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儿童也患高血压szb.wxrb.com/pc/attachment/202003/27/00d31fb0-262f-424f-930c-78e9c20...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周刊寻医问药 ·10·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编辑 卫曦臻 QQ:1143832265 组版 郑淑棉

诊室内外

本报记者 卫文

公园里、大街上,经常看见戴着口罩跑步的人。疫情期间跑步要戴口罩吗?

无锡市田径协会会长朱晓明介绍,戴口罩跑步,防护作用不大,运动效果不好。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中明确指出,“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建议不戴口罩。”很多人是在公园、湖边、马路旁、操场等开放的环境下跑步,在户外空旷少人的地方可以不用佩戴口罩,完全可以

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更重要的是,跑步时人体会比

平时需要更多氧气,呼吸会加快,肺活量需求明显增加。戴口罩跑步,相当于给呼吸加了很大的“阻力”,容易引起呼吸困难,血液供氧不足从而引发不适。另外,跑步时身体呼出的气体,因有口罩的阻隔,会产生大量水汽,这些水汽附着在口罩上,不利于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

(张纪红)

户外空旷处跑步不建议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人民都带来大麻烦,但在这次疫情中,也有个别“幸运儿”:因为入院例行筛查新冠肺炎,却揪出了早期肺癌。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三院院区)胸外科医生李金友介绍,有两位病人无意中发现了肺癌。

这两位病人之前没有任何症状,来住院时也不是来看肺部问题的,一个是因为骨折,一个是来看妇科的,但却都发现有肺部结节或

肿物,手术后发现两例都是肺癌。医生介绍,体检胸透、胸片很

难发现早期肺癌,只有胸部CT才能有效发现。在治疗上,早期肺癌做个微创手术就能治愈,而晚期肺癌,即使花费数十万,也基本活不过五年,所以无意中早期发现肺癌的人很幸运。医生也提醒,40岁以上的人群是肺癌的高发人群,最好每年都做个胸部CT,胸部CT是发现早期肺癌最好的方法。(张纪红)

入院筛查无意中查出肺癌

日前,一名中年女子感觉左门牙酸痛难忍来到市精卫中心口腔科就诊,被查出“瓜子牙”,需要补牙。由于目前尚在疫情期间,医院还未开展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补牙和瓷贴面项目,因此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用这颗牙齿咬硬物,日后再接受牙齿外形修复。

“瓜子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该科副主任医师姚本栈介绍,经常嗑瓜子的人群、爱用牙齿开酒瓶、吃螃蟹的人、喜欢用牙齿咬钉子的木匠等容易患上该病。

据悉,这名女子有嗑瓜子的喜好已有十多年,每年几十斤瓜子不在话下,这个超长版的宅家春节长假,更是少不了嗑瓜子。她近来发现左门牙呈现“V”形深沟,弧形缺损,更让她感觉不舒服的是,吃冷热

食物时,酸痛难忍,于是求助于口腔科医生。姚本栈介绍,门牙牙冠由外到内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三层,“瓜子牙”在医学上被称为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该女士老是用左门牙嗑瓜子,最外面的牙釉质虽然硬度仅次于钻石,但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磨损。而磨损后逐步造成牙本质暴露、牙髓暴露,患者在进食冷热食物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酸痛感。

姚本栈提醒,出现“瓜子牙”,首先要戒掉嗑瓜子或牙齿咬硬物的习惯。尚未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的患者在纠正不良习惯后,有美观要求的患者可通过光固化复合树脂或瓷贴面修复V形缺损。发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时,应对牙髓病、根尖周病进行治疗,再通过光固化复合树脂或瓷贴面修复牙齿外形。 (卫文)

“瓜子牙”磨损严重酸痛难忍

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市有一群平常坚守在结核病防治的临床、防控、患者督导岗位的医务人员身兼两职,既投身战疫,又不忘继续保障结核病患者的健康。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又称为肺结核病。市五院是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同时也是此次新冠肺炎治疗的定点医院。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前,该院结核病科主任赵新国义无反顾走进隔离病区,扛起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及病区主任的重担,带领同事们战斗在救治一线。同时,他不忘结核病患者,考虑到医院感染的风险,和同事们以最快速

度,另外选址建立了结核病患者临时收治点,并通过微信群指导他们用药。

疫情期间,不少结核患者受交通管制影响滞留外地。梁溪区疾控中心结防科科长瞿洪波告诉记者,大年初一,科室全员到岗,全力保障滞留外地患者不中断治疗。同时,他们也投入抗疫,随时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拎上厚重的采样箱奔赴现场。由于疫情影响,滞留安徽老家的结核病患者杨女士,身边的结核病药品已快吃完。惠山区钱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王晓鸣医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想办法联系多个快递公司,几经周折终于把抗结核的免费药寄到了患者手中。同时王晓鸣还揽下了入户医学观察工作,行走在基层防控工作的最前线。 (卫文)

“结防”医生抗疫不忘治痨

近日,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电话回访年近 70 岁的老连。得知他生活基本能自理了,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基本改善,大家都特别高兴。

1月中旬,老连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走路不稳,在家中硬扛了几天后症状反而愈发加重,拗不过儿子的再三催促,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颅脑磁共振结果提示右颞叶深部脑肿瘤,结合病史考虑淋巴瘤可能。该院神经外科采用立体定向脑肿瘤活检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淋巴

瘤。通过立体定向脑肿瘤活检术,不仅能帮助患者明确脑深部肿瘤的性质,对于颅内淋巴瘤而言,放化疗效果要优于手术切除,更避免了肿瘤切除术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患者后期接受了放疗治疗,顺利康复。

据悉,随着脑肿瘤的各类靶向药物临床推广,以及新的靶向药物临床疗效不断提升,未来通过脑肿瘤活检术明确肿瘤性质这一手术方案将得到临床医生更多的重视。

(骆承章 王丽琴)

立体定向脑肿瘤活检术让老翁免于手术

今年以来,吴女士经常感到懒洋洋的,自认为是春困,但是晚上睡足了、白天活动了一下,困倦的情况还是依旧,这几天又发现脸也胖起来了。看了睡眠障碍门诊,医生建议她看甲状腺门诊。吴女士来到江原医院内分泌科,果然查出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该科主任高芸介绍,甲减也有类似春困的症状,市民不妨重视了。

高芸介绍,对于春困,患者只要稍微活动,或者做一些感兴趣

的事情,甚至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慢慢就会消失。而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不足、缺乏,或机体对其不反应所导致机体整体代谢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即使患者做再感兴趣的事情,或者通过外界刺激也难以改变困倦状态。甲减的表现比较隐匿,病情发展缓慢,除了一部分人会就诊睡眠障碍门诊外,很多人都不会专门因此就医

而进行相关检查,甲减患者大多是在面部浮肿、不明原因增重、心跳变慢、记忆力下降、便秘、情绪波动或孕期出现问题前往别的科室检查发现异常后,才可能转到甲状腺疾病相关科室排查。

“在平时的甲状腺疾病中,甲减的患病率仅次于甲状腺结节,占了患者的三四成。”高芸介绍,甲减最常见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次是治疗后甲减,尤其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而进行放射性碘或外科手

术治疗,另外也可见药物过度治疗所致,但这种状况随着终止治疗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功能可得到恢复。医生通过血液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以及T3、T4测试,就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一定要在受孕或妊娠前3个月检测血液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一旦确诊甲减,只要通过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就可以了,治疗起来简单有效且费用低廉。 (晨曦)

有一种春困可能是甲减

钱炜介绍,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学龄前大于110/70毫米汞

柱,就算高血压,学龄期儿童为120/80毫米汞柱,13周岁以上的标准才和成人相同。

高血压最怕不知道、不控

制,因此,钱炜提醒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让孩子保持正常体重、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儿童高血压标准不同于成年人

真没想到,儿童也患高血压小患者还有逐年增多趋势,不过标准和成年人不完全相同

一看到高血压,首

先想到的是成年人、老

年人,很少想到儿童也

有高血压。随着家长们

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重

视,心血管门诊高血压

儿童诊断率也逐年升

高,据国家卫健委发布

的统计显示,学龄前儿

童高血压发病率达2%-

4%,学龄期儿童高血压

发病率达4%-9%。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用一张中医“通治方”,让新冠肺炎重症缓轻的微博上了热搜。

事实上,中医在治疗脑病方面,也发挥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医改变了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过了蜜月期之后无药可吃的窘境。

如今,易可中医院创始人之一、中国首届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魏江磊,独创“魏氏脑病”治疗体系,开设了易可中医院魏氏脑病专科,开辟了脑病中医治疗新

天地。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

病,无药可吃不等于无医可治偏头痛除了止痛药还是止痛

药;三叉神经痛术后更痛还脸麻;帕金森过了5年西药蜜月期,抖僵快速加重,还带来夜尿多、吞咽困难、流口水、失眠、便秘、开关现象、异动症等问题。魏江磊学贯中西,他说这些疑难杂症西医虽无药可吃,但并非无医可治。

汇聚跨学科专家,独创魏氏活血理论

他独创“魏氏活血”理论,即便完整的“活血”应涵盖行气、化

瘀、通络三要素,正是这个理论让棘手的脑病顽疾有了中医治疗方法。

魏江磊领衔汇聚中医外治专家董敏伟主任中医师、西医许远陵主任、药学专家张继敏主任药师以及老药工朱庆和。多方专家汇聚在一起,一举突破了传统制剂药效差的瓶颈,首先中药必须大锅浓煎、一服药至少要煎3小时以上;部分药材必须特殊加工;对虫类药全部采用现代破壁技术。

别人不敢用的虫类药材,他却认为是治病良方

魏江磊传承了国医大师任

继学等前辈擅用虫类通络的特点。魏江磊说,虫类使用方法不同,效果大不同。虫类共具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及化瘀散结功效,可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缺血区的血氧供应,减少脑损害,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在治脑病时,魏江磊一般会让患者吃虫粉,他强调,凡久病不愈者,必用虫类药或毒剧药搜剔病邪,通经活络,气血流畅,其病自愈。非常时期,每周日魏江磊仍坚持来锡为脑病患者服务。

(木子奇)

“魏氏脑病”创始人魏江磊 开辟疑难杂症治疗新天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锡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融合地方医学流派学术特色,以龙砂医学五运六气与经方为抓手,成效显著。疫情期间,无锡市中医医院生产防疫香囊10000余只,并免费送给市定点医院及一线医护工作者。图为市中医医院中药师正在制作

“辟瘟香囊”。 (钦嫣 摄)

日前,惠山区长安街道红十字会调派的“抗击疫情,奉献爱心”无偿献血采血车缓缓驶入惠山区中医医院。当天,该院19名戴着口罩的“热血蒙面侠”撸袖 献 血 近 6000 毫升。 (储珊珊 摄)

无锡市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钱炜介绍,高血压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现在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成人化、肥胖成为儿童高血压主要诱因之一。锡城一名13岁的男孩,一次体检意外查出血压竟然高达150/100毫米汞柱。他特能吃,尤其是荤菜,平时没有头晕、头痛等感觉,只是体形肥胖,体检发现后才知道血压很高。虽然没有高血压感觉,但是持续血

压升高不控制,会影响多个靶器官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患儿立即入院检查治疗,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及排查无高血压家族史后,发现导致他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肥胖、饮食过咸。平时特别爱吃荤菜,尤其是红烧肉,却不爱运动。经过两个月的追踪随访,嘱其低盐低脂饮食及有氧运动后,血压降到了140/90毫米汞柱。

钱炜介绍,他接诊的高血压患儿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年龄大

的小的都有,由肾脏、心血管、肾血管、内分泌、脑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血压异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使血压恢复正常。有的家庭有高血压遗传史,有的家庭没有,但是共同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可能使家族发病,如家长本身就喜欢吃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孩子也会不可避免饮食成人化倾向,导致肥胖形成,这样就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此外,长期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等也易诱发高血压。

饮食成人化、肥胖成儿童高血压主要诱因

临床上,儿童高血压多表现为轻度、中度血压升高,通常没有自我感知,没有明显的头晕、头痛及恶心等临床症状,除非定期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否则不易被发现。但它会慢

慢地损害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如有些儿童早期没有发现高血压,有的直到出现脏器损害才查出有高血压。

钱炜介绍,传统观念认为儿童不会得高血压,因此儿童体检

往往想不到测量血压。实际上,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更要重视学校体检,而且应该定期为孩子监测血压。如果孩子出现头痛、头晕、抽搐、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儿童高血压早期症状不明显

制作香囊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