17的均值分别上升为3.29,3.43以及3.14。由于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生的

需求及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英语课中,课堂观察显示主动举手回答

问题的学生比起研究最初一、两个星期明显增多。项目18均值从2.7l变为3.43

也验证了这一点。综合分析项目11.18在两次问卷中的变化及课堂观察采集到的

信息可知,张老师的教师信念影响并增强了学生对英语教师及英语课的认同感。

3)对学生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的影响

学生问卷项目19.23反映的是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第一

次问卷中学生对于自己的角色认识是消极的、被动的,第二次问卷中这一现象有

了改观。项目19的均值由4.00下降到了3.43,而项目20的数值从2.57上升为

3.29,两项数据的前后变化说明学生对于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开始变得积极

主动。笔者认为这是张老师的师生角色信念产生了影响。她在教学中很注重如何

正确合适地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笔者的课堂观察中也能看到,张老师通常

不会直接将新知识告诉学生或在PPT/板书上罗列出来。在课堂导入阶段,她常

常会从学生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如电影或动漫出发,以此作为媒介让学生经

由自己熟悉的事物一步步地找寻出知识点。在这一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学生的行

43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倾向是主动向前的,包括一些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都会大胆地说出心中的想

法。学生的回答难免出错或者偏颇,这时张老师往往进一步给予提示,或者微笑

示意其坐下让其他同学发言直至有学生达到点上。除非时问拖得太长,否则张老

师一般不会直接公布答案。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搭建知识

的构架,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并且保证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有利于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与之相应的,第二次问卷项目23的均值

为4.14,虽然变化不大但至少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已开始思考省视自己的学习方

法,而非原先那样完全依赖于教师,逐渐体现出了主观能动性。项目21和22

的均值在两次问卷调查中差异不大,为3.86和4.14。较小的差异说明学生内心

对于教师信任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尤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尊师重道的

思想确定了师生间如同上下级的关系。笔者认为现在的初中生虽然个性比较强很

有主见,但初一学生年纪毕竟还小,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的标准等

重大事件上还是倾向于听从教师的安排。综合分析教师和学生问卷、教师访谈以

及课堂观察,张老师的师生角色信念对学生认识、理解自我角色具有积极的导向

作用。

4)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学生问卷项目24.28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现状。和第一次调查相比,项

目24的均值上升为1.57,说明参与学生的良好率有了一些提高。项目25这次的

均值为3.43,表明更多的学生现在能考到60分。笔者认为张老师的语言教学信

念及角色信念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上所述,张老师认为外语教学中及时的复

习是很重要的。这一信念在她的教学行为中付诸实施。每节新课前,张老师都会

组织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忆。除了复习的时效性,张老师还注重复习形式的多样

性,比如让学生开展辩论或小组竞赛以复习学过的句型等。反复多样的复习手段

很好地巩固了教学内容。角色信念方面,她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作为

课堂主导者为学生搭建向上的平台。必要的时候她会为学生做出示范,在学生模

仿成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将内心所想与知识点结合加以操练。张老师对于

学习者的信念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不光要会模仿着读出来写出来,更重要的是

要融入自己的思考,积极地主动地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整堂英语

课,学生能得到足够的“火力支援”,并有一种主导自己学习的感觉。心甘情愿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态度比起开学初有了较大改观,学习成绩相应

也有所提高。项目26和27反映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现阶段英语学习的评价,均值

分别为2.43和3.29。和第一次问卷中的3.57及2.14相比,学习态度的端正使学

生对于自己较差的学习状况有了危机感。笔者观察到,不少学生课后开始带着作

业或课外习题跑去办公室请教张老师,有的学生则会忧心忡忡地询问自己的英语

该怎么办。危机意识产生的同时是学生学习动力及自信心的提高,他们认为自己

学习是有希望的,所以会去主动求教。问卷28的均值由1.7l上升到2.7l体现了

这点。

张老师的语言教学信念引导她采取了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自己教师角

色及学习者角色信念以及师生关系信念的导引下让学生正视了自己在学习中应

该扮演的角色并建立、维持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她的教师信念影响下,学生的

英语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4.3影响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实现的因素

之前我们已经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现状,包括总体现状以及各子信

念,即教师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教师角色及学习者角色信念以及师生关系

信念的现状及具体表现形式。同时,通过教师问卷、教师访谈、两次学生问卷以

及课堂观察,笔者发现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且影响是积极的、多方面的,有助于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包括总体性影响以

及对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学生对自身学习者角色的认识

与理解以及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然而,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尽管教师信念

大多能够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但信念与行为有时也会产生脱节,说明存在阻碍教

师实现信念的因素。比如,教师问卷项目3参与教师的均值为3.17,这表明并非

所有教师都能落实自己的信念或者将每一条信念付诸实施。研究发现,阻碍初中

英语教师信念实现的因素主要有这些:

1)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

项目4的均值为3.33,表明部分教师赞成自己的教师信念在实施过程中受到

学生实际情况的影响,这在与受访教师的谈话中也得到体现。当被问及问题9“您

认为影响或阻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有哪些?从教以来您的教师信念

发生过改变吗?”,张老师表示:“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基础好坏是比较

45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常见且特征外显的一个,而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受其影响最大。比如,习惯于带

成绩较好班级的教师新学期转接较为逊色的班级,其一贯持有的语言教学信念在

落实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阻碍。IEl失r]识复习过渡到新知识的速度、新知识的呈现形

式、难度和数量、学生接受和理解消化新知识所需时间的长短等各方面都会发生

改变。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师语言教学信

念的实施,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教师信念有时被迫做出一些改变。”

项目14较低的均值为也能够支持张老师的观点,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英语

全程教学。有时候即使运用了最简单的英语词汇学生也有可能理解不了,这时候

教师不得不用中文进行讲解,这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真实语境的创设。学生感到

学习重重受阻,教师也倍感挫折。笔者曾有一位朋友在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代课,

班中有些学生连26个字母都背不出,极大地束缚了他的教学,同时严重地削弱

了他的工作积极性。

2)学生年龄

访谈中张老师认为自己的师生关系信念随着教龄的增长也发生了一定的改

变,对学生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亲密一严厉一严厉+友好”的过程。其中学生的

年龄特征是令教师有点无奈却又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刚踏入工作岗位时,和

许多年轻教师一样,认为应该跟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下课经常来办公

室聊天。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时间长了学生胆子开始大起来,不仅音量

越来越大,甚至有个别学生居然在办公室打闹着玩,严重影响了其他教师办公和

休息,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更糟糕的是过度亲密导致教师威严的降低,结果有

段时间课堂纪律很差。”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张老师当时经验不足、教师信念不成

熟的表现,而不良影响也促使她的师生信念发生了改变。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好动的,并且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很多在大

人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就是趣事的触发点,往往惹得他们哄堂大

笑。这种情况很普遍,但与学生的成绩高低并无直接联系,有些孩子虽然成绩出

类拔萃,但低年龄的特征使得他们跟其他成绩较差的孩子一样幼稚。而另一种情

况是,破坏课堂纪律的有时候反而经常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孩子。他们聪明、具有

天赋,学习成绩优良,但却很容易骄傲自满、自以为事,并不乏喜欢爱哗众取宠,

认为自己上课不听也能学好。课堂观察期间一个班中英语成绩最好的孩子是被点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名批评最多的。和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交道时需要带有一定的童心,但如果把握不

好尺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信念往往会发生改变。

3)外语考试制度

刘老师认为比较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是教学信念,影响因素来自多

方面。“外语考试制度是比较重要的一项。经历了从英语学习者到英语教授者的

角色转换,我总希望能尽可多地将自己所学教给学生。我们一直提倡反对应试教

育,但绝大多数学生终究是要走进考场参加笔试的。目前国情下,中高考依旧是

相对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所以社会期望决定了我们教学中较大一部分资源

要用于为学生考试而进行的操练。这无疑限制了教师教学信念的施展。”另一位

教师没有参与访谈,但平日里的话语里也透露出对成绩的重视,认为成绩就是业

绩的体现,只要所执教的班级成绩好,那么学校领导或者学生家长就都会给予教

师肯定的评价,成绩好是硬道理。社会大众在谈论学校的教育质量时,也基本都

将中高考排名作为衡量依据。关于外语考试制度限制教师信念发展的议论并非第

一次提起,笔者在查阅文献以及和其他教师日常讨教之中也经常看到类似的观

点。不过近几年考试改革盛行,部分省市可能会在未来几年试点将英语从高考统

一考试科目中取消或降低分值比例,这或许能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师充分发挥其教

师信念的作用和影响。中考英语改革方面并没有太多相关信息。

4)学校地理位置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学校偏远的地理位置也阻碍了教师信念的落

实,只是在笔者的实习学校没有体现出来。如今的英语课很依赖于多媒体设备的

辅助,尤其是在真实语境创设环节更能体现价值。徐汇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

办学校,地处上海市繁华的徐家汇,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各种教学设备齐全,拥有

丰富的教学资源。相比而言,虽同处于上海市行政管辖,一些郊区的偏远学校在

硬件配备上跟诸如徐汇中学等市区学校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将会限制教师信念

的贯彻与落实。而另一方面,许多市区的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因为交通不便而不愿

意到这些学校工作,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偏远学校的师资力量,使得生源质量

常年得不到提升,反过来制约了教师信念的落实。

47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结语

5.1主要的研究发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个案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具体

研究目标包括三方面:

1)个案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现状

研究表明,个案初中教师们认为教师信念的本质是一种对于事物的观点并且

教信念体系形成一般是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改变的。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体系中主要

有这样一些信念:教师的语言信念、语言教学信念、师生角色信念以及师生关系

信念。

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信念表明教师认识到英语是一种多功能性的语言,其用

途远远超出单纯的升学或求职,学好英语能为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学习英语要

体现其工具性,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要体现相同的思想,不能一味强调考

试的重要性而让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厌恶英语学习,而初中阶段这一思

想的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同时了解一定的英语文化。真正地学

习一门语言应该建立在对其文化所具有的了解之基础上,语言学习不应只是简单

地学习词汇和语法,否则学生充其量只是在学习符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

要尽量用英语全程授课,那样有利于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需要积累和

反复的操练、磨合,所以教师在课堂要给予学生充分机会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及

时的复习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保持记忆的新鲜;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主张教师是课

堂的主导,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教学主体,即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

生扮演的角色是积极的、主动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模式已不适合今天

的英语学习,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

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加以反复操练以日趋完善;教师的师生关系信念里,教师既

要担当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又要担当孩子监护人的指责。良师益友依然是提倡

的师生关系模式,但实际操作起来绝非一句口号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思

考。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和以前相比显得更有个性更有思想,教师的工作负担

进一步加大。简单的训斥已不再是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需要以耐心和细心去处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而年轻教师在这一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功夫。

2)个案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总体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

主动性、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学生对于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生英语

学习成绩这四方面的具体影响及表现形式。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假设,即个案初

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初中英语教师

的语言信念及语言教学信念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当教师对于英

语语言的认识多样化、全面化而非仅仅停留于考试工具的层面时,教师的信念会

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降

低他们对于学习的抵触感。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有了一定提高,对于英语的看

法不再单纯将其看做考试工具,不再应试化、功利化,因此逐渐变得愿意学习这

门课程。本研究中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信念很重视真实语境的创设以及英语文化

的渗透,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在教师信念的影

响下,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显著改善,随着研究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做

到遵守纪律认真听课,从作业上交的时间、作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改观。

初中英语教师的师生关系信念对学生之于教师的认同感的影响最为显著。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目标,教师对于学生长期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逐

渐对于教师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学生由原先对于教师的抵触和缺乏

信任逐渐转向喜欢任课教师并且愿意主动和教师进行学习及生活上的交流,对英

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有了一定提升。同时,案例中的教师们张弛有度,在

必要时保持了教师的威严感,保障了日常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此外,教师的语

言信念在学生对于教师的认同感这一点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因为教师没有

给学生灌输“英语是考试工具”的观念,学生的学习压力有了一定缓解。同时,

当他们看到教师时,他们不会单纯地将教师看做“催促他们读书以考出好分数”

的人,因此对于教师的认同感也有了积极的改变。

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也随着教师信念的影响发生了转变。

在这一点上,个案教师的师生角色信念所起的作用是最显著的。今天的初中英语

教师已经一改以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模式,转而注重在建构主义

49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框架下开展教学。教师们在课堂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机会来操练英语技能。支架

教学法为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理解知识并消化知识铺平了道路。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尤其是外语学习中过度依赖于教师是错误的,自己要去努力

扮演主动者的角色,在教师的牵引下主动地建立知识的构架。同时,越来越多的

学生开始自觉主动地对教学知识和内容进行记录。日积月累,学生逐步成为了自

己英语学习的主宰者,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案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教师的认同感以及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和

理解的转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良好率和及格率有了一定比例

的上升,这也归功于教师信念的积极影响。

3)阻碍个案初中英语教师实教师现信念的因素

个案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了正向的、积极的影响,但在

信念落实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包括:学生较弱的英语学习

基础、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国家英语考试制度以及偏远的学校地理位置。

学生薄弱的基础会限制教师教学手段的实施并拖慢教学进度;低年级学生爱玩的

天性导致某些学生上课管不住自己要说话,这种情况在男生中更为普遍,结果教

师不得不花一部分时间于管纪律,阻碍了信念的落实;现行的外语考试制度决定

了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一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跟考试相关的操练中,而偏远的学校

位置从软件和硬件上都会对教师信念的落实施加负面的影响。

除此以外,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初中生语文学习重视度的缺乏所导致的对于我

国本土知识与文化缺乏了解令人担忧。外语学习,尤其是今后高层次的外语学习

必须有一定的母语水平作为支撑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阅读理解中学生认识每一个词汇,但通篇读下来往往无法理解文章的要义,其背

后原因是语文水平的低下。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作为一名文科教师督促学生端

正态度认真学习母语也是很有必要的。

5.2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为一线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教师信念影响着教学行为,指引着后者在日常教学中的操作,从教师信念出

发寻找能探寻问题的根源。当教学工作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可以从自己的信念入

手查找原因,而不是仅仅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适当。具体而言,初中英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不能简单地把英语看做通过考试博取各类证书的工

具,而是要从内心认识到这门语言多样化的功能性,并同时将这一信念传播给学

生。在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抛弃“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操

练英语技能的重要性并给与学生充分的机会,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

境。初中英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努力为学生搭建

支架,帮助他们主动地建构知识、探寻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直接告诉他们。

教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要有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承担起知识传播者和监护人

的双重责任,关爱学生的同时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成长。

教师们应该强化自己的信念意识和反思意识。每天的工作或是每一节课开始

之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信念的落实有一定的预判。上课过程中或其他教学工作

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留意自己的信念与行为的匹配度。而每节课课后或是教学

工作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验证自己的教师信念是否正确合

理,是否与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相符合。如果产生了信念和行为脱节的情况,

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可以通过自己反思,也可以和同事进行交流,并及时寻

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个人的思维和视角往往有局限性,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或座

谈会可以开阔视野,强化每个人对教师信念的重视度,如谈谈对于教师信念的定

义、特点、分类等的不同理解。教师们可以就信念实施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及消极

因素进行重点讨论,列举可能存在或者已经遇到的阻碍教师信念(包括具体的子

信念)发展的消极因素,将大家共同认为的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不良因素汇总记录

下来,并群策群力共同商定对策和解决方法。

除了和同事之间的交谈,教师们也可以找机会找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学

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的,教师信念最终要发挥作用、教学要显现

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如果教师信念和学生信念产生脱节

则教师之间再多再深入的研讨也只是徒劳,停留于理论层面。因此,教师也需要

对学生的思维层面有所了解或者进行一定研究,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此以外,教师应该加强与教师信念研究相关的理论学习,尤其是自己所授

学科的教师信念研究的学习。国外的教师信念研究比起我国处于领先的地步,但

是中国的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国外文献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多从中国英语教学的

视角去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在中国国情下将教师信念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与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教学工作中去。

5.3研究局限与不足

通过本研究,笔者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但是,本研究存

在一定局限和不足。

首先是研究时间比较短,只有两个月。在此期间笔者能够获取的研究数据和

信息相对有限,比如个案初中英语教师信念对于个体学生学习影响的程度、在班

级范围内影响到的学生广度以及教师信念本身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等。

更长时间的研究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及信度。

其次,本研究中的样本数量有限。参与教师仅有6人,参与学生仅有72人,

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笔者所获数据的全面性。另外,笔者所在实习学校没有初中

男性英语教师,因此参与教师都是女性,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所在。未来的研究

中研究者需要避免陷入同样的窘境。本研究的参与学生为初一年级的孩子,未来

的研究者可以就二、三年级的初中高年级研究者展开研究。

致谢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三年研究生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这三年的求学历程,

想到那些教导我、督促我、鼓励我的人,心中感激万分。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李四清副教授,感谢他这三年来耐心细致的教诲与指

导。本论文的选题、构思、文献收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最后的定稿等各方面都

得到了李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极大的帮助。恩师的教导使我得以完成论文写

作。借此机会,我要向李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教育学院的各位老师,他们严

谨治学的态度令我敬仰和钦佩;他们的博学多才扩大了我的视野,让我增长了见

识,使我终生收益。在此,衷心感谢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教育学院各位老

师的教育和培养。

再次,论文的如期完成也得益于上海市徐汇中学诸多老师和孩子的帮助,在

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的真诚待人与无私帮助不仅帮我完成了论文,也让

我为今后的教师职业道路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与此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无限的

支持,他们无私的爱与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Abelson,R.Differences between belief systems and knowledge systems【J】.Cognitive Science 3

(1979):355-366.

Allen.L.Q.Teachers.Pedagogical Beliefs and the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5.5(2002):5 1 8-529.

Bailey,K.M.et a1.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Serf,s Source【M】.Boston,M A:

Heinle&Heinle,200 1.

Basturkmen,H.et a1.Teachers’Stated Beliefs about Incidental Focus on Form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J】.Applied Linguistics 25.2(2004):43·72.

Borg,M.Teachers’beliefs【J】.ELTJournal 55.2(2001):186-188.

Borg,M.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A Review of Research 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Know,Believe and Do【J】.Language Teaching 36(2003):8 1-1 09.

Breen.M.P.et a1.A Making Sense of Language Teaching:Teachers’Principl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J1.AppliedLinguistics 22.44(2001):470-501.

Buchmann,M.The use of research knowledge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J】.American

Journal ofEducation 92.4(1986):421-439.

Clarke,D.&Hollingsworth,H.Elaborating a model of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 8.8(2002):947-967.

David,G&Lindsay,M.Establishing Self-Acces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Gardner,D.&Miller,L.Teachers’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the real classroom【J】.Reading

Psychology 5(1986):97—104.

Johnson,K.An introduction to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Pearson ESL,200 1.

Kagan,D.M.Implications of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J].Edcuational Psychologist 27.1(1 992):

65-90.

Kagan,D.M.Ways of evaluating teacher cognition:Inferences concerning the Goldilocks

principle【J】.Review ofEducational Research 60(1990):419-469.

Martin,L.et a1.Transforming School Cultures【M】.Westview Press,1 996.

S5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jares,M.E Teachers’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J】.

Review ofEducational Research 62.3(1 992):307-332

Peterson,P.L.&Clark,C.M..Teachers’report of their cognitive process during teaching【J】.

American 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 15.4(1978):555—556.

Porter,A.C.&Freeman,D.J.Professional orientation:An essential domain for teacher testing【J】.

Journal ofNegro Education 55(1986):284-293.

Provenzo,E.E et a1.Metaphor and Meaning in the Language ofTeacher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 989.

Richards,J.C.&Lockhart,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Richards,J.C.et a1.Exploring Teachers’Beliefs and the Processes of Change.【J】.PAC Journal 1.1

(2001):41-58.

Taylor,P.H.How Teachers Plan Their Courses【M】.New York:National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0.

Thompson,J.G First-year Teachers’Survival Kit【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Widdowson,H.Ct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tion Press,1 999.

Williams,M&Robert L.B.Psychologyfo,.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Woods,D.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Beliefs,Decision·-Making,and Classroom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 996.

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2):23.26.

关丽娜.试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外语教师角色的定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5):142-144.

郭晓娜.教师教学信念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800):92.96.

郝丽霞.英语教师信念研究述评【J1.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1 1):

155.157.

何小民.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技创新2008(1 1):182.

姬建峰.论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6):47.49.

S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7r;0u宏.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师信念与课堂教学关系调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3)-109-113.

蒋敏红.中学英语学习信念的师生互动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0(2)"30-37.

姜美玲,王赛凤.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阴.全球教育展望2004(1 1):47—5 1.

鞠玉翠.教师的信念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61.

李洁.浅谈如何让初中生爱上英语学习【J】.学周刊2012(34):53.

李彦坤.浅谈初中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85.

林一纲,教师信念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8(3)..79—84.

刘桦.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3-98.

刘敬雯.教师信念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24-25.

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21 1-217.

刘依林.中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念调查研究——以Z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

2009(5):4-6.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53—59.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9).

吕国光.教师信念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叨.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67—72.

吕吉.教师信念: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102-104.

覃成强.论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一一项基于认知调查和课堂观察的

研究【J】.外语教学2007(9):40.4J4.

汤仁燕.多元智慧的教学实践【J】中等教育1998(6)-3-5.

王平.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认知研究阴.基础英语教育201 1(4):15-20.

王强.英语教师信念发展之策略研究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3·85.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王欣睿.初中生心理特点及英语教学所应遵循的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3):

65.67.

吴广义.英语教师信念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明.中国成人教育2008(12):87—88.

吴一安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解芳.英语教师信念探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2):102-106.

57

参考文献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谢翌,马云鹏.教师信念的形成与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7(6)-31.35.

刑加新,魏亚丽.树立合理教师信念促进课堂教学实践【J】.教育理论研究2009(5):7—8.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5):16.20.

于兰.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下外语教师的信念【J】.渤海大学学报,2004(6):98.101.

袁丽梅.初中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研究一以云南地区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2):

163.166.

张凤娟,刘永兵.影响中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多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

刊)201 l(5):400-408.

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4(9):ll—14.

赵云,侯又光.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77.80.

朱涌河.教师信念体系和教师专业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47.50.

5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1

附录

初中英语教师信念调查问卷

日期: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切实了解初

中英语教师对于教师信念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初中英语教师信念的特点。本调查采

用匿名形式,您的回答无对错之分,问卷所得的结果将严格保密,只对结果做团

体性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希望您按真实情况和想法填写,以确保调查的可

靠性。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协作,谢谢!

第一部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说明:请依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或在适当的选项上打“√”。

1.学校:

2.性别: o男 。女

3.年龄: o 20.30 0 31--40 0 41及以上

4.教龄: o 1.5年 o 6.15年 o 16.25年 o 26年及以上

5.毕业院校: o高中 。师范 。师专 。大学

6.职称: o中教一级 。中级二级 O中教三级 。其他

第二部分教师信念调查问卷

1.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教师信念”,我认为它是一种

A.看法 B.理论 C.假设

E.观点 F. (其他,请写明)

D.态度

2. 我认为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其教师信念的内在因素有(可多选)

A.教师性格 B.教师性别

E.教师个人教育背景

C.教师年龄 D.教师教龄

F.教师实习经验

59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教师自我反思 H.教师职业发展观

我认为影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其教师信念的外在因素有(可多选)

A.国家考试制度 B.社会期望 C.学校升学率

D.学校教学资源 E.学校类型(城市/农村)

F.课程设置与安排 G学生水平与基础

H.同事关系(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共享资源)I. (其他,请写明)

请在您选择的答案前打勾

(5非常同意4同意3不清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极不同意

5 4 3 2 l

1.初中英语教师信念一旦

形成将很难改变。

2.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

更新自己的教师信念。

3.我的教师信念始终能在

教学行为中得到落实,二者

保持一致。

4.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

受到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

影响。

5.我的教师信念体系对我

的教学行为有影响。

6.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

Ⅱ向。

7.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应

付中考,英语不只是一种考

试工具。

8.学习英语是为了和英语

国家人士交流,英语是信息

交流工具。

9.学习英语是为了了解和

体验英语文化,英语是一种

文化的载体。

lO.英语是一种国际性语

言,学习英语能帮助我们获

取更多知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1.鼓励学生养成每天听英

语课文或新闻等听力材料

的习惯是有必要的。

12.教师应该督促并鼓励学

生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

或书籍。

13.初中英语课堂应该全程

用英语授课。

14.我的学生全都能够接受

英语授课,能够跟上教学进

度。

15.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

得高分不是英语教学的唯

一目的。

16.英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

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

和基本语言技能。

l 7.考试分数并非衡量学生

英语学习情况的最佳手段,

应该采用多元形式来评价

学生的学习。

18.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

兴趣、需要和认知能力。

1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理念很好,但不易操作落

实。

20.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机

会在课堂上发言、操练。

21.我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

是由听说带动阅读和写作,

因此重点应该放在训练学

生听力和口语表达上。

22.我认为学生语言表达的

流畅性比准确性更重要。

23.学生用英语表达时,词

汇错误和语法错误更应该

注重前者。

24.初中英语教师不应该直

接将知识讲解、传授给学

生,后者在学习中并非扮演

被动接受的角色,听讲不是

学生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6l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作为

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

积极、主动地建构并获取新

知识。

26.学生“如何学”比教师

“怎么教”重要。

27.学生在教师辅助下摸索

知识的效果大于教师直接

讲授的教学效果。

28.师生关系好坏对于教学

具有重要影响。

29.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成绩

落后的学生当作差生。

30.我的英语课堂上师生互

动很频繁。

31.我的学生喜欢我并且喜

欢我的课。

32.活泼开朗的英语和稳重

含蓄的教师,学生更喜欢前

者。

33.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距

离以维护教师尊严。

34.中国学生可以被允许像

西方学生一样直呼教师英

语名字。

35.学生下课可以被允许经

常进教师办公室跟教师聊

天。

回答完毕,谢谢您的配合1

6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2

初中英语教师信念访谈提要

1)您是如何看待英语语言的作用和地位的?

2)您认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3)您认为词汇教学重要吗?您是如何教学的?您为何要如此教学?

4)您认为写作教学重要吗?您是如何教学的?您为何要如此教学?

5)您认为教师和学习者分别应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6)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

7)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师生关系的?

8)您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信念会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9)您认为影响或阻碍初中英语教师实现信念的因素有哪些?从教以来您的

教师信念发生过改变吗?

lo)您能否列举教学生涯中最令您难忘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是什么?

63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3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

日期:

同学们:

你们好!该问卷调查是针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而设计的。问卷作答结

果不列入你们的学期成绩,请各位认真阅读每道题目,在你选择的答案前打勾。

每道题目不必考虑太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回答问题时要看清题目,

每道题目都要填答,谢谢您的协助!

个人基本情况:

年级:

姓名:

班级:

性别:

请在选择的答案前打勾

(5非常同意4同意3不清楚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极不同意

5 4 3 2 l

1.我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

2.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3.不论英语是否从中考科目中取

消我都会认真学习英语。

4.英语课上我能做到认真听讲。

5.我每天都会及时做好复习和预

习工作。

6.英语学习中遇到不懂的我会及

时寻求帮助以求解。

7.我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并上交作

业。

8.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9.我保持着每天听英语课文或新

闻等听力材料的习惯。

10.我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书

籍并且背诵课外词汇。

11.活泼开朗的老师和稳重含蓄的

老师,我更喜欢前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2.我喜欢我的英语老师并且喜欢

上英语课。

13.英语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14.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外很关爱学

生,经常跟学生沟通。

15.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

生的兴趣及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

能力。

16.我觉得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我

能够学好英语。

17.我能够听得懂英语老师的课,

跟得上教学进度。

18.英语课师生互动很频繁,课堂

气氛很融洽。

l 9.我希望英语老师直接把教学内

容告诉我们。

20.我希望在英语老师组织和引导

下主动探求新知识。

21.我从不对英语老师的教学内容

和教学过程进行质疑。

22.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

程和评价的标准应该完全由教师来

主导,学生不应参与决定。

23.教师“怎么教”比学生“如何

学”重要。

24.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达到良好

水平。

25.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及

格线。

26.我对于我目前的英语学习成绩

满意。

27.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需要

有显著提高。

28.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

有显著提高。

回答完毕,谢谢您的配合1

65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4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2

日期:

同学们:

你们好!该问卷调查是针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而设计的。问卷作答结

果不列入你们的学期成绩,请各位认真阅读每道题目,在你选择的答案前打勾。

每道题目不必考虑太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回答问题时要看清题目,

每道题目都要填答,谢谢您的协助!

个人基本情况:

年级:

姓名:

班级:

性别:

请在选择的答案前打勾

(5非常同意4同意3不清楚2不同意l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 同意 不确定 不同意 极不同意

5 4 3 2 l

1.我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

2.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3.不论英语是否从中考科目中取

消我都会认真学习英语。

4.英语课上我能做到认真听讲。

5.我每天都会及时做好复习和预

习工作。

6.英语学习中遇到不懂的我会及

时寻求帮助以求解。

7.我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并上交作

业。

8.我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9.我保持着每天听英语课文或新

闻等听力材料的习惯。

10.我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文章或书

籍并且背诵课外词汇。

11.活泼开朗的老师和稳重含蓄的

老师,我更喜欢前者。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12.我喜欢我的英语老师并且喜欢

上英语课。

13.英语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14.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外很关爱学

生,经常跟学生沟通。

15.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学

生的兴趣及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

能力。

16.我觉得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我

能够学好英语。

17.我能够听得懂英语老师的课,

跟得上教学进度。

18.英语课师生互动很频繁,课堂

气氛很融洽。

19.我希望英语老师直接把教学内

容告诉我们。

20.我希望在英语老师组织和引导

下主动探求新知识。

21.我从不对英语老师的教学内容

和教学过程进行质疑。

22.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

程和评价的标准应该完全由教师来

主导,学生不应参与决定。

23.教师“怎么教”比学生“如何

学”重要。

24.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达到良好

水平。

25.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达到及

格线。

26.我对于我目前的英语学习成绩

满意。

27.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需要

有显著提高。

28.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成绩能够

有显著提高。

回答完毕,谢谢您的配合1

67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5

课堂观察(教师部分)观察记录

周次

观察内容 l 2 3 4 5 6 7 8

语言信念

1.教师向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

过中考。

2.教师教导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和英

语国家人士交流。

3.教师强调英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4.教师语言透露出学好英语有助于其

他领域的学习。

语言教学信念

5.教师全程英语授课。

6.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听课文或其他材

料。

7.教师组织学生对前一节课的教学内

容进行了复习。

8.教师很注重单词音标的拼读。

9.写作前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听说练

习。

10.英语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能

力,学生更够跟得上教学进度。

1 1.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许多机会发

言、操练。

师生角色信念

12.教师在课堂里引导学生自己想出问

题的答案而非直接告诉其答案。

13.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引导和线索是有

效的。

14.课堂里教师话语的时间控制在在lO

分钟内。

师生关系信念

15.教师称呼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为

“差生”。

16.课堂内教师面部表情很严肃。

17.学生在课堂上直呼教师英语名字。

18.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会变得

很急躁甚至生气。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6

课堂观察(学生部分)观察记录

周次

观察内容 l 2 3 4 5 6 7 8

学习主动性

1.大多数学生上课都在认真听讲。

2.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上交回家作业。

3.学生的作业大都是认真完成的。

4.课堂上许多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5.学生大多能正确回答问题。

6.句型操练中学生的语句具有原创性。

对教师的认同感

7.教师走进教师时学生的表情是热情的、

欢迎的。

8.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情较为拘谨、紧

张。

9.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清晰响亮。

10.学生能够马上执行教师的教学指令。

11.如果在答题中犯错学生大都不会再次

举手发言。

对学习者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12.当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学生大都表现

得局促不安。

13.学生大都依赖于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的

答案。

14.没有教师要求学生也大都能自觉记笔

记。

15.会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质

疑。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

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

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樾隰矽/钐乡∥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

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名糨燧办硼气期刊%舌

Administrator
矩形
Administrator
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