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人生探索欄 達者為師? 古人認為「學莫便乎近其人」與文題「學無先後,達者為師」的下半句雖非不相容,也可能會引起 讀者問為何相提並論。文題加問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現今許多 知識傳遞的流弊。當新知與新工具不斷被 推出市場,「先知先覺」的下半,不被理會時,不是達者為師是甚麼?但人生最重要,最寶貴的是如何 自律自處,不在乎學 會或擁有充塞於市場的物件和知識,因為要有自知之明,才可以好好地待人處事。 這不能單憑知識的傳遞,也不是以密集課程方式可求速成的。 其實學習每類事物的能力因人而異,甚至因時而異,也與老師與學生間是否有良好關係,或按英語 用詞被譯為相互間的「化學」有關。對某些知識或技能不必下 苦功,一學便會的人,往往不是最好的老 師,因為他們不體會別人在學習過程中所覺得的困擾或通不過的那些難關,把這些他們認為不必多加解 釋的細節略過,甚至 是因為認為不必多說廢話而省掉,使學的人跟不上,並不表示學不會的人特別笨, 也難以深責教的人太粗心,乃是由於大家學習事物的思路不一樣,彼此不了解對方 的意思或難處。若換 一位老師可能會使學生頓悟,又或當學生掌握了一理通百理明或因學會如何觸類旁通時,從其他學習領 域上獲得啟發,用在老學不會的事上,會 突然進境神速。也有些人因為思路與眾不同,讓他們去自己研 究反而可能無師自通。這都不是密集課程可以提供的,也大都限於知識傳遞的層面。 中國古老師徒制的優點是整全的學習,因為重點在近其人,遠超過知識的傳遞,但缺點是師傅既非 完人,又可能因怕學生青出於藍而藏私,因而一代不如一代, 並且往往因對教學法一知半解而事倍功 半,甚至徒勞無功。另一方面要棲身於名師門下固然不易,能找到明師(不一定有名師的受人景仰,卻 因有自知和知人之明而 是更好的老師)更談何容易?說實在的,不少名師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學徒間又因爭寵而勾心鬥角,不是互勉互勵,整全教育的優點也大大沖淡或完全失 去,反不如填鴨式, 大規模生產的一般所謂正規教育,但我們也不應因噎廢食。我認為如何在各種教育方式中取長補短,既 是當政者最需要用心的課題,也是大家都 要關注的事。 一個願意學生親近他,從他身上學功課的老師的第一個必備條件是謙卑,這是名師可以成為明師必 經之路,而這也是有心接近老師,從他的自律與自處學功課的 學生必要有的心態。文題的問號若不是受 上半句的影響,讓注意力集中在時間上,而是把文題的達定義為通達,那麼大可以省去這個標點符號。 願大家不好為人師卻 又不因自大或自卑而藏私。 2009/5/8 周達恆

LIFE'S JOURNEY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LIFE'S JOURNEY

Citation preview

人生探索欄 之 達者為師?

古人認為「學莫便乎近其人」與文題「學無先後,達者為師」的下半句雖非不相容,也可能會引起

讀者問為何相提並論。文題加問號是因為我覺得這是現今許多 知識傳遞的流弊。當新知與新工具不斷被

推出市場,「先知先覺」的下半,不被理會時,不是達者為師是甚麼?但人生最重要,最寶貴的是如何

自律自處,不在乎學 會或擁有充塞於市場的物件和知識,因為要有自知之明,才可以好好地待人處事。

這不能單憑知識的傳遞,也不是以密集課程方式可求速成的。

其實學習每類事物的能力因人而異,甚至因時而異,也與老師與學生間是否有良好關係,或按英語

用詞被譯為相互間的「化學」有關。對某些知識或技能不必下 苦功,一學便會的人,往往不是最好的老

師,因為他們不體會別人在學習過程中所覺得的困擾或通不過的那些難關,把這些他們認為不必多加解

釋的細節略過,甚至 是因為認為不必多說廢話而省掉,使學的人跟不上,並不表示學不會的人特別笨,

也難以深責教的人太粗心,乃是由於大家學習事物的思路不一樣,彼此不了解對方 的意思或難處。若換

一位老師可能會使學生頓悟,又或當學生掌握了一理通百理明或因學會如何觸類旁通時,從其他學習領

域上獲得啟發,用在老學不會的事上,會 突然進境神速。也有些人因為思路與眾不同,讓他們去自己研

究反而可能無師自通。這都不是密集課程可以提供的,也大都限於知識傳遞的層面。

中國古老師徒制的優點是整全的學習,因為重點在近其人,遠超過知識的傳遞,但缺點是師傅既非

完人,又可能因怕學生青出於藍而藏私,因而一代不如一代, 並且往往因對教學法一知半解而事倍功

半,甚至徒勞無功。另一方面要棲身於名師門下固然不易,能找到明師(不一定有名師的受人景仰,卻

因有自知和知人之明而 是更好的老師)更談何容易?說實在的,不少名師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學徒間又因爭寵而勾心鬥角,不是互勉互勵,整全教育的優點也大大沖淡或完全失 去,反不如填鴨式,

大規模生產的一般所謂正規教育,但我們也不應因噎廢食。我認為如何在各種教育方式中取長補短,既

是當政者最需要用心的課題,也是大家都 要關注的事。

一個願意學生親近他,從他身上學功課的老師的第一個必備條件是謙卑,這是名師可以成為明師必

經之路,而這也是有心接近老師,從他的自律與自處學功課的 學生必要有的心態。文題的問號若不是受

上半句的影響,讓注意力集中在時間上,而是把文題的達定義為通達,那麼大可以省去這個標點符號。

願大家不好為人師卻 又不因自大或自卑而藏私。

2009/5/8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之 海盜橫行

上週末最富有戲劇性的國際新聞人物,大概是那位自願當人質,設法逃脫又被抓回,最後被美國海

軍陸戰隊的特種部隊救援的那位船長。在衛星可以為駕車人士 提供如何去目的地的時代,我對海盜近十

年來在南太平洋及印度洋愈來愈猖獗的行為,一向都覺得難以明白。上網追查有關海盜的新聞才知道自

己的膚淺及進一步體 會靠主流媒體報導新聞的愚蠢,加上這位船長被擄的船與我一位朋友在做的救災工

作有關(註),使我對新聞的搜集,編輯的選材,標題的擬定,有更大的不滿。

盜賊大增與經濟不景息息相關是歷史常規,可是要解決海盜的問題卻超過了這常規,因為他們的興

起遠在普世泛濫著不景氣之先。本欄以前提過地球應被稱為水 球,因為海洋所佔的面積遠超過陸地。沒

有坐過越洋輪船的人,只靠在影片上看茫茫大洋的一望無際,或只是在飛機橫渡太平洋時從上空看,沒

法了解各國海軍對這 些海盜也有望洋興歎的無奈感。不錯,衛星定位器可以告訴在附近巡邏的戰艦被攻

擊及行將被擄的商船在那裡,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海盜登船後把定位器的武 功廢除,遠在水平線

另一邊的軍艦全速赴授,也鞭長莫及,因為被擄的船己不知逃往何方。

在這個凡事講求政治正確的風氣下,我發覺讀新聞要重溫以前有朋友教我用反推理去讀人民日報才

會讀得懂的辦法。去年一艘有兩百萬桶石油的運油船被擄,引 起某伊斯蘭教國家大怒,認為這批海盜太

明目張膽,連自己人的船也侵犯。網上資料也有另一些耐人尋味的語句和事實。從數字上看,不到一半

被襲擊的商船被擄, 使我要問,防止被擄是方法問題或有其他因素導致有些被擄,另一些卻只是被襲

擊?海運公司對處理被擄船隻的辦法是付贖金,已付贖金以千萬元為計算單位,有關 國家採取不與海盜

談判,卻對海運公司付贖金採取事不關己的態度,這豈非把擔子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專家認為要澈底解

決印度洋靠近索馬利亞(海岸線長達一千七 百哩)的海盜問題,要從解決索馬利亞的內戰問題著手,這

說法的背後文章又是甚麼?

註:非洲有些國家在饑荒中,這船上有不少貨櫃是救災的食物,我的朋友只是幫助聯絡在各地教會

的一些人自費去其中一個災區分發兩個貨櫃的食物。可是他們 都徒勞無功,因為他們的機票及更重要的

因素:假期,都不容許他們等待被擄的船獲得放行後從事分發食物的工作。媒體對這個有更大,影響更

嚴重的新聞當然是認 為沒有足夠新聞價值而輕輕地一筆帶過。從此事可見,他們不見得是對那位被英雄

化的船長有特殊的偏愛,只是因為他的新聞價值高,可資利用。哀哉!

2009/4/17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之 盡信書

當讀者一看文題,自然會把「不如無書」四個字填上(註一),在這資訊傳遞方式不斷推陳出新的

日子,書字可能要改用另一個字,可是換甚麼字才不至掛一漏 萬,不是才疏學淺的筆者(註二)可以為

大家提供的,只盼讀者中有識之士不吝賜教。引起我寫本文是一位長輩在讀過報業式微那文後,為我寄

上一份洋洋數千字的 剪報,該文既站在辦報難的立場引用一些研究大吐苦水,又認為報業已先後經過了

電台及電視要取代它的考驗,必然會再次自我更新,尋得一條新的出路。我卻覺得 這是對時代及科技缺

乏了解,一廂情願的看法。

現代社會總體上在為人類解決食衣住行的基本需要上只餘下與行的關係最大的能源問題。可是聖經

所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的確切性卻更顯得有理和重要。 為了滿足這個更深的需要,資訊的搜集和

傳播便和上述四大需要並駕齊驅,而且有驅動其他方面發展的能力。印刷面世後推動社會在各方面的變

遷,因為直到電腦, 互聯網和最新的閱讀器出現,紙張仍是最輕及最便宜的資訊傳遞方法。可是紙仍有

重量,在環保被大眾視為福音的大氣候下,也因要砍伐樹木造紙而成為一個很大的 負面因素,又要用寶

貴的能源運輸,要時間去排版,印刷,包裝,怎能在分秒必爭的環境下有很長的壽命呢?在抗拒用電腦

的一代過去後,恐怕會成為少部份圖書館 (如以包羅萬有為使命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服務,富豪用以

炫耀其財富的珍藏和博物館的收藏。我對書仍有一份情,但對將會消失的出版社和報社滿有遺憾感,因

為他們或好或歹,總算是資訊的守關者。沒有人會完全同意某一出版社或報社的編輯立場,可是正因他

們有立場及編輯守則,使我們不致有盲人摸象之感。但願隨著 新科技會有新的守關者。

註一:基督徒讀者知道我會加上這重要的註腳,要聲明聖經是唯一的例外。從聖經本是來自創造主的啟

示的角度看,因為既不是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寫的,是真正的天書,屬於另一類別(即使是這類別中唯

一可信可靠的一本),可勉強地說是並沒有取消了這句成語的確切性。

註二:曾有朋友勸我不要用這詞,簡單地用我字更好,可是我覺得在要表達謙虛時,這個第三身用

語可說是秉承著中國傳統以謙詞自稱的風格,比在下,小可, 不才等等稍勝一籌。不過這自稱也有不合

時宜之難,因為自從學會了中文輸入法,本欄沒有一次是用筆寫在紙上傳真給報社的,但我也未見過更

合時宜的自稱。避開 用「我」這個字也是因為我們活在一個十分自我中心的世代,所以本欄有時也用大

家來代替我們,就是為了減少這個「我」字的出現次數。

2009/4/3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之 從羞辱至尊榮

本文見報日是基督教的受苦節(也稱受難節),大多數讀者卻可能是在復活節才讀到本文。大家可

能沒有想過這兩個相連的節期代表了人世間許多紛爭的源頭, 因為尊榮是從販夫走卒至歷史上顯赫萬代

的君王所渴求的,羞辱卻是自幼被賤視的人也痛恨的。我國雖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 膚,空乏其身』的思想,可是這話的最低點不是羞辱,因為「士可殺不可辱」的

觀念,銘刻在中國的民族意識中。也許這思想影響了基督教在繙譯記念耶穌基督被釘 十字架的節日時,

也避開了羞辱的觀念,稱之為受苦或受難而不稱為受辱。其實耶穌基督被出賣,被誣告,被官長把祂當

人球,從一個主管(羅馬政府當地最高的長 官:彼拉多)踢到另一個主管(猶太人的偽王,羅馬的傀

儡:希律王),被鞭打及處以最殘忍的死刑,都不是最令人齒冷的;最惡劣,最不公平,最難以理解的

是祂 為何要為我們這些罪人忍受如此大的羞辱,而且到今天,在猶太人中仍是一個阻礙他們公平地去看

祂的最大屏障之一,因為被釘十字架代表被咒詛,被創造主唾棄 (從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七句說話的

其中一句『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可見猶太人並沒有誤解舊約聖經),也就是說是最大

的恥辱。

為了免羞辱求尊榮,人與人,國與國都不惜一切代價明爭暗鬥。被世人拼命追求的,也許用「酒色

財氣」四個字表達是最透澈的,因為「氣」可說是包括了名與 權。寧為雞口,莫為牛後是一般人的心

態,不能留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是另一些人的目標。但真正的尊榮卻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國家元首,軍

事領袖,商場巨擘,科 研先鋒,藝術天才,學術泰斗,哲學前衛,宗教教主等被人認為是當代,甚至是

跨時空的超級巨人所擁有,因為按照聖經的啟示,尊榮不是靠人力可得,也非生在皇 室或所謂大富大貴

家庭中的子女與生俱來的特殊地位,乃是創造主所賜的。這個尊榮本來是上帝在創造人類時賜給我們

的,可是人卻因為聽從了謊言之父,魔鬼撒旦 的巧言令色,妄想奪取上帝的最高尊榮,連原有的尊貴身

份也失去了,淪落至在這個被咒詛的地上,爭取人間的虛榮,互相吹捧,既可笑,更可憐。因為我們不

了解 這個對創造主的背叛有多嚴重和多可憎,故此上帝要派祂的獨生愛子來世上成為人,並且要為了贖

我們的罪,受盡了羞辱,以此向我們說明背叛創造主,不求祂的榮 耀而互相求榮耀的可恥。祂從極大的

羞辱中拯救我們,讓我們離開罪的黑暗,進入上帝國度的光明。信徒認罪悔改是認同重得上帝兒女的尊

榮,捨從羞辱之途,別無 他徑。

2009/4/10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之 學習與學問

當每天接觸的資訊比以前一個月,甚至數個月更多時,大家只是在腦袋裡存放了許多資料,卻沒有

時間去消化,更不要說是整理(註)及付諸實踐,既沒有習, 更可能連問的時間都欠缺,文題的兩個觀

念自然談不上。讀者可能會笑我又在賣弄拐彎譏諷或罵人的本領,把只有學位,未能學以致用(更不必

說活學活用)和好好 分析問題的人,貶為不算有學問。我以前在本欄曾提及中文造字真是匠心獨運,而

學問這詞正好作例子。愈有學問的人愈謙卑,因為他們在學會了問問題後,更明白 已知的事物在相對地

減少。以前沒有某種學問是因為不懂得如何發問,反誤以為自己對該事已有相當了解,但深入研究後,

才發現對這事的知識雖不斷增加,卻因為 知道了如何問問題而發現了更多再深入的問題有待探討,就是

說當某一個問題被了解後,才發現有好幾個相關的問仍未有答案,甚至是從前不知道需要找答案。新發

現常常是一方面既幫助大家明白某些現象的成因,卻又同時引起大家要知道這些新發現的背後又是怎樣

的一回事。

真有學問的人除了謙卑承認自己所知的有限,更承認從頭腦知識至實踐及最終把學問化成學養有多

難,立德被放在立言及立功之上就是基於此,也說明了一個人 的所是,比他所知和所擁有的更重要。有

些事是知易行難,另一些卻又是行易知難(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否有別?),要達到知行合一確是

渴望成為君子的人最 大的考驗和最不容易的學習。學而時習之雖是達到這境界的必經途徑,可是要不亦

樂乎卻非這個世代會認同的。我們的自辯是要知的事物太多,若每事都要實習太費 時了,因此大家都成

了科幻小說中頭大體小的外星人。上帝的幽默是要我們在科研上,把科學新知經過不斷的實驗後(學習

中的習練那部份的一種?)才可以把理論 付諸實用。可是我們在人生中,卻在明白了人生的一些道理,

在待人接物的學問上有了相當多頭腦知識後,常常不樂於學而時習之,反而用獲得某些學位來自欺欺

人,徒有學問之名而無學問之實。我們在知與行,學與習中如何才能達到不偏不倚的地步,若缺乏學習

安靜在創造主面前的訓練,恐怕不但事倍功半,更會徒勞無 功。

註:整理資料既是一個很重要的獨立學科,也是被認為在某一門學問上有專長的人與其他人不一樣

的一個關鍵。許多年前有一個朋友回自己國家從事一個研究, 為本行解決了一個懸疑。邀請他回去從事

研究的學長及當地的專家們卻覺得失面子,因為當他指出一些事情的相關性時,大家都有點不相信自己

及同僚可以幾十年來 都視如不見,在他指出後都覺得自己太笨了。

2009/3/27

人生探索欄 之 成功之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在這時代好像早已被遺忘。有一位長輩在聽到我引用這話來描述她時,

既幽默又自貶地說:不知寶在那裡?我的反應十分遲鈍,沒法 給她答覆,幸好她等的電梯剛到,她的女

兒幫她進入電梯,使我不致窘態畢露。但她的問題卻使我有不少的反省。這位老人家的丈夫是一位有名

的牧師,比她早回天 家。兒子也是牧師,與我同輩,所以我們都尊稱她為師太。她每週回教會參加長輩

的聚會時,因坐女兒的便車,常會早到,經過我辦公室的走廊去乘電梯時,我若不 是在電話中,看見她

走過,必定出去向她問安。有時她會感歎自己能做的事,愈來愈少,認為在世上白佔地土,我便會引用

上文的話安慰她。也許她覺得我不夠真 誠,故意這樣說來教導我這個晚輩不要隨便用口頭語,我也存著

受教的心,細細思想是否真正把老人看為寶貴。

在天天好像都有大公司宣佈大量裁員,連一些歷史悠久的小公司也宣告倒閉的經濟困境,上週本欄

卻鼓勵大家要考慮創業,不要只存待業的心,和上文及文題有 何關係呢?關係在認識長輩的人生經驗是

極寶貴的。凡事順利時,我們也許會認為時代不同,老人對新科技即使不是一無所知,也只是一知半

解,文化背景又大大有 異,有許多事便不會想到去請教長輩,難怪師太問我寶在那裡,因為我在處理教

會的事上,連想也沒有想過要向她請教。

我雖然不贊同歷史只是不斷循環的宏觀哲學,但在小層面上,舊約聖經箴言書所說『日光之下無新

事』,卻是屢試不爽的,因此從長輩以往的經驗中融會貫通地體會 待人處事的通則是十分重要的,也是

我們這些後輩最常缺乏的。其實許多寶貴的原則都是從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累積而得的。在這個只求成

功,不願從失敗中學功課的 世代,現今的困難正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因此老人的寶不限於他們的成功經

驗,也是因為他們曾有許多的失敗,才產生文題所引用的成語的下半句。再者,當局者 迷,旁觀者清,

長輩站在沒有個人利益關係的地位,他們的一句話(貴精不貴多,雖不被求成功的人重視,仍有本質上

的價值),那怕是當頭棒喝,或側面的提醒, 都可能使我們終身受益。

不為成功驕傲也許比失敗時不氣餒要難一些,特別是沒有經過太多挫折便成功者,容易認為是自己

本領比人強,連願意承認自己機會比別人好已經不容易,這也 許是為甚麼守業比創業難,因為驕倣是人

與生俱來的罪性。屢次失敗的人在成功後若能不忘其母,常存謙卑受教的心,不恥向長輩下問,又不過

份保護小輩,讓他們 也可以有失敗的機會和經驗,便算是在對人性認識上比一般人有智慧。

2009/1/16

人生探索欄 之 學用網上功能

有朋友很自謙地說他是骨子裡很懶惰的人,其實他有高膽遠見,幾乎每週在北美各地往返奔波,在北半

球也足跡處處,不為名,也不為利,乃是為了上帝的國度,何 懶之有?我想起他是因為我才是骨子裡很

懶的人。雖然二十多年前開始學用電腦,又學了中文輸入法,和上互聯網,可是很懶學新事物,所以仍

在用很舊的一種輸入 法,上網只看一些常看的網站,連多上網查資料也是比較近的事。除了懶,我也很

會藉口新東西太多了,跟不上來取巧,遮掩懶學,有點像中學一位同學,他算術很 好,每次考試都第一

個完成,而且除了快,一定每題都對,只是不會每題都答,只選最易的,夠合格的分數便交試卷,把老

師氣個半死。我若不是信了耶穌,這懶和 取巧的個性一定叫我倚靠一點點小聰明去混日子。

我學會用電腦及中文打字後,常鼓勵朋友不要怕用這工具,可是我卻不太願意學用互聯網上的一些

新功能,若不是連內子也克服了心理障礙,最近在網上找資料 的本領比我更高,我會失去要百尺竿頭更

進一步的動力。在另一方面,以前本欄文字放在我所服侍的教會或機構的網站上,可是我覺得在卸任後

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 誤會,不宜繼續用那些網站,所以這個月來,我和不同的人談這個問題。本週有朋

友替我建立了一個關係網,可以把文字,圖片,投影片和講道錄音都放上去,我未 弄清楚是怎樣一回事

便發出了二百多個邀請,不到十小時便收到了三十個回應。為我設立這關係網的朋友說我太快通知別

人,許多功能及資料仍未能放上去,只是個 試驗版,可是我現在有點像個小孩子拿到新的玩具,急不及

待地要試用這個新工具。

在這經濟困局裡,大家都在問有甚麼出路。本欄曾鼓勵大家利用現今的機會創業。也許有人會說,

把東西免費放在網上不是太吃虧了嗎,只有出書才可以賺錢 呀!上週談報業式微的問題不也是因互聯網

的興起而使他們一蹶不振嗎?何況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很快會拿到退休金,或對錢看得那麼輕,這想

法大有商榷的必 要。我的答覆是:社會的經濟模式及何事構成生產功能是在不斷演變的。我認為一切對

總體有利的工作,無論是勞心或勞力的工作都有經濟價值。雖然社會對酬勞各 種工作的標準往往是不公

平的,而這不公有時是因大家對一些新工作的實用價值缺乏評估的根據,因此在尋求經濟出路時,基督

徒因信靠全知的主宰,不必擔心是否 會得到最公平的待遇,而會有更大的自由去創新。您若不只是一個

名義或文化上的基督教徒,真正常與創造萬物的主宰有美好的關係,從祂支取創意,便能更善用最 先進

的工具去貢獻社會。

2009/3/20 周達恆

人生探索欄 之 有情天與有情人

明天是情人節,文題下半是大家都會認同的,上半卻不一定可以得到讀者的認可。許多小說,甚至

可說一切暢銷的小說,無論是中外名著,近代武俠和偵探小 說,當代科幻或以國際陰謀為主題的小說

等,都以主角的情愛為經,賴以吸引讀者的其他描述(或賣弄作者在其專長上比一般人有更多的認識或

更豐富的想像力)為 絡(註),而這些小說常有的一個或明說或暗示的看法,就是天不作美,或造化弄

人,所以文題的上半恐怕是會引起不少人非議的。雖然讀者都知道無巧不成書的老 話,也明白沒有悲情

顯不出真愛,寫書的人無論是出於發洩內心不平,或勸人隨遇而安,不要妄想與天作對,也常犯渲染誇

大之流弊,卻因為人生不如意之事被公認 為十之八九,「無奈」是人人共有的經驗,也有許多事是湊巧

得不能再湊巧,既不能怪任何人只能歸過於天,天有情的觀念難以被接受。

情深義重是我國文化遠勝當代西方文化之膚淺的所在。我們若視天為無情,是否會把天也視為無義

呢?有些讀者可能會認為確如此。可是當大家願意平心靜氣去 思想,便不難發現天不能無義。天若竟也

能無義,天經地義,天理不容,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觀念也不能成立,而且人世間也不可能有任何真理

的存在,而這正是後 現代主義自相矛盾的地方,因為天地間若沒有絕對真理,又何必宣傳後現代主義的

這個理念?其實若沒有義,情從何而來?大義滅親的觀念也許讓人覺得義的地位比 情高,也因此誤導我

們認為天雖然不能無義,卻可以無情,因此文題仍是不對的。

好萊塢向我們灌輸的情以情慾為本,是薄義,甚至是無義的。在這大氣候下,保羅在羅馬書第五章

所說的話:『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 的。』便更顯得真實。基督徒讀者都知道這

句話的下文是甚麼,且讓我向不熟聖經的讀者賣個關子,不予引用。情慾與生理有很大的關係,可是各

國文化最被尊重的 部分,都教導青年人要克制情慾,以此鍛鍊品格,使情與義能被並重與結合。這共同

理念若不是來自天,又來自何方?我們若認清人是從創造主而來,有情人的 「情」當然也是來自有情的

天。非基督徒讀者不少人認為基督教是講博愛的,但對天父上帝的愛是怎樣的卻了解不足,請從上面引

用經文查看下文找答案吧。

註:有些當代作者是花上不少心血去研究他們用為小說之絡的各種資料,例如與宮廷生活有關的事

物和禮儀,與武功有關的穴道,與犯罪學及驗屍學有關的最新知識,與尖端科研有關的理論,與外交,

軍事及歷史有關的學問等。但這些比較枯燥的材料若沒有以情為經,便不算是小說。

2009/2/13 周達恆