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校長 何世敏博士 11-5-2009

Preview:

DESCRIPTION

OLE – 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校長 何世敏博士 11-5-2009. 從個人學習經歷說起. 親自領導最近四年王中參與教育局 OLE, P A SOLE, SLP 種 籽 計劃 先後曾應邀主持四次 OLE 公開講座 其中兩次透過香港童軍總會的安排與 總部最高領導及地區總監對話 另外兩次透過教育局及優質教育基金 與中學校長副校長主任及教師交流. 三月統籌主持王中第二次教師專業發展日 NSS 工作坊 五月應邀主持余中第三次教師專業發展日 OLE 工作坊. 一以貫之的主題 新高中學制下之 OLE 重覆反思的問題 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校長 何世敏博士

11-5-2009

OLE – 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從個人學習經歷說起• 親自領導最近四年王中參與教育局 OLE,

PASOLE, SLP 種籽計劃• 先後曾應邀主持四次 OLE 公開講座• 其中兩次透過香港童軍總會的安排與 總部最高領導及地區總監對話• 另外兩次透過教育局及優質教育基金 與中學校長副校長主任及教師交流

• 三月統籌主持王中第二次教師專業發展日NSS 工作坊

• 五月應邀主持余中第三次教師專業發展日OLE 工作坊

一以貫之的主題新高中學制下之 OLE

重覆反思的問題我們都準備好了嗎 ?

問余中 - 我問大家

問王中 - 我問自己

問兩校 - 你我互問

問題的對象

OLE 的三個層次

政策

學校

個人

分享形式

問題 輸出 評估

輸入

過程

評估輸出過程

問題

輸入

分享形式

個人學習經歷故事、理論、研究

3 個理念問題3 個實踐問題

經驗交流研討成果

OLE 理念的了解OLE 實踐的認識

提問互動

合作學習

( 一 ) OLE 的背景

• 任何有關 OLE 的論述必須從新高中學制大背景開始

• 我們對於新高中學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於 OLE 的態度和取向

問題 (1) : 新高中究竟新在哪裡?

學制

課程

教育理念

學生未來

3+3+4

HKDSE

原校直升六年免費教育

兩文三語

OLE APL

終身學習

促進學習的評估

綜合學習領域

全人發展

六年一貫課程

擴闊學習經歷

全球化大影響

資訊爆炸

知識周期加速

跨境生活世界職場組織平扁化

價值危機

轉工次數頻增

NSS 冰山模型

數學運用

通識教育 2 至 3X

新高中新政策對學校及個人的含意

對學校 : 新的機會抑或新的挑戰 ?

對個人 : 新的內容抑或新的形式 ?

新高中新政策對學校及個人的含意

對學校 : 新的機會與及新的挑戰 !

對個人 : 新的內容與及新的形式 !

( 二 ) OLE 的意義

• 「其他學習經歷」是指課改五種基要學習經歷中智能發展以外的其他四種

• 將體藝發展拆分為二而成為三大類別五種其他學習經歷

問題 (2) : OLE 與 ECA 有何不同?

ECA 比對 OLEECA

• 課程以外• 活動參與• 興趣為主• 學生自由參加• 沒有時數規限• 大部分於課時以外進行• 較多非組織學習形式

• 一般活動沒有要求學習檔案

OLE

• 課程以內• 經歷體驗• 學習為本• 學生必須完成• 有基本時數要求• 可於課時以內及以外進行• 學習形式包括有組織及非

組織• 學習者須要運用學習檔案紀錄及反思各類活動中較深刻的經歷

OLE 新概念對學校及個人的含意

對學校 : 新的課程領導與及成長支援

對個人 : 新的教與學以及培育的方式

( 三 ) OLE 的目標

• OLE 的目標是 OLE 理念的核心部份,它與 OLE 的背景和意義息息相關、環環緊扣

• 除了 OLE 的政策目標,還有 OLE 的校本目標,後者比前者更為重要

問題 (3) : 為甚麼需要 OLE ?

尋找指南針• 根據新高中課程,「其他學習經歷」是

三個組成部分之一,與考試科目和應用學習課程相輔相成,讓學生達至全人發展。

• 目的: 拓寬學生視野 發展終身興趣 培育正面的價值觀及態度 實現全人及均衡發展的五育目標:「德、

智、體、群、美」 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

( 教育局網頁: http://cd1.edb.hkedcity.net/cd/lwl/ole/File/OLE_whats_it_about.pdf)

連結 OLE 校本目標與學校關注事項

對應問題

相關憑證

學生需要

課程目標

關注事項

王中 OLE 的校本目標

• 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提升學生的多元智能

• 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

個人與學校目標的連繫

配合 OLE 校本目標,教師個人應致力:

‧ 首先擴闊自己的學習經歷

‧ 與學生共同投入學習經歷

‧ 嘗試轉換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促進、支援及欣賞學生在不同學習情境下的學習表現

( 四 ) OLE 的分工

• 與正規課程一樣, OLE 課程需要教師領導、統籌、協調、監察及實施

• 有計劃的人手調配及專業發展尤其重要

問題 (4) : OLE由誰負責?

基線模式的啟示

( 教育局資料: Meeting on the Preparation for 334 with School Leaders (2008-2009)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Collection of Training Materials)

恆常及「為所有學生而設」

「為所有學習而設」

廣泛及主動參與

模式 A :在上課時間表內的課堂推行「其他學習經歷」

模式 B :在校曆的特別日子/活動中推行「其他學習經歷」

模式 C :透過有關課外/聯課活動的特定學校政策推行「其他學

習經歷」

在此,大部份學校已達 15%的時間要求

王中 OLE 的校本組織• 校長領導專責委員會

• 學與教及學生支援兩位副校長負責部門協調

• 不同年資及背景的部門主任及專責老師帶領種籽計劃小組

• 有關班級正副班主任聯同 NGO 同工 /社工 / 義工擔任導師

• 相關學習領域科任老師參與協作

OLE 關乎你我,因為……

校長與全體教師員工都必須合作學習,全校參與 OLE 的推行,協調學與教及學生支援不同範疇跨部門科組工作,協助學生在初中作好準備以至在新高中完成校本 OLE 課程

( 五 ) OLE 的規劃

• OLE 課程是一個廣闊開放、配合終身學習及全人發展、而又最具校本特色的課程

• OLE 課程規劃須考慮三個主要原則:多元選擇、平衡發展及公平參與

問題 (5) : 如何組織 OLE ?

School context :Existing practices aboutPromoting 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students to participate

OLE implementationstrategies / programmes

building on existingpractices

Modes ofImplementation

No. of hours allocated perYear in NSS

Plan to enhance thequality of OLE in your

school

PD AD MCE, CS & CRE

Regular andprovided for all

Provided for all butnot regular Not provided for all

PD AD MCE, CS & CRE

Timetabledlessons

Special Days Specific schoolpolicy on ECA / CCA

PD AD MCE, CS & CRE

OLE 的規劃工具

( 教育局資料: Meeting on the Preparation for 334 with School Leaders (2008-2009)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Collection of Training Materials)

王中 OLE 課時編排「其他學習經歷」

的組成部分 學校為所有學生而設的時間安排中四

估計每年獲編配的時間 ( 小時 )

中五估計每年獲編配的

時間 ( 小時 )

中六估計每年獲編配的時間

( 小時 )

體育發展 體育課 30 30 20

陸運會 15 15 15

「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體育發展)

5 5 5

藝術發展 藝術發展課 30 少過 30 20

音樂比賽、全港青年學藝中文書法比賽

13 13 13

「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藝術發展)

5 5 5

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班主任課 ( 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生涯規劃課、週會 )

30 少過 10 20

早會、班主任時段、月會講座 62 + 14 = 86

62 + 14 = 86 41 + 10 = 51

承諾日、公益金便服日、樂善堂萬人行、樂善堂甜心行動、「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社會服務)

14 14 8

商校合作計劃 10 10 15

238 小時 208 小時 172 小時

( 教育局網頁: http://cd1.edb.hkedcity.net/cd/lwl/ole/time_arrangement/LSTWCMSS.pdf)

王中校本 OLE 課程組織階段 發展範疇 有組織學習

(時間表內的課堂 )校曆表

(特別日子及活動 )學校政策

(延伸 / 課外 / 聯課活動 )

初中

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早會、周會及月會班主任時段

成長課、團隊課、服務課

承諾日、公益金便服日、樂善堂萬人行、賣旗籌款、甜心行動學生領袖嘉許日、學生發展日綜合活動日、師生時事講座、

名人及校友專題演講

中一全級制服團隊計劃中二全級社會服務計劃中三級學生領袖培訓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

體育發展 體育課 學校、樂善堂聯校、學界運動會長跑日

綜合活動日

球賽觀賞運動義工

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

藝術發展 視覺藝術課戲劇課

音樂比賽全港青年學藝中文書法比賽

藝術創意嘉年華學生才藝表演

中三全級戲劇教育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

高中

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早會、周會及月會班主任時段成長課

承諾日、公益金便服日、樂善堂萬人行、賣旗籌款、甜心行動學生領袖嘉許日、學生發展日綜合活動日、師生時事講座、

名人及校友專題演講

社區學習境外學習

學生領導提升及推薦計劃制服及社會服務團隊領袖計劃

PASOLE, SLP種籽計劃商校合作計劃

體育發展 體育課 學校、樂善堂聯校、學界運動會長跑日

綜合活動日

球賽觀賞運動義工

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

藝術發展 綜合藝術課 音樂比賽全港青年學藝中文書法比賽

藝術創意嘉年華學生才藝表演

戲劇教育領袖計劃校園電台及電視台

午間及放學後班級表演學校文化日演藝欣賞

一體一藝一服務計劃

校本 OLE 課程規劃的考慮優次

因應學生需要緊扣辦學理念

建基既有優勢

校本 OLE 課程規劃的考慮優次

緊扣辦學理念 建立學校的校本課程特色

因應學生需要 為不同需要的學生推行 不同的擴闊模式

建基既有優勢 加大啟動能量從而逐步推廣拓展

從學校規劃到個人規劃

• 擴闊個人實踐

• 加強同儕協作

• 拓展網絡支援

( 六 ) OLE 的策略

• 為平穩過渡新高中,學校宜以循序漸進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推行 OLE

• 最有效的 OLE 策略能發揮最大的槓桿作用,使整體學習效益得以倍增

問題 (6) : 怎樣推行 OLE ?

五種 OLE 校本推行方式

( 教育局網頁: http://cd1.edb.hkedcity.net/cd/lwl/ole/article/school%20based%20models%20in%20organizing%20OLE%20SLP%20(eng).pdf)

王中 OLE 的校本策略

• 強化學校整體政策

• 從初中逐級向上開展

• 由老師帶領團隊學習

• 結合相關正規課程

• 連接各種學習經歷

• 發展校外合作伙伴

個人的學習策略

• 開放態度

• 走出校園

• 反思學習

總結

理念 實踐

質素

校本

經歷 學習

回到最初的問題

我們都準備好了 OLE 嗎?

新高中倒數只剩 113 日!ARE WE READY ?

ARE YOU READY ?

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Winston Churchill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Peter F. Drucker

is to create it.

謝謝

參考資料1. Bennett, N., Wise. C., Woods, P & Harvey, J.A. (2003) Distributed

Leadership: Full Report, Nottingham: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2. CDI (2004) Organizing School-based Life-wide Learning: A Package for Self-improvement.

3. CDI (2008)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 What is it about?4. CDI (2008) Report on the seed project ‘School-based models in organizing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OLE) and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SLP) in SS curriculum’ (2005-2008).

5. CDI (2008)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 Collection of Training Materials (Meeting on the Preparation for 334 with School Leaders).

6. Day, C. (2004) A Passion for Teaching, Oxon: RouledgeFalmer.7. Dempster, N. (2008) What do we know about leadership, in MacBeath, J. &

Dempster, N. (eds) Connecting Leadership & Learning, Oxon: Routledge.8. Leithwood, K., Day 1C. Sammons, P., Harris, A. & Hopkins, D. (2006)

Seven Strong Claims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 Nottingham: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9. MacBeath, J. (2007) Living OLE: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or Vital Learning for all.

10. MacBeath, J. (2008) What do we know about learning in MacBeath, J. & Dempster, N. (eds) Connecting Leadership & Learning, Oxon: Routledge.

11. Ho S.M. (2008a) 「學校領導層如何配合新高中學制推展童軍運動」( 香港童軍九龍地域資深童軍運動與其他學習經歷校長分享會 ), www.lstwcm.edu.hk.

12. Ho S.M. (2008b) 「透過 OLE推展童軍運動 vs 透過童軍運動推展 OLE 」 ( 學校領導與童軍領導交流分享會 ), www.lstwcm.edu.hk.

13. Ho S.M. (2008c) 「 OLE 的課程規劃」 (EDB Workshop on Approaches and Models of Implementing school-based OLE and SLP), www.lstwcm.edu.hk.

14. Ho S.M. (2008d) 「其他學習經歷的校本領導」 ( 優質教育基金秘書處教師專業交流月 ), www.lstwcm.edu.hk.

15. Yip, S.Y.W. (2007)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 A Catalyst for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