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与纸的接触,...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38

质延古意质延古意 文情今变文情今变 □曦 月

9月2日至28日,“丹青之约——郭明馥个展”在

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作者以

太湖石为主题的49幅作品。“丹青之约”,语出宋徽宗

的题画诗句“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丹青原是古

人对绘画的一个诗意的称谓,在郭明馥的作品中则有

特殊的意义。他选取朱砂和花青这两种色彩单独运

用,以色代墨,既展现了色之韵味,又充分融入了笔墨

的淋漓之意。这种独特的色彩运用,既包含画家对于

东方艺术哲学的思考,亦展现出他近年来对佛教和老庄

之道的感悟,是其自身对于“纯粹与永恒”的绝对体验。

传统绘画的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一花一石,在

文人墨客眼中都有超越实相的理念。郭明馥在探索中

意识到执著于题材外相,容易产生滞碍于物的问题,纠

结于物象和技巧无非是“由器入道”的障碍。“无物于

物,故能齐于物。无碍于智,故能运于智。”古人的智慧

在于把拟人化的精神赋予花木竹石、行云流水之中,故

而形成既有具象之美又富有抽象之美的标识。以有形

通无形,从有限跨越无限,创造出“境生于象外”的审美

意境。郭明馥近期的作品就是在探求从对世相的抽

离,寻求与天地自然最朴素精神的相应。

以其创作的《冠云峰》为例,作品取材于苏州园林

的太湖石,在造型上符合中国古代文人“瘦、皱、透、漏”

的审美趣味。其石历经千万年的洗礼,在文人墨客的

笔下已超脱简单的物象,衍生出“天、地、人”的三才之

道与“道法自然”的东方美学精神。在技法上,画家摒

弃传统的树石皴法,转而另辟蹊径,将自己近年来对于

老庄哲学的领悟融之其中,展现出太湖石的光影变化

与精神气质。

画家在寄语中如是说道:“芥子纳须弥”,无限就在

有限之中。无边世界的妙义就从“一念”显现,宇宙不

是纯然外在的时空,而是人心灵所构造的世界,就在一

丘一壑、一花一草中。道不在同,佛不在求,只要回归

自心,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一切都自在显现,当下

圆成的生命,才是至高的圆满之境。丹青相伴一生,是

画家最快乐的。对宋元审美的体会,也是郭明馥探索

“质延古意,文情今变”的契合。 祥龙石

以 前 我 读 瑞 金 路 民 办 小 学 ,老 师 是 家 庭 妇 女 ,条

件 差 ,上 课 很 不 好 玩 。因 此 我 常 常 逃 学 ,带 一 根 大 铁

钉 ,每 天 顺 陕 西 南 路 凡 尔 登 花 园 围 墙 一 路 走 、一 路 划

出 一 道 深 痕 才 满 足 。当 时 流 行“ 刻 蜡 纸 ”,我 喜 欢 自 己

画 ,拿 到 新 课 本 ,喜 欢 立 刻 把“ 语 文 ”“ 数 学 ”标 题 改 成

立 体 字 …… 后 来 去 黑 龙 江 下 乡 ,才 在 信 里 认 真 画 图 ,

“ 野 生 ”画 法 ,北 方 的 房 子 、火 炕 、厕 所 ,甚 至 砖 墙 砌 法

花样,都与南方不同,图画有效果。

《繁 花》触 及 上 海 的 具 体 道 路 ,因 此 配 了 具 体 地

图 。出 单 行 本 阶 段 ,《收 获》副 主 编 钟 红 明 建 议 继 续 画

图,引起了我的兴趣。

“小毛”理发店 、弄堂房子内部,上海衣着打扮,如

果 熟 悉 ,稍 有 绘 画 能 力 ,就 可 以 画 了 ,老 老 实 实 画 下

来,与插图画家的初衷不同。比如瑞金路教堂,多年后

改 成 新 锦 江 酒 店 ,时 间 就 是 这 样 变 的 ,给 读 者 一 个 更

真的印象。

我喜欢写作。

眼 前 总 是 一 颗 一 颗 的 字 ,一 遍 遍 地 选 择 、默 诵 、改

动它们。

字 是 一 种 标 准 材 料 ,归 集 了 人 世 景 象 ,某 个 街 角

私密的绵绵对话,密密麻麻的长短线条、面孔细部、错

落背影、轮廓、光影,都含在字里。

我也喜欢画图。

尖与纸的接触,总有一种更陌生的亲切感。

叙 事 形 成 的 焦 虑 ,到 此 安 静 下 来 了 ,仿 佛 一 切 都

落 定 了 ,出 现 了 固 定 的 线 条 ,种 种 细 部 晕 染 ,小 心 翼

翼 ,大 大 咧 咧 ,都 促 使 我 一 直 画 下 去 ,直 到 完 成 。这 个

状 态 ,四 周 比 写 作 时 间 更 幽 暗 ,更 单 纯 、平 稳 ,仿 佛 我

在梦中。

梦想一本一本做出自绘插图的书,是幸福的。

这 合 二 为 一 的 方 式 ,也 意 味 着 书 中 之 图 ,正 是 作

者文字所不能达之处。

尖与纸的接触,总有一种更陌生的亲切感

□金宇澄

今年8月13日至19日,“消逝

与别离——金宇澄手绘文学插画

展”在上海图书馆与观众见面。

此次展览展出了作者的80余幅插

画作品,涵盖了《繁花》《洗牌年

代》《回望》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

即将推出的“金宇澄作品选辑”

(《碗》《方岛》《轻寒》)中的插画原

作。而在此前,金宇澄曾在沪上

举办了他人生的首个画展——

“《繁花》插图展”,那次展览也受

到许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其中

除了他亲笔绘制的《繁花》小说插

图外,还有为王家卫《繁花》电影

所画的上海地标图,以及从小说

文本中延伸出的历史旧物、老照

片、模型等。这两次展览不仅展

现了金宇澄编辑、作家、画家的多

重角色,同时还引起了人们对文

学作品插画的讨论。

好好的,怎么就想起去画画了

呢?金宇澄如是作答。

责任编辑:王 觅 电话:(010)65389194 电子信箱:wybmeishu@sina.com 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世纪美术

女孩和同事来到了这条熟悉的小街。此刻,小金(鸣虫,俗名“金铃子”)敏锐听到,零星的弟兄们仍在不知疲倦地唱歌。

(出自《方岛·童话》)

再来一次竞赛会怎样?麦地里的板桌,迈开四条腿,像马匹一样渐渐朝这里走来……(出自《方岛》)

姑娘,你长得多像你妈妈。(出自《碗》)

献给冬的孤独,夏的别离。(出自《回望》)

烟草的故事——1975(出自《洗牌年代·绿细节》)

瓦片温热,黄浦江船鸣。(出自《繁花》)

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

上海北站—

—1964

(出自《洗牌年代·锁琳琅》)

梅花落满了南山

四周悄然无声,苹果树亭亭玉立,俨然一杆宝幡,绿森森地荫着人们。 (出自《方岛·譬喻》)

固意凝云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