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班 展演動物手冊

Preview:

DESCRIPTION

2014展演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

Citation preview

1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目 錄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教師研習營.....................................................2

2014 展演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3

動物倫理/王萱茹博士...........................................................................5

別讓海豚不開心/林勝卲老師...............................................................8

做愛心保護動物/劉宜蓉老師.............................................................12

夜生活、薩伐旅與動物園/鄭麗榕助理教授.......................................15

這是我們的戶外教學!?/林育如老師.............................................18

延伸閱讀.................................................................................................22

2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教師研習營

動物保護教育議題已是全球普遍關注的焦點,引導下一代體認自己是地球公民的

一員,培育我們的孩子成為動物的監護人與保護者,更是生命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

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期盼透過長期深耕的過程,提供國中、小學

教師動物保護教育的資源。透過教師專業的引導,培養孩童建立對動物同理共感的能

力,瞭解人類與動物是共同分享一個地球的觀念,以及人類與動物、大自然是共生互

依,互為主體的關係。透過教師將動物保護觀念扎根於學校教育,期盼孩子都能發展

出善待與尊重在這世界上所有動物的能力,共同創造人與動物和諧關係的世界。

研習目標:

增進教師對動物保護概念知識內涵、倫理價值觀、敏銳度、行動技能與經驗專業

知能的提升。

引發教師「自我檢視」能力,覺察自身看待動物的觀念與態度,進一步對動物保

護教育理念、教學內容,發展出檢視和省思能力。

增進教師動物保護教育課程設計能力。

教師安排參訪課程,讓孩子親身透過看到、聽到、接觸到、感受到動物真實的情

況,促發孩子思考,如何保護動物的行動力。

提供教師交流與分享動物保護教育的場域。

埋一棵種籽在孩子的心田

注意事項:

1.請報名者珍惜資源務必出席上課。

2.教師在新學期,至少教學 2 堂動物保護課程,或回饋「動物保護教案設計」、

「紀錄動物保護課程教學歷程與省思」等,本會將分享教師成果於「動物保護教

育扎根網站」及「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3.全程出席者,本會將核給教師在職進修研習時數,頒發主辦單位研習證書。

4.本會供應素食便當茶飲,現場不提供拋棄式餐具,請自備環保杯、筷。

3

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2014 展演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

壹、 研習主旨: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期盼透過本計畫

長期深耕,提供教師、孩童與青少年動物保護教育的資源。

貳、 研習目標:期望透過本研習,傳遞動物倫理的概念,並讓老師瞭解展演動

物的真實處境,進而教導學生拒絕消費野生動物的觀念。

參、 主辦單位:關懷生命協會、臺北市立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國立臺南大學行

政管理系

肆、 動保教育扎根教案全輯:提供參與研習教師教學使用;含一本教師手冊及

三片光碟。http://www.lca.org.tw/implant/269

伍、 注意事項:

(一) 為提倡關懷生命,本會中午將提供素食便當。

(二) 為響應環保,請自備餐具及水杯。

(三) 聯絡方式:電話(02)2542-0959 聯絡人:呂小姐

e-mail:apply@lca.org.tw

陸、 研習課程

(一) 課程時間:103 年 12 月 13、14 日(六、日)

(二) 課程地點:臺北市立大學科學館 S107 教室

(三) 參訪地點:臺北市立動物園

4

(四) 課程內容:

時 間 行 程

第一天 12 月 13 日(六)

8:40- 8:55 報到

9:00- 9:10 開場

9:10-10:00 動物倫理

主講人:王萱茹博士/中央大學哲學所

10:10-12:00 海洋展演動物的悲歌

主講人:林勝卲老師/立賢教育基金會偏鄉小學海洋教育服務講師

12:00-13:00 午餐、休息

13:00-13:30 動保教育扎根教材教案介紹

13:40-14:30 校園教學分享「海洋教育行動」

主講人:林勝卲老師/立賢教育基金會偏鄉小學海洋教育服務講師

14:40-15:30 校園教學分享「做愛心保護動物」

主講人:劉宜蓉老師/臺北市石牌國小教師

15:40-16:30 教學綜合研討

第二天 12 月 14 日(日)

8:10- 8:25 報到

8:30-10:00 快樂天堂?臺灣的動物園歷史

主講人:鄭麗榕助理教授/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10:10-11:40 這是我們的戶外教學嗎?

主講人:林育如老師/獨立研究員

11:40-12:30 午餐

12:30-13:10 12:30 集合搭車前往臺北市立動物園

13:10-16:00 參訪臺北市立動物園

主講人:林育如老師/獨立研究員

16:00-17:00 回饋討論及結業式

5

動物倫理

王萱茹博士

中央大學哲學所

關懷生命協會

2014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展演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

主題:動物倫理

講者:王萱茹

問題思考

►什麼是動物倫理?

►「倫理」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為何?

►動物有權利嗎?

►權利是否只專屬於人類呢?

問題討論►根據官方統計,每年有將近十萬隻的流浪動物面臨

安樂死,你對流浪動物安樂死的看法為何?

►你支持吃素嗎?有人認為動物生來就是要給人吃的,而且在生態界中,獅子也吃羚羊,這是自然的法則,你的想法為何呢?

►動物園的存在,備受爭議,你認為動物園有存在的必要嗎?

►有些人認為,旅遊當中有些動物娛樂的消費並沒有錯,因為這樣可以促進觀光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達到讓孩子認識動物或教育的功能,這樣的說法您同意嗎?

動物權利 不應當使用動物 完全的道德地位

動物福利 人道地使用動物 不完全的道德地位

× 不需要在意動物的福利與感受

沒有任何的道德地位

►亞理斯多德:存有的階層

►笛卡兒:動物只是機器?

►康德:理性能力可以決定一切?

辛格(Peter Singer)的動物解放運動

►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

►《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1975)

6

辛格的突破點

►人類與動物共同擁有的能力是?

►感受痛苦能力(the capacity for suffering)

►理性能力不再至上

►利益平等考量

►當人類與動物產生衝突時?

►使用效益主義的計算。

►如何計算?

►快樂大於痛苦 =好的結果

雷根(Tom Regan )的權利觀點

►主要著作:

►《為動物權利辯護》

(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 1983)

►權利觀點的起點:道德判斷與道德原則

►人類與動物的相同處是?

►本有價值(inherent value)

尊重生命原則

(the respect principle)

►生命主體的判準(the subject of life)

不受傷害原則(the harm principle)

►當人類與動物發生衝突的時候?

►最小凌駕原則(the miniride principle)

►消除更糟原則(the worse-off principle)

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能力進路觀點

►納斯邦,一位女性哲學家

►有別於效益主義-辛格,權利觀點-雷根

►主要著作:

►《正義的界限:

身心障礙者、全球正義與物種成員》

►重視生命的能力與需求

►情感、幸福與世界圖像

►強調人們所具有的「憐憫之情」(compassion)

►「憐憫之情」所具有的三種判斷

►人類宰制動物的根源

►動物的脆弱性

7

1.生命 所有的生命都具有延續其自身的能力

2.身體健康 保障動物在身體健康上的權益

3.身體的完整性 動物具有保有身體的完整性,不因暴力或虐待而受到傷害。

4.感覺、想像與思想 動物具有保有自由活動的愉悅

5.情感 動物具有情感,也具有同理心,使動物免於恐懼

6.實踐理性 支持具有制訂目標與計畫的程度能力之動物:例如:黑猩猩

7.聯繫 物種與人類之間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關係上

8.其他物種 人類有必要稍微做一些干預,維護各物種之間和諧的關係,以避免生命承受重大的傷害

9.嬉戲或遊戲 物種的遊戲能力要受到重視

10.對自身環境的掌控 對動物來說,人類必須有尊重他們的政治概念;另一方面,野生動物具有保有自身棲息地的權益。

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深層素食主義

►主要著作:

►深層素食主義

►Deep Vegetarianism

其他動物倫理著作文獻

►每一次,當我們的憐憫戰勝了殘酷,我們尌往這個無邊界、尊重所有生命的道德向前更邁進一步。我相信,我們終將會站在人類演化新紀元的一個分水嶺上,實現人類那最獨特的天性—悲憫。 珍〃古德

感謝各位的聆聽

8

別讓海豚不開心

林勝卲老師

立賢教育基金會偏鄉小學海洋教育服務講師

9

10

11

12

做愛心保護動物

劉宜蓉老師

臺北市石牌國小教師

我是動物生命中的幸運石

保護動物做愛心

適用年級: 中年級/潛能班情障生

教案設計者: 劉宜蓉

源起

引起動機1

● 最近戲虐動物新聞

● 相關照片、圖片、影片

● 學生表情與反應

會虐待動物 下一步就是虐待人

發展活動1影片觀賞-小團體

發展活動1影片觀賞-小組

問題與討論

13

問題與討論.續

● 討論的過程

● 學生的感受及回應

● 同理心

綜合活動1●老師從教學活動小結

●請小朋友思考積極正向

作為

引起動機 2

● 魔法石

變變變

發展活動2

● 我是動物生命中的幸運石-

製作愛心

魔法石大變身讓我把它變成動物幸運石吧 再將幸運石化身為我的愛心

綜合活動2

● 作品欣賞與省思回饋

作品欣賞1

作品欣賞2

14

綜合活動2

●老師講評與歸納重點

短文寫作●野生動物救傷手冊

●兒童愛護動物手冊●與動物朋友心傳心●用愛心善待與

愛護動物短文寫作

心得一隅

EX:雖然老虎和獅子等是兇猛動物,也不能獵殺EX:我们要愛護動物而且要保護它们EX:為了保護動物我们平常就要吸收關於動物資訊

EX:不要把動物當成表演的工具

EX:不要隨便捕捉野生動物

後記

用愛擁抱期許動保教育持續且深耕

感謝您的聆聽

● 友善溫馨

● 用心愛護

善待動物

15

夜生活、薩伐旅與動物園

鄭麗榕助理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近日有候選人從觀光的角度,把規劃臺北的夜間動物園當成政見。他說明

想仿效新加坡夜間動物園,擬以「全面而完整的設計」,改善動物園參觀動線,

增加遊樂設施,以帶動臺北市南區發展與觀光業。如果我沒有讀錯,這項有關

動物園的政見,即是提出臺北設置常設性夜間動物園的構想,百分百突顯出動

物園的商業色彩,以營利目標來考量動物園的存在。衡諸臺灣公立動物園發展

的歷史,這實在是一項開時代倒車的建議。它忽視了現在臺北動物園作為社教

機構的定位,且無視動物權、動物福利的世界潮流,忘了臺北動物園多年來呼

喊的「尊重生命、關懷自然」口號,放棄該園極力形塑的保育與專業形象。

當今確實有一些熱帶地區的城市設有夜間動物園,配合遊客夜生活需求,

以成人型態的娛樂為主要規劃,並結合當地的豐富自然資源條件,在園中創造

原野氣氛,或以動物表演等活動作為吸引遊客的誘因。如澳洲北部昆士蘭州

Cairns 觀光業很發達,附近有聞名的熱帶雨林園區,前往大堡礁亦不遠;當地氣

候濕熱,適合夜晚活動;夜間動物園在 7:00 開放,遊客入園先吃 BBQ,在酒吧

放鬆,再點燃火把去看動物。而新加坡夜間動物園則是讓遊客觀賞動物表演及

婆羅洲土著表演,並強調遊園者近距離接觸動物,體驗雨林探險感。其中幾家

夜間動物園都採用「night safari」為其英文命名。「night」是指夜間,而「safari」,

作家劉大任曾譯為「薩伐旅」,有「狩獵旅行」的意思。字源來自阿拉伯文,原

指有組織、有計畫地帶著馬、駱駝、商品、武器、飲食及醫藥與各種人員穿過

大沙漠,後來被廣泛用於冒險旅行。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

帝國主義殖民非洲時期,西方貴族階級和富人把到非洲的狩獵視為高尚的體育

運動,透過狩獵旅行,以獵槍進行大規模殺戮,來彰顯旅行者的勇猛自信,但

也在極短的時間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隨著自然資源的有限化,各國對

狩獵的規範日益嚴格,現代觀光業中的 safari已有轉化,即使仍與野外經驗相關,

也希望用其他方式提供遊客冒險刺激的旅遊經驗。如上述,當地豐富的自然資

源、動物表演等活動,常是夜間動物園觀光化中的主要賣點。在考量是否設置

常設性的夜間動物園之前,先不論臺北的自然資源條件如何,在動物表演這一

部分,1978 年起臺北動物園即已完全停止這種違反潮流的活動,1984 年並已清

楚向外宣示動物園不是看動物表演的地方,這也是臺灣的公立動物園與民間商

16

業性質動物園最能顯示出區別之處。

由於都市生活中對於夜間休閒的需求,臺灣自 1910 年代以來,即舉辦了不

少商業性質的暑期納涼會,包括「納涼列車」的火車旅遊、「納涼聯合販賣會」

等,舉辦地區多在日人較多的臺北、新竹、臺中及南投等。在這種城市夜生活

興起的情況下,暑期夜間動物園開放也不是戰後的新創。早在 1930 年代,舊臺

北動物園──位於圓山,即在暑期約半個月的時間中於夜間開放,18:00-22:00 開

園,讓市民「納涼」休閒。當時遊客入園除觀賞動物外,也可參與施放煙火、

看電影、觀賞臺灣戲劇、摸彩等各項活動,撽稱入園者達數千人。雖然沒有太

多報導證明,但可想見這些夜間活動對園內動物作息的驚擾,特別是施放煙火

巨大的聲響,必然會引起鳥獸的大騷動。動物園夜間開園一直是辦辦停停,如

1953 年夏,圓山動物園恢復舉辦夜間遊園的納涼會,但次年即因體認到「因夜

間遊客驚擾,有礙動物健康」,而予停辦,尌愛護動物的觀念而言,這種宣告可

以說是一種管理思維上的進步。[1]不過,1970 年夏季,圓山動物園又一度恢復

夜間開放,仍用納涼晚會名義,開放時間長達 90 天,其後又再中止。尌如同現

在的夜間動物園的經營方式一樣,動物表演是滿足人們休閒目的不可免的活動,

圓山動物園於 1930 年夏季夜間開放時,也必頇安排動物表演,撽報載曾由園外

的臺北市民把訓練過的八哥帶入園,由牠們為觀眾表演講簡單的「國語」(日語)。[2]另一種型態的動物表演則是動物間的廝殺,如 1934 年完工,設於嘉義市內的

兒童遊園地,該園在夜間開園時,曾以貓鼬與蛇的生死之爭作為餘興節目。這

種所謂「龍虎鬥」的類似情況並沒有尌此消失,在戰後,1950 年前後的圓山動

物園,亦曾再度以此消費生命的商業作法招徠觀眾。[3]

事實上,即使不提供動物表演節目,光是夜間開放所帶來的人潮與噪音,

以及遊客狂歡後發生的種種脫序行為,都很容易影響到動物的夜間睡眠,或對

動物造成緊迫壓力。這些負面效果,連向來較重視動物福利的國家,都難以完

全排除。如老牌的倫敦動物園,也已舉辦多年的夜間開放,在每年六月及七月

間週五晚間讓遊客入園,主要是年輕族群,他們在動物園內盡情享受美食與音

樂,扮演動物,觀賞表演,看動物餵食秀等,確實成功吸引遊客,提升該園不

少收入。但 2014 年 7 月 18 日英國《衛報》有報導,提及倫敦動物園舉辦的夜

間活動(Zoo Lates)中,遊客狂歡後把啤酒倒在老虎身上。此外還有遊客脫光

光跳入企鵝池子,以及未經證實的謠言說有醉酒婦人企圖爬入獅欄內。評論者

指出這些危及動物福利的意外,都是動物園夜間活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17

目前臺北動物園也有暑期夜間開放,但有相當的限制,開放的時間一年只

有八天,是七、八月間的週六,除經常性的動物展示,主要在門口廣場舉行動

物知識有獎問答、樂團及劇團等文化表演。這些節制措施顯示該動物園的管理

者相當程度明白夜間開放對動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畢竟動物園是一個完全

人造的自然環境,考量生活於其中的動物的感覺與處境,予其較不受干擾的生

活,對希望永續經營一所動物園,必然具有正面意義。提供教育及保育功能是

現在動物園自我辯護的說法,1995 年世界動物館暨水族館協會(WAZA)也明

訂「物種保育」及「環境教育」是動物園經營的重要目標,如果一所公立動物

園放棄了這最基礎的一面,而成為迎合群眾、充作提升觀光事業的工具,那可

說這只是一所沒有靈魂、輕鄙生命與自然的遊戲場而已。

[1]〈五日の晩には仕掛花火 圓山動物園で〉,《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8 月 4 日,夕刊

版 2;〈動物園納涼會今晩の餘興〉,《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7 月 24 日,夕刊版 2;〈圓

山動物園納涼會停辦〉,《民聲日報》,1954 年 7 月 16 日,版 4。

[2]〈國語を話す 珍鳥が出場 日延べの夜間動物園〉,《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 7 月 20

日,夕刊版 2。這隻八哥據說能講 10 多句日語,譯為漢文如:早安、晚安、痛喔、我是八哥、

媽媽以及客人抱歉,以及模仿鐵槌聲等。

[3]〈兒童遊園地の夜間開場〉,《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7 月 10 日,版 3;〈龍虎鬪:動

物園今表演 鼬貓惡鬪毒蛇〉,《公論報》,1949 年 12 月 30 日,版 4;〈龍虎鬪:動物園

今日有表演 招待風景協會會員〉,《公論報》,1950 年 1 月 15 日,版 4。

18

這是我們的戶外教學!?

林育如老師

獨立研究員

二十世紀環境的各種異象陸續出現,人類開始正視「地球生病了」的警訊!

數世紀以來地球上多處生態因人類的需求而遭到過度地破壞,原以為用之不盡

的自然資源正逐漸枯竭,環境的變化加上氣候的異常也讓許多物種正快速消失

中。為亡羊補牢,世界各地開始重視生態相關議題,各國除了投入大量的資源

進行生態各領域的研究,更積極地推展生態相關教育,期能透過教育使環境議

題得以普及至一般民眾。臺灣的教育因應時代變遷及尋求國際化的目標下,一

直順應時代所需而進化改革;為強化生態教學除了在原學制上的自然類學科上

加入許多生態及環境相關的教材外,政令及一般社會教育上也利用各種管道灌

輸民眾「尊重生態,保護環境」的觀念,希望將此概念普及為民眾日常生活的

常識;因此,學校的教育在制式的文字平面教材外,也增加了實驗、體驗、參

觀等多元的教學素材,透過實務與經驗的體驗擴大學習領域、加強學生的學習

效果,因此,「戶外教學」便應運而生。

戶外教學場所良莠不齊

國內各級學校依教學所需各自安排戶外教學,國中、小更是將戶外教學安

排為常態性行程,尤其國小各年級每學期〈或每年〉必安排一次戶外教學已成

為固定的課程;故以「生態」為主題的戶外教學場域之需求量也因而急劇上升。

除了公家設立的博物館、動物園、生態園區等是必然的戶外教學場所外,在各

地區私人的生態園、農場、遊樂園也紛紛加入,並且營運內容總會加上「生態

戶外教學」一項,以吸引各級學校參訪。其中部分是由原來為動、植物繁殖場

轉型,部分是嗅到中戶外教學市場的商機而興建;而為符合「生態教學」的主

題,以動、植物為主角的農場或樂園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地出現。

在眾多的戶外教學場所中,以動物為主題的場所因為有動物實際的活動或

接觸,常常是學校必安排的熱門地點,也是容易造成學生深刻印象的地方;但

這眾多的場域所提供的環境及教育內容,目前並沒有相關的審查及管理制度來

考核,因此,其品質及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加上部分商家以增加「可看性」及

「獨特性」為營運導向,所以「動物表演」、「珍禽異獸」的收集是許多以動物

為營運主題的場所吸引消費者的主力,另外,以自創的體驗節目,如:觸摸池、

19

餵食秀、釣動物等等,以及誇大自家的獨家專業能力,如:世界唯一、國內僅

見等,自喻專家的手法來吸引戶外教學的師生;其中更有不少場所與旅行社合

作,將其安排為戶外教學的推薦行程推銷給老師們。然而,這一些單位對於動

物使用的合法性、動物照養的專業度以及動物福利及動物權的提供、教育素材

內容正確性、動物與人的安全性、疾病管理等等,往往在刺激的表演及體驗後

被忽略,甚少有老師或教學單位會仔細思考,這一些場所提供的是真正的生態

教育還是只是另類的經營生意,讓學子在參觀後所學到的是生態知識的增長,

還是只是看完一場秀後的「無動於衷」,甚至是對於「尊重生命」的負面教育。

教師缺乏足夠資訊評選

戶外教學的宗旨原是藉由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於生態的了解,使

其能尊重生態進而保護生態,然而,多年來許多戶外教學場域以經濟效益為主,

常常以譁眾取寵的方式各出新招,並不重視其提供的內容品質是否合法及正確,

加上多年來並未有相關單位對於戶外教學場域進行評估及管理,因此,對於各

戶外教學場所素質的了解及教育內容的品質罕見有人關心。雖說教師是選擇戶

外教學場域的核心人物,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資訊或概念培養的管道,提供於教

師們(尤其是國中、小)作為選擇評估的基礎;因此常見到為了安排每年至少

一次的戶外教學老師們總是傷透腦筋,教師們也只能藉由旅行社、媒體及商家

廣告或私下口耳相傳等方式,盡量安排不同地點的參觀行程;但是,對於參觀

地點所給予的內容卻無法一一篩選過濾,對於參觀單位所提供的資訊及教育內

容,師生們也只能照單全收,至於正確性及後續影響也不知如何做進一步評估。

教育素材不當,傳達錯誤知識

國內有許多以動物主題吸引遊客的熱門戶外教學場所,為了生意考量自行

發展出不同於同業的特色,所以,大型的動物園除了收集不同物種外,訓練動

物進行表演、騎乘動物、與動物拍照、觸摸或餵食動物等都是常見的項目;而

在這一些節目進行時工作人員自許為專業的解說若進一步了解,許多地方的安

排是以嘲笑譏諷的方式介紹物種,對於生物知識的內容更是錯誤百出,對於表

演節目的設計與安排,也不以展現動物天性為主,而多以模仿人類行為或刺激

動物表現負面行為等為表演內容。另外,標榜「體驗單元」的節目不是讓參觀

者觸摸或騎乘大型的野生動物,如:鱷魚、駱駝等,尌是鼓勵餵食幼獸,如:

餵老虎 BABY 喝奶;更甚者鼓勵學生與動物拔河,如:釣鱷魚。藉由戶外教學

20

是讓學生更快吸收知識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教育素材提供不當,不單只是

知識的錯誤傳遞,往往導致學生對待其他物種生命的態度偏頗;試問,當您帶

著孩子們在一個擁擠的簡陋環境中,看著作業人員以懲罰的負面方式勉強動物

做不自然的動作,或是在一個小籠子旁餵一隻已經喝過幾十瓶『牛奶』的小老

虎時,甚至於去看一場「猴子小丑們」的可笑表演後,您將如何對學生進行保

育教育?鞭打斥喝斥猛獸可以叫它尌範,你可以用處罰的方式征服萬獸之王?

或是老虎寶寶是拿著奶瓶喝沖泡式的『牛奶』長大的?生長在森林裡的猴子穿

著滑稽的小丑裝騎著腳踏車是它們自然的行為?出了表演場您的學生告訴您的

是那老虎該保護?還是我可不可以在家養小老虎?是欣賞他們看到動物的珍貴

行為?還是佩服工作人員真厲害?是提議要讓動物活在大自然裡?還是告訴您

那猴子好可憐都一直被鍊子鍊著而且被打罵?而打著所謂教育孩子認識動物的

幌子下,我們的下一代看完表演對動物的知識增進了嗎?對保育的觀念提升了

沒?

曲終人散,動物安在?

然而這一些動物照養所需的設備及費用都是主辦單位最大的開銷,當收入

不如預期時,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尌把這些原本的搖錢樹棄置,加上節省成本

幾乎所有的設備、照養環境甚至食物都遠遠低於正常動物的需求;而一些固定

點的常態表演為了製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必頇在短期內完成主角的訓練,為了

方便訓練所以上場表演的主角會「嚴選」特定的性別及年齡,再者,基於成本

考量常以最少的“表演群”擔任最大量的節目,因此,可想而知這樣的需求下動物

福利及動物權還會被重視嗎?但是當曲終人散時鈔票分完後,再也沒人想理會

這一大群花錢的牲畜。最常見的當生意不好經營不善,經營者將動物棄置不管,

不僅戕害動物身心,並且造成周遭民眾恐慌及疾病傳染疑慮。當民眾發現擔心

受怕時只能請政府處理;而當政府要求負責單位處理時,當初高唱秉持保育愛

心做教育的單位,不是來個相應不理,尌是擺出窮苦無奈的哀兵姿態,總之採

取拖延戰術,要不拖到餓死動物,要不尌將這燙手山芋丟給政府,這過程不止

引發社會不安還可能引來國際撻伐,嚴重損害國家形象。而政府基於維持社會

安全職責及避免外界抨擊的心態,加上沒有法規作為懲處的依撽,幾乎每一次

都被迫收容這些流浪動物,然後再每年編列大量預算〈人民的納稅錢〉去照養

這一些動物。

21

提供教師資源,提升戶外教學品質

學校教師及從事生態教育人士都是為生態永續經營盡心盡力的一群,為了

讓教學過程的豐富化及多樣性教師們總想盡辦法善用各領域的多元資源;然而,

要滿足大量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需求,又要達到一定的教育品質,無法只是要

求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們在教學前仔細評估篩選,教學後進行考核及淘汰;相關

單位對於戶外教學場所的審核及評量篩選,甚至於相關法令的制定都是必要的。

既然教師們是為戶外教學品質把關的守門人,應該提供教師們相關基礎認知的

培訓,以及專業評估的依撽,並且提供相關諮詢管道作為教師們在選擇戶外教

學場地時的後盾,使其能做出更有利於教學的正確選擇,如此才能成達到戶外

教學的目的與提升教學品質,且進一步達成真正的生命教育的目標。

22

延伸閱讀

影片

1. 卑微的沉默

2. 你的觀看 牠的悲慘 http://www.lca.org.tw/publish/3785

3. 台灣 10 大動物戲謔 震撼畫面排行榜 http://www.lca.org.tw/publish/3620

4. 學習愛從小開始 拒絕動物戲謔 http://www.lca.org.tw/publish/2798

5. 我們的島 藍色幽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GVyokMth4

6. 我們的島 落入人間的生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FKGaHM3fc

7. 血色海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eW6lSeUFc

8. 馬戲真相「Behind the Big To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Foyd46mL0

文章

1. 歐美動物保護觀念在近代台灣的萌芽:推行觀念、運動傳介與社團創始的歷

史簡介 http://www.lca.org.tw/avot/2142

2. 終止不當動物展示-高雄壽山動物園夜間動物展示罔顧動物福祉真相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4067

3. 大象飽受虐待 去泰國玩別去騎大象?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2022

4. 您付的不只是一張門票的錢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93

5. 跟「動物戲謔」說不,提倡「友善動物旅遊」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3655

6. 動物利用不是環境教育 選擇優質場域不需要動物展示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3611

7. 還要枉死多少鯨豚?http://www.lca.org.tw/news/node/5278

更多展演動物相關文章 http://www.lca.org.tw/column/term/42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