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精彩...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通过!铅山武夷山成世界遗产为我省首个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铅山武夷山的峰峦似岛屿般隐没在缥缈的云海之中。▼铅山县境内的武夷山脉主峰——黄冈山。 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严若虚、陈璋、龚艳平)波兰当地时间7月9日19时 10分,武夷山边界调整项目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也意味着,铅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前,我省的庐山、三清山和 龙 虎 山(中 国 丹 霞)分 别 于1996、2008 和 2010 年 被 列 入 世界遗产目录。铅山武夷山成功申遗后,成为全国第五个、我省首 个 世 界 文 化 与 自 然 双 遗 产地。

铅山武夷山遗产提名地位于铅山县境内、武夷山脉北部,面积107.25平方公里,是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铅山武夷山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将会增加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珍稀特有种群数量,也有利于世界遗产地的自然完整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 致 赞 扬 ,并 将 其 正 式 列 入

“GEF——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之一。此外,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遗产,还有丰厚的人文遗产,铅山鹅湖书院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中心。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马铃关、桐木关、云际关、火烧关、鸭母关等铅山武夷山八大关隘也为当地人所熟知。

据悉,武夷山脉位于闽赣两省交界处,早在1999年,福建省武夷山就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但因行政区划等原因,当年申报时仅以山脊线划定提名地范围,将位于福建省辖区内的武夷山南部划为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的武夷山北部则划为遗产地缓冲区。

2014年 11月起,铅山正式启动北武夷山(武夷山扩展项目)申遗工作。2015 年 7 月 8 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 39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取得了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资格。 2017 年 3 月 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函明确铅山武夷山申遗材料符合遗产公约要求。

DUSHI XINKAN

C1关注

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 江西日报微博:http://weibo.com/jxrb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责任编辑:李 颖 朱 华

美术编辑:刘济海

与 众 不 同 的 精 彩

《没有固定校舍 这个学校23年搬6次》追踪

校舍续约 继续办学至明年本报讯 (记者赵影)5月 12日,本报对南

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建校后多次搬迁,老师和学生期盼固定校舍进行报道。日前,记者获悉,该校与场地所有方多次交涉后,已达成意向续约一年,将继续办学至明年6月。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本今年6月底合同到期学校就要搬迁,但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续租一年。租金从原来的每年 24000 元涨至37000元。“我们是公益类学校,每年的收入为五六万元,而开支则达到9万元左右,本身就有几万块钱的缺口。”该负责人说道,“租金的上涨让学校压力更大,几乎一大半的钱都要用来付房租。目前正在物色适合搬迁的地方,希望能够找到适合的校舍让孩子们继续读书。”

无证“老司机”指导新手驾车本报赣州讯(记者邹晓华)7月9日,省高

速交警总队直属八支队第七大队民警在大广高速公路九连山收费站执勤,发现一辆小轿车行驶不平稳。民警判断该车有问题,检查该车发现驾驶员徐某是实习期驾驶员,车上另一男子徐某某也无证,却指导徐某上高速。

民警将两人带回值班岗亭检查,徐某某自称是廖某,有驾驶证,但没带,也没有带身份证。民警要求其报身份证号码,通过其自报的身份证号码查到是一个B2驾驶证。但核对家庭地址时其不知道家庭地址,通过警务通查询,照片也对不上。在证据面前,徐某某掏出了身份证,并承认自己没有取得驾驶证,其是冒充廖某某老司机身份骗交警。

之后,民警对驾驶员徐某实习期驾驶车辆上高速公路行驶,无3年以上驾驶员陪同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徐某某冒充他人招摇撞骗的违法行为,因违法行为轻微,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7月 6日,“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组织走进万年县开展一日游活动。来自西班牙的 18名华裔学生和万年中小学生及其辅导员共计50余人游览了裴梅镇红色教育基地,体验万年神农湖景区民俗。

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华裔学生万年“寻根”

本报德兴讯 (记者徐黎明 通讯员程志强)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德兴市李宅乡文港村,退伍士官陈利凯潜心 5 年致力养殖“生态猪”,猪肉单价高出当地市场平均价50%,其面向儿童、孕妇、老人等群体的生态猪肉,更是供不应求。

7 月 4 日,久雨初晴,迎着初升的太阳,陈利凯带上割草的镰刀、篮子,和工人一起来到石鸡坞割鱼腥草和引种的有机蔬菜。石鸡坞山上植被丰茂、山下阡陌纵横,加上充足的日照,一年四季不会枯竭的山泉,是发展生态养殖的最佳场所。

鱼腥草和有机蔬菜装满篮子,

陈利凯带着工人们挑起篮子走向山坡下的养猪场。饲料加工区内,工人将鱼腥草和有机蔬菜放入机器内快速搅碎,和着米糠、豆粕、玉米等物,放在盛满山泉水的大锅里熬煮,再将煮好的猪食送入猪舍。喂过了熟食,养殖场的工人又往栏里扔进几棵带有叶子的树枝,猪群围着树枝啃食,很快将树叶吃得干干净净。

陈利凯说,鱼腥草是天然植物消炎的中草药,这样猪就不用打针吃药,而野生树叶好比粗粮,可以均衡营养、促进吸收,还能有效清除肠道内的垃圾,增强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走进养殖大棚,顿时让人耳目一新,整洁干燥的圈舍里几乎看不到蚊蝇、找不到粪便,在集中喂养成品猪近千平方米的猪舍内,近百头猪在里面自由奔跑,快乐嬉戏。令人称奇的是,猪舍中央还栽种着一棵大树。“我们是人性化、开放式养殖,猪可以在圈定的空间内自由奔跑,猪舍的大棚可开可合,让猪享受到阳光和新鲜空气,这样可使猪的肉质更加鲜美。”陈利凯说。

与猪群近距离接触,却闻不到普通养殖场惯有的刺鼻味。“这个地面是以稻壳、锯末、黄泥和酒糟、菌类混合成的发酵床,厚度达到1米。”

陈利凯介绍说,平时猪在上面活动、进食,晚上可钻进发酵床底下睡觉,猪群产生的猪粪会自行发酵分解,因此猪舍没有多大的异味。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其实,在养殖初期,陈利凯和大多养殖户一样,选择了小规模饲料养殖,然而到了 2013年,受盲目投资及市场价格影响,几年的辛苦半年内全打了水漂。那时候,养猪的陈利凯连猪肉都买不起。

经历过这次惨痛的教训后,陈利凯认为小规模饲料养殖无法应对大的市场风险,决定走特色养殖之路。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他租下

了数十亩闲置农田,种植鱼腥草和有机蔬菜,选择当地肉质最好的玉山黑猪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成功后,他再不断扩大规模。目前生态猪的存栏量达 4000 头,年出栏生猪 2 万头。

眼下,陈利凯正在着手实施一个更庞大的生态养殖计划,流转2000 亩水田,在田里放养青蛙,种植有机大米。“猪粪发酵变成沼气能源,沼液废渣变成种植有机稻米的农家肥,碎米和糠拿来养猪,回归农村土法养猪方式,打造一条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陈利凯说。

餐餐吃鱼腥草 顿顿食有机菜

德兴退伍兵深山养殖“生态猪”

手指一点 农村也能飞快上网龙南将打造无线网络覆盖县

本报龙南讯 (记者邹晓华)无论行走在城区还是乡村,随时可以接入无线高速网络,免费上网办理各种手续,不用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6 月 28 日,经过一个月的建设,“无线龙南”项目第一批免费Wi-Fi 热点顺利开通,龙南县行政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迎宾楼四个公共区域实现Wi-Fi 全覆盖。7 月 7 日,记者在龙 南 县 相 关 部 门 采 访 获 悉 ,该县 将 打 造 国 内 首 个“ 农 村 + 城

市”无线网络覆盖县。记者来到了龙南县行政服务中

心,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有数百人到中心办理业务,大家反映自从中心有了无线网络,办理业务方便多了。一名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告诉记者,只要连接“i-Longnan”热点,就可接入无线高速网络免费上网,节省了他很多时间和手机流量。

据介绍,“无线龙南”旨在通过全域的 Wi-Fi+物联网覆盖,实

现统一的大数据汇集和分析。通过开放平台,融合丰富的各类智慧城市应用,将龙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智慧县,为龙南工业升级、城市品质提升、全域智慧旅游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支持。据介绍,“无线龙南”项目的实施还和龙南的区位优势和全域旅游经济有关。龙南县是赣州的南大门,全县有旅游景点40 多个,90%的乡镇和农村都有旅游景点,无线 Wi-Fi 覆盖景点的

同时,乡镇和农村也可以全部覆盖。

负责“无线龙南”项目技术的赣州国投公司的集成事业部总监温佳春介绍,该项目主要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网和无线物联网,构建智慧城市的“数据感应系统”。明年 年 底 ,龙 南 县 全 县 公 共 区 域Wi-Fi覆盖达到 70%—80%,实现高质量覆盖、低成本部署。

记者还了解到,“无线龙南”只是基础,龙南县在此基础上还要建设

“数据龙南”和“智慧龙南”。“数据龙南”是指完成智慧龙南大数据中心建立,打通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链接,消灭政府职能部门间和行业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打造出统一、实时、高效的数据平台,实现对智慧城市数据的统管统控。“智慧龙南”则是根据城市各行业需求、城市惠民需求、城市管理需求,协同无线网络及物联网络,聚合各类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服务民生和城市管理,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卖“抗癌神药”?原是演双簧行骗安远打掉一流窜诈骗团伙

本报安远讯 (记者邹晓华 通讯员黄晓梅)7月 5日,安远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一团伙打着购买“抗癌神药”为幌子,用药品“差价”引诱市民上当,作案多起共骗得 14 万余元。目前,涉案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6月8日9时许,安远市民钟先生行走至天心镇政府门口时,被一名妇女拉住。“你能带我去医院找卖特效抗癌药刘医生吗?不让你白跑,我会付 20元报酬给你。”妇女说她是一家药店的,听说天心镇有种“神药”,想进一些货。

到了卫生院,迎面走来一名自称是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男子。该男子表示她知道“刘医生”在哪里,随后钟先生在男子的带领下在广场上见到了“刘医生”。其称,一粒药卖55元,一个批号是2000粒。

“也不知道收药的愿意花多少钱,如果有差价,咱俩就合伙赚点。”返回途中,男子和钟先生商量着。结果,收药女子称买一粒愿意花80元,并且要购买一个批号 2000粒。钟先生暗自一算差价足有5万元,这让他心动了。钟先生取了 16800元钱给了男子,再转身去找收药女子,结果发现3个人都不见了。

安远公安局刑侦大队接警后,立即展开侦破工作。民警查看监控视频,并摸排走访,最终确定瑞金籍男子杨某、周某和女子赖某,三人涉嫌诈骗。7月5日下午3时许,民警在瑞金市赖某的住处附近将赖某、杨某、周某抓获归案。经审讯,3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以购买抗癌特效药名义诈骗的犯罪事实。今年5月以来,3人以同样手法在赣南多地作案7起。目前3人已被刑事拘留。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