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城南校区:缔造完美教室成就学生发展 区委教育工委召开 与...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蓓花 丛 蕾

教教育育巡巡礼礼

只为责任使然——记市首届中小学优秀师德工作者、溱潼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邹士萍

本报记者 顾冬梅

>>>走进一线

“灵动 管理·实小城南校区完美教室巡礼——二年级(1)班‘朝阳’中队、三年级(4)班‘苗苗’中队……”近期,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每日在微信公众号推

送完美教室巡礼的故事。去年,区实验小学城南校区

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其实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

决定的。作为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我希望以缔造完美教室为抓手和载体,来推进书香校园的营建和其他行动的落实。教室不仅是学生上课的地方,更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人格完善发展的空间,是师生和新父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家。”城南校区校长沈桂荣介绍说。

该校区的完美教室由过去的 1.0 版本“聚焦教室外在环境的打造”,升级到今年的 2.0 版本 ,更 加 关 注 教 室 文 化 的 挖掘。目前完美教室建设着重打造“六个一”活动:一是班级名称的点睛,师生们聚焦班级文化,为自己的班级取一个共同认可的美好名字,如四(4)班是

“蒲公英”中队,他们的班级文化就是希望所有的成员像蒲公英一样志在四方、自强不息,不

断开拓新的天地,努力创造美好的新生活;二是班级愿景的共鸣,如四(3)班的班级愿景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春笋一样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三是班级故事的共写,每个班级都会配备班级故事册,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书写班级故事,这如同班级文化在流淌,更是促进了师生关系融合发展的贴地行动;四是班级图书的众筹共读,学校向每个年级推荐包含 100本书的阅读书单,由家长自行认筹,然后放入各个班级的图书角,大家一起共享共读;五是生师约定的共行,一个班级有序、文明、健康的运行,需要有规章制度的制约,而生师约定则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来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并共同遵守,调动了学生行为的主动性;六

是班本课程的共建,各班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如为了让学生更持久、深入地进行阅读,有些班级会开设制作拉拉书、思维导图、绘本定制等有特色的班本课程来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

该校区四(4)班班主任袁小芬介绍说:“我们班的班级文化分多个版块,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的内容,比如我们会与学生一起编课本剧表演,与学生们一起创作绘本……我们与学生一同学习、成长,从孩子们的身上汲取到了正能量,体会到了教学的幸福感。”

“教室与学生的关联度最大,学生在教室里生活的时间最长,让学校教育的哲学和愿景,聚焦到教室里可以让校园文化落地生根。我更是希望完美教室能够成为师生共同书写生命传奇、共同谱写美好教育生活的地方,只有教室文化建设好了,校园文化才能显现出来……”沈桂荣总结说。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实小城南校区实小城南校区::缔造完美教室成就学生发展缔造完美教室成就学生发展本报记者 孙柳

小小历史通——记白米初中七年级学生方家骏

本报记者 沈璐璐

《史记》中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故事,他能信手拈来;《资治通鉴》中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 1300 多年的史事,他讲得口若悬河……他就是白米初中七年级学生方家骏。

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方家骏再恰当不过。“我就讲个《豫让刺杀吴王》的故事。”面对记者,方家骏滔滔不绝地从历史背景开始讲述,到人物关系解释,再到故事情节展开……“《史记》和《资治通鉴》对豫让的记载有出入。”方家骏不仅能讲故事,而且还会对比相同人物和事件在不同出处中的异同点,他个人认为《史记》的记载更符合逻辑。

“爱好历史典故源于我爸爸。”方家骏告诉记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爸爸喜欢阅读这类书籍,好奇心使然,他也尝试着从白话文读起,3 年级时读了 6 遍《中华上下五千年》,理清了人物脉络,然后逐渐过渡

到《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课余时间读书,在放假时间阅读,上厕所时也会捧着书……“他一捧书就能忘了时间,已经痴迷到要我提醒睡觉。”方家骏的妈妈张秀萍告诉记者。

方家骏是个历史故事通。历史课只要涉及古代人物事件,老 师 就 会 让 他 到 讲 台 上 讲 一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方家骏坦言,一本好书阅读几遍,自然能理清逻辑关系,从而能记住故事。多年的阅读,方家骏已经从白话文过渡到文言文。目前,方家骏正在对照白话文和文言文阅读《三国志》。

书读多了,自然奠定了文学基础。他在第二届《时代学习报》母语核心素养读报用报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在“苏教国际杯”第十八届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中获得设区市级二等奖。“参加省作文赛时,我的作文题目是

《规矩》,素材就来自朱元璋誓死守住应天府的故事。”方家骏说,阅读是为了从故事中明晰道理,从而灵活运用。“即使我没有布置作文,他也会每周自己交上一篇阅读心得。”语文老师林春霞介绍道。

方家骏是白米的小明星。他经常作为特邀嘉宾,到白米镇文艺汇演中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韵白。

多彩校园邮箱 :jyzkbjb@sina.com

编辑:杨华中

组版:吴丹丹

2019年4月23日

版4

《教育周刊》编辑部地址 :姜堰日报社三楼 电话 :88245919 传真 :88058806 投稿邮箱 :jyzkbjb@sina.com

“我们很喜欢上邹老师的课。她除了课讲得精彩,还会经常与我们谈心交流。”这位孩子们眼中亦师亦友的邹老师就是溱潼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语文老师邹士萍。

从教 31 年,邹士萍送走了一批批学生,对每个学生都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关爱。“没有哪位学生喜欢做坏孩子。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学生有了疑问时,有她和风细雨的解答;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她语重心长的教诲……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塑造了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亲形象。

小昊在五年级时,是有名的学困生,平时上课不听讲,作业马虎、拖拉。他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家长也对他失去

信心。六年级时,小昊分到邹士萍班上,他的家长对邹士萍说:“邹老师,你就放弃他吧,你们再辛苦也没有用!”可邹士萍想到,作为老师,怎能放弃学生呢?经过观察和分析,她发现小昊的智力并没有问题,主要是因为养成不少坏习惯。她坚信只要让小昊养成良好习惯,一定可以跟班学习。于是,她找小昊谈心,表示愿意帮助他,成为他的好朋友。小昊欣然点头。在接下来的排座位中,她特意把小昊安排在讲台旁,随时掌握他的情况,更好地与他沟通。邹士萍经常喊他回答问题,他答错了,肯定他积极思考的态度;答对了,让同学们用掌声鼓励。课后,她一有时间就把小昊喊到身边为他补习功课。

渐 渐 地 ,小 昊 看 到 了 希望,找回了自信心。他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我终于懂得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只要加倍努力,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最后的毕业考试,小昊的语文成绩居然得到优秀等级。小昊的父母对邹士萍说:“邹老师,小昊到了你班,简直换了一个人呀!真是太谢谢你啦。”

由于客观原因,溱潼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邹士萍潜心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小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小严特别好动,但又怕动脑、怕发言、怕做作业,总是逃避班级活动。邹士萍通过

接触小严和他的家人,发现问题起因主要是爷爷奶奶溺爱,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再加上小严内心深处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通过分析,邹士萍找到了教育对策。她与小严的爷爷奶奶交谈,帮助他们走出爱的误区;劝说小严的父母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经过引导,小严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安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融入了班集体,找到了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类似的例子很多,邹士萍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教师而言,责任心最重要。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邹士萍平时积极参加留守儿童课题研究,主持了省教育学会课题和市教科研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案例研究》《基于〈标准〉全纳教育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她所教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本人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先后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和市“教学能手”。2018 年11 月,她被评为市首届中小学优秀师德工作者。

4月 13日-4月 26日,推介书目《趣味化学》,阅读导师:徐桂华(城西实验学校)(每天 7:10、18:30在姜堰教育频道栏目播出)

4月姜堰电视台“凤凰读书吧”节目预告

顾冬梅顾冬梅 摄摄 沈璐璐沈璐璐 摄摄

本报讯(记者 张明)4 月17 日,市督导组对我区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对我区务实的举措、创新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走进梁徐中心小学,“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宣传标语映入人们的眼帘。“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切实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区教育局副局长、区语

委办主任孟维祥介绍说。据了解,我区以强化活动宣

传为抓手,不断增强社会各界规范用语用字意识,积极营造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氛围。我区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纳入普法宣传内容,在主要路口、广场、街道和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牌、宣传车、宣传台以及电子屏宣传语言文字法律规章内容,各学校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实现宣传范围全覆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全方位宣传报道语言文字工作动态。“江苏姜堰”

推送本土文学作品,在宣传姜堰人文形象的同时,借助新媒体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我区以活动举办为载体,拓展宣传多方位。利用推普宣传周,先后开展了“经典名篇朗诵会”“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推广普通话活动;将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与书香城市建设紧密融合,先后开展了“寻找职工朗读者”“金姜堰”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

为了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成效,我区还强化党政机关龙头作用,通过定期举办骨干培训

班、等级提高班、送培到基层等形式加强普通话培训;强化学校基础作用,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把学生语言文字素质与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等教育活动之中;强化新闻媒体榜样作用和服务行业窗口作用,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行业管理规定和员工行为规范。 2018 年我区通过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现场验收,初步实现“普通话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建设目标。

2019年 第 12期(总第 257期)星 期 二2019 年 4 月 23 日

己 亥 年 三 月 十 九姜堰区教育局

姜 堰 日 报 社主办

主编:单平宏 副主编:林忠玲 何学桂 执行主编:周逸平 责任编辑:杨华中 组版:吴丹丹 电子版:http://jyzk.jyxww.com.cn

电子版

单平宏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要求

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本报讯(记者 张明 特

约记者 黄为)4 月 16 日,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会议在区教育局召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要求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展现奋发有为的风貌,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先进的理念、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多年来,区教育系统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学校党组织

的凝聚力和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注重以人为本,找准为师生、群众服务的关键点,着力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党建工作特色品牌,中央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等领导先后来我区调研,相关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就如何做好今年党建工作,单平宏要求教育系统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增强党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要精准发力,夯实基础,促进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抓好中小学党支部建设,做好按期换届工作,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支

部、每个党员。单 平 宏 强 调 ,要 注 重 统

筹,加强融合,提升党建工作凝聚力、战斗力。学校党组织要在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任务,找准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的结合点,积极推进“党建+队伍建设”“党建+德育工作”

“ 党 建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 党建+统战群团工作”“党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两促进、两提升。

单平宏要求区教育系统依法治教,从严治党,构建党建工作新常态、新气象。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要将“管班子带队伍”责任扛在肩上,切

实加强对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的监督管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一以贯之抓好师德建设,一丝不苟完成重点工作,一着不让履行主体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校风和教育行风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晖主持会议。他要求与会人员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夯实基础、营造氛围,加强研究、融合发展,凝聚合力、抓好落实,全面做好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会上还发放了《2019年姜堰 区 教 育 系 统 党 建 工 作 要点》,并就其他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与提醒。

市督导组肯定我区语言文字工作

﹃阅读改变中国

﹄年度点灯人

区委教育工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本报讯(记者 张明)4 月 16日,区委教育工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单平宏主持会议。

会上,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区委巡察办主任张兆海应邀为与会人员作党建工作培训。他从相关案例入手,围绕“没有离开党建的业务,也没有离开业务的党建”这一主题,就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价值与意义、特点和内容作分享,并就如何学习和贯彻《条例》与《监察法》作专题培训。同时,他还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领学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内容。

单平宏要求教育系统上下认真学习领会培训内容,结合巡察问题整改以及廉洁校园建设情况,坚守教育净土,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全丽霞拄拐上课成溱潼二中风景

本报讯(通讯员 万林)近期,溱潼二中的全丽霞老师拄着拐杖返回校园,重新站立在讲台上,成为校园里一道特别引人注目的风景。

全丽霞任教两个班的数学 ,兼 任 一 个 班 的 班 主 任 。上周,她下楼梯时不慎踩空崴伤了脚,强忍着疼痛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才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脚踝骨折、韧带损伤。医生嘱咐她在家卧床静养至少一个月,当时她就对 陪 同 前 去 的 同 事 蒋 老 师说:“没事,回家先歇一下,过两天就去上班,学生要期中考试了,学生的课可不能落下来啊!”

在家休息的几天,全丽霞依然牵挂着她执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托同事把学生做过的试卷带给她批改,好让学生及时订正,提高复习效率。

几 天 后 ,全 丽 霞 在 家 里再也呆不住了,忍着伤痛拄着拐杖返回校园。她面带微笑,努力站立讲台,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一节课下来,脚部肿胀得非常厉害,面对 关 心 她 的 同 事 ,她 却 说 :

“学生们马上就期中考试了,耽误不起啊,为了学生,疼点也值得啊!”

“一颗乐于奉献的心,一颗不忘本真的心,全老师用最 平 凡 的 举 动 诠 释 了 最 美好的师德,不仅为溱潼二中注入了一股清流,更为廉洁校 园 的 建 设 添 上 了 最 亮 丽的一笔。”溱潼二中校长杨炳才说。

4月12日,区初中英语听力微技能研讨会在南苑学校举行。区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各学校英语备课组长、九年级英语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图为南苑学校教师李秀丽在上课。 朱秋香 摄

李筱娅王子杰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

本报讯(通讯员 赵荣喜励轩)4 月 12 日—14 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8~2019)总决赛在河南郑州举行,励才实验学校八(30)班学生李筱娅、省姜堰中学高二(13)班学生王子杰荣获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该奖项初、高中组各 10 名,李筱娅、王子杰是江苏赛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初、高中组选手;王子杰总成绩名列全国第二。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主办,共吸引来自全国 20 多个赛区的 2000 多万名中学生参与,经过各赛区初评、大赛组委会评审专家复评,共有 148名中学生进入总决赛。

4月12

日,由中国教育新闻网、亲近母

语研究院、心和公益基金会和新教育基金

会联合主办的2019

﹃阅读改变中国﹄年度颁

奖典礼在江苏大剧院举行。区教育局林忠

玲(左一)获评﹃年度点灯人﹄。

姜仁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