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經常行不通

Preview:

DESCRIPTION

為什麼減肥經常行不通. 根據友邦人壽 2013 年所發佈的「亞太區健康生活指數調查報告」,台灣想要減重的人口比例最高,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有 77% 覺得自己體重過重,希望可以再瘦一點,更有高達八成的成年人希望減重。不論是想要維持良好身材,還是為了健康著想,「減肥」儼然成為另類的全民運動! 肥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僅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等症狀,身材肥胖又缺乏健康生活習慣的人,死亡率更是比生活習慣良好、體態勻稱的人高出七倍!隨著物質生活改善,精緻的飲食與舒適的生活環境反而帶來營養過剩、增加身體額外負擔等新問題。.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為什麼減肥經常行不通根據友邦人壽 2013 年所發佈的「亞太區健康生活指數調查報告」,台灣想要減重的人口比例最高,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有 77% 覺得自己體重過重,希望可以再瘦一點,更有高達八成的成年人希望減重。不論是想要維持良好身材,還是為了健康著想,「減肥」儼然成為另類的全民運動! 肥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僅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等症狀,身材肥胖又缺乏健康生活習慣的人,死亡率更是比生活習慣良好、體態勻稱的人高出七倍!隨著物質生活改善,精緻的飲食與舒適的生活環境反而帶來營養過剩、增加身體額外負擔等新問題。

肥胖問題的加劇亦成為各國政府棘手的挑戰,有的國家打算課徵「肥胖稅」,希望藉由提高甜食、汽水等產品的稅收,來抑制人民對這類易胖食品的消費;前紐約市長彭博( Michael Bloomberg )也曾極力推動禁售大杯裝的汽水與含糖飲料,各種努力都只為了減少肥胖,改善人民的健 康 。

減肥成功?我們都誤會了! 然而,想要減重的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似

乎「越減越肥」,好不容易瘦下來,沒多久卻又復胖? Sandra Aamodt 試圖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剖析為何減肥容易失敗,結果顯示,這一切都是大腦作祟使然。

基本上,「吃多少食物」、「消耗多少熱量」決定了你的體重,能量的消耗與飢餓感之間微妙的平衡,是由大腦控制,並非由意識所操控。下視丘是人體的調節中心,具有幾十種控制體重增減的化學訊號,能夠幫助你將體重控制在一個固定值,但這個數值並不是絕對的,大概有 5到7公斤的調整範圍。所以,當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時,身體就會依據所接收到的刺激做出反應,由大腦釋出訊號,調整飢餓感、活動量與基礎代謝率,使體重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重固定值,基準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論高矮胖瘦,當你一口氣減下許多重量,大腦會誤以為你快餓死了,進而釋放飢餓的訊號、降低肌肉消耗的能量。根據哥倫比亞大學 Rudy Leibel教授的研究,降低過多的體重,會抑制體內的新陳代謝,造成每天所消耗的熱量減少 250到400卡路里不等,這相當於一頓大餐的熱量,也就是說,減肥成功可別高興得太早,你恐怕每天都得跟飢餓感對抗,而且還要少吃這麼一餐,才能繼續維持體重不復胖。

讓身體告訴你該吃多少 從演化的觀點而言,身體對減肥產生對抗性並非毫無道理。過去,飢荒的可能性遠高於糧食過剩,人類必須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多補充熱量,以抵禦下一次缺糧的考驗。但隨著現今外在環境的改變,大多數的人不再需要對抗惡劣的生存條件,肥胖久了,將會使大腦誤以為這才是正常的體重,進而造成體重固定值的變動,導致一朝肥胖,終身擺脫不了肥胖的窘境。

由此可知,減肥本來就不是長久之計,越減越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該怎麼做,才能維持健康又良好的體態? Sandra Aamodt建議大家:「讓飢餓感引導你的身體做最合適的判斷。」過去,無論是肆無忌憚地暴飲暴食,還是為了減肥逼自己餓肚子,人們總是靠意識決定該吃多少,但大腦只會依據身體狀況進行調節,無法光靠意識來瘦身,使得減肥反而造成反效果。

因此,傾聽身體的聲音,才是正確的飲食控制方式。感到飢餓的時候,就該吃東西;感到飽足時,就該停下來。不懂得適可而止,明明不覺得餓,卻因嘴饞而毫無節制地吃,攝取過多熱量,才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健康就是美 當然,讓飢餓感決定你的飲食並不容易,需

要一段時間的練習與適應,這也許不能幫助你立即減掉體重,但至少保證你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久而久之,健康的身體自然能培養出良好的體態。

其實,過胖與過瘦都是種扭曲的美感,所謂良好的體態,並不是要每個人都瘦到像紙片人一樣,斤斤計較自己吃了多少東西,而是要攝取充分的營養,健康地活出自信與光彩。

  人們總說,減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少吃多

動」,我們不妨將其理解成「減少攝取多餘的熱量,多培養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不用刻意減重,你也可以展現奪目的光彩。

藍紫 的 心得 我認為很多人口頭上說要減肥 , 只會讓自己越減越肥 ,因為想靠著節食來讓自己在一天之中攝取的熱量減少 ,殊不知 !! 卻常常想要補償自己 , 可能看到路上有人發優惠”吃到飽”之類的傳單或是朋友拿著一顆巧克力說”一口而已沒關係”等等 ,就被誘惑但是在他們吃下去時 ,因為身提先前的節食 , 大腦已發出了”我現在很餓很餓”的訊息 !! 所以如果平常 100卡的熱量指吸收了 50卡 !!那麼在減肥期間吃了 100卡的食物就會吸收 99卡 , 這樣沒減到肥 , 反而影響了沈體健康 , 更有可能 變 得 比 之 前 更 胖 ~所以應該要餓了就吃 , 不餓就不要虐待自己的胃 , 適當的運動 , 適當的飲食 , 健康的身心 !! 是維持現有體重之長久的不二法門

李虹賢 的心得 別再減肥了 如果是因為過胖,為了身體的健康而減肥是好的,但在現今

的審美觀裡,「瘦」就是美,但人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的健康而只是一昧的希望自己能變得更瘦,即使自己的身材適中,也想要再瘦一些。

減肥已成現在全民運動,只要是減肥的商機絕對不會賠本,人們為了瘦,願意嘗試各個方法,即使不健康、對身體有害,只要可以變美變瘦就夠了。最多人使用的減肥方法,不外乎是節食減肥法,每天少吃一餐,或是量減半等等之類的,來達到攝取的熱量減少或是使自己的胃縮小,只要一有成效便會以為自己的減肥效果成功了,但其實這種減肥效果復胖率高,「越減越肥」不是不可能的,假使自己每天都少吃一餐而減重成功的話,那表示必須天天都少吃這麼一餐,讓身體告訴你的大腦,由大腦控制而不是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