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必须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硕放机场洲际货运航线频次

全省居首3版

详见第3版>>>

2019年 9月星期一

今日8版第17799期16

无锡观察农历己亥年八月十八

今日多云 东北风3~4级 最高气温:30℃ 最低气温:22℃ 明日多云 22℃~30℃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1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社址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二街1号 邮编 214125 广告投放热线:81853027 发行投诉热线:85057666 图文投稿邮箱:wuxidaily@126.com QQ报料群:11601797 www.wxrb.com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1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社址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二街1号 邮编 214125 广告投放热线:81853027 发行投诉热线:85057666 图文投稿邮箱:wuxidaily@126.com QQ报料群:11601797 www.wxrb.com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1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社址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二街1号 邮编 214125 广告投放热线:81853027 发行投诉热线:85057666 图文投稿邮箱:wuxidaily@126.com QQ报料群:11601797 www.wxrb.com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新华社北京 9月 15日电 9

月 16 日出版的第 18 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形

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下转第4版>>>

编者按 70年峥嵘岁月,70年铸就辉

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栏《壮丽 70年·奋

斗新时代———发展成就巡礼》,通过开展

全媒体采访报道,综合采取多种形式、多

维视角,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发展历程、巨大成

就和宝贵经验,在产业升级、对外开放、城

市格局、生态环境等方面充分反映70年

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南小县城﹃蝶变﹄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破浪前行,

无锡加速高质量发展之一

空中俯瞰无锡,滚滚长江蜿蜒而过,汇入茫茫东海;浩渺太湖碧波荡漾,宛若璀璨明珠。 回望 70 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龟背壳”城区 2.5平方公里到今天市区面积 1644 平方公里,从小街小巷到立体大交通, 从简陋平房到花园式住宅小区, 从江南小县城成长为区域性现代大都市、内地最宜居之城,枕江抱湖的无锡走过了一条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设之路。

一个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的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正加快谱写优化城市格局、提升城市能级的灿烂篇章。

■ 空间优化,“龟背壳”生长出滨湖亲水现

代化大都市

今年 76 岁的王福兴, 是在后西溪五姓巷住了 60 多年的“老无锡”。 这天,得知无锡档案史志馆正在展出反映无锡城建变迁的文献展,他饶有兴致地前往观看。

现场, 一张定格于 1977 年的中山路航拍老照片令他思潮翻涌,“你看,上世纪 70 年代,中山路还不是现在这样宽敞的大马路, 而是由两条小路组成, 东面是中山路, 西面是中山二路,中间夹着一些民房,我印象里是些店铺。 ”

无锡档案史志馆内一本珍贵资料《无锡城建志·大事记(1949—1982 年)》记录着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史。 1958 年,无锡填没了老城内最后一条宽 8 米的南北河道,开辟中山二路并铺设下水道。 填河工程历时 4 个月,出动群众超 14 万人次,填土 2 万立方米。 为解决填河取土问题,还结合黄公涧的整理,扩建锡惠公园,在惠山凿出人工湖———映山湖。

王福兴说,在儿时记忆里,无锡城的大小就是“五个门”,东、南、西、北四个门,再加上光复门。 后来随着拆城墙、填河筑路,以及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建设,才有了现在繁华的模样。“城市变化,沧海桑田!”他感慨道,如今春天去金匮公园赏樱花,夏天去荡口古镇避暑休闲,生活足迹变得更加舒展起来。

如果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 1949 年, 无锡城就是“老无锡”口中的“龟背壳”。1949 年无锡设市之初,城市建成区面积仅约 11 平方公里,还只是个单中心的小城市,直到上世纪末,无锡城也还主要沿着运河和沪宁线生长。下转第4版>>>

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打造城乡融合精细化特质

“绣花式”管理让惠山更有精气神本报讯 (记者 马悦)一条曾

经脏乱差的拥堵苏嘉路, 却是连接江海西路与盛岸路的枢纽道,长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出行。近日记者实地探访, 发现道路干净整洁,堵车现象缓解,周边商户规范经营。 苏嘉路的“重生”可以看作是惠山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管理塑造城乡融合新气质的“盆景”。 以“绣花”为喻,强调的是一种城市管理的“微操技

术”。 如今,一根根极具韧劲的“绣花针”飞出,一幅锦绣画卷正在惠山大地徐徐呈现。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城,道理亦如此。不需讳言,多年以前“细腻”这个词并不属于惠山, 打上烙印的是“粗放”,但域内区域三分之二为农村的惠山同样具备江南水乡的气质。走进洛社张镇桥村的马塔浜,俨然步入一座深氧公园。 73 岁的志愿者费明建正撑着船在横贯全村的青

龙桥河上清理垃圾,“以前这条河是典型的黑臭河, 一到夏天大家只好紧闭门窗,周围还有不少违建,村庄面貌陈旧萧条。”经过生态修复与村庄改造,如今的青龙桥河已变成一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三类水景观河,整个村庄脱胎换骨,农房错落有致,绿树环绕成荫,成为村民们交口称赞的水美家园。 记者了解到,惠山去年启动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下转第4版>>>

□本报记者 王怡荻

近日,梁溪区崇安寺街道的新兵欢送会上,市应急管理系统优秀军转干部

刘业胜为新兵佩戴大红花、整理军容,并勉励新兵为国防建设出力流汗,将军

队的优秀传统传承下去。 (西风 摄)

详见第5版>>>

□本报记者 徐兢辉

远景:新晋“中国500强”的创新之路

前不久, 中国企业 500 强出炉,远景(江苏)有限公司首次跻身其中。

这个成绩距离远景的第一台风机产品面世刚好 11 年, 现在,企业掌门人张雷已是世界新能源领域最为人熟知的面孔之一,远景也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中晋级最快的企业之一。

远景的初心:

勇者无畏,探索不设边界

短短十余年,远景缘何会取得如此飞速的成长?面对问题,9月 7日,正在无锡参加 2019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的张雷脱口而出“无畏”两字。

但凡成功的企业都与“创新”这个词有着紧密关联, 但远景的创新却常伴着“颠覆”,而颠覆需要的恰恰是勇气和对未来的深刻

分析。 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所点评:“远景勇敢地跨域整合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 进而开创出行业不同的局面。 ”

两年前, 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风电项目———江阴临港分布式风电项目投运。 运行数据显示, 单台智能风机年运行发电超 600 万度。正是因为远景,江阴这个百米高度平均风速只有 5米 / 秒的风资源贫瘠地区, 成为我国分布式风电发展的典型样本。

“远景并不是中国风电领域最大的企业, 但我们是中国风电领域最引领创新的企业。 ”诚如张雷所言, 创立之初便定位为科技公司的远景, 凭借自身努力解开了制约中国风电自主发展的“黑匣子”,并一直在征服能源科技的一座座高峰: 从低风速风机到智

能风机, 从分布式风机到智慧风场, 从柔性高塔筒技术到智能化运维,每隔一段时间,远景就会祭出“黑科技”颠覆行业规则。

就拿“剑走偏锋”的智能风机来说, 每一台“远景智造” 都有600 多个传感器, 每个传感器又

有 200 万行控制代码, 是普通风机的 20 倍以上, 风机仿佛安上

“天眼”,具备自我诊断功能,这彻底突破传统风机的技术禁锢,使风 机 发 电 效 率 提 高 了 15%-20%。下转第3版>>>

企业不忘初心,方能致远两天前的采访中,有一个细

节始终萦绕:远景工作人员提醒

记者,相较入围500强榜单这件

事,张雷更关注企业的突破和成

长,远景想做一家“伟大”的企

业。

做伟大企业,这是远景的追

求,也应该是新时代中国企业的

追求。

多年来,很多企业都以“做

大”为目标。但从“大企业”到“伟

大企业”,下转第 3 版 >>>

编者按 前不久公布的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无锡企业勇夺三个全省第一,首次

取得这一组榜单上的江苏“大满贯”。本报今起推出“锡企之光闪耀500强”专栏,讲述自“产业

强市”战略实施以来锡企代表转型突破、开拓创新的生动故事,聚焦其“智能化、绿色化、服务

化、高端化”之路上的精彩片段,以此在全市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敬请

读者关注。

记 者 手 记

古镇休闲

中秋小长假期间,巡塘古

镇迎来不少游客。图为9月14

日,游客在巡塘古镇游览。

(还月亮 摄)

多名无锡人入选“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名单

■ 品质跃升,曾经的“小县城”五获“内地最宜居之城”

■ 区域协同,开启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详见第4版>>> 市民品鲜热情高长泾老街登央视

社区“老年餐厅”如何

实现共赢4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