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T&WTO 補述

Preview:

DESCRIPTION

指導教授:許素華 老師 資管二乙 林彥廷 S95660071 2007/11/2. GATT&WTO 補述. 全球產業分析課堂報告. What i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WTO. Introduction WTO. Understanding the WTO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past, present and future. GATT/WTO History rounds. GATT 和 WTO 的差異 ( 一 )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全球產業分析課堂報告

GATT&WTO補述

指導教授:許素華 老師資管二乙

林彥廷S95660071

2007/11/2

Understanding the WTO

What i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WTO

• Understanding the WTO

•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past, present and future

GATT/WTO History rounds

Year Place/name Subjects covered Countries

1947 Geneva Tariffs 23

1949 Annecy Tariffs 13

1951 Torquay Tariffs 38

1956 Geneva Tariffs 26

Geneva

Dillon Round

Geneva

Kennedy

Round

Geneva Tariffs, non-tariff measures, “framework”

Tokyo Round agreements

Geneva

Uruguay

Round

1973-1979 102

1986-1994 Tariffs, non-tariff measures, rules, servic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 settlement, textiles, agriculture, creation of WTO, etc

123

1960-1961 Tariffs 26

1964-1967 Tariffs and anti-dumping measures 62

GATT 和 WTO的差異 ( 一 )

• GATT 多邊國際協定• GATT 獨立之協定• GATT 並非一個國際組織 ( 締約成員 )• GATT 未設立永久組織• GATT 僅於臨時基礎上適用• GATT 規範僅止於貨品貿易• GATT 第二十三條訂定有關爭端之解決規定,但

缺乏詳細程序規定。

GATT 和 WTO的差異 ( 二 )

• WTO 獨立之國際組織• WTO 所轄之貿易協定除了 GATT 1994 之外,尚

包括其他許多協定• WTO 乃係一國際組織 ( 會員 )• WTO 是具有國際法人人格之永久機構• WTO 其協定經各會員依其國內有關對外締定條

約協定之正式程序批准• WTO 規範除了貨品外,尚包括服務貿易及與貿

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 WTO 爭端解決機制則較 GATT 迅速,並具有法

律上約束力

The organization It does this

Administering trade agreements

Acting as a forum for trade negotiations

Settling trade disputes

Reviewing national trade policies

Assis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rade policy issues, through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training programmes

Cooperating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TO協定簡介•貨品貿易多邊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 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 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釋義瞭解書•貿易政策檢討機制•複邊貿易協定

WTO之決策方式儘量避免票決共識決票決(票決的四種情況)任何多邊協定之解釋案,應以四分之三之多數決通過。有關豁免特定會員在多邊協定下之特定義務之決議,應以四分之三之多數決通過。多邊協定條文之修正案,應視各該條文之性質採一致決,三分之二多數決,或四分之三多數決;惟其修正內容如改變會員之權利義務則僅對接受修正案之會員生效。

– 新會員之加入,須在部長會議中經三分之二多數決通過。關於此節,WTO總理事會於一九九六年十月之一項會議中決議,對於新會員之入會審查案,將採共識決之方式。此後,對新會員之入會審查,已改為以共識決為原則,但原條文有關三分之二多數決之規定仍然有效。

我國申請加入GATT∕WTO之歷史紀要

我國於 1990 年 1 月 1 日依據 GATT 第 33條規定,以在對外貿易關係上具自主權地位的「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向 GATT秘書處提出入會申請,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在 2001年完成各項雙邊與多邊入會經貿諮商。我入會工作小組於 2001 年 9 月 18日舉行第 11次會議,採認我入會議定書及工作小組報告,WTO第四屆部長會議於同年 11 月 11日通過採認我國入會案,我國由經濟部林前部長信義於 11 月 12日代表我國簽署入會議定書。我入會條約案於 11 月 16日經立法院審議通過,陳總統於 11 月 20日簽署我國加入WTO批准書,自批准日起 3 日生效 ( 即 90 年 11 月 22日生效 ),我國乃於 12 月 2 日致函WTO秘書長確認接受我國入會議定書。經過 30天之等待期後,我國於 2002 年 1 月 1日成為WTO第 144個會員。

加入WTO之利益

享受最惠國待遇及國民待遇參與制訂國際經貿規範透過爭端解決機制,解決經貿糾紛促進產業升級,改善企業體質增進消費者福祉,提升生活品質擴大國際活動空間,提升國家地位

加入WTO之預期經濟效益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研究評估結果,我國加入WTO具正面經濟利益,以 1995年為評估基準,假定我國於 2000年間入會,並以我入會承諾大致於 2005年執行完成,作為計算基礎 則從 1996年到 2005年, GDP將增加 7.14%,若按 1995 年 GDP推算,約增加 200億美元;出口增加 12.89%;進口增加 15.77%;貿易順差增加 2.98%;整體福利增加 206億美元;整體失業率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及失業者技能的調適,結構性失業現象將逐漸改善,在 2005年可望維持在 3 %之目標。

我國參與WTO的展望

忠實履行入會承諾,遵守WTO規範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積極參加WTO的多邊談判推動參與其他重要經貿組織對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提供技術協助,增進我國際影響力

ITA 資訊科技協定• ITA 完全是個關稅減讓的機制。• ITA 規定了根據以下的時間表之關稅減

讓一般執行期:第一階段: 1997 年 7 月 1 日第二階段: 1998 年 1 月 1 日第三階段: 1999 年 1 月 1 日第四階段: 2000 年 1 月 1 日前必須完全消除關稅

• 開發中國家享有較長執行期之待遇;但沒有任何執行期超過 2005 年。

WTO資訊科技協定 (ITA)的執行現況 ( 至 2006年底 )

• 隨著資訊科技演進, IT 產品稅則分類發生爭議更為明顯與受到關切,例如一些具有 2 種以上功能之資訊產品 (dual merged product) 是否仍應屬於 ITA 產品,美國已於2006 年 10 月 23 日針對此問題正式向 ITA 委員會要求解決,美方特別列舉 ( 一 ) 具硬碟功能之機上盒 (set-top boxes) ; ( 二 ) 具電視功能之液晶螢幕 (LCD) ; ( 三 ) 可影印、傳真及掃瞄之多功能印表機(multifunction printer) ; ( 四 ) 具高品質錄影功能之數位相機 (digital cameras capable of shooting high-quality video) 等 4 種產品應屬 ITA產品範圍,但諸如歐盟等參與國並不認可,本案 ITA 委員會將於2007 年 1 月召開非正式會議討論,未來進展有待進一步觀察。

• 2006 年間, ITA 委員會增加若干新的成員,例如多明尼加於 2006年 7 月 7 日加入 ITA 協定,越南亦於同年 7 月 11 日申請加入。雖然 ITA目前擁有 44 個參與國,約占全球資訊科技產品貿易97% , ITA 委員會仍持續推動更多國家參與該協定,希望透過該關稅減讓機制,完全撤除全球 IT產品貿易之藩籬。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wto.org• http://cwto.trade.gov.tw/mp.asp?mp=1• http://twbusiness.nat.gov.tw/PrintN.asp• http://wiki.ubuntu.org.tw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